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戊戌薪傳集】07由新中國對網路祖安文化清理管制反思台灣放任言論自由之弊病
2022/01/19 18:33:47瀏覽1618|回應3|推薦37

台灣人經常認為大陸地區網路使用限制重重,妨礙言論自由。然而若仔細觀察大陸年輕網民網路言論衍生的惡質文化,則會讓人認同大陸官方的管制作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就是近年興起的「祖安文化」。

祖安意為問候對方「祖上安康」,實則暗諷侮辱對方家人,為極其缺德之用語。源自線上遊戲英雄聯盟中的祖安區,該區遊戲玩家特別喜好使用不帶髒字卻又不堪入目的語彙互相謾罵攻擊。之所以不帶髒字,是因為大陸網管本有語言過濾系統,使用髒字會直接屏蔽或封號。於是這些年輕的天才玩家自行開發出一套使用諧音、藏頭詩等方式,以對方母親為主要對象、直系親戚為次要對象,性行為相關詞彙為主要素材,配以牲畜、殯葬領域等詞語衍生的髒話體系。

大約在2020年左右,祖安文化已經外溢到普通網路領域。比如某位外國網遊主播Mayumi在直播中透露她向網友學習了一些中文,除了「謝謝」之外,竟然全是國罵。71歲的詩人北島某次在豆瓣發表了一首詩歌,被網友以祖安罵問候,隨後跟風的網友大量複製這句祖安罵跟帖刷屏。最後北島在評論區回覆表示不應使用語言暴力,並宣佈從此關閉詩歌發表及評論區。

祖安語彙具有迴避網路語言過濾系統的特點,又具有高度發洩情緒的娛樂效果,並能讓人產生突破禁忌的極度快感,遂在短時間內大量吸引年輕網民群起效尤。正規理性的網路發言被祖安問候攻擊得體無完膚,正常發言者紛紛選擇保持沈默,祖安問候者便更加肆無忌憚的壟斷了大半網路平台。甚至某些視頻網站發起以「祖安」為主題的徵稿。祖安文化並不只是單純罵人,通常伴隨人肉搜索,進而形成實質霸凌行為,加深社會治安危機。

大陸官方很快注意到此現象並做出積極應對。從2006年開始,大陸官方每年都會發布《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近幾年已經發現低俗網路詞語的使用比例日益上升,而在祖安文化形成後,更將互聯網語言水準拉入谷底。因此於2020年8月,教育部等相關單位聯合展開整治行動,清理祖安文化、黑界等不良信息97.5萬餘條,關閉違規網站平台6000餘家,處置相關問題帳號、群組64.7萬餘個,暫時將祖安文化壓制下來。

這種大動作的清理網路言論在台灣根本是不可能的。台灣人一向主張應任由言論自由發表,若發生妨害名譽如公然侮辱或誹謗等違法情事,再由被害人自行提起訴訟。然而網路言論發表迅速、數量龐大,若每一則具有違法嫌疑的留言都必須由被害人自行提告,實際的結果就是一般人懶得計較,於是選擇停止發言或關閉自己帳號作罷。簡單說就是罵人的沒事,被罵的默然離開。於是網路上剩下愈來愈多好發激烈言論逞兇鬥狠的囂張份子,循規蹈矩的人愈來愈遠離網路社群,也就使得網路文化愈來愈趨向下流甚至野蠻。而當網路上激烈言論累積到某種程度,便引發實質暴力事件。同樣要等到有人受到暴力攻擊時,警方才出面處理。

比如今年1月11日發生在高雄左營的街頭鬥毆,十多人圍毆一名男子,事發時被害人已被擄到車上,顯然要轉移到其他地點動用私刑,警方才獲報前來處理。這些霸凌者多半都是未成年人,起因就是由於雙方在網路上互嗆,最後演變為實質暴力事件。今年1月6日台南安平觀夕平台發生十人圍毆一人暴力事件,起因為被害男子與前女友在臉書上互嗆,相約於觀夕平台談判,女方竟帶人圍毆男方致其腎臟破裂。去年12月18日凌晨桃園中壢發生兩派人馬打群架事件,現場查獲改造槍枝,且鬥毆過程皆以攻擊頭部等重要部位為主,警方認為已涉嫌殺人。該起事件雙方也是先在網路上口角互嗆後才演變實質鬥毆。去年10月29日深夜高雄鳳山發生街頭飛車追逐開槍事件,共有3、4輛車在街頭以破百時速高速追逐,後方車輛並一度朝前方車輛開槍。起因同樣為兩名男子因糾紛在臉書互嗆,相約談判演變為暴力事件。台灣所謂的言論自由便是如此,沒有任何事前預防衝突機制,必定要等到暴力事件發生才讓警方疲於奔命,而被害人所受傷害卻已無法挽回。

對比2010年發生在南投某國中訓導組長,對於某學生一學期遲到9次,因而在朝會上公開表示該學生是遲到大王,遲到次數可列入金氏紀錄。該生家長為法院書記官,即對老師提告公然侮辱。法院認為「遲到」屬於事實,「大王」則具有侮辱意涵,判決老師拘役40天。該事件引起教育界廣泛討論,許多老師都表示動輒得咎,不知道以後該如何管教學生。為人師表一句「遲到大王」換來40天拘役,網路上之語言暴力遠遠超過於此,只因為善良網友多半不願計較,以至惡言相向者不會遭到任何懲處,只有當事件發展極端時,再由雙方以肢體暴力之私刑方式解決。這就是台灣政府自鳴得意的言論自由價值。

西方人提出言論自由為天賦人權,然而所謂權利必然附隨義務,言論自由權的義務就是要求言論不能危害公共利益,也不能損及談論對象的名譽。通常來說,必須理性客觀且基於善意為前提的情況下發言,才符合正規言論的標準。台灣人對於言論自由的理解卻是只有權利沒有義務,愛怎麼說怎麼說,不經大腦思考,等到有人告再看著辦,不喜歡麻煩提告的就用私刑解決。而台灣人的觀念之所以如此,正是由於早期黨外人士的宣傳。這些黨外人士曾因異議言論受到白色恐怖迫害,因此他們向來只有宣傳威權政府壓迫言論自由,卻從來沒有宣傳言論責任的觀念。以至於台灣人總是只知道政府決不可以任何形式限制言論自由,而從來不知道西方人所謂的言論自由附帶許多條件限制,比如不能危害國家安全,並因此實施網路監控行為,2013年爆發的稜鏡門事件便是典型代表。

美國政府於2007年開始進行一項名為「稜鏡計劃」的極機密網路監視計劃。美國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直接進入臉書、谷歌、雅虎、微軟、蘋果等至少九家大型網路公司伺服器,監視蒐集包括電子郵件、聊天記錄、影片、照片等十類訊息。監視對象除了美國國內民眾,也包歐洲盟友國家。該監視行為直到2013年6月,中情局前職員斯諾登將相關文件複印後攜至香港才公諸於世,引起各界輿論譁然。然而美國政府宣稱這是為了防範恐怖主義的必要作為,並公開指責斯諾登為叛國者。由此可見,美國也實施網路監管,只是不敢公開進行。另外,稜鏡門事件在台灣普通的新聞媒體幾乎查不到相關報導,只有某些專門網站才有介紹。又如2019年12月新疆反恐影片遭YouTube下架,台灣媒體也從未報導。上述兩項事件,一方面顯示西方並未充份允許言論的自由表達,甚至以事前未告知的方式侵犯隱私權;一方面顯示台灣媒體並不客觀,刻意隱瞞有關美國政府的負面新聞,愚弄台灣民眾。

台灣這些不負責任的政客名嘴,一方面操控媒體,一方面卻又把言論自由形容成完全不應受到人為操控的揮灑空間。只管放任民眾自由講話、爭取民眾好感,能使自己選舉獲勝便可。對於政治以外的社會治安與品德教育問題則毫無概念,從未思考放縱言論造成社會風氣沉淪的長遠問題。

以教育領域來說,言論自由和人權意識相當於老師不能管教學生。老師如果在發言方面稍有不當便被視為侵犯人權,就會如同上述南投某國中訓導組長一般被起訴究責;學生發言則可肆無忌憚,因為任何威權(此處指學校管教)皆不得以任何形式壓迫言論自由。台灣網路言論的風氣也就可想而知了。「祖安文化」這個詞或類似概念之所以沒有出現在台灣,正顯示台灣政府完全不重視網路言論的水準問題,甚至帶頭製造仇恨言論獲取政治利益,而實際上台灣因網路言論衍生的暴力事件可謂罄竹難書,已經使台灣逐漸淪為野蠻荒地。

社會治安方面,網路以外的一般生活場域中,因為言語產生口角衝突的事件持續增加。先前已發生多起因規勸陌生人戴口罩,或提醒顧客勿插隊等而引發對方激烈報復,或遭挖眼,或遭亂刀狂砍,甚至因此喪命。行兇者未必為暴力前科慣犯,甚至有藝術相關專業人士。這些加害人多半聲稱自己患有思覺失調症,無法控制暴力行為。思覺失調症目前成因不明,但台灣近年為何出現如此多思覺失調症患者,且其發病產生攻擊的誘因都與受到言語刺激有關?早期網路不發達的時代,台灣根本很少聽到思覺失調症。這是否說明思覺失調症的形成與發病,某種程度上是由網路言論誘發強烈情緒,長期壓抑累積後形成心理異常所造成?目前醫學無法證明,所以那些坐在冷氣房中安樂椅上的政客和名嘴根本不用管,他們只需繼續動嘴鼓吹自由民主人權,收入便滾滾而來。只是社會基層廣大薪資微薄的小老百姓,如今連工作上必須說的話都不知道該如何說了。這豈非是對台灣言論自由的最大諷刺?

相對來說,大陸官方對於祖安文化網路言論的控管,雖然刪除和關站等方式只是暫時治標的作法,不能根本解決問題,但政府的大動作清理至少能達到一定程度的警示作用,使網民知所收斂。另一方面,透過正規媒體大幅報導祖安文化造成的負面影響,分析青少年沉迷低俗亞文化的原因,提出引導青少年參與文雅高尚藝文活動,培養積極正向的思想內涵等具體做法,提供家長參考。如此雙管齊下,逐漸將下流低俗的網路文化拉回正軌。這才是符合公共利益的言論自由,權利與義務相對等,避免教育和治安方面的諸多隱患,更是值得台灣借鑑的典範。

【附錄】

筆者個人於2017年某次搭公車時,曾親身經歷突發性言語衝突的事件,幸未釀成肢體衝突。該事件使個人注意到媒體與網路言論對社會風氣產生直接性的負面影響。特此提出,望能喚起社會大眾關注。原文如下:

百合花司機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08987513


【戊戌薪傳集】系列文章目次
01發揚戊戌風骨取代五四俗流,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價值(並序)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69234922
02從新中國民主選舉制度反思台灣惡質選舉文化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0302853
03從宋明兩代黨爭反思台灣政黨惡鬥現況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0604370
04論新中國政黨協商制度之完滿盡善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0804936
05由新中國監察制度之法治精神反思台灣監察權渙散現象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0954527
06由春秋戰國時代私權凌駕公權亂象反思媒體自由之限度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1109257
07由新中國對網路祖安文化清理管制反思台灣放任言論自由之弊病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1357636
08從新中國媒體政策之恢弘開闊反思台灣媒體之猥瑣卑劣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1714199
09由新中國信訪制度之日趨完善反思台灣漠視基層民眾權益現象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1902603
10由新中國司法改革之宏觀縝密反思台灣司改因循短視現象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2893895
11從新中國對新興宗教管制政策反思信仰自由之限度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3707417
12論資本主義框架內西方普世價值之片面性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4578366
13從中國儒釋道三家傳統思想反思資本主義之弊病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5257008
14論中國儒釋道三家思想本具之社會主義精神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5846968
15論西方現代價值觀對世風之敗壞與提倡中國傳統道德自律之重要性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6874306
16論西方言論自由之本質問題及中國傳統諫諍之言論理想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7305163
17從宋明兩代言論浮濫問題反思言論自由之弊害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7469477
18從中國重視遵循制度之政治傳統論西方民主政治並非避免獨裁之關鍵要素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7711597
19論中國傳統禮制對人的正向影響與西方民主制度引發人之劣根性弊病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8060963
20從莊子逍遙齊物思想論西方現代自由觀念以自我為中心之錯繆本質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8854440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emoreheart&aid=171357636

 回應文章

玉米蘋果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1/27 14:12

Also ...

哈,您這 "大字"設定得極好 ~

護眼喔

足感心耶

一點心(bemoreheart) 於 2022-01-27 18:53 回覆:
要設定大字,要去修改css的行距設定,不然會擠在一起。我研究好久才弄出來。

玉米蘋果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1/27 14:08

現代的世界上,藉著 網路的快捷便利

應運而生了諸多 自許聰明的 "蛀蟲們"

經由結合成了 類似於區塊鍊的結構組織

翻雲覆雨,幾乎已無所不能

及時適度的規範與約束,其實,就長期而言 ~

肯定是 "有必要和健康" 的喔!

拍臉(清醒一下)

一點心(bemoreheart) 於 2022-01-27 18:51 回覆:
2019年我哥和我弟分別都去大陸工作,我託我弟帶回一支大陸內地的小米手機。我那時開始看小米瀏覽器的資訊,發現真是清新呢!瀏覽器預設看到的訊息有一部份是新聞,但有很大一部份則是各種專題文章,可以隨個人喜好訂閱相關主題。我一開始沒有特別選擇訂閱,看到的很多都是歷史文化、中醫養生、做人修養或勵志文章等。這些文章都是從其他專門網站轉載過來,水準都相當不錯。幾乎每天打開瀏覽器都會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回想先前用台灣手機時,打開Google瀏覽器看到都是一些瑣碎的新聞,很多還很負面,我當時就覺得每天看這些訊息肯定會讓人程度下降。兩岸不同的網路訊息造就了不同的思維與價值觀,台灣人若不思考如何提升網路文化水平,多讀一點有內涵的文章,多學習文雅的表達見解,恐怕會愈來愈趨向粗俗下流吧。

意樵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變態又畸形的言論自由
2022/01/24 01:50

我常聽到只要我喜歡,有甚麼不可以。

把有甚麼不可以換成有違法律不可以,換成有傷害人不可以,換成有污辱人不可以,換成有引人犯罪不可以.....

有塔綠班東廠,台灣現在比中共更專制還更不講民主法治。

現在的綠納粹政府帶頭,你能怎樣!!

天啊

一點心(bemoreheart) 於 2022-01-24 18:43 回覆:
中國古人向來很注重言語方面的修養,深怕言語不當造成負面影響。比如孔子問禮於老子時,老子就說:「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一語點出孔子講學議論可能帶來的危機,孔子因此銘記在心,此後以《詩經》暗含諷諫的方法說話,甚至提出不學詩就如同面牆而立一般。孔子修《春秋》,因為是史書,不能用詩的隱喻手法來寫,必須寫事實。但孔子仍然巧妙的使用嚴格定義的字詞,寓託對人物的褒貶評價,形成一字定褒貶的春秋筆法。孔子在《春秋》裡評價了包括當代各國的政治人物,卻沒有遭到政治迫害,而不像司馬遷那樣寫了《史記》卻必須藏諸名山,可見孔子敘事的手法確實高明,讓人無法挑他的毛病。真正會說話寫文章就是像這樣。

台灣人現在光知道學西方人言論自由,卻不知道任意發表言論的害處。古人說:「才不足則多謀,識不足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簡而言之,愈愛隨便講話,象徵一個人愈無才無識無信而且容易發怒。這就是現在社會風氣變得愈來愈敷淺躁動的原因吧。至於那些帶頭做亂的媒體名嘴,奉送他們一句《管子》的話:「多言而不當,不如其寡也;博學而不自反,必有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