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戊戌薪傳集】13從中國儒釋道三家傳統思想反思資本主義之弊病
2022/06/21 17:31:32瀏覽1607|回應3|推薦51

中國自晚清西方列強侵略以來,藉由西化改革先後引進西方器物、制度,最終質疑自身傳統文化落伍而全面引進西方文化,形成以西方價值為中心的話語體系,建構所有關於歷史、文化、經濟、教育與社會各層面的論述與實踐。雖在中小學教育中保留部份傳統文化內容,實則做為附庸點綴,鮮少根據傳統文化觀點進行客觀思考,反思西方文化之問題。本文即以中國傳統文化之三大思想支柱——儒家、道家與佛家思想,對當前西方最具影響力的資本主義價值進行反思。

中國哲學思想向來輕視追求物質生活,著重精神修為之提升。在儒家價值體系中,君子的人生目標在於追求大道,光顯自身澄明湛然之性德。《大學》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經由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克己復禮等方法提升內心修為,經過千錘百鍊,最終臻於明明德之至善境界。進而若在有道之邦,則出仕、講學或著述兼善天下;若邦無道,則隱居獨善其身。除此之外,君子不追求任何大道以外的事物,特別不追求物質享受。孔子說:「君子憂道不憂貧。」又說:「士志於道,而耻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因此後代志節高尚的讀書人都視金錢如糞土,對於愛慕虛榮者則不與結交。如管寧認為華歆戀慕權貴勢利,隨即割席絕交。又如孟子與梁惠王的義利之辨,直言:「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雖然儒家並未完全排斥富貴,而是主張不苟取,因此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但實際上歷代以來真正奉行儒家思想的正人君子,往往因為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只能過著高潔而清貧的生活。正所謂「寧可正而不足,不可斜(邪)而有餘」,成為坦蕩君子的典範形象。

無獨有偶,道家思想亦駁斥了對物欲的追求。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意謂感官刺激過度則令人麻木,喪失覺知能力。由此可知,現代人沉迷於3C產品,早已目盲耳聾;享受美食佳餚,佐以人工香料,早已喪失味覺;年輕人打線上遊戲,虛擬殺戮,則已發狂;投資獲利、險中求富,則令人行為墮落、妨礙道德。莊子更講了一個混沌被倏與忽開鑿七竅的故事,本意讓混沌能視聽食息,不料七竅開畢混沌卻死亡,表達了色聲香味等物質欲望對心靈的汙染,讓純真樸實的本心凋蔽喪盡的寓意。莊子本人的窮困而逍遙則是舉世皆知,當時許多有錢有勢的人都曾消遣他窮困窘迫,他卻都機智的反駁令對方尷尬不已。莊子鄙視名利的事蹟更是千古流芳,比如惠施曾在梁惠王(魏惠王)身邊做宰相,聽說莊子從宋國來魏國,擔心他會受到梁惠王重用而排擠到自己,於是下令搜查莊子蹤跡,避免他和大王見面。不久莊子卻飄然而至,直問惠施怎麼在全城通緝他?惠施急忙推託說怕莊先生來了不肯見他。莊子於是大方的說,南方有一種鳥叫鷯鴝,只棲息在梧桐樹上,只吃練果和飲甘泉。有一天牠飛在天上,看到地上有一隻貓頭鷹口裡銜著腐爛的老鼠,貓頭鷹以為鷯鴝要搶牠的食物,便對著牠咆哮。其實鷯鴝根本不屑吃腐鼠。這番話便是諷刺惠施如貓頭鷹一般,官位則如腐鼠。

佛家鄙棄物欲則更超越儒道二家。經云:「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認為欲望為一切煩惱痛苦之根源,產生貪瞋癡等諸多惡念,須以戒定慧三學加以對治斷除,方能獲得自在解脫。出家沙彌之戒律中制定「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戒」,簡稱銀錢戒,意謂不可手拿金錢等寶物,只能向常住庫房領用日常物品,若外出辦事則暫時除外。在家居士修行六度,則以佈施為首要,意謂以慈悲喜捨之心,將己物無償供給他人使用(財施);或以知識技藝、智慧哲言分享傳授他人(法施);又或以軟言善語慰問他人,使其免除恐懼(無畏施)。佈施時更不可奢望求福、求名望等回報,而必須三輪體空,即能施者、受施者、所施物三者皆為因緣假合暫有,體性本空,無所執著,方為清淨佈施。修行人成就禪定境界時,自然捨離生理一切欲望,不食不睡,亦無氣息脈搏,身心完全寧靜純一。若再進修斷除根本淫欲,則「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即成就聖道出離三界,達成修行之目的。由此觀之,佛教在本質上亦是完全屏棄物欲的。雖然在後來歷史發展上,寺院產業經常龐大可觀,不過仍屬於公共財產,僧人在寺院生活中極少金錢交易行為,更無法獨佔產業。

由以上概述儒、道、佛三家思想可知,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是以脩道為宗旨,「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推行仁政、講學教化為行有餘力的次要追求,百工技藝則為輔助行道之工具,總結為「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百工技藝所發展的物質科技,若不能助於脩身與弘道,則亦屬於捨本逐末之舉。子夏說:「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認為過度追求百工技藝,會令人耽溺於淫巧的新奇事物,導致玩物喪志,疏忽脩習大道的根本要務。因此中國文化的宗旨,便是以追求精神文明之發展與完善為主要目的,與西方資本主義所追求的物質文明、經濟富裕完全相背。

在目前主流價值觀中,資本主義給人類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科技發展與物質豐裕,現代人享受到遠超過古人的生活便利和視聽娛樂,每天見聞各種新鮮趣事,充滿各種感官刺激。於是認為古人落伍且思想狹囿,不知享受物質生活,只會抱殘守缺,將人生意義都寄託在追求虛無縹緲的大道之上。然而,若從自然規律的角度分析,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上其他許多原住民文化一樣,能夠順應天地運行的軌則,與自然環境達成整體的和諧,即所謂「參贊天地化育」。與自然界萬物和光同塵,因而能永續長存。許多原住民族群生存在地球上數萬年之久,從未給環境帶來危害,也從未滅絕,正是由於其生存方式符合自然規律,能與自然界保持平衡。中國文明從新石器時代農業革命以來也存在七千年以上時間,並在兩千五百年前先秦時代發展儒道思想,受到歷代奉行,雖然屢次改朝換代甚至遭受異族入侵,卻從未斷絕文化,並傳播於東亞大半地區。這便顯示中國文化同樣符合自然規律,承認人天同構、同類、同象、同數等「天人合一」的特性。更因此肯定人類具有開拓精神領域,能夠脩道以回歸原始天真自性的特殊崇高意義,成道聖者能為天地之心。因此文化綿延亙古,至今流傳。

中國祖先最早對於自然的觀察與思索,首推伏羲以陰陽二爻的排列組合畫出八卦,代表自然界的八種現象;又以此重疊組合排列出六十四卦,成為完整的卦象圖。此後經由周文王和孔子的演繹,賦予卦象人文意義的詮釋,不但能占卜未來,更能指示人面對不同情境時所應保持的態度,使人趨吉避凶。這便是順應自然規律指導人類生活。儒道佛的終極理想是經由脩道、悟道、證道超出命數,脫離陰陽相對世間,回歸太極純一,再提升進入「強名曰道」的絕對真如境界。但凡人在世間生存,則仍然按照《易經》卦象與五行相生相剋的規則生化演變。此一規則重視陰陽調和、剛柔並濟、進退有度,便是無過無不及的中庸之道。

資本主義明顯違反了中庸思想。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將生產方式由原本手工生產,改為工業化機械量產,大幅降低成本與提高產量,本身即違反自然界資源有限供應的規則。大多數野生動物皆存在天敵,位於食物鏈頂層的物種則通常食物資源有限,各個物種皆無法無限制攫取資源、擴大族群繁衍,而與其他物種維持平衡。世界上現存多數原住民遵照此一規則,進行有限度的狩獵、採集與粗放農耕,不會大量積累物資與財富;並且只產生差異性小的社會階級,很少發生階級壓迫,是最符合自然規律的生存方式。中國先民進入農耕社會後雖然開始積累財富,產生階級差異,但經由儒道思想的調和,以中庸之道保持了社會的平衡。孔子提出人與人之間互有相對義務,君仁臣忠、夫義婦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並無單方完全享受對方付出之理。經濟活動方面,孔子本人「釣而不綱,弋不射宿」。意即只用釣竿節制的釣魚,不用網補大量漁獲;射箭只射飛鳥,不偷襲歸巢之鳥。完全符合生態意識。又說:「放於利而行,多怨。」意指在謀取利益上放任著去做,必然招致許多怨恨。一語道破資本主義無限制追求利益的行為,必然導致社會階級的嚴重對立與仇恨。

最後,追求物欲享受、感官娛樂的生活必然導致心靈的空虛貧乏。自古以來心靈與物質兩者經常處於對立層面。凡是注重精神生活的人,必然認為物質是累贅而毫不重視;凡是重視物質生活的人,必然多尋求感官層次的滿足而不思考精神層次的問題。因此過度追求物質必然導致心靈空虛,這是一種客觀規律。莊子說「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正表明了物質欲望必然障礙精神素質提升的觀點。另外,物質欲望會減損人的意志力與自律行為,物質貧乏則會強化人的意志與自律能力,正如孟子所說「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美國在70年代產生的嬉皮運動,很大程度便是由於物質豐裕所造成。年輕人生活失去目標,只能把精神寄託在感官刺激的新奇追求上。不能深入思考人生意義等重大問題,只知耽溺於膚淺空泛之短暫娛樂。縱使國家太平強盛,卻仍使人淪為歷史洪流中之碎片,毫無意義的虛耗一生。這或許是資本主義對人文價值的最大斲喪。

【戊戌薪傳集】系列文章目次
01發揚戊戌風骨取代五四俗流,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價值(並序)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69234922
02從新中國民主選舉制度反思台灣惡質選舉文化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0302853
03從宋明兩代黨爭反思台灣政黨惡鬥現況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0604370
04論新中國政黨協商制度之完滿盡善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0804936
05由新中國監察制度之法治精神反思台灣監察權渙散現象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0954527
06由春秋戰國時代私權凌駕公權亂象反思媒體自由之限度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1109257
07由新中國對網路祖安文化清理管制反思台灣放任言論自由之弊病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1357636
08從新中國媒體政策之恢弘開闊反思台灣媒體之猥瑣卑劣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1714199
09由新中國信訪制度之日趨完善反思台灣漠視基層民眾權益現象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1902603
10由新中國司法改革之宏觀縝密反思台灣司改因循短視現象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2893895
11從新中國對新興宗教管制政策反思信仰自由之限度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3707417
12論資本主義框架內西方普世價值之片面性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4578366
13從中國儒釋道三家傳統思想反思資本主義之弊病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5257008
14論中國儒釋道三家思想本具之社會主義精神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5846968
15論西方現代價值觀對世風之敗壞與提倡中國傳統道德自律之重要性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6874306
16論西方言論自由之本質問題及中國傳統諫諍之言論理想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7305163
17從宋明兩代言論浮濫問題反思言論自由之弊害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7469477
18從中國重視遵循制度之政治傳統論西方民主政治並非避免獨裁之關鍵要素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7711597
19論中國傳統禮制對人的正向影響與西方民主制度引發人之劣根性弊病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8060963
20從莊子逍遙齊物思想論西方現代自由觀念以自我為中心之錯繆本質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8854440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emoreheart&aid=175257008

 回應文章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22/07/27 03:35
荀子不注重「修養身心的正道與必經途徑」?
------------
他們對「天理」和「人欲」的定義完全相同。爭議的正是要達到「克己復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與修養自心,達到至仁之境的正規方法。
一個主張「存天理,滅人欲」,一個認為不必如此。
一點心(bemoreheart) 於 2022-07-28 17:54 回覆:
劉宗周認為「理」與「欲」是一體的兩面;陳確說「天理正從人欲中見」;王夫之說「理盡則合人之欲,欲推即合天之理」等等,這不都顯示他們把「理」和「欲」劃為相同範圍的概念嗎?宋儒則把「理」和「欲」劃為對立概念,所以我說他們對名詞的定義不同啊。


荀子的修養途徑也是依於禮的。因為他認為人性本惡,必須以禮克制,跟「克己復禮」的觀念是相同的。


孔子說「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以說修養是否必得依循某種正規途徑是不一定的,應該是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吧。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理」與「欲」
2022/07/25 15:06
由於荀子:「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的「偽」字,原是「人為、人造」之義,然而到了宋代「偽」字卻只單一地解讀為「虛假、虛偽」之義。於是宋、明兩代人對《荀子》一書都不欲觀之,荀學也就式微,孟子的「性善說」成了儒學的正宗。

宋朝又受了佛學的出世、禁慾的影響,出現了把「天理」與「人欲」截然對立的理學。理學大師朱熹就說:「人之一心,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勝,則天理滅。未有天理人慾夾雜者」。並以「存天理,滅人欲」作為修身的最高境界,要人們「革盡人欲,復盡天理」。

到了明清之際,有儒家對理學開始反彈,提出了「理存於欲」的觀點。劉宗周認為,「理」與「欲」是一體的兩面。陳確也說:「天理正從人欲中見,人欲恰好處,即天理也。向無人欲,則亦並無天理之可言矣」。
明末王夫之(王船山)更深刻地指出:「理盡則合人之欲,欲推即合天之理。於此可見: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天理之大同,無人欲之或異」。

清初戴震根本否認「理」與「欲」是對立的,認為「理」與「欲」是統一的。他在《孟子字義疏證》中說:「天理者,節其欲而不窮人欲也。是故欲不可窮,非不可有;有而節之,使無不過情,無不及情,可謂之非天理乎!」
又說:「凡事為皆有於欲,無欲則無為矣。有欲而後有為,有為而歸於至當不可易之謂理。無欲無為,又焉有理」?他認為理源於欲,欲之中便是理,離欲便無所謂理,所以「理者存乎欲者也。」

不過戴震的「理」「欲」之辨並非出於荀子的「理」「欲」調和論,反而是批評荀子「知禮義為聖人之教,而不知禮義亦出於性」。戴震信奉孟子的性善論,既然人之性善,就能辨別善惡,人之「所不欲」、「所惡」,不用說理,理就已經全都在裡頭了。
雖然戴震痛斥「存天理,滅人欲」的理學觀點是「以理殺人」,大加撻伐。但還是始終如一地尊崇程、朱闡釋古經、普及教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諸種論說和作為,極為肯定正心誠意、格物致知的治學態度。
------------
以上所見敬供參考,無須繼續爭論,因為我只是綜合前人之論,非我所見。
一點心(bemoreheart) 於 2022-07-26 18:02 回覆:
宋明清儒者的觀點,在我看來比較像是用詞定義不同而產生的差異化解讀而已。他們對「天理」和「人欲」各有不同的定義方式,解讀起來也就出現性質不同的差異。這有點像是先秦時代名家的詭辯論題「白馬非馬」、「牛馬非牛」那樣,在詞語表達的方式與範圍上鑽牛角尖,實際上是沒有太大意義的。若是能按照孔子「克己復禮」或大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正規方法修養自心,達到至仁之境,則不需拘泥用詞定義問題了。以上拙見敬覆。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您博學多識,潛心思考,深沉求知,致力為國,令人敬佩。
2022/07/25 14:56
不過,關於文化上精神與物質相對立的問題,中國文化也有兩者相容的主張,最早的是荀子。
他在〈勸學篇〉中說:
…。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耳非是無欲聞也,使口非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非禮勿思,比孔子更勝一籌)。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
〈天論篇〉:
…,好惡喜怒哀樂臧焉,夫是之謂天情。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謂天官。心居中虛,以治五官,夫是之謂天君。財非其類以養其類,夫是之謂天養。順其類者謂之福,逆其類者謂之禍,夫是之謂天政。…。
聖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備其天養,順其天政,養其天情,以全其天功。
〈解蔽篇〉:
聖人縱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
〈正名篇〉:
心之所可中理,則欲雖多,奚傷於治?…,心之所可失理,則欲雖寡,奚止於亂?故治亂在於心之所可,亡於情之所欲。
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質也;欲者,情之應也。以所欲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欲雖不可去,求可節也。
故欲養其欲而縱其情,……。夫是之謂以己為物役矣!……。道者,古今之正權也;離道而內自擇,則不知禍福之所托。

也就是說,只要能夠「清其天君,正其天官」,能夠以道權之,以理制之,不為物役。則盡可「備其天養,順其天政,養其天情」,就不必把精神與物質對立起來,如宋明理學家所主張的「存天理,滅人欲」那樣,把放任人欲視為惡中之惡。
而是兼顧精神與物質,在天道許可的範圍內,盡情放縱人欲。不僅五色、五聲、五味皆可好之,即使追求利益無上限,到了「心利之有天下」的地步亦可為之。
一點心(bemoreheart) 於 2022-07-26 17:50 回覆:
孔子自稱七十歲時「從心所欲不踰矩」,所謂禮者理也,平日以禮(矩)規範身心,長時以往達到內心之欲與外在之禮完全相合、毫無踰越的境地。也就是荀子所說,經由「清其天君,正其天官」的修養,達到「心利之有天下」的地步,因而能夠「聖人縱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但以上的前提是,必須修養到「心利之有天下」或者「從心所欲不踰矩」的地步。如果不能達到此境界,則欲心與天理相違,精神自當與物質對立。

又如孔子曾說「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唯有達到至仁境界的人,心中公正無私,不會夾雜個人主觀好惡,才能客觀評價外人的是非。由此可見,如果不能先修養自心臻於至善,內心有所偏私,則無法依循天理評斷是非曲直,當然心之所欲亦無法順應天理。因此,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存天理,滅人欲」才是修養身心的正道與必經途徑。如果無所修為就高唱「在天道許可的範圍內,盡情放縱人欲」,則不免淪為孔子所謂「捨曰欲之,而必為之辭」的佞幸小人了。請先生明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