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與巴拿巴道兄的宗教對話】05《聖經》綱要介紹與相關問答
2024/05/23 19:25:42瀏覽288|回應0|推薦34

(前情提要:一點心回覆巴拿巴道兄關於聲聞乘、緣覺乘差異及幾項佛學問題後,提出關於《聖經》基本綱要的疑問,道兄以專文回覆如下)

一點心大得平安,

跟您報告一下
小弟之前在您的文章回應所留下的聖經綱要因為字數限制
被迫分成三篇留言
而且小弟後來覺得內容太過粗疏
有增補之必要
所以小弟增補了那篇回應並以其作為獨立的文章貼在小弟的部落格
歡迎您來閱讀指教!
網址為: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8035761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點心回覆)

尊敬的巴拿巴道兄:

感謝您不辭辛勞撰寫《聖經》綱要之介紹,確實讓人一目了然,快速掌握脈絡架構。小弟有些驚訝,《舊約》的卷數居然比《新約》多許多,而且《舊約》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講述從亞伯拉罕以來的希伯來民族歷史。可見希伯來人確實是非常重視歷史文化傳統的民族,難怪其文化與信仰能夠穿越歷史長河傳承至今。

小弟有些好奇的是,摩西與耶穌的教誨有何不同之處呢?為何猶太人承認摩西卻不承認耶穌,甚至激進者還勾結羅馬官吏迫害耶穌呢?耶穌顯然對摩西的教誨進行了某些改革,因而引起傳統猶太傳道者的不滿。既然猶太人不認可耶穌的地位,基督徒為何還要認可摩西的地位,且承認〈摩西五經〉與其律法的正當性呢?

關於《舊約》部份,小弟較為好奇的是這些內容的作者是什麼人呢(除了後半部份有提到作者的以外)?是否屬於早期流傳作者不可考的作品?小弟想起中國儒家的六經,雖都是先秦時期流傳作者不可考的作品,但都經過孔子刪訂整理而有明確版本(傳到漢朝而分成古文經、今文經)。是否《舊約》也經由某些人的修訂而成為今日流傳版本的依據呢?另外,以色列在分裂為南北兩國以後,其記錄的中心是以北方以色列為主還是以南方猶太王國為主呢(或者說《舊約》中是否認定其中一方代表信仰正統與文化正統)?

小弟由此想到似乎可將《舊約》與中國儒家的經典類比。〈摩西五經〉關於創世起源與上古歷史的部份,可類比為儒家的《尚書》,律法的部份則近似於《周禮》等禮制典籍;〈歷史書〉的以色列建國史與諸王紀,類似於《春秋》與其註解如《左傳》等;智慧書的〈詩篇〉則如同《詩經》一般,〈箴言〉〈傳道書〉如同《論語》《孟子》等;先知書則似乎可類比為《周易》,因為《周易》不但有許多作人處事的智慧教誨,也能占卜未來。小弟之所以進行這樣的類比,是因為如此更容易理解《舊約》的文化意義,是代表希伯來整體民族記憶的象徵,如同儒家十三經在中國文化的意義一般。相對於印度的歷史文化主要保存在婆羅門教的吠陀經典中,佛教經典幾乎很少涉及具體的印度歷史內容,也很少談論與世俗有關的事情。但或許正是這個原因,佛教在中國的發展才會經常與儒家、道家相結合而形成「儒、釋、道」三家合一的思想體系。這也顯示了出世間的修行仍需有世間的道德基礎與文化素養為輔助,才不至流於玄虛縹緲。

又道兄提到智慧書的〈雅歌〉一卷讚美男女之間情愛包括性愛,卻沒有提到神。小弟稍微爬了一下本卷經文,似乎寫得頗為含蓄,並沒有什麼煽情的描寫。其實《詩經》裡也有描寫男女愛情的(或者描寫思念卻被解讀為思念情人),〈周南〉〈召南〉兩篇都是在講男女戀愛婚姻與組成家庭的種種內容。小弟覺得這也相當重要,經文確實不妨適度表達關於愛情的理解與教導。畢竟對許多人來說愛情幾乎就是生命全部意義所在,如果不能深刻理解世間的情與愛,與世人感同身受,而只是片面的貶低世俗情愛,高談闊論超越凡塵的信仰或道德情操,其實只會顯得非常虛偽做作而已。如果能從世間人所理解的情愛出發,引導人從縱慾、濫情轉為堅貞,從堅貞轉為聖潔,應該才是較為切合實際的。

即使佛經裡大多數批判愛慾,強調淫慾是生死根本,但《楞嚴經》的講經緣由卻是由愛情引發的。在第一卷剛開始的地方提到阿難被摩登伽女引誘而差點破色戒。經文對此事只有約略提到,實際的情節是說,阿難有一次獨自外出托缽,遇到下賤種姓的女子摩登伽。由於阿難不論對什麼階級的人都非常尊重,而且又相貌堂堂,讓摩登伽女一見傾心。她的母親是能夠施展咒術類似巫女的人,她便請求母親施咒勾召阿難過來讓他們成婚。她母親當然不同意,一則阿難是出家人,二則雙方階級身份差距太大。但摩登伽女說如果不能與阿難結婚她便要自殺。她母親於是占卜請示他們的神,神諭指示說「追隨沙門,終成聖果」。她母親半信半疑之下,於是施展咒術將阿難勾召過來。就在摩登伽女把他帶進房間時,佛已經知道這件事,於是集合大眾宣說〈楞嚴咒〉,敕令文殊菩薩持咒前往摩登伽女家,用〈楞嚴咒〉破除她母親的咒,並將阿難和摩登伽女一起帶回來(並因此而開始講《楞嚴經》)。摩登伽女不顧一切的向佛提出她要成為阿難妻子的願望。佛並沒有拒絕她,而開條件說,阿難現在已是初果,如果要嫁給他,她至少必須要修到跟他一樣程度。如果她能作到,佛保證說將會為他們公開主持婚禮。摩登伽女覺得這個條件很合理,便爽快答應了。她於是留在僧團裡修行,而且異常用功,結果很快便證到三果。當然此時她也不想結婚了。但她修行的起因卻是為了追求愛情而起的,因為純真專注的愛慕阿難,使她願意為愛投入一切,這種熱切誠摯的心使她昇華達到聖潔的境地。小弟在想《舊約》的〈雅歌〉一卷不知道是否也有類似的意義。

關於《新約》部份,是否可以說耶穌的教誨集中在四〈福音書〉之中呢?而使徒書信佔了《新約》很大一部分,是否主要都是在闡釋〈福音書〉的內容呢?這樣看來真正耶穌教誨的內容並不很多,可以說言簡意賅。其實老子的《道德經》也只有五千多字,《論語》則只有一萬五千多字,《周易》最初還只有一個八卦圖,一個字也沒有,真正的無字天書。但後人為它們寫的註解那可真是洋洋大觀,甚至漢朝五經博士的弟子還為了太多註解而苦惱,以至於東漢開始大刪章句(註解),讓它們精簡一點。所以道兄不必將《聖經》的卷數或字數拿來與佛經比較,這是沒什麼意義的。能夠掌握精髓、心領神會才是重點。

總之經由道兄的介紹,小弟終於對《聖經》內容有了概略的印象。相信若有機會研讀時,能更容易進入狀況。以上匆匆回覆,未盡之處尚祈海涵。謹此 敬請

道安

弟 一點心 敬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巴拿巴道兄回覆)

一點心大得平安,

跟您報告一下
小弟已經回復您的兩篇留言了
因為字數限制
所以小弟必須開一篇新的文章回復您
文章的網址是: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80458066

另外該文中有一小部分約兩個問題漏未回覆
小弟在此稍加補充:
您提到: 「是否《舊約》也經由某些人的修訂而成為今日流傳版本的依據呢?」
根據小弟的推測
以色列人在回歸時期(約西元前五、六世紀)的經典可能經過文士以斯拉(跟尼希米)的整理

您又提到:「另外,以色列在分裂為南北兩國以後,其記錄的中心是以北方以色列為主還是以南方猶太王國為主呢(或者說《舊約》中是否認定其中一方代表信仰正統與文化正統)?」
就小弟所知
從列王紀跟歷代志來看
南北兩國並沒有明確的正統可言
因為北國代表的是以色列的十個支派
而南國代表的以色列的兩個支派
當然
如果以聖殿所在代表正統的話
由於聖殿在南國的首都耶路撒冷
那南國應該算正統
此外
如果從正統必須是屬於大衛的苗裔跟彌賽亞王國來看
那包括猶大支派的南國應該是正統
因為南國一直是由大衛的後裔做王
而北國政權經常被篡取!

以上淺見敬供參考!

敬祝平安健康
法喜充滿
福杯滿溢!

第八拿八敬副+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點心回覆)

尊敬的巴拿巴道兄:

拜讀您的大文,甚為感動。道兄為了慎重回覆,竟然還先研讀與複習《舊約概論》與《當代護教手冊》等資料,且對於第一次撰寫遺漏的部份又另外再以留言的方式補充,可謂詳盡週到,縝密美備。您的回應確實讓小弟茅塞頓開,直截了當的解開許多心中存在已久的疑惑。小弟的問題對基督徒來說應當屬於很基本的常識,但實在是由於過去從未接觸過,因而唐突的發問。幸好道兄不以為奇怪,仍一本正經的仔細回覆,充分讓人感受到無差別的尊重精神。

有關摩西與耶穌教誨的不同之處,道兄提出的二項說明可謂一針見血。如您所說:「摩西的教誨重視外在的行為 耶穌的教導則提升到重視內心」。令小弟聯想到佛教中的小乘與大乘也有類似的情況。小乘的戒律(依道宣律師的分類法稱為「實法宗」)也是重視外在行為,只要外在不做出殺、盜、淫、妄語等行為,內心無論如何打妄想都不算犯戒;大乘戒律(道宣律師分為「假名宗」與「圓教宗」)則從內心打妄想的第一念即列入輕垢罪(圓教宗);但因常人無法受持此戒,念念幾乎都犯戒,因而折衷採取第一念妄想不犯,但第二念已覺察後卻不制止才算犯戒(假名宗)。目前漢傳佛教的戒律即是採用假名宗為主。

道兄又說:「摩西的教誨重視外在的形式/儀式 耶穌的教導重視律法的精意」,正顯示了學習的過程由外在形式內化到心理層次。再以佛教戒律來說,曾看到有法師講過,他剛出家時要學習很多戒律(沙彌有十戒,比丘有二百五十戒等等),覺得很繁瑣,處處都要很小心。可是日子久了,他發現其實他只有持一條戒,就是管住自己的心(他稱為心戒)。把現前這一念心管好,讓它不打妄想,其他所有戒自然也都不會犯了。這或許正是神派遣摩西與耶穌先後來教化世人的用意吧。

當然,無論神原來的用意多麼善良美好,一旦人間有兩個傳播神旨意先知的出現,必然會引起紛爭。相信神早就預料到會有這樣的情況。因為許多人本身的偏執與膚淺必然導致他們會將另一位先知的思想視為異端,假借維護正統名義的嫉妒心理則必然導致他們做出迫害異端的瘋狂行為。耶穌既然表現出與其他傳統猶太教士不同的言行舉止,甚至暗示祂是神子,遭到迫害似乎也就是必然的結局了。道兄舉出猶太當權派反對耶穌的諸多理由,其實也都相通於其他宗教家或思想家遭到迫害的原因。比如蘇格拉底觸犯雅典當權派而被迫服毒自盡,六祖惠能大師觸犯神秀的權威而遭到其徒弟暗中追殺多次(但神秀本人可能並不知情),都顯示了人類本然的劣根性,無法放下心中的偏執而必定要消滅異端的心態。但即使如此,神仍派遣耶穌降臨人間,這似乎是不得不的方法,否則更多善良的人將無法得救。用儒家的話說,正是「雖千萬人吾往矣」。

感謝道兄說明基督徒認可摩西的理由。小弟確實忽略了邏輯上最簡單的原因,摩西本人並未反對耶穌,而耶穌則承認摩西的教誨。且摩西既然與另一先知以利亞顯現出來與耶穌談話,更顯示了他們的傳承關係。接著道兄詳細列出《舊約》各篇章的作者,顯然花費不少時間。小弟覺得頗有意思,《舊約》由如此多不同的作者撰寫而成,猶太掌權者為何會認可他們的著作,卻堅持不能認可耶穌的福音。道兄不必再重複回答此一問題,您前面所舉的理由已經非常充分了。只能說有些人高高在上,只能允許別人順從他,卻決不允許有人牴觸他。

後面的部份,感謝道兄分享的心得與見解。篇幅冗長,小弟暫時沒有其他意見,先就此打住。總之經過這次研討,小弟對《聖經》有了全面的認識。很像讀了一本概論書籍,一下把基本觀念都建立起來了。非常感謝您費心撰寫如此長文。謹此 敬請

道安

弟 一點心 敬上

【與巴拿巴道兄的宗教對話】目次

01有關拜偶像問題的研討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80152863
02天台、禪與淨土之關係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80168239
03神學概說、信仰實踐(敬拜、讚美、禱告)與基督各派宗教(東正教、天主教、新教)之區別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80215202
04聲聞與緣覺的差別、石頭是否具有佛性及其他問題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80332466
05《聖經》綱要介紹與相關問答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80645678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emoreheart&aid=1806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