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戊戌薪傳集】14論中國儒釋道三家思想本具之社會主義精神
2022/07/19 17:37:11瀏覽1108|回應0|推薦45

中國自晚清引進西方學術思想以來,一方面探索西學理論,一方面也對自身文化進行總結歸納,以便尋求中西學術融合的道路。在政治思想部份,除了提倡西方民主制度以外,同時學習社會主義思想,並引用中國傳統思想加以印證詮釋。包括康有為《大同書》、孫中山的民生主義,都具有強烈社會主義理想。晚清知識份子對社會主義格外青睞,並非一廂情願的憧憬幻想,而是中國傳統儒釋道三家思想,本來即具有社會主義精神,有以致之。

儒家《禮記·禮運》大同章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開宗明義指出大同世界的實現,首要理想即是天下一切資財為全體黎民百姓共有共享。接著說:「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理想的社會福利制度,應全面照顧老幼人口,關懷家庭成員不健全以及患有殘疾的人士。又提出:「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意謂財貨(糧食)既不可因其價值輕賤而浪費、棄之於地,也不可因其價值貴重而私藏囤積、牟取暴利;應勤勉貢獻己力於公共事務,不可推諉逃避,更不可為了自己的私利才去做事。諸如上述等類,皆反映公益優先,遏制私利的觀念,正是典型社會主義思想。

孔子亦云:「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指出為政者應重視資源平均分配,避免因貧富不均造成社會動盪不安。社會資源無論多寡,只要合理平均分配,使人與人之間保持程度很小的差異,則無所謂貧窮和不平等。現存大多數原住民社會即是如此。社會消弭貧富對立保持和諧,人人能安居樂業、專心工作,自然不會發生資源不足的情形,也就能達到全民小康。社會安定不產生動盪,則不會傾覆滅亡。由此而論,孔子的政治理念乃是經由平均分配資源消除貧窮,並在安定中尋求發展,與社會主義理念相符。而與資本主義主張少數人攫取大量資源致富,卻導致多數人貧窮的理念完全相反。

道家的政治思想,基本上以恢復人類族群原始天然狀態為目標。老子多次提出為政者應寡欲不爭、靜默無為、退讓低下,則能影響百姓追隨效法,使民風歸於純樸祥和。老子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又說:「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指出為政者悶昧無為,不干擾百姓,百姓自能安心度日,因而民風淳厚;若為政者精明能察,政令繁興役使民力,則百姓度日艱難,陷於貧乏欠缺。老子不僅反對為政者追求欲望私利,也反對民眾智巧詐偽、競逐利益。說:「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由此可知,老子並不重視現代所謂的經濟發展,而重視去除人性之貪婪欲望,回歸天真自性。資本主義在老子眼中,正是智多的盜賊。

有關資源分配的問題,老子說:「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謂天道如同張弓射箭的方法。目標居高,弓弦下抑;目標在下,弓弦上舉;射程會超過的就放鬆弓弦減輕力道,射程不足的就拉緊弓弦增加力道。因此天道的軌則就是減損有餘的部份而彌補不足之處。此處即是以天道法則詮釋了社會主義的正當性。又說世俗人道則是壓榨資源不足的無產者以奉養資源有餘裕的貴族、大地主和資本家。然而這是不合理且不公義的,誰能夠將多餘的資源奉養天下資源不足者,只有道德高尚者才能做到。這可以說是對社會主義者最崇高的讚美!由此可見,老子已將社會主義拉升到大道本源的層次,認為「損有餘而補不足」的資源分配概念才是天道自然的運行軌則。

佛教原本是以出世間為宗旨的思想體系。然而修行仍須從日常生活中著手,因此佛教為修行人制定有別於世俗人的生活規範,呈現出令人玩味的經濟思想。如果說儒家和道家的社會主義精神主要表現在理念層面,佛教則格外著墨於制度面之建構。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僧團制度。

原本在尼泊爾、印度等地的各種哲學與宗教門派,本已具有離家修道的傳統,認為世俗的經濟生活妨礙禪定修習與性靈提升。佛教跟隨此一傳統,以六和敬原則建立僧團制度做為修行人集體生活的基礎。所謂六和敬是指: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因此,僧團的基本規範就是僧眾必須共同居住(身同住),吃大鍋飯、住公共寮房,只有少數修行深入者可離群索居閉關專修;遵守共同生活公約和作息時間表(戒同修),並平均負擔勞動工作;言語保持和睦,不與人爭執(口無諍);精神保持積極喜悅,與道友戮力同心追求道業(意同悅);思想方面與團體大眾建立共識,不標新立異特立獨行,也不以個人因素阻礙公共事務推行(見同解);團體獲得的利益(如托缽化緣或內部勞動耕作等)必須平均分配(利同均)。這與共產主義理想中的人民公社大抵可謂若合符節。

佛教之所以建立僧團制度,是由於佛陀認為貪欲是一切罪惡的根源,引發瞋恚、傲慢、愚癡等其他罪惡。而資產階級儲蓄私產正是助長貪欲惡念的生活方式。人類自從進入農耕社會,開始累積私產以來,階級差異隨之產生。私產龐大者為維持其生活享受與親族繼嗣財產之合理性,自我提升為世襲貴族階級,並將其餘私產較少者劃入農民或奴隸階級,以維持其優勢地位,同時也形成結構性的階級壓迫。印度的種姓制度即是典型的不平等階級,其強烈的階級歧視甚至將奴隸階級認定為先天污穢骯髒的賤民,藉以合理化高層種姓的剝削行徑。佛陀主張眾生平等,因此以多種方法打破種姓規範。比如以巴利文(平民語言)講經,而很少使用梵文(貴族語言);又如度化奴隸階級者出家,與剎帝利身份出家者平起平坐。為了徹底滅除階級差異的根源,實現眾生平等的理想,要求修行人應當完全捨棄物質欲望,以此達到內心貪欲永久消滅。因此《楞嚴經》中佛交代比丘:「衣缽之餘,分寸不蓄;乞食餘分,施餓眾生……必使身心,二俱捐捨;身肉骨血,與眾生共。」

由此可見,如法的出家人是最純正的無產階級,佛陀則是人類思想文明史上最早的共產主義者,僧團更是歷史最悠久的人民公社。此外,佛教傳入中國後,由於時空環境的差異,出家人外出托缽逐漸產生問題。原本托缽制度是為了兩方面理由:一方面滅除修行者的傲慢心;另一方面修行者接受施主佈施後,必須講述簡單的佛法做為回報,以使民眾了解佛法。然而每日固定的托缽行程也耽誤修行者坐禪用功的時間,不能長時間專修禪定(只有夏季結夏安居三個月期間暫停外出)。因此唐朝百丈禪師建立農禪合一的禪林制度,稱為「百丈清規」,在僧團中自耕自食,不再外出托缽。並根據僧團需求設立數十種執事工作,將出坡(勞動工作)與修行完全結合,敦促修行者在勞動過程中折伏傲慢、沉澱煩惱、參悟大道,正可謂對僧眾進行勞動思想改造。至此中國僧團已明確具有生產與勞改功能,與人民公社近乎完全相同。

有關中國本土的道教,最初是由東漢張道陵根據老子《道德經》創立天師道,當時並未要求修行者出家修道。其後直到金元時期王重陽創立全真道,認為儒、釋、道三家理念相通,應整合共同的修道方法,於是要求道士必須出家素食,並仿照佛教百丈禪林清規建立道教的叢林制度。道教此時亦產生類似人民公社的修行組織,此處不再深入探討。

由上述內容可知,共產主義經濟模式及人民公社組織使人淡泊欲望,在團體勞作中消融自我、滌盪煩惱,才是符合追求精神昇華修行者的理想生活;與此相反,資本主義任由資產階級擴張私欲的經濟模式則是一切罪惡的淵藪。這就是為何資本主義氾濫於全球後,僅為少數富人帶來夢幻般的美好生活,卻讓社會上多數民眾陷入生存物資全面市場化的巨大漩渦中。勤勞工作者往往由於市場波動因素而愈來愈窮困,必須仰賴投資才能維持財務平衡。然而投資則又必須再度面對市場波動的風險,可能使辛勤工作的儲蓄平白蒸發。唯有善於投機者才能獲得充裕的財富,腳踏實地者則注定終生貧困。另一方面,資本主義因過度追求物質發展而導致自然環境的嚴重破壞,使所有物種深陷於高度汙染與災難之中。正是由於私欲的擴張本身就是罪惡,違逆天道,不可能以罪惡的根源發展出美好的結果。

中國文化向來強調「存天理,去人欲」的思想,更提出「萬惡淫為首」的深刻洞見,認為放縱私欲為萬惡的發端,以慎獨工夫在欲念初動即警醒克制。儒、釋、道三家探索人類生活的理想狀態,皆認為遏制私欲、發揚公義才是邁向美好大同世界的根本之道,與社會主義理念如出一轍。由此可見,傳統中國的鄉土社會原本就飽含豐厚的社會主義思想,與西方資本主義及其附庸之商業化民主制度格格不入。共產黨繼承中國固有之社會主義理想,發展出今日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是帶領全人類走出時代困境,步入大同世界的重要轉捩。

【戊戌薪傳集】系列文章目次
01發揚戊戌風骨取代五四俗流,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價值(並序)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69234922
02從新中國民主選舉制度反思台灣惡質選舉文化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0302853
03從宋明兩代黨爭反思台灣政黨惡鬥現況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0604370
04論新中國政黨協商制度之完滿盡善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0804936
05由新中國監察制度之法治精神反思台灣監察權渙散現象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0954527
06由春秋戰國時代私權凌駕公權亂象反思媒體自由之限度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1109257
07由新中國對網路祖安文化清理管制反思台灣放任言論自由之弊病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1357636
08從新中國媒體政策之恢弘開闊反思台灣媒體之猥瑣卑劣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1714199
09由新中國信訪制度之日趨完善反思台灣漠視基層民眾權益現象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1902603
10由新中國司法改革之宏觀縝密反思台灣司改因循短視現象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2893895
11從新中國對新興宗教管制政策反思信仰自由之限度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3707417
12論資本主義框架內西方普世價值之片面性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4578366
13從中國儒釋道三家傳統思想反思資本主義之弊病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5257008
14論中國儒釋道三家思想本具之社會主義精神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5846968
15論西方現代價值觀對世風之敗壞與提倡中國傳統道德自律之重要性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6874306
16論西方言論自由之本質問題及中國傳統諫諍之言論理想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7305163
17從宋明兩代言論浮濫問題反思言論自由之弊害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7469477
18從中國重視遵循制度之政治傳統論西方民主政治並非避免獨裁之關鍵要素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7711597
19論中國傳統禮制對人的正向影響與西方民主制度引發人之劣根性弊病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8060963
20從莊子逍遙齊物思想論西方現代自由觀念以自我為中心之錯繆本質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8854440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emoreheart&aid=175846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