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戊戌薪傳集】06由春秋戰國時代私權凌駕公權亂象反思媒體自由之限度
2022/01/04 20:18:25瀏覽1549|回應3|推薦33

前文提及媒體為私有單位,不應私行監察公家機構的觀念。關於私權凌駕公權之上造成的問題,本文再舉歷史案例進行深入探討,反思媒體自由之限度,並思考維護私權的正當程序。

政府建立的目的,本就在於以公權力制約私權。在政府組織尚未出現以前,人類如同其他禽獸,以自然界的自由競爭、弱肉強食為生存法則。該法則並不合乎公平正義,使私人個體權利受到無端侵害,因此才有政府的出現,以公權力保障所有私人個體,免於受到其他強勢個體的侵害。因此公權的目的在於維護私權的平等利益。

政治制度是公權力正當性的來源依據。破壞制度會減損公權力的正當性,從而導致私權不受制約,弱肉強食的野蠻生存競爭再度出現。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典型案例,可以追溯到周朝建立之初,周公制禮作樂成為國家制度為代表。此前殷商時代亦存在禮樂制度,但沒有流傳,因此以周公所著《周禮》為最早禮樂制度的範式。周禮規範封建體制中社會階層關係,雖存在貴族與庶人的差別,並非完全顧及私人個體的平等權利,但貴族仍須依禮行事,遵守倫常之道,不可任意壓迫庶人。因此西周能維持數百年的和平穩定。至周幽王破壞體制,私燃烽火台戲弄諸侯以後,周天子失信於諸侯,導致東周春秋時代來臨。春秋時代的典型特色便是僭越禮制,下位者冒用上位身份象徵物。比如魯國大夫季氏僭用八佾舞祭祀,齊國管仲僭用諸侯禮器塞門(屏風)、反坫(酒台),仲叔于奚要求僭用繁纓(諸侯車駕馬鬣上的裝飾)等。孔子作《春秋》,便是記錄貴族僭禮的行徑用以警醒亂臣賊子。

春秋時代貴族僭禮尚止於器物儀式層次,不敢實質冒犯上級。然至春秋末年發生兩起關鍵性事件,導致戰國時代來臨。其一是齊國大夫田氏(陳成子)篡奪政權逆弒齊簡公,周天子沒有出兵討伐,意謂默許。其二是韓、趙、魏三家大夫私自瓜分晉國,周天子不但不譴責,甚至還冊封韓、趙、魏三家為諸侯。自此以後,禮制蕩然無存,諸侯群起效尤,紛紛謀求富國強兵之道以圖天下大業。周天子之公權力無法再制約諸侯私權,弱肉強食的野蠻時代再度降臨。庶人個體此時完全淪為貴族的戰爭工具與犧牲品,毫無價值尊嚴可言。

由此可發現,西方人所謂的自由競爭其實是與公權制約私權相矛盾的概念。自由競爭的本質意義是排斥一切公權的干涉,然而公權喪失的結果卻是退回野蠻時代,完全以私力角逐勝負,無公平正義可言。媒體的自由競爭也落入同樣問題。

西方人以全民直接或間接選舉方式產生民主政府,排除世襲王室貴族或軍閥以私權壟斷公權的現象,將公權回歸公眾。如此由全民授權產生的公權,理應具有全然的正當性。但政府的公職人員難免出現以私權侵害公權的行為,因此又設立監察制度,仍然以全民授權的立法代表或監察代表執行監督職責,避免公權腐化。如此以公權監督公權,便是法治制度的落實。公權與公權之間並不存在競爭問題,只是依法糾察彈劾,屬於平行制約關係。

媒體並非全民授權產生,為民間自行成立之私權單位。私權本應受到公權制約,西方人卻將媒體作為監督政府之工具,以私權制約公權,豈非退回私力角逐勝負的野蠻時代?如此自相矛盾的邏輯,如何達到公平正義的實現?簡言之,民主政府已經代表正當的公共利益,就不應該再以媒體所代表的私人利益加以干涉侵害。

或許有人認為媒體報導如果有違事實,也可以由被侵害人自行提起訴訟,尋求司法公權的仲裁。政府機關如認為遭到扭曲報導,也可以對媒體提起訴訟。然而司法權亦是公權,司法仲裁媒體便是公權干涉私權。因此,如果媒體認為司法仲裁結果不公,則形成司法迫害媒體自由。但司法公權侵害媒體私權與否,仍然須由另一公權加以認定,比如尋求監察權介入仲裁,由監察機關認定司法不公,方具有正當性。媒體私自聲稱司法公正與否並無意義,因為私權之主張最終仍須由公權認定使具合法效力。

承上所述,如果監察機關介入調查之結果,仍然認定媒體報導有誤,媒體將如何主張自我之正當性?是否再去尋求另一公權單位(比如外國法院)加以認定?媒體如另外尋求公權認定,便又落入公權干涉私權之循環;如不尋求公權認定,則又無法向社會公眾證明自身之正當性。由此而論,私權終究無法超越公權而能主張其正當性。因此,媒體不應越權私行監督政府行為。西方人提倡媒體作為監督政府第四權之理想,實為權力位階錯亂之謬誤觀念。政府公權之監督,應回歸公權制度本身,由監察、立法或司法等公權機構為之,方合乎法治之正當程序。

另外,某些觀點認為媒體可作為社會公共輿論監督政府。輿論自古即有之,為反映民情最原始之方式。在歷史上,由於輿論影響政府公權之正當性,因此古來專制政府多半進行輿論控制,甚至出現以文字獄等極端方式消滅輿論。輿論之存在有其正當性,然而仔細探討輿論作為監督政府方式,卻在實踐過程中產生諸多問題。社會公眾之議論,僅是反映民間問題,或反映民間對政策看法,不代表民間可指導政府施政。因為政府施政必須以公共利益為前提,輿論在本質上卻是代表民間各自的私人利益。不同的私人利益彼此間產生矛盾情況,則須由政府居中協調尋求相對客觀的公共利益。如此必然會造成部份民眾對政府不滿,持續發表不滿輿論。此時的輿論是否仍具客觀性,本身即值得懷疑。

輿論如果完全不予管控,則又回到私力角逐勝負的野蠻時代。網軍便是因此而產生,經由製造大量虛假網路言論,以便在輿論戰爭中獲勝。而網軍的本質卻是為私人政治或商業利益服務,根本不考量公共利益。輿論至此已完全變質,如何能客觀監督政府?因此無論媒體或民間輿論,適度的政府管制都是必須的。西方人所謂的言論自由和媒體自由,只有在全體民眾都非常理性善良,能夠充份考量公共利益的情況下才可能產生正面意義。

最後關於民眾私權之維護,依正常程序應循政府申訴制度為之,而非向媒體爆料。政府處理申訴案件應將結果公告,以昭公信。申訴如不能解決民眾問題,可申請更高層級機關介入處理。台灣有少部份民眾非常守法,從來不向媒體爆料,也不找立委或民代,甚至不請律師,完全依靠自己寫公文跟政府爭取權利。通常一件事都要經過冗長的來往陳述,再三引用艱深法條澄清疑議,費很大的力氣才能勉強解決。這說明民眾直接向政府爭取權利是可行的,但如果不是教育程度夠高的民眾,根本不知如何進行。因此台灣現今多以私人管道解決政府與民眾問題,特別經常偏向媒體爆料途徑。

但這其實並不合乎法治社會應有的權責規範。政府與民眾發生問題,要能讓民眾直接向政府表達,而非透過其他私人管道解決。因此政府應廣設法律諮詢服務,協助民眾認識正規申訴程序的方法,並提供專業法律見解使民眾能快速掌握問題要點,可反覆向政府單位爭取權利。政府並非不可溝通,只是民眾往往不知道也不思考該如何直接跟政府溝通,於是通過媒體。政府也視媒體為理所當然溝通管道,甚至將大量經費用於媒體宣傳之上,本身即涉入政黨利益鬥爭,無視行政中立原則,更忽視關注基層民情的真正需求。這或許便是台灣目前趨於春秋時代體制崩解現象的根本原因。

【戊戌薪傳集】系列文章目次
01發揚戊戌風骨取代五四俗流,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價值(並序)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69234922
02從新中國民主選舉制度反思台灣惡質選舉文化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0302853
03從宋明兩代黨爭反思台灣政黨惡鬥現況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0604370
04論新中國政黨協商制度之完滿盡善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0804936
05由新中國監察制度之法治精神反思台灣監察權渙散現象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0954527
06由春秋戰國時代私權凌駕公權亂象反思媒體自由之限度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1109257
07由新中國對網路祖安文化清理管制反思台灣放任言論自由之弊病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1357636
08從新中國媒體政策之恢弘開闊反思台灣媒體之猥瑣卑劣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1714199
09由新中國信訪制度之日趨完善反思台灣漠視基層民眾權益現象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1902603
10由新中國司法改革之宏觀縝密反思台灣司改因循短視現象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2893895
11從新中國對新興宗教管制政策反思信仰自由之限度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3707417
12論資本主義框架內西方普世價值之片面性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4578366
13從中國儒釋道三家傳統思想反思資本主義之弊病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5257008
14論中國儒釋道三家思想本具之社會主義精神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5846968
15論西方現代價值觀對世風之敗壞與提倡中國傳統道德自律之重要性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6874306
16論西方言論自由之本質問題及中國傳統諫諍之言論理想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7305163
17從宋明兩代言論浮濫問題反思言論自由之弊害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7469477
18從中國重視遵循制度之政治傳統論西方民主政治並非避免獨裁之關鍵要素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7711597
19論中國傳統禮制對人的正向影響與西方民主制度引發人之劣根性弊病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8060963
20從莊子逍遙齊物思想論西方現代自由觀念以自我為中心之錯繆本質
https://blog.udn.com/bemoreheart/178854440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emoreheart&aid=171109257

 回應文章

中子(東籬居士)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2/12/25 18:00

一點心時祺

時代變遷,科技新知已到《大媒體潮》的時代,豈可回覆到周公製禮封建的「大同世界」?

人性中本就兼有善惡。若天下人皆善良無爭、愛好和平、充滿愛心與慈悲(性善論),那樣平安喜樂的大同世界,多麼令人期待!

<心靈觀想>兵凶戰危VS.人間有愛 祈願平安好個秋!

http://blog.udn.com/jong2020/171378692

一點心(bemoreheart) 於 2022-12-26 19:25 回覆:
一味的高唱民主自由為唯一真理普世價值,讓現在的年輕人養成愈來愈任性自私的個性,缺乏同理心更缺乏顧全大局的思維。利用年輕人這種目光短淺的狹隘思想炒作人權議題、極權壓迫,也不仔細研究該等事件的來龍去脈,引發盲目的民粹效應攫取政治利益,就是台灣政治的現況啊。民主自由根本就是蠱惑人心的詐騙手段而已,真正該重視的法治規範、求真精神則被棄如敝屣。台灣人要趕快覺醒才行。

乌鹊南飞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7/23 03:33
春秋戰國正是農業生產方式出現大進步的時期,所謂“落後的生產關係和先進生產力的矛盾”。當此之時,也是群雄紛爭物慾橫流(參考蘇秦,張儀,吳起等變法之士的事跡),正如工業革命之後生產力急劇發展,天下大亂,庸俗之人皆鼓吹及時行樂,資本主義經濟學家如Friedman等鼓吹greed is good(貪婪是好的)等語。
一點心(bemoreheart) 於 2022-07-24 18:28 回覆:
生產力急遽發展,帶動一批暴富的資產階級出現。他們不安於被貴族壓迫的現況,於是挺身爭取自己的權利。動亂就是這麼來的。他們要重新建立屬於自己掌控的社會秩序。今日世界被資本家掌控也是同樣概念吧,不過我覺得他們會把自己毀滅掉,其他小老百姓跟著陪葬。還是需要社會主義政府出來管事才行。

麵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1/05 08:29
媒體及網軍最厲害的地方是對事情的陳述真假犬牙交錯,讓人無法說清楚,更沒有比例原則,搞到後面形成蝴蝶效應。
一點心(bemoreheart) 於 2022-01-05 19:22 回覆:

古人早就說過「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言論都是可以任意編造的,言論的可信度跟發言者的人品有直接關係。台灣人不學傳統文化,才會這麼縱容媒體和網軍為所欲為。現在是撥亂反正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