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七事變八十八周年紀念,在台灣已經沒有人在紀念這個日子了,因為台灣和日本到底是甚麼關係,不是沒人能真正說得清楚,而台灣社會的日本氛圍越來越濃重,似乎正在說些甚麼,如果去南港新開幕的LaLaPort會有更深的感受。
自然界中有許多現象是可以借鏡的,我們都知道螞蟻無處不在,如果在一個區域內有兩窩螞蟻,牠們勢必會為了爭地盤殺得眼紅。此時較弱勢的螞蟻會餵養出多隻蟻后,並將這些蟻后放在敵方巢穴的附近,並掩蓋氣味。當敵方的工蟻發現這些流落在外的蟻后,並且沒有認出是敵營的蟻后,就會把蟻后搬回自己的巢穴好生伺候,讓蟻后產卵繁衍。只要有一隻蟻后被搬回去,不需多久,這蟻穴就逐漸被有敵方血統的螞蟻所佔領。
台灣在日本戰敗之後,原本應遣返回日本的日本人並沒有全數被遣返,大約有20萬人留在台灣,他們改了姓名,隱身在每個角落,隨著人口成長,台灣估計有200萬人是具有日本血統的混血兒,也就是目前台灣人口的十分之一。或許有人會問,怎麼可能有這麼多?祖上有日本血統的家庭,他的後代一定會知道自己是日本人的後代,畢竟才二到三代人,但是絕對隱藏得好好,不會對外宣稱他們有日本血統。像眾所周知的前總統李登輝,就不是單純皇民化的台灣人,而是實打實的半個日本人。政壇上還有更多不被人知的日本後裔,正在做蟻后做的事。這麼多日本後裔的表象就是台灣的日本料理店特別多,對日本的商品接受度更高,且商業上更容易有台日合作,於是形成前面一開頭所說的日本氛圍越來越濃重。
不得不說自然界的現象何其相似,所差者是螞蟻的智力與人類的智力不在一個水平,日本現在只是個二流國家,就算成為日本的一部分或附庸,也只能是比二流不如的三流地區,這不是台灣的福氣,十分之九有智慧的台灣人還要像螞蟻一樣被十分之一的日本後代牽著走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