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5/27 09:15:05瀏覽15309|回應1|推薦24 | |
前文請參照: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四十八)臆想歷史與「韓版甄嬛傳」扭曲朝鮮歷史的《宮中殘酷史》(上)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四十九)「韓版甄嬛傳」《宮中殘酷史》扭曲朝鮮史(中)丁卯、丙子戰爭的邏輯混亂 接續前篇〈《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五十一)「韓版甄嬛傳」《宮中殘酷史》扭曲的丙子戰爭與皇太極,以及歷史相關細節〉 文章無法完整呈現的原因:無解,補充在此。似乎改版後單篇文章總字數超過一萬字便無法發表?
個人很喜歡《後宮甄嬛傳》,曾經告訴朋友:假如有哪個人能為我這樣過農曆生日,有風箏、滿池荷花、笛音與微笑相伴,我大概會感動得哭出來。 這年頭願意動點腦筋給人驚喜的朋友太少了,無論是否具備這樣的創意,或者那般的才情,或是思慮周詳的設計,亦或是更可貴的一點小小心意,說來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就如同觀賞一齣戲,有人看俊男美女,也有人觀察劇本或運鏡,本人最習慣的卻是瞧瞧道具,因為戲劇裡面最應該砸錢的就是背景,鈔票花在哪兒一眼就能搜尋出來,有時可以將美好的事物襯托得更具有想像空間。 換言之,錯誤的道具同樣有可能毀了一齣戲,例如《宮中殘酷史》那些殘破的布置。
上下兩張圖是屬於《宮中殘酷史》兩位重要男性角色的共同回憶片段,上突穿綠色的就是朝鮮仁祖李倧在奪得王位前的模樣,篡位前他躲在鏡頭中央的屏風後面,被西人黨逼得必須去武裝政變。 中間背對鏡頭的金自點,在戲中擁有兵權,因此想要扶持朝鮮王朝第十五代大王光海君的姪兒綾陽君李倧,李倧出生於壬辰倭亂時,故而從小對大明王朝親近一些,這也符合西人黨這些朝廷重臣的政治需求。 兩張圖片說明一見事實:李倧當初並不想被推出去當朝鮮第十六代大王,可是箭在弦上,金自點這群西人黨已經集結兵力,李倧卻躲在屏風後抖著不敢出來,直到金自點逼著他不得不出面,並且歃血為盟支持自己,纔決定跟著一起兵變。 古怪的是,背景這架破屏風竟然表面貼著宣紙,李倧隨手一戳就一個大洞,廉價得沒什麼好提了;不過,上面寫的卻是赫赫有名的《將進酒》,作者是唐朝詩仙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將進酒》,漢《鼓吹饒歌》十八曲之一,此類古詩沒有太多限制,押韻同樣如此,求的就是文字裡面的氣勢和韻致,由於李白喜歡飲酒,醉意可激發創作靈感與瀟灑不羈的性情,很容易醞釀詩歌的豪放意象。 一般人寫飲酒的詩句往往帶有強烈的鬱悶及苦澀,或者在曠達中透露出深沉的憂慮,但李白的詩表面上讀來豪放而氣象萬千,其深刻處則是難以向人言喻的愁思,深感人生不得志而未來路途崎嶇不平,不如一醉解千愁。 第一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是一種嘲諷,認為別人看不到的黃河洶湧澎湃,河水與酒液融合的那股令人暈眩的氣魄,李白是以一種得意的口吻來表達的,只是人的年歲如同「奔流到海不復回」一般時光飛逝,卻又不可挽回。 第二句「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則更強調了自己看到了這種歲月如梭的無奈,人生的憾事大抵相同,苦短的生命到最後誰都會老去,只是沒有誰能看透罷了。 寫「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罇空對月」則是拋開了對於自己不得意與年華老去的煩憂,莫如及時行樂,多喝兩杯賞賞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同樣講自己懷才不遇,財來財去,但覺得自己沒能發展抱負,所以手邊有錢就「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然後找兩個好友一起來花錢喝酒,「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此句,醉醺醺地哼著歌勸酒,「鐘鼓鐉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則表現享樂主義的思想,只求有酒今朝醉,富貴奢靡的生活沒什麼好嚮往的,自己渴望的便是恣意醉酒過活。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這句,表示自己不想寂寞,縱然有聖賢才智,還是及時行樂的人更能在歷史上流芳百世,到了「昔時陳王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同樣把自己比擬為曹植,「陳王」可參照〈《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四十六)從《一張機》到《七張機》的男女之情和背景與台詞的文學意象〉此篇內容,以自己和曹植同為好酒之人,同樣功業無成,認為自己才華可堪比擬那些有才華又好酒的古代才子。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這段,描繪出活靈活現的景象,喝酒喝到醉茫茫的李白,找朋友豪飲卻沒算自己有沒有帶夠了錢,於是乾脆秉持及時行樂的想法,讓人將自己的馬和價昂的皮裘都去換酒錢了。只是這「愁」並非來自於「少錢」,而是自己才能如此高華,只求跟朋友在一起快樂過活就好,但卻不免在這醉意中又想到古往今來那些跟自己一樣不得志的許多才子啊。 這樣的古詩寫的是自己的人生縮影,也是一種追求個人精神快樂的人生哲學,但這樣的好詩卻與韓劇《宮中殘酷史》沒有半點干係。 這段情節沒有人喝酒,沒有人懷才不遇,也沒有什麼聖賢才智,有的不過是一個懦弱的朝鮮皇家子弟膽小無能,身邊這些野心家忙著殺人放火來爭奪權位罷了。 屏風上的字寫得醜就算了,這情節與《將進酒》有什麼交集?便是一星半點也找不著啊!
缺乏文化薰陶或文學性就算了,最讓個人覺得受不了的,則是劇中倒楣得很的朝鮮仁祖。 朝鮮仁祖李悰竟然會如此跟臨幸的後宮女子這樣說話?還懇求人家「抱緊我」? 這沒有品味、缺乏氣氛、如此急就章卻完全看不到吸引力的床戲,說真的,拿這些鏡頭來回顧《後宮甄嬛傳》,標榜「韓版甄嬛傳」就是個大笑話。
上下三張圖是連續鏡頭,特別擷取就為了對照前後發展,上面的仁祖忙著一宿春宵,門外等著一群吹著冷風守夜的廿幾個太監和宮女,這種聽牆角的過程毫無亮點,看了就鬱悶。 個人心中尚且有些懷疑:「長得像楊貴妃又怎麼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是讚美上面這位侍寢貴人太豐滿呢,還是覺得她像楊玉環一樣美麗? 這樣莫名其妙的台詞,實在太突兀了,看得我有些無語。
《宮中殘酷史》這齣戲最大的賣點,除了露點哺乳,還有一些下圖這樣的鏡頭,個人覺得拍得絲毫沒有半點藝術感,只見一個莫名其妙胡亂咆嘯的朝鮮大王,不但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成天就對著後宮女人表現自己的脆弱無助,只能在侍寢的某貴人肉體上尋求慰藉。 「讓我能做個人吧!我是在祈求妳啊!」這句朝鮮仁祖嘶吼的台詞,堪稱此劇最可笑的一段。問題是:仁祖大王是想「做」人,還是覺得自己無異於禽獸,因此想要有個男人樣?
朋友告訴我,說韓劇在電視劇裡面保留一種良好的傳統,就是按照真實的朝鮮後宮人物來拍攝,但看過《宮中殘酷史》之後,真的是過譽了,此類戲碼的觀賞經驗就是類似鬧劇的感受。 也許因為地方小、投資少、有外國歷史常識的南韓編導不多,亦或古代朝鮮人的見識少、女人地位偏低、古裝戲需要炒作、悲情戲碼比較有收視率,造成了這齣戲的整體品質不堪品評,說實在話,朝鮮仁祖偌大一個後宮就那麼一只手能數得出來的女人(四個),這樣也能拍攝一齣又臭又長又好笑的戲碼? 其實編劇的水準也體現了答案,可能南韓觀眾們的印象裡,後宮女人的宮鬥也就這樣了,每天草草了事跟大王賣弄一下風情,或者偷偷去外面找外遇對象,不然就來個低俗笑鬧,不像咱們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這般豐富有滋味。 說實在話,大唐、大宋、大明、大清……多麼複雜的多樣化後宮系統,各種野史、正史、傳說的人物故事多麼龐大,前朝後宮各種招數層出不窮,有官場現形,有帝王謀略,有兒女英雄,還有數不盡的詩詞文學,隨便一個主題都能秒殺韓國宮廷戲。 最主要的是,韓劇這種醜化人物和扭曲事實的拍攝手法,先不說錯誤的橋段有多誇張,前提是劇本便難以讓人接受,大王不像個大王,成天耍寶的將領,還有不時哭哭啼啼的主人翁,就算有好的劇本也必須有對的演員來詮釋,《宮中殘酷史》那一臉猥瑣的朝鮮仁祖,怎一個嘆息了得? 如此的韓劇宮鬥戲碼,個人真沒有一部能看完整了的,完全不能入戲,一瞧見那些做作的表情和僵硬的肢體演出就夠嗆了,更別提鏡頭裡面錯誤百出的破爛擺飾。 前些日子想寫這個系列的起心動念,就是居然有人寫電郵告訴我,說是「韓版甄嬛傳」此戲多麼不可多得,還讚賞朝鮮歷史電視劇保持了優良的大韓民族傳統,不忘批判云云。 個人真的不覺得這樣的戲碼值得推廣,再看一便可能都有點可笑,那只會讓個人寫出更多批評的文章,而且是將不同的段落進行重複的斥責。 「針醫」或「太極」到底屬於何處的文化,並且由誰來發揚光大,說來答案都很明顯。 只不過為了擺脫某些朝鮮對中華文化的嚮往和歷史背景,南韓忘記了他們的祖先如何吸收文化美好的部分,因為朝鮮和日本從前都曾自詡為小中華,學習漢字與詩詞禮儀是過去的顯學,從文化進行的影響力無遠弗屆,朝鮮作為藩屬國而對中華文化的學習和吸收是必然的,且結合自身民族的文化特性加以發展,縱然「中醫」裡面也有「針灸」,而「太極」到哪兒都不會改變其內涵,除非有人能夠從中發展出新的觀點,因此文化傳播不是移植嫁接,而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累積,文化同根生並進而出現不同流派,各自都能展現一種燦爛耀眼之處。 但個人發現一個頗有趣的現象,平時一潭死水的一群人,卻只有在關於某個問題吵架的時候特別活躍熱鬧,就像所有的電視劇,戲劇高潮通常來自於各式各樣的爭端,無論是後宮或者邊疆戰爭,有些角色甚至只有吵架的時候纔會出現,平時就跟活死人一樣;看來,即便人與人之間戰爭不是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也至少是促進人類惰性大腦運動的興奮劑。 寫封建王朝中一些有價值或具備爭議性的人物,或者事件、故事,大抵《後宮甄嬛傳》是我唯一看完一部還能再看兩遍的電視劇,擁有優秀的導演、劇本、演員皆缺一不可 這樣方能創造不朽的經典。 儘管是以民族歷史為題材的韓國電視劇,卻偏向於民族主義和漠視歷史的另類宣揚,歷史總是有很多故事,比電視劇精彩,只不過這樣的編導拍不出來罷了。 審視一齣古代戲劇的同時,本人的思考重點在於:歷史瞭解的深度被還原了嗎?電視劇拍攝的手法和主線具有文化與藝術感嗎?觀眾的感情需要及傾向能夠滿足嗎? 韓劇真的使我渾身無力,坐在電腦前一想起內容便要火上心頭,也許歷史永遠比影視劇沉重,對個人來說,南韓編導可能想強化並正視清人在戰爭上的野蠻和貪婪,卻不敢正視朝鮮的墮落並非亡國,而是上上下下意圖苟安、忘恩負義、上下交相賊的後果。 譬如《仁祖實錄》就有一段:「備局啟曰:『軍行所過,使居民按堵,乃將領之任,而南北軍,旣不得殲賊,徘徊中路,焚燒室廬,劫奪婦女,搶掠之患,無異敵兵。』」(軍備人員秉告仁祖:朝鮮軍隊經過的地方,讓居民安居樂業一如往昔,那就是將領的責任,可是南北軍這些派系,既沒辦法殲滅大清軍隊,在半途中徘徊,焚燒別人的房舍,搶奪平民婦女,掠奪搶劫財物的禍患,就跟敵人一樣可怕。) 這樣的朝鮮為何十二天就被大清軍隊破了都城,答案不是很明顯嗎? 自己的軍隊就像土匪一樣壞啊!戰亂中,大清軍隊是敵人,朝鮮軍隊同樣兇狠無比,還不說那些叛出朝鮮卻能當滿人軍隊前導的諸多賣國賊,在亂世之中,最可憐的該是無辜的人民啊。
這種電視劇掛著「韓版甄嬛傳」最可恨之處,就在於胡說八道,盡力散播民族仇恨。 請注意上下兩圖的連續對話,說話者是《宮中殘酷史》的重要人物,朝鮮仁祖的長子李(電視劇寫為此字,也有書籍寫為「李」,「」字讀為「ㄨㄤ」,李朝仁祖之子皆以水字邊命名)的台詞,引起個人很大的懷疑。 編導認為大清俘虜人數有「六十萬」之譜,純粹是鬼扯! 《仁祖實錄》曾記載,「丁丑,上三遣近臣,請刷還江都被擄人,汗送還男婦一千六百餘人。」表示皇太極從江都俘虜的男女被放回一千六百多人,這是出於朝鮮仁祖多次派遣身邊的臣子去交涉的成果。 實際上丙子戰爭的朝鮮被綁走多少人?朝鮮自己的資料散佚,但相關的數據仍能從中國留下的訊息來對照。例如明代王秀楚就寫了《揚州十日記》,記錄道:「……卒嘗謂人曰:『我輩征高麗,擄婦女數萬人,無一失節者,何堂堂中國,無恥至此?』嗚呼,此中國之所以亂也。」(滿清的士兵曾經告訴別人說,我們征服朝鮮半島,擄掠朝鮮婦女數萬人,沒有一個失去清白。為何中國這樣的大國亡了,女人卻這樣無恥?作者嘆息,這就是中國很快就大亂導致滅亡的主因呀。) 整段文章較長,仍引用全段:「念六日,頃之,火勢稍息。天漸明,複乘高升屋躲避,已有十數人伏天溝內。忽東廂一人緣牆直上,一卒持刃隨之,追躡如飛;望見予眾,隨舍所追而奔予。予惶迫,即下竄,兄繼之,弟又繼之,走百餘步而後止。自此遂與婦子相失,不復知其生死矣。諸黠卒恐避匿者多,紿眾人以安民符節,不誅,匿者競出從之,共集至五六十人,婦女參半,兄謂余曰:“我落落四人,或遇悍卒,終不能免;不若投彼大群勢眾則易避,即不幸,亦生死相聚,不恨也。”當是時,方寸已亂,更不知何者為救生良策?共曰唯唯,相與就之。領此者三滿卒也,遍索金帛,予兄弟皆罄盡,而獨遺予未搜;忽婦人中有呼予者,視之乃余友朱書兄之二妾也,予急止之。二妾皆散髮露肉,足深入泥中沒脛,一妾猶抱一女,卒鞭而擲之泥中,旋即驅走。一卒提刀前導,一卒橫槊後逐,一卒居中,或左或右以防逃逸。數十人如驅犬羊,稍不前,即加捶撻,或即殺之;諸婦女長索系頸,累累如貫珠,一步一蹶,遍身泥土;滿地皆嬰兒,或襯馬蹄,或藉人足,肝腦塗地,泣聲盈野。行過一溝一池,堆屍貯積,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為五色,塘為之平。至一宅,乃廷尉永言姚公居也,從其後門直入,屋宇深邃,處處皆有積屍,予意此間是我死所矣;乃逶迤達前戶,出街複至一宅,為西商喬承望之室,即三卒巢穴也。入門,已有一卒拘數美婦在內簡檢筐篚彩緞如山,見三卒至,大笑,即驅予輩數十人至後廳,留諸婦女置旁室;中列二方幾,三衣匠一中年婦人制衣;婦揚人,濃抹麗妝,鮮衣華飾,指揮言笑。欣然有得色,每遇好物,即向卒乞取,曲盡媚態,不以為恥;予恨不能奪卒之刀,斷此淫孽。卒嘗謂人曰:『我輩征高麗,擄婦女數萬人,無一失節者,何堂堂中國,無恥至此?』嗚呼,此中國之所以亂也。」 說來難受,上述的這段描寫是攻佔江南後,某位不知名清軍士兵的感慨,是說入關前皇太極兩次征討朝鮮,俘虜了朝鮮王室和貴族、官宦、世家、平民婦女數萬人,然後這些女子紛紛自殺或者自殘,性情無比剛烈,毫無任何婦女為了苟活而順從清軍,導致失節或失去清白者;然而,清軍過長江之後,進入揚州、南京、蘇州等地,南明朝廷就不提了,一般婦女為求活命而主動獻媚,這些江南女子為了自己和家人性命保全,主動投懷送抱,讓王秀楚這個史可法的幕僚深感痛苦與悲傷屈辱地書寫下來。 既然是滿人,必定會自豪於自己族人的豐功偉業,能夠提出的數字也不過就是模糊不清的「數萬人」,我們可以把這數字乾脆判斷到極大數的「十萬人」,但數字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什麼到處都有各種胡亂灌水的數字持續出現? 「六十萬」這個數字來自何處?請不要告訴觀眾,這龐大的數字灌水自維基百科,而且只是從「五十萬」灌水多了十萬人! 但請告訴我:「五十萬」這個網路上的數字又來自於何處?哪一本書或哪一份文件有完整書寫?是後人杜撰還是來自於臆測? 當大清成立的時候,丙子戰爭(一六三六至一六三七年)能派去攻打朝鮮的大清軍隊僅有十二萬八千餘人,倘若腦殘到抓了五倍於自己軍隊的俘虜,這些朝鮮俘虜要吃要住,誰能養得起?這些俘虜聯合叛變又該怎麼辦呢?俘虜人數超過軍隊五倍之多啊! 假使有人要強辯,認為那「五十萬」都是婦女,一名軍人配五個女子或許似乎合理,這般說來反而更為可笑。 大清入關前的人口以「計口授田」算出僅有兩百多萬人,入關八旗軍也不過十萬餘人,有哪個國家會把敵國俘虜抓至少三分之一的數量回國,然後完全不顧慮自己是否會被朝鮮人所控制?移民能一次六十萬朝鮮人?還都是朝鮮女人? 這些朝鮮女子會一代一代生孩子,豈非在中國東北最大的族群就該是朝鮮族了? 當這些數字讓南韓電視劇無限亂灌的同時,是否有人指正這樣的錯誤?沒有。 網路上有心人士隨手亂貼,是否有人去糾正這樣的錯誤?同樣沒有。 個人以《宮中殘酷史》這樣的電視劇來當無知編導的範本,就是想要導正無數韓劇亂拍的虛擬歷史和錯誤概念。當一些編劇將真實歷史扭曲並且塑造為對中國的「民族仇恨」而完全沒有任何根據的狀態下,這種南韓戲碼絕對要抵制,並且持續口誅筆伐!
前文請參照: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二)後宮中皇帝的廿五個女人們:舊社會一夫多妻、滿漢矛盾與封建王權的惡果!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四)甄嬛這個女人的愛恨情仇、爭權奪利、派系鬥爭,以及她的心境轉變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五)愛新覺羅‧允禮從果郡王變為果親王的悲哀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六)華妃一黨:美豔兇悍的華妃、馬屁精麗嬪、耍花招的余鶯兒、忠心的頌芝、最狠毒的曹琴默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七)皇后一黨:最壞的皇后、最蠢的齊妃、最小心眼的瓜爾佳‧文鳶、最厲害的太后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八)皇后一黨:最可悲的安陵容,後宮趨炎附勢的女人,還有劇情幾點不合理與不符史實之處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九)沈眉莊和溫實初的戀情,還有沈氏的身家解說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最透澈的齊月賓(端妃)、最重親情的馮若昭(敬妃)和不得不依附或聽命於甄嬛的女人們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一)不幸且不符歷史的太后、皇子、皇孫皇女們、乾隆帝和幸運的玉嬈與愛新覺羅‧允禧夫妻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二)甄嬛身邊的好姊妹(崔槿汐、流朱)和最差勁的妹妹甄玉隱(浣碧)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三)電視劇的少數錯誤(上):幽靈、簡體、龍體、退燒、對聯、銀票、箭法、偷窺、文字獄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四)太監與宮女們的故事:大家都是可憐人!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五)無根之人,有根之情,從蘇培盛與崔槿汐「對食」,談周寧海、小允子說不出口的愛情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六)電視劇的少數錯誤(中):假死藥、王爺筆跡、腰牌、斛、身孕、古琴、清朝女子髮型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七)從「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得聞古典詩詞賦化為台詞與戲劇配樂、主題曲、片尾曲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八)電視劇的少數錯誤(下):炭、古箏、背景、佛道、字跡、冰盆、釵、紙錢、玉墜、宮規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九)劇中諸多美食(大餐、點心、嬰兒食品、補品、「六必居」)和「甄嬛體」流行範例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廿)從另一些角度,觀察愛新覺羅‧允禮(果郡王、果親王)的狡猾與迂迴手段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廿一)看「純元皇后」這個貌似完美的「夢幻偶像」有多狡猾(上)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廿二)看「純元皇后」這個貌似完美的「夢幻偶像」有多狡猾(中)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廿三)看「純元皇后」這個貌似完美的「夢幻偶像」有多狡猾(下)不可超越的牌坊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廿四)浣碧何以最差勁?(上)利用與被利用,看果郡王、浣碧和甄嬛之間的關係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廿五)再解「菀」和「莞」,那些縈繞不去的「暗香」,藏於胭脂與香料中的秘密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廿六)從角色詮釋與人格特質,簡單分析甄嬛何以會與愛新覺羅‧允禮(果郡王、果親王)相戀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廿七)婆媳關係(1)太后烏雅‧成璧「婆婆」的手段,觀察純元、皇后、端妃、華妃之恐怖平衡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廿八)婆媳關係(2)太后烏雅‧成璧「婆婆」的手段,後宮的合縱連橫,對甄嬛、沈眉莊的分化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廿九)婆媳關係(3)太后烏雅‧成璧「婆婆」的手段,階級鬥爭與滿漢壁壘,富察貴人的重要性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卅)婆媳關係(4)太后烏雅‧成璧「婆婆」的手段,母子、情人、婆媳,安陵容這不討喜的媳婦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卅一)甄嬛與安陵容的矛盾(上)選秀與原著問題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卅二)甄嬛與安陵容的矛盾(中)女人的友情,皇上的心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卅三)浣碧何以最差勁?(中)無知懶散兼沒心沒肺,浣碧這個朝秦暮楚的女人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卅四)皇帝何以最討厭?九五之尊的好色寡情、意淫丈母娘,甄嬛、甄玉嬈的姊妹情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卅五)婆媳關係(5)敦親王福晉和甄嬛的交手(上)兩面攏絡手段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卅六)婆媳關係(6)敦親王福晉和甄嬛的交手(中)甄嬛投靠太后與皇后聯盟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卅七)婆媳關係(7)敦親王福晉和甄嬛的交手(續中)敦親王福晉的隱忍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卅八)婆媳關係(8)敦親王福晉和甄嬛的交手(下)太后的操盤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卅九)有趣道具:梅、蒼术、艾葉、鸚鵡、海棠、舌頭、酸葡萄、痰盂、腕枕、短劍、雍正墨寶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四十)崔槿汐是誰的人?(上)電視劇伏筆,她究竟是哪個「太妃」?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四十一)崔槿汐是誰的人?(中)清代妃子服裝概要,以及甄嬛在「故衣」事件後的不尋常舉措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四十二)崔槿汐是誰的人?(續中)佩兒是誰的人?早就被孤立的甄嬛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四十三)崔槿汐是誰的人?(下)扮豬吃老虎的「三面諜」槿汐姑姑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四十四)崔槿汐是誰的人?(續下)「三面諜」槿汐姑姑真正效忠的「太妃」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四十五)誰說甄「嬛」一定要唸甄「ㄒㄩㄢ」(xuan)?破音字和文學意象的關聯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四十六)從《一張機》到《七張機》的男女之情和背景與台詞的文學意象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四十八)臆想歷史與「韓版甄嬛傳」扭曲朝鮮歷史的《宮中殘酷史》(上)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四十九)「韓版甄嬛傳」《宮中殘酷史》扭曲朝鮮史(中)丁卯、丙子戰爭的邏輯混亂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五十)女子五刑和台灣「一丈紅」大道、韓劇風格、個人澄清事項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五十一)「韓版甄嬛傳」《宮中殘酷史》扭曲的丙子戰爭與皇太極,以及歷史相關細節 (待續)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