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6/23 06:21:14瀏覽47823|回應11|推薦45 | |
個人厭惡皇上,除了他那性格讓人反感,對於「純元皇后」的感情扭曲到猶如定時炸彈,還常常尋找替代品,使人覺得相當討厭。 好比對待安陵容,不喜歡時視人為歌伎,心情好了就找來玩玩,心態上特別惡質,簡直不把女人當人看。 當然考慮一個帝王的身份或時代背景,後宮女子滿足天子的慾望是正常的,只是那習慣於蒐羅女人的特質,本人覺得非常噁心。
我在〈《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一)不幸且不符歷史的太后、皇子、皇孫皇女們、乾隆帝和幸運的玉嬈與愛新覺羅‧允禧夫妻〉寫過這種習性,好比看待浣碧或甄玉嬈,這位皇上充分表現了此類的態度,身為現代女性,愈看就愈瞧不起這個嫖客一般的傢伙。 沒有靈魂的肉慾,或者後宮這種罪惡的存在,是導演拍攝的一種諷刺重點。 皇后(烏拉那拉‧宜修)重點扶持安陵容,就在於發現她的嗓音本就有些神似「純元皇后」,於是私底下派樂師訓練她,想必也教導了自己姊姊「溫柔嫻雅」的特質,因此皇帝會讚美安陵容的性格「溫婉多情」。 安陵容的歌聲之美,曾讓心直口快的欣常在說出「女人聽了都酥了」的喟嘆,那般柔軟的嗓音,電視劇挑選的女歌手也具備這種特質,盎有古意的曲調,可參照〈《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七)從「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得聞古典詩詞賦化為台詞與戲劇配樂、主題曲、片尾曲〉一篇。
個人覺得欣常在是個很有趣的後宮女子,位份晉升非常慢,講話直接而常常說到點子上,不依附皇后,且對年世蘭非常不滿,在劇中表現出來的一切,有時頗讓人感到驚艷。
譬如聽見安陵容唱的《采蓮曲》便能聯想到唐代名詩人張籍,想必欣常在也懂得詩書,只是才能不及甄嬛罷了。 上下兩圖的台詞引用自《酬朱慶餘》一詩,原文如下: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張籍很欣賞朱可久(朱慶餘,字可久),兩人酬答的詩句不少,而張籍用了「越女新妝出鏡心」來表現碧波中的紅顏,象徵朱可久的才華使人驚艷,就像看見他老家越州(今浙江紹興)的美女一樣開心,從讀他的詩句來品評,那韻律如歌唱一般優美,如越州美女在水邊采菱所唱的歌,價值有黃金萬兩一樣寶貴,用於此處勉強可以對上,只是拿電視劇的台詞審視原詩,則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說點題外話,從前跟朋友討論這首詩,我們還想歪了,認為張籍與朱可久是古代的同性戀,想像比作越州鏡湖采菱女的朱大詩人有多俊俏,至於這位詩人是否長得艷麗動人,天曉得,但絕妙的詩句確實使人難忘。
回到主題。 就算安陵容唱得很好,歌聲優美而悉心妝扮之後,也算是個美人,但皇帝又潑了點冷水,表示「純元皇后」的無可比擬特質,認為安陵容模仿的嗓音僅有「六七成相似」。 「純元皇后」的歌聲是否權威,誰也不知道,但根據這位天子的情感而論,無論哪個後宮女子擁有特殊才藝,怎樣都比不過那個早逝的初戀對象。 每個男人或許心目中都有一個至深至愛的嚮往標的,那樣的女人可能僅僅存在於想像,或者套用於各種演藝界偶像,也許現實不夠完美,但想像是無限強大的,在皇上的心中,「純元皇后」已經不是一個普通女人了,可能是一種憧憬,或者一段回憶,也許還是對於後宮新歡的一份期待,所以他會持續追尋能夠瞭解自己的女人,卻又不喜歡那些如皇后烏拉那拉氏那樣瞭解自己的女人…… 男人心裡的初戀,或許女人一樣會覺得難忘,可能是幼稚的體現,更不免是衡量其他異性的苛刻標準。
幾句輕描淡寫的挑撥,或許就是後宮永無休止的鬥爭和謀殺,便足以斷送任何女人的生命。 誠然如太后所說,「純元皇后」在宮裡是活不下去的,就如後來「熹妃」回宮貌似是喜事,不甘寂寞的皇后卻持續讓甄嬛烈火烹油一般,後宮妃嬪的鬥爭那般慘烈,任何事物都能授人以柄。 「純元皇后」這樣滿身才華的人物之所以死得早,不能不說是她自己引發的後果,而上天也是公平的,給了一個女子絕世的容貌,讓她擁有翩翩的舞姿和婉轉的歌喉,還有旁人所不及的才華,唯一的資本不過是嫡福晉的身份,被滿心仇恨的親妹妹謀害了,實屬必然。 紅顏易逝,恩情涼薄,「純元皇后」不知道她的夫君成為了冷血的皇帝,在她死後無論對待任何女人,喜歡時便覺得恩寵百般好,嫌棄或熱情褪去時,「純元皇后」的不可超越性,全成為了帝王厭棄一個女人的理由。 後宮從來就是個吃人的地方,不會有真情,也不會有真正的好姊妹,更甚而有個良人能給得起真愛。 雖然古代姊妹共侍一夫是正常的,但看甄嬛等人的下場,親厚的姊妹也有衝突,起碼為對方設想的本心,後來都化為發落的藉口,人情就是這般淺薄,只有死去的人不會背叛。 皇后心靈深處深切的不安和不甘,就在於明白自己姊姊的虛偽和殘酷,後來也樂於讓這樣一個形象來懲戒所有天子寵愛的女人,「純元皇后」或許是某些宮女口中的純善代表人物,可是人無完人,真實的「菀菀」必有其不單純之處,那些對付妹妹的小心思,或者從感性與美貌來掠奪妹妹的夫婿,偏偏如此傷害了親妹,是她不懂得為人考慮的後果。
姊妹又怎麼樣呢? 再親再要好,也要不免鬥起心機,所以電視劇中的甄嬛一改初時關切政務或給予誠懇建言的態度,後來總是得考量如何自保,並且盡量掩飾自己具備哪些才華,免得惹禍上身。 每次看到安陵容出場高歌,不免回想起電視劇裡面,隱隱約約也表露出一個秘密:甄嬛也會唱歌! 為什麼甄嬛不願意在皇帝面前表現這方面的才華呢? 個人認為那是因為她心涼了,「純元皇后」並非不可超越,而是皇上心底的「純元皇后」永遠無敵於天下,所以甄嬛從頭至尾皆保持緘默,頂多彈琴而已,有幸能聆聽的僅有幼時玩伴的溫實初罷了。
上面幾圖引用的是金朝末年的知名《元曲‧摸魚兒二首其二》,作者為元好問,原文引述如下: 「問蓮根,有絲多少? 蓮心知為誰苦? 此戲的編劇之一,也就是原著作者,應該很喜歡古典的詩詞曲,但是若將這曲視為男女感情的表露,某些方面同樣有些不洽當,因為原文講述的是殉情的一對男女,所以會有期盼「白頭生死」卻不可得的願望,那「斷腸」兩人最後「幽恨埋黃土」。 元好問,字欲之,號遺山,河東北路忻州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人,金時杰出的文學家,所寫的作品感時或紓懷,他的先祖系鮮扦族拓跋氏,北魏時期改姓元,所以生逢亂世出佳作,從個人感情與社會寫實出發,作品相當能感動人。 如果懂得元好問寫的意義,這麼個描寫殉情的悲劇短篇,委實太過於悽慘,讓一個小女孩在采蓮蓬的時候唱這樣的歌曲,還使得一名懵懂少年郎決定要娶這樣歌詠殉情而死戀情故事的小姑娘,不覺得有些莫名其妙麼? 但無論如何,一個少女能夠隨口在江上唱歌而能吸引當時的溫實初這個懵懂少年,肯定在歌藝上有不凡的造詣,某種層面上應該絕對不會輸給安陵容,甚至可以比擬「純元皇后」。
無論如何,或許溫實初沒有思考歌曲講述殉情之美,而是真的被年幼的甄嬛那美妙的歌聲吸引住了。 儘管溫太醫很傻很天真,但這些對於甄嬛的讚賞與愛慕之情,以一個男人來說,雖說沒有深沉的考慮或遠大的志向,然而對照那個不穩重且自私薄情的好色皇帝,這份純粹的心意真的很難得。 忽然有種感覺,以「純元皇后」和皇后(烏拉那拉‧宜修)來對照甄嬛這位女主角,「純元皇后」假上作假的性格,或者那炫耀似的多樣化才能,未免出於天子個人的美化,相較之下,反而女主角甄嬛更為真實。 一個女人懂得生活,待人接物有所考量,只為了心愛的男人而舞蹈或彈琴填詞,亦或吟詠詩句,那是讓人稱羨的美妙愛情場景,或許也是能夠明白彼此需求的美滿夫妻生活,「歲月靜好」在乎的並非將個人才華昭告天下,而是兩人世界裡面的「終身所約,永結為好」。
就像我在〈《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七)從「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得聞古典詩詞賦化為台詞與戲劇配樂、主題曲、片尾曲〉的解說,一個女人並非想要「金明滅」的奢華房間或「繡羅襦」的昂貴衣衫,最後期盼的不過是找個值得愛的男人罷了。 溫實初不懂甄嬛,就像皇帝沒意願去參透後宮女人們那「雙雙金鷓鴣」的願望一樣,因此編造了太多謊言的天子,用「純元皇后」來應付其他女人,最終不過是欺騙並麻醉自己的一種自欺欺人的做法。 大概在電視劇裡面,能夠擊敗「純元皇后」的也僅有甄嬛了,因此皇上最後真的對她用情,從察覺果親王(愛新覺羅‧允禮)對甄嬛的心思,到後來毒殺弟弟而放過甄嬛的玄機,甚至在這位天子病重時,坦承「朕這輩子只對十七弟一個兄弟好」或「純元死後,我也只對妳一個妃子這麼好」,說來實在太晚了。
可以說,「純元皇后」或許是皇上心中永恆美好的一段戀情,反過來看則是後宮女子最悲慘的一個詛咒。 「純元皇后」這個影子浮出水面,即使是天子真正的初戀,將感覺放大到各式各樣的才藝高度,蜜月期還未過的時候,她忽然死了,這三年的光陰就永遠烙在了男人的心底。 不管某個女人的人格特質,而從外貌和才藝來界定一個女子的等級,點滴有「純元皇后」的影子,便想寵愛這個女人,就算心有所屬也要得著,這是皇權的霸道之處。
有意思的是,皇上本人似乎也想擺脫這個心理陰影,年世蘭沒有「純元皇后」的影子而能得著寵愛,後來遇上甄嬛又回頭想起「菀菀」這個暱稱,從小名「嬛嬛」折射了帝王的複雜與矛盾,敏感多疑的心態繼續碾壓著他對於「純元皇后」的愛情及懷疑,只好多年壓抑並累積著迷惑的感受。 皇帝這樣類似於多重人格或精神病患者的表現,由喜怒無常到渴望親情,從失望至絕望的寂寞感受,喜怒表現在心理層面是那麼極端,生殺予奪的權利一旦在手,只要犯了忌諱便恨在心頭,內在的扭曲同樣是無法避免的。 「純元皇后」或許伴隨了美好的初戀,也可能是此生僅有一回的絕戀,只是觀察皇上與甄嬛失敗的人生,不免想起「純元皇后」選擇留在他人內心裡的角落,讓人感念或緬懷的一種能耐;說難聽一點,良善的態度顯示了一個人的演技或絲毫不防範他人的無知,但有人會選擇放在心裡最重要的地方,或對初戀對象如此偏執,在某些方面確實誰也無法企及。 可以說,「純元皇后」之死得乾淨俐落,留下的後遺症相當驚人,除了皇帝一天到晚拿她做文章,來偽裝自己有多麼深情;換言之,皇后烏拉那拉氏同樣催眠自己,將姊妹之情的醜惡真相,轉化為自己的道德高度,無論在夫君或其他小妾面前皆能很快入戲。 「純元皇后」表現的是人性的真實醜惡,宏觀而整體的人性,具體曝露出慘烈的鬥爭內幕。 而對於天子來說,哪個女人成為「純元皇后」這個完美的「夢幻偶像」犧牲品都沒關係,這樣的做法使人看穿了這個女人至死都要表露的狡猾,而皇上那種對一個虛假想像的迷戀,最後泡沫破滅也能夠預期,他為了隱藏內心的卑微和孤單,不由自主放大了感情需求,糾結於奉獻給幻想或現實的感情殿堂,最後這病態的狀況,或者可以說無比自私的心態,不免終於毀滅了他自己。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二)後宮中皇帝的廿五個女人們:舊社會一夫多妻、滿漢矛盾與封建王權的惡果!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四)甄嬛這個女人的愛恨情仇、爭權奪利、派系鬥爭,以及她的心境轉變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五)愛新覺羅‧允禮從果郡王變為果親王的悲哀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六)華妃一黨:美豔兇悍的華妃、馬屁精麗嬪、耍花招的余鶯兒、忠心的頌芝、最狠毒的曹琴默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七)皇后一黨:最壞的皇后、最蠢的齊妃、最小心眼的瓜爾佳‧文鳶、最厲害的太后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八)皇后一黨:最可悲的安陵容,後宮趨炎附勢的女人,還有劇情幾點不合理與不符史實之處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九)沈眉莊和溫實初的戀情,還有沈氏的身家解說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最透澈的齊月賓(端妃)、最重親情的馮若昭(敬妃)和不得不依附或聽命於甄嬛的女人們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一)不幸且不符歷史的太后、皇子、皇孫皇女們、乾隆帝和幸運的玉嬈與愛新覺羅‧允禧夫妻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二)甄嬛身邊的好姊妹(崔槿汐、流朱)和最差勁的妹妹甄玉隱(浣碧)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三)電視劇的少數錯誤(上):幽靈、簡體、龍體、退燒、對聯、銀票、箭法、偷窺、文字獄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四)太監與宮女們的故事:大家都是可憐人!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五)無根之人,有根之情,從蘇培盛與崔槿汐「對食」,談周寧海、小允子說不出口的愛情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六)電視劇的少數錯誤(中):假死藥、王爺筆跡、腰牌、斛、身孕、古琴、清朝女子髮型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七)從「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得聞古典詩詞賦化為台詞與戲劇配樂、主題曲、片尾曲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八)電視劇的少數錯誤(下):炭、古箏、背景、佛道、字跡、冰盆、釵、紙錢、玉墜、宮規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九)劇中諸多美食(大餐、點心、嬰兒食品、補品、「六必居」)和「甄嬛體」流行範例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廿)從另一些角度,觀察愛新覺羅‧允禮(果郡王、果親王)的狡猾與迂迴手段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廿一)看「純元皇后」這個貌似完美的「夢幻偶像」有多狡猾(上)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廿二)看「純元皇后」這個貌似完美的「夢幻偶像」有多狡猾(中) (代ROSY貼,待續)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