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八)電視劇的少數錯誤(下):炭、古箏、背景、佛道、字跡、冰盆、釵、紙錢、玉墜、宮規
2012/06/08 20:15:45瀏覽42801|回應13|推薦37

寫作是一件快樂的事,但個人很不高興總是被人隨意竄改作者本人我,因此本來決定不公開了,還是暫且放出一篇以饗讀者。

在前面幾篇文章的留言中,見網友仍要求貼出更多內容,所以彙整一下手邊觀賞此連續劇第二遍的些許有趣小錯誤,並且截圖加以對照。

好比下圖,片尾的字幕向來是本人不會錯過的重點,補充〈《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三)電視劇的少數錯誤(上):幽靈、簡體、龍體、退燒、對聯、銀票、箭法、偷窺、文字獄〉所說的問題,很多嬪妃的謬誤,竟然在片尾也能發現,挺好玩的。

「貞嬪」不見了,多數後宮角色僅有品秩的一部分,但這些人物的位份時常改變,就像我在〈《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二)後宮中皇帝的廿五個女人們:舊社會一夫多妻、滿漢矛盾與封建王權的惡果!〉的表列,個人認為演員表打出人物本名會更好。

為了預防抄襲,本人不太喜歡一次把手中壓箱底的東西都拿出手,例如下圖這張截圖,此劇可以說「幽靈妃嬪」更多了幾位。

從左至右,「瑾妃」、「康妃」、「薛貴人」這三位只有綠頭牌的幽靈,還是電視劇道具人員的老問題。

再者,還有避免不了的簡體字錯誤:「襄」。

「敬嬪」的錯誤在〈《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三)電視劇的少數錯誤(上):幽靈、簡體、龍體、退燒、對聯、銀票、箭法、偷窺、文字獄〉提過了,但「欣常在」此時不應該出現,因為她的品秩已經提升為「欣貴人」。

如下圖所示,皇帝的「幽靈妃嬪」持續增加,目前已有十六位。

電視劇看過兩遍之後,根據個人初步回憶,應該沒有更多的幽靈了,哈。

可以說,這齣戲比較「超越時代」的道具,說來不算太多,至少面對那些胡扯的穿越劇碼,《後宮甄嬛傳》嚴謹了些。

然,第廿一集有幾個近鏡頭就不免穿幫。

下圖是安陵容的婢女寶鵑用炭夾撥弄的炭火,畫面中的問題,在於這個炭盆中的居然是現代人發明的空心炭,因為是機械製造且利於燃燒,所以形狀大小相同,非常容易辨識。

下圖是炭籠裡面的景象,若是在古代,直至清朝都大多使用地表或較淺礦區開採的炭,就算種類不同,也不可能有如此制式化的尺寸。

難道木炭也穿越了麼? 

當然,《後宮甄嬛傳》還是有不少值得稱道的場景。

例如皇家夜宴裡面的食物與酒器,或者家具桌椅,亦或各類香爐,看起來相當賞心悅目。

美女也自然如此。

但個人不巧學過古箏,不免對此眼尖了些,因為富察貴人竟然能一手戴著護甲來雙手彈奏,真是個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天才!

再注意一下美女的手指,她沒有蓄長指甲,也沒有戴義甲,哪有可能彈奏?

古箏的彈奏方面,右手主要來托、挑、剔、勾、撮等技巧,沒有長指甲根本無法彈奏,左手主要為按、滑、揉、顫等手法,使得右手能彈奏顫音之外,還可以運用複調手法,左右手交替和多聲部演奏,但這樣的演奏技巧屬於廿世紀產物,清朝雍正時期還沒發展出來。

除此之外,仔細觀察富察貴人所使用的古箏,好傢伙,廿一弦的現代古箏竟然突破性穿越了!

古箏本稱箏,又稱秦箏、漢箏,算是中國超過兩千三百多年的傳統樂器,具有悠久的歷史,最早記載於《史記》:「秦國(今陝西)人民,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嗚呼呼,此謂真秦之聲。」

古箏雖說歷代一直有發展,使用材料多為牛筋或動物毛混合所製的絲弦,唐宋時有十三弦,後增至十六根、十八弦,就算到民國年間還是多數使用十六弦,本人最初學的就是十六根弦,在大學時期纔大量出現鋼製廿一弦。

意即,電視劇的道具人員偷懶了,古箏規格嚴重超前兩百多年。

縱然沒出現比較誇張的現代手錶或皮鞋等錯誤,此劇還有一點小小問題,譬如上圖的崔槿汐,脖頸出現類似貼著膏藥,或者是甄嬛與果郡王允禮在小溪邊談情說愛,後頸上烏青一片,很有可能是兩位女演員身體有恙。

據說孫儷在拍攝時有落枕問題,這也無可厚非,演員並非鐵打的,鏡頭一閃似乎不太清楚。

然而,下面這些龍套出場,就不免使我這眼尖的觀眾感覺好笑了。

請注意上面這張的左上角,圖中的場景是甄嬛入甘露寺之後,約了果郡王允禮在這小溪邊見面,因為王爺帶來了甄嬛女兒綰綰(朧月公主)的消息。

同時出場的還有她的異母妹妹浣碧,以及十七爺的貼身隨從阿晉。

畫面中的龍套共有三人,在那茅草搭的棚架底下,清楚可見有一名婦女正在觀察甄嬛幾人,另兩人身處於陰影之中,身形是二名男子模樣。

上下兩圖很有趣,上圖有兩人往棚架而走,一名拿著長木柴的可能是樵夫,另一人揹著籮筐,兩人都是男子;棚架中的那名婦女在下圖走了出來。

畫面是連續的,有趣的是同一位揹著籮筐的男子又出現了,而棚架中剛過去的樵夫反而往回走。

接著,揹著籮筐的男子再度往回走(第三次出來轉悠)。

下圖有一名抱著東西的婦女也從棚架那邊走了過來。

下圖又出現一位挑著扁擔的龍套男演員,也是從棚架那兒出來。

揹著籮筐的男子和拿著木柴的樵夫,兩人又回去棚架那邊了;然後,棚架底下竟然又跑出一名婦女。

下圖是挑著扁擔的男子,再度回去棚架那兒。

下圖又出現揹著籮筐的男子,此龍套真的很敬業。都出場第五回了啊!

抱著東西的婦女又回來了,讓我想起「我胡漢三又回來了」這句知名台詞。

揹著籮筐的男龍套真的很努力,下圖是他最後一次出來「打醬油」。

按照這種多位龍套出場頻率,好像甄嬛與果郡王在甘露寺的「姦情」不敗露,應該也很難?

下圖的匾額「觀」字是個錯別字,沒想到竟然還有個特寫鏡頭。

《後宮甄嬛傳》有非常多的龍套演員,這些無名小角色走過場,訴說著一個個的小故事。

我在〈《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七)皇后一黨:最壞的皇后、最蠢的齊妃、最小心眼的瓜爾佳‧文鳶、最厲害的太后〉曾說,瓜爾佳氏與靜白勾結要對付甄嬛,同時太后也在觀察著甄嬛,並且出於沈眉莊的懇求,盡量幫忙甄嬛在甘露寺能過比較好一點的日子,所以〈《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四)太監與宮女們的故事:大家都是可憐人!〉特別描述了芳若姑姑的一些參與事務。

而皇后(烏拉那拉‧宜修)這個性格複雜的女子,自然有屬於她的宮外人馬,皇后並不完全信賴瓜爾佳‧文鳶,對於對付甄嬛更是不遺餘力,因此下圖這幾個躲在牆角偷窺的龍套尼姑,大致上應該是她特別指使的眼線。

可是,內地劇碼常常無法避免簡體字的老問題,下圖「靜室」又意外閃過鏡頭。

順便一提,這三個龍套女演員有點討厭,總是搖頭晃腦,能夠擷取的畫面多數缺字,只能勉強找到這個鏡頭。

其實,我早就想要發表一點意見,關於內地許多影片「佛道不分」的老問題,一些本人認識的大陸朋友,認為那是「佛道儒」三合一的表現,但卻絕對是有些扭曲的。

修道之人,不會拿著印度傳來的佛教物事,如舒太妃手持的「佛珠」之類;而在道觀之中,也絕對不會出現「放生池」這種設計,因為道家講的是「生殺」,有生便有死,習道的人並不像佛家那樣強調「不殺生」。

「道」是天理循環,也是研究世間生物的生存過程,我曾經寫過〈軒轅教與黃帝 (11)〉這系列的文章,裡面介紹得很清楚。

假如舒太妃不懂得「道」的內涵?或者認為「佛」就是「道」?

那她出宮這些年也白修了。

可是,根據電視劇的改編,以及小說裡面舒太妃看待甄嬛懷孕還要打算回去皇宮的做法,肯定這個角色本身不會有錯誤的認知,只是演員拿著錯誤道具,或者在演出前沒有仔細思考過信仰的本質罷了。

個人非常喜歡研究字跡,特別是《後宮甄嬛傳》電視劇裡面的每一封信,大致上都仔細瞧過內容。

但仍有些小瑕疵,那就是:多數的信都出自某些道具人員之手,所以下圖甄遠道的「家書」又不免與王爺的「家書」字跡雷同。 

對照一看便知。

字跡的問題,其實我這樣觀察,或許會有人覺得吹毛求疵。

從〈《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三)電視劇的少數錯誤(上):幽靈、簡體、龍體、退燒、對聯、銀票、箭法、偷窺、文字獄〉到〈《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六)電視劇的少數錯誤(中):假死藥、王爺筆跡、腰牌、斛、身孕、古琴、清朝女子髮型〉都不免有這樣的對照。

然而甄嬛字跡的前後不一,實在太過於明顯。

上圖左邊的筆跡與下圖一對照,非常明顯的差別。

為何手抄本與對照的佛經不相符

上圖左邊的抄本是《往生淨土咒》,但電視劇中甄嬛手抄的卻是《妙法蓮華經》序文,翻譯者為大名鼎鼎的鳩摩羅什,明顯有些誤區。

本人正巧最近讀了一些佛經,這裡要澄清一下問題在於佛教派別甚多,往生淨土咒》屬於淨土宗,《妙法蓮華經》屬於法華宗(也稱之為「天台宗」,此經是此宗派的根本經典),把這兩種不同派別的佛教典籍擺在一起,有些不洽當。

上圖的手抄部分,引用的是妙法蓮華經》序文最後幾句:……速成四德,趣樂土之玄猷。弘讚莫窮,永貽諸後云爾。

上下兩圖乍看之下沒有什麼奇怪的,但是在太后的壽康宮,竟然在冬天同時出現了冰盆」與炭籠。

冰盆」顧名思義,就是夏天放在室內讓人解暑的器皿,裡面放置儲存的冰塊,不用了就會收起來,絕對不會放到冬天,竟然還如上圖這樣飄浮著一點浮冰。

電視劇裡面拍攝所需,通常為了季節變化,演員肯定辛苦,夏天演完演冬天,而最誇張的就是下圖竟然把冰盆」拿來養金魚!

冰盆」想怎麼使用,或許隨太后高興,但魚類一般養在室外,可參照許多甄嬛或皇后餵魚的鏡頭。

在下圖有一點問題,禮儀中以「右」為尊,皇后雖說是後宮之主,但是輩分上而言,她坐在太后右手邊是有些不妥的。

下圖又出現些許錯誤,「」專指開叉有兩股或以上的髮飾,用以固定頭髮,單一的就稱為「簪」,而現今統稱為「簪」。

順便一提,這只髮簪是甄嬛(莞貴人)得自皇帝的御賜之物,那時她正受寵,但將天子所賜的寶貝隨手轉贈給僅僅擁有「常在」這個低階品秩的安陵容,非常不妥。

獲得饋贈的安陵容倘若要把這對髮簪戴出門,很有可能會遭到訓斥,嚴重者甚至要被送入慎刑司,所以情節有些不合理。

若想知道關於髮飾方面的資訊,或者想加以對照,可以參照本人在這兩年所寫的〈手工藝品與收藏(珊瑚/琥珀/玉石) (30)〉內容,裡面的圖片與文章都描述得很清楚。 

在《後宮甄嬛傳》裡面,還有幾個場景有些謬誤。

例如下面兩圖的燒紙錢內容。

上圖是被貶為「答應」的年世蘭,在年家敗落與年羹堯死後,私底下與喬頌芝一起窩在翊坤宮外面給兄長燒紙錢的畫面。

下圖則是浣碧在亡母的忌日,偷偷躲在水邊的樹叢燒紙錢,後來被曹貴人(曹琴默)發現的鏡頭。

兩段情節差很多,但皆為女配角們給心中所繫的親人燒紙錢,可是這「紙錢」卻有非常明顯的差異。

上面的年家「紙錢」就是簡單的黃紙幾張,而浣碧手中的黃紙上面卻剪著外圓內方的銅錢樣式,按照個人所知,傳統的紙錢一般是黃白等色紙,若沒有繪圖案,就得黏著金色或銀色的箔片來代表黃金或白銀。

一般過世未滿三年的死者只能使用銀紙,所以年世蘭給剛死的年羹堯燒的紙不對,無論顏色或式樣都有錯誤,而浣碧一張紙上面鏤空剪許多個銅錢的圖案,也不太正確。

還有下圖這個場景,是余鶯兒被賜死後,甄嬛搞了個鬧鬼事件,使得皇帝不得不找了喇嘛來皇宮誦經祈福,甄嬛就順便讓浣碧去燒了佛經給余鶯兒,此舉曾讓安陵容感到十分不悅(因為余鶯兒被勒死是出於安氏的建議)。

說到燒「紙錢」的做法,中國人最早是將玉圭、玉璧、貨幣(初時為貝類,後來則是各類刀幣或錢幣)、絲帛這些珍稀的寶物來祭祀鬼神,所以大致上從三皇五帝之後長達五千多年的時間就埋寶陪葬,到了魏晉時期開始用紙錢送葬,但仍保留最早的陪葬物品,直到現在。

唐朝開始盛行燒紙錢送葬,直到現在依然如此,這和傳入中土的佛教盛行有關,將輪迴與地獄概念深入民間,應是受到古印度與中亞祆教等拜火習俗所影響,後來變成中國最特殊的鬼神崇拜。

至於燒佛經?一般加入了民間鬼神信仰,希望能壓制亡者惡念,但是在電視劇中,出現的喇嘛屬於藏傳佛教,並沒有如中土一般的葬儀或祈福手法,這應該屬於劇情所需。

雖說雍正皇帝對於藏傳佛教的提倡與崇拜在歷史上有記載,可是他同時也信奉道教或佛教,如今流傳下來的許多皇帝的漢服圖畫,不少就是他身穿道袍的畫像。

所以,對照劇中太后如〈《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七)皇后一黨:最壞的皇后、最蠢的齊妃、最小心眼的瓜爾佳‧文鳶、最厲害的太后〉或〈《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四)太監與宮女們的故事:大家都是可憐人!〉的描述,能私底下找滿人原始信仰的幾個薩滿巫師在後宮降乩、跳大神,那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下圖非常有趣,先來說說背景畫面。

背景是一幅山水圖畫,對聯取自唐僖宗年間的詩人司空圖《歸王官次年作》的其中兩句:

「遠嶼池痕春漲滿
 小花韻午晴初」 

但是原詩卻有些不同,茲附錄如下:

「亂後燒殘數架書,峰前猶自戀吾廬。
 忘機漸喜逢人少,覽鏡空憐待鶴疏。
 孤嶼池痕春漲滿,小欄花韻午晴初。
 酣歌自適逃名久,不必門多長者車。」

或許為了要符合安陵容所居住的延禧宮,所以將「欄」改為「閣」,但對於那想要努力往上爬的安陵容而言,這樣希望「酣歌自適」或「忘機」的詩句並不符合她的心境,反而顯得有些諷刺。

這幾張圖片,說的是年世蘭在她還是「華妃」的時候,因為非常受寵,所以找了安陵容去翊坤宮唱曲娛樂,也就是〈《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七)從「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得聞古典詩詞賦化為台詞與戲劇配樂、主題曲、片尾曲〉的那首主要插曲,溫庭筠的《菩薩蠻》。

當時,甄嬛與安陵容的姊妹交情還不錯,為了避免安妹妹心情惡劣,也就拿了「長相思」跟著前往,擔任伴奏。

最後兩人表演完畢,華妃為了羞辱她們,就讓周寧海給兩人送去了一對玉墜子當「賞賜」,如上下兩圖所示。

安陵容氣不過,痛恨年世蘭如此羞辱自己,於是私底下做了個小人偶,常常插針去詛咒華妃,也就是下圖那玩意兒。

看出問題了麼?

上下兩圖的玉墜並非同一個(墜子隔珠不同,上圖應該是黃玉)。

有趣的在於下面兩個畫面。

我曾經在〈《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四)太監與宮女們的故事:大家都是可憐人!〉指稱,安陵容身邊的婢女寶鵑是皇后(烏拉那拉‧宜修)的眼線,許多場景都有些微暗示。

最大的暗示就在於寶鵑除了貼身服侍安陵容,還特別注意她的床,幾個特寫鏡頭極為明顯。

皇后怎麼會曉得並「記得」這只「玉墜」,還是在她並非親眼見到的情況下?

有網友私底下寫信給我,希望我能寫點皇后的陰謀,因為前面的劇情描述有些隱晦。

回顧上面那張收「打賞」的畫面,在場的崔槿汐與甄嬛都不可能多嘴,也跟皇后有些隔閡,根本就不可能算計安陵容,那麼很簡單,皇后讓寶鵑潛伏於安陵容身邊,一開始的目的就是要離間安陵容和甄嬛的關係。

設想:假如寶鵑不是皇后的人馬,又如何能傳遞很多安陵容的消息(譬如香粉、息肌丸、冰嬉、催情香……)?所以此處情節不是錯誤,而是皇后的台詞或者需要一些修正。

為何皇后不願意讓安陵容繼續「問」,而且寶鵑也含糊將問題推往菊清那個甄嬛轉送過去的小宮女身上?

皇后將「背叛」導引到甄嬛身上,使得安陵容不得不選邊站來成為皇后同盟來陷害甄嬛,或者可以說,後來安陵容跟瓜爾佳‧文鳶不對頭,瓜爾佳氏想要與安氏爭寵,在皇后已經得知安陵容使用催情香的情況下,順水推舟使得安陵容失聲,逼得她使用可能永遠無法懷孕的息肌丸去練習冰嬉來爭寵,可以說是相當惡毒的連環計。

意即,除了皇后,後宮再無任何人可以運用這般釜底抽薪的好手段,使得安陵容從對抗甄嬛,轉而繼續幫著對付瓜爾佳‧文鳶。

這也是個人所說「皇后最壞」而「安陵容最可悲」的緣故,她從頭到尾都是無知無覺的打手,這樣一個棋子的反撲,就是最後安氏領悟了並要提醒甄嬛「皇后殺了皇后」來報復的主因。 

還有網友問及關於後宮妃嬪入宮後,是否有機會外出或與家人見面的問題。

說來很簡單,電視劇有描述這一段,但並沒有說得很清楚。

參照清朝光緒時期《大清會典》,後宮女子的家人能否探視,要由內務府來管理,其主要的要求為品秩須在「」以上,或有皇上的特別諭示及恩准,否則「一入宮門深似海」,並非僅僅是人進去了就會被淹沒,而是為了許多福利(吃住更好,見家人容易一些,想整誰就整誰,這也是原著的甄嬛要弄人進去內務府的原因),不得不努力往更高的位份而向皇帝邀寵。

原著小說是架空世界,因此女主角甄嬛的大哥可以常常入宮,基本上無論套用哪朝歷史都是錯誤的,這點在電視劇特別修正了,也加上解說的台詞,值得稱許。

下面幾個圖就說了,「懷孕八個月」纔有機會讓親人入宮探望妃嬪,而且還得是女性家人來「陪產」,所以甄嬛第一次懷孕的時候是「莞貴人」落胎,她母親雲辛蘿就沒能入宮了,小說強調甄嬛之母與小妹都神似純元皇后,因此皇帝會有意無意詢問「丈母娘」入宮事宜(這是個人厭惡皇上的其中一個理由,連女主角的媽也有興趣,天啊),而四十五集的甄嬛是「莞嬪」,就有機會在懷孕末兩個月跟母親作伴,後來早產生下了朧月公主。

至於「外命婦面聖」則出過歷史方面的醜聞,如果翻查明朝歷史,明武宗這個淫人妻女的皇帝就曾對官員的老婆下手強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史料,這個荒唐又昏庸的天子,還會發神經去大馬路上駕馬奔馳,然後隨機挑選路上女子加以蹂躪(此人是飆馬又喜歡強姦的瘋狂皇上)。

順便說說內務府這個重要的後宮單位。

內務府權高勢大,管理的機構還有廣儲司、都虞司、掌儀司、會計司、慶豐司、慎刑司、營造司等處,此外還管織造、參領,電視劇沒有演出太多,僅有慎刑司加以描述,有點可惜。

正如年世蘭讓親戚的大太監黃規全,成為內務府總管,內務府的總管也僅能讓上三旗的包衣來擔任,所以年家抬旗的身份之高貴,可見一斑。

這些包衣奴才,雖然對皇帝自稱奴才,但身份和能夠擔任的官職遠高於一般的漢人,從康熙時期就確立了內務府的規模,亦由包衣的家人入宮擔任太監之外,職管宮廷事務,但多數仍以滿人為主,包衣為副(副總管)。

這樣的內務府權力很大,所有後宮女子也畏懼如此權勢,所以誰能掌理六宮事務,並不保證這些妃嬪能一手遮天,能不能掌控內務府,換言之,也代表著後宮妃嬪是否能完全控制六宮的最基本要素。

本來很想抱怨一下化妝師,皇帝死的時候比之前看起來年輕,眼睛大了些(瞪的),臉上的皺褶也太少,不似五十八歲的中老年人,但由於本人太厭惡皇上,醜圖就不擷取過來了。

繼續讚美給後宮女子化妝的化妝師,還有劇中所有的女性演員,看了兩遍,便幾度落淚,不得不說是演的太好,編劇的優秀,更使得劇情得細細體會。

表演細膩首推甄嬛,一個女子由懵懂青春到母儀天下的聖母皇太后,表演精湛;沈眉莊的端莊大氣,看了也使人喜歡;安陵容的心路歷程值得理解,而華妃的美豔跋扈,或者其他後宮女子或高貴,或睿智,或冷傲,或活潑,或桀驁不訓,就不一一細數了。

篇幅有限,打字很累,單憑演技來說,每個女性角色演得真好,雖然道具錯誤不少,或者龍套如「一箭中四目」的鴿子還會亂動,或許多「打醬油的」背景人物出現過於頻繁,但看了結局,設想所有的人物都如過眼雲煙,不復存在,不免感到了些許淒涼。

在歷史的流轉中,每個女子不過是平凡人,那些花一樣的女人,最終隨風而逝,引人無限傷感。除了留下一些批判或觀察的文章,身為觀眾還能做什麼呢?

其他內容請參照: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一)雍正一朝的歷史設定和小說差異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二)後宮中皇帝的廿五個女人們:舊社會一夫多妻、滿漢矛盾與封建王權的惡果!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三)皇帝這個扭曲的人物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四)甄嬛這個女人的愛恨情仇、爭權奪利、派系鬥爭,以及她的心境轉變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五)愛新覺羅‧允禮從果郡王變為果親王的悲哀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六)華妃一黨:美豔兇悍的華妃、馬屁精麗嬪、耍花招的余鶯兒、忠心的頌芝、最狠毒的曹琴默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七)皇后一黨:最壞的皇后、最蠢的齊妃、最小心眼的瓜爾佳‧文鳶、最厲害的太后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八)皇后一黨:最可悲的安陵容,後宮趨炎附勢的女人,還有劇情幾點不合理與不符史實之處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九)沈眉莊和溫實初的戀情,還有沈氏的身家解說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最透澈的齊月賓(端妃)、最重親情的馮若昭(敬妃)和不得不依附或聽命於甄嬛的女人們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一)不幸且不符歷史的太后、皇子、皇孫皇女們、乾隆帝和幸運的玉嬈與愛新覺羅‧允禧夫妻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二)甄嬛身邊的好姊妹(崔槿汐、流朱)和最差勁的妹妹甄玉隱(浣碧)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三)電視劇的少數錯誤(上):幽靈、簡體、龍體、退燒、對聯、銀票、箭法、偷窺、文字獄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四)太監與宮女們的故事:大家都是可憐人!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五)無根之人,有根之情,從蘇培盛與崔槿汐「對食」,談周寧海、小允子說不出口的愛情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六)電視劇的少數錯誤(中):假死藥、王爺筆跡、腰牌、斛、身孕、古琴、清朝女子髮型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七)從「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得聞古典詩詞賦化為台詞與戲劇配樂、主題曲、片尾曲

(代ROSY貼,待續)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sylovesyou&aid=6528941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阿潘
2015/05/15 09:42
在「甄嬛為太后抄經的字跡」的這一幅截圖的,應該是大悲咒而不是往生咒,關鍵在於「摩訶迦盧尼」是大悲咒的字句,而不是往生咒(matzu168@yahoo.com.tw)

阿潘
2015/05/15 09:36
敝人觀點跟版主有所不同,版主有說以「右」為尊,懷疑皇后跟太后的位置,其實皇后所坐的位置並沒有
錯,風水上有左青龍、右白虎,太后是長輩,所坐的位置是「左青龍」;皇后是晚輩,坐的位置是
「右白虎」,本劇誠如版主所說舉凡飲食、服裝、場景無不考究再三,連劇中的人物位置都有詳細著墨,
一般我們去廟宇,大都從神明的左手邊〈面對廟宇的右手邊〉也就是左青龍進入廟宇,台語叫大邊或龍邊
,當初甄嬛再度入宮,槿汐手捧聖旨就是站在甄嬛的左手邊,也就是「左青龍」,在「聽說皇帝賜年羹堯自盡」的這一幅截圖,太后是皇帝的老媽,當然坐在「左青龍」;皇帝是兒子,坐在「右白虎」。甄嬛因為生出龍鳳胎,所以在跟皇帝話家長的時候,皇帝寵愛熹貴妃,所以連坐的位置都可以更換,但是在第74集,熹貴妃腳傷後,皇帝來看望的時候,位置就改回君臣之禮,皇帝坐「左青龍」;而熹貴妃就坐回「右白虎」,劇中人物的位置大都依循「左青龍」、「右白虎」的禮制。(matzu168@yahoo.com.tw)

._.
2015/02/23 21:11

紅字是皇帝寫的三條線

想必您是搞錯了


no name
2013/12/18 17:01

其實妙法蓮華經 與淨土神咒和淨土宗的東西擺在一起沒有不恰當的

我學佛師父 我師父是出家人 那邊是淨土和天台並修的

這是他的目標

教學天台 行遵率儀 住依僧團 修歸淨土 為總綱

痛念生死 發菩提心 三學總持 信願持名 為宗旨

(kkk445522@yahoo.com.tw)

Catsushi
版主好強
2013/03/15 18:16

古箏那段我也發現了(敝人也學過<( ̄︶ ̄)/

不過冰盆跟其他的我完全沒發現(遲鈍的人ORZ)

冰盆裡養金魚……大概是俄羅斯或哪裡進貢來的超級耐寒魚吧XDDD

(不然可能那魚是穿越來的這樣o(# ̄▽ ̄)==O)) ̄▽ ̄")o

看完這篇後回去看那些橋段都覺得特別好笑


莊主
關於彈古箏戴義甲
2013/01/19 00:34

不用戴義甲也可以彈古箏呀~我以前學的時候老師就說我的指甲夠大片可以不用戴~

也沒有特別要求我要留長指甲

還是每個老師要求不同?


路人丁
2012/11/08 12:06
郭萱演貞嬪,戲份被刪? 


2012/09/20 02:17
您好
感謝您的分享
相信我在看第三次時會有更細膩伸刻的觀察

關於本文中甄嬛字體改變處
圖片左朱砂筆應是皇帝字體
右才是甄嬛字

曾在您別的回應處看到您煩於被轉貼盜用
常故意有ㄧ些錯
但此文您是用圖來佐證
不知是否我觀察有誤

受益良多
關於錯別字
2012/08/08 15:38
想請教您提的安棲“觀” 及桐花“臺” 這兩個錯別字,因為去查異體字字典都有類似的字形,而且也常看到書法作品是寫異體字的,是不是在匾額這一類的是應該用正體字,不該用異體字呢?不太了解古時的作法,所以請教,謝謝您~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感恩!!
2012/06/14 14:02

Dear Rosy,

謝謝您無私的分享!!

您18篇的觀後感,成為我在電視劇與書外,

另一個不同觀點與角度的天地,

讓我驚覺,可以看的如此細膩,

真的感謝,受教了!!

Rosy(rosylovesyou) 於 2012-06-17 10:29 回覆:
感謝您的賞析,後面大約會貼到廿二篇,歡迎常來。大笑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