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廿)從另一些角度,觀察愛新覺羅‧允禮(果郡王、果親王)的狡猾與迂迴手段
2012/06/16 05:50:53瀏覽69403|回應6|推薦49

趕完前一篇文章的時候,心中不免有些遺憾,主要是〈《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九)劇中諸多美食(大餐、點心、嬰兒食品、補品、「六必居」)和「甄嬛體」流行範例〉無法檢視每一道菜,所以使得電視劇號稱的「滿漢全席」沒能仔細來描述,相當可惜。

想要剖析《後宮甄嬛傳》的每一個人物,說來也不容易,好比愛新覺羅‧允禮。

說到允禮此人,這個第一男配角,可以說是個複雜度與皇帝有得一比的人物,所以或許前一篇〈《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五)愛新覺羅‧允禮從果郡王變為果親王的悲哀〉講解得有些隱晦,只寫他個人的「悲哀」,但我個人覺得,此男是個非常有心機的人,在某些表現上甚至有些「狡猾」。

請寫信給我的網友保持耐心,由於本人信箱爆滿,超過一千多封信還沒有時間看,只能挑幾個主題來回答,最近個人也太忙碌,故而這個系列得慢慢補充,縱然很感謝熱情網友的詢問,但有些細節需要餘韻,同樣的問題也請勿繼續寄電郵來催促,謝謝。

再度強調,除去對甄嬛的執著,其實愛新覺羅‧允禮是一個很有心機的睿智男人

有網友來信,私底下表示希望就王爺多寫一些,好比此人的性格,或者他為何會做一些看似愚蠢的決定,在某些方面來說,多數都有跡可循。

說他有心機,大概在許多台詞裡面都可以發現,而這也是個人認為電視劇的改編版本遠勝原著小說的主因。

小說裡面的清河王玄清,縱然完美無比,感覺上很不真實,僅僅用俊俏瀟灑的外貌就能吸引女主角,看似偶爾吹吹笛,不然就是風花雪月,倘若沒有改編成這齣電視劇,原著作品的收藏價值並不算非常高,格局也顯得太狹隘。

然,電視劇裡面的改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加上了「低調自抑」的性格,還把「九王奪嫡」的可能後續效應,如眾皇子「噤若寒蟬」和皇帝「忌諱諸多皇子皇孫」的內容加入,增加了朝局的複雜性,也就擴大了小說無法拓展的政治局面。

因此,聰明的廿一貝子(電視劇改編的「慎貝勒」愛新覺羅‧允禧)會那樣說,強調十七爺是個「隨自在」的人(這裡字幕錯誤,「隨」表示隨著興致而行事),同樣是幫助其兄來避免皇上的猜忌。

小說裡面,並沒有太多兄弟之情的描寫,而僅專注於後宮女子的鬥爭和殘酷,或是男女之情的變化,這方面境界遠不如改編劇本。

故而,小說裡面看不到「奴才得勢會凌駕於主子」的表述,也不會有「謙沖自抑」的自況,在電視劇之中的十七爺顯得特別真實,就在於改編的人格完整度。

每個人都有其性格陰暗面,我認為王爺從原著的完美虛擬角色走了出來,就在於此人內心世界充滿了壓抑憤怒悲傷仇恨嫉妒畏懼……

能夠放下身段站著給踞坐於圓明園勤政殿外跟年羹堯打招呼的果郡王,或者如〈《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五)愛新覺羅‧允禮從果郡王變為果親王的悲哀〉的敘述,每一次他入宮,不是同皇帝賞畫或下棋,就是小心翼翼陪著說話,活得相當辛苦之外,就連那些天子身邊的太監,或者囂張跋扈的年大將軍,也得盡量表現出溫和退讓的態度。

因為任何一個「奴才」都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果郡王最初給人的印象,就是八個字:多才多藝文武兼備

在〈《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三)電視劇的少數錯誤(上):幽靈、簡體、龍體、退燒、對聯、銀票、箭法、偷窺、文字獄〉裡面,我點出了十七爺的「一箭中四目」的誇張箭法,顯示愛新覺羅‧允禮此人身體健康、能力卓越,眼力絕佳之外,膂力肯定超過常人。

不過,光是這樣的描述,大概還小覷他了。

就算是浣碧這種小丫頭,竟然也曉得王爺的令名,甚至可以說出「琴棋詩畫」的四字重點,但個人有些疑惑:看果郡王的那些「家書」,字體算是流暢好看,怎麼台詞沒把「書」法列入呢?

縱然「畫」被列於最後,在電視劇裡面,愛新覺羅‧允禮作畫的鏡頭很多,不是畫甄嬛的人像,就是幫甄嬛畫女兒的人像。

但果郡王只專攻人像麼?

非也,在他的清涼台裡面,可以看到牆上掛著的《唐朝仕女圖》,還有廳堂裡面的篆字裝飾,而他住進圓明園的時候,為了思念甄嬛,並且回憶兩人相遇的倚梅園,還會在夏季避暑的大熱天畫了下面這樣一幅梅花圖。

俊美的男子不夠吸引人,武功高強的男子可能僅僅是個武夫,擅長琴棋詩詞的才子也不過滿身文藝氣息,而能夠綜合這些特質還癡情未改的情聖,哪個女人能持續拒絕而不動心?

王爺是如此優秀,當然皇帝是免不了嫉妒的。 

看到下圖沒有?

小說裡面年齡差不多的兄弟,可能讓甄嬛難以背叛丈夫,但是到了電視劇改編版,雍正登基的時候四十五了,王爺還是年輕瀟灑、風華正茂的帥哥,略微發福的大叔和廿六歲的文藝青年,對照之下優劣立判,哪個人的吸引力更好,共同出現的畫面就說明了一切。

這樣的大叔再過個五年左右,就到了五十知天命之年,他的女人看上正要步入而立之年的王爺,不但年富力強、俊俏瀟灑、滿腹詩書,還專情癡心,果郡王能夠在甄嬛連續五年拒絕之後終於獲得芳心,贏得一點也不奇怪。

歲月是殘酷的,五十多歲的年紀正是情緒不穩的男性更年期,脾氣壞、心胸狹隘、疑心病重,無論身心應該都會讓小他廿八歲的甄嬛難以忍受,加上後宮女人之多,皇上冷酷無情且不願付出真愛,連誤穿他亡妻的一件衣服也差點被拘禁於碎玉軒病死,還讓自己最疼的流朱死去,帝王多次反覆冷遇,只看重美色來「寵」所有的女人,多年下來誰不寒心?

更過分的是,這樣的天子還會捕風捉影,只要聽到一點風聲,就任人指控自己的妃子和那個正值大好年華卻單身的溫太醫關係匪淺,接著又猜疑跟自己的弟弟有染,假使我是甄嬛,只消看一眼那豐神俊朗的王爺,想想自己多年的痛苦遭遇,既然皇帝大叔讓自己死心,黑暗的歲月裡有這樣一個男子雪中送炭、傾心守護,怎麼不會義無反顧去出軌?

甚或從至尊的眼光來看,既然人人皆可疑,不殺了他弟弟纔怪!而這樣在帝王眼中的通姦戀情,他是不會反省自身的,在那樣的封建王權社會,十七爺沒辦法跟皇上爭女人,因此王爺必然會死於天子之手,而甄嬛絕對會為愛人復仇,按劇情的情感發展也就順理成章。

這裡不提甄嬛的心路歷程,只要看看那個本身性格扭曲多疑的天子,為何我說王爺內心充滿著壓抑憤怒悲傷仇恨嫉妒畏懼的情緒,其實表現在許多場景之中。

譬如上下幾圖,是皇上找了果郡王一同在圓明園射獵,結果王爺箭術高明,從小沒有父愛的帝王馬上就起了嫉妒之心,認為十七爺的功夫好,純粹是由於有康熙皇帝的親自教授。

愛新覺羅‧允禮這樣聰明的男人,馬上能夠應對自如,連忙謙虛起來,趕緊拍馬逢迎、示弱於天子,就說了下面的這些違心之論。 

其實若研究清朝歷史,康熙對於廿四個兒子的教育,並沒有特別偏袒誰,一開始也唯有太子胤礽而已,所以二廢太子之後,清聖祖被傷透了心,又疑懼「九王奪嫡」裡面最突出的老八,對於年輕的老十七就未施關注了。

愛新覺羅‧允禮的真實性格,反而應該類似於歷史上的雍正皇帝,兩人都性格強悍,因此他最後受封的稱號為「果毅親王」,倘若還有人記得那「果毅」二字的解說,也就是甄嬛所說的「行事果敢能掌事用人的,便稱為果毅」,說來並不該套用於華妃年世蘭身上,而是屬於真正的王爺心性。

真正的果郡王,如我在〈《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五)愛新覺羅‧允禮從果郡王變為果親王的悲哀〉是皇上的得力助手,更是乾隆帝的好幫手,其性格放曠不羈,但辦事卻乾脆俐落,更懂得在吏部「掌事用人」,《後宮甄嬛傳》弱化了這方面的描述。

原著小說沒有上下幾圖的許多台詞,電視劇強調這些王爺的虛偽表現,瞧他那垂眸的謙卑神情,或者連串言不由衷的台詞,這些主要是將兩名兄弟的心性加以對照,這也正是改編之所以有趣之故。

就如我在標題所說,只要是個明眼人,對比皇帝和王爺兩人,哪個更讓女性喜歡,結果必然相當明顯。

至於這位男演員李東學是否足夠英俊瀟灑,觀眾自有決斷,各人欣賞角度不一。

小說是空泛的,也是寫給作夢少女為主的言情小說,電視劇那些剃了那樣的禿腦門能有幾個帥氣呢?

只是這位十七爺的年齡畢竟年輕,白淨的臉也沒有皇上那麼多皺紋,下巴還長了個多情性感的小渦,「高富帥」對照那時常駝背而老態畢現的天子,兩人又高度相當(陳建斌和李東學均有一八O以上的身高)果郡王更顯身長玉立又挺拔,出場不是笑容燦爛,就是一臉坦誠、目光執著而熱情,與陰沉帝王的反差愈見明顯。

此演員表演細膩動人,大多壓抑的表現顯示堅毅的個性,人物刻畫入木三分,角色總是從骨子裡折射出本性的良善和美好,可是有機會將純粹負面的勾引轉變得合理,還能展示一點犀利和邪惡,個人覺得相當值得稱許。 

果郡王追求甄嬛,從她當「莞貴人」直到品秩升為「莞嬪」,手段是有些不一樣的。

一開始如上圖,帶了點調戲的態度,後來改變策略,像下圖這般表現出無辜又有些受傷的神情,個人覺得相當有意思。

雖然說初戀是最美的,初戀往往也都不會有好的結局;縱使一見鍾情很浪漫,可是那種衝動之下的愛通常最容易清醒;即使這樣說了,也許在甄嬛心中他是很好很好的,但當時她就是不喜歡,也不能表現出任何喜歡的模樣,還得盡量避開王爺,省得惹禍上身。

而十七爺呢?追美人的手段自有高下巧拙之分,同時也投射出他對於禁忌之戀的本身情趣,毫無疑問,不得不說有點遺憾,很多表白並沒有讓甄嬛拋下節操與理智跟著陷入愛情。

我曾經想了很多次,思考了王爺的如許作為,一開始十七爺真的對甄嬛一見鍾情了麼?

非也,說難聽點,按照電視劇的改編,允禮對甄嬛的淡淡情愫始於倚梅園,吸引他的原因不過是一瞬間的背影和那枚剪紙小像,可是那時並沒有愛情,僅僅是有一點動心。

故而他會說出下圖這句話。

因為那時他剛剛見過甄嬛,第五集倚梅園一見,讓十七爺覺得自己可能永遠也遇不上有點受到吸引的那位不知名的後宮妃嬪,所以會有此感慨。

後來為何又改變了想法?

很簡單,王爺多次遇上甄嬛,好比兩人在桐花台不期而遇,或者到圓明園水邊看見她跟流朱玩樂打鬧,覺得這個女子聰慧可愛,不免起了點戲謔之心,接著這感覺變了調,使得他更想親近甄嬛這個「莞貴人」,而在很多輕佻的對話中,好比醉醺醺調笑著說那句「縹色玉柔擎」來表示想要「擎」美人玉白的小腳(不得不說,女人的腳不能給丈夫以外的男人觀看,何況是碰觸?此話等同於性愛的聯想,因為只有房事能如此),他可是玩曖昧來存心捉弄的成分居多。

當然,允禮本就曉得已故純元皇后之事,也早知道甄嬛等同於替身,那麼他當初想接近她,我有些不客氣地說,究其根本的原因,甄嬛對於王爺的初步吸引力,除了才華也不過是美色,接著是個性,但無法否認起初無非是禁忌的誘惑,後來則是好玩,實際的接觸加上可能永遠無法得著的渴望,畢竟最好的是永遠也得不著的女人,因此王爺可以那樣狂放而囂張地從流朱一路調戲到甄嬛。

後來這種感覺變了質,十七爺第一回想要認真了,甄嬛如此完美堅貞的女性形象,變成不可征服的複合性象徵,無疑滿足了男性潛在的多重性幻想,而叔嫂亂倫能帶來的刺激懸殊的身份差異寤寐思之不可得的懊惱,大概也推波助瀾,使得果郡王天天望著手中的剪紙小像意淫

果郡王從來都是大清良家婦女的意淫對象,這種男人必然無比自戀,忽然有個女子傷了他的自尊、駁了他的面子、當面給他難堪,還多次拒絕他的求愛,怎麼不會更加激發王爺的征服之心

第一年,「莞貴人」對他敬而遠之,後來「莞嬪」受了他那麼多恩惠,譬如從華妃(年世蘭)的翊坤宮救走甄嬛,或者在沈眉莊被禁足時幫探望的甄嬛隱瞞,並且滿心關懷,種種付出反而得不著感情回報,於是王爺差不多在第二年終於沉淪了。

太容易得手的沒人會珍惜,而反覆若有所思,計上心來的追女仔過程,迷惑了男人的心,最後不免產生強烈的動機,從愛情遊戲變成又苦又澀又樂於為之的單戀。

他為何會真的愛上了甄嬛,個人認為是碰了太多軟釘子的緣故,而甄嬛還是少數在才貌上能與他比肩的女子,久而久之,也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了。 

剖析男性的感情變化,說來並不困難,只是從性幻想肇始,以迄真心憧憬和單戀的過程,自然會更加覺得刻骨銘心,那些表白或許當初帶有些許哄騙,後來變著騙著也就成真囉。

這樣的剖析雖說很齷齪,但或許更符合真實的男性心態,美好的幻想僅存在於言情小說,現實的醜惡往往會使人不敢再思索或分析下去。

無論如何,王爺最後愛了甄嬛,感情領悟得也早,倒沒如何做些出格的舉動,儘管等待許多年,也堅持專情的本色,尚且貌似保持了相當的君子風度。

因為十七爺表面上告訴甄嬛,要她體諒皇帝要分「寵」的無奈,後來還是暗暗諷刺,故意揭天子的老底,也是在暗示她:皇上心中無愛

另外,上面的「桐花」匾額又有錯字,前面本想列出,無奈標題有字數限制,就順便在此一併提出。 

帝王有沒有「情愛」,答案很簡單,體會的過程卻很複雜,對甄嬛而言也倍覺艱辛。

虐戀與男權有關,封建王權的時代裡,男性高高在上的社會地位也體現在愛慾之上,所以哪怕帝王是頭豬,後宮的女人們也會圍上去,這是醜惡而又不得不屈從的現實。

清朝的皇族有幾個俊俏的,早死的光緒皇帝不談,例如乾隆帝年輕時確實清秀,但再帥的人老了也都可以避邪,就算是全天下最尊貴的天子也一樣。

就算甄嬛很聰明,沒有一天到晚和那些女人鬥爭,哪能獲得最後的成功?

所以果郡王想得到甄嬛的心,最容易的方式便是幫助她盡量往上爬,或者替她解決困難,使她感激之外也不得再忽視他的心意,只因後宮的生存不需要愛情,不需要誓言,只需要心機和權利,就算想要安穩地長在平靜的池塘裡「出污泥而不染」,然而在風暴後想努力存活,最後不免就是「莞」這種在皇帝眼中如草蓆一般卑賤的替身罷了。

縱使上面的剖析可能使得王爺的形象有些扭曲,但個人覺得有點心機不算什麼,畢竟果郡王必須在殘酷的宮廷與朝堂順利活下來,總得有些自保的本事,狡儈一些無可厚非。

或許熟讀《牡丹亭》的十七爺不懂自己為什麼剛開始這麼在意甄嬛,後來時常挑逗人家,故意要表現出風流倜儻的態度,好比上圖所說的「樂事」,重點在於「與美同舟」。

這裡又暗示了一點,其實允禮渴望的是甄嬛的欣賞,就像《越人歌》裡面的「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他的真實想法也就從台詞裡面表現出來;而這位「王子」還發現了甄嬛的另一個好處,那就是她關心朋友,可以在沈眉莊被禁足的狀況下還偷偷跑去探望,他覺得這個女子內外皆美,就從欣賞的角度,很快進入了誘導的手段。

王爺掉荷包的第一回,出現在兩人在深夜共處的小船裡面,正唸著《牡丹亭》台詞的允禮,東西掉了還神色自若,然後從看了內容物的甄嬛手中取回,不得不說這可能是故意在美女面前耍的手段。

但又覺得,或許十七爺沒有我想像的那樣,大概是想對甄嬛示好,同時也想趁機表明自己暗戀她有多久,完全可以理解。

看著臉上帶著瞭然和平靜表情的甄嬛,果郡王是有些失落的,只能笑著說了幾句場面話,可這就是命運啊!

沒有為什麼、也沒有原因,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因此他想要製造一點人為的可能性,好比邀請甄嬛去他長年居住的清涼台,已經是赤裸裸的勾搭。

這一串事件是可以成立的:王爺故意讓甄嬛發現荷包裡面的剪紙小像,有意讓她明白自己的暗戀,特意提出這樣露骨的邀請,說白了,也不過就是追求的連環手段。

然,甄嬛就算沒有嚴詞拒絕,表現出來的態度也十分淡漠,還不願意親近他,有些出乎十七爺的預料,個人認為這算是他真正體會出單戀的痛苦,並且真的陷入了愛情的時刻。

因為十九集被再度拒絕之後,他忽然跑去了遙遠的四川,表面上是去觀察年羹堯在川陝等地的勢力,實際上應該是進行感情療傷,而且還在廿二集回到皇宮時說了下面這樣的台詞。

假如允禮沒有如此受傷,單戀失敗,告白失敗,還得遠走他鄉暫時逃開感情上的創痛,那麼後來為何又千方百計弄來「夕顏」花色的蜀錦,想要送到甄嬛的手上?

「夕顏」的諧音是「戲言」,王爺當初可能僅僅是調戲甄嬛,後來這份感情逐步變調,遠走三集沒出現之後,他卻反而真的陷入情網。

因之,後來甄嬛想要「復寵」,在流產之後重新思考未來,並且要小允子、佩兒、浣碧等人去幫忙捉蝴蝶時,浣碧藉機去找了王爺,他就馬上一口答應了。

心高氣傲的十七爺,竟然願意在秋天偷偷跑去溫泉行宮,就為了抓一些蝴蝶給後宮失寵的女人重新奪回皇上的目光,說來有些愚蠢,但不得不視之為真情的一種表現。

王爺的心機,也許有時候真的融入了生活,他可以發傻跑去「臥雪救美人」,個人認為同樣可歸類為一種有意的犧牲表現,為的是博取甄嬛的同情。

怎麼說呢?

其實就如個人在〈《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三)電視劇的少數錯誤(上):幽靈、簡體、龍體、退燒、對聯、銀票、箭法、偷窺、文字獄〉所說的,這種降體溫的方式太愚蠢,以果郡王那樣聰明的男人來說,又有軍旅方面的認知,怎麼可能不曉得更實際且實用的常識性解決方式?

或許,臥雪在劇本中有其必要性,但我還是覺得這是十七爺耍的其中一種手段,為的是表現自己單戀的可憐與癡心,其中應該有八成為真,但故意在溫太醫面前還這樣咳嗽,還特地挑在甄嬛醒來之時繼續咳,不免認為這個內心早就不太單純的男人是有意為之。

哀兵姿態總能引起女性的同情,而同情或許能引發一點額外的感動,不是麼?

個人如此判斷,說來挺簡單的,從王爺對待身邊諸人的態度就看得出來。

首先是阿晉。

十七爺故意讓阿晉這個貼身僕從發現自己的付出,他非常瞭解這個小廝的心性,肯定也是留有後著,因為按照後者的善良性格,必然會忍不住跟甄嬛道出實情。

對照阿晉的台詞,他曾說「有人(浣碧)糊里糊塗高興,有人(王爺)糊里糊塗不說」就是個暗示。

愛新覺羅‧允禮豈是「糊里糊塗」之人?他之所以「不說」,就是等著阿晉來主動幫腔啊!

重新回顧一下這段情節,就可以很容易判斷出來了。

請看下面幾個圖,允禮先把討厭的浣碧支開,就是讓阿晉代勞,而帶個人下去「休息」,這個貼身隨從必然還會回來,這就是伏筆。

接著,十七爺又遣開照料甄嬛的自家兩名婢女,為自己創造單獨相處的空間與時間。

從上面的橋段來檢視果郡王的感情,他所花的心力之多,所設想的方法之複雜,無論是裝可憐還是裝無辜,最後都起到了最佳作用:溫實初沒了機會,甄嬛終於被感動了,故事中的王爺千辛萬苦感冒之後,再接再厲努力於雷雨中苦情吹笛來得償心願,凌雲峰上,美人入懷。

在這一大串內容之中表現了幾個重點:

(一)王爺耍的追愛手法很老套,對付情敵採取迂迴戰術

皇上對比自己就是老醜,那麼多美豔女子還不搶得頭破血流,權利就是最好的春藥,但卻迷惑不了需要真愛的女人,這時就得穩住目標,盡量溫情安撫,偶爾說點挑撥的壞話,或者表露自己的脆弱和心意不變。

他同時清楚知道,甄嬛早就被皇帝傷透了心,需要感情上的慰藉,此時發現竟然多了溫實初這個情敵,不免順勢利用這份熱愛,表現出自己對甄嬛的熾烈感情並不輸於對手。

(二)王爺先禮後兵,對待歷盡滄桑的女人,永遠禮貌而周到。

允禮很早就猜到甄嬛這樣心高氣傲的女子,絕對無法接受作為已故純元皇后的替身,應該也不可能回宮,而在甘露寺帶髮修行的甄嬛,還具備了宗教信仰上的身心桎梏,這層隔閡反而更能使一個男人意淫,話說能勾引一個修佛之人,讓這樣一個堅貞不屈的女人為愛奉獻而通姦,不是更刺激、更有成就感麼?

不能怪我思想邏輯如此詭異,描述這般近似於猥褻,而是一位皇子看盡後宮百態,不太可能保有純粹潔淨的心靈,那麼,允禮這麼早就陷落到命運之神所編織的網中,已經算是很難得、很可貴的了。 

性格決定了什麼樣的戲劇人生,現實中性格僅僅是人生的一部分……

關於王爺要填寫的那份「合婚庚帖」,網友的來信特別詢問,這裡就簡單解說一下,那是古代男女議定結婚之時,雙方交換寫明姓名、年齡、籍貫、祖孫三代的一種紅色帖子。

因為這種帖子是下聘時「問名」和納采等儀式所需,更記載了雙方各自的生辰年月日,還有不少親家會拿去給人算命合八字,上面有雙方男女「貴庚」的詳細內容,故稱為「庚帖」,亦稱為「八字帖」、「八字全帖」。

為何果郡王會寫這份東西,還特地要給甄嬛一瞧?

很簡單,允禮的性格就是把底線講清楚,他一輩子沒有嫡福晉,且只有正妻需要這種庚帖,所以劇中允禮要特別具名,同時也不會看到浣碧或孟靜嫻能擁有這樣的庚帖,因此可以視為王爺對甄嬛的一種承諾與保證

其實,這兩人的感情並不算是強調命中註定,而是刻畫了堅定的愛情,還有人性的慾望,要能度過宿命則需要磨礪與經歷,不然就很難堅固地抵擋風雨並懂得互相珍視。

所以在允禮猶如范蠡將西施一般的甄嬛送去情敵手中,奉了皇帝之命而前往凌雲峰時,他後悔了,也覺得有些愧疚,因為他相當自責,自己終究要考慮母親舒太妃,不得不自私地將心愛的女人帶回後宮。

當然,動了真感情的王爺,還是難忘舊愛,總算不負觀眾對於真情與癡心永不改的期盼,所以會將自己最心愛的珊瑚手串送給甄嬛,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但是他後來因為準噶爾的摩格可汗要求和親,為何又那樣衝動呢?

個人覺得十七爺有時也相當殘忍自私,這點不得不提。

先說上圖,他以為皇上真的要將甄嬛送去和親,於是打算拚了,召集並率領所有的親兵要去營救心愛之人。

可以說,我在〈《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五)愛新覺羅‧允禮從果郡王變為果親王的悲哀〉寫的是一種浪漫美好的角度,而在此篇解釋允禮的內心世界,卻會顯得比較黑暗一些,只因為無論是誰談到了感情,不管是自戀或戀人,必然其表現不免非常自私

浣碧(玉隱)的自私在於她只愛自己,如我寫〈《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二)甄嬛身邊的好姊妹(崔槿汐、流朱)和最差勁的妹妹甄玉隱(浣碧)〉的剖析,而王爺的自私,在於他只想保全心愛的女子,所以為了解救甄嬛,他完全顧不得會受到牽連的所有人:他的側福晉玉隱、舒太妃、自己身邊的所有人,包括甄嬛的子女三人,以及他親兒子元徹的性命。

設想:假如你是皇帝,你的弟弟要發兵公然對抗友好的盟邦(準噶爾),還是為了搶回自己的小老婆(熹貴妃甄嬛),你會不會因為戴了綠帽子想要殺光他全家?又怎麼猜不出來兩人關係匪淺?再者,會不會懷疑那對在宮外懷上的龍鳳胎並非自己的孩子?最重要的一點,天朝怎麼不需要對無故受到攻擊的摩格可汗給點解釋,甚至將一干人等的頭顱送去當賠罪?

這齣戲之所以有趣,就在於編劇將許多角色紛紛加以對照,因此顯得對應起來格外反諷。

王爺是深情的,同時也是殘酷的;允禮是多情的,更不得不說他很專情;十七爺是理智的,但也不負責任,總被愛情沖昏了頭,連親情都顧不得;這樣的男人值得愛,或許也更得恨,就看自己站在哪一方立場。

或許,皇帝殺允禮沒錯,就算發生在哪個男人身上,老婆和弟弟玩婚外情,又生下小叔的雙胞胎還充當自家的兒女,是個男人的話,就會想辦法除掉這些禍害。別忘了,龍鳳胎之一的弘曕身為六阿哥,還有可能繼承皇位呢!

或許,甄嬛和允禮的愛是難得一見的真愛,這種真愛可以強大到為了報仇,讓妻子去謀殺丈夫兼國家最高領導人,並且強迫身邊的人們全都成為共犯,例如〈《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五)無根之人,有根之情,從蘇培盛與崔槿汐「對食」,談周寧海、小允子說不出口的愛情〉的小允子、蘇培盛和崔槿汐,甚至允禧與甄玉嬈也可能早就看出一絲端倪,又如我在〈《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最透澈的齊月賓(端妃)、最重親情的馮若昭(敬妃)和不得不依附或聽命於甄嬛的女人們〉所說,最後甄嬛沒了朋友,齊月賓不得不裝病避開她,成為皇太后之後同盟的馮若昭等人,同樣也有些許不會言明的隔閡。

這就是愛情,一個男子自以為是的愛情,而且是寧可犧牲所有人,也要實現並且用死亡來奠祭的愛情。

就算最狡猾的手段,或者最自私的考量,愛新覺羅‧允禮已沉溺其間,不可自拔。

有時回顧兩人之間,彼此都有些說不得的心機,或許那份感情最初也不太純粹,只是看見王爺在桐花台的最後一夜,那拈著酒杯的舉重若輕姿態,或者臉上釋懷卻又依依不捨的微笑,總覺得這個男人是具有血肉的,也是如此真實的。

就算他僅僅是個編劇根據想像所化身的虛擬人物,還是那樣吸引著我的目光,直到他走向終點的那一刻為止。

其他內容請參照: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一)雍正一朝的歷史設定和小說差異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二)後宮中皇帝的廿五個女人們:舊社會一夫多妻、滿漢矛盾與封建王權的惡果!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三)皇帝這個扭曲的人物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四)甄嬛這個女人的愛恨情仇、爭權奪利、派系鬥爭,以及她的心境轉變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五)愛新覺羅‧允禮從果郡王變為果親王的悲哀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六)華妃一黨:美豔兇悍的華妃、馬屁精麗嬪、耍花招的余鶯兒、忠心的頌芝、最狠毒的曹琴默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七)皇后一黨:最壞的皇后、最蠢的齊妃、最小心眼的瓜爾佳‧文鳶、最厲害的太后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八)皇后一黨:最可悲的安陵容,後宮趨炎附勢的女人,還有劇情幾點不合理與不符史實之處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九)沈眉莊和溫實初的戀情,還有沈氏的身家解說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最透澈的齊月賓(端妃)、最重親情的馮若昭(敬妃)和不得不依附或聽命於甄嬛的女人們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一)不幸且不符歷史的太后、皇子、皇孫皇女們、乾隆帝和幸運的玉嬈與愛新覺羅‧允禧夫妻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二)甄嬛身邊的好姊妹(崔槿汐、流朱)和最差勁的妹妹甄玉隱(浣碧)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三)電視劇的少數錯誤(上):幽靈、簡體、龍體、退燒、對聯、銀票、箭法、偷窺、文字獄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四)太監與宮女們的故事:大家都是可憐人!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五)無根之人,有根之情,從蘇培盛與崔槿汐「對食」,談周寧海、小允子說不出口的愛情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六)電視劇的少數錯誤(中):假死藥、王爺筆跡、腰牌、斛、身孕、古琴、清朝女子髮型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七)從「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得聞古典詩詞賦化為台詞與戲劇配樂、主題曲、片尾曲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八)電視劇的少數錯誤(下):炭、古箏、背景、佛道、字跡、冰盆、釵、紙錢、玉墜、宮規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九)劇中諸多美食(大餐、點心、嬰兒食品、補品、「六必居」)和「甄嬛體」流行範例

(代ROSY貼,待續)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sylovesyou&aid=6537248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6 10:43 【udn】 這有相關產品!手書 高明 教甄 書寶二比價

 回應文章

Hsiang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1/16 21:34

潛水 Rosy 的甄嬛傳觀後感已久

真的覺得您對於劇情內容的剖析和推測都十分精彩

讓我看完了甄嬛傳後真的去把小說原著看了一遍,而且意猶未盡!

在看到您這篇關於果郡王的分析,剛開始是有一點點持保留態度的,

但是越看到後面,就慢慢的能夠理解您對於果郡王的看法!


另外您上面的回復有一點提到:

允禮為何能讓孟靜嫻懷孕,小說似乎有提點出是因為孟靜嫻其實也猜出甄嬛和允禮間的情感,

刻意穿著和甄嬛相似的服裝,在酒醉的允禮眼中誤認為是甄嬛,

彷彿又回到了凌雲峰的夢境,才懷了允禮的小孩吧!

因為我是從電視劇中得到了主角的性格和形象,

再回頭看原著,其實對整個小說的人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也多了很多想像的畫面,

非常謝謝您所提出的觀點,不只讓我重溫了劇情,且多了更多更多遺漏的驚奇!


天路(今日當如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抽絲剝繭
2012/06/28 00:50

真如妳所言,十七是個懂得~求生之道的聰明人!

求生,包含了活命,生活風雅,情趣......

他身邊跟著的阿晉,是個難得的體己又本分忠心的人。

Rosy(rosylovesyou) 於 2012-07-15 14:52 回覆:

我挺喜歡這個電視劇中的十七爺,外表不說,滿身才華、聰明、癡情又懂得情趣,可是現實中沒有這樣的男人啊……

看了這麼多電視劇以來,我頭一次如此心動於一個角色,總覺得要多為他寫兩篇文章來讚美幾句,滿足一下許多年前的少女夢想,哈。

能得阿晉這樣的手下,或訓練出那般的忠僕,可見其主子的能耐。


人妻
關於戲中三個男角
2012/06/18 08:15

謝謝版大回覆討論,真心感謝您有這個版這麼多觀點,這麼的用心截圖寫文,否則我看了N次的甄嬛熱到今天還沒地方討論呢,總覺得對岸討論區少見如此高水準的討論。

關於戲中男角三人,三人擁有的條件差異甚大是真的。皇帝當然不用說,他有天下的一切掌控人性的權力、物質,雖然討人厭,但是不可否認最初甄嬛與這位大叔相遇時仍是天真爛漫的小女孩,她裝病避寵了半年多以為從此可以安然老死宮中母家也可平安,卻不知宮內各府尤其是內務府與宮女太監都不是善與之人。正在她開始連累身邊的人償盡宮中人事冷暖與孤寂時,一出現就同她品蕭論文的中年大叔,她還是忍不住動心了,並非因為知道那是皇上。就如同真實世界中,很多初入職場的小女生會被年紀差距很大的年長上司吸引一樣,除了權力就是春藥外,大叔歷經多段數不清的曖昧關係,人生經歷又豐富,很容易可以追上小女生。

我對劇中皇帝一角的厭惡程度沒有樓主大(哈哈,不好意思啦),我有看見他勤政、文武雙全、詩書騎射樣樣精通的一面,就算吃東西會發出怪聲(^^),但手上握有只要是人都想要的最高權力可以給與他人世上一切物質榮寵,就算假裝,也可詩詞論情讓人忍不住愛上的中年大叔。幾場很重要的戲:溫泉賜湯浴、椒房榮寵、半夜雷雨中跑來安慰、身不由己時偷偷傳來情書訴說情衷、雨中磨墨書寫、無數次共同品詩談政...這些都是其它兩位男角沒有辦法辦到的。雖然後半段他與甄嬛的關係已經由愛侶變調成為相互猜疑提防的君臣關係,但不得不說,他其實是三個男人中最懂甄嬛個性與實際才華的人。如果他真是庸俗不堪的昏君,他絕對不會在許多重要政治判斷時刻聽進甄嬛的建議,重用甄嬛的政治才華,甚至給了甄嬛害死自己的條件。其實,這世界上,並不是只有愛情才能打動人心,權力、金錢、風雅、親情、自我實現全部都是紮紮實實的武器,皇帝先天就擁有這些武器,年輕的甄嬛無法選擇也無從逃避的一定會愛上這個大叔。

果郡王(河清王)可以給甄嬛的也不少,不過在年輕時的甄嬛眼中,再怎樣的俊俏青春才華調情,也比不上她那時已經償盡的皇帝諸多寵愛手段。如果不是甄嬛後來選擇出宮自保與保住家人親友,早已決定從此了斷前緣,被宮中指派的尼姑欺負得很淒慘,果郡王再怎樣追求風雅詩書文詞音律具通也絕對打動不了已為人母進入輕熟女時期的她。我想一時激情奔入大雨表情訴衷,跟後來她仍然打算跟隨果郡王作地下情人那是兩種不同的考量與打算。在職場歷練過一段時間變得有心機的甄嬛,雖然一面用自憐的方式持續博取果郡王的憐愛,也一方面存著危機感擔心失去這個當下最大的奧援會讓她與家人下場更淒慘。當然談情說愛唯美是最表面賞心悅目的方式,主要甄嬛利用果郡王的心機,未必比不上果郡王獵取芳心的心機。

至於那個溫實初,對甄嬛來說是徹頭徹尾的好人、好利用的棋子。我不喜歡溫實初那個角色,那樣的男性雖然現實世界很多,也是大多數女人最後會選擇的結婚對象,但絕對不是一個好情人,我甚至覺得他不可能是一個好丈夫。人貴自重,這是甄嬛在圓明園對四皇子說的話,拿來套用在溫實初身上也可用;溫實初一直把自己那麼卑微的呈現在愛情面前,是聰明有條件的女性最不可能愛上與選擇的對象。他卑微的在宮中當太醫言聽計從根本沒有手段駕馭愛情,他卑微的在凌雲峰祈求一無所有的甄嬛回心轉意當他地下夫人沒有自知之明外,更是從來沒有真正了解過他愛的女人真實個性與欲望在何處,更無從給起。一生胡裡胡塗任命運擺布,連自己的命運沒有認真追求改變過也都不能掌控的男人,要怎樣讓女人愛上她? 只有眉庄那個時運不濟的可憐女子選無可選下才愛上他,但同樣的,溫實初其實心底並不真心珍惜眉庄得來不易的感情,這個人我實在無法喜歡他,醫術良心雖好,但是笨得可以。

對甄嬛這樣條件的女子來說,我覺得與她最匹配的還是皇帝,不論是聰明才智與政治智商只有皇帝才能與她平起平坐,甚至可以說甄嬛是皇帝一手調教出來的高手,也是夫妻也是師徒關係,尤其後半段處理朝政、夫妻間勾心鬥角,兩人莫不是棋逢敵手。看完戲劇後,我覺得這兩人真是天生一對,合該作夫妻。

果郡王只是一段人生美好的小插曲,失意落魄時的一塊浮木,像一個美好的浮光掠影。

溫實初更是徹頭徹尾的下屬與好人一枚,根本不值一提。

Rosy(rosylovesyou) 於 2012-06-26 00:05 回覆:

我竟然又漏掉了這個留言沒回,真是不好意思,也非常感謝您常來小格,許久沒有這樣長篇的留言,真的讓我非常感動。

截圖是為了解說方便,寫作這個系列則是希望有更多觀眾可以欣賞難得的好劇,因為這齣戲是多年來難得一見的改編好作品,能討論的主題非常多(我竟然累積了差不多還有四萬字沒公開,加上給您的答覆也差不多破萬字了,天啊,愈寫愈多,還是在後面一起彙整)。

話說甄嬛當初裝病,避寵之後遇上了那個電視劇中大約老了廿歲的「果郡王」,這方面顯示了皇帝對於年輕十七弟的心態:羨慕和嫉妒並存,就連看上一個女人,也要虛榮一下,掛上自己那個多才多藝的弟弟名頭。

十七爺就不多提了,此男在小說太縹緲,變成電視劇的塑造如此成功,連我也不免心動萬分,畢竟是很難存在於現實的人物,就留給電視劇觀眾偶爾幻想吧。

在那樣的舊時代,溫實初連半點追求甄嬛的機會都沒有,選秀在即且各旗名簿不可能修改,甄嬛一入宮他也甭想了,所以他從頭就是個悲情男配角,只是運氣還不錯能遇上心中寂寞的沈眉莊,兩人也挺能搭配的,至於他暗戀甄嬛還能做出許多犧牲和設想,個人認為已經很不簡單了,畢竟那個年代皇權大於一切,男女之情或花好月圓皆不過是小人物的幻想。

我有點中暑,且這邊網路轉鐘就要斷線,就簡單回答了,後續幾篇希望在六月底之前能彙整圖片之後陸續貼完。

晚安。


人妻
關於果郡王
2012/06/17 21:40

如果沒有這劇的金牌製作鄭曉龍盯著作者去改編,小說裡的疏漏完全呈現在電視劇中會變得許多地方荒謬。

不過作者在後宮鬥爭小說的寫作上也算上乘作品了。

尤其您這篇分析,戲劇裡果郡王這個人的愛情過程有著很多欲望與心機,相對來說,小說裡描寫果郡王在凌雲峰苦苦追求甄嬛那大篇幅的愛情戲,才是廣大女性最為心醉的一段文字,那句大雨中,果郡王回答甄嬛的定情話:  “在我心目之中,你便是我的天地人間。”

原文:

東方的天色逐漸明亮起來,晨光有淺藍的柔和色調,帶著露水的潮濕。他的語言字字在耳邊,輕緩如暮春四月的風貫入耳中,“我在你心中,是怎樣呢?”

    我想一想,滿心的情意都化作十六字,“積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豔獨絕,世無其二。(1)你在我心裡便是‘世無其二’。”

    他的額頭抵著我的額頭,輕輕笑道:“這是古詞裡讚美男神的,我並沒有這樣好。”

    我笑而不語,只問他,“那麼我呢,在你心中又是怎樣?”

    他略略思量,答得鄭重而堅定,“在我心目之中,你便是我的天地人間。”

整部小說我只有看到這裡整個人大喊我受不了啦,整個心都如何了高濃度的甜酒一般醉了,哈哈。建議甄嬛迷若沒有看過小說,也可以去觀賞一番。

再對照樓主用心獨特的戲劇畫面與邏輯分析,會更懂得小說與戲劇的差距與藝術性。果郡王的存在,就如同之前紅極一時的電視劇犀利人妻裡面的男配角一般,是女性心中如夢似幻,一聲難求的夢中情人,果郡王不顧朝臣鬥爭衝入華妃宮中救人(溫永遠都是小心謹慎,但是欠缺男子氣概)、不似果郡王永遠以甄嬛所想所望為第一重要事來看待,如真心協助甄嬛上位、永遠替甄嬛看照父母兄女、永遠替甄嬛遮風擋雨。

不知道為啥那麼多人喜歡溫實初,我個人覺得溫實初人雖善良忠誠,卻無能力也沒有手段哄得情人情不自禁愛上自己(就是孬),也沒有能力給予女子她所想要的一切(他也就那隻破玉壺),對於愛情上來說,溫實初才是自私的,他只想著將甄嬛佔為己有,卻對所愛女子的家人沒有看顧,最後被拒絕了還愛上心愛女人的好姐妹,真真不專情。甚至後來愛上眉庄也愛得不乾不脆,等人都去了才裝可憐說早該給了他那把破玉壺,我覺得他真是廢才一個。

Rosy(rosylovesyou) 於 2012-06-18 01:26 回覆:

完全同意您對於改編的說法,原著小說七本我都買了,前三本是同一間出版社,讀來覺得是此類宮廷鬥爭小說出類拔萃的作品,只是後面四冊不免失望,僅有結局特別喜歡。

這幾年我買的內地紙本小說僅有廿本,當初聽說要拍成電視劇,只覺得困難度高,由於劇照特別難看,所以在發現編劇是原著作者之後,又回頭去看了導演的另一部作品,稍微引起了興趣,也幸虧有蔣欣這樣的好演員,不然當初真的沒打算觀賞(本人對架空背景沒意見,卻覺得拍攝方面困難度高,不希望又看見類似《金枝》那種粗糙淺薄的手法)。

但說到小說內容,當初吸引我的也是宮鬥,清河王太夢幻,那種戀愛個人沒談過(也覺得玄清不真實,僅有皮相和才華的蒼白描述),反而對改編的電視劇人物非常喜愛,倘若不是這樣的劇本和演員,特別是演員李東學的詮釋手法和演技層次感,這齣戲就會流於普通而老套的言情劇碼。

個人唯二不認同的,就是您竟然拿台灣某齣嚴重抄襲多部內地電視劇和小說的爛戲來對比,簡直就是貶低了原創改編的《後宮甄嬛傳》,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泥汙,拼貼自《蜗居》和許多內地網路知名小說的垃圾,根本沒有討論的必要。

此外,個人也不認同那個「孬」字,溫實初沒有地位,也沒有足夠的心機,就算他對沈眉莊動情,仍然並未就此忘了甄嬛,請回顧一下電視劇的諸多情節:

「對所愛女子的家人沒有看顧」?甄嬛的父親甄遠道染上安陵容設計施放的鼠疫,他去救了。但要他跑去寧古塔(黑龍江寧安縣)?溫太醫還得窩在太醫院當院判,能力有所不及,而且這時甄嬛人在甘露寺,顧此失彼,他不像王爺有能力到處跑,輸在身分地位上,也輸在這份心機。

「他只想著將甄嬛佔為己有」?行動沒有,心裡可能想過,但毫無能力辦到之外,請特別注意一下甄嬛身邊後來最得力的助手衛臨,也就是溫實初的同事兼學徒。沒有溫太醫的囑託,衛臨可能去幫甄嬛麼?甚至可以說,少了衛臨,甄嬛如何能讓葉瀾依下毒得手?又如何能夠在最後慢慢掏空皇上的身體,最後將之氣死?

除了衛臨是甄嬛復仇最重要的幫手之外,請想想那次滴血驗親的結果,為什麼溫實初要自宮?一個可能,他是要對沈眉莊表示自己的肉體之愛就僅屬於她這樣一個女人了,再者還有一個念想,倘若沒有如此來打消皇上的疑慮,甄嬛還是會被懷疑,不得不安插衛臨接任太醫院的院判,不也是溫實初最體貼的設想麼?

最後談到「被拒絕了還愛上心愛女人的好姐妹」,沈眉莊那晚上用的是春酒,喝了就會性起,他是男人,難以控制是正常的,對照一下允禮為何能讓孟靜嫻懷孕,不就是喝醉了麼?既然黃湯下肚就會控制不住自己,那麼同理可證,溫實初喝的可是太后送給沈眉莊來誘惑皇帝的加料春酒,春情勃發的男人能忍著說了那麼多話,能掙扎到最後一刻,個人覺得有些佩服,至少他在那場一夜情之後負了責任……

說到自宮,就算是太醫自己動的閹割手術,在幾百年前的清朝雍正時期,也是非常危險的舉措,假使我是男人,要我為了無心於自己的女人自己割下那話兒?要我為了一夜情的對象切掉男人最重要的寶貝?別忘了,溫實初是獨子,他家絕嗣了,就算溫太醫的爹受過甄嬛她爹的恩惠,可是溫家就此絕嗣,是溫家老爹能接受麼?(電視劇沒拍,小說沒寫,但絕對能想像。)

再說,溫實初擔任太醫,許多甄嬛要他幫的忙,好比避寵,或者找時疫配方,甚至是救小允子生病的哥哥(小允子的效忠根據於此),若說甄嬛不是利用這分戀慕,又是什麼?

「裝可憐」是可以接受的,小說裡面至少溫實初同沈眉莊生了個兒子,最後還能上位,結果改編成電視劇之後呢?那就是真正的可憐了,溫實初一輩子不能認自己的女兒靜和公主,也沒辦法當個完整的男人,活著只是守著沈眉莊的墓來回憶過去,也沒辦法回到甄嬛身邊,妳說他可不可憐?(女人是同情弱者的,我不得不這麼憐憫他,畢竟他沒有必要那樣選擇,可溫實初還是做了。)

或許是個人欣賞的角度所致,如果我是甄嬛,仍然會選擇允禮,儘管當初追求的手段多了些,心機深了些,但也沒別的人可以挑了,溫太醫只能是夥伴或助手,沒有發展的可能性,但若我是沈眉莊,無論是報復或尋找身心寄託,溫實初還是是不二人選。

若論劇中三位主要男角,其實也是相當好的對照,皇上擁有美女權勢天下,但缺乏真愛;王爺僅能擁有凌雲峰的一段真愛,回到現實卻什麼也無法擁有;而對比皇帝和十七爺,溫實初連想都沒得想,機會全無,只能被犧牲了,所以他最後將玉壺給了死去的沈眉莊,也是讓甄嬛安心的一種手法。

別忘了,這是負責的做法,一夜情之後有了孩子,為的是安撫沈眉莊的魂魄與自己的良心,同時更是讓甄嬛覺得心中沒有負擔,實際上溫實初什麼都安排好了,這樣的男人是居家入宮最好的伴侶,可惜了啊,甄嬛覺得不來電、實初哥哥缺乏琴棋詩畫的才能、文武均無,僅僅是貼心溫柔也是沒用的。

而個人絕對不贊同那「廢材」兩字,就算生殖器官廢了,能夠為甄嬛準備妥衛臨這樣的人才,還能多年使得多疑的皇帝毫不懷疑,那實初哥哥就是個頂尖人才了。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好評
2012/06/17 06:55

看到第十一集了! 您的介紹很受惠! 謝謝您!! 

加油繼續看.....有些內容豐富,但有少許讓人感動,很多的怨懟 與欺瞞,後宮幽怨,不計其數!~


Rosy(rosylovesyou) 於 2012-06-17 07:48 回覆:

很高興能引發您的觀賞興趣,這也是我寫這個系列的初衷,後面大概會再貼兩篇,必須等圖片彙整完成(我手邊有五百多張圖,搭配文字需要時間來整理)。

個人認為第一集開頭比較無趣,入宮之後的華妃是一大亮點。

歡迎常來。大笑


。璽兒。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
2012/06/16 20:44

太好了,終於輪到果親王的文了!!

Rosy(rosylovesyou) 於 2012-06-17 07:56 回覆:

王爺的狡詐一言難盡,比起他來,溫實初真是太單純可愛了,還是沈眉莊眼光好。愛你喲!

那個「擎」字的意思多變,可以是「拿」,也能是「輕輕抬高」,原文我本來有意仔細解說,又擔心有網友責怪我思想扭曲,可那就是古人曖昧的情趣,不得不說李後主的詞描寫得太過於惹人聯想,至於能夠如此聯想的十七爺,那就……

順道一提,李東學的時裝打扮很英挺,就是人太瘦了些,據說他為了演好果親王的苦情而減肥,瘦得後期臉都凹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