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5/18 23:57:41瀏覽42021|回應0|推薦16 | |
系統當機,重貼。 最近跟朋友談起了我的作品,本人目前只針對《後宮甄嬛傳》出版上面這本書,其餘任何探討職場之類的書籍概予本人無關,請特別注意。 有朋友告知,前些日子網友以為本人在不同網站有分身,實際上我發表創作的地方很少,比較完整的作品都在UDN,近十年也僅使用rosylovesyou或Rosy為筆名發表文章。 目前探討《後宮甄嬛傳》的網友很多,但個人迄今僅在香港鳳凰網博客與台灣UDN部落格貼出這個系列的五十多萬字感言,另有台灣兩家媒體(東森新聞雲、NowNews今日新聞網網路全文轉載)、中央社的推薦新聞等,必然署名清楚,請看如下所示網址: 香港鳳凰網:http://rosylovesyou.blog.ifeng.com 東森新聞雲轉載頁: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1205/135886.htm NowNews今日新聞網轉載:http://www.nownews.com/2013/04/09/38-2922731.htm 中央社每週好書榜:http://www.cna.com.tw/Proj_GoodBook/973.aspx 內地另有掛上浮水印的一位轉載於〈後宮甄嬛傳吧〉,其餘轉貼者皆沒有經過本人同意而轉載文章。 那些網路ID與本人莫名很相近的,什麼「RosXe」、「RosetrXXX」或「螺絲XX」……皆與本人無涉,請勿混淆;此書目前在兩岸三地、星等馬東南亞國家和美國都有網路書店正在販售,況且《後宮甄嬛傳》專書個人迄今也僅出版這一本繁體版的《你沒看懂的後宮甄嬛傳》,網路公開文章與出書的內容並不盡相同,特此強調。 回到正文。 《後宮甄嬛傳》是個人相當喜愛的一齣電視劇,從細膩的女性心理剖析,到女性在封建社會飽受的各種苦難,詳盡描繪出當時的後宮風貌。 女主角甄嬛所受到的苦難僅僅是一小部分,這世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幸,人的一生多磨多難,活著本就是為了受苦,並且從這些苦難中獲得力量與堅持下去的勇氣及信念。 無論經歷或承受過什麼樣的痛苦,誰都沒有資格說自己最可憐,也沒有權利認為別人可憐,因為真正可憐的是那些已經死去的人,劇中許多女性角色在後宮飽嚐折磨跟陷害,說明了命運在古代的無法預期,最要緊的不過是尋求活下去的方式。 人需要為自己而活,但不能不去在乎所愛之人和愛己之人的感受,愛與生存這兩大主題遂成為此劇的表裡;有些角色經歷很多磨難困苦,有些角色被出身家世所限制,每個女子卻拚命努力地想要謀求生存,因為她們明白生命的可貴。 然而,這齣戲很有趣之處,就在於劇中很真實地呈現了部分專屬於女性的特殊刑罰,特別是古代的「女子五刑」。 一、女子五刑 「五刑」是五種刑罰的統稱,大致上可分為奴隸制五刑、封建制五刑、女子五刑。 漢文帝之前通行的是奴隸制五刑,為墨(面上或脖頸刺青)、劓(割去鼻子)、刖(砍去雙腿)、宮(閹割或幽閉)、大辟(死刑),禍及家人,一人有罪則全家為奴隸,甚至連坐並共同施刑。 隋唐之後通行封建制五刑,指笞(鞭笞)、杖(杖打)、徒(有期徒刑)、流(流放邊疆)、死(死刑)。 上述前兩種五刑,只是古代刑罰的概括,不能完全代表古代的刑罰制度,但卻是定罪後的普遍刑罰;此外,也有所謂的「女子五刑」,細項有別於前兩種男子專用刑罰,古代處罰女犯的五種刑罰,如下圖所示: (1)崔槿汐認罪與蘇培盛「對食」的有期徒刑「刑舂」。 《後宮甄嬛傳》裡面,崔槿汐跟太監蘇培盛「對食」,被罰入慎刑司每天「刑舂」,用舂米來服刑看似並不辛苦,實際上刑舂來自於秦朝的「城旦舂」(城旦針對男犯人,其意是「治城」,即築城;舂是針對女犯人的刑罰,其意思是「治米」,即舂米。)。 「城旦舂」在漢朝以前是無期徒刑,到了漢文帝至清朝則屬於有期徒刑(一般最長為六年),是古代對婦女犯罪施用的一種刑罰,必須在施以黥(臉上刺青)、劓(割除鼻子)等肉刑後再押送官府或邊境軍營,每天戴著鐐銬來服曬穀、舂米的勞役。 當然電視劇不能拍得太過於血腥,發生地點又是在後宮,根據「中國古代四大官衙」(內鄉縣衙、河北保定總督府、山西霍州署與北京故宮合稱)的記錄,後宮慎刑司的女子來自於宮女,身分有八旗的滿、蒙、漢等,因此宮內就少了鐐銬,也不必黥面與劓刑,算是女犯中比較受到優厚待遇的一群。 定罪女犯的這些刑罰,看了讓人膽寒,可以窺見古代女子的地位低下。 因為刑舂除了基本勞動之外,平日還得製作手工,穿衣限制紅色囚服,身上刑具佩戴,定罪後家人連坐(家眷沒收為奴),最可怕的另有針對初犯者的附加刑,進行無期徒刑和肉刑結合的「斬城旦舂」,除了黥(臉上刺青)、劓(割除鼻子)之外,還有斬刑,就是切掉所有的左腳趾(若左腳趾已被斬了,再斬右腳趾),可說非常殘忍。 上面所說的「紅色囚服」並非正紅色,一般是赭色,藉此可掩蓋女囚身上的傷痕與血漬。 清代內務府來自於明朝體例內官廿四衙門而設,慎刑司原名為尚方監(尚方院),康熙元年(西元一六六一年),吳良輔等被孝莊太皇太后以「內官干政」誅殺後,裁撤後另由上三旗包衣組設內務府,慎刑司則具備三堂公審的完整形式,許多刑罰措施都有記錄,特別是對女犯(宮女)的懲罰,非常詳盡。 《後宮甄嬛傳》的崔槿汐受刑時間為夏天,牢房內卻放置了許多茅草與厚被褥,算是一種普遍的折磨女犯方式,但仍比真實的慎刑司處刑好多了,可參考的是槿汐姑姑是宮裡的老人,且為懷孕的熹妃(甄嬛)最親近的管家,這種掌事宮女應該不會受到更嚴重的酷刑,因此劇中似乎也被特別禮遇,還能見著自己的主子訴苦去。 真正的慎刑司,只要是單獨的女牢,都是特別的犯罪之人,囚禁的牢房特別狹小陰暗,受刑宮女每日服完「治米」之刑,回到囚室裡面只能一直跪著,無法直立,導致勞累一日後仍得受到持續的肢體折磨,沒有電視劇那麼寬敞舒服,還得以四處走動。 仔細看崔槿汐所穿的服裝,暗沉的偏紫赭色旗服,也算符合了歷史資料。 古代處罰女犯的刑罰,故宮記載並不多,因為明清以來針對女犯人有特別嚴厲的刑罰,上述五刑是判決後的處置手段,而劇中或有炮烙、針刑、一丈紅、掌嘴、鞭笞等,則是逼供的手段。 古人對女性嫌犯採取的是「押人取供」,主要是審案的角度問題,將所有嫌犯視為有罪為定讞前提,所以劇中會特別表示有所謂的「七十二道刑罰」,一樣樣在未被定罪的嫌犯身上施行,多數的劇中角色或許並不無辜,然而在嚴苛的封建社會底下,帝后嬪妃可以藉由地位來對任何人進行用重刑的手法,導致斷案往往不公。 「七十二道刑罰」這方面,可能許多人都以為來自於「滿清十大酷刑」,其實那幾十道乃針對「嫌犯」而用刑,並非是對罪犯的最終懲罰,因此參照這類資料的時候,會覺得特別殘忍。 此「七十二道」主要來自於明代,如石骰子、水刑、刨目、剝皮、拔除雙手雙腳的指甲和趾甲等,電視劇或許是避重就輕,僅有少數鞭打或針刑的遠景,而沒有特別拍出細節,但剪秋姑姑的那一聲尖叫依然十分驚悚。 明朝酷刑甚多,主要是由於宦官體制龐大,而明朝皇帝擁有了超過十萬人所組成的「錦衣衛」、「東廠」、「西廠」、「內廠」等機構,故而在前朝與後宮都造成了許多的冤獄和悲劇。 清初的十三衙門,就是仿造明朝內官的廿四衙門而設,雖然刪減了絕大多數的宦官,裁為三千人以內,而且至清末也未超過此人數,閹人除不許讀書之外,還嚴禁干涉政務,道了慈禧太后時期仍然如此,後宮的李蓮英並沒有像魏忠賢那樣偌大的權限,可以隨意刑獄或殺死官員。 十三衙門由高至低為:司禮監、御用監、御馬監、內官監(宣徽院)、尚衣監、尚膳監、尚寶監(尚寶司)、司設監、尚方監(尚方院)、惜薪司、鐘鼓司(禮儀監、禮儀院)、兵杖局、織染局(經局),其中司禮監太監首領等同於四品官銜,對於想要「懲前朝(明代)之變」的大清,這是需要改革的重點。 後來康熙時期將內宮論案之權統共移交至慎刑司,而內務府總管掌理各宮雜務和各從屬單位人員,使得權力因此大為縮減。 慎刑司內務府所屬機構,可是其職權能越過內務府總管,由帝后或掌理六宮大權的嬪妃直接下令,主管內務府上三旗(正黃旗、正白旗、鑲黃旗)嬪妃、宮女等,掌理宮廷的各類刑罰,因此內務府來自上三旗或包衣奴才的旗人、太監、宮女等犯了宮規,一體交由慎刑司定罪及量刑,但執行處罰和取供同樣由這個單位專責,而不由刑部或其它司法部門管理。 上面兩圖為現存的兩款老虎凳,上面是明朝衙門使用的簡陋老虎凳,下面這圖則是民國以後改良的老虎凳,兩圖皆引用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2141.htm (2)剪秋所受的逼供之刑:鞭刑、針刑、老虎凳,劇情暗示還有包括炮烙在內的七十二道酷刑。 鞭笞算是相來說對比較輕的處罰,將人固定好之後用鞭子抽打,一般不會如下圖這樣坐在刑凳上,而是吊起來打,坐著往往是施行杖刑,坐著鞭打以正常狀態下不易法受力,因此或許剪秋姑姑還遭受了其他相關的酷刑。 然而,按照晉時葛洪《抱樸子‧用刑》的說法,鞭笞也可能會打死人:「昔周用肉刑,積祀七百,漢氏廢之,年代不如。至於改以鞭笞,大多死者外有輕刑之名,內有殺人之實也。」(過去周朝用肉刑,累積了七百年之久,到了漢朝漢文帝廢了肉刑,改為鞭笞之刑,很多人覺得這些犯人被如此處刑打死算是罰得很輕了,實際上卻是假減輕懲罰的名義來殺人。) 所謂的「鞭笞」,乃是使用皮鞭或藤條、細竹來抽打犯人,因為這類刑具頗有韌性,張弛間施力者比較輕鬆,但受力者卻會分外感到疼痛,輕者表皮出點血,嚴重者會打到內傷或流血致死。 至於剪秋,大致上可以肯定她受過的刑有:鞭笞、針刑,還有無人探討的恐怖老虎凳,對照上下兩圖即知。 剪秋去慎刑司受針刑的同時,可看到她臉上的鞭痕,坐在一張大凳上,那就是老虎凳的原始模樣。 老虎凳是一種殘酷的刑罰,多用於逼供,可能導致死亡,由於把嫌犯固定在長板凳上,上身和雙手被綁在背後連著長板凳的木架上,雙腿赤足在凳面上伸直,膝蓋以上的大腿用繩綁在凳上,於小腿與凳子或腳跟下置放磚塊或重物,使受刑者的雙腳向上抬起,以牽拉腿部關節韌帶為施刑手段,往往會導致肌肉撕裂或瘀血,長時間刑求則大有可能雙腿殘廢,嚴重疼痛的情況甚至會使人因韌帶硬生生扯裂的痛楚及內出血死亡。 另外,曾見過一段資料,描述所謂的「鞭笞」有「竹節鞭」和「蒲鞭」,前者使用鐵做成竹節的形狀,抽打戰犯特別容易受筋骨重傷,後來成為一種戰場上的特殊武器;後者是東漢時出現的特殊鞭子,使用蒲草製成,抽打並不會痛,「蒲鞭之政」也就成為刑法寬仁的代稱。 一般而言,古代刑獄逼供或懲罰,鞭笞時多用沾了鹽水的鞭子來抽打,殘忍點的甚至會在鞭上塗滿辣椒油,鹽水頂多使傷口破皮疼痛,但後者打在身上卻導致傷口很容易潰爛;使用鹽水的皮鞭,吸收鹽份的皮鞭會特別有彈性,抽打時劇說傷痕更為疼痛,而且因痛苦而使得傷處容易綻裂得更嚴重。 下圖還是可憐的剪秋,她在進入慎刑司之後尚未定罪,就讓精奇嬤嬤用皮鞭抽得滿臉是血。 圖中有枷具(扣住頭頸和雙手)以及鐐銬,掛在牆上或放在角落,除了朦朧的江福海公公似乎被鎖在後面,而剪秋被繩子綁著半坐於過大的刑凳上,並沒有看到太多刑具,頂多就有最前方的炭盆。 例如最常見的拶刑,古代對嫌犯施用的酷刑,以拶來夾女子雙手的手指頭,故名拶指,唐宋明清各代延續下來,除了一般官府對女犯慣用此逼供,後宮也很常見。 拶刑這種肉刑多用於偷竊者,處刑用以表示其手腳不乾淨,用刑時取特製繩索竹籤穿繫著手指,行刑者從兩邊用力拉緊繩索,輕者皮開肉綻,重者指骨可能被夾斷,此物名為「拶子」,行刑時嫌犯跪地,雙手合掌向上高舉過頭頂,刑具套上犯人的指縫間,夾住雙手大拇指以外八根手指的指根,動刑時拉動繩套收攏,擠壓嫌犯手指,造成劇痛。 此外,除了兩名在女嫌犯左右收繩的處刑者外,另外會派一人在嫌犯身後扯著女子頭髮,防止女嫌犯過度掙扎而掙脫。 使用這種刑罰時,還會用「攛梭」的手法令受刑者更為痛苦,也就是把拶子收緊後,綁牢繩套並用木榔頭敲打拶棍兩頭,指根來回受到移動的「拶子」刮擦,加重受刑者的痛苦,輕者脫皮潰爛,十指連心,重者指骨斷裂,痛苦非凡。 這樣的酷刑很容易使人殘廢,後來明代東廠改良了針刑,採用長達三寸長針戳入指甲縫內,如此的痛苦也就是《後宮甄嬛傳》的剪秋所演繹的模樣;不過明朝逼供往往會把針刑連同剝除指甲和趾甲一起進行,將長針過火燒紅之後,戳入嫌犯甲內與肌肉相連處攪動分離,如此用鐵鉗一扯,很容易而不費力就能輕易剝下嫌犯的指甲與趾甲。 杖刑是隋唐以來的固定五刑之一,但也在明代被無限發揚光大,成為最惡名昭彰的「廷杖」,由太監決定前朝大官們的生死,往往用灌了水銀的長杖打個十下,就能把人脊椎打斷或骨盆碎裂,不少官員因此在宮內讓閹人活活打死。 而在宋明清三代,最清楚的就是《大明律》規定,任何婦人犯了奸淫之罪,不需要查明真相,必須馬上就來個「去衣受杖」,意即除去下身的衣褲來責打,不僅造成皮肉之苦,還會達到凌辱的效果,女性可悲可見一斑。 然而看電視劇裡面,剪秋坐老虎凳,可能會遭受的逼供方式為抽打腳底板,或者使用烙鐵燙腳底板,所以《後宮甄嬛傳》為她特別用了五分鐘播出慎刑司的酷刑情節,就是在暗示剪秋姑姑最後因審訊受刑卻堅不吐實而死。 電視劇裡面的炮烙,是一種燒燙肌膚的酷刑,如圖中所示的火盆,是漢朝鐵器發明以後,使用馬蹄鐵來替代原始的炮烙之刑,將大範圍的炮烙處刑縮小為重點部位的逼供手段;這種酷刑早在夏代就有,《史記》記載暴君夏桀很喜歡看人用炭火燒熱銅柱,令人爬行柱上,爬不動了就會落在炭上被燒死,受刑者多數全身八成以上三度灼傷,此刑必死無疑,漢文帝時完全廢除此法。 從漢代以降,一般逼供使用燒紅的鐵塊或鐵鉗來燒燙嫌犯身體,此類酷刑的烙鐵有可能燙傷人犯的瞬間可高達攝氏一百五十度以上,會使得被燙傷的肌膚瞬間焦黑,有時燙得久了,則會令融化起泡的皮膚立即黏著在鐵塊上面,逼供者用力一扯,整塊皮肉都會被連帶剝離人體,相當殘忍。 明代還有一種酷刑,則是在冬天使用,在冬天零度以下的時候剝光嫌犯,將淋濕的豬皮貼在人的肌膚各處,待逼供時用力扯下這些豬皮,很容易就能將人皮連著豬皮一起撕下,霎時讓受刑者鮮血淋漓。 筆者曾與朋友討論細節,那位女性朋友已婚,說是女人生孩子、經痛從小熬到老,對於此類血淚的忍耐力明顯特別強大,因此《後宮甄嬛傳》受刑先招供的都是公公們,可見男子比女性的堅忍度差得遠了。 個人認為說到忍受力,的確女人要更強一些,或許女性一向性情溫厚,體表脂肪也多一些,受刑時較能堅持下去,所以劇中堅忍卓絕的宮女們都忍受了酷刑,能為自己的意志而犧牲,換作「沒根的」少了忠誠和信念,自然一遭了打或恐嚇便立即吐實。 《後宮甄嬛傳》續集中的女性犯人,還會遭受過一種稱之為「步步生蓮」的酷刑,所謂紅蓮,乃是讓人受盡苦楚的酷刑,施行者在上述這種刑凳上固定嫌犯,取鐵尺把鐵蒺藜抽到犯人的腳心,一頓責打下來,女犯腳心與腳背往往筋骨盡現、血肉剝離;如此,受刑之人一雙腳從此廢了,趾骨筋肉碎裂後,女犯被拖拉起來行走時,雙足觸地,每一步皆踩踏出血紅足印,五趾宛若兩朵紅蓮綻放一路,就像是一路繁花相送,故而稱之。 實際上歷史也真有類似的處刑方式,慎刑司號稱酷刑有「七十二」道,實際上刑罰超過這個數目,往往取名相當美麗,標榜一種美麗中的無比殘酷不仁。 一切美麗都是短暫的,一如後宮女子的青春,或者慎刑司處刑的手段,美女相當容易在這樣的刑具和刑罰下香消玉殞。 (3)夏冬春遭到的「一丈紅」杖刑致死。 夏冬春的遭遇來自於許多劇中人物的設計,當然她個人的愚昧,也促成了自己悲慘的下場。 例如上述的「一丈紅」,自從《後宮甄嬛傳》在過去兩年紅遍各地之後,這樣的劇中刑罰也廣為觀眾所知。 「一丈紅」是否存在於真實的清朝後宮,說來不太重要,因為這種刑罰也就是所謂的「杖刑」變體,只不過劇中來自於小說的取材,華妃用「一丈紅」來懲戒剛入宮的夏冬春,因此會如明朝「廷杖」一樣,行刑的宦官乃遵照上位者的意願而施刑,加上周寧海這位公公因入宮後聽聞夏常在討好皇后的說法,必然會暗示慎刑司的人嚴格執行。 這種殘忍酷刑取兩寸厚五尺長的木板責打女犯臀部及大腿的位置,不計數目打到筋骨皆斷,因此除了傷口血肉模糊之外,「一丈紅」的目的在於致人殘疾,更意在讓受刑者無法侍寢,甚至是立即斃命。 「一丈紅」除了必須見血(紅)一片(長達約一丈的面積,等於十公尺),要讓血噴到這樣的距離,定會打主動脈,意即大動脈破裂,主要是後宮用來懲罰犯錯的妃嬪宮人,取兩寸厚五尺長的板子責打女犯臀部以下的位置,不計數目打到筋骨皆斷,血肉模糊為止,遠遠看去,鮮紅一片,此種刑法輕則把一雙大腿骨打斷,使人致殘;重則因為劇烈疼痛或骨盆碎裂引發內出血,或杖刑之後雙腿大片傷口發炎惡化等問題,導致受刑者在短暫期間內定然死亡。 這種非常殘忍的杖刑,可設想一個女子的下場,人的大腿骨支撐全身大部分重量,可說是人體最粗硬的骨骼,能夠將雙腿的大腿骨打斷,可見施刑者會使出極大的力量重擊受刑者,一般女子是無法承受的。 試想:同樣由後宮宦官所執行的「廷杖」,便已經有明朝官員受杖不過廿下就斷了氣,還有的根本捱不到幾個時辰,臀部是人身體上脂肪較多的部位,能打後臀就打得人當日斃命,可見「一丈紅」重擊女子大腿的下場,無論誰都是個死。 清朝《大清會典》相關記述,說明在後宮之中,只有皇上、太后、皇后這些國家領導人與後宮之主能下命令,通常是由「掌理六宮大權」或「協理六宮之權」、至少在正三品以上的妃位或太子妃纔能定讞交犯人於慎刑司,華妃是正三品的妃,雖有封號為眾妃之首及協理六宮之權,但沒有跟上面(皇上、太后、皇后)告知,雖有權力對皇帝的妃嬪使用內宮之刑,終究算是跋扈之舉。 周寧海解說「一丈紅」忒有感覺,他雖垂目而貌似恭謹,實際上邊說邊用奚落的口吻嘲諷夏冬春,這一段台詞特別精彩。 炮灰夏常在一入宮就被設計殺死,看似戲劇性十足,不過任何酷刑大概都比不上歷史上兩位殘酷的皇后,例如呂后對付戚夫人的手段,就是挖鼻剜眼、熏聾耳朵、灌吃啞藥、剁去四肢、扔進廁所讓美人在地上爬行如動物一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人彘」。 女人的狠毒造成了刑罰的殘酷,或許呂雉出於政治目的和新仇舊恨,使出這等手段只是為了洩憤與警告漢惠帝,《後宮甄嬛傳》藉由莞嬪與曹琴默搭檔對話而嚇暈了富察貴人,但呂后的酷刑仍比不過武則天。 對照「人彘」的「骨醉」最殘酷,在於最臭名昭著的是武后下令將被廢為庶人(平民)且囚禁於後宮的王皇后、蕭淑妃(蕭良娣)各杖擊一百(杖刑一百夏),截去手足(斬斷手腳),投於酒甕中(丟到大酒缸裡泡著),並且說:「令二嫗骨醉!(讓這兩個老太婆醉死!)」 談到「一丈紅」,說來還是比「人彘」、「骨醉」直接點,一般杖刑常把犯人打到暈,總比四肢被切除還得痛苦捱到死更人道一點點,不過俱為古代極為恐怖的酷刑。 說到切除四肢,驚嚇指數頗高的就是「俱五刑」,將砍頭、刖(從膝蓋砍掉雙腿)、割手、挖眼、割耳合而為一,即「大卸八塊」,通常先把人殺死,再把人的頭手腳全剁下來,此法類似「車裂」頗為相似,細微差別再於前者殺了人之後分屍,後者直接將人分屍殺死,這種肢體不全的重刑,基本來自於儒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的概念,人死而不能全屍,下葬還得重新拼接遺骸,被認為是最使死囚身心痛苦之刑。 至於使女犯痛苦的有期徒刑,如崔槿汐因「對食」受刑舂,刑期最高為六年,私人財產無、私人時間無、人身支配權為國家所有,如再犯自首不得獲得輕判,但沒戴鐐銬以為羞辱或限制出入,也沒有附加刑責,隸妾基本勞動是舂米和雜役,算是很寬大了,還沒服刑多久便出來了,大概是這齣電視劇中比較特殊的案例之一。 至於剪秋被逼供到死,江福海招供了一樣得死,只是死得快些或慢些的差別,慎刑司刑罰多,連坐情況(家族親人沒收為奴)也多,像夏冬春遭「一丈紅」遷居冷宮,除了她自己必死無疑,家人也很容易受到牽連。 (4)余鶯兒毒害甄嬛被判自盡,因拒自絕,遭太監小廈子絞死。 古代對身份特殊的罪人,多半採用賜毒酒(鴆酒)、賜匕首、賜白綾、賜繩等物,由其自斃。 回憶一下害過甄嬛的人,瓜爾佳‧文鴛被黃馬褂侍衛群毆而死,是出於大太監蘇培盛的命令,崔槿汐跟蘇培盛「對食」爆發,後來皇后又命手下祺貴人去對付崔槿汐,前仇舊恨累積起來,按照「城旦舂」這種男女一體施行的罰則,蘇培盛當時入慎刑司,大有可能被派去「城旦」(砌城牆)這種粗活,懷恨在心也是理所當然。 說到太監們懷恨的作為,可以參照的就是小廈子對付余鶯兒的手段。 先說說余鶯兒的愚昧,她在位份為「答應」有了封號「妙音娘子」便開始囂張起來,某次搭著鳳鸞春恩車要去侍寢,路遇位階比自己還高的「欣常在」燈籠驚馬,就敢讓人把她送去慎刑司,此舉甚至驚動了太后來救出欣常在,可見余鶯兒的蠢笨。 要說皇帝對余營兒,說來也有些感情在,因此余鶯兒派花穗給甄嬛下毒事發,皇上也就派了蘇培盛親自賜她自盡,已經算是非常禮遇,可見至尊是不討厭她的,讓她保有全屍給了臉面,令蘇培盛在余鶯兒吵鬧下左右為難便是這個緣故。 中國歷史上,絞刑通常不是最低級別的死刑,相反而言,卻是對於死刑犯最優厚的刑罰,因此「女子五刑」算是一種,實際上「賜自盡」算是給高官皇族保留全屍的手段,要求自縊賜死或絞刑處死,而不是可能導致身首異處的斬首、肢體剝離的車裂或俱五刑、下肢碎裂的杖刑、性器官損傷之類的殘缺。 縱然絞刑給了最後的體面,但對於死者來說仍是時間漫長的痛苦過程,死刑犯會相當痛苦地死去,達到了基本的懲罰目的,比起使用鴆酒、匕首、白綾更來得難以忍受。 自縊不算在絞刑,這種刑罰歷史上非常常見,古人的絞刑主要用弓弦縊殺犯人,就是把弓套在受刑者脖子,弓弦朝前,行刑者從後旋轉那張弓,弓愈轉愈緊,受刑者的氣就愈少,最終在痛苦中斷氣,電視劇中的余鶯兒就如此被痛恨她的小廈子勒斷了一半的頸項,故意讓她死得極為悽慘,讓她肢體不全而達到報復的目的。 史上最有名的受刑者,便是死在風波亭的岳飛父子,由於他是功臣,不能斬首,要留全屍,因此遭到勒死;縊死帝王的知名人物,如宇文化及鎰殺隋煬帝、隋煬帝之弟蜀王楊秀父子兩人、隋煬帝子齊王楊暕父子三人、隋煬帝孫燕王楊倓、宗室隋煬帝姪楊顥和傀儡秦王楊浩、楊湛兄弟等多人,手段兇殘;到了明末,吳三桂先殺崇禎皇帝的長子朱慈烺(太子,李自成入北京封為寧王),後來連流亡到緬甸的桂王(朱由榔,南明第四任皇帝)也是這樣用弓弦親手縊殺…… 要說絞刑或縊死是給亡者的優待或洩憤,還是一種雙方的折磨,在《后宮甄嬛傳》的余鶯兒身上,或許兼而有之。 (5)年世蘭拒絕三種皇上賜死方式(毒酒、短匕、白綾),撞牆自盡。 如上所述,皇上給年世蘭挑選的賜死方式,三種都是痛苦少一些的自裁選項。 余鶯兒被弓弦勒死算是懲戒,賜死 古代對身份特殊的罪人採用賜毒酒、賜劍、賜綾、賜繩等物,由其自斃;身分高貴的婦女多賜白色綾緞,歷代沿用,因此皇帝賜死年世蘭也是給了恩賜。 歷史上的年氏出生時間不詳,按照《清史稿‧列傳》的描述,她入潛邸和後宮最少有十年以上,而電視劇《后宮甄嬛傳》以皇帝和周寧海等太監的台詞說她「娘娘風華正茂」、「那年也是十七」入雍王府來看,華妃出場時應該廿八歲,以她對照歷史在康熙五十四年(一七一五年)三月生皇四女、雍正三年(一七二五年)十一月廿三日薨為止,死亡年齡應該大約卅歲左右。 倘若十七歲出嫁,年氏起碼懷胎也得十八歲,所以電視劇細膩計算年齡,頗為符合她十年為側福晉和妃子生育龍胎的時序。 《後宮甄嬛傳》的年世蘭有曹琴默為軍師,但所用的麗嬪、余鶯兒都不聰明,那個時代害人不需要高智商,因此華妃集團迅速敗落;或許,電視劇中的「賤人」隨便給點蠅頭小利就能夠收買,如宮女們作假證供,害人看似十分容易,因此不管是金錢讓人招供,還是藉勢藉端用權力命令奴婢們招供,亦或用刑讓公公們招供,看似真心坦白受死的人,可能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可憐或可悲之處…… 除了上述「五刑」,慎刑司還有絕對致死的剝皮(用水銀剝皮或直接在人活著時剝皮)、腰斬(砍腰部,用重斧從腰部將犯人砍作兩截,犯人會活半個時辰左右,痛苦流血致死)、凌遲(千刀萬剮,金、元、明、清都規定為法定刑,是最殘忍的一種死刑)、活埋(埋入土中使犯人無法呼吸,心跳麻痺)、鋸割(以刀鋸割除四肢)、斷椎(以鑌鐵或棍棒敲斷脊椎)、灌鉛(用融化的銅汁或錫、鉛灌入口鼻、大腸使人痛苦窒息或燙死,錫的熔點是攝氏二三二度,鉛的熔點是攝氏三二七點四度,無論灌錫或灌鉛都能把人燙死)、刷洗(梳洗,用鐵梳在燙過的皮膚上開刷)、彈琵琶(將人脫除上衣,用尖刀在兩排肋骨上來回彈撥,血肉模糊)、抽腸(用鐵鉤穿入肛門,拉扯出人的大腸和小腸等臟器)、醢刑(也稱菹醢,將屍體或活人剁成肉醬,相傳是由商紂王所創)、脯刑(把犯人做成肉乾)、蒸刑(將犯人蒸成熟肉)、鑊烹(又名鼎鑊,行刑時把人放進鑊中烹燒成肉羹)、刳剃(剖殺孕婦、割剝胎兒之意,專門用來對付懷孕婦女的刑罰,行刑者活生生剖開受刑者肚皮取出嬰孩)、斧鉞(用斧鉞劈開頭顱,或將人劈成兩段使人致死)、金瓜擊頂(用錘將人頭部擊碎)、鑿顛(顛是人的頭頂,鑿是用鐵器打孔,即為一種用鐵器鑿人頭頂的死刑)、射殺(用弓箭將人犯活活射死)、獸咬(將犯人投入獸欄被猛虎等禽獸撕咬並吃掉)。 這其中,就算不死,還有可怕的刑罰等著,如幽閉(對女犯施行的宮刑,使用木槌擊女子腹部,人為造成子宮脫垂)、髡刑(剃除所有毛髮,以示羞辱)、鉗刑(戴鐵圈束脖子要,兼及雜物勞動、手工業勞動的刑隸徒刑)、斬刑(切掉左腳趾,如左腳趾已被斬,再斬右腳趾)、臏刑(髕刑,剔去膝蓋骨的刑罰)、劓刑(切掉鼻子)、貫鼻或貫耳(使用鐵鍊穿透鼻腔和耳朵,犯人會異常痛苦,鐵鍊長度控制行走範圍)、、黥刑(墨刑,在臉上刻字,無期或有期服刑者累犯,會被追加),後者是死刑、宮刑以下最嚴重的判罰,附加刑通常包含其他的勞役。 奴隸制五刑是指墨(臉上或脖頸刺字)、劓(割鼻子)、刖(割除膝蓋以下雙腳)、宮(宮刑)、大辟(死刑),肉刑雖然從漢文帝開使廢除,但死刑以下的最高刑罰仍酉保留,後來在此之上出現了流刑(流浪去邊疆為奴隸)、徙刑(搬遷到固定地點服刑),並演變成隋代、唐代的封建制五刑「死、流、徙、笞、杖」的刑罰體制,之後各代的刑律中亦再沒有見到宮刑,直至明朝又重新開始實施。 。 立枷是枷鎖的一種發展的形式,於清朝開始正式作為法律懲治手段,以特製的木籠上端設置木枷卡住犯人脖子,腳下可墊磚若干塊,受罪的輕重和苟延性命的長短,全在於抽去磚的多少,有的死刑犯會被如此公開示眾三天,定讞後論斬(斬首)或其他死刑,算是將死囚折磨到最後一刻的刑罰。 針刑除了用針插手指甲縫和腳趾甲縫,特別當作給女犯的酷刑,在於古代女子必須學習女紅,人身上幾個地方又特別敏感,此類針刑還有針對各處穴道施刑,或者從下體用烙紅的長針刺入,被針插的感覺可會痛得椎心刺骨,是最少有兩千五百年以上的古老刑罰。 至於年世蘭被皇帝賜死選項之一的鴆毒,這種毒酒的刑罰大概算是酷刑之中唯一比較人道的方式…… 「鴆」這種毒藥還成為成語中的「飲鴆止渴」,把鴆鳥羽毛浸泡酒中,便成為毒酒,因為毒性強烈,飲用者很快便會死去而沒有太多痛苦,故常用於賜死出身高貴之人的情況。 鴆是一種大鳥,羽毛紫黑色,長長的脖子,赤色的喙,目前已經絕種,雄鳥名叫運日,雌鳥名叫陰諧,這種鳥有劇毒又門吃毒蛇,毒蛇的毒性滲透到鳥體內,除肌肉、內臟有毒,連喙和羽毛都有毒,其糞便甚至可以腐蝕石塊,鴆巢號稱數十步之內寸草不生,鴆鳥飲水的溪流也會毒死各種蟲魚鳥獸。 春秋時期鴆毒就已被用作謀害人的手段,皇室獵捕導致兩千年後此鳥絕跡,鴆鳥的毒也能以毒攻毒,迅速化解毒蛇的毒性,因此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如果被毒蛇咬了,以鴆鳥的喙刮下些許粉末外敷傷口,可以立即止毒,但正常人誤食鴆鳥肉或內臟,通常登時送命。 《後宮甄嬛傳》的皇帝賜給年世蘭這樣的毒酒,其他兩種也算是讓她自己選擇的死亡方式,比起對付余鶯兒算是優厚許多,只不過再怎麼優厚的選項,其結果都是個死,電視劇所呈現的古代女子悲劇,樁樁件件都訴說著後宮無時無刻存在的各種死亡。
二、一丈紅 劇中,華妃曾用「一丈紅」來懲戒剛入宮的夏常在,《後宮甄嬛傳》裡面的「一丈紅」卻沒有人知道是一種美麗的花,下圖就是這「鮮紅一片」的花,目前在台北市可以見得到了。 《後宮甄嬛傳》或許剖析了一部分的酷刑與封建時代的悲劇,但也帶給觀眾更多的有趣聯想。 關於「一丈紅大道」,若是想要在這樣鮮豔的花朵中間懷古,思考酷刑為何採用了這樣美麗的別名,那麼後宮戲碼之所以引人入勝的,就如同照些花一樣,不過是用華麗的包裝暗藏隱在後宮裡面那一片受難者的鮮血罷了。 不過,賞花可以暫時忘卻古代後宮女子的悲劇,並且得著一處台北的「五月花」新景點,說來也是一項週末出門覽觀的好選擇。 TVBS〈獨家〉「甄嬛傳」仍發燒北市府設一丈紅大道,上下引用三張圖片的報導來自五月三日的新聞翻拍畫面:http://news.pchome.com.tw/living/tvbs/20130503/index-13675780812715239009.html 這一齣戲是否還如今年五月三日的TVBS新聞所說「《甄嬛傳》仍發燒」,筆者不太確定,但很高興仍能見到許多兩岸的電視台或網路電視持續重播。 只要主流電視頻繁播放的,收視率都不會低。下圖就是今年五月份各地電視台重播《後宮甄嬛傳》的時間列表: 朋友告訴我,說是現在該出書的都出版了,大概網路上也沒幾個人想討論《後宮甄嬛傳》,反正本人的書與博客內容不一樣,就繼續探討筆者特別感興趣的主題吧。 例如舞蹈之美。 上圖甄嬛的「驚鴻舞」,除了主演孫儷能跳之外,幾乎《後宮甄嬛傳》所有的女配角都向溫太醫本人學會了此舞,並多次一同在電視節目中表演「驚鴻舞」群舞或張曉龍這位男舞蹈老師的獨舞;無論男女,這樣的下腰動作並不容易,舞者需要相當的柔韌度和韻律感,否則很難跳出「驚鴻一瞥」和「流風迴雪」的輕盈美感。 如此兼具典雅與技巧的舞蹈,對比韓劇就會覺得猶如雲泥之別,高下立判。 下圖就是《宮中殘酷史》的王后Mama,若是對韓語不太明白的人,可能看了這搖來擺去的白衣王后,會覺得好像在看一位外貌氣質平凡的女子簡單擺兩下手,或許這段對著朝鮮仁祖賣弄風騷的舞蹈,很容易引發對於某間小酒館媽媽桑的臆想。 當然,《宮中殘酷史》這齣戲的舞蹈場面不少,朝鮮女子穿著改良自大唐服裝的大肚服,漂亮的髮髻沒學會,唐朝女子會跳的胡旋舞也沒能學會,因此只能搖頭晃腦一番。 一黑一白的兩個主要女角,外貌吸引力不高,對照起來反而讓人想起黑白郎君,或者是黑白雙煞,甚而是黑白無常,反正她們在劇中就是耍一些不入流的手段,不值一哂。 作為女主角,下圖的趙文靜乾脆來個服裝的黑白對比,穿了身黑色透明薄紗上衣,大肚裝上繡了亂七八糟的一堆大花小花,開始在鏡頭前展露豐滿上圍,也使得此劇多番賣肉的結果,整體格調落了個下乘。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