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6/10 20:49:29瀏覽862|回應2|推薦19 | |
Chupaca - Ahuac lørdag 28. juli 2012 前往Ahuac途中路經一戶農家,見其將牛隻特別打扮,掛吊著彩飾於耳朵、頸部間普天同慶,甚是顯眼引人注目。威利請司機停車讓我們拍照時,忽然有三名小女孩朝我們跑來,神情看似要討錢。我們正好坐入車內揚長而去,她們也只能站著望而興歎。 Ahuac是Chupaca省內的九個行政區之一,離萬卡約十八公里遠外。 主要觀光景點有四,威利帶我們參觀其中之一的Arwaturo,是一個考古學遺跡。 站在海拔3,456公尺高的Arwaturo向遠處望去,曼塔羅山谷的景致歷歷在目,清晰地呈現於我們眼前。 「那邊是另一個景點Ñahuinpuquio,」沿著階梯下坡時,威利指著遠方的湖面告訴我們說:「可乘船遊覽湖上的鱒魚養殖場。」 在挪威的超市常看到祕魯進口的冷凍小型鱒魚,形狀比挪威野生的鱒魚嬌小許多。我們在普諾時吃過的的喀喀湖裏所產的鱒魚,以為只有野生品種,沒想到祕魯亦以人工養殖鱒魚,和挪威的鮭魚業異曲同工!(詳見祕魯遊記 - 第十一天7/23) 整個上午行程滿滿地參觀了牲口、傳統市場與Arwaturo古蹟之後,不知不覺也到了用餐時間,威利自然不免俗地必須帶我們去品嚐萬卡約最有名的菜餚pachamanca。 舉凡印第安語中的pacha,皆與土壤、大地有關,例如印第安文化重要的神祇之一pachamama(Mother Earth,詳見祕魯遊記 - 第八天7/20(感謝電小二2013/01/11的錯愛))。Pachamanca的烹飪方法,即在土壤裏先挖洞,然後將待煮的生肉埋入坑中,再續鋪灼熱滾燙的石頭層層掩埋,燜燒數小時後而成,和臺灣早期農家休耕時節的「控窯」野炊類似。 我們與威利在一個休閒農場參觀pachamanca的燜煮方式後,隨即轉身離開要去別處享用。經過出口的拱門時,老公的帽子不慎被樹藤扯下,等他拾起之後,發現別在帽邊的祕魯旗幟徽章別針escarapela已經不翼而飛。他試著往地上草叢摸索,依然徒勞無功。老公指著我帽緣上的escarapela對威利說:「這是我們在庫斯科的市場用餐時,店家小姐送給我們的紀念品。」「找時間再去買一個吧!」我安慰老公說,一行人才上車開往吃飯的店家去。 餐廳外面棚架下已座無虛席,老闆請我們在旁稍候;沒多久有人用完離開,他們立即清理桌面請我們就坐。老公和我好奇地站在爐灶旁,觀看婦人如何分裝外帶的餐點。 此時忽然出現一羣亮麗打扮的男女,陸續走進店內;才過半晌又羣起走出,行色匆匆地準備離開。旁人好心地要老公和我加入其行列,在店外路邊幫我們與之合照;而他們也大方地讓我們拍攝,留下倩影於我們祕魯行之中。 眾人離去後,我們準備點菜。威利和司機叫豬肉,老公和我選羊肉。「這兒也有天竺鼠肉,」威利問道:「試過味道了嗎?」老公曾答應祕魯同學紀德不吃天竺鼠肉(詳見祕魯遊記 - 第一天7/13),不知為何紀德在我們旅行途中寫信給老公,告訴他可以開禁嚐試其味,如今聞之,頓時猶豫不決。「你就吃吧!」我慫恿老公說:「紀德都准了,省得你回挪威後悔。」於是老公就改羊肉為天竺鼠肉了。 主菜的天竺鼠肉僅四分之一,露出一條長腿,淋上紅紅的醬汁,若不詳加追問的話,根本瞧不出端倪。我們在利馬Miraflores書店所買的雙語祕魯菜食譜,其上就有典型的天竺鼠料理,去除首尾之後整隻端於盤中。(詳見祕魯遊記 - 第三天7/15) 我從老公那盤切了一小塊來吃,肉質白色,口感頗像雞肉。四人除了所點的肉不同外,配菜都是馬鈴薯、豆子與玉米蛋糕humita。(詳見祕魯遊記 - 第七天7/19) 我們邊吃邊談,論及旅途所見所聞,尤其對祕魯人稱呼中國餐廳為chifa,還有我們意外發現的chaufa(詳見祕魯遊記 - 第四天7/16),感到特別有趣。「義大利文的『再見』是ciao,不是嗎?」我們點頭繼續聽威利說:「祕魯有些地方的俚語,就直接將『chaufa』當成ciao說呢!」想不到中文的「炒飯」,竟然可由義大利文的「再見」轉變成祕魯的俚語,飲食文化之博大精深,足以影響方言上的遣詞用字,對我們真是前所未聞哩! Pachamanca份量之多,連一向自認為有食祿的我,都不得不舉手投降,將兩條humita打包帶走。四人打完牙祭,杯盤狼藉地至出口路邊的結帳處買單,隨後挺直飽撐的肚皮,慢慢走到停車處,驅車趕往接下來預定的行程。 相關文章:祕魯遊記 - 第十六天7/28(上)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