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3/29 12:45:33瀏覽8374|回應1|推薦41 | |
某晚中環用餐後再找個地方小酌,朋友竟帶路直奔西營盤區,少有機會來港島西這一帶,沒想到印象中的陳舊老區近年搖身一變、成了特色飲食的新熱點。可能又是因為鬧區租金太貴、業者只好另闢戰場? 路邊夾雜已打烊的各色小店,老區樣貌依舊。一扇紅門頂上斗大「乒乓城」招牌,旁邊寫著「專業教授乒乓球、零售乒乓球用品」,不知情者真的會上門練球買球具。推門走下長梯,便是當紅的《Ping Pong Gintonería》。
這家乒乓西班牙式琴通寧酒吧(Gintonería 就是西語的 Gin Tonic)樓板挑高如洞穴,足夠兩層地下室高度,像是順著原有乒乓球館的舊格局、又像拆掉了一整層。 氣氛熱鬧,但沒有夜店那麼震耳欲聾,西方面孔的酒客至少七成,英法德西什麼語言都聽得到,但是一桌桌聊天小酌、不像是在被戲稱「爛鬼坊」的蘭桂坊那麼「買醉 feel」。 吧檯後除了一整牆各色酒類,還高懸著「鍛鍊身體」霓虹字,不知是否以前乒乓球館留下來的,十分搞笑。座無虛席,六人便站(不設高腳椅)吧檯前,轉身就可環顧全場、又能欣賞酒保調酒。第一次來這一路專門吧,看著只有一頁但趣味盎然的酒單、樣樣都想試。 13 種 Gin Tonic 分別使用八種西班牙與五種各國琴酒,既然這麼專精,一般常見品牌如 Beefeater、Bombay Sapphire、Hendricks 等一律缺席。這調酒本只是琴酒加通寧水、再來一片檸檬或萊姆就搞定,看來這裡另有「學問」。 大家紛紛點自己感興趣的口味,自己選了來自西班牙瓦倫西亞的 GINSELF。第一次見到大型圓球杯 (balloon glass)、正立方大冰塊的盛裝琴通寧酒方式,跟葡萄酒杯同理,凝聚了豐富的柑橘系香氣。
號稱「植物學家琴酒」的 GINSELF 調酒比印象中的 Gin Tonic 有意思多了,頗令人印象一新。後來一查,原來其製程中加了苦橙、檸檬皮、歐白芷、橙花、杜松子等;連 INDI&Co 通寧水也用了四季桔、橘皮等原料,同一路、相輔相成。 RIVES 1880 是西班牙西南部 Cadíz 省的 London Dry Gin 式三次蒸餾琴酒,也是柑橘系香氣,以連我都聽過的 Fever-Tree 高檔通寧水調製,再加萊姆皮、薄荷葉。很清爽、refreshing。後來又嚐了嚐親友點的幾種,真的各有風味;從琴酒、通寧水、配料都講求搭配互襯,的確蠻有道理的。 老闆 Juan Martínez 是西班牙人,下酒菜當然是各色 Tapas,從火腿到甜點有十幾種,下酒不消說、吃飽都行。可惜晚餐太豐盛,此時只能來些醃橄欖、煎青椒下酒。 這一家很適合輕鬆續攤,但趁著西班牙人的 Tapas 時段來試試各色 Gin Tonic 與 Tapas 的搭配組合想必更添樂趣。 每人兩大杯調酒,足夠消磨個把鐘頭,酒精份量恰好(每杯標準用酒 50ml),享受氣氛與味道、不必喝到醉醺醺,怪不得這一類酒吧在西班牙大行其道。台北出現過 Vodka Bar,沒多久就關了,這麼「垂直」專門的 Gin Tonic Bar 多半是不會出現了。 2016.03(pictures taken by author, all rights reserved) 延伸閱讀 未成年勿飲酒,酒後不駕車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