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07 00:16:28瀏覽2573|回應11|推薦111 | |
聖安德魯斯(St. Andrews University) 建校于1413年,是英國威廉王子和未婚妻的母校,該校2011年對國際學生的學費一年收取1萬2600歐元。 牛津大學因哈利波特電影在此取景,更增對美國學生的吸引力。 任祥文學習之餘也體驗台北文化,圖是任祥文 (前排左二)和其他來自美國、東南亞、巴拉圭各國的台大學生一起赴夜店卡拉OK。(任祥文提供) 一群赴倫敦短期遊學的美國學生攝于倫敦千禧橋。 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 這個流行於上世紀七零年代的俗語,說明了當時台灣的留學潮,追求優質而前端的研究環境,美國,是當時各國菁英學子的留學上選。 美國在金融風暴後國力和聲譽均受重挫,看好市場大勢的美國企業業者為求生存紛紛外移,連升大學也時興「逆向操作」,越來越多的美國高中畢業生赴海外繼續高等教育。 大多數的全美四年制大學已截止收件,哈佛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維吉尼亞大學等知名學府日前陸續宣布,本屆申請人數再創新高,這意味著名校錄取率將再創新低。大華府包括費郡、蒙郡、霍華郡都屬亞裔、猶太裔搶進的明星學區,應屆高中畢業生申請大學空前割喉,蜂鳥一位朋友的孩子,蒙郡明星學校全A學生,還是田徑隊隊長,申請的五家長春藤名校全把他列入候補,最後進了州立馬里蘭大學。 為擺脫「沒學校讀」夢饜,給自己多一條路走,海外留學雖未成風潮,但已漸漸成為美國高中生升大學的選項之一。 華盛頓郵報12月的一篇報導指出,美國赴英就讀大學的高中畢業生,過去五年成長30%,2009年共有3560位美國高中生前往英國升大學。包括倫敦政經學院、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聖安德魯大學、愛丁堡大學等歷史名校,入讀的美國學生都逐年增加中。 由Deniel de Vise撰文的這篇報導提到了大華府、紐約及加州是全美最多赴外升大學的區域,文中提到的馬州銀泉市布萊爾磁性高中畢業生沃索普 (Adelaide Waldrop),目前是英國蘇格蘭省聖安德魯斯大學大二學生,也是英國威廉王子、準王子妃的學妹。 沃索普兩年多前申請大學時,被她最屬意的史瓦茲摩爾(Swarthmore College)、為斯里安等四所私立名校列入候補名單,幸好聽從學校輔導老師建議申請了這所英國歷史名校,並如願獲得入學許可。 除了課程安排、師資和校園環境,讓沃索普感到如魚得水,家長也省下大筆學費。史瓦茲摩爾學院一年學費近4萬美元,而聖安德魯大學對國際學生的收費和劍橋、牛津等大學都差不多,一年2萬有找。 儘管美國高等教育傲視全球,越來越多的美國高中畢業生基於不同的理由,離鄉背井,遠赴外國讀大學。高得嚇人的私立大學學費、低得離譜的名校錄取率是美國學子出走兩個「被動」誘因,但為了探索不一樣的世界而赴笈海外、提早成為「留學生」者,人數也逐年攀升。 生長、求學在新澤西州的林莎麗,高中畢業後放棄紐約大學等多所美國公私立大學的入學許可,赴加拿大蒙特婁的麥吉爾大學就讀。 鍾情研究音樂史的林莎麗喜歡蒙特婁的自由而豐富的文化活動,也看上麥吉爾大學 (McGill University)的音樂圖書館館藏豐富。在學費比較上,麥大對國際學生的學費標準,和她就讀州立大學學費並未差距太大,而美加兩地的生活費也差不多. 林莎麗沒預料到另一個收獲是,四年大學讀完,她也練了一口熟練的法語。 居住在馬州蒙郡的任國屏和太太都是20多年前從台灣來美的留學生,兩年多前,讀完馬里蘭大學一年級的兒子任祥文決定隻身到台灣讀大學,獲得家人的支持,到台大農經系讀了兩年,主科學習沒中斷,華語則突飛猛進。 就讀馬州州立大學的學費生活費一年開支大約是赴台留學的兩倍,任國屏稱,省學費並非他支持兒子越洋留學的初衷。他認為,趁著年輕浸淫在東方語言、文化下學習,不僅更能掌握華語能力,也能培養世界觀,對於中國、印度等國的崛起、為何能在全球經濟體扮演吃重角色,也有更貼近的體認。 中國經濟崛起為漢語熱推波助瀾,赴中學習語文的美國大學畢業生逐年增加已是不爭事實,日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華府時承諾,中國政府將為美國留中學生提供每人1萬美元獎學金,美國第一夫人米雪兒也跟著唱和,鼓勵美國年輕人赴中留學,擴大國際視野,也協助使美國更為強大。 雖然赴外國升大學成為部分學生的選項,但是否將成為風潮,APLUS College Advisory 華人升大學顧問葉志明持保留態度。 葉志明認為,高中畢業逕赴外國讀大學,第一個必須克服的是語言,除非考慮就讀學校是英語教學,否則不容易受到高中畢業生青睬。至於中國祭出獎學金計畫,吸收的學生也將是以漢語或東方文化作為主修的學生,對其他主修的學生,吸引力並不大。 另外,葉志明也提到,其他國家對外來移民不如美國包容,有意赴國外就讀的美國學生不能不考慮大學畢業後的就業前途,如果選擇就讀的外國學校名不見經傳,返美後能否順利進入職場,他不表樂觀。 就讀蒙郡理查蒙哥馬利高中國際學分計畫 (IB)高三的張君怡 (Alice Chang)表示,由于IB學分普受歐洲國家承認,赴外國就讀大學的阻力更小,她所認識的該校應屆畢業生就有多人申請外國學校。肯定赴外國求學可增廣見聞,但張君怡說自己不會跟進,「會想辦法到歐洲做交換學生一年」。 蜂鳥自家女兒也曾想過出洋當國際學生,當年老二也考上麥吉爾大學,學校還捧上了豐厚的獎學金,不過,最後還是沒當成加拿大的留學生;至於明年升大學的老三,蜂鳥提了這個幫老媽省荷包的選項,她是想也沒想,一口回絕,理由是「我同學都在美國!」 對於主修藝術史、宗教史者,赴歐洲升學的確有致命的吸引力,但出國,絕非適合每一個學子,不喜探索他國文化、不樂冒險者,還是得三思。 |
|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