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5/28 06:26:20瀏覽1739|回應6|推薦22 | |
(廿七)東北酸菜白肉火鍋:鮮酸噀人 (北平喜來順) 想要成為一位稱職的電子媒體主播,專業能力和新聞眼的培養,自然是基本條件,而清晰正確的口條、相對知識的增長,其重要性也是等量齊觀;再者,為了在鏡頭前呈現出最好的一面,身材體態同樣不宜忽視。這麼多年以來,我一直持之以恆認真運動,不僅在於維護適當的曲線,更讓自己的身體充滿健康活力。 運動的種類不下千百種,哪幾樣運動既適合自己體質、塑身效果亦佳,除了得靠過去經驗,也必須向專業體適能教練、曲線雕塑專家、以及家庭醫師請益;綜合各方意見之後,我選擇了從小就維持習慣至今的晨泳,搭配瑜珈、飛輪,當作自己的塑身三寶。藉由每個月連續25日,天天清早展開兩千公尺晨泳;每個禮拜至少五堂瑜珈課程;再加上週週踩兩節以上飛輪,來達到健康苗條的身材要求。另一方面,我還勤練了兩年肚皮舞,畢竟舞蹈老師曾經告知:肚皮舞不僅能夠雕塑腰身,同時也可以讓舞者曲線,從腹部到臀部都更加完美。 即便我也嚐試過有氧舞蹈、打迴力球、皮拉提斯等等運動,但是就個人感覺來說,我還是認為瑜珈的功效最佳。無論是熱瑜珈、Hatha、Power、亦或Ashtanga和Kundalini等進階瑜珈課程,都能夠讓我的身心靈,獲得不同程度的滿足。上課時段相當固定的我,因為瑜珈而認識了幾位朋友,尤其是練瑜珈雙人之際,與我身高相同、體重相當、甚至連年齡都相彷的蒂娜,就成了我的最佳拍檔。 隨著彼此越來越熟,瑜珈拍檔也變成了食伴。對於食物和身材,都頗有獨特見解的蒂娜,跟我陸續在瑜珈會館附近的紅墈、糖朝、蔥花餐廳,一起吃過幾回晚餐之後,某一天,就跟擔心熱量過高、導致運動效果打折的我,提出很另類的想法:「我們今天去圍爐吃火鍋好吧?我覺得上完瑜珈再吃酸菜,可以吃飽一點都沒關係耶」;雖說我對此一說法,至今仍持保留態度,但既然好友如此提議,我也就從善如流,便相偕前往距離瑜珈教室不遠的圍爐,嚐試酸菜白肉火鍋,搭配小燒餅共食;蒂娜還叫了酸菜牛肉、豌豆蝦仁、京都子排,以及湯包、素餃、芝麻糯米酥一起享用。記得當晚寒流來襲,但我倆可嚐得揮汗如雨,相當淋漓暢快。 只是如此份量的這一餐,我倆當然不可能吃得完,經由蒂娜的建議,賸下的食物就打包成二份,當作我倆次日的午餐。自從圍爐的小聚後,上好瑜珈課的蒂娜與我,只要時間允許,往往就一起吃個便餐,每週至少一、二回。或許蒂娜的家族出身滿州八旗吧,祖上本姓為他他拉氏的蒂娜,最喜歡的食物就是酸菜白肉湯~無論是涮上肉片的酸菜白肉火鍋、還是適合個人獨享的酸菜白肉炖粉條,皆是她的心頭好;此外,北方人常吃的水餃、烙餅、韭菜盒子,也都在蒂娜的美食口袋名單內。 將肥瘦相連的豬五花經過水煮、放涼再切片而成的白肉,跟開胃效果十足的酸菜極搭,酸菜的酸香來自於乳酸,不僅化解了白肉的肥膩,也能賦予怡人的風味。酸菜製作過程並不複雜,將洗淨的大白菜置入缸、甕、罈子等類似容器內,盡可能把空間擠滿,放入清水後即可加蓋密封,使其與空氣完全隔絕,等待二十天左右(氣溫較高的季節,發酵時間便可縮短),隨著乳酸桿菌的繁殖,一缸酸香噀人、富含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的東北酸菜,即可完成。 藉由發酵過程產生的肽和氨基酸,替白菜增添鮮美沁脾的風味,讓這酸菜數百年來,為東北民眾的餐桌上,帶來一道道充滿質樸力量的鄉土美饌。在那我一段密集練瑜伽的日子裡,瑜珈會館週邊的圍爐、長白小館、哈爾濱餃王,都被我倆嚐過好幾輪。其中,哈爾濱餃王的各種風味水餃、小雞炖蘑菇、酸菜白肉麵,都頗受蒂娜歡迎,而羅列在菜單上,並非每天都有供應的普酥魚、熘肝尖、地三鮮、炒玻璃肉、京包蝦仁、汆魚浮、炒肉黑白菜、鍋塔柿子,尤其獲得蒂娜稱許。 雖說我早已習慣原本會館的環境,跟老師和同學都互動愉快,但隨著工作越來越忙碌,我也不得不基於交通考量,而在幾年前,更改上瑜珈課之處,跟蒂娜一起用餐的次數,也少了許多。但是只要有空,我倆偶爾仍會去蒂娜家附近的大連風味館,品嚐東北辣皮子、大餅燻肉、三鮮燜子、以及酸菜白肉鍋;或者相約在金稻子、迎賓樓、老舅的家鄉味,共享美味的酸菜白肉火鍋;這中間我倆較常造訪的館子,應該是位於南京東路五段、對彼此都順道的北平喜來順餐廳。 當蒂娜與我造訪喜來順時,她往往都先點一份內容有酸白菜、凍豆腐、炸丸子、蛤蜊、鮮蝦、鴨血、粉絲的東北酸菜白肉火鍋,搭配三鮮鍋貼、花素蒸餃、大餅捲牛肉等招牌麵食享用。喜來順的師傅精選煙台大白菜為食材,加入米酒與花椒水,經過一個星期至二十天的發酵期,醃製出風味獨具的酸白菜;當酸菜取出之後,還得藉人力攥出酸水,以讓酸菜質地更加爽脆。主廚將酸白菜與配料放進紫銅鍋內,注入雞湯,藉由炭火的遠紅外線加熱,一股清雅柔和的酸味,便慢慢釋放到高湯裡面;此時無論是鮮甜醇美的各式海鮮、韌勁十足的凍豆腐、亦或輕輕涮上的白肉或牡蠣,都飽吸了酸菜的甘馥香釅,讓人越吃越有滋味。 每逢經過南京光復路口,我總會回想起以「滿清十王議政亭」做為空間設計概念、提供滿族佳餚的大清花餐廳。穿著清裝、足踏花盆底兒的大清花領檯美女,和五彩拉皮、清花大排、滿族獨元、冰花煎餃等招牌美饌相互輝映,讓大清花台北店在十餘年前,成為南京金融商圈的亮點,不僅是蒂娜一家人最喜愛的風味食堂,我也曾替南達校刊寫過專文介紹,只是大清花沒多久就步入歷史,殊為可惜。 食林變遷迅速,猶在身旁的人事更迭之上;現在今我的不少朋友、同仁,家族都擁有滿州旗人血統(例如好同事國珠、千惠,好友與震哥,本姓分別為正黃旗的鄂濟氏、以及鑲黃旗的馬佳氏、莫塔哈利氏),若有機緣來一場旗人風味餐餚小聚,也是美事一樁。雖說大清花往者已矣,然而不遠處、由西來順改名而來的北平喜來順,卻逐年擦亮招牌,北平烤鴨、牛肉餡餅、大滷麵、山東海參湯,還有滋味豐饒的東北酸菜羊肉粉,讓喜來順對於北方鄉親的吸引力,近來與日俱增。 基於當下餐飲市場考量,北平喜來順也有供應砂鍋魚頭、客家小炒、小籠湯包等受歡迎的國民美食。若是我與家人或三、五親友來此餐敘,常點的菜通常包括雞絲拉皮、蹄花凍、紅燒海參、糟溜魚片、鍋巴海鮮、合菜代帽、以及搭配荷葉餅共食的京醬肉絲,這般菜餚泰半均帶有大開大闔的華北風情,最後再來一份東北酸菜白肉火鍋;經過歲月醱釀的酸菜跟白肉結合,架構出豪拓樸實的火鍋大風景,總是讓喜歡北方料理的長輩們,可以一解味蕾上的撩人鄉愁。 (廿八)麥片乳蝦球:酥甜香口 (君品酒店.頤宮)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隨著年齡與經歷的增長,這句奶奶常常說的老話,越來越讓我心有所感,只有靠精準紮實的新聞眼,才可幫妳迅速解構新聞事件要點、洞悉各方的正反論述差異,也才能在業界保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無論在烹調技藝、料理工法還是創見新意,同樣得靠真本事的美食圈,又何嘗不是如此? 深度閱讀與思考,是奶奶從小就教我培養的生活習慣,尤其是歷史書籍,她覺得其重要性,可以跟科學新知並駕齊驅。學問豐富的奶奶時常提醒我:「以古鑑今、鑑往知來」,鑑的重點在於「為什麼」,而非「是什麼」;當我進入大學的傳播學院就讀之後,閱讀和思考的方向,則轉為新聞報導、分析與探討;誠所謂今日之新聞、即明日之歷史,這個習慣讓我在競爭激烈的媒體圈內,每天藉由相對的知識與新聞眼,一步步樹立起應有的專業成績。 記得我念大一的時候,指導新聞寫作的教授,就指定所有學生,每天必需閱讀華盛頓郵報、芝加哥論壇報、邁阿密前鋒報、以及洛杉磯時報;一旦有國際重大新聞事件發生,各主要電子媒體的深入報導、與平面媒體的社論時評(像是普立茲專欄寫作奬得主:William Safire在紐約時報固定發表的時事評論與「On Language」專欄)更是得仔細閱覽、勤做筆記。從新鮮人到研究生,五年來的繁重課業,讓我每天都忙至深夜,直到圖書館關門前一刻才匆匆離開,拖著疲憊的身子,騎自行車返回住處;臨睡前,我再喝一碗蜂蜜牛奶綜合麥片,以便讓自己有個好眠,次日醒來繼續努力用功。 民國九十一年夏天,我完成學業返台工作,每夜閱讀國際媒體新聞報導的習慣依舊,只是改成上網瀏覽;我通常會看到凌晨兩、三點鐘,才準備上床就寢。關懷我可說無微不至的母親,此時也往往起來,替我沖一碗加了果乾、堅果、更滿載著愛心的豆奶穀物片,幫助我甜蜜入夢。只是最近幾年以來,我因為擔心熱量因素,都不敢在睡前吃東西,卻也令媽咪頗為憂心,畢竟對母親而言,女兒的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如果說,每個人的生命歷程裡,都至少有一種Comfort Food(有人稱為Soul Food,但這詞主要指的是非裔美國人的食物),能夠慰藉我們心靈,那麼營養美味的牛奶麥片,肯定在我內心排名第一。因此,當我在君品酒店的頤宮餐廳,第一次嚐到這款「麥片乳蝦球」之際,那份在留美時期,頂著南達夜晚的大風大雪回到宿舍,享用牛奶燕麥片的溫暖回憶,就瞬間被喚醒,交織著返台頭兩年,讀完每日新聞要點後,媽媽把她親手沖好的豆奶穀物片,端至我面前之景象;這一份悸動蘊蓄廣深,可絕非小確幸所能形容。 烹製麥片乳蝦球的過程,其實並不複雜,靠的是用料新鮮、火候精準。頤宮的陳偉強主廚精選每隻重達二兩以上的明蝦,先經過洗淨、去殼、挑除腸泥等程序、再於蝦背輕輕鎅一刀,裹上薄薄的蛋白液;將太白粉、脆漿粉、拋打粉以特殊比例融合之後,把蝦子沾粉入鍋,用中火炸至乳黃酥亮;同一時間,陳主廚用無鹽牛油,慢慢將麥片炒至香脆,最後加入砂糖與明蝦球,熄火拌炒十五秒即可盛盤。 乍看之下,彷彿像是避風塘炒蝦球的麥片乳蝦球,味道酥甜飽滿;口感鮮美爽利的蝦球,跟麥片的香氣交揉出:近似牛奶或起司的濃郁風情,不僅驚奇感十足,更通透出親切熟悉的滋味,盡得香口(粵人用來形容脆炸、油淋食物的美味)二字之精妙傳神。吃完蝦球後,跟服務生點一碗絲苗白粥,拌入麥片一起食用,這股Comfort Food的感覺,又一波接著一波湧向腦海。 每回品嚐新派佳餚,我多少都會把它們跟記憶中的美食做出聯想,畢竟除了味道之外,創意必需要有所本,才能讓食客吃出脈絡、也吃出感情。閱歷豐富的食友表示:由襄樊傳至四川、民間宴席三蒸九扣中的經典老菜「甜燒白」、「鹹燒白」,不同處在於夾入豬肉的食材(甜者豆沙、鹹者芽菜),如果說這道「麥片乳蝦球」跟香港漁家傳統料理「避風塘蝦球」,日後攜手並駕齊驅,似乎也不是沒有可能,麥片與蒜酥各為其主,共同為甜、鹹版本的明蝦球,譜出下一世的雙重好味道。 來到裝潢融會中西、風格獨具的君品頤宮,我通常會以當紅新菜「麥片乳蝦球」、腴嫩酥甜的「脆皮叉燒」、「先知鴨」或 「悄悄話」(豬耳朵包裹豬舌,再用中藥材滷製而成),搭配富含健康概念的「木桶什錦沙拉」來登盤薦餐。在日新月異的食材革命風潮下,頤宮團隊跳脫傳統市場模式,另外選取精心栽種的有機時蔬:新竹的有機紅蘿蔔、南投的碧玉筍、石蓮花和紫玉米、以及台南的菱角等季節好料,讓我在品嚐開胃佳餚之際,同時享受到渾然天成的鄉野食趣。 嚐過套餐中的木桶什錦沙拉,或者同樣以健康養生做為訴求,加了枸杞、入口清甜多汁的「藕苗秋葵鮮百合」之後,接著我們也常選擇幾道:陳主廚拿手的下飯佳餚。使用柱候醬調味的廣東老菜「嘟嘟乾蔥雞煲」鹹香有韻;工序繁複的「荔蓉香酥鴨」鬆軟細綿、火候一流。至於他處少見的料理,則包括以豬眼根為主角,口感爽利彈牙的「金瑤炒龍筋」,外觀看似小墨魚(其實是青蛙的胃),滋味麻中透鮮、嚼勁十足的「宮保乾坤袋」,以及將切塊牛菲力香煎,再跟青蔥、洋蔥、干蔥共冶,鑊功到位的三蔥牛仔粒;品嚐美食往往帶了些許冒險、也從冒險中體會料理者的巧思。 五星級飯店將館內的旗艦餐廳,在原本菜餚之外,挹注時尚創見元素、添加流行的川味風格,似乎是近年來的料理趨勢,陳主廚也為頤宮的客人,端出了南瓜玉帶子、魚香烘蛋、野菌神戶牛煲等看家新菜。創意點子源源不絕的陳偉強主廚對我表示:光是研發一道麥片乳蝦球,他就試過二十餘款麥片,才找到甜度、薄度、脆度都符合需求的品項,物出必計的創作態度,讓頤宮中餐廳的新舊菜式,都維持相當品質。 坐在視野良好、氛圍古今交錯的頤宮窗邊,總是令我思緒汨湧。古今中外所謂的創意廚技,只有握在傳統工夫紮實的師傅手裡,才會是一張王牌,否則僅僅是缺乏脈絡、連貫失措的拼湊遊戲。媒體圈的大環境,傑出後起之秀如雨後春筍,餐飲圈亦然;如何保持料理視野與相對高度,又能烹製出貼近人心、喚起共鳴的美食,在普羅饕客間樹立起好口碑,相信游刃有餘的陳偉強主廚,早已在其間飛聲騰實。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