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06 06:29:05瀏覽943|回應1|推薦11 | |
蘇貞昌接任民進黨黨主席之後,恢復了所謂的“中國事務部”。人們對於其此舉,在推進兩岸關系有多少誠意的爭論,還沒有結束。蘇貞昌就在接受外媒采訪時,用中英文的方式,公開明確地支持臺獨。其對兩岸的立場可謂進一步退兩步。蘇貞昌對兩岸政策不進反退出於什麼考量、底氣何來? 蘇貞昌擔任最新一屆的民進黨主席之後,主導恢復了“中國事務部”。按照蘇貞昌說法,民進黨恢復“中國事務部”,“不是要向中國(大陸)投降,也不是要討好共產黨”,而是要“知道中國、了解中國、積極自信地面對中國。”。僅僅是恢復這麼一個機構,就抱有一種,居高臨下,恩賜施舍的心態;宣示不是進一步緩和和發展兩岸關系,而是要知己知彼地更好地對付中國。盡管毫不懷疑,之後如果大勢所趨,蘇貞昌有名正言順利用這一平臺,活絡連關系的可能。但至少目前看來所謂的“進”還是沒有真“進”。 蘇貞昌在兩岸關系上的“退”卻是真退。這不僅僅是因為,蘇貞昌7月底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說“如果有助增進雙方關系,願意成為第一名訪問中國的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同樣在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說, “the DPP continues to stand by its pro-independence stance”,民進黨自行發出的中譯稿為“民進黨繼續堅持支持臺獨的立場”。8月4日蘇貞昌更在臺受訪便改口“目前沒有計劃、也沒有期待能訪問中國”。可見其在發展兩岸關系上,立場搖擺、誠意和信心不足。實在是進一步退兩步。 蘇貞昌在兩岸關系之所以如此,一是出於其是老牌的民進黨人,保守和缺少國際觀是其的弱點。民進黨含有明確臺獨內涵的臺灣決議文,是其目前接受的底線。按照其自身,不想、也很難有自我的突破。恢復所謂的“中國事務部”,還要擔心別人說長道短,啰啰嗦嗦加了很多解釋,符合其保守穩健的個性。如果他地位不受到更大的挑戰,沒有黨內和黨外強力要求其推進兩岸關系的壓力。就不要指望他在兩岸關系上,有更大、更主動的建樹。 其二,蘇貞昌所領導的民進黨內部的權力鬥爭,讓其少變求穩。蘇貞昌盡管選上了民進黨黨主席,但在派系林立的民進黨內部,蘇貞昌還沒有建立自己有明顯優勢的勢力和獲得明顯穩固的支持及組織架構。其在兩岸關系上,進一步放出探風氣球。一有風吹草動,就趕緊轉向。所以,民進黨內部的派系和民進黨內部缺少對兩岸關系改變的共識和推動力,是蘇貞昌兩岸關系不進反退的組織根源。(畢殿龍:民進黨新黨魁的“趟雷”任務) 其三,馬英九第二任期,內部執政狀況不斷,民意支持度跌至新低。讓本來民進黨不發展兩岸關系,就拿不回政權魔咒,看到了另外的希望,給予了其堅持保守路線,也有重新執政的僥幸。如果馬英九在未來的內部執政中,不能有更好的成績單出來;亦或者,兩岸關系不能有更多不可逆的政策出臺及讓臺灣更多民眾能夠從兩岸關系發展中感受到更多的實惠。蘇貞昌所領導的民進黨,就不會有進一步主動發展兩岸關系的壓力和動力。 其四,美國在亞洲圍堵中國的戰略布局,中日關系的復雜糾結,中國大陸和一些國家在南海問題上爭議、對抗升級。在民進黨判斷,中國大陸處於逐漸孤立的境地。民進黨要隱然用繼續疏離中國大陸的立場,希望能夠贏得美日等和中國大陸交惡的國家的綜合支持。如果大陸不能夠繼續強大,不能給蘇貞昌等臺獨立場給予更明確有力的回擊。也許會讓其這種錯覺變成美好的理想。 所以,,兩岸關系如果要進一步發展鞏固,必須出臺更多有利於兩岸民眾、不可逆的政策,將兩岸關系的發展和長期和平制度化、長期化。對無論來自蘇貞昌本人或是其支持者的分裂兩岸的行徑,進行軟硬兩手策略,宣示中國大陸不惜一切維護國家主權完整的決心;對於一些國家想繼續跟中國打臺灣牌的,中國必須讓其付出更大的代價,讓其不敢有僥幸之心。 總之,蘇貞昌不若不能大刀闊斧在兩岸關系有更多建樹,仍然固步自封、抱殘守缺,其維護的最多也不過是民進黨的基本盤而已。除非國民黨自己的基本盤被銷蝕、弱化得比民進黨的基本盤更小,除非大陸法律化地放棄使用武力解決臺灣問題。否則,要想在沒有兩岸安全的前提下,民進黨拿回政權,談何容易! 畢殿龍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