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9/26 08:00:52瀏覽1679|回應3|推薦4 | |
馬政府的首任內閣可以說是受命於百創千孔之際,執政在國際經濟風雨飄搖之時;既有興利除弊之艱辛任務,又要迎合「馬上好」之民望。無論這任內閣是否強勢,都註定實實在在是個「趟雷」內閣,部分或全部被換下,只是個時間問題,日前因大陸毒奶問題處理不當辭職的林芳郁只是其中的一個而已。 馬英九的首任內閣有著先天不足是不爭的事實。不是這任內閣的人員專業能力不行、品質不好,而是挑選閣員時太註重於專業和品質而忽視了綜合的人才能力缺失補強,和性格互補的考量,成為一個不能夠體會、聯系和溝通各個層面的博士內閣、校長內閣。這樣的內閣如果放在太平盛世,放在國民黨執政幾年之後是沒有問題的,因為他們首先清廉、其次專業,至於在與外界的溝通與決策的雷厲風行方面和縣市長上來的政務官有所區別,也只是對外的觀感問題而已,他們的謹慎和猶豫不至於讓他們犯下大的錯失。但在今天內外交迫的情勢下,學者的精細、猶豫和清高不能夠給人力量和信心,對外缺少政治生態的理解和沒有智慧的發言,不但不能夠給期盼改變心切的民眾以信心和撫慰,反而給了沒事還要把你唱衰的對手以操弄的空間。 退一步講,即使馬政府的首任內閣是強勢內閣,在這樣的國內外環境下,也是難符民望的。馬政府只知道接受的是個爛攤子,但直到今天還不清楚是個多麼爛的爛攤子。學者的矜持和傲慢、執政黨可以表現的大氣和粗疏,至今也沒有全面向民眾盤點,他們接手的政府是個什麼家底,在興利除弊方面有什麼資源和憑藉。因為現在連民眾都逐漸清楚看出,陳水扁數年來,是在結構性地、系統地掏空政府的經濟、破壞政府原來好的體制。“二次金改”、“高捷弊案”飛機製造和購買等等,成功偷走和計劃偷走政府錢的大案一個接一個,直到現在,八年來政府有多少錢被集體、有計劃地流進個人或前執政黨或親綠團體的口袋,沒有人能夠知道。好的公務員制度遭到瓦解,人事的任命和升遷成了扁家枕頭上決定的酬傭知己、置換金錢的私事;本應反腐治貪的司法,反而成了貪汙的保護傘。上行下效,奸詐貪腐者大行其道,守法遵紀者噤若寒蟬。許多弊案不了了之就是個明證。陳水扁為了掩飾貪腐,八年的苦心經營和動用政府的力量系統地為政黨輪替後的馬政府製造的“斯諾克”,要想清點家底、重建秩序的確非朝夕之功。即使是強勢內閣,面對這樣的政府機器,想快也難。陳家洗錢案牽扯出來的絲絲縷縷就能夠讓人看到,陳家八年的系統經營的效果。強勢內閣也許可以使民眾心理上感覺爽快一些,但對於問題的解決恐怕比現在也快不了多少,或許能夠給對手更多的操弄空間。 國際油價飛漲、金融危機頻頻報警,颱風接二連三,除弊得依賴一點點建立起來的司法機器,欲快不能,興利除了需要雄厚的經濟基礎,還需要一個從容的環境,但處分各種首任內閣沒有經驗、最不擅長的危機,已經把他們忙得手忙腳亂了,遑論其他。從各個危機處理來看,結果並非有什麽大錯,甚至是處理的速度和方向也都正確,但方式和方法以及對外界的溝通給人可以詬病甚至廣為操弄的空間太大。在應對國際金融風暴和物價飛漲的情勢,什麽人組成的內閣恐怕都沒有什麼良藥。如果有,比臺灣更民主、更先進的美國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銀行接二連三地倒閉了。臺灣股市下跌、物價上漲歸罪於劉內閣實在不公平。但馬英九競選時的“馬上就會好”的廣告,民眾記憶猶新,強烈希求馬上改變的心理不要說在現在內外形勢下難以做到,即便政通人和時也難以達到。 盡管民眾的焦躁來自於馬英九競選時「馬上就好」的心理期待,但臺灣的政論名嘴的推波助瀾的“功勞”也不可小覷。臺灣地方太小,而新聞媒體太多、而新聞太少,而媒體的競爭又導致新聞記者特別的敬業。新聞弄得有點像狗仔隊,像調查局。這在查打弊案時是特別有效用的,但在正常的執政方面也有很大的負面作用。如,對陳幸妤的報道有點殘忍和刻意製造新聞之嫌。因為只要盯緊陳幸妤,幾天下來,想沒有新聞都難。媒體報道很多不僅僅報道事實,還要加上記者自己的喜好判斷。特別是臺灣媒體的一大奇觀是,很多電視臺都開了政論談話和call in節目。一些所謂的政論家就成了所謂的民眾的化身,他們的對弊案同樣查辦有督促作用,但太強勢的媒體,特別是素質不高的名嘴,卻往往把細節放大,一些沒有討論的東西可能擦肩而過並不會造成社會實質的甚至是觀感上的影響。但不負責的判斷、亂下結論或誤導往往提升和加強了民眾的焦躁憂慮情緒。選舉綜合癥、阿扁綜合癥都是名嘴惹的禍。媒體的責任感在臺灣政治生態中長期地匱乏,而馬政府的首任內閣的人事任命,到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比八面玲瓏的政治人物能夠給名嘴們提供更多既能逞口舌之快,又能夠撈點外快的材料(我更佩服那些政論節目上有見地,同時有能夠寫成文章的名嘴)。名嘴們往往說,新政府的行為老是在父子騎驢,放放他們每次上政論節目的錄像,也許這些名嘴們會發現,父子騎驢本來就是他們造成的。在臺灣媒體發達、名嘴遍地的地方,不學會從容應對媒體,即使你做得再好,恐怕也會失去形象分。 馬政府面對的是一個不以民眾利益為依歸、但特別有戰鬥力的在野黨。無論什麼樣的政策在野黨都會反對。在野黨監督執政黨甚至是希望對方趕緊下臺,讓自己上臺的心裡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政黨輪替必須的,但赤裸裸地,甚至不惜犧牲社會穩定、民眾福祉的還不多見。特別是自己昨天執政留下的爛攤子,賴也賴在對手頭上,臉皮比較厚,邏輯十分混亂的在野黨在各個民主國家更不多見。馬政府不僅僅要和在野黨作戰,還要應付自己的黨團。想好好做點事還真的不大容易。 總之,馬政府的首任內閣無論能夠向前能走多遠,都是勇士,他們敢於「趟雷」、為後繼者開辟出一條血路來的勇氣,都值得為他們喝彩。因為從這些博士校長們來看,他們並非十分渴望現在的職位,新政府又不讓貪汙,薪水也並不比以前高多少,而在立法院被羞辱有悖他們一貫清高的個性。如果要找一些清廉能幹的人組成內閣,沒有對社會的奉獻意識,沒有構建臺灣民主繁榮明天的政治理想,誰也不想接這個位置。很多名嘴要求內閣這個下臺,那個下臺,但想找既清廉又能幹的人恐怕還真難,因為在這樣的內外情勢下,內閣的職位對有能力的人來說吸引力越來越小了:從瀟灑講,寧可去到電視臺做名嘴;從賺錢風光講不如去辦企業;從受人尊重,不如到學校當校長。馬英九的這個首任趟雷內閣為新政府部分或全部做出犧牲是早晚的事情。所以馬英九應該趁早擬定替代方案,並妥善為這些閣員們找個更適合他們的位置,因為他們非戰之錯,時不濟也。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