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天下專欄【基本工資與產業昇級】有感
2013/04/10 09:19:34瀏覽1466|回應4|推薦15

天下雜誌的獨立專欄【顧玉玲:基本工資與產業昇級】提到:"經濟成長不一定帶動工資上漲。過去十年來,台灣企業獲利翻昇一倍,工人的實質薪資卻倒退十四年,國庫也連年虧空。企業賺飽了,稅收減少了,工資降低了,貧富差距遙不可及,重度跛腳的分配不公,成為台灣社會對立的最大危機。"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所得分配不公是結果,問題的根本核心,應該是因為我們的企業十年來犧牲創新研發而偏重接單代工,產生的整體產業結構困境。

進一步來說,由於代工產業模式與內容易切割成單一工序,員工無需長期技術養成,也無需思考、協調、從錯誤中累計經驗,故很難培養出高技術水平的勞工。於是,勞工無法獲得專業化、特殊化的技術做為職涯或爭取薪資福利的後盾,在職場上自然居於弱勢。

常聽一些比較激進的說法,認為台灣人就是奴性堅強,所以工會力量不彰,所以資方都能欺負勞方。個人認為這樣的推論,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許多工會勢力蓬勃的國家如德、日、美,強大(或曾經強大)的工會,實力都建築在勞工手握關鍵製造技術,無法被輕易取代。而臺灣的勞方勢力低落,核心問題,就在於這種代工產業環節使得勞方缺乏核心技術或經驗,成為人人可以取而代之的廉價勞動資源,即便勞工發動罷工抗爭,對資方來說最多就是蒙受罷工時期的損失,真的把人裁掉換掉並不會構成人才外流、核心生產技術外流的大損失。因此,勞方自然缺乏可與資方談判的籌碼。

同理,台灣產業之所以能大舉西進,本地勞工只能面臨跟進or失業的困境,或許也可用同樣脈絡來解釋。正是因為台灣過去十年許多企業缺乏投入研發創新的意圖,整個公司最大的成本就是生產線上的勞動人力,於是在全球競爭激烈、原物料成本上漲、為求搶單下壓毛利的情況下,企業為求生存,尋找可降低成本的生產資源而外移,自然成為解方。再加上生產線上的勞工並未握有任何關鍵技術,企業裁員出走,勞工根本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抵制。

最後,這個僵局在有心人的操作下,成立政治問題、道德問題、愛國與賣台問題、階級對立與剝削問題...就是很少人願意回歸問題本質,談談要改變勞工的宿命就得先改變整個產業的獲利模式,使勞工扮演產業發展中更重要的角色。

而面對上述的困境,我們又該如何解決呢?個人認為,有兩個方向可以繼續探討:

其一、是勞方或勞團的"爭取"要放在對的槓桿支點上,純粹的鬥爭資方與政府的路線不一定是最有助益的。

其二、是政府該做什麼,去宏觀調控台灣的產業規格。例如政策誘因的槓桿是否該從園區租稅減免調整為獎勵能創造國際競爭優勢的人才培育。或許也該併同檢討,例如中研院、國科會、資策會...此類國家投入或補助共同研發、技轉的單位,現存的補助or獎勵槓桿如何整合縮小產、學之間的鴻溝。

以上淺見,願與大家交流討論。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liticschao&aid=7484411

 回應文章

paula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你該去考公職吧?
2013/04/11 13:59
好久不見..有空在來好好看你的文章,雖然太生澀..我還在[打混]:0)但你該已經磨練成[金剛人]了!加油!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知識界 幫派化、圍標、假發票...是個案嗎?
2013/04/11 08:56

參考

教授不實發票案:台灣要走向清明或繼續腐敗,這是關鍵 思考者的網誌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ubhuang/7205034

>>>>

知識界 幫派化、圍標、假發票...是個案嗎?

http://blog.udn.com/glee/6266913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央政府 錯誤產業政策】 源自懦弱、無改革心、忽視 處理 核心根源 問題
2013/04/11 08:47

參考文章台灣 「科技領導」 氾濫的解決

>>>>>>

【中央政府 錯誤產業政策】 源自懦弱、無改革心、忽視 處理 核心根源 問題。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未來產業之唯一出路 被它擋著?
2013/04/11 08:45

台灣未來產業之唯一出路 被它擋著? 

>>>>>

參考

李國鼎創立 後人無法監督 誰之過?

台灣 一堆 創新 【假研發】 拿什麼跟 擁關鍵技術 韓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