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未來產業之唯一出路 被它擋著?
2013/02/19 09:01:17瀏覽583|回應0|推薦1

參考

李國鼎創立 後人無法監督 誰之過?

台灣 一堆 創新 【假研發】 拿什麼跟 擁關鍵技術 韓國比?

報載 研發與創新乃台灣未來產業之唯一出路 2013-2-18 自由時報

台灣未來產業之唯一出路 被它擋著?

多少 假研發...? 多少沒有競爭價值 為人作嫁的創新?

甚至把創新當研發? 政府 獎勵、優惠、輔導...成花錢未在刀口上...?

*********

研發與創新乃台灣未來產業之唯一出路 2013-2-18 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feb/18/today-s1.htm

今年是農曆蛇年,一般稱為小龍年,二、三十年前,台灣人民打拚奮鬥,締造經濟奇蹟,與南韓、香港、新加坡並稱為亞洲四小龍,成為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典範。如今時移勢轉,當初身為龍首的台灣處處落居末尾,其它三小龍亦各有發展,四小龍其實已是歷史名詞,唯獨台灣仍企圖緊抓著昔日榮光而無法蛻變提升,以致經濟一直在幽暗的谷底沉淪。這種經濟衰退現象在馬政府時代尤其明顯,台灣史上經濟成長率最差的四年,有三年是出現在馬總統不到五年的執政時期,而今年顯然仍是一次嚴苛的考驗。吾人不願唱衰自己的國家,但在小龍年伊始,回顧與檢視當年台灣何以成功的故事,以及未來全球經濟發展大勢,或許可以作為執政者的參酌。

近世影響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大變數,在於全球化網路的連結,以及科技之日新月異。其次,則是創新能力與打拚精神。當年台灣就是掌握國際大環境的機會之窗,並且充分發揮自身的優越條件,集所有內外有利因素於一身,乃創造出令人驚豔的經濟成就。在國際大環境上,當時為民主與共產兩大陣營對峙的冷戰年代,台灣在這兩極化的世界中,堅定站在美國領導的自由陣營之內。此際自由陣營實施資本主義,重視企業發展,發展貿易,並且建立完整的法律制度保障商業活動,以及私有財產,使得經濟大幅成長,國民所得快速增加。而共產集團實施計畫經濟,以國有化為主,私人財產不受保障,經濟重分配而非增長,因此生產無效率,資源大量浪費,人民普遍處於均貧狀態。

而且,美國為了壯大自由陣營的經濟實力,凸顯民主制度的優越性,在西歐實施馬歇爾計畫,在亞洲則扶植日本,使西德與日本從百廢待興的戰爭廢墟中重建,迅速打造出世界第二大、第三大的經濟體。而日本在經濟起飛之後,更以領頭雁之姿帶領亞洲經濟向前飛行,四小龍是第二波起飛的經濟體。但此一大環境至一九九○年代丕變,中國在一九七八年推動改革開放,蘇聯與東歐共產集團則在一九八九年後接續崩潰,兩極化世界的權力架構崩解。前共產國家結束錯誤的經濟政策,開始接納資本主義,於是數十億的廉價勞力釋出,而全球化的連結更日益密切,導致先進經濟體紛紛將生產線外包,生產基地一再往經濟不發達地區遷移,透過要素價格均等化,以及大量生產造成嚴重的供過於求狀態,導致部分商品、零組件價格崩盤,重創實體經濟。此舉不但造成先進經濟體GDP成長的停滯,更導引其棄製造而更加依賴金融創新帶來的不可思議的利潤,最終炮製出金融大泡沫,及隨之而來的浩劫。

在中國崛起時,全球最受矚目的經濟體乃是金磚四國(另外三國為巴西、印度、俄羅斯)。它們不是擁有龐大而低廉的勞動力,就是天之驕子的原物料、能源大國。金磚四國在金融海嘯後雖已失色,但繼之而起的東協諸國,如印尼、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越南,以及拉丁美洲的墨西哥、非洲的奈及利亞、南非都被寄予厚望。相較之下,四小龍的人口、幅員、物產、礦藏均無法與之相提並論。此一全球經濟板塊的挪移,意味著大國時代的來臨;而台灣過去的成功,可說是以加工出口起家,與現今崛起經濟體的成長模式相符,台灣過去十多年的GDP成長依舊超過五成,但因製造業外移,外銷訂單逾半在海外生產,因此民眾的薪資所得倒退回十四年前水準,失業率仍居高不下,可見過去成功的故事已無法再複製,若不改弦更張,另尋出路,過去成功的因素反將成為未來失敗的種子。

在地緣政治或區域經濟整合潮流中,小型經濟體之所以被邊緣化,並非是宿命,而是失去研擬有效對策與反應能力的下場。未來台灣的經濟發展,不能仰賴必須具有大量勞動力與耗用大量資源的產業,而是著重研發與創新,用腦力與專業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如此方可避免產業的紅海式競爭。而政府獎勵、優惠、輔導的對象,乃是在台灣生產,而且不以低成本為生存要素,且具獨特利基的企業,發展成一個小而強的經濟體,才是台灣的出路。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lee&aid=7314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