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哥斯大黎加2020遊(上)
2020/07/09 00:29:42瀏覽2680|回應7|推薦107

綠雙冠蜥(耶穌基督蜥蜴 / 神蜥 plumed basilisk/Jesus Christ lizard)

 

 

文   /   攝影 :  陳華瑛

 

我夫婦在2013年初去哥斯大黎加(哥斯達黎加)自由行兩週,處處新鮮驚艷,玩得十分盡興過癮。回來後寫了九篇遊記(請參考文尾的延伸閱讀),至今仍回味無窮。今年二月下旬應朋友之邀重訪,而且是破天荒以參加團遊成行,又是另番滋味在心頭。

七年前的首訪有個遺憾是:只遠遠地瞄到大名鼎鼎的耶穌基督蜥蜴的倩影(本名叫綠雙冠蜥Basilisk或Jesus Christ lizard),沒能拍攝到一個清晰鏡頭。這個遺憾在此回二訪中得到補償,有機會把牠看個透透。

這蜥蜴真是漂亮。「公」蜥蜴通體鮮綠,頭冠有若戴高帽,再加上花俏的脊冠與尾冠。 牠們有雙修長的飛毛腿,在逃敵時能立身奔跑。又因其腳趾帶蹼,可以在水面奔馳很久而不落水,有若身具絕世輕功,或神力,因此被冠上耶穌基督的別名。我們無緣親睹此絕世特技,乃上網找了下面小影片:

 

上圖是公的,下圖是母的,她正把那朵美麗的大紅花啃得體無完膚,以致我們沒來得及觀賞到紅花的本色。這母的不但背上或尾巴沒有花俏的脊冠與尾冠,其頭冠也不甚明顯。

 

 

 

上下兩圖是同一隻蜥蜴。忘了叫啥子,站在步道邊對我們一行人視若無睹。長相模樣很有點特色,後頸好像披著頭巾,尾巴細長,雙腳的第三趾且特長,不知有何功能或玄機?

 

 

 

第三度與鬣蜥相逢,特感親切。牠們喜歡爬上高枝棲息,躲避來自地面的捕獵。然而在高大樹幹上也未必能高枕無憂,會有猛禽在上空盤旋捕獵。有回在船遊時目睹一隻鬣蜥拼了命地下樹逃入林中。自然界奉行大吃中,中吃小,真是求生不易,得時時提高警覺!下下圖是一家小商店在門外放了水果宴請鬣蜥,以此吸引觀光客駐足觀賞。

 

 

 

 

上下兩圖是生存於中南美洲的凱門鱷魚(caiman)。鱷魚的鼻子眼睛耳朵都在上方,沒入水中只露出鼻眼讓你(或牠的獵物)很難察覺。凱門鱷魚的個頭比一般鱷魚或短吻鱷小一號,不過他的皮比較厚實堅硬,保護性較高。只見那表皮凹凸不平,具鱗片與花色,有若華麗的珠寶。難怪人類喜歡拿它來製作豪華皮包,成為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一例。

 

 

 

與樹獺(sloth)二度相見。牠們大概是地球上動作最慢的動物之一,可能比蝸牛或烏龜還慢。牠們的動作很有打太極拳的味道,像是影片放慢好幾倍,絕對會讓急驚風氣結暈倒。像這樣的遲緩根本無法逃避獵獸,叫人驚訝牠們何以還能存留至今日?

樹獺跟食蟻獸與犰狳(穿山甲?)是親戚,同屬一支極古早就有的哺乳動物,存活在中南美洲的叢林裏,主要以樹葉嫩枝為生,因樹葉提供的熱量有限,其生理對策是新陳代謝特慢,身體維持低溫。其肌肉也特少,只有其他類似體重動物的四分之一。此總總因素導致行動遲緩。

樹獺還有一個怪異特色。一般哺乳動物的皮毛是從上背披向肚皮與四肢,樹獺則相反。由於牠們經常維持四肢攀援在上、身體在下的倒掛姿勢(怎的手膀子都不累?),皮毛方向乃從四肢與肚皮往後背反披過去。上圖那眼睛後方以及臂膀都是綠呼呼的,這是藻類附在毛上形成保護色,幫助牠們躲避獵獸。我不免覺得髒髒的,替牠們的皮膚發癢。

下面是白喉卷尾猴(或白面卷尾猴White-faced Capuchin ),左側是位背著寶寶的媽咪。下下圖顯示寶寶騎在媽咪背上時,是用手牢牢抓了一撮媽咪的頸毛以避免滑落。

 

 

 

 

上圖的猴子好像在吃竹筍?他一層一層的剝,只吃每層底部的白嫩部位(下圖)。

 

 

 

上圖是是一種比較大型叫吼猴的(howler monkey)。尾巴特長,可達身體的幾倍,能夠捲住樹幹以支撐整個身體懸掛著(prehensile tails ),以便騰出雙手去摘果實吃。他們大概是陸地動物中嗓門最大的,吼聲可傳達5公里遠。下圖也是個背著寶寶的媽咪,那條尾巴捲曲成很正點的螺旋型。

 

 

斑駁的樹幹乍看沒啥特別,其實另有玄機,上面爬滿了蝙蝠,尖鼻子圓眼珠,蠻可愛的。可是一想到近來肆虐的新冠狀肺炎的帶菌者可能就是蝙蝠,就不禁心中發毛。

一日清晨旅社業者在草坪上撒放玉米,一時有好幾種野生動物現身享用。下圖最後面的是兩隻常見的松鼠。前面兩隻灰黑色的是白鼻浣熊(coati)。牠們好像有一大家子住在旁邊的林子裡,時常七、八隻以列隊方式在四周遊走覓食。

另兩隻黃褐色的是刺豚鼠(agouti),不僅中文名字奇怪(帶刺的豚?),還是新近遺傳學上一個里程碑研究的主角。一般動物在生活過程中其後天特徵若發生改變(譬如瘦小子勤練功夫變成肌肉男?),其DNA會出現小小的相應修正。以往認為這類修正在下一代身上會消失。然而最近澳洲的一個國際科研小組在針對刺豚鼠的研究中首次找到動物後天特徵可遺傳的確鑿證據。

 

 

 

我們在2013年訪遊哥斯大黎加有點特別,是三對夫婦雇了一位專業導遊帶著到處逛的,景點是我做功課後指定的,因此玩得非常盡興過癮。那回獨獨沒有囊括東邊面臨加勒比海的一個國家公園(叫Tortuguero National Park -- Tortuguero 是西文,意思是turtle catcher 抓烏龜的人?)。原因是該園太偏遠太費時。今年初其中的一對友人邀我們參加一個包含到此公園的團遊,以彌補當年的缺失。我們這輩子還從未參加過這類跟二、三十人同行的團遊,覺得可以試試看嚐個鮮,因而成行。

上面兩圖就是我們在這個公園附近落腳的渡假村,一間間小木屋與蜿蜒棧道全高高的架在濕地上,一切設施對我這個鄉巴佬來說頗為寬敞豪華。問題是此地烏龜上沙灘產卵要到燠熱的八月才會發生,我們是二月底來,因此沒能觀賞到此一奇觀。

離開烏龜公園後一團人浩浩蕩蕩地轉往哥國中部的熱門景點:阿雷納火山國家公園(Arenal Volcano National Park)。阿雷納火山以前被當成一座不痛不癢的休眠火山。哪知它突然在1968年7月29日大爆發,摧毀了山腳下三個小村落,受難者達87人。此後火山就沒歇息過,時不時地噴射一些石塊、岩漿或煙灰之類的,提醒山下的人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如此伴「山」如伴虎的日子想必不好過。然而世事常出現「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轉機。這座火山在爆發後二、三十年維持相當活躍的狀態,半夜時時可遙望到火紅熾燄在山頭奔騰有若放煙火。因而吸引不少觀光客前來瞻仰,漸漸把這個原本靠農耕來維生的地帶轉型成觀光勝地。

火山脾氣原本捉摸不定,近年來柔順多了。我們來到山腳下時山口只會吐白煙裊裊。下下圖是旅社入口的水塘中出現難得的火山倒影,本尊尖頂反倒模糊不清。

 

 

 

 

 

 

從我們落腳的渡假村可遙望火山。村里一間間獨立小屋各有大片開闊的賞景玻璃窗(上面第三圖)。住房四周遍植熱帶花草,洋溢蕉風椰影的南國風情(上兩圖)。另外還有幾個小池子可以泡溫泉。缺點是眾多小屋星羅棋布錯綜複雜,尤其天暗後常讓方向感不靈光的耆老迷路,找不到回房之途。

另一個缺點是看不到啥子鳥?這一帶其實是賞鳥勝地,說是哥國境內有850 + 種鳥類,絕大多數都可在此找到。想起我們7年前在這一帶的落腳處是個非常簡樸的農家小屋,農家馬路對面有個小旅社放了個水果架餉客,眾鳥紛紛赴宴嘰嘰喳喳地好不熱鬧,我們駐足賞鳥過癮之至,久久不捨離去。那真是一段令人緬懷難忘的美好時光。我因而遊後特地寫了篇「火山下的百鳥爭宴」(請參考文尾的延伸閱讀)。

 

 

離開阿雷納火山區後就直驅蒙特維迪雲霧林,落腳的旅社也頗具規模(上圖)。再度走訪雲霧林並無新意。倒是下午去參觀了一個咖啡農場饒富興味。好玩的是他們也做巧克力。原來可可豆都藏在類似木瓜模樣的果殼裡(下圖)。切開後裡面是一大團黏在一起的可可豆,豆子外層那黏呼呼的是果肉(下下圖)。大概經過發酵五天,等全乾後去殼磨成可可粉,過程相當耗時耗工,難怪巧克力成品這麼貴。當時農場還請我們現吃那黏兮兮的可可豆,味道還不壞喲。

 

 

 

這次跟團遊的心得是飲食超豐富。不幸上了年紀的人天天這般大快朵頤造成消化不良。朋友會說自己少吃些不就行了嗎?這的確要怪我們自制力不佳,對美食當前的誘惑沒有抗拒力。此外,不吃會造成食物被扔掉,又會激起浪費的罪惡感?

偏偏團遊安排的體力活動特少,多半是意思意思小走一下,運動量比我們平常少很多。如此一路吃大餐、少運動,沒多久就覺得自己快變成了一頭腦滿腸肥的豬了!總結我對團遊的感想是:住得好,吃得撐,但是活動不足,玩得有限。

我不禁特別懷念7年前的那趟自由行。雖然吃住簡單樸實,可是逛了許多有趣的地方,譬如俯瞰活火山口大湖與休眠火山口冷水湖,跋涉叢林探訪藍河與瀑布,流連雨林中的樹冠吊橋,近觀眾多彩麗鳥禽鬣蜥樹獺猴子等等,看得過癮玩得盡興,回味無窮。

 

延伸閱讀:

哥斯大黎加之旅(九):太平洋海岸無限風情

哥斯大黎加之旅(八):蒙特維迪雲霧林

哥斯大黎加之旅(七):美洲鬣蜥與樹獺

哥斯大黎加之旅(六):火山下的百鳥爭宴

哥斯大黎加之旅(五):叢林深處的藍河

哥斯大黎加之旅(四):火山湖

哥斯大黎加之旅(三):瀑布與蜂鳥

哥斯大黎加之旅(二):相逢何須曾相識

哥斯大黎加之旅(一):籌劃過程疑慮重重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wayu&aid=141604233

 回應文章

黃彥琳~~ 兩個海灘一日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7/15 21:59

從雙綠冠蜥到黏呼呼的可可豆,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原來可可豆是白色滴?崇拜

(可可粉為何是黑的?是加工後變黑嗎?)

謝謝精彩分享


Chen Mimi(hwayu) 於 2020-07-16 07:50 回覆:
包裹在白色黏黏的果肉裡面的那個“淡褐色”的東西才是可可豆。果肉先要去除,再讓褐色豆子等發酵並乾硬後才去殼,殼內褐色的豆子再磨成可可粉,所以很費工夫的。

星海辰歌 ✿ 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7/15 14:12

很多沒見過的物種,看完這篇.. 不禁讚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好精彩的一篇! 

Chen Mimi(hwayu) 於 2020-07-16 07:53 回覆:
中美洲的哥斯大黎加氣候溫和,植物與動物多樣與密度在世上是頂尖的,而且賞心悅目,真的是很適合做生態旅遊。

ynn600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7/13 21:57

蜥蝪看起來很可愛, 會變色就更好玩了.

我一直很喜歡這種動物, 和恐龍同類嗎?

ynn

Chen Mimi(hwayu) 於 2020-07-14 05:42 回覆:
鬣蜥長得的確像個迷你恐龍。不過兩者是很不同的物種,血緣相距甚遠。鬣蜥是一種蜥蜴,跟那個會變色的壁虎gecko 倒是屬類似物種。

Flying Eagl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7/11 22:02

以耶穌基督為名的蜥蜴,令人好奇,細讀大作後明白了牠為何有此名。看了妳文中附加的影片,很佩服牠水上的輕功,真的有如主耶穌在海上行走呢!

你們跟團拍得這些珍禽異獸,不知是景點中隨處可見,還是要運氣好兼眼明手快?



Chen Mimi(hwayu) 於 2020-07-12 00:57 回覆:
哥國野生動物豐富,幾乎處處可見。但是要能拍到好鏡頭的確需要眼明手快。我們的其他團友多是老先生老太太,動作遲緩,後來都是來看我相機裡的影像過癮一下。另外想圖方便使用手機拍攝動物會有困難的。我使用的雖然是傻瓜相機,但是具有某種程度的伸縮鏡頭,拍不是很遠的目標尚可勝任愉快。

李安納 新疆之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哥斯大黎加
2020/07/11 15:46

好美的照片,非常吸睛

跟著您的文圖介紹,我都心動了

期待續文

Chen Mimi(hwayu) 於 2020-07-12 00:47 回覆:
哥國不但治安良好,對自然生態對保護且不遺餘力。該國遍佈熱帶雨林,野生動物鳥禽豐富,是個非常賞心悅目的旅遊勝地。如果找到適合的行程肯定玩得愉快。

l.s.f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7/11 10:44

這些都是平常不易看到的動物

感覺好像到了另一個世界

~~

Chen Mimi(hwayu) 於 2020-07-12 00:41 回覆:
最近才聽說綠鬣蜥在台灣泛濫成災,危害農作物與其他原生物。我可以想像很多人跟我一樣,最初看到新生的鬣蜥覺得好新奇有趣。等長大了才覺得太麻煩,隨意放生,形成災害。所以政府實在不應隨便開放人民飼養這類寵物的。

lillia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精彩的分享......
2020/07/10 10:15
特別喜歡那段蜥蜴“水上飛”的影片
教人大開眼界呢!

謝謝如此精采的分享......
早安!
Chen Mimi(hwayu) 於 2020-07-11 03:23 回覆:
感謝來訪。古人說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真有些道理。我在旅行中看到各種稀奇古怪的動植物,的確增長不少見識,感覺收穫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