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9/01 05:30:51瀏覽3960|回應10|推薦109 | |
第一圖為南普拉薩島(South Plaza Island)的仙人掌巨樹群,上圖為聖塔菲島 (Santa Fe Island)上獨有的聖塔菲陸鬣蜥。
文 :陳華瑛 / 攝影: 陳華瑛, 陳國勝(悠鶴旅遊領隊), Anna Wu
加島船遊已進入尾聲了。這是第七日,明早就要搭機回到厄瓜多爾的首都基多。 我們今晨要造訪聖塔菲島 (Santa Fe Island),登陸點是個白色沙灘。落地後很訝異沙灘只有遠方角落癱著一群海獅,留下大部份給我們用(下圖為陳國勝攝影)?這幾日天天與海獅碰面, 大夥兒開始對牠們視而不見了。
聖塔菲島以前也曾引進外來物種。至1974年才大費周章地把島上的3000餘隻山羊根除。現今最大的困擾是有兇悍無比的火蟻出現。1975年發現時來了個大清除。可1988年又現身,簡直像野草除不盡春風吹又生。因此得時時戒備並反擊。此刻我才恍然大悟為何我們穿上岸的鞋子要消毒了,原來有可能會夾帶這類惱人的小東西入侵。 聖塔菲島原來有一支獨一無二的巨龜亞種,不幸現已絕跡。由於此龜與西班牙島巨龜非常相近,國際巨龜研究室(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Giant Tortoises)決定用後者做取代,至2015止陸續釋放了201隻四至十歲的幼龜。在未來的10年 也打算繼續每年釋放一些巨龜過去。可惜我們在島上閒步的角落未曾見到一隻。 這座島有兩個引人注目的特色:兩百多歲的巨大如樹的加島霸王樹(仙人掌,prickly pear 下圖),以及聖塔菲陸鬣蜥。可以想像在眾多外來物種的破壞下,仙人掌能活到如此高壽實不容易,大夥兒不免群聚樹下來個團體留影。
眾攝影師現在又圍觀啥呢?沒錯,就是下面的聖塔菲陸鬣蜥。此鬣蜥是只存在此島別無分店的亞種。通體淡黃色,而背脊的刺棘大而密實(下圖)。另外其他六個小島共有的黃色鬣蜥則有黑褐的拱背。
牠很努力地猛啃黃花,讓人訝異這些小草落花竟可以養活這麼多生物?
右上的蚱蜢是個迷你的中古騎士,身穿盔甲肩披斗篷,非常正點 。左上這隻蜥蜴似乎另有玄機,請參考文尾註解1 。
上左是在聖克魯茲島看過的灌木Cordia lutea,不見它結出那黏乎乎的白果,或許全被小鳥包辦了?上右是一種從岩石間冒出來的貼地植被,小粉花、圓綠葉、細紅桿, 玲瓏又可愛。
上下幾圖是所謂的達爾文雀之一:仙人掌地雀(Cactus finch)。牠因應環境竟然發展出特別嘴喙可在仙人掌的眾多尖刺之間採食(看起來好似在啄食剛凋謝的花朵)。這個特點就讓牠比別的雀鳥多了一項生存的本事。我再次訝異就這麼點小東西居然也可以滋潤出許多小鳥?
橡皮艇來接我們繼續圍著聖塔菲島巡遊。只見海獅各據一石癱著。下圖(陳國勝攝影)似乎是兩隻媽咪出海留下的幼獅。這一角落很難得的有些許林木森森味道。
有幾隻藍腳鰹鳥在近海捕魚,上左圖可約略看出起飛的那隻下方蹬著藍腳。
中午回船午餐、休息。下午繼續奮鬥, 造訪南普拉薩島(South Plaza Island 下面簡稱為南島)。上岸前很幸運地發現下圖那隻正在孵蛋的燕尾鷗( swallow-tailed gulls),此鳥長相特殊, 連牠的蛋也別具一格,有斑斑點點做裝飾。
南島小巧玲瓏風光明媚,原來遍佈仙人掌樹林。不幸受到外來老鼠的啃食,逐漸稀疏。公園當局終於在2012年根除老鼠, 並展開復甦仙人掌的長期計畫。
南島地面爬滿叫海馬齒的多肉植物(Sesuvium)。此植物在乾季時會從鮮綠轉變成紅色,然後橘色,終至紫色以減低光合作用。網上的照片中有整個地面像鋪了紅地毯似的,也有紅豔若燃燒了 似的,煞是好看。可惜我們到訪的時候乾季才啓幕沒多久,只有上圖懸岩邊的植被紅得鮮嫩,下圖的坡地還不成氣候。
南島雖小, 卻有眾多小鳥在岩岸棲息築巢 。我誤打誤撞竟然拍攝到紅嘴熱帶鳥的飛行版(上圖),好高興。
此島上的陸鬣蜥是普通的黃色鬣蜥,很像聖塔菲鬣蜥,但是後背部份呈棕褐色(上上圖)。有趣的是待我返家後整理相片,竟發現有隻花色怪異的陸鬣蜥(上圖),除了下巴頸子一帶淡黃色外,其他部位都是黑花花的,醜得可以。就隨手把牠刪掉。後來突然靈光一閃,記起一事。去年加島遊畢曾經做了些功課,其中提到巨龜島的海、陸鬣蜥乃同源共祖。咸信其祖先在古早時乘著漂浮物從中南美洲來到這一帶的火山島(註:那些島嶼應已沈海,因現有的火山島都相當年輕)。然後在8百萬至1千萬年前左右,有些鬣蜥因陸地植被貧乏而被迫下海覓食,啃食水中礁岩表面的藻類。這麼一分道揚鑣,即演化成現今的海、陸兩個分支。然而在面積極小的南島上兩種鬣蜥因分佈地重疊,出現雜交現象,蹦出雄海鬣蜥與母陸鬣蜥的混血兒。這不但顯示海陸兩鬣蜥同源共祖的淵源,也表示島上的生物還在繼續演變中。 我當時還在想:能一睹混血兒鬣蜥該多棒?咦!這隻醜八怪莫非就是混血兒?即刻上網查詢,驗證了我有眼無珠,巧遇混血兒竟然相見不相識,還糊裏糊塗地把牠的玉照刪掉,真是該打。我趕緊把該相片從垃圾桶裡撿回來。 根據觀察混血兒遺傳了海鬣蜥的尖利爪子,比陸鬣蜥老媽厲害,可以爬樹。其身體黑色似老爸,唯獨頸子與前胸繼承了老媽的黃色。 混血兒沒有生育能力,跟母馬與雄騾生的驢子一樣。目前該島的鬣蜥只有2%是混血兒,居然被我看到且拍攝到,簡直是中了大獎,讓我高興地跳腳。 對混血兒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下面影片:
收穫滿滿後回船晚餐。這是船遊的最後一夜,有惜別盛宴。點心師傅使盡渾身解數製做了上面各式蔬果雕刻,琳琅滿目。我看到上圖的蛋糕有點訝異,很少見過藍色系的。團友說這是象徵藍腳鰹鳥的招牌顏色呀。沒錯!這師傅還真是用心良苦。晚餐還有隻全魚大餐,看得人口水直流。
上面三圖皆陳國勝攝影
第八日就要搭機離島了。船公司很體貼地安排了一個精彩的清晨船遊:閒逛聖克魯茲島北岸的黑龜灣(Black Turtle Cove)。我們的橡皮艇輕聲輕氣地滑過水面,緩緩靠近這個紅樹林海灣, 只見靜謐的紅樹林在晨曦下倒映在清晰如鏡的水上(下圖為領隊陳國勝攝影)。
遠遠就看見好幾隻鵜鶘在沿岸捕魚。玄燕鷗(Common Noddy)在一旁撿漏「網」(嘴)之魚,往往大剌剌地站在鵜鶘頭上等候觀望,簡直欺人(鳥)太甚。
玄燕鷗強悍霸道目露凶光(下圖),鵜鶘雖大好幾倍仍莫可奈何。
第一次看到鵜鶘嘴下的喉囊奇大無比,方便舀起一大瓢的小魚再濾水,不像人類還得帶個容器之類的才行得通。
水裡魟魚成群悠游,海龜伴隨,整個海灣沈浸在出世的寧靜裡(上圖為團友 Anna Wu的傑作)。
搭機時刻迫近, 橡皮艇開動回船。奇怪的是久等仍未見另艘橡皮艇返回,方才聽說他們的馬達突然罷工。導遊趕緊派了我們這艘前去馳援。真是到了該離去的時刻,橡皮艇都累垮啦。
上圖為機場附近的一個有標準火山口形狀的小島(Daphne Major),有藍腳鰹鳥、納斯卡鰹鳥與紅嘴熱帶鳥在此築巢孵蛋。下圖為離船登岸的小港口,稍傾即有巴士載大夥兒去5分鐘之外的機場。
結束了,真的結束了。不論多麼不捨,這趟夢幻之遊終歸要醒過來 。 我們不得不對巨龜島揮手說再見。重回人間塵世後,當晚在旅舍裡覺得腳下的地板會像波浪一樣的晃動起伏。初時我跟先生都以為地震了,看看別人並無異樣,方才領悟是在浮動的船上待了七天七夜的後遺症。 從巨龜島回來至今已經兩個多月了,先生跟我還常常津津樂道船遊的點滴。這個達爾文物種演化論的啟蒙點真是一處很獨特的世界,是一個活生生的生物演化的實驗室, 時而會出現叫人驚喜的情景:藍腳鰹鳥與信天翁在腳前大跳求偶舞;唯一生存在赤帶的企鵝就在眼前入洞房;雄性軍艦鳥競相鼓起牠們那大紅氣球式的招牌喉囊;塗了口紅的紅嘴熱帶鳥翩翩翱翔;小海獅眨巴著無辜大眼望著你;貌若史前恐龍的海陸兩鬣蜥原同宗卻分道揚鑣,又偶而回頭廝混;世上最大的巨龜各處趴趴走…想像力豐富一點的人很可以恍惚地以為進入了時光隧道,回到從前的時代,那個尚未受到太多人為破壞的古早的地球生態。感謝我們搭乘的小天使遊船有條有理地帶領大夥兒見識了它的特殊魅力。 遊後我查了一下該島的各式遊船資訊,發現搭乘50或100人的大船可能比較寬敞豪華、飲食高檔些,但參訪的小島多半很局部受限,意思不大。 若是只拿乘載16人的小船來說,也是各走各的路線,造訪的小島頗有差異。在稍做比較之後,我發現似乎沒有其他遊船涵蓋類似我們這麼完整而豐富的行程。 顯然我們的小天使號遊船是行家,不但把位在中間的北西摩島、最北的鳥島和最南的西班牙島這幾個觀鳥天堂都攬括了,沿途停靠的其他小島也都各具特色、別有風情。很高興悠鶴旅遊在包船上做了很棒的選擇, 讓我們的巨龜島船遊回味無窮。前些時跟那位從香港來的團友聯繫,她用《高潮迭起、精彩紛呈》來形容這次加島行,真的是再貼切傳神不過了。 (完)
我在2022年從資訊上得知那也是雄海鬣蜥與母陸鬣蜥交配的一種混血兒(請參考下面影片)。我有點不太敢相信,因為所有的文獻都說只有South Plaza 島才有混血兒,然而那張照片是在Santa Fe 島攝到的。難道Santa Fe 也有混血兒了,而只被我看到了?真是太神奇了?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