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3/28 09:28:17瀏覽5845|回應12|推薦27 | |
網路上有位 「政治學者李帕特…發現,民主政治的穩定不必然靠多數決。在一個多元分岐的異質社會中,如果是多數決,反而會造成動盪。」 「傳統政治學界認為,一個社會若具有多重分岐線…,這些分岐會讓該社會處於衝突的狀態,不利於民主的鞏固與維繫;然而,李帕特卻發現,如果能經由共識型的制度設計,還是能達成穩定的民主政體。」 「共識型民主的最重要特徵之一,就是少數否決權。在面對紛亂的族群議題時,為了避免少數族群被犧牲,所以在制度上賦予少數群眾可以有否決政策的權力…在這樣的社會中,公共政策要盡量以共識為主,避免傷害少數人。」 共識民主的構想很理想,特別是似可免於多數暴力、免於社會衝突。但是,我估計這套想法很難實行。 共識決未必完全不可行。它在某些情境下或許是可行的。 再者,瑞士是喀爾文教派區域。喀爾文教派在早年其實是一種教義很嚴酷的新教教派。但是,早期的嚴酷卻可能帶來兩種好處。一是信徒高度自律,再者教義能促成高度觀念共識(當然主要是教義內容所包含的觀念,但也可能擴及其他觀念)。這兩種條件應該都有利於對特定政策的共識形成。從某個角度來說,瑞士很可能是因為先有(宗教)共識,所以能順利發展民主,而不見得是因為他們選擇了某種民主制,所以民主能成功。 再說,即使是瑞士,也並不總是能達到共識,最近瑞士也傳出不同族裔間的不和諧問題。不同族裔間的政策待遇公平性問題仍然可能造成他們彼此間的矛盾困擾。 德國學者哈伯瑪斯(J. Habermas)強調「溝通理性」,其實也是希望藉溝通達到共識,並由此做成決策。這樣的決策當然也就有正當性,並且不會激起衝突。但是,理性溝通說來容易,做到很難。看我們立院打架,就知道我們理性溝通的主客觀條件常不俱足。這不但是需要自律、理性等的心性培養,也要有多一些的基本觀念共識。以基督徒與伊斯蘭教徒之間的關係來說,要充分達成共識,恐怕難度就大到不可想像,恐怕幾乎不可能產生充分共識。這時候,又要如何來共識決呢?而如果所有的政策都因此遲遲難決,政府還能運作嗎? 政府或許能繼續依照舊有的模式運作。不過,還是會有問題。如果是出現新情況,所以需要新規範,但是,新規範遲遲難有共識,故而難決,那麼,也就很難去因應新情況。譬如說,現在有網路犯罪的行為,相關的規範過去闕如,新規範卻因為缺少共識而無法產生,這就可能出問題。再者,如果是因為認為舊規範比較不合理,所以嘗試訂定新規範,但是卻又遲延難決,結果反而讓不合理的規範繼續沿用。總之,當徹底的共識經常難產時,這樣的民主制就會變得非常沒有效能,甚至使政府癱瘓。 我無意反向鼓吹統一的美好。我不認為那在今天的台灣會有什麼說服力。但我還是要說,他可能還是太浪漫,以為當我們表示疲倦,不想再跟人家玩統一遊戲的時候,人家也就會算了,不跟我們玩了。 撇開中國大陸的態度,我們想想,如果台灣的統獨議題採用共識民主制要做出共識決定,究竟有無可能?我估計不可能。因為隨時會跑出不同的意見出來,以致無法達成共識,也就無法做決定。雖然理論上台灣最多的一種人號稱是「維持現狀」派,但是,他們也不能形成維持現狀的決定。因為有另外一群人主張獨立。即使獨派終於說服多數人都接受台獨主張,結果卻還有些人堅持要統。還是沒有共識。即使是統派,又可以再分成很多不同細類的統派。如此,說服一群,還有一群,雖然異議人數很少,但是共識民主不是說要允許少數人有否決權嗎?那麼,能有共識嗎? 比較遺憾的是,台灣內部恐怕先天有難以產生共識的特性。藍綠對立不是偶然,而是有許多因緣促成。在這種基本對立的態勢下,強調共識決,實際上礙難執行。 台灣不但內部缺少基本共識,而且外部又有中國大陸的強大壓力。面對這個強大壓力,偏偏內部又很沒有共識。要統、要獨、要維現狀,各有想法。但是,大陸可不是隨我們想要怎麼樣就怎麼樣,會耐心地等候我們做決定,而且什麼決定都能接受。很明顯,法理台獨是絕不可能被中國大陸接受的選擇。此外,或許台灣還有些微的選擇空間。這個選擇空間絕對不大,但是仍然是還有些許選擇餘地,有可能通過技巧的協商、互動,獲得對方某種程度的接納或默許。 其實就統獨來說,我倒恰要運用 當然,名統實獨未必能被對岸接受。但是我們卻也未必真要獲得他們完全的接受。在我想來,能爭取不激怒廣大中國人是最重要的。 總之,這是個可能的操作原則。而要先在台灣內部爭取共識。重要的是,大家要能對執政者的操作有信任。如果沒有信任,一定要給執政者戴上緊箍咒。那他就沒有操作空間,無從在與大陸應對的時候保持有利彈性了。 有人期待引入美國勢力,以解台灣困境。但是,引入美國勢力的結果如何,可以看看越南的悲劇教訓。美國原本支持南越,對抗北越與越共,但是最後美國失敗了。於是南越的人民大量成為海上難民。美國只能接收部分的海上難民,還有一堆的難民到處漂泊。 如果依我估計,當年美國未必不能戰勝北越,但是,他們有顧慮,不能全力一擊。打有限戰爭的結果,最後美國敗給了共產越南。如果面對中國大陸,美國會採全力一擊嗎?這當然會是他們極力避免的情境。而且,為了避免陷入窘境,美國也一定會極力避免與中國大陸一戰。所以,不可抱著依賴美國的心理。我認為,如果想引美國勢力來支持台灣獨立,最後恐怕會害死台灣。從美國的戰略來說,他們倒會希望台灣作為他們的第一戰線。說難聽些,也就是要讓台灣人做他們的砲灰。 依政治學者杭廷頓的預測,世界上最可能的大規模戰爭衝突就是伊斯蘭教與基督教世界間,及儒教與基督教間的衝突。後者具體來說,應該就是美國與中國間的衝突。這個可能性,美國應該早有預警。美國當然會盡可能避免陷入與中國大陸的戰爭。 回到台灣的民主制問題,台灣內部如果事事都能有共識決,當然很美好。但是,如果許多事就是沒有共識,而遲遲不能決,那又怎麼辦?政府還能運作嗎?再說了,如果統獨真有共識決,大家最後終於達成共識,一致決定台獨,那會怎麼樣?因此成功獨立了嗎? 德國社會學者Robert Michels提出所謂「寡頭鐵律」(oligarchy),認為最終群體中的決策者或管理者都只是少數。我大體同意他的意見。即使我們所說的多數決,實質上也還是源自少數人的意見與意志,只是大致能說服夠多的人接受。重要的是,那個說服過程是否平和、理性?大眾是否盡可能主動而理性地去思考相關議題,以產生自己的結論與判斷?民眾不願意處於受迫於外力的狀態,但是,如何免於受迫於內在的私欲、偏執,也是需要警醒的一環。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