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刻意的業餘人士:你想活成什麼樣子,都是進行式,不是未來式!
2023/11/27 10:01:47瀏覽871|回應0|推薦12

上個週日自力辦了一場民歌同樂會,前天又跑去竹東「蕭如松藝術園區」續攤玩了一下民歌和薩克斯風。很開心常常能以樂饗友、以書會友、以文交友,促成很多有趣的緣分,人生中有那麼多連結,生活多了很多趣味和意義;而且,這些真實面對面的觸動,絕不是窩在家裏透過「網路」或「AI」可以理解和取代的。

我本身是心輔背景的高中老師,念的是心理學、教育學和助人專業,所以,我本來對於讀書會和街頭藝人,根本是毫無概念的;應該說,人生中的職涯發展,我們很容易受到求學過程的影響,譬如:我考上師範大學然後自然而然就成為一名教師。但,專業以外的興趣呢?

現在很流行講「斜槓」,年輕人更是會提早玩自己的興趣,我在高中教書那麼多年,見證到現在高中生也能把社團玩得很投入且專業。的確,斜槓要從年輕時就開始,越早廣泛試探,越能充分自我了解,然後有計劃、有方向地投入和學習;就像我也是3、40歲後才投入經營讀書會和學習樂器。

這麼做也不只是為了生涯發展,更是心理衛生、憂鬱防治、或生命意義的關鍵之一。(參考:興趣的串連就是最好的百憂解~順便也懷念我的杜普蕾~興趣大三元系列 https://blog.udn.com/yiter1968/132829657

最近讀書會剛討論完廖泊喬醫師所寫的「古人解憂療癒帖」,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不只專精於精神科專業領域,也跨界到他明顯專注興趣的古典文學,兩種專注斜槓在一起,結合起來就形成一種我常稱的:「1+1大於2」的生涯發展模式,滿滿是不足為外人道的趣味和成就感。

關於這種跨界興趣的結合,我以前大力推薦過一本很棒的書:「跨能致勝」(筆記: https://blog.udn.com/yiter1968/175934268 ),書裡提到一個很貼切的名詞叫:「刻意的業餘人士」(deliberates amateur):「業餘人士一詞並非侮辱,而是源自拉丁語,意為對某種特定探索感興趣的人,......創新與精通的矛盾之處在於,重大突破通常是你沿著路走時,因偏離路徑而發生的,卻如同你只是剛走上這條路一樣。」。

業餘,有時候並不亞於專業,對個人而言反而更能強調的是:興趣,也許是偶然因素,也許是天份的幫助,然後因為很喜歡而更加專注和投入,就能產出很威猛的力量,尤其是創新和發明;說不定哪天你的業餘會大大提升甚至超越你的專業,這種例子也是屢見不鮮的!

而且,「跨能致勝」也強調所謂的「有限度的寬鬆原則」,即使你已經中年老年,也不要固著於自己的「小宇宙」~所謂專長或專業,你還有一個「大宇宙」~廣泛興趣的探索,可以趣味橫生,可以無窮無盡的徜徉;所以,生活中不必只有專業,斜槓更能放鬆和創新,人家許多理工類諾貝爾獎得主,本身也擅長於某種樂器的演奏呢!

前一陣子,我所敬佩的奇美企業許文龍先生仙逝,他曾分享自己的生活元素:事業、拉琴、畫畫、讀書,尤其他喜歡小提琴,蒐集世界名琴而無私分享也是眾所皆知,這源自於他從小對音樂和小提琴的熱愛,每晚就寢前,他必定都要拉上一段琴。

難道許文龍經營事業不忙?而且不要忘了:他還常常清晨五點就去釣魚喔!這就是興趣投入的妙用!斜槓不是拿來比較炫耀的,是開心做自己的一種形式,是投入後會渾然忘我、日以繼夜、焚膏繼晷的過程。我也常勉勵自己,要學習前人示範的一點皮毛,奮力投入當下,更不要忘記適當挑戰自己。

刻意投入一個業餘活動,找回更多的自己,因為:你想活成什麼樣子,都是進行式,不是未來式!所以我跳出慣性的「小宇宙」,勇敢嘗試和投入「大宇宙」。譬如12/9我要第一次嘗試辦電影包場:「撼山河」紀錄片,緣由也是我很欣賞兩位主角:音樂人陳明章、導演林正盛。

我們也可以從探索別人的「宇宙」而發掘自己的「宇宙」。陳明章原生家庭是開金飾店的,林正盛則是從台東偷偷離家出走到台北做了很多年的麵包師傅;兩個人都是為了某種忠於自己的「召喚」,而走上了親近藝術的路,貼近土地,看見人性,很棒的刻意,都是現在式,這些元素,也都在他們身上再次驗證。

所以,不要跟我說業餘是隨便玩玩而已,業餘和專業的專注並無二致,即使是業餘,也需要專心一意的投入,產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絕不亞於你的專業之路;這尤其對中年後美好人生啟發更大,也許我們撼動不了山河,但我們可以試試撼動世界!

註:圖片說明~我在50+後回首人生,發現:經營讀書會、當街頭藝人、跑馬拉松、爬大山,這四件現在很熱衷的事,都不是我在30歲前想像得到的。

#阿得的讀書會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18010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