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0/23 11:58:43瀏覽2007|回應0|推薦6 | |
近日的大統油事件,搞得人心惶惶,從三聚氰胺起,勾起許多新仇舊恨,消費者、媒體、政治人物,百花齊放。不過,我看這兩天媒體上的訊息,真的是好氣有好笑!朋友們,關於食品的問題,請多用點心,麥擱亂啦! 食品問題,不一定是安全問題 這一波的食用油問題,和前胖達人麵包問題,基本上不是安全的問題。胖達人用了人工香精等添加物,而以純天然做宣傳,傷害消費者的感情和荷包,不影響實際的健康,除非證明那些香精是非法添加物。大統事件爆發後,全國好像懷疑所有食用油都和大統一樣,媒體導向混合油,導向棉子油有毒。事實上,食用油是從植物種子萃取的精製品,棉子酚有毒,也不會跑到精製的油脂中。所以,就算市面上的油品都是混合的,基本上也無礙健康。消費者只是不爽,明明標示純品,居然是混合物!當然大統或其他公司油品添加違法添加物,就另當別論。所以,這波基本上是食品衛生管理法中的「參偽行為」,或者是更嚴重的民刑事「詐欺行為」,不是食品安全問題。 政治人物,切勿反智作亂 有政治人物借題發揮,說沙拉油大部分基改黃豆製成,直接連接上基改黃豆有腫瘤風險等報導,更甚者說是和台灣癌症增加有關,要求沙拉油加強基改標示。沙拉油僅是油脂的精製品,不含黃豆其他成分,依照目前的基改食品管理的法規,這些不含基改成分的精製物根本不在管理範圍,又何需標示。反對基改是一種天然取向、有機取向,頗有道德性的訴求,何需拿這些不真實的資料恐嚇民眾。 媒體八卦,於事無補 電子媒體上鼓吹式報導豬油,好像市面上的植物油都有問題,民眾不得不回到幾十年前吃豬油的日子,難道不擔心豬油比市面上混合式植物油更傷害健康嗎?因為大統有做假的純釀醬油,基本上屬於化學醬油。使用酸裂解大豆蛋白質,縮短微生物發酵的時程,這是大量生產比較廉價醬油的作法,不足為奇。媒體上報導廚師們和消費者們如何分辨醬油、食用油,可能有幾成對,不過全都是個人感官上的感受,不科學、不客觀。如果有效,又何需高昂儀器設備去做化驗工作。 還有訪問報導產業大老,呼籲業者要做好「自主管理」,對於有良心道德的業者而言,當然該「自主管理」,但是對於存心詐欺的奸商,所謂「自主管理」只是更高明地規避查驗。這樣的八卦式報導管啥用! 政府機關,做點實在事吧 連衛生福利部的回應,計畫明年成立「食品安全守護聯盟」,將國內37所食品與營養大專院校1500名學生納入,協助稽查人員執行食安業務。這也是華而不實,應付媒體的作法。學生沒有任何權限進行稽查工作,如果派到衛生局實習,也只是見習、壯膽,衛生局做不好的事,多幾個見習的學生也管不了大用。這些尚未學成的學生最適合去查查市面上商品的標示,核對是否符合食品衛生管理法裡有關標示和廣告的規定。學生們又如何得知油品是否參偽?除非給他們指導教授計畫經費,用來購買市售產品,用實驗室的儀器設備來分析,結果可以作為示警作用,讓官方再做正式的稽查與檢驗。不過,那需要大筆經費,錢從何來? 為了解決這波食品問題,(A)請實際執行管理業務的地方衛生局強力排除各種政商干擾,確實執行稽查工作,很多問題從進出貨、原料、員工口中都可以打探到,然後再委託中央的檢驗室或其他認證的檢驗機構進行化驗工作。(B)依照食品衛生管理法,中央的衛生福利部對於業者無直接稽查權力,每次事件爆發,執行不力的地方政府都躲在身後,讓負責督導和協調責任的中央捱打。中央的衛生福利部應該建立完整的消費者申訴、員工爆料的系統,有如165反詐騙專線,提高獎金,這些資訊可以強化中央對地方的監督。 要衛生安全,還是要內容品質 在假油風暴中,邱文達部長說「人心險惡難克服」,如同筆者早先所言「自私基因不改,毒澱粉等食品安全事件將層出不窮!」,政府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有限,目前所有各種食品的標章,基本上是以衛生安全督導為主,如果要加強類似食用油的成分查驗,就需要在各類標章的制度中加入市售產品內容的檢驗工作,成本當然可以轉嫁給廠商,將種種檢驗工作委由政府或其他認證的團體代為執行。 如此龐大的支出,雖然部分可以轉嫁廠商,但是政府的單位不可能不增加支出,最後都會轉嫁到納稅人和消費者的頭上。如拿衛生福利部的預算來做,筆者認為不值得,該部會有限的資源就應該放在跟國民健康有確實影響的業務上,做食品的衛生和安全的控管,值得!做食品的成分內容品質,屬於商品、消費的問題,理應歸屬其他部門,以高額的罰款來應付檢驗和消費者的賠償!如拿衛生福利部的預算挪去做些食用油參偽、素食參偽、假燕窩等檢驗,究竟值不值得,還得納稅人自己好好想一想。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