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16 16:28:43瀏覽5807|回應3|推薦40 | |
偶到大陸出差,常被警告不要買大陸的食品回來!我瞭解大陸的食品管理比我們落後,所以這樣的警告是合理的,但是我從來不懷疑兩岸的食品安全會出同樣的紕漏。我們台灣,不談以前多普遍使用有毒的硼砂,即使販賣斃死豬、回收餿水油、糕點用飼料奶粉等,哪一樣是我們這等國家該有的,事實上這些就發生在台灣,使用斃死豬且不止一次見報。為何?兩岸的人民一樣聰明啊!有人把聰明用到歪途上便是「奸巧」了,此岸聰明到會將塑化劑加入到起雲劑中,對岸會將三聚氰胺加入乳品中,都是既懂化學、又懂功能的「專業」表現,就差不顧人命罷了。 塑化劑事件爆炸性發展,從一般食品、健康食品到藥品紛紛中箭,連進口的產品都墜入起雲劑的濃霧中,雖然政府在處理塑化劑污染食品的事件上小節上可能有些猶豫,落人話柄,大體上卻是從來沒有過如此明快處理。但是從媒體的報導上、新聞節目的討論中,和許多所謂專家學者的發言中,每每以民眾健康守護神自居,除了能激起民眾的關心,增加收視率外,都未必能切中弊端,只能再次印證,民粹和激情,無助於安定人心,無助於改進食品安全。以下的討論,敬請參考。 食品無絕對安全 我們本來就是過度使用塑膠的地區,環境中塑化劑污染根本就不是新聞,與我們生活同在,或者流在我們的血液中很久了,不值得用誇張的報導,好像我們初次遇到「世紀劇毒」一般。每逢食品發生問題,媒體、政客或一些跟著起鬨者常嚷著:「政府要給我保證安全!」這裡灌輸給民眾一種「絕對安全」觀念,事實上那是不存在的。光以食品添加物來說,只有毒性高低,沒有所謂絕對安全的添加物。LD50值是表示急性毒性的指標,意指使得半數實驗動物死亡的劑量,數值愈低代表愈毒。一般食鹽的LD50值為每公斤約8克,硼酸約0.3克,比鹽約毒30倍,可是常用的醋酸的LD50值約和硼酸相同,意指醋酸和硼酸在急性毒性上差不多。維生素B1的LD50值約3克,比鹽還毒上好幾倍呢!我們是否就不用醋、不吃維生素,或者煮菜根本不要放鹽呢! 正規的食品添加物都是經過許多年嚴格的毒性試驗後所允許使用者,和日用的「添加物」如鹽、醋相比,這些合法的添加物的毒性恐怕還比較低呢,例如食品中使用的抗氧化劑的LD50值和維生素B1差不多。當然LD50值僅是指標之一,其他還要考量人體代謝能力、累積與否和慢性毒性等因素,平衡利益與風險後,做出適當的決定。 我們老祖宗會用鹽漬來保存食物,鹽就是添加物。做香腸臘肉時,老祖宗也會加入硝(亞硝),那也是必須的食品添加物,因為硝是肉毒桿菌的剋星,如果不放硝,香腸臘肉便是極端危險的食物。所以一竿子打翻全部食品添加物就是民粹的手法。 有機食物、保健食品一樣有風險 為了供養地球暴增的人口,為了肆應都市化的發展,生活形態的改變,農牧中使用藥劑,食品加工中使用添加物都是很自然的趨勢。推動有機農業,減少農用藥劑或不必要添加物的使用,是屬於反省的運動,值得我們珍惜。有機者,也不見得能保證安全,歐洲和美國都曾爆發過出血性大腸桿菌污染的問題,更何況以台灣的農業環境,尚難稱完全有機,有機食物的紕漏也時有所聞,包括頂知名的大牌業者,隨便查閱一下新聞資料庫便知。到目前為止,有機食物有限的供應量和相對昂貴的價格,尚無法普及於全體庶民,無法取代一般食品的,這時候呼籲使用有機食物無助於解決塑化劑所呈現的食品安全問題。 這一波塑化劑的風暴,除了一般的食品淪陷外,那些以健康訴求,以生物科技訴求的保健食品,甚至藥品,不少也都淪陷了。拆穿了這些穿著高貴外衣的產品,在安全上原來跟一般食品沒兩樣! 天然不一定尚好 正規的食品添加物中,有些是仿天然的製品,如有機酸、味素,有些是新合成的產品,如甘味劑、食用色素等,烘焙業常用到的香草精,天然的香草精萃取自蘭花,原本就是一堆有機的香氣物質所組成,合成的產品僅是模仿地將這些物質單獨生產,然後再組合起來。大豆是素食者主要的食材,最普通不過,但是黃豆和許多豆類與生俱來就有植酸、寡醣、凝血素等許多有毒的物質,如果不好好清洗蒸煮等處理,還可能會要人命呢!不要因為塑化劑風暴,而胡吹天然一定好,所有的添加物就一定不好。 食品不可能全面檢驗 有專家呼籲食品添加物要採用正面表列管理,那是完全不瞭解食品添加物的管理,食品添加物原本就是採用正面列表管理,只允許用在特定的產品中,份量也有規定,台灣和其他先進的國家都是一樣的。問題不在添加物本身,問題是廠商有沒有依照規定添加,政府有沒有能力去監督廠商。要建立食品的履歷,讓消費者瞭解食品中成分的來源,這是對的,不過那是長遠要努力的方向,就如同病人正在急性期發高燒,卻來談恢復以後如何保養,時間點上不合時宜。 有人要求將起雲劑等複合品當作食品添加物來管理,要求全面檢驗,那也是不合理的要求。起雲劑本該是正常食物的製品,食物本就是無數正常的有機、無機化學品的組合,用不著檢驗,就如同不用檢驗雞湯塊、咖哩塊一樣,如果那都要詳細檢驗,政府的人力和物力根本做不到,也都是浪費虛功。如果這些複合的製品有加入食品添加物,例如味素、食品色素,就應該明列在產品的成分中,被管理的被檢驗的應該是那些加入到這些複合品中的添加物,而非複合品本身。 有人要求食品做全面幾十種塑化劑的檢驗,列為常規的檢驗項目,這也是意義不大的事。環境毒物檢驗中會檢驗塑化劑等環境毒物,但是沒看到有國家將塑化劑列為食品的常規的檢驗項目中,如同不會常規檢驗食品中有沒有K他命一樣,正常的人不會將塑化劑當成添加物來使用,所以我們幾十年沒檢出,其他享用台灣食品的國家也沒有檢出。 食品的檢驗與管理針對風險的大小而規劃,塑化劑毒性沒那麼高,出現在食品中的可能性除了包裝污染外,正常來說污染量也應該是不高的,合計起來的風險就不會那麼高,所以正常時日,不可能花大錢布置天羅地網去對付塑化劑這樣的風險。目前的擴大檢驗和堅決的處理只對付目前的緊急狀況,使市面恢復常態。保持警覺心是應該有的,不過,千萬不要起鬨要政府或廠商做全部的塑化劑檢驗!除非您證明台灣遍地都是「奸巧」人士。 民粹和激情不利社會進步 或許您認為前面的文字對犯罪者究責不力,對政府過批判過輕,對消費者缺乏同理心。我所批判者是當這些事件發生時,所呈現在媒體上的情狀。縱或有些理性的思辨,都隱沒在民粹和激情的口水中,一般民眾無法理出理性的思路,教社會如何進步。進口美國牛肉的問題發生時,衛生署所組成的學者專家在哪裡?消基會裡的許多專家委員又在哪裡?極大化美國牛肉的風險下,人們還以為美國那幾億人口無時不在狂牛證威脅下苟活著。日本發生海嘯造成核災時,媒體上的緊張情緒,好像要命的輻射塵已經覆蓋著台灣的天空,要真的是那樣,那幾億日本人早掛了!事情總是平衡風險與利益,如果只極大化風險,沒有給利益持平的考量,那就是民粹激情! 只要人心不正,科學有窮時,不過,台灣也不應該永遠沈淪在民粹和激情的輪迴吧!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