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雖然我只有一個孩子
2016/07/23 04:18:23瀏覽3310|回應3|推薦42

江小豬和曾小貓只有小小豬一個孩子,今年三歲的他,是家裡唯一的小孩——至少到目前為止是如此。

結不結婚,生不生孩子,孩子要生幾個,各人有各人的機緣與環境。曾小貓與江小豬婚後因故分居兩地,婚後五年才有了第一個孩子,這孩子本來也不在我們的計劃中。在那之後我們沒有刻意做人,也沒有刻意避孕,會不會有第二個孩子,我們抱著隨緣的想法。

這些年來,關懷我們的親友不時勸生。還沒有小小豬的時候,大家說:「至少要生一個,不然會有遺憾」;有了小小豬以後,大家又說:「要再生一個來給他作伴,不然獨生子會自私、會孤單。」

聽多了這些話,總覺得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再生一個背後的理由到底是什麼。

自私的基因

演化心理學家認為,生物生育多個子女背後的根本動機,是為了把自己的基因遺傳下去而分散風險的做法。有時候,基因和生物體的利益會相互衝突:比如有一種蜘蛛交配的时候,雌性會把雄性吃掉,雄蜘蛛寻找雌蜘蛛交配的行為會帶來生命危险,但唯有這樣做才能把基因傳给下一代。而在基因和生物體之間的對抗中,最終勝出的總是基因,所以,雄蜘蛛還是會尋找雌蜘蛛交配。

只有很少數的物種有足够的智慧理解生物體的利益。2011年,地球人口超過七十億。聯合國呼籲限制生育,否則將耗盡資源,導致人類全體的滅絕。正因為人類有足夠的智慧理解生物體的利益,才懂得用計劃生育來避免嬰兒出生。

按照這個理論,多生孩子,是生物的本能。不生孩子,才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勸生,是三姑六婆們的本能。要不要生,得靠爸爸媽媽們自己深思熟慮。

孤單的獨子

在眾人勸生的喧譁聲中,卻有一個聲音勸我不要生,那是我媽媽的聲音。曾小貓準備結婚的時候,媽媽打電話來,勸我別生孩子,如果要生則只生一個。她緩緩道來為了養育三個孩子對家庭造成的種種負擔,過程中的種種心力交瘁,最後,她說:「如果能重來,我能不生就不生。我不希望妳跟我一樣。」

因為一些原因,我們母女的關係並不好。那天在越洋電話中,聽她講這些話,是我第一次聽她親口道出三十年婚姻生活的感想。

勸生的人總愛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獨子孤單,要多生一個來陪他玩。」但是,有兄弟姊妹卻不是不孤單的保證。

我有兩個妹妹。我對妹妹最早的記憶,是我三歲多一點的時候,當時應該才幾個月大的妹妹在嬰兒床上睡著,忽然醒了哭起來。媽媽衝進房裡,當時房裡只有我跟妹妹兩人。媽媽看了看妹妹,問我:「妳是不是掐妹妹?」

我莫名其妙:「沒有啊!」

但是媽媽忽然生氣了,大聲罵了我幾句,然後拿起衣架打了我。那是我第一次挨打,衣架像雨點一樣落下來,很痛,我蹲在牆角哭,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但卻分明感覺到,因為妹妹的來臨,我的好日子結束了。

我的感覺是對的。我六歲的時候,媽媽又生了一個小妹妹。我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我們三姊妹坐在客廳地上玩。我玩我的,兩個妹妹玩她們的。

忽然,小妹哭了。在一邊看報紙的爸爸抬起頭來,厲聲問道:「怎麼回事?」

二妹馬上指著我說:「多多(我的小名)打咪咪(小妹的小名)!」

我大聲辯駁:「沒有,沒有!」儘管如此,我知道辯駁是沒有用的,我馬上就要挨打了。

果然,爸爸命令我:「拿藤條來!」

我垂死掙扎,大聲哭叫:「我沒有打妹妹!」

爸爸說:「不管怎麼樣,大家一起玩,妹妹哭,就是姊姊沒有照顧好。」

最後我當然挨打了。我父母打人都很兇,我的手掌紅腫了起來。那天的作業,我因為拿不好筆,寫得歪歪斜斜,又挨媽媽打了一頓屁股。

小時候的我,恨透了妹妹們。在家裡,我不敢造次。到了學校,我就把握機會欺侮她們。長大以後,我明白了那不是妹妹們的錯。但不論我如何盡力彌補,我們姊妹的關係,再也不會真正地好起來了。

童年時,我從來沒有感受過手足相伴的快樂。成年後,那本翻不完的三十年舊帳,時好時壞的姊妹關係,如夢魘纏身,令人筋疲力盡。無可奈何的是,不論感情好不好,手足的關係都是一輩子的。朋友可以疏遠,夫妻可以離異,但手足就只能是一輩子。哪怕你們是該隱與亞伯,諸葛瑾與諸葛孔明,宇治波鼬與宇治波佐助,這種關係,只能是一輩子。

在結婚前夕的那通越洋電話中,媽媽在那頭,斷斷續續地說:「不要勉強多生⋯兄弟姊妹多不一定就好,孩子生多了更要處理好⋯妳們姊妹感情不好,都是因為我沒有處理好。」我在電話這頭,聞言,泫然欲泣。我媽媽是一個不會說「對不起」的人,能說出這種話,已經是她的極限了。掛上電話,恍然間,對自己的母親,我竟有一笑泯恩仇之感。

媽媽的功課

不過,我媽只說對了一半。不論孩子生幾個,爸爸媽媽都要處理好。

獨生子女確實比較缺乏與同輩相處的經驗,容易有人際技巧狹隘的問題。我們不確定小小豬會不會有弟弟妹妹,為了給他一個有同儕相處的環境,我們提早讓他去上學。每天回家他都如數家珍地向我描述今天在學校裡跟誰玩,玩些什麼,誰跟誰吵架,最後怎麼解決⋯⋯我驚訝地發現,三歲的孩子其實已經有他們的社交圈和小團體。我跟小小豬的幾個好朋友的媽媽們也因此熟識,週末也會約在圖書館或公園見面玩耍。

另一方面,我們也致力培養小小豬獨處的能力,給他自己的角落空間,鼓勵他探索發明。畢竟不論有沒有兄弟姊妹,人生在世,誰到頭來不是一個人呢?與人交往是一種能力,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不擅交際固然是一種遺憾,不耐孤獨未嘗不是嚴重的缺陷。我們的希望是,不論生幾個孩子,都要教育他們,能夠坦然、愉快的和自己相處,有強大的心靈,能抵禦這荒蕪人間的世態炎涼。

延伸閱讀:
遠距離親情 
父母真的不會偏心嗎? 
固執的小孩 

*本文同步刊登於【親子天下嚴選】,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wtseng&aid=67153875

 回應文章

d.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8/11 16:42
啊,多聞的報導增廣我見識了謝謝
旅美記者曾小貓(twtseng) 於 2016-08-19 04:19 回覆:
大笑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7/23 15:50

給自己找理由,是說給自己聽的,與他人無關。


旅美記者曾小貓(twtseng) 於 2016-07-30 04:23 回覆:
世間每個人,對於每件事,本來就應該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決定。別人怎麼想、怎麼說,那都是別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