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7/29 11:02:03瀏覽1360|回應0|推薦16 | |
有好幾年的時間,我的心思都集中在小小豬和迷你豬的身上,我的時間被他們的行程填滿,我的注意力也被他們的需求佔據。我覺得我是一個好媽媽,但過不了多久,我就開始覺得自己的人生停滯不前,我覺得不快樂,好像鑽進了死胡同。 最糟糕的是,我發現這個狀態下的我,很容易對孩子生氣。 很多爸爸媽媽都跟我一樣,花很多時間關心孩子的成長,但沒有想到自己也應該繼續成長。就像寶寶有各個成長階段,心理學家指出,成人其實也有自己的成長階段:18到40歲是成年初期,40到65歲是成年中期,65歲以後是成年晚期。知名心理學家Erik Erikson指出,到了成年中期,人們會產生想要有所進步、想要透過工作或其他行動,對身邊的世界有所貢獻的願望。如果這些願望得到了滿足,人就會覺得自己有價值。 相反的,如果繼續成長或做出貢獻的願望不能實現或受到阻撓,成人就會陷入一種「停滯」的狀態,這種停滯會導致不快樂、跟社會缺乏連結、甚至絕望感。當我們陷入這種狀態時,就成為了最差的自己,我們會拿身邊的人出氣,尤其是另一半跟孩子。 我們都知道吼罵、打小孩是最不好的教養壞習慣,但為什麼有些爸爸媽媽就是無法控制自己?很可能是因為他們沒有照顧好自己,沒有讓自己繼續成長,讓自己陷入最不好的狀態。 所以,當我們自以為是好爸爸、好媽媽,把全副心思都花在孩子身上而忽略自身成長的同時,其實我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變成最不好的爸爸跟媽媽。 要教出健康、有韌性的孩子,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讓孩子覺得自己有價值、覺得自己無條件地被愛。要無條件地愛孩子,我們也要示範給孩子看怎麼無條件地愛自己、接納自己。照顧好自己的需求,讓自己有機會成長,就是愛自己的表現。 覺得兼顧自己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很困難,不確定該怎麼取捨嗎?家庭治療師、《你的起源》(暫譯,The Origin of You)一書作者Vienna Pharaon建議:想像你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了,你希望他們怎麼回憶自己的童年?你希望他們從你身上學到什麼?然後問問你自己,你現在應該做哪些事、可以捨棄哪些事,才能讓你的孩子得到你所希望給他們的童年經驗。 根據你的答案,你可以調整自己的教養風格:你或許可以每週少煮幾頓晚餐,多念幾個故事給孩子聽。也或許可以把小小孩送去半日托嬰,好讓自己有時間去上你一直想上的插花課。你會發現,有時間照顧好自己的你,脾氣會好很多,也比較不會失控打罵小孩。 延伸閱讀:治癒內在小孩,讓我們成為更好的父母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