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1/08 06:39:40瀏覽1860|回應3|推薦20 | |
作者按:本文翻譯改寫自曾小貓稍早為美國天下母親(MomsRising.org)寫的專欄文章,原標題為「My game plan to protect kids from junk food this holiday season」,是為了傳統上美國人大吃甜食的感恩聖誕新年假期所寫的。套在華人的農曆新年似乎也適用,因此翻譯改寫,以饗讀者。主圖也是天下母親為曾小貓原文配的插圖。 最近某個星期天在曾小貓的教會裡,有位好心的阿姨想給十八個月大的小小豬一塊糖果。小貓代小小豬拒絕了。好心的阿姨不高興地說:「妳現在不讓他吃,以後他就會拼命吃。」 這事兒著實讓小貓好好的思考了一下。當然,咱們的文化裡充滿了糖果和其他的零食,情勢如此險惡,我經常覺得自己得對抗全世界來保護小小豬不受這些零食惡魔的攻擊。既然我不能像個保鏢似的一天二十四小時跟在小小豬身邊,我得制定好聰明的作戰計劃。好了,這就是我的計劃。 第一,仔細安排每一餐。小貓可以以很驕傲地說,自己有非常健康的飲食習慣——我吃奶製品、瘦肉、蔬菜、糙米,幾乎從不吃糖果餅乾。這得感謝貓媽,從小她就仔細安排全家人的每一餐,在我們姊妹的盤子裡盛上剛好足夠填飽我們肚子的高蛋白食物、高纖蔬菜、全穀類。貓媽的理論是,人都一樣,餓著了就會沒理智地亂吃;正餐吃飽了就不會亂吃零食。實驗證明,貓媽成功地養育了三個飲食習慣良好的女兒。 第二,示範良好的飲食習慣。我們都聽說過那句似是而非的歪理:「小時後不准吃零食,長大以後就會瘋狂沉迷」。但小兒科醫師卻指出,這種說法根本沒有根據;更有研究顯示,只有在父母不準小孩吃零食、自己卻狂吃的情況下,小孩想吃零食的欲望受到刺激卻被壓制,長大以後才會沈迷零食。可見身教重於言教。小貓小時候貓爸貓媽從來不吃零食,我沒在家裡見過零食,自己也不會想吃零食,直到今天還是如此。我也相信父母不應該用食物,尤其是不健康的垃圾食物,作為給孩子好表現的獎勵。 第三,創造正面的用餐環境。小貓發現我們身邊的人,對於小小豬的飲食行為都有所影響。因此我儘量安排他和飲食習慣良好的小夥伴一起吃飯。小小豬的學校嚴格禁止糖果和含糖飲料進入校園,這一點小貓很滿意。小貓教會的查經小組裡有些孩子大愛甜食,所以小貓參加聚會時,總是主動自己烤餅乾、帶水果去代替那些花花綠綠的糖果,幫孩子們將甜食的攝取量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 第四,團隊作戰。過年過節,總得和家人團聚。很不幸,家族中總有些長輩喜歡拿零食給小孩吃。並不是每家人的飲食習慣都很健康——小豬家就不是。從婚前到婚後,小貓每回去小豬家,總看見桌上擺滿了甜膩膩的糖果和肥滋滋的糕餅。不過,在婆家,保護小小豬不被亂餵食,就不是我的責任了。這時候,小豬得出面和他的家人溝通。畢竟,他是兒子,我是媳婦,在他家,他講話還是比較有分量的。 第五,杯葛垃圾食物廣告。為什麼我們的身邊充滿了垃圾食物?別以為這就是我們的傳統文化,這其實是食品廠商多年來有計劃的行銷!據統計,美國食品製造商每年砸20億美金像孩子們推銷零食等垃圾食物。每天,一個幼稚園的孩子平均會看見11則零食廣告。曾小貓是一個電視記者,但小貓家沒有電視。聽起來很諷刺,但我真的相信,電視對我們,還有我們的孩子,是一點好處也沒有。少了電視不會有什麼損失,還省下許多麻煩——那些無處不在的零食廣告就是一個好例子。此外,小豬和小貓一直積極參與杯葛垃圾食品的活動。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