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6/07 10:06:32瀏覽2671|回應13|推薦73 | |
布魯赫名言:小提琴比鋼琴更好唱出旋律,旋律是音樂的靈魂。 布魯赫g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獻給小提琴家姚阿幸,後者也提供相當多的意見,曲子受孟德爾頌的小提琴協奏曲很大影響,都由小調開始,大調結束,中間也不中斷,1868年首演後,就成為有名的曲目,姚阿幸經常拿去巡迴演出。但值得注意的是,這首曲子本來只是首"幻想曲",卻改成小提琴協奏曲,編制為雙管制,四支法國號,兩支小號,定音鼓與五部弦樂,算是很傳統的。 小提琴拉出第一主題(2:04),會發現~好多雙弦和聲啊!旋律好重,特別是到高處的八度下降(2:45)...有點可怕。但管弦樂也奏出此主題後,怎麼就轉為大調,由獨奏小提琴奏出第二主題了呢(3:23)?實在有點奇怪,反正這本來是首幻想曲。這主題與第一主題的差別在:為單旋律性質,雙弦和聲的部分少,獨奏小提琴與樂團小提琴的搭配,也是精彩亮點,可聽到小提琴高音域音色的華美。 出現強烈的和聲(5:18),發展部開始,小提琴演奏許多精彩的大跳音程,也有蜿蜒如小溪的音樂,g小調一度轉到平行調G大調(6:22),管弦樂也激動起來,只是這樣的激烈只能在原來的小調上運行,這裡管弦樂總奏多到小提琴好像不再是主角了...而且結束時竟然是接到前奏(7:29)!但不要急,獨奏小提琴將比之前的前奏有更多表現機會(7:41),這裡就是裝飾奏的部分。 可是第一&第二主題不用再現嗎?其實是不用的,因為這根本就不是奏鳴曲式,記住!這原來是首幻想曲 ~如此的曲式實在特別。
第二樂章是獨奏小提琴與樂團的親密接觸,相當動人。剛開始小提琴就與樂團合奏 (9:16),旋律優美,隨著獨奏小提琴自然流洩,出現了一個法國號與低音管的旋律(11:32)~有沒覺得很熟悉呢?配合獨奏小提琴的華麗音階,也奏出了這個旋律(11:49),經過一樣小提琴與樂團的抒情段落,法國號與低音管&小號更盛大的演奏了這個旋律(15:00),並確立主調在降B大調,小提琴繼承後(15:16),並加以裝飾,然後就以此旋律結束。 這旋律究竟是什麼呢?不就是在理查史特勞斯”阿爾卑斯交響曲”(Eine Alpensinfonie)常出現的那一個,被稱為”牧歌主題”的旋律嗎?...史特勞斯借用此曲的抒情性意圖明顯。 第三樂章剛開始管弦樂故布疑陣,一度讓人猜不到調性,但很快煙消霧散,獨奏小提琴奏出明朗的旋律,非常知名(17:57),也很適合小提琴處理,可以有多種變奏還可以奏的飛快,第二個主題(19:51)則與之成對比,由樂團總奏開始,再來才是小提琴,也是比較缺乏動感的,但小提琴自然會為整首曲子找到出路,過程精彩,成功接回樂章主題(21:13),第二主題出現時調性並沒很明確(22:21),小提琴將之導到正確的調性~G大調(22:47),不過又被管弦樂總奏破壞~這時主要主題和聲怪怪的(23:50),小提琴再度出來救援(23:54),並直接將之結束,相當過癮。 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幾乎包含所有成功的元素,也讓布魯赫年輕時就獲得成功。時序到約三十年後的1895年,他當時已近六十歲,對聖經中”摩西”的題材感到興趣,認為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摩西,是歷史上最受民眾愛戴的領導人之一,其故事也充滿傳奇性,摩西是「一神教真正的、偉大的代表和保護者」,他的偉大之處在於實現了耶和華與以色列人民立約的旨意。 神劇《摩西》在作曲家與劇作家頻繁的討論,小心創作後,由作曲家本人的指揮,於1895年完成首演,但在幾場演出之後,就像他許多作品一樣,也逃不了被遺忘的命運。直到快一百年後的1988年,才被挖掘出來,並於英國首演,之後這部神劇開始復興,並在美國和德國演出。 布魯赫算是一個大部分作品被遺忘的作曲家,他的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雖有名,但他還寫了第二號與第三號!卻很少人願意演出,他哀嘆自己是不是只要有第一號就行了呢?...他的合唱作品甚多,也幾乎慘遭遺忘,我以為是很可惜的事。布魯赫雖然音樂語法偏保守,跟不上十九世紀末期晚期浪漫派的新潮,但他取法孟德爾頌與布拉姆斯,不時在保守的表面下,有很創新的想法,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有很自由的曲式,《摩西》則是將巴洛克清唱劇形式與現代管弦樂法結合,也是我感興趣之處。 《摩西》的情節算是接著韓德爾1739年的神劇《埃及的以色列人》,故事從西奈山的事件一直到摩西的死亡,劇本由聖經《舊約》的段落改編而成,並引用《詩篇》,描繪了摩西一生的四段情節: 第一部分: 《在西奈》,摩西成為以色列人民的領導者。他被天使(女高音)召喚到西奈山接受耶和華的十誡,而他的兄弟亞倫將成為人民的守護者。摩西(男低音)和亞倫(男高音)唱著《詩篇》的讚美之歌與民眾(合唱團)交替出現。 《金牛犢》的情節主要轉向悲劇性衝突,即以色列人因為摩西久久未歸,而背叛耶和華。三個激動的合唱場景描述了人們的不安和懷疑,粗暴地要求亞倫創造一頭金牛犢作為偶像,民眾圍著金牛犢歡欣鼓舞,最後是上帝的憤怒,讓摩西歸來,以管束那些人民。 第二部分: 《迦南回來的探子》摩西派出的探子,尋找”應許之地”,他們認為應該就是迦南這個地方,但摩西很清醒:因為他們對神並非全然信從,所以不配進入應許之地,接下來是與亞瑪力人的戰鬥。 《應許之地》天使向摩西宣告他的末日即將來臨,他賦予約書亞領導權,並祝福人民,合唱哀悼摩西的死亡。 欣賞由Claus Peter Flor指揮Chor der Bamberger Symphoniker and Bamberg Symphony Orchestra 的演出。第一部分 《在西奈》, 前奏是附點節奏&輝煌的降B大調,然後是大合唱,也是全劇最多聲部風格的,很像巴哈清唱劇第一個合唱的規格,有多段賦格風的音樂,但管弦樂是晚期浪漫派風格,有多樣的音色變化,這兩者結合的極為自然。 群眾: 耶和華,被稱頌的以色列神,已經救贖了祂的子民!永恆者(1:15)、獨一者, 祂不將自己的榮耀歸給任何其他人,諸天都是祂的寶座。 (很特別的合唱賦格) 他走在我們前面,走過大海(2:19),走過沙漠,走在雲裡,走在火裡,他的全軍隊日日夜夜平安行進!所有的敵人都必須滅亡,被他的手臂碾成粉末! 主永遠為王!(4:28) 天使(6:17): (僅用管風琴伴奏的宣敘調,聽來更像巴哈的清唱劇了。但這是一首晚期浪漫派的神劇,會出現很多管弦樂色彩的段落) 摩西,耶和華的僕人, 看哪,他幫助你脫離法老的手和軛,一直到西奈山,他帶你穿過沙漠到他那裡,到他的聖山! (一堆黑暗的銅管樂…) 傍晚時分(8:07),岩石周圍天色已經黑了, 天空堡壘上高高地排列著一顆顆星星; 在那裡創造了這些軍隊的人,他離你們每個人都不遠!你在山上紮營,在夜晚靜謐的微風中感受它的接近,就像感覺到鷹翅膀的沙沙作響。 蒙福的人們啊(10:44), 被神拯救的人啊,為你們感到高興! 那神聖的應許之地! (開頭那威嚴的音樂又來了) 摩西: 起來,從你們的帳篷裡出來,你們這些屬於主的人,民眾和王子,全體慶祝的會眾!到處都是荒涼的孤獨(13:44),世界慾望的寂靜墳墓,沙漠;帶著永恆的嚴肅,西奈山原本的岩石巍然聳立,聳立成一座巨大的城堡 但不要讓任何人因而灰心,上帝從神聖的高處俯下身來。 榮耀(15:34)!榮耀歸於救贖我們的主,永遠的榮耀!拿起你的豎琴(16:10)、詩篇和明亮甜美的鈸!讓號角聲在你們的詩班中奏響,好讓主聽我們的禱告! 果然豎琴就出現了(16:57),並以此伴奏。 摩西、亞倫、百姓: (全劇最好聽的曲子,旋律與孟德爾頌以利亞類似) 摩西(17:28): 主啊,祢是我們永遠的避難所!在山脈、大地和海洋被創造出來之前,神就永遠存在! (五聲部合唱,是全劇少有的,重覆剛剛摩西的歌詞與旋律,但加了很多模仿與和聲,確實是傑作) 摩西(20:15):你們使人類死亡並說:再來吧,人類之子。 摩西&亞倫:一千年的歲月就在你面前(20:51),就像逝去的一天 摩西&亞倫&眾人:主的聲音充滿力量(22:00)!榮耀之神雷霆萬鈞!主的聲音是榮耀的!如火焰般噴湧而出!(23:15,噴湧的音形) 但主是有恩典、有憐憫、有大慈愛(23:55)、信實的!主啊,祢是我們的避難所(25:05)! (在呼喊神的聲音中結束,亞倫高亢的聲音尤其明顯,具有歌劇氣勢)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