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23集
2022/05/05 10:05:19瀏覽263|回應0|推薦6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23集

  我們接下來繼續來看概要的第七項就是:

部類差別

  就是指出哪一些是同部的,哪一些是同類的,都在什麼經,我們來看看,先看註解在61頁:

“為深究本經,應知同部同類之經論,傍及帶說淨土之典籍,以便參研。”

  那麼這個是對那些想要深入研究這部《無量壽經》的人,這些都必須要知道的。有正說凈土的,有傍說跟附帶說的凈土經典,那麼下面一一的舉出來供大家參考。

“甲 同部。本經與小本彌陀,是同部經典。本經吳譯本,曾亦名《阿彌陀經》,與秦羅什所譯之小本同名。故世稱本經為大本,秦譯之《阿彌陀經》為小本。《疏鈔》謂,大小二本,「文有繁簡,義無勝劣,判屬同部。」”

  這裏說的本經是指的《無量壽經》,稱為大本。那麼小本是鳩摩羅什翻譯的《佛說阿彌陀經》,大小兩本內容完全相同,佛有略說有廣說,廣說就是詳細的說,詳細的說就是大本的《無量壽經》,文字有繁有簡,言語有廣有略,可是義理是相同的,沒有差等,所以是屬於同部,一個說得詳細,一個說的簡略,那麼簡略的《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經》,詳細的《阿彌陀經》就是《無量壽經》,所以它們是同部,內容完全相同。那我們修凈宗的,專修凈土的,受持的經典這兩部都可以,如果你喜歡詳細一點那就受持大本,喜歡簡單一點就受持小本,它的功德跟效果是完全相同的。

“現小本彌陀,共有三種。

1.《阿彌陀經》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2.《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3.《阿彌陀經秦唐兩譯會集本》現代菩薩戒居士夏蓮居會集。”

  那麼除了前面說的兩種,第三種的《阿彌陀經》那是會集本,《阿彌陀經》的會集本。原來《阿彌陀經》也有會集本,這個還有不少人沒聽說過,包括專修凈土的,因為沒有人介紹也沒有人講解。目前知道的只有一位中國的居士叫趙普玉的,他有一本講記名叫《佛說阿彌陀經》秦唐兩譯會集本淺釋。那下來說:

“秦唐兩譯,大體相同,稍有出入。秦譯精要流暢,眾所宗向。唐譯則準確詳備,力保原面。先師會集兩譯,擷其精要,更據六朝石經,補足秦譯所佚之廿一字。按襄陽石經乃六朝人手書而刻石者,於一心不亂之下,尚有「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廿一字。宋代元照師,載入《靈芝疏》。明蘧庵師亦推崇石本。幽溪大師於《圓中鈔》大聲疾呼:「今傳(指秦譯本)訛說,凡讀習者,應依古本,而增正之。」會本依先德意,補入此廿一字。於是會本,既備兩譯之長,復補秦譯之佚。聖意備顯,易啟正解。於是秦譯原文應是「一心不亂專持名號」(此八字應一氣讀下)。正同於唐譯之「繫念不亂」,亦復與本經之「一向專念」同旨。彌顯持名妙法,從果起修,果覺因心,他力冥加,不可思議。”

  那麼羅什大師他翻譯的文字也翻得非常的流暢,通順流暢,所以我們中國人非常喜歡讀他的本子,幾乎家家戶戶如果你是讀誦《阿彌陀經》的,幾乎都是讀誦鳩摩羅什的,大家都拿它來做早晚課。那麼玄奘大師的譯本是直譯的,羅什是意譯的。那麼玄奘大師他是直譯的,直譯在文字上的流暢那是比不上秦譯本,比不上。但是直譯有直譯的好處,就是把原來的那個樣子給保存下來了,原原本本完全照著梵文的經文直接翻譯過來的,就是玄奘法師翻譯的《稱贊凈土佛攝受經》,就是本來原來的面目,玄奘法師他給保存下來了,所以《阿彌陀經》原來的面目,那就保存得非常的完備。夏蓮居居士就根據這兩種本子,重新校對,重新編輯,又根據六朝時候的這個石刻,就是刻在石頭上面的那個石經,六朝時候刻的《阿彌陀經》是秦譯的本子,那比我們現在的這個本子就多出了二十一個字,換句話說我們現在流通的這個經本就少了二十一個字,所以他就根據這個石經把這二十一個字給補進去了,所以這個是相當可靠的。這二十一個字是在一心不亂的底下經文是:「一心不亂,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那麼這幾個字現在大家普遍在讀誦的這個本子上面沒有,但是古時候有,所以夏蓮居居士就根據六朝的石經把這二十一個字給補進去了,那補進去之後,這個意思就非常的完整了。因為《阿彌陀經》上面給我們說得很清楚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那善根福德因緣要怎麼個修法呢?就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了,「專持名號,以稱名故」,這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了。所以這二十一個字確確實實很重要。所以同部的就是兩種,《阿彌陀經》跟《無量壽經》是同部的,也就是說是一部經。那麼下來再補充強調,引用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的這個文字說:

“《要解》云:「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可見眾生但能信願持名,決可往生彼國凡聖同居土。實不待持至事一心不亂或理一心不亂。持名法門妙用,和盤托出。足證會本實大有功於聖教也。”

  那麼下來就說同類的了。

“乙 同類。凡倡導憶念彌陀,願生極樂之經典,均屬同類。其中亦有親疏,以持名念佛為親,其它為疏。”

  這個疏就是疏遠的疏,凡是這個經上提倡念佛求生凈土的,這個就是跟《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同屬一類的。那麼下面就略舉出九種,我們來看:

“1.《佛說觀無量壽經》是經與以上大小二本,合稱淨土三經。乃淨宗基本經典,具談十六妙門,勸導觀想念佛與持名念佛。”

  《觀無量壽經》裡面也提倡持名念佛,《觀經》裡面是講的我們念佛的方法,修行的方法,它一共說了三種,三種裡面觀想說的最多,觀想說的最多,所以我們就稱它做《觀無量壽佛經》。那它總共是十六觀,十六觀裡面,前面從第一到第十二觀,都是觀想念佛,所以這個說得最多的。第十三觀是講的觀像念佛。第十六就講的持名念佛了。所以《觀無量壽經》裡面把念佛的方法通通都說到了,十六觀裡面講的這三種修行方法,佛在《觀經》裡面也特別的說明持名最容易,是方便當中第一方便,真正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所以《阿彌陀經》跟《無量壽經》裡面採取的持名念佛,可以說就是依第十六觀來講的。

“2.《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勸導持名兼主持咒。”

  這部經為世尊宣說,以勸修及念佛三昧與正受持彼佛名號相應和,並宣揚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功德莊嚴。那麼經中世尊也宣說殊勝的鼓音聲王陀羅尼。世尊告諸比丘說:「受持讀誦阿彌陀鼓音聲王大陀羅尼於十日十夜,六時專念,五體投地,禮敬彼佛,堅固正念,悉除散亂。若能令心念念不絕,十日之中必得見彼阿彌陀佛,並見十方世界如來及所住處。」所以這部經也是提倡念佛求生凈土的。那第三部是:

“3.《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那麼此地講的《行願品》,實在講就是《行願品》裡面的最後一卷,因為《普賢行願品》一共有四十卷經文,內容就是講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麼這個地方講的《行願品》呢?是專指最後一卷,就是善財童子參訪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就說出了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明明白白教給我們念佛求生凈土,所以這個是本經的同類。那麼第四部是:

“4.《後出阿彌陀佛偈經》始終唯偈,共五十六句。中云:「發願喻諸佛,誓二十四章」與本經漢吳兩譯中彌陀廿四願相同。”

  那麼第五部是:

“5.《首楞嚴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勸導眾生,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這章經不長,只有兩百四十四個字。是近代印光大師將它從《首楞嚴經》裡面抽出來,歸到凈土四經裡面,就變成了凈土五經了。所以凈土五經裏頭,《大勢至圓通章》是印光大師加進去的。那我們看看有沒有道理啊?有道理啊,因為《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面,清清楚楚的告訴我們「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還有「憶佛念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都是最直接的勸我們修凈土法門,所以這是凈土五經。那麼第六部是:

“6.《般舟三昧經》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另《大方等大集賢護經》乃此經之異譯。經主九十日為一期,不坐不臥,修佛立三昧,天臺稱之為常行三昧,唱名觀念阿彌陀佛。”

  第七部:

“7.《往生論》天親菩薩造。倡五念法門,求生淨土。(淨土宗三經一論,即此論。)”

  第八部:

“8.《往生論註》北魏曇鸞大師造淨宗古佚書之一。”

  第九部:

“9.《游心安樂集》唐道綽大師造淨宗古佚書之一。”

  這個「佚」是什麼呢?佚就是失傳的意思,失傳了。但是現在我們都可以看到了,都回來了。那這些也都是專門提倡凈土,專門勸我們求生西方,像這個都可以說跟本經同類,是屬於同類的。

“丙 帶說淨土經論。復有諸經論,雖不專論淨土,但亦帶攝稱讚極樂,勸導往生。其中昭著者:如1.《法華經》。2.《悲華經》。3.《隨願往生經》。4.《文殊說般若經》。5.《目連所問經》。6.《十往生經》。7.《觀佛三昧經》(佛記文殊當生極樂)。8.《文殊發願經》(文殊發願求生極樂)。9.《入楞伽經》(佛記龍樹,生極樂國。) 10.《毘婆沙論》(龍樹大士造)。11.《大智度論》(同上)。12.《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造)等等。

淨土經論約百數十部。以上就本經部類,與帶說淨宗經論略舉其要。至於密部有關淨宗之典籍,為數尚多,均未列入。”

  現在有一本叫《凈宗經論合刊》的,這個目錄裏頭一共列有兩百四十多種,這是佛在說一切佛論裡面,在其它經上都是勸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附帶說的就有這麼多。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凈土法門是「千經萬論共指,十方諸佛同讚」。所以從這裏可以知道,部類差別裡面顯示出來,佛一生無時無刻不提倡這個法門,甚至佛講經五個時期,都有講到西方極樂世界,佛都勸人念佛求生凈土。從這一點我們就曉得,這一部經的重要性。下來我們到了概要的第八項就是〈譯會校釋〉,請看註解:

八、譯會校釋

「譯」指本經之原譯本。「會校」指根據諸種原譯而會集校訂之本,「釋」指本經諸本之注釋。”

  那麼底下第八就是譯會校釋。這個「譯」是什麼呢?「譯」就是翻譯,這是原本當初從印度的梵文翻譯過來的,最原始的。那麼譯是指本經的原譯本,會是「校會」,這兩種,校正、會集。「會校」就是指根據種種原譯而會集校訂之本。像我們現在在用的,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無量壽經》,這個本子就是會集校訂本。「釋」是注釋,指本經諸本之注釋,注釋也就是註解啦,就是這部經在中國翻譯流通的歷史經過的情形。我們繼續看:

“甲 本經譯本

本經乃「我佛屢說,諸師競譯,東來最早,譯本獨多。」(見梅光羲居士本經序)自漢迄宋,凡十二譯。宋元而降,僅存五種。”

  這就說明了這部經在中國翻譯得非常的興盛,一共有十二次的翻譯。《無量壽經》到中國來得最早,從漢朝到宋朝一共有十二次的翻譯,但是宋元以後,我們現在能夠看得到的就只有五種,七種的本子已經不存在了,失傳了,這個很可惜。現在存在的就是底下要介紹的五種,「凈宗經論合刊」當中有,「大藏經」裡面也有,那麼這五種分別是:

“一、《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後漢月氏沙門支婁迦讖譯於洛陽。(以下簡稱《漢譯》)。”

  這就是在《無量壽經》第三十八品禮佛現光的經文裡面,就說得很清楚嘛。一開頭佛就告訴阿難,你願不願意見平等覺啊?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的別號,那就是無量壽佛。這部經是後漢的時候翻得最早的了。月氏沙門,月氏是當時的一個國家,漢朝它是在西域,那麼拿現在來說大概是在新疆的西北有一個部份,蘇聯那邊也有一個部份,是古時候的月氏國。那麼這位法師是月氏國人,沙門是出家人,他的名字叫支婁迦讖,譯於洛陽,這個是在洛陽翻譯的,洛陽是漢朝時候的首都,後漢的首都在洛陽。

“二、《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一名《無量壽經》。一名《阿彌陀經》。吳月氏優婆塞支謙字恭明譯。(以下簡稱《吳譯》)。”

  那麼這個是在東吳的時候,東吳就是三國的時候,這位翻譯這個經的人他住在吳國,他不是我們中國人,他也是月氏國人,但是他不是出家人,他是一位居士,到我們中國來的,月氏優婆塞支謙,當時他是以優婆塞,優婆塞就是男居士,他以居士身份在我們中國弘揚佛法,那他也譯了一些經典。

“三、《無量壽經》 曹魏印度沙門康僧鎧譯於洛陽白馬寺。(以下簡稱《魏譯》)。”

  康僧鎧也是三國時代的人,跟前面支謙是同一個時代,但是他是在曹魏,三國就是魏蜀吳,他在魏國,在北方的曹魏,這是在洛陽白馬寺翻譯的,所以這個本子在我們現存的五種原譯本裡面可以說他翻的最好,意思翻得非常的完整,因此自古以來流通最廣最多的,就是這個本子,一直到現在,一般上大部份的人,你不是受持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會集本,那你就是受持康僧鎧的原譯本叫《無量壽經》,就是康僧鎧的原譯本。

“四、《無量壽如來會》 唐南印度三藏菩提流志譯,此本出《寶積經》。(以下簡稱《唐譯》)。”

  那麼這種是出自《寶積經》的,我們曉得《大藏經》裡面有一大部經叫《大寶積經》,份量非常之多啊,這是《大寶積經》裡面的一部份。由此可知,佛說《大寶積經》的時候,也介紹了《無量壽經》,也勸大家念佛求生凈土,這個顯示出什麼呢?顯示出佛講《無量壽經》不只一次說的,在寶積會上講過,其餘一般的看法,在方等會裡面佛也講過。可見得釋迦牟尼佛講這個經,決定不止一次。其它的經,佛的一生當中只講一次,只講一次。唯獨這部經,佛是講了很多次,多次宣說,那就表示什麼呢?就表示非常重要了!《大寶積經》是唐朝南印度三藏菩提流志翻譯的,這部經現在有單獨流通,也就是說有單行本流通。

“五、《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宋西域沙門法賢譯。(以下簡稱《宋譯》)”

  那麼這部經就翻得最晚的了,宋朝翻譯的。趙宋是唐以後趙匡胤所建立的王朝,因為中國歷史上稱宋的有好幾個,東晉的時候,有劉宋劉裕他建立一個國家也叫宋,所以我們就加上皇帝的姓來區別那個是什麼朝代。那麼這個是趙宋,沙門法賢譯,法賢尊者也是從印度來咱中國的。這是我們現在所存的五種,我們能夠看到的完完整整的五種翻譯。下面註解說:

“至於佚失之七種,據《開元釋教錄》計為:

一、《無量壽經》二卷 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

二、《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 曹魏沙門帛延譯於洛陽白馬寺。

三、《無量壽經》二卷 晉沙門竺曇摩羅多(晉言,法護。)譯。

四、《無量壽至真等正覺經》二卷 一名《樂佛土樂經》,一名《極樂佛土經》。東晉西域沙門竺法力譯。

五、《新無量壽經》二卷 東晉迦毗羅衛國沙門佛陀跋陀羅,(晉言,覺賢。)譯於道場寺。

六、《新無量壽經》二卷 宋涼州沙門寶雲譯於道場寺。

七、《新無量壽經》二卷 宋罽賓國沙門曇摩羅蜜多(宋言,法秀。)譯。

以上闕失者七。連前存世者五,世稱十二代譯。實則八代十二譯:計漢二、吳一、曹魏二、西晉一、東晉二、劉宋二、唐一、趙宋一。蓋譯時,分在八代,譯本則為十二種也。”

  這個開元是唐朝唐明皇時代,唐明皇時代譯的經就相當的豐富了,在那個時候就整理出一部屬於佛經的,等於是總目錄叫做《開元釋教錄》,就是前面提到的。什麼叫釋教呢?釋教就是釋迦牟尼佛的這個教,我們現在講佛教,這就是佛教經典的總目錄《開元釋教錄》,那麼《開元釋教錄》現在也收藏在我們《大藏經》裡面了,它那個目錄裡面就有記載《無量壽經》一共有十二次的翻譯,十二種的翻譯經題還能看到。那麼繼續看註解說:

“《甄解》云:「凡於諸經中,傳譯盛無如今經。斯乃以出世正意,利益無邊故也。」”

  《甄解》就是《無量壽經》的註解,這是日本人做的。那麼這裏說的今經是指《無量壽經》,從西域傳過來以及翻譯最盛行的就是這個經,說它是「...斯乃以出世正意,利益,無邊故也」,這是《甄解》對這個經的評語,這個經是出世正意,超越世間成佛作祖真正的用意。那麼它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那就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是這個緣故,所以它就傳得多,翻譯也翻得多。那麼下面就引了《會疏》,《會疏》他的看法也跟《甄解》一樣。我們看註解:

“《會疏》云:「凡於一切經中傳譯盛然,無如今經。斯乃道理幽邃,利益最上故也。」兩疏同一卓見。

存世五種,差異較著。不似《阿彌陀經》之兩譯與《金剛經》之六譯,其文之詳略雖稍有異,而內容實是相同。今經五譯,不但文字詳略差別懸殊,且內容深廣亦復有異。例如彌陀因地大願,漢吳兩譯為廿四願,宋譯為三十六願,魏唐兩譯則為四十八願。且願之內容,各譯亦復不同,可見出入之巨。現世流傳,魏譯較廣。《甄解》指出,以漢吳兩譯,對校魏本,粗舉大者,計有八異。如與唐本對檢,略有七異。今不詳錄。至於宋譯,與諸譯差異更大。”

  那麼本經的譯本,現在存在世間的前面說過了有五種,還有七種,這個經我們能夠可以考證的,來的最早,翻譯得最多的,漢朝的時候就來了。安世高翻譯過,安世高是《高僧傳》裡面有名的大人物,可是譯本失傳了,只有經題,內容現在看不到了。漢朝就兩次翻譯,是翻譯得最早的。

  那麼這七種當中,確實知道名字的,在那兒翻,是誰翻的,都有記載,所以翻譯得很多。

  最初是漢朝翻之後,宋朝也還在翻,所以宋朝翻的這一本還存在,這就是現存的就這五種。那這五種的差別非常大,不像一般的經。你看《阿彌陀經》也翻譯過兩次嘛,《金剛經》也有好幾次的翻譯,我們看不同的翻譯,出入不很大。但是《無量壽經》這五種翻譯,它出入就非常大了。這個之前我們也說過了,那這裏又再提一提,重複提是讓大家更明白,那也就可以從各方面來證明這個經佛不只講一次,不只講一次。就說那個發願吧,大家都知道「願」是很重要的,阿彌陀佛發了願,那就是彌陀的大願啊,大家都知道的是四十八願,可是不知道還有的本子是二十四願,不知道還有的是三十六願。

  漢譯跟吳譯,吳就是孫權,魏蜀吳的吳,那個時候都翻譯了,那都是二十四願。四十八願是曹操那邊翻譯的,曹魏的時候翻譯的。唐朝翻譯的是四十八願。所以你看四十八兩個,二十四兩個,宋朝翻譯的是三十六願,還有一個《後出偈經》也是二十四,是二十四章。所以在古籍當中提出二十四的佔半數,占了一半,四十八的只占了兩個,還不到半數,三十六最特別了。它這不是開合不一樣啊,那你要說我一個分成兩個,兩個合成一個,那魏譯四十八是最廣的了,它並沒有把最主要的願都包括進去啊,沒有啊。你看極樂世界有兩個最重要的願,一個是「國無婦女」,極樂世界沒有女人,這個很重要啊。另外一個是「蓮花化生」,這個在吳譯本裏頭有,二十四裡面有,所以你說是開合不同嗎?四十八願裏頭倒沒有。願少的倒有,願多的倒沒有,所以它這個出入太大。比方「十念必生」這個大願,漢吳兩譯它的含義也不夠明顯,種種這類的。下來的註解再引《報恩論》的話說,我們看註解:

“諸譯何以不同。清沈善登居士《報恩論》曰:「其所以不同之故。略考諸經,約有三端:(1)譯手巧拙不同……(2)梵本傳寫不同……(3)本師前後多次宣說不同。本師三百餘會說法,既多指歸淨土,則自然屢說不一說,而亦隨時隨機,開通大意,依義不依語,顯然可知。」故知《無量壽經》,乃佛多次宣說,梵本不一。譯者所據不同,且譯筆之巧拙有差,於是譯文自然差異也。”

  那這個不同的原因,清朝的沉善登居士他在《報恩論》裏頭,有一個分析。他有一個分析。他說「其所以不同之故,略考諸經約有三端」,他就說這不是很肯定,他不是很肯定只限於這三樣。

  第一是「譯手巧拙不同」。第一個就是說他的翻譯的那個文筆巧拙不同,翻譯的這個筆墨個個都不一樣。因為剛剛來的人他也不懂得華文,是不是?當然最早的安世高他是例外,安世高他有神通嘛,可是他的本子我們沒機會見到。以前我們很多人也不懂得梵文啊,所以這樣子翻譯來的文筆就很拙。你看現在存在的古譯,以前那些佛弟子,出現在法會上的名字你看看,你看名字叫什麼叫「釋舍頭滕」的,你看這個名字翻譯得是不是好拙,笨拙不夠靈巧啊,這是第一個原因,這是說的譯筆的關係。

  那麼第二個,是「梵本傳寫不同」。傳寫了很多,越傳就越多就會抄錯,而且會脫落。因為它是貝葉經,用樹葉寫的,在樹葉上寫的樹葉做的,寫好之後,再用個繩子將它穿起來的。不像我們現在裝訂得這麼好,所以當時你看很容易缺頁、脫了,或者是這個葉子破了,殘了,這又是一個原因。

  那第三個原因呢?是「本師前後多次宣說」。每一次觀機受教不一樣,所以重點不一樣,說的內容就不會完全相同了,不是完全重複再說一遍的。好,我們繼續再看註解:

“沈氏復明梵本易誤之因曰:「蓋梵筴皆寫本,易致脫誤,如漢譯大本經,乃爾劫時下,脫誤數十字,文義不貫。又《四十二章》藏本。與石刻趙文敏寫本,及藏外流通各本,章節前後多寡各各不同。而與《法苑珠林》所引又不同。且有《一切經音義》所摘字,而諸本皆無者。大抵誦習多,則傳寫多,而得失異同亦多。」”

  世尊就是釋迦牟尼佛,多次說這個是最根本的原因了,最根本的原因了。「譯筆巧拙」,梵本有脫落有殘缺,前面兩種說法都是事實,都是事實都是自然的。那麼日本人也說了,下來再引《甄解》的話:

“又曰《甄解》云:「以審諸譯,是梵本廣多,致使傳譯文義,存沒詳略不同耳。」可見《甄解》與沈氏意同,”

  可見《甄解》跟沉善登居士的意思就相同了,他們的意思就相同了。

“總明本經為佛多次宣說。且誦習者多,梵本傳寫者多,梵本有多種,存沒詳略有不同,梵筴寫本又易脫落,故今諸譯本甚有差異。”

  那麼頭一個《甄解》他就說了,「梵本廣多」這是一個原因。另外還有日本的日溪法師。我們看看:

“日本日溪師亦同沈氏之說。伊云:「異譯文句,與今經(指魏譯本)稍差異者不少。思夫,多異本,傳者不一,故致斯異。亦或非一時說。例如般若諸經。以此經如來本懷,處處異說,致此多本。蓋此大悲之極處也。」”

  日本這個日溪法師他也這麼說,但是他不像沉善登那麼肯定,像般若諸經也是如此。本經處處都不同的說,所以有多本,正表示什麼呢?正表示釋迦牟尼佛的大悲啊。

  那麼現在說是「多本說」,這個是有根據的,有根據的。

“以上諸德皆主本經乃世尊多度宣說之法,實有所據。例如本經《唐譯》本名《無量壽如來會》。乃《大寶積經》中一會之文。足證佛說《寶積經》時,亦宣說本經也。”

  《唐譯》的本子是出於《大寶積經》。所以因此佛在說《大寶積經》的時候又說了《無量壽經》。那唐譯的《無量壽如來會》是《大寶積經》當中的一會,所以佛是反覆的說這個經,反覆說這個經。這一點就造成傳留下來的這個本子就不一樣了,所以這一點很重要。

  下來再引一些經跟論來更詳細的討論各種譯本的差異,那麼下來後頭有一段很長的討論。可是念公他沒有解釋沒有講解,那我自己當然也就沒有能力講解了。其實這些討論的內容也不難懂,都是一些比較的內容,都是引證一些中外的註解,來說明這個翻譯本的差異等等的事宜。所以我們就把註解的文字念一念,目的是把這些內容都完整的保存下來,那麼以後有機緣的話,就由大家自己慢慢的看,自己去體會體會去比較比較。

“沈氏又云:「魏譯文辭詳贍,義理圓足,故自來講家多據之。唐譯差與相近,蓋同一梵本也。宋譯亦甚明暢,而辭句前後大異,又一梵本也。漢吳二譯,文辭拙澀,而義有相補備者,則又一梵本也。」沈氏雖未能直從古梵筴取證。但今若細究存世之五譯,可推知當年梵筴至少有三種。故知沈氏之說可信。至於他師有認為五譯祗是同本異譯,各本差異,祗因譯者意樂不同,實未能服人。例如本經小本秦唐兩譯,羅什大師因秦人尚簡,乃攝十方佛為六方佛,此誠譯者應機之妙。文簡應機,而經義無失,是始為譯者之意樂與善巧也。至於本經諸譯之差別,大異於是,不但詳略不同。且義理之深廣亦異。故不應是譯人意樂不同也。

例如彌陀大願乃淨宗之緣起,與本經之綱宗,而「十念必生」之願,正是彌陀大願之髓。此願見於魏唐兩譯,而漢吳兩譯之願文中無之。若謂魏唐兩譯之四十八願,與漢吳兩譯之廿四願祗是譯筆開合之不同,則實難自圓其說。世間焉有如是大膽之譯人,敢率自意,妄刪大願之心髓。故知必是所據之原梵本不同,方有此異耳。

又如《吳譯》廿四願中有「國無女人」與「蓮花化生」之勝願。而魏唐兩譯雖具四十八願,反而無之。若謂原本是一,諸譯只是開合不同,則請問《吳譯》此二願從何而來。何以廿四願中有之,四十八願之本竟然無之。可見諸譯所據之原筴不一。正如沈善登氏所說,本經蒙世尊多度宣說,又因梵筴易脫落,乃有不同之原本耳。

從上之例,可見會集諸譯,實有必要。是以從宋至今,王龍舒、彭二林、魏默深與先師夏蓮居諸居士,先後均曾校會本經也。”

  我們今天這堂課算是縮短了,這堂課比較短一點,我們就把剩下的內容在下一堂課再將它圓滿,圓滿了之後,再下去就是正式進到這個經文*總釋名題*,就是這個經的名題,也就是經題。好,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裏。謝謝大家的出席,阿彌陀佛!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