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121集
2024/03/06 23:29:05瀏覽138|回應0|推薦1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121集

  我們正在學習〈惑盡見佛第四十一品〉,最後經文部份就是這句經文「求生淨剎,趣佛菩提,當生佛剎,永得解脫」。我們接著繼續看下來的註解,我們從註解的這一句看起:

“再者念佛「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都攝六根,故身心清凈。凈念相繼,自然遠離分別。或疑凈宗以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為願,如是欣厭,豈非分別。

《妙宗鈔》答曰:「取捨若極,與不取不捨,亦非異轍。」蓋捨之若極,則萬緣放下,六根寂靜。取之若極,則六字洪名,一念單提。如是念佛,何異於不取不捨,故云:「亦非異轍」。

又《彌陀要解》答曰:「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即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如是妙諦,實非情見所能及。”

  註解最後一句說:「如是妙諦,實非情見所能及」,所以就是告訴你只有聽的份。

  或者有人會懷疑淨土宗說要「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不就是有厭有欣有取有捨嗎?「取極樂,捨娑婆」,這不就是有分別嗎?

  《妙宗鈔》的回答說「取捨若極」,你這個取和捨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時候,達到了極點的時候,「與不取不捨,亦非異轍」。

  所以這個淨土宗之妙就妙在這裡,這種妙我看只有在七寶淨土講堂有機會聽到,別的地方誰跟你妙?別的地方就不妙咯!

  說你達到極點,你就跟那個不取不捨就不是兩件事情了,不是兩件事情,就是一樣咯!你捨完全捨到極點,什麼都捨了,完全一點點都沒有能夠捉住,都捨得乾乾淨淨的,那就是我們常說的「萬緣放下」,都捨了,萬緣放下,那你的六根就寂靜啦!你取到了極點,那就是「一念單提」,我們注意這個「一念」,只剩下這一念,這才是達到這裡說的極點。

  所以不要自欺欺人啦!說你現在就是真的是一念單提,你看看你還有多少妄想?

  所以你這麼念佛的時候就「萬緣放下,一念單提」,跟那個不取不捨的人念佛,他不取不捨,他對於一切都無取無捨,內心清淨他在念,他也自然是「萬緣放下,一念單提」了,我也是「萬緣放下,一念單提」,那豈不就是一樣了嗎?所以說不是異轍,就不是兩件事情了。

  所以這一點就是說我們要求離相智慧,大家又可能專門去注意這個「離相」去了。我們是要學習是要明白這些事,但是要圓融,不要死於句下。等於說的簡單一點,就是聽完就放下,聽完存檔之後就放下,放下之後就念佛。

  《彌陀要解》說:「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這又是依文解義了。那麼不取不捨才對,我就要不取不捨,那就告訴你「即執理廢事」,你這個是執理廢事啊,你執著了這個理,你執著什麼呢?你不是執著這些情見了,你反而過來執著這些深奧的道理,你把事給廢了,你把事給廢了你也有所執著啊!執著什麼呢?執著理,執著理也是執著啊!相反的,你把事情廢掉了,什麼叫把事廢掉了?哎呀不用修了,反正什麼呢?反正是「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嘛是不是?淨土跟彌陀在哪裡?都在我這裡,都在這裡那你去解剖打開來看看有沒有在這裡?所以這就是「既廢於事」,你離開了這些應該修行的事,種種的善事種種的修善,這些你都不做了,你離開這些了,那你所謂理解的理也不圓滿,「理亦不圓」,為什麼理不圓滿呢?因為理要靠事來顯現的,你把事都廢了,那這個理就不圓滿了。

  然後再說「若達全事即理」,你能接受這一切的事它就是理,它本身就是理啊,它沒有離開理,我們常常講的波就是水,波是不是水啊?波就是水嘛!「全事即理」這我們前兩天學過了,「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

  所以這一種淨土宗的妙諦,不是情見所能及的,不是你現在還有這些情見所能夠達到能夠理解的。這句話簡單的意思就是告訴你,你聽不懂是正常的,為什麼呢?因為你都在情見之中,你怎麼能聽得懂呢?所以只有存檔。所以師父常常講,有機會存檔都非常難得。

  你看過外面其他那些同修也是學淨土的,他們有機會存這些檔嗎?沒有啊!好,繼續我們再看下來的註解:

“「求生淨剎」者,至心信樂,願生彼國也。如是求生,是乃舉我介爾一念心願,投入彌陀無邊願海。亦即攝彼一乘無邊願海,入我介爾一念心中。是故十念必生,有願必滿。”

  所以我們求生淨剎就是「至心信樂,願生彼國」,那麼「至心信樂,願生彼國」就是把我們這個微小的一念的這個心願,我們的心願是什麼?我們的心願是「求生彼國」,把我們這個心願投入在彌陀無邊的一乘的廣大的願海裡頭。彌陀願意眾生求生彼國,希望一切眾生都快快到他的國土去,所以攝受了淨土,勸大家念佛。我們也念佛也求生極樂,也就是把我們這個一念的心願投入在彌陀的願海裡頭,就把它變成合而為一了,合而為一那就是你儂我儂。

  所以念公在《大經解》當中所總結的一個開示就是這一段了,是乃舉我介爾一念心願,投入彌陀無邊願海。亦即攝彼一乘無邊的願海,入我介爾一念心中。這也就是攝彌陀的一乘無邊的願海,進入到我自己的介爾一念的心中。

  前面一句好懂,我這個心願就投入彌陀的願海裡頭。後面這一句就不好懂了,告訴你:我們就成為一體了,成為一體就是共同一法身了。這就不好懂了,不好懂沒有關係,只要能夠全盤接受過來,能如是理解也就很不容易了。那麼這樣的話也就是等於,等於說把彌陀整個的願海全盤的攝入在我們自己的心中,這句話費解嗎?能理解嗎?

  下來這句說得更徹底了,這個徹底肯定不是師父自己說的,師父沒有這個能力。誰說的?念公說的,念公說這個在我來看還多了一個「攝」字。能說這個話,是非常非常的不簡單!你不是開悟的人,你敢說這句話?這跟蕅益大師的那一句「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就是一個說法,意思就是本來都在我們的心中,你還攝什麼鬼啊?

  這句話是師父說的啦!不是念公的原話,要特別註明。你還攝什麼鬼?本在我們心中,你還要攝,那不是多此一擧嗎?頭上按頭嗎?告訴你彌陀就是你,你就是彌陀,這就是蓮公的那一句話:「彌陀教我念彌陀,口念彌陀聽彌陀,彌陀彌陀直念去,原來彌陀念彌陀」。

  所以就「十念必生,有願必滿」,這些話各位聽可以這麼聽,這麼聽起來很爽很痛快。但是做不到的時候呢,請大家還是要老老實實,知道是這麼一回事就好了。但是這件事情是要在你真正老實之後的事,不是老實之前的事,這樣子明白嗎?

  下來我們看看註解解釋這句「趣佛菩提」:

“「趣佛菩提」,因中即發菩提心也。果上則是必補佛位,究竟菩提也。以上六句即是今經之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如宗而修,故「當生佛剎,永得解脫」也。”

  所以句句都清清楚楚,一點都不含糊,你要能夠依教奉行能做到,你肯定就是有這個成就了。我們在因中發菩提心就是「趣佛菩提」,趣向於佛的菩提,就是導向佛這方面的菩提了。以這個為因,我們果上必定是成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轉了,就是候補佛的位子了,最後是究竟佛果,這是可以給你guarantee打保單的,不會「走鷄」的,「走鷄」就是不會有錯失的。

  所以這整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身心清淨,遠離分別。求生淨剎,趣佛菩提。」就是我們《無量壽經》的宗,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照著這個宗去修持。宗是什麼呢?宗就指明你修持的這個捷徑,這就是「當生佛剎,永得解脫」了。

  所以剛才我們說到這些個都是離相智慧,以這個離相的智慧來「求生佛剎」,就「永得解脫」。離相智慧如果再做不到,那就老老實實的念這句阿彌陀佛,你也「永得解脫」。

  所以現在大家對於這些內容應當要著重,應當要去掉這些執著。念公常常說我們修行就像什麼?像剝筍皮,這個筍本來很髒很粗,因為從泥土挖出來的,馬上要吃就不行啊,你要把它的外皮給剝掉,所以應該要耐心的去剝,剝了一層還有一層,剝到最後筍心,那個白白的筍心都露出來,那就沒有可剝了,就是如此。你這個剝的過程就是筍心顯現的過程。所以在修行過程當中我們只是要去東西,不是叫你再添加東西。

  當然如果你是頓修的話,一下子就沒有剝筍皮了,本來就沒有筍皮,本來無筍皮這一物。

  但是我們現在難啊!我們沒有那麼頓是不是?沒有那麼頓,那就漸漸修吧!漸漸修那就是像剝筍皮,這就是說你剝了一層,去掉一層粗的髒的,看起來還好看一些,乾淨了一些,但這還不是筍心,你還要繼續的剝,剝到沒有可剝為止,那就是筍心顯現出來了,這個筍子就乾淨了,就可以吃了。

  到無可剝的時候,這個筍皮就盡了,就是修行捨到無可捨的時候,那就是你的本來就顯現了。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要剝筍皮,就是比喻。不是叫你真的去剝筍皮,一面念佛一面去剝筍皮,師父教我要剝筍皮。告訴你要去掉這個筍皮,這個意思是要捨,要去東西,不是添東西。

  所以一句佛號當下就是常寂光,這個是很殊勝的。在這裡頭如果你貪著的話,自己要得到點什麼,這種思想就是執著了。你本來是佛,你還要得什麼?

  所以大乘最無上了義的就是證無所得,以前師父對這句話體會也不深,證無所得不是證無所得咯!現在才發現你到底是證到了什麼?我們說一定要證到點什麼。但是告訴你:你所證到的是「無所得」,證「無所得」,所以《心經》講你要「無所得故」,你才能「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還有「無智亦無得」,就說明這個「無所得」。

  所以不用功則已,你一用功,如果你想馬上要修出個什麼東東來,一有這個樣子不就都壞了嗎?不就有一個相了嗎?昨天不是說過了嗎?「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要掃除這些情見。所以一方面用功,一方面要看一些書。現在我們不看書了,現在這本《大經解》拿回去看,你也是它認識你,你不認識它,我們看視頻。

  用般若智慧掃除自己修行當中的這些絆腳石。你要知道這個盲修瞎練,你得到的好處太少太少了。所以要避免盲修瞎練,要知道我們一方面要跑要走路,一方面要把眼睛睜開,眼睛也要好好的擦亮它,有沒有人一面跑路,一面把眼睛關起來的?沒有啊,是不是?要把眼睛睜開,看不清楚前面的路,那是很危險的。

  好,那就把這個第四十一品,我們給大家到這裡介紹完了。接下來我們今天進入新的一品,就是:

〈菩薩往生第四十二〉

  就是第四十二品,這也就是正宗分的最後一品。我們先看開始的一段註解:

“前之三輩與邊地疑城,皆論凡夫往生。今品廣明十方菩薩往生之數無量。彌顯凈土妙法,聖凡齊收,利鈍悉被。普勸眾生,求生極樂也。”

  這一品表明不但是凡夫求往生,十方的菩薩無量無數,都要求往生極樂世界,這品就是告訴我們這些事情。我們看經文:

彌勒菩薩白佛言:今此娑婆世界,及諸佛剎不退菩薩當生極樂國者,其數幾何?

  接著我們看註解:

“首彌勒大士叩問,此土他方不退菩薩(即阿鞞跋致)今當往生之數。”

  所以彌勒菩薩就問佛了,現在這個娑婆世界跟各個佛剎

不退轉的菩薩,已經到了不退轉的菩薩了。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就是為了得到不退轉,而且佛保證一定可以讓你得到。

  這裡說十方佛剎得到不退轉的菩薩,也還要往生極樂世界呀!所以這個就很有意思了,是吧?這也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我們只知道我們地球這裡有人去往生,地球只是娑婆世界的一份子,我們就以為只有我們地球的人去往生,而不知道十方佛剎求往生極樂的數量更是可觀,彌勒就問佛有多少啊?下來是經文就是佛的回答:

佛告彌勒:於此世界,有七百二十億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植眾德本,當生彼國。諸小行菩薩,修習功德,當往生者,不可稱計。

  我們接著看註解:

“佛答此土往生菩薩,其中大行者七百二十億菩薩。小行者不計其數。「小行」者,《無量壽經鈔》云:「小行等者,十信菩薩名為小行,對不退故。」蓋謂不退菩薩名為大行菩薩,十信稱為小行菩薩,以升沈不定也。”

  佛告訴彌勒在這個世界「有七百二十億個菩薩」「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植眾德本,當生彼國」,有七百二十億這麼多的大菩薩,過去曾供養了無數的佛,還作了種種的功德,都當要往生極樂世界。

  那麼「諸小行菩薩,修習功德,當往生者,不可稱計」,小行菩薩這個數目就不可說了,不知道有多少,那麼這裡面就包括我們都在裡頭了。小行者是指著十信的菩薩,因為十信還在退。十信以上都是不退的菩薩,這個他就稱為「小行」。那麼下來繼續看經文:

不但我剎諸菩薩等,往生彼國。他方佛土亦復如是。從遠照佛剎,有十八俱胝那由他菩薩摩訶薩,生彼國土。東北方寶藏佛剎,有九十億不退菩薩,當生彼國。從無量音佛剎、光明佛剎、龍天佛剎、勝力佛剎、師子佛剎、離塵佛剎、德首佛剎、仁王佛剎、華幢佛剎,不退菩薩當往生者,或數十百億,或數百千億,乃至萬億。

  我們接著看註解:

“以上明他方十一佛剎之名,及往生菩薩之數。此下復標第十二、第十三兩佛剎。《會疏》曰:「十三次序,為出世前後,為約方所,其義未明。」故今亦不必深究。經中舉本土及他方十三剎,此十三剎僅為無量剎土中之略例。”

  釋迦牟尼佛接著又說了:「不但我剎諸菩薩等,往生彼國。他方佛土亦復如是。」也是一樣,也是這樣。底下談了很多佛國的名字,最後這些菩薩他們都要往生的。「或數十百億,或數百千億,乃至萬億。」我們繼續看經文:

其第十二佛名無上華。彼有無數諸菩薩眾,皆不退轉。智慧勇猛,已曾供養無量諸佛,具大精進,發趣一乘。於七日中,即能攝取百千億劫,大士所修堅固之法。斯等菩薩,皆當往生。

  接著看註解:

“上文採自《魏譯》。若參證《唐譯》,則此處第一句「其第十二佛」,應指第十二佛剎。(例如《魏譯》「其第二佛名曰寶藏」。《唐譯》則為「寶藏佛國」。)至於第十二佛土顯往生菩薩之德,亦是例舉。”

  「其第十二佛」,這個按著《唐譯》的情形來參考,我們參考《唐譯》,我們知道就是第十二個佛國,因為前頭都談到的是佛剎嘛!「名無上華」,這個佛剎的佛的名叫作「無上華」。「彼有無數諸菩薩眾,皆不退轉。智慧勇猛,已曾供養無量諸佛,具大精進」,這個佛剎有無數諸菩薩眾,他們是趣向於一乘法的。「於七日中」在七天裡頭就能夠「攝取百千億劫,大士所修堅固之法。」所謂修「堅固之法」就是修這個不退轉之法,因為這些都是不退轉菩薩,他們這麼多,能夠攝集無數無邊菩薩的「堅固之法」,「皆當往生」。你看七天他就能夠攝取百千億劫大士所修的「堅固之法」,這些法他都能攝都能圓滿。「斯等菩薩,皆當往生」,是這樣子的無數的菩薩眾,這是第十二佛國。再接著看經文說:

其第十三佛名曰無畏,彼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眾,諸小菩薩及比丘等,不可稱計,皆當往生。十方世界諸佛名號及菩薩眾當往生者,但說其名,窮劫不盡。

  這個就是說,你說這個名窮劫都說不完啊!所以往生的菩薩多得不得了!那麼「堅固之法」是指什麼法呢?我們看註解:

“「堅固之法」者,不退轉法也。至於不退菩薩亦往生極樂,其義為何?

如《大論》中:「問曰:菩薩法應度眾生,何以但至清凈無量壽佛世界中。答曰:菩薩有二種:一者,有慈悲心多為眾生。二者多集諸佛功德。樂多集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凈無量壽世界。好多為眾生者,至無佛法眾處。」

又《論註》云:「未證凈心菩薩者,初地已上七地已還諸菩薩也。此菩薩亦能現身,若百若千若萬若億,若百千萬億無佛國土施作佛事。要須作心入三昧乃能。非不作心。以作心故,名為未得凈心。此菩薩願生安樂凈土,即見阿彌陀佛。見阿彌陀佛時,與上地諸菩薩畢竟身等法等。龍樹菩薩、婆藪槃頭菩薩,願生彼者,當為此耳。」

又云:「菩薩於七地中,得大寂滅。上不見諸佛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欲捨佛道,證於實際。爾時若不得十方諸佛神力加勸,即便滅度,與二乘無異。菩薩若往生安樂,見阿彌陀佛,即無此難。」

以上《大論》與《往生論註》,皆明不退菩薩願往生極樂之因由也。”

  在《大智度論》就有這樣的問題,這個《大智度論》是龍樹菩薩造的。說菩薩應該度眾生,你不度眾生,你還去忙什麼呢?可是為什麼他不度眾生還要到極樂世界無量壽佛的國土去呢?尤其是已經不退了的菩薩,甚至這些菩薩都已經可以現身十方世界去度眾生了,他為什麼還需要到極樂世界?

  龍樹菩薩他自己回答說:菩薩有兩種:

  一種是有慈悲心多的,他有慈悲心,他的心都是為眾生,這是一類。

  第二種他願意多來匯集,來收集攝取一切佛的功德,因為他到底還是菩薩,所以他要跟佛學嘛,要攝取一切佛的功德。

  喜歡這樣做的,就到無量壽世界去。喜歡要度眾生的,就到沒有佛法的地方去,沒有佛法的地方,那就可以很好的去度眾生。所以菩薩有兩類:一類是願意多為眾生的,就到沒有佛法的地方去。一個就是歡喜親近佛,把佛的這些功德都攝受住,把它學習圓滿,那就是到無量壽佛的國土了。這就把這個菩薩分為兩類了。這也是一個回答。

  曇鸞大師的《論註》就是《往生論註》他說:「未證淨心菩薩者」,什麼叫「未證淨心菩薩」?這是指著初地以上七地以下的菩薩,這些菩薩他能夠現身,若百若千若萬若億,若百千萬億無佛國土施作佛事,要做這些事的時候,他須要作心入三昧,他才能夠做到。就是要起這個心,要入三昧,然後才能夠做得成。他不是無作心。他要有所作,因為他是心有所作,「作心」了,所以就叫作「未得淨心」。所以你看看,這種心都不叫做淨心,都是未得淨心。

  「此菩薩」這類七地以下的菩薩,七地以下也是很高很高的菩薩了,他們都能夠分身這麼多塵剎去度眾生了,但是他要入了三昧之後他才能有這個能力,所以叫做「未得淨心菩薩」。

  那麼這種菩薩他要如果生到安樂國土,即見阿彌陀佛,馬上可以見阿彌陀佛,不用make appointment不用預約的,馬上見到阿彌陀佛,就是直接就入到實報莊嚴土,佛馬上給他授記就成佛了,這就是direct直接就進入實報莊嚴土了。那麼授記成佛之後,你能力就不一樣了。是不是?

  所以為什麼他們還要到極樂世界去的原因,見阿彌陀佛時與上地諸菩薩,八地、九地、十地、十一地,「畢竟身等法等」,哦,這就快咯!這菩薩為什麼要往生呢?因為他到了極樂世界之後,四十八願就有這個願,這些菩薩往生之後,他很快就身也等法也等。

  這裡就舉了龍樹菩薩還有婆藪槃頭菩薩等等,他們願意生極樂世界就是為了這個,他們到了極樂世界,馬上跟上地的菩薩身等法等,然後又說菩薩於七地中得大寂滅,菩薩證到第七位,這個時候一切皆空了,他得到大寂滅了。上不見諸佛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無佛可求,無眾生可度,這個時候他就想般涅槃了,都沒有眾生度了,沒有學生可以教了,那我還要幹什麼呢?在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十方諸佛的神力加被,來勸導他,他就滅度了!那就很可惜了,因為還可以再上的嘛是不是?他一滅度,那就跟阿羅漢就一樣了。所以這個七地菩薩在這個地方還有這麼一個岔路,他無佛可求,無眾生可度,畢竟平等也就畢竟寂滅,他就要入寂滅了,那就跟二乘的證涅槃一致了。十方諸佛要加威勸導,他才繼續的前進。

  所以這一點很特別,這個事情要不是大菩薩說出來,凡夫我們是沒有辦法知道的。因為我們凡夫一往生就是八地菩薩,八地以上的位置了,就一直往前衝啊衝啊衝啊,直到成就圓滿的佛果。我們沒有經過這個菩薩從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到十一地,我們沒有經過這個過程,所以我們不知道原來還有這樣的事。

  所以從上面的《大智度論》和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那我們就理解得更多了,所以這兩部論著很重要!念公這裡強調論很重要!論是慧藏,都是說明不退菩薩要往生的真正的原因,這個問題就給我們說得很清楚了,我們當然也是聽很清楚了。下來我們再看註解:

“《無量壽經起信論》曰:「上明往生菩薩不可計數。皆是如來願力所持,光明所攝。所以智者大師臨終,令門人唱無量壽佛,及觀經題目。合掌讚曰:『四十八願,莊嚴凈土。華池寶樹,易往無人。火車相現,一念改悔,尚得往生。況戒定薰修,聖行道力,實不唐捐。』言訖,稱三寶名,奄然而逝。

唐法照上五臺,入大聖竹林寺,見文殊、普賢二大菩薩,問修行之要。文殊曰:『諸修行門無如念佛。我於過去劫中,因念佛故,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禪定,乃至諸佛正遍知海,皆從念佛而生』。照云:『當云何念?』文殊曰:『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令無間斷。命終之時,決定往生。』二大菩薩因與授記曰:『汝以念佛不思議故,畢竟證無上覺。若善男女願疾出離,應當念佛。』

慧日泛舶渡海,達天竺。至健馱羅國。東北大山有觀音像。日乃七日叩頭。又斷食畢命為期。至七日夜,忽見觀音現紫金身,坐寶蓮華。垂手摩頂曰:『汝欲傳法,自利利他,唯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可見凈土法門,勝過諸行。

他如天親《無量壽論》、馬鳴《起信論》、智者《十疑論》,以及永明、天如、楚石、蓮池諸大德,所有述作。莫不殷勤讚歎,導往西方。決無欺世誤人之事。

何況我等生當像季,法弱魔強。獨力修行,豈無錯路。若復徘徊不信,深戀塵勞。如蛾赴燈,如魚處涸。曾不需時,大苦隨後。宜各猛省,無待他求。」

(以上正宗分竟。)”

  所以正宗分就到這裡了。清朝的彭紹升,他這一部《無量壽經起信論》,對於這個他就有一番的議論,說明往生菩薩不可計數,皆是如來願力所持,光明所攝。無量光的光明在攝受,例如智者大師臨終的時候,就讓這些門人就是他的弟子,唱無量壽佛的佛號,還有《觀無量壽佛經》的題目,然後合掌就說了一個讚子:「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華池寶樹,易往無人。」很容易去,可惜沒有誰去。「火車相現,一念改悔」,在地獄裡頭火車的相現前了,在這種緊迫的時候,就這樣子的罪人一念改悔,「悔過念佛,尚得往生」,還能夠得到往生。「況戒定薰修」,何況用戒還有禪定來薰習來修持的人,「聖行道力」,聖之所行這個修道之力,絕對是實不唐捐,不唐捐就是不會浪費,不會虛廢的。

  這是智者大師臨終的證明,他已經見到了這一切了。所以智者大師是天臺宗的,他臨終也是求生極樂世界,他也見到極樂世界了,就說極樂世界「易往而無人」,前面說到這一些眾生臨終懺悔,都還能夠往生。現在的人如果你要好好的去修,決定功不唐捐。說完之後,唱三寶名就奄然而逝了。

  智者大師是當代的一代大師,他總結佛教,是了不起的人物,這是他臨終時候的景象。這都證明什麼呢?證明無量光是光明普照,攝受大家往生的。

  這些大師給我們證明,我們還不相信嗎?我們絕對可以放心,你臨命終的時候,一樣是見到佛光,佛放光來接引的。

  所以往生菩薩是不可計數,這是《起信論》的又一個說法,這個都是對的。所以證明了這個往生法門的殊勝。

  下來我們聽故事了,講故事是師父拿手的,下來一段是說到唐朝的法照法師,在五台山遇見文殊菩薩的事蹟,整個過程詳細的內容我們過去也講過了,這裡就沒有細講。只是我們找來原來念公的內容,我們再來大略的來了解一下,主要是為了要證明以上說的這些事。

  唐朝的法照法師他上五臺山,到了竹林寺,五臺山沒有這個竹林寺的,現在是因為以前法照法師見到文殊,所以看到那個牌匾是「大聖竹林寺」。所以他就是走啊走啊,就是看到前面有一個牌寫著「大聖竹林寺」,他就進去了種種這些我們以前聽過了。然後就看見文殊普賢兩位大菩薩,我們就簡化了。

  他問這兩個大菩薩,這個重要的修行要領是什麼?文殊就回答了,回答是「諸修行門無如念佛」,種種的修行的法門,沒有能夠和念佛相比的。「我於過去劫中,因念佛故,得一切種智。」文殊就是這麼回答的,他說我在過去劫中,因為念佛,我得到成佛了,一切種智就是佛的智慧。所以文殊是老早就成佛了,他現在是示現為菩薩身。他說是故一切法要,一切法重要的地方,像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禪定,般若、禪定,這六度裡是最重要的兩度,一個是慧,一個是定,那也就攝了其它前面那幾個了。「乃至諸佛正遍知海」,再說到諸佛的正遍知海,這個大智之海,「皆從念佛而生」,都從念佛而生。所以文殊這段開示非常親切,非常扼要。法照他也很善問,他接著就問了:「當云何念?」應當要怎麼念呢?所以這個問就很重要了。那你不問的話,這個事情就平平淡淡的,就這樣子停在那兒了。

  所以以前講過什麼人能報佛恩呢?兩個人可以報佛恩,一個是善問,一個是善答,把這個善問的人放在前面,因為你有了善問,後面才有善答。

  所以法照問怎麼念呢?文殊回答得很好說:「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在這個世界的西方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關鍵就在這個願力不可思議,所以你種種的根器都沒有關係,你沒有文化,你再笨,never mind沒有關係,你只要是真正的深信切願去念,決定都可以得度,這是由於阿彌陀佛的不思議願力,這個他力是不可思議的,所以難信也就是難信在這個地方,難信在他力的不可思議。所以你應當相繼憶念,令無間斷,命終決定往生,永無退轉。你就是這麼念,不間斷的接著念,「令無間斷」,這個事情難就難在這裡,要不間斷不容易。

  所以念佛是易行道,是一切修行當中最容易的道,但是也不是說誰都行的,大家都說這是易行道,這個法門確實比任何都是容易修行。

  但是如果你是體會到你不是很刻苦的修持,就能夠這樣子輕輕鬆鬆就往生了,這又是一個誤會了。

  只是告訴你那是跟任何修持來比,只有這個解決問題是最容易。但也不是說你一點都不去精進,就能夠成功的。它就是這麼一回事,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就像什麼呢?像「火中生蓮」,你就必須任何時候都能夠相續不斷。

  所以說「易往無人」嘛!

你看見沒有?很容易去,還是沒有人,什麼原因呢?一個是不肯信,信了之後,你要念到不間斷,確實不容易,所以夏蓮居老居士他就說是「火中生蓮,旱地行船」,火裡頭長出蓮花來啦,不要把這看成好像是我就垂手可得了,我們講的easy job不是。所以有一句話說「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就是這一個「令無間斷」,這一輩子能不能做到呢?所以說很難很難哪!那麼要容易也是容易啊!誰阻擋你啦?誰不讓你念啦?就是自己不能下定這個決心,所以命終之後那還有什麼話說?

  他已經有了正信,有了正願,又這麼不間斷的念,那他不往生他還等什麼?

  說完,這兩位大聖,就是文殊、普賢同時一起伸金色的手臂,摸這個法照的頂然後就說,你以念佛故,不久證得無上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發願速疾成佛,無過於念佛,由此能速證無上菩提。告訴法照法師你因為念佛,這個是不可思議的功德,畢竟證無上菩提,這就是給他授記了,授記就是說你一定要成佛,還沒有成佛就給你授記,告訴你決定成佛。命終之時,決定往生。這一期壽命終了,決定往生。這是法照法師他在五臺的這段因緣。

  當然關於五臺山見文殊的,我們過去也講過了,虛雲老和尚也見到,還有福建的一位和尚他也見到了。所以這些不是神話,這些不是很古老以前的事情是不是?所以這個記載,我們不要把它當作只是一個記載,那可能會有一些記載得不真實。這些都是祖師級的人,這還能騙你嗎?

  所以法照從此他就專心致志的念佛,日夜不休息,有一天他忽然就見到佛陀波利對他說,說:「你的蓮花已經成就了,再過三年,蓮花就開放了。」果然到三年之後的這一天,法照就對大眾說:「我走了!」,這個表情肯定是這樣子的,很有把握,很歡喜,不是很難過的。很難過就是快要死掉的,我走了。這個是我走了,然後就端坐往生,坐著往生。

  下來又提到另外一位就是叫慧日法師,他渡海就到了印度,這個山有一個觀音像,他七天就在那觀音像前面磕頭,然後又不吃飯,願意磕頭磕到命終為止,到了七天七夜了,忽然看見觀音紫金身坐在寶蓮花上頭,伸出手來也是給他摸頂說:「汝欲傳法,自利利他,唯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肯定是這樣子的,觀音是阿彌陀佛的左右手,他不可能「倒自己的米」說是念別的,不念自己的老大是不是?你就唯獨去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所以這一切都是證明,念佛法門勝過其他的地方。這些大的經論就像天親菩薩的《往生論》、馬鳴大士的《起信論》、智者大師的《十疑論》、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還有永明延壽大師、天如、楚石、蓮池、蕅益等諸位大德等等等等,他們的著述都是殷勤的讚歎,都是「千經萬論共指,十方諸佛同讚」,都是勸導大家到西方,這裡頭絕對沒有欺世誤人的事情。

  這些人你都不信,你都信不過,那就不好辦了,佛來了也沒有辦法。如果還在這兒徘徊,還在這兒留戀這個塵勞,喜歡這個塵勞世間,還放不下,捨不掉,留戀這個塵勞,這個像什麼呢?註解就有說這個就像那個飛蛾撲火,這個燈蛾看見是光明,牠撲上去,結果把自己給燒死了。現在許多眾生都是奔向他自己所謂的光明啊,結果都是把自己的生命給送掉為止,現在的人就是這裡說的這種情況,所以《無量壽經》才說「易往而無人」。

  註解再舉一個譬喻說「如魚處涸」,涸就是乾涸。魚跑到沒有水的地方去了,不要多久,這一期的報身的壽命就沒有了,大苦隨後,大苦隨著就來了。

  所以就勸大家「宜各猛省,無待他求」,要能夠覺醒,不要再說還有什麼可以求的,我們應當很好的來省悟,不要再求其它的事情了。尤其是很多人還是在這個塵緣上面,他們還是塵緣,塵世間的事擺在第一的人還是很多很多,所以這就很不夠了。

  我現在不是勸大家唯一的是佛法,目前還做不到,這個指的是在家人。其實出家人也未必能做到是不是?出家人我看,不能說只有出家人空能法師是絕對做到的,我除了這個事情,我還有什麼事情幹?就準備早餐,處理一些瑣碎的事情而已是不是?但是也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樣,沒有離開,所以對我來說是「唯一」。

  但是你們還做不到,但是當你發現兩個不能得兼的時候,就是兩個不能同時都擁有的時候,你應該放棄這個塵緣而取佛法,這是第一位。有的如果還可以得兼可以並行的時候,那你就不妨並行就不妨兼,這是念公的意思。總之慢慢的是不是修行有進步了?不是看你見佛見光了,什麼這個那個這個的。

  而是看你的塵緣慢慢的淡了,對這些家親眷屬這些種種的這些,你的興趣沒有那麼濃了。你的興趣在佛法上了,在《大經解》了,在阿彌陀佛那邊了,被阿彌陀佛把給你勾引去了,這是好事,佛法的道理你能夠明白了,然後你的慈悲心擴大了。你看人都有獨生子女,你對於你獨生子女是愛護備至,但是要知道這是小慈小悲,如果把這種心把它擴大到無量無邊的眾生,那你就是菩薩了。

  你看看慈淨老師的悲心,無私的心,尤其第十五集,你看這個第十五集最明顯啦,所以她能夠改命是不是?三粒瘤有一粒還是最大粒的,她還想跟之前那個癌症的女眾說你只有一粒,我有三粒!所以你看這個都能夠消失了,你怎麼解釋?她能夠改命啊!所以師父喜歡她這兩句話,她說:「你要是念念為眾生,這就是改命;念念為自己,這個是宿命,沒有得改了。」

  所以我們慢慢要擴大自己的慈悲心,然後行解相資,來發起菩提心,一向專念,當然不是想要你去生到邊地,但也應該知道生到邊地就不容易,就已經很好啦!但是你最高的志向只是想生邊地,萬一達不到呢?師父以前講過,邊地再下來是什麼?再下就來沒有了,就是六道了。所以萬一你沒有達到,你就落空了。所以我們要努力,應該要向上向最高的來去追求,那你達不到這一個,你落後一步,那最後還有一個邊地對不對?所以師父每天都向阿彌陀佛求,求什麼?都是求高品位,多高呢?不告訴你們!

  所以真正明信佛的智慧,或者深信自己的智慧。不是那麼空空洞洞的,什麼叫空空洞洞?人家問你信不信啊?哎,我信我信!想都不想一下就回答的,這個人是愛面子的,這跟不信沒有什麼分別。

  你信了佛的智慧,佛所說的你就自然會依教奉行了嘛!為什麼?佛所說的。

  佛只管說,我還是照我的老方法去做,這就是你沒有信佛的智慧,為什麼呢?佛是老早就替你想好了,你現在這個種種種種的情況,阿彌陀佛早就給你安排好了最佳的方案,我們現在人講什麼?配套,這個配套阿彌陀佛早就幫你想好了。但是你自己有你自己最佳的方案,這就是沒有真正信佛的智慧。所以真正信很難哪!不是說就是一個空洞這樣的信,還自己生出很多知見來,以少為足,夠了!我這樣夠了!或者是生出輕慢的心種種種種的。

  能信自心,這種種的囉嗦就沒有了,你就不可能被那些邪徒他們所動搖了,那些種種的邪說,甚至於次要的這種書,你也不感興趣了。就是只想追《大經解》,所以我們要四依呀!佛教我們的四依「不依不了義」,要真正信了你的自心的話,這種對於不了義的東西,你也就能夠辨別了,是不是?

  所以這個裡頭還很有可以提高的地方,但是大家還是很有機會的,很慶幸還能遇到這樣的法,除了這個,其它只有更難咯!念公說這一點可以肯定又肯定,不然我也變成謗法了,我就謗了別的法了是不是?這就是前兩天講的自讚毀他。但是念公深知自己不是自讚毀他,因為念公說我深知謗法之罪,我不敢謗法,所以都是如實而說的。這一點是大家共同在今後要努力的。

  下來註解還有一段引了清朝末年的大居士,也是彭際清的《無量壽經起信論》,內容很重要!我們一起來看:

“彭氏《起信論》釋曰:「正宗者,一、首明法藏廣大誓願,為令行者生擔荷心。發起悲智,具普賢願故。一、次明法藏廣大功德,為令行者生真實心,廣行方便,滿普賢行故。一、次明極樂依正種種莊嚴。為令行者生決定心,至誠迴向,入佛境界,不墮疑城故。一、次明往生正因,及世間果報,為令行者生精進心,一念念佛,成就三昧,決生彼國故。」準彭氏之說,要而言之,其首二則是勸願,亦即發菩提心也。第三則是勸信。其末則勸行。止惡行善,而善中之王則持名也。信願即是發菩提心,持名即一向專念。正是本經之宗。故云「正宗分」。若約小本,即是信願持名。兩本繁簡有差,而綱宗無異。靈峰大師論小本之正宗分曰:「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信願持名,一經要旨。」兩本合參,宗旨益明。”

  彭二林的《無量壽經起信論》裡面說,為什麼說是正宗呢?因為這裡說了四個大問題:

  第一個大問題,首先說明法藏比丘他廣大的誓願,就是這個四十八願。所以善導大師就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個經的大功德就在這裡,就說了彌陀本願之海,這就是說本師世尊為什麼要出現在這世間?只是為了宣說阿彌陀佛廣大如海的本願。也就是說,世尊說法四十九年,廣演種種經教,另開教外別傳,全部的目的只是為了眾生歸凈土啊!佛之出興於世,就是要說彌陀大願救度之法,而說這個法的就是這一部經,將來獨留在世間的也是這部經,這部經的重要那大家就自己說吧!是不是很重要?說了這個誓願海,讓眾生生擔荷心,你也擔荷,大家都來承當這個如來的大法,法藏能發這樣的大願,我們至少也就是共同投入這個願海。「擔荷」就是做為彌陀的使者,發起大悲大智的心,也發起要導歸極樂的普賢之願,這是第一個大問題。

  第二說明法藏比丘的廣大功德,以五劫的時間來集結這個四十八願,然後又住真實慧,一向專志莊嚴淨土,種種的難忍能忍,難行能行,讓我們行者生出真實心,彌陀如是修持,我們今天能夠相信彌陀的法,我們一起來研究《無量壽經》,那是過去生中我們就是得過彌陀的救度,結了這個善緣了。所以佛一直在救度我們,現在還攝取不捨,所以我們要生出真實的心來,要廣行方便,廣行方便的意思就是說,也要用這種便利的方法來勸說大家相信這個淨土法門,來圓滿普賢的行願。

  再有說了極樂世界依報正報的種種莊嚴,「為令行者生決定心」,過去不知道這個極樂世界都是事事無礙,總覺得這些境相..後來才知道這些種種的相都是完完全全說的是事事無礙的境界,是「託彼依正,顯我自心」的,你的自心不可思議!怎麼個不可思議?你就要假托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來顯現我們的自心,所以這完全是華嚴的事事無礙境界,完全是自心的功德。如果不是自心,不可能如此的微妙啊!這個微妙我們不能再說了,那就是說到下一堂課去了,極樂世界有多微妙就有多微妙。

  所以真正的密法就是「如實知自心」,如那個實際知道你自己的心,你自己的事。所以六祖就說了說「密在汝邊」,這個密,最密最寶貴的就在你那邊,如果你來說這句話,就是我這邊。所以你要學密而密在哪裡呢?密在你那邊,你跟我來這裡找密,找了那不是你的事兒,真要說到密,那密就在你那邊,認識你的自心去,那個是最密的。

  此心在你,就具足了一切功德。所以「觀自在」很要緊,所以有句話說什麼呢?說片刻不在便同死人,這就是「觀自在」了,片刻你不在這個真心上頭,那你就跟死人一樣,還沒真死,那個叫什麼呢?「行屍走肉」就有這句話。《淨修捷要》也說了這一句說:「暫爾相違,便墮無明」,你「暫爾」就是暫時,你跟這個真心相違背了,你不在真心上面了,那你就墮到無明裡頭去了。

  那怎樣才一直都在真心上面呢?真心又看不到,所以它有方便,你念這句阿彌陀佛,就是在真心上面了。所以師父常講你不念佛的時候,你全都是在無明。

  再一個就是說,我們這樣的話就是至誠迴向,要相信佛的智慧,不要墮到疑城裡頭去。

  第四就是說的往生的正因,三輩往生以及往生正因這兩品,令大家生了決定的心,用這種修持來生精進心,成就念佛三昧,成就菩提果。

  彭居士的《無量壽經起信論》分析為什麼以前的叫做正宗?正宗裡面有前面講的四個內容,這四個內容大家都已經討論過了,它是確確實實有這四個內容。頭兩個第一個就是「勸願」,說這個阿彌陀佛發的願,第二個說彌陀的功德,這兩者都是「勸願」。第三個我們也應當「勸信」,這極樂世界種種莊嚴你都要信。第四個就是「勸行」,你要去修行,這個就是指的信願了,頭三個是信願,信願就是發菩提心,底下要勸行,要持名等等,這就是一向專念,就是本經的宗。所以這個正宗分就是這樣子的內容。

  跟著下來就是這部經的流通分了,意思就是我們的火車快到終點了,不要忘了上車,一定要跟著這列車,什麼時候到終點?二十號,就到最後一站,那站就是極樂世界。但是不是二十號全部都一起往生了,不是這個意思,嚇死人啦!好下來是講到流通分。

參、流通分

  我們先看那個註解再說:

“參、流通分

全經三分,初為序,中為正宗,末為流通。靈峰大師云:「此三名初善,中善,後善。序如首,五官俱存。正宗如身,臟腑無闕。流通如手足,運行不滯。」今是後語,後語亦善,不可因其非正因而忽視也。”

  最後一點點時間,我們把這一個註解稍微跟大家說一說,再來就是說到這個經的三分,第一是序分,我們學過了就是阿難請說,當中是正宗分,末了是流通分。

  那麼蕅益大師他說:「此三名初善,中善,後善。」都是好的。他形容序分就像一個人的頭,你看這個五官都在頭上面,這是靈峰大師跟別人劃分的不一樣的地方。

  有的人劃分就把那重要的全部都擺在正宗分裡頭,就是開頭的一點點是序分,最後末了有幾句話叫流通分,中間有重要內容,全部分在中段就是正宗分。一般是這麼分的。

  但是蕅益大師他說不然,他說這三個都各有其重要,序如頭,你看眼耳鼻舌什麼都在頭上,人的頭腦腦筋五官都在頭裡,不可輕視,雖然文字不多,而其重要不在身體以下。

  要是身體都是好的,但是你的腦子壞了,頭腦壞了,人就報廢了,所以有的人得了老人愚呆症或者是植物人,身體還是好的,但是這個頭腦壞掉不能用了,所以怎麼說序分不重要呢?

  正宗如身,這個心肝脾肺腎等等都在身體的軀殼裡頭,這個身體還是主要的,重要的心臟也在這裡頭。

  流通就像四肢,手啊腳啊,你要沒有流通,走路那多不方便啊!動作也不方便。所以流通就是要廣泛的去流通,這個裡頭道理都講完了之後,佛法道理全部講完了,之後我們應當使到這部經能夠流傳,能夠普利大眾,普遍的讓大家得到利益,這個叫做流通。

  所以我們將進入〈非是小乘第四十三〉,這個是流通分的開始,開始有一段註解,那麼我們就把這個註解跟下來精彩的內容,我們就留到下一堂課就是明天再來跟大家一起來學習。

  好,我們今天就一起學習到這裡。非常感謝大家的出席,阿彌陀佛!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purelandcentre&aid=18037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