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118集
2024/03/02 14:25:27瀏覽122|回應0|推薦2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118集

  我們昨天開始談到另一類往生邊地的行人,他就是「信他」不「信自」,這個人雖然知道求佛的智慧等等,但是他不相信他自己。簡單說就是不相信他自己本來是佛,所以這個還是信得不夠深,就是說這種人能夠知道「希求佛智」,能信他佛,但是對於自佛不能深信,對於「是心是佛」這個道理,他有懷疑。告訴你「是心是佛」,這個心是你的自心,這個他不能接受,所以只信他佛而不信自佛,這就是對於「是心是佛」這句話不能生正信。

  今天我們就繼續來探討這個問題,我們看接着下來的註解就引了彭二林的《無量壽經起信論》,這部論著說的相當詳細。好,我們一起來看:

“《無量壽經起信論》論此甚詳。論曰:「須了佛智乃至勝智,方名真信,方得見佛。以一切智不離自心。無我,無我所。凡聖一如,共同此智。全信自心具一切智,本來成佛。不於心外,別有信佛之心。如是回向,是名唯心凈土,疾得見佛。若於自心諸智,猶滯疑情,不免心外見佛,雖修諸善,乘願往生,不得見佛。以不契佛智故。”

  這個是彭二林《無量壽經起信論》的內容,彭二林這位大居士是很不錯的,他這一段議論很詳細,處處皆歸自心。他說是須要了達佛智,乃至「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這才叫做真信。這樣看起來,我們很多人都不合格了。

  這就是念公常常說的要「如實知自心」,也就是《彌陀要解》的「信自」跟「信理」。彭二林說因為一切智都不離自心,信了佛的這些智,這些智是從什麼地方生出來的呢?就是從自心所生的嘛!

  「無我,無我所」說的是這些智慧根本是「無我」,也沒有「我所」,有「我」和「我所」那就是「識」,就不是「智」了,智慧之中沒有「我」和「我所」。這些話說得很透徹,大家要慢慢的消化。

  「凡聖一如」是說凡也如此,聖人也是如此。「共同此智」都同一個這個智慧,都同這個智慧。「全信自心具一切智」,你要完完全全的相信你的「自心」,就是「一切智」。

  本來成佛,所以這個地方就是很難哪!凡夫尤其更難接受,除了你要有長期圓教的熏習,基礎很穩,你才能夠接受。

  你看連圭峰大師對於「本來成佛」,他還信不及呢!他註解《圓覺經》的時候說這一句換成本來是佛好一點,對於本來成佛還難接受。他是禪宗開悟的人,是唐代賢首宗第五代祖師,賢首宗也就是華嚴宗,華嚴宗的祖師。所以真正能夠承當能夠信,這個是很不容易的。

  然後彭二林說:「不於心外,別有信佛之心」,你這個心本來成佛,在自己的心之外沒有另外一個信佛的心。這句話我們可以換一個說法,也就是自心之外沒有一個所信的佛,因為心它就是佛,它本來成佛,所以自心之外沒有另外有心,也就是自心之外沒有另外有佛,你的心就是佛,「是心是佛」嘛!不另外有心就是不另外有佛。如果你是另外有佛,那你就是心外求法,這個才是真正的心外求法。

  「如是回向,是名唯心淨土」,這才是「唯心淨土」啊,才真正是唯心。「疾得見佛」,這樣子你就很快能見佛。所以它這個快慢就都是從這個地方生的,你往生的品位也從這兒分的,你念得風吹不入雨打不透,甚至於都不能往生啊!

  所以念公說不要論功夫就在這兒。要重「見地」,念公一直強調這個「見」很重要,密宗就是「見修行果」就這四個步驟,把這個「見」擺在前頭,必須有正見,才有正修,才有正行,有正行才有正果。你沒有正見,你的修行是盲修瞎練。那正見怎麼奠定的?還是要明理,怎麼才能夠明理呢?聽經啊,多聽道理啊!

  「若於自心諸智,猶滯疑情」,對於自心的智慧,你還存在著疑情,你看看你這就是難免於心外見佛了。所以禪宗說:「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你去修佛修個有形有相的佛,你求那個有形有相的佛和「你」不相似,「與汝不相似」,這個「汝」是老幾啊?這個「汝」確實提不起來啊!這汝的自心是了不起,汝的自心那就是佛了,一切佛都從你自心流出來的。彭二林還有一部論叫《華嚴念佛三昧論》,他對這方面也談得很透徹,這部論我們將會學到。

  他這裡說你對於自心「滯了疑情」,在疑情那兒你呆住了,你愣住了,不免就會心外去見佛了,因為你不信自心而去心外覓佛,「覓」就是去找。

  所以禪宗老罵說,你們淨土宗是心外求佛。念公說不是我們心外求佛,是有些修淨土的人心外求佛,不但修淨土的人心外見佛,那修密的人也都是心外見佛。念公說這次我從美國回來,我說學密的人通病是太執著了,這個通病就是執著,所以這一類往生邊地的人就是這樣。

  「雖修諸善,乘願往生,不得見佛」,你修諸善,你修種種的善,你憑這個願力你可以往生,但是你不得見佛,為什麼呢?「以不契佛智故」因為你不符合佛的智慧,你沒有契佛的智慧,跟佛不能感應道交。因為你是種了很多的功德,你可以勉勉強強的往生,但是就是往生到邊地。下來我們就繼續看註解:

“所以《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云:『三世一切諸佛,皆無所有,唯依自心。菩薩若能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或入初地。捨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極樂凈佛土中。』是則了知心量,不涉程途。一切功德,具足成就。……故知有決定智,方能決定信。有決定信,方能決定生。慎勿以疑惑心而失大利。」是知信他不信自,仍是智短。既無決定智,即無決定信,是以「意志猶豫,無所專據」。信願不堅,依據不專,但仍能念佛相續,以念佛力及發願力,仍得往生。但滯邊地。”

  前面的彭二林他就引了經典,引了這部經《如來不思議境界經》說:「三世一切諸佛,皆無所有」,所以這些經跟論我們要特別重視,每一句都不能隨便放過。「唯依自心」,唯一是要依靠你的自心。

  「菩薩若能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修行的菩薩們,如果能夠了知諸佛和諸佛的一切法,皆是唯心所顯現,皆是唯心之量,就可以得「隨順忍」。所以你看,在極樂世界見了菩提樹可以得三種忍-「隨順忍」、「音響忍」跟「無生法忍」。「或入初地」,或是初地菩薩。

  「捨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極樂淨佛土中」,所以就是說要相信,這就是說你信佛智但是不信自心的毛病有這麼大呀!要能信,那你就可以或者是入初地,或者生極樂世界。

  「故知有決定智,方能決定信」,這句話大家要將它牢牢的記住!你有這個決定的智慧,你才能夠產生這種決定的信心,有了決定的信心,才能夠決定往生。

  「慎勿以疑惑心而失大利」,告訴你千萬要慎重!不要因為疑惑而失掉大利,都到了極樂世界還不能聞法,這就是失掉大利了。所以「信他」不「信自」,這個智慧還是很短淺,沒有決定的智就,沒有決定的信心,所以就「意志猶豫,無所專據」,就是這麼來的,這個他總是猶猶豫豫,他總是沒有「專據」,一會兒高興,一會兒又發愁,他拿不定主意,自己也沒有準稿子,也沒有把握,這就是對於自己信不及,「信願不堅,依據不專」,這種人信願就不堅定,他所依據的就不專一。可是他仍然能夠念佛相續,因為念佛本身就有不可思議的功德,以念佛力及發願力仍得往生,仍然可以得到往生,但是就在邊地待著,這就是「信他」不「信自」。好,下來繼續看經文:

是諸人等,以此因緣雖生彼國,不能前至無量壽所,道止佛國界邊,七寶城中。佛不使爾,身行所作,心自趣向。亦有寶池蓮華,自然受身。飲食快樂,如忉利天。

  我們繼續看註解:

“「是諸人等」,指上述二類往生邊地之人。「以此因緣」,以修善念佛、發願求生之因,感得生於彼國邊地,七寶宮殿,寶池蓮華,樂如忉利天及永不退墮之果。復因疑惑之過,感得「道止佛國界邊」,於其城中不能得出,於五百歲不能見聞三寶之果。此皆唯心所造,業力牽引,不由他故。故云:「佛不使爾,身行所作,心自趣向」。正如《華嚴經》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蓋心生種種法生,地獄、天堂、凈土、佛國,皆是自心所現。身所趣向,唯是自業所牽。業由心生,故云「心自趣向」。生於邊地,亦於寶蓮池中「自然受身」,故非世間之胎生,而實亦蓮花化生。生活快樂「如忉利天」。”

  經文說:「是諸人等,以此因緣雖生彼國」,彼國就是極樂世界。「不能前至無量壽所」,這些人以這個因緣,就是剛才說的這個因緣,這個念佛力跟發願力這種種,他也能夠生到極樂世界,不能到無量壽佛的前頭,他就只有在佛國的界邊。所以曇鸞大師說或者就真的是指在邊邊上,那麼這也是他的依據。

  「七寶城中,佛不使爾」,佛並不叫他這樣。他是自身所作,就是他自己的「身行所作」,他就是只能夠到這裡了。「心自趣向」,是他的心去趣向這個地方。「亦有寶池蓮華」,這個邊地跟極樂世界一樣的情況,也有七寶池也有蓮花。

  你看袁中郎的弟弟寫的那篇「紀夢」,就描述得很清楚邊地的情景,他也是自然受身,就是蓮花化生,不要經過父母,也不要住胞胎。

  「飲食快樂,如忉利天」,這也是快樂極了,在邊地也是快樂極了,像忉利天,這個天是很快活的一個天啊!下來是經文我們看經文:

於其城中,不能得出。所居舍宅在地,不能隨意高大,於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

  我們繼續看註解:

“但於城中,不能出離。所居之處在於平地,不能上升虛空,亦不能隨意高大。更有甚者,則於五百歲中不能見佛聞法。”

  「於其城中,不能得出」,這個城就是疑城,他在這個疑城當中,這個就是他的範圍了,在這個範圍裡面他出不來,因為你有疑惑,你就有限量有限度了,就把你給框起來了,你就有了框框了,這框框不是別人給你框的,是你自己框出來的,所以這就叫作繭自縛了。

  「所居舍宅在地」,所居的舍宅只能夠在地上,不能在虛空中。也「不能隨意高大」,想它大就大,他這個也做不到。

  「於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這就是他這個邊地,在這疑城當中裡面的缺點,這就是他的缺點,五百年常不見佛,不是絕對的不見佛,是時常不見佛,就是很難得見佛,他也不知道這些東西,見佛聞法種種這些東西他也不知道,不知道這些都是很稀有的,他完全不知道。下來我們看註解:

“「五百歲」者,據《漢譯》為「於是間五百歲」。經中云「是間」。又不曰「彼國」。故此「是間」,應指世尊說法之處。是故憬興曰:「五百歲即此方年數。」即是人世中所指之五百年也。但亦不可執定為此間五百歲。蓋極樂品數無量,邊地差別亦應無量。如《觀經》中下品下生「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是其長者也。又如明代袁中郎宏道居士,以著《西方合論》功德,往生邊地。但以智慧勝故,不久即見佛聞法。如經中四十一品所云:「若此眾生,識其罪本……然後乃出。」故知懺悔斷疑,乃出離之關鍵。時間並非定數。”

  憬興就是唐朝時候的朝鮮人,這五百歲他根據《漢譯》,就是漢朝翻譯的《漢譯》本說這個是指著我們這個世界的年歲,他這個話是有根據的,因為在《漢譯》本說「於是間五百歲」,所以這都是不能隨便自己出主意的,他都有根據的。這個「是間」就是於這裡的五百歲,釋迦牟尼佛說「於是間五百歲」,於這裡的五百歲,這裡是釋迦牟尼佛說經的地方,就是我們這個地球,地球的五百歲。這個說法就是《漢譯》它有這句話。《魏譯》本就沒有。《漢譯》有這個話,沒有說彼國的五百歲,彼國的五百歲絕對是指極樂世界的五百歲,那就遠去了。

  我們之前不是有說過,這五百歲是極樂世界的五百歲。這裡看到《漢譯》本說「於是間五百歲」,那怎麼辦呢?是不是以後把那段給剪掉?沒有怎麼辦,都告訴你,時間並非定數,所以不要死在這個時間上面,他這個說是有根據的。《漢譯》本也是佛說的,就是指著世間。但是也不可以把它執定,你要把它執定,那這個《觀經》十二大劫花才開,又怎麼說?

  時間本身沒有時間。這句話師父在當居士的時候就說過了,當時有一個朋友聽了,就瞪大眼睛!

  所以這個五百歲是常情,一般很多就是指著這一般的情況,這個五百歲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五百歲。但是長的要到《觀經》五逆十惡,那個第十六觀說,就要入地獄,念了十句佛號往生,這種人要十二大劫花才開,那就遠去了,那就是最長的了。

  但是明朝的袁中郎作《西方合論》,以這個功德往生,他一去的時候是邊地,不久因為他的智慧,他聽經可以聽得懂。

  所以問題就在這裡,你聽不懂,那你到那兒幹什麼?你聽也是白聽嘛!

  袁中郎很快就從邊地出來,就見佛聞法了。又把他弟弟召去了,這個前面說過了,給他弟弟介紹邊地的情況。然後叫他弟弟回來勸大家,要好好的持戒,要吃素,所以沒有天天日啟鸞刀,還能往生的,日啟鸞刀就是講的殺生。

  所以有人就說,彌陀的四十八願裡頭沒有說一定要吃素才能夠往生啊!說這個話的人也是糊塗,這種事情佛還要特別交代你嗎?

  這個「口貪滋味」在《淨土聖賢錄》卷七有記載一段話說:「寄語同學,未有日啟鸞刀口貪滋味而能生此土者也」,就是還能夠生極樂世界的,「雖說法如雲如雨,何益於事?」你殺了別的生命來貪自己的滋味,連這個都解決不了,你還說什麼慈悲什麼什麼的,那不都是騙人的嗎?

  念公說:菩提心是大慈悲大智慧大願力三種相結合的心,你連一個小慈悲都沒有,所以念公就勸大家在自己家裡不能再殺了,這一點要注意!南方人有的時候喜歡吃活的,家裡頭不要殺生,而且不吉祥,許多鬼神喜歡吃這個剛剛死的動物流出來的血,他就跑到這來享受這個東西,這個很不吉祥!所以這個要特別注意!

  袁中郎他就是不到五百歲,而他弟弟還活著,袁中郎跟他弟弟說我沒有想到極樂世界是如此的快樂,他說的還是邊地呢!他還剛出邊地,還不能到虛空,但是他可以到各處去參加種種的法會,那快樂極了!那麼他不到五百歲嘛!所以這個五百歲是指我們這兒的五百歲,但是也有不到五百歲就出來的,也有還得十二劫才出來的。

  總之,就是說你得「識其罪本」,你才能夠出來。所以這個長短是活的,估計為一般的情形之下,這麼念佛這樣子去的,五百年你也應該「識其罪本」了,就是這樣子,所以就是懺悔之後斷了疑,這是出離這個邊地的關鍵。所以時間不是絕對的,可長可短。但是這個說有五百歲也可以說是統計數字,Average平均一般都是五百。

  那麼最後就是這句「其人智慧不明」,我們看經文:

其人智慧不明,知經復少。心不開解,意不歡樂。是故於彼謂之胎生。

  我們繼續看註解:

“「其人」,指生邊地之人。

「智慧不明」者,愚癡無智也。「知經復少」者,於大乘經典,所知不多也。「心不開解」,垢染深重,故不能心開意解也。復疑慮重重,故不歡樂。以上述種種原因,故稱如是人等為「胎生」。”

  「其人智慧不明」說的是這個人他的智慧不明白。「知經復少」是他知道的經又少。「心不開解」心裡頭沒有開解,所以「意」也就不歡樂,他不能夠享受大乘的法樂,生活飲食上的快樂超過天,那是快樂極了。但是在他心中他沒有享受大乘的法樂,他沒有見佛聞法,他還有這個缺陷,「是故於彼謂之胎生」,這個話都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所以對於這種人就管他叫「胎生」。

  所以不可以疑惑啊!總是這裡說的兩種生出來的,一種是化生出來、一種是胎生出來的,我們不可以這麼去理解,都是化生,胎生也是化生的。但是這一類胎生這個他有局限性,這是愚昧的緣故。

  之前講過這個胎生就好像這個小胎兒,他眼睛鼻子還不能起大的作用,所以就管他叫作「胎生」。

  他要是懺悔,他要是繼續增加他的信願,他才能夠見佛聞法,見佛聞法還要慢慢的,他還有個過程,大家要知道也是「久久」,這「久久」就是過程。

  「是諸人等」,就是指著上面所說的這種人,「道止佛國界邊」要待五百歲,這是「心自趣向」。這就是《華嚴經》的話:「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都是心造的。

  這個就比較難理解了,這是從理上說的。而事相上真的有這個過程,這裡說的其人就是指生邊地的人。

  「智慧不明」是說他是愚癡少智,他不信自己,對於「是心是佛」這個他沒有真的能信,信自己是佛,這一般人都不敢相信,有的人根本想都不敢想,我這個樣子怎麼是佛呢?你看的是你的這一層皮,這一層皮,肯定不是佛,這一層皮亂七八糟,這一層皮裡面的那個,大家沒有辦法分清楚,所以不敢相信,也不敢承擔下來。

  又說這種人「知經復少」,這是說大乘經典他知道得很少,所以就是宗說俱不通了,對不對?「宗說俱不通,黑漆皮燈籠」,「黑漆皮燈籠」就是念佛念到往生之後,也不能夠見佛聞法。

  「心不開解」指這個人垢染很深,所以不能夠心開意解,疑慮重重,所以這樣的人我們就叫他做「胎生」。下來我們再看經文:

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斷除疑惑。信己善根,作諸功德,至心迴向。

  註解說:

“上經文總明極樂胎生化生因果之相。具信往生之人,既信佛智,亦信己善根。外慕諸聖,內重己靈,作諸功德,至心迴向,皆於佛前蓮花化生。光明智慧,功德成就,具如菩薩。反之,心中疑惑則墮胎生,五百歲中,不見三寶等,皆由無有智慧,疑惑所致。是以斷疑生信,至為切要。”

  但是在另外一方面,好的就是這樣,「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他相信佛的智慧,乃至於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這些智慧他都能相信。「斷除疑惑」,這些疑惑他都斷了。「信己善根」,所以要「外慕諸聖,內重己靈」啊!對於外一切大佛菩薩諸聖,我們要仰慕;對於內要重己靈,簡單說就是重視你的佛性。這兩句話少一句都不行。「作諸功德」,就是作種種的功德。然後「至心迴向」,以至誠的心來迴向往生極樂世界,結果就是..我們看經文:

皆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

  「皆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就是都在七寶蓮華中,自然而然的就化生出來了。「跏趺而坐」,是說都是跏趺而坐。「須臾之頃」,這個以前講過,就是幾十分鐘或者是說三刻鐘,這就是我們這裡的時間。「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你看看這個跟那個就差多遠哪!那個邊地是不能見佛,這個他馬上身就轉三十二相等等,他還放光明,「智慧功德」,「具足成就」,一切成就都具足了,一往生就具足了,這個上品生當下就隨一切諸佛往生,諸佛剎土得種種陀羅尼,分身塵剎去度眾生,那個起碼是地上菩薩啦,所以這個往生是大事因緣哪!

  那麼接著是本品最後一段經文,我們來看經文:

彌勒當知:彼化生者,智慧勝故。其胎生者,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知菩薩法式,不得修習功德。無因奉事無量壽佛。當知此人,宿世之時,無有智慧,疑惑所致。

  佛又告訴彌勒說:「彌勒當知」,彌勒你應當要知道,「彼化生者,智慧勝故」,為什麼他是化生而不是胎生呢?因為他智慧高。「其胎生者,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知菩薩法式,不得修習功德」,「無因奉事無量壽佛。當知此人,宿世之時,無有智慧,疑惑所致」,這就是一個對比了。

  這樣的身相光明,具如諸佛,彌勒你要知道,這些人他就是智慧殊勝。

  那一些胎生的,就是五百歲中,不能見佛,不知菩薩法式,因為沒有得聞法,他也沒有正式的按著所聞的法來進行修習,他也不能來奉事諸佛,也沒有機會來種這個善根,這種人就是因為他過去生中沒有智慧,疑惑所造成的。

  所以不光是淨土宗,禪宗也是一樣,所以《金剛經》一上來那個偈子,就是這四句「斷疑生信,絕相超宗;頓忘人我解真空,般若味重重」,先斷了疑,才能夠生信,斷了疑生信,才能夠絕相超宗,這些相才能夠絕,你才能超得出去,超出這一切的宗。「頓忘人我解真空」,頓然間我全都忘了,「頓忘人我」你才能夠理解真空,「有人有我」你沒有辦法理解真空。所以開悟是無心三昧之後的事情,這個經文很清楚,我們就不必再多解釋了。

  那麼這一品〈邊地疑城第四十〉,我們就介紹完了,還有舉了念公的原話,跟着念公的原話也很詳細的做了轉述了,師父也很詳細的做了轉述,有時候還畫蛇添足一點點,緊接著就到了下一品了。

〈惑盡見佛第四十一〉

  你看這個品名,顧名思義就是疑惑盡了,完完全全沒有疑惑,那你就見佛了。好,我們先看開始的經文:

譬如轉輪聖王,有七寶獄。王子得罪,禁閉其中。層樓綺殿,寶帳金床。欄窗榻座,妙飾奇珍。飲食衣服,如轉輪王。而以金鏁繫其兩足。諸小王子寧樂此不?慈氏白言:不也世尊,彼幽縶時,心不自在。但以種種方便,欲求出離。求諸近臣,終不從心。輪王歡喜,方得解脫。

  我們繼續看註解說:

“本品續勸斷疑去惑。初以王子被囚為喻。

《嘉祥疏》曰:「轉輪王喻無量壽佛。七寶宮殿喻其凈土。王子得罪喻疑心之人過。金鎖喻花不開。褥不異(指飲食衣服,如轉輪王)喻於花中受快樂自在。合喻可知。」「層樓」即重樓。「床」者,人所坐臥者。「帳」者,床帳,張施於床上者。「榻」,其用同床,長狹而低者曰榻。「鏁」即鎖。「妙飾奇珍」者,以奇異珍寶作為巧妙裝飾。「幽縶」者,「幽」,囚也。「縶」,拘執也。故「幽縶」即今言拘押也。慈氏所答,首云被押之時,無自在樂。方便求出,方得解脫。”

  佛又告訴彌勒說「譬如」,就是打個譬喻,說「轉輪聖王,有七寶獄」,轉輪聖王拿七寶做成的監獄,「王子得罪」就是轉輪聖王的兒子要得了罪了,就關在這個七寶的牢獄裡頭,把他囚閉在裡頭,囚閉就是囚禁。「層樓綺殿」就是高層的樓,那還有很華麗的殿,用七寶做的房子,寶做的帳子金子做的牀。「欄窗榻座」,那個短榻的座位,比牀矮一點小一點,有格子的窗戶。「妙飾奇珍」,種種都是裝飾奇妙的珍異之物。那麼這個王子,他在那兒吃東西穿東西,跟轉輪聖王一樣,但是拿金鎖拴他兩個腳,把他兩個腳拴住,他就被禁閉,不能隨便跑,把他上了鎖。

  那佛就問彌勒:「諸小王子寧樂此不?」這些王子對這樣的生活他高興嗎?地方也好,吃的也好,穿的也好,享受也好,就是把他鎖起來不讓他走。那慈氏就回答了「慈氏白言」,彌勒就說了「不也世尊」,當然不高興。「彼幽縶時」他在受著禁閉,心裡頭不自在。但是以種種方便,他用種種的方法「欲求出離」,想求能夠出來。「求諸近臣,終不從心」,拜託這個跟父親靠近的臣子,總是達不到目的,就得等輪王父親自己歡喜了,你才能夠得到解脫。這是彌勒回答的話。這些王子他不高興,他必須求著求著,最後得到輪王答應他放他出來,他才會解脫,他才能夠心裡頭自在了。

  這些譬喻很簡單,我們就不再多解釋了。我們繼續看下來的經文:

佛告彌勒:此諸眾生,亦復如是。若有墮於疑悔,希求佛智,至廣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由聞佛名起信心故,雖生彼國,於蓮華中不得出現。彼處華胎,猶如園苑宮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凈,無諸穢惡,然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得供養奉事諸佛。遠離一切殊勝善根。以此為苦,不生欣樂。若此眾生識其罪本,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往昔世中,過失盡已,然後乃出。

  我們繼續看註解:

“「亦復如是」,舉事以合前喻。「華胎」合「七寶獄」。「不得出現」合「而以金鏁、繫其兩足。」「猶如園苑宮殿之想……無諸穢惡」合「層樓綺殿,……如轉輪王。」「不生欣樂」合「小王不樂」。”

  「佛告彌勒」佛就告訴彌勒,這些在邊地疑城的眾生,「此諸眾生,亦復如是」,也跟這個王子一樣,也是這樣不快樂不自在。「墮於疑悔,希求佛智至廣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這個人要是在疑悔之中,他「希求佛智」,但是對於佛這些廣大實際的智慧,他並不能信得及。「由聞佛名起信心故」,聞了阿彌陀佛的名字,他起了信心,而念佛而往生,「雖生彼國,於蓮華中不得出現」,就如同在蓮花裡頭不能出來,實際上他並不像我們想像的是在一個花苞裡頭。

  這個師父以前也是誤解,我們同修有的也是這樣認為,在花苞裡面被包住,那就不自由,不能活動了嗎?

  其實他是在一個很大的宮殿裡頭,他在這個胎裡頭,這就是他的住處,也還是園苑園林宮殿,為什麼呢?「彼中清淨,無諸穢惡」,這裡面沒有髒,沒有惡的東西,「然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得供養奉事諸佛。遠離一切殊勝善根。以此為苦」,只是這方面這是他的苦而已,其它都一樣都享受都很快樂。但是不能夠供養奉事諸佛,不能夠見到三寶,這就是他的苦。下來註解說:

“「識其罪本」乃至「然後乃出」合「輪王歡喜,方得解脫」。

《凈影疏》云:「明胎生者,無餘苦事。但五百歲不見三寶,不得修善,用此為苦。以此苦故,雖樂不樂。」

又義寂云:「但望勝樂,劣樂為苦。如欣上者,厭下劣定為粗苦等。雖名為苦,非苦受也。」

又望西《無量壽經鈔》曰:「問:生邊地為是疑心果,為是修善果。答:正是修善果,非疑心果。但由疑心所間雜故,令所得果,不得純凈。」

「若此眾生」下,正勸斷疑知罪,懺悔求出。「罪本」《魏譯》作「本罪」。《會疏》云:「本罪者,疑惑罪也。」望西云:「疑佛五智,謂之本罪,非十惡業等。

「深自悔責」。義寂云:「言悔責者,此省察心,名為悔耳。責,呵責其迷心也。」望西又云:「五百年終,宿障微薄,識其本罪,而生悔責。依悔責故障盡,即到阿彌陀佛所。」

又曇鸞師《略論》云:「識其本罪,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即得如意,還同三輩生者,當是五百年末,方識罪悔耳。」曇鸞、望西皆謂悔罪得出在五百年末。

但《嘉祥疏》有異說,疏曰:「深自悔責,明不必一種。若能悔即出。不悔必滿五百歲。」以上二說亦不相違。五百歲末方識罪懺悔,乃邊地人中之多數。不待五百年懺罪得出,乃其中之上根也。”

  「不生欣樂。若此眾生識其罪本」,眾生要明白了他自己這個罪的根本在哪裡。然後「深自悔責,求離彼處」,他就自己懺悔了,知道這個罪的根本是疑惑,要求離開現在這種邊地疑城,等他過去生中,就是來生極樂之前生中,所有的過失都盡了,那他就出來了。佛告訴彌勒就是這麼說的。

  「識其本罪」有兩個說法:一個是曇鸞大師他說的,這些人他很悔責,要求離開這個邊地,出了邊地,他跟三輩往生的人還是一樣的,這個事情大概是什麼時候呢?是五百年之末,在五百年之末他就知道了他的罪,那他就懺悔了,他就出來了。這種說法也有人,曇鸞是一個還有其他的人。

  另一種說法的是嘉祥,曇鸞是淨土宗的祖師,嘉祥是唐朝三論宗的祖師。他有不同的說法他說,這個「深自悔責」是不管哪一種,不限定一格,能夠懺悔就出來了,他這個年歲就更加的活動了,不一定非得五百歲之後你才知道要懺悔,有這麼固定的五百歲。嘉祥大師的意思就是說,他只要能懺悔,把這個過失悔掉,真正改悔就出來了,不一定要五百歲。

  這個兩種說法可以同時存在,等到五百年末,才能夠認識罪,才懺悔,這是邊地當中多數的情況。嘉祥師所說的是在這中間,他就能夠懺悔了,意思就是說隨時懺悔就隨時能夠出去了,這個是其中的邊地裡頭的上根,像袁中郎這種人。所以這兩種說法都可以存在。下來我們繼續看註解:

“「過失盡已」謂過去疑惑之過失,已懺除凈盡,然後方得出離疑城,見佛聞法。故知不論五百年中,或是其末,總須宿過全消,方得解脫也。”

  眾生就是由於疑惑,只能夠在邊地疑城。只有知道自己的罪本,然後「深自悔責」,所以要悔啊,要責備自己呀,而且要很深很深的來責備自己。所以你看往生之後,還是有這樣許多重要的事情要做的,這是講在邊地的。

  「求離彼處」,等到生前的過失都消失,都懺悔乾淨了,然後再出來,才能夠見佛聞法。下來有一句經文我們看:

即得往詣無量壽所,聽聞經法。久久亦當開解歡喜。

  註解說:

“「即得往詣無量壽所」。《嘉祥疏》云:「即得者,不隔時義。」謂才出蓮胎,立即見佛聞法,不再經歷時刻也。「久久亦當開解歡喜」。蓋以其人生前「智慧不明,知經復少」,今雖親見彌陀,耳聆佛訓。但以心垢未除,情見猶存,故須多聞薰習,增長智慧,始能信解佛語,故云「久久亦當開解歡喜」。「開解」者,心開得解也。「歡喜」者,聞法契會,自然歡喜也。”

  等他這個罪業消除了,經文就是「即得往詣無量壽所」,這才能夠從這邊地疑城出來,到海會之中,到無量壽佛的面前,聽聞經法。

  來聽來聞,這兩個字有不同,聽跟聞有不同。聽就是淺一些,聞就深一些。我們往往大家對於這個「聞」字,體會得不夠,以為就是聽,就是把聽跟聞混淆了。這個「一經於耳」是在聽跟聞之間的,就是一經過耳朵,不管你懂還是不懂,那說到這個,那就是你只要耳朵聽到了,那就算了。

  「聞」就很深入了,你得信受奉行才叫「聞」。所以說到聞的功德如何如何,大家不是只聽到這個名字,或聽到這一句話就如何如何,你得信,你得接受,而且你要去執行,這才是「聞」,所以「聞」的含義很多。

  「聞菩提」這個是西藏文,你一聽你就可以成佛。這個「聞」字也應當照念公後頭這個解釋。而不是「一經於耳」,不是你的耳朵聽了就算了。聽聞經法,聽就是聽見了,聞當然就是水平提高了,你就能理解了,這就是「聞」。

  「聽聞經法,久久亦當開解歡喜」,你看這裡用「久久」,不是當時啊,所以從邊地疑城出來見了佛,聞了法之後是「久久」,兩個「久」字,「久久」也會開解歡喜。

  所以我們現在有些人就是比較急躁,總覺得好像是,為什麼我還是不懂啊?為什麼我不能怎麼樣怎麼樣呢?為什麼不如何不如何呢?不知道你這些想法是不合規律的,他必須要有一個過程,要「當信佛經語深」,哪裡是那麼三言兩語,你這麼用過幾天功就能理解的?

  就是佛之所說,因為是佛的知見,佛說的是佛的知見。眾生心中是眾生的知見。這兩個是水跟火啊!所以叫水火不容。你心中是眾生知見,你怎麼能夠接受佛的知見呢?所以就要先消除你眾生的知見,那麼這個就是有一個過程啊,不然你還自己以為是懂了,那就更危險了!你不知道你是懂成什麼樣子了,你一懂就錯了!尤其是禪宗,那不懂還有法子開悟,懂了那就沒法子開悟了,懂了就更遠了,不懂還近一點,懂了就更遠了,所以這個真正懂是很不容易的事。

  所以師父常常告訴大家,不要想自己能懂,只要能夠有所體會,最重要就是存檔,存檔它真的是能夠用得上的,它不是存在那邊就等於是死了,沒用了,肯定用得上。

  像今天慈淨老師就跟師父反應,因為師父說你最近寫的東西都很有水平。她說因為聽了之後都存檔了,在特別是晚上夜闌人靜的時候,這個存檔的資料它出來得很順暢,所以她的那個靈感就來了。其實什麼是靈感?靈感就是存檔,存檔的質料是不是?所以就寫了寫了,寫出來就大家看到了,大家在法務看到了,所以就不一樣。

  「開解者,是心開得解也」,這個還不是開悟,就是你理解真實義,這個應該說就是解悟。不是就是我也會答卷子,你說一個什麼問題我會答,我答得很正確,那個叫什麼?那個叫學生考試,考試你是答那個考試卷,那個容易。

  真正要是開解,開解就歡喜啦,所以是「踴躍歡喜」啊,經文到最後就是「皆大歡喜」,就是「踴躍歡喜」,為什麼呢?大家心開意解了,慶快生平,這是我一生中最可慶幸最痛快的事情了!

  往生極樂之後的人還是懺悔,「深自悔責」之後「見佛聞法」,他這裡就用了兩個「久」字就是不能急躁,我們只能欣賞,我們在佛經之中,我們能懂得幾句了,哪怕是粗淺的懂得,那就很寶貴了。

  一有一個急躁的情緒,那就更不容易懂了,再懂也容易錯會,為什麼呢?因為你拿你主觀的東西,拿你的這個東西以為是佛的意思,那就離題更遠了。下來我們看一句經文:

亦得遍供無數無量諸佛,修諸功德。

  接著是註解:

“「亦得遍供」者,即曇鸞師云:「即得如意,還同三輩生者」。具諸神通,遍供諸佛,於諸功德,隨意修習。具如彌陀本願。”

  「亦得遍供無數無量諸佛」,這就初步出現神通了,在佛的威力加持之下,無量無數諸佛都可以去遍供,普遍的去供養,普遍的去承事,普遍的去聽法,這個就快了。

  「修諸功德」要修種種的功德,所謂諸善奉行,一切功德都在修,種種陀羅尼種種的妙法都在修,所以「久久」才能達到這一步,因為這個人他生在極樂世界,他是生了極樂,但是前生就是「智慧不明,知經復少」,所以他疑惑,沒有開智慧,知道的經又很少,所以他就墮入疑城了,墮入疑城了。

  現在雖然親自看見了阿彌陀佛,親自聽到了佛的開示,可是心中的汙垢還沒有除啊,情見還存在,他還是眾生的知見,眾生的知見就是情見啊。

  所以我們要「超情離見」,「離見」現在談還早一點,但是「超情」確實是須要的,要超乎這一切情見。所以說「無情不能學道」,「情不空,不能入道」,所以情要空。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就須要多聞熏習,多度的聞法,多度的思惟。他在極樂世界耳聽目睹都是增上,這樣就增長了智慧,這個才開始能夠信佛的話,能夠理解佛的話。所以說為什麼須要「久久」,而不是「一剎那」呢,因為他的根器就是如此。

  那這個如果是上根的,在這裡沒有斷氣,那已經就是菩薩了,那早超過這個境界了。

  所以大家要知道,根器他就是不一樣,那上品上生的根器和到邊地的根器,那不是佛在選擇,或是在厚待誰,喜歡誰他就選擇誰,不是啊。或者是你可以走後門,沒有這回事,他自自然然就是這樣。所以大家要知道,現在我們就是要好好的修持,就是要使得我們自己有一個很好的根器,於是就可以遍供無數無量諸佛,「修諸功德」了。下來我們看經文:

汝阿逸多: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

  我們繼續看註解:

“「阿逸多」,即慈氏。釋尊重喚其名,以警醒大眾,專心傾聽。「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至於菩薩何有疑惑,《無量壽經鈔》曰:「大乘凡夫名菩薩歟?或是縱說。縱菩薩生疑惑者,可失大利。故凡夫當明信矣」。鈔意甚謙,未作決斷。據筆者意,鈔中兩說均是,其一者我等雖是具足凡夫,若能真實發起菩提心,即是初發心菩薩。

《論註》云:「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凈業行人,若發如是心,亦即是初發心菩薩。天臺謂別教之信位菩薩,如空中之絮,沈浮無定。是故初發心菩薩,實有退墮之患也。

其二者,彼謂「縱說」,意謂:縱然真是菩薩,倘生疑惑,尚失大利。是以我等凡夫,更不可生疑。故此二說並不相違。”

  「汝阿逸多」阿逸多是慈氏菩薩,就是彌勒菩薩的另外一個號。釋迦牟尼佛又叫著他的名字就是警醒大家,就是我讓大家要重視。佛說阿逸多,你要知道:「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是個大的損害。「為失大利」,這個就失掉了最大的利益了。

  望西《無量壽經鈔》裡頭,他自己就設了一個問,怎麼說菩薩還有疑惑呢?怎麼還會失大利呢?他就解釋說,是不是大乘的凡夫也叫做菩薩呀?他就沒有肯定,只是一個問號的語氣,或是縱說,縱然是菩薩如果生疑也失大利,他沒有做肯定。其實他這個問號是很謙虛,這個事情是肯定的。

  別教的說法這個叫做信位菩薩,信位菩薩如空中之絮,我們看春天這個柳絮它就在空中,飄忽升沈,變化萬端,這就是信位菩薩的情況。

  我們凡夫真實發起了菩提心,我們就可以稱作初發心的菩薩。這樣的菩提心就是像《論註》所說的「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怎麼度眾生呢?你要把眾生攝受到生在有佛的國土的這個心,不是一個空的心,不是一個空的願,你要有具體的做法,要產生效果,這才叫做願啊!你只是空洞洞的一個東西,所作所為不能達到你的目的,這個是空願,是狂願。

  發這個心就是要一切眾生成佛,這句話很重要!我們去度眾生,要把眾生度到哪裡去啊?度到有佛國的淨土,那就是要他去成佛,要一切眾生成佛。怎麼來度這些眾生呢?那就要攝受眾生生有佛國土的這個心,這個心很重要!所以淨業的行人要發這個心願。你看我們那個迴向不就是發願:「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天天這麼念,那不就是在發菩提心了嗎?「同生極樂國」啊,這也就可以稱為初發心菩薩。

  而初發心菩薩再進一步甚至於到了信位的菩薩。你不要小看那個信位,有時候初悟的人只是在信位,如空中的柳絮忽升忽降,那麼他這個生疑,因為他總是還有疑,就是所謂的根本智跟差別智,他明白了根本智,他還沒有明白差別智,對於差別智他還是懷疑啊,所以這樣說就是菩薩可以生疑惑了,信位菩薩跟初發心菩薩這就很當然了。下來我們繼續看註解:

“「大利」者,即經中「真實之利」也。十方婆伽梵,住真實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難值難見,如優曇花,希有出現」。今者難逢能逢,難聞能聞,而不信受,辜負佛恩,故云「為失大利」也。況此凈土法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信願持名,逕登不退。是乃真實利中之最真實者也。是大利中之最大者也。於此不信,永失大利。

如《千手經》云:「若於此陀羅尼生疑不信者,當知其人永失大利。百千萬劫中,輪轉惡趣,無有出期。常不見佛,不聞法,不睹僧。」是明疑惑「為大損害」之義。”

  那麼你這個退就太可惜了,你這一退就失掉這個大利了,大利就是指著什麼呢?就是經中的真實之利。十方婆伽梵住於真實之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欲拯羣萌,惠以真實之利,這是三個真實-真實之慧、真實之際、真實之利。十方的佛就是這麼樣住於這個真實的慧,顯示真實之際,這樣子來給大家的利益,所以就是真實之利。

  「難值難見」,「值」是你遇著了碰到了,這個是值。但是你不見得能夠會見,這就是「難值難見」。同在一起開會就是值,能親自相見了,就是見十方的婆伽梵,難得是能夠同會一處,更難得見面,像什麼呢?「如優曇花,希有出現」,就是我們常說的曇花一現,就是機會很少。

  我們現在就是難逢的也逢了,難聞的也能聞了。可是疑惑而沒有信受,所以這個就失大利了,這是最可惜的了。何況我們這個淨土法門,阿彌陀佛的一乘大願之海,六字洪名的功德無量,只要信願持名,很簡單就逕登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這是真實利中最真實的,是大利中最大的。

  所以於這個不信,就真實失掉大利了,這就是說明這個經上的話:「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我們繼續看註解:

“反之,則如《十往生經》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經,愛樂是經。勸導眾生。說者聽者,悉皆往生阿彌陀佛國。若有如是等人,我從今日常使二十五菩薩護持是人。常令是人無病無惱。若人若非人不得其便。行住坐臥,無問晝夜,常得安穩。」是明信受之大利。何去何從,祈慎思之。”

  那麼底下為了深入,我們再引證一些經。例如《十往生經》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經」,對於這《十往生經》能產生正信。「愛樂是經」,樂是歡喜,樂這個經,就是喜歡這個經。「勸導眾生」,拿這個經來勸來引導眾生。「說者聽者,悉皆往生阿彌陀佛國」,說這個經的人,聽這個經的人,誰在聽啊?你們在聽嘛,都可以往生,聽到這就很開心了。「若有如是等人」,如果有這樣的人,就是有在說,這裡呀,正在說的;有在聽的,能看到。我們現在就是符合這裡說的條件了,這個經說「我從今日...」我從說的聽的這一天起,就從說的和聽的這一天起,就常使二十五菩薩護持是人,護持這個人。這個今日也就代表佛說這個經的時候,阿彌陀佛當時說的,那就早就如此了。對於我們來說,你要是也是這樣,那你也得到這個利益,那佛也派二十五位菩薩來護持你。「常令是人無病無惱」,沒有這些疾病來纏擾你。所以到了病中就難了。他沒有病,不知道啊。有了病,告訴他念,他就難念咯!

  念公這裡說的兩個病人,一個叫費某人,他就是念不了了。另外這個某某師也是,大家怎麼勸他也是不行了,他的心不肯念啦,最後他是什麼心走的?念公說我就不知道了,中間曾經有這種情況。所以就是要知道,指望到最後就為這個病所干擾,這個就困難咯!

  你真是發心的人,佛就派了二十五個菩薩護持你,不讓你這麼生病,沒有煩惱,人跟非人,不能來得到祂的便利來搗亂你。你行住坐臥之中,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常得安穩」,所以你這樣就好修行了,這個就表明你信的人得到這樣的殊勝的利益。

  下來的內容就說到相反的,你懷疑你譭謗,就是說到謗法之害。那麼這個現在我們一般人都會犯到,有心的還有無心的,都有,都很容易犯到這個謗法,下來的註解有很詳細的說明,那我們就把這個註解的內容,我們把它就留到下一堂課再來繼續跟大家一起來學習,一起來理解。

  好,我們今天大家就一起學習到這裡。非常感謝大家的出席,阿彌陀佛!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purelandcentre&aid=180358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