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2/29 19:48:20瀏覽85|回應0|推薦2 | |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117集 在昨天的那一堂課,最後就說到彌勒菩薩,他看到極樂世界有化生還有胎生,這個到底是什麼原因呢?胎生就是往生到邊地,不在這個三輩裡頭,就是這個人他心中對佛的智慧有懷疑,他這個疑沒有斷。他要求生淨土是真實的,最後他也往生了。但是佛說他「不了佛智」,不能了達佛的智慧,因此往生到了邊地。「不了佛智」這一句是總的,到底是不能了達哪一些佛智呢?跟著就分成四個開廣的來說了,他就是對佛的「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這四個智慧不能了達,他是疑惑不信。今天我們就開始一一的來討論跟瞭解這四種智慧,註解所引的祖師的論點都很精闢,說得也很深入,還有加上念公的講解,那更是精湛極了。好,我們開始看註解: “「不了佛智」者,曇鸞師《略論》云:「不了佛智者,謂不能信了佛一切種智。不了故,故起疑。此一句,總辨所疑。下四句一一對治所疑。」凈影、法位、元曉諸師均同上之說,以「不了佛智」一句為總。餘四為別。 《凈影疏》云:「初言「不了佛智」此句是總。『不思』等別。佛智淵深,餘不能測,名『不思智』。佛智眾多,非言能盡,言『不可稱』。於諸法門,知之窮盡。名為『廣智』。位分高出,名『無等倫最上勝智』。」” 這不了佛智是總的說,對於佛的殊勝的智慧你不明了,那麼底下是淨影的話。什麼叫不思智呢?就是說佛智淵深,淵廣淵博深奧。然後說「餘不能測」,這告訴你除佛以外其餘的人,你沒有法子去測度,你猜也猜不到,想也想不到,所以名為不思智。你的這個思是不能達到的,是你達不到的,是人類的能力盡了了,包括哲學家、科學家、博士,包括世間的聖人,都沒有辦法。這個我們慢慢的看下去就會認同了。 「佛智眾多,非言能盡」,佛的智慧很多,非言語所能說得完的,所以就「不可稱」了,用言語來稱你,稱不全哪!說也說不全,就說「不可稱」。 「於諸法門,知之窮盡」,對一切法門「窮其根源,盡其所有」沒有不能夠了達的,沒有剩下的,所以名之為「廣智」,廣大呀! 位分高出,這個智慧很高,所以名為「無等倫最上勝智」是沒有能比的最上勝智。 所以說到這裡,大家只有聽的份,還是師父那句話,聽不懂是正常的。這麼說大家就不會懊惱了,儘管聽儘管存檔,這個機會是很難得的。我們繼續看下來的註解: “唐海東元曉師更於餘之四句,配當四智。如《宗要》云:「此言『佛智』,是總標句。下之四句,各顯四智。『不思議智』者,是成所作智。此智能作不思議事。謂一念稱名,永滅多劫重罪。十念功德,能生界外勝報。如是等事,非其所測,是故名為『不思議智」。『不可稱』者,是妙觀察智。此智觀察不可稱境。謂一切法,如幻如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非逐言者所能稱量,是故名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者,是平等性智。此智廣度,不同小乘。謂遊無我,故無不我。無不我,故無不等攝。(其義為:悉皆平等攝受。)以此同體智力,普載無邊有情,皆令同至無上菩提。是故名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者。正是如來大圓鏡智。始轉本識,方歸心原。一切種境,無不圓照。是名為大圓鏡智。此一智中,有五殊勝:如解脫身二乘同得。如是鏡智,正是法身,非彼所共,故名『無等』。是一勝也。如前三智,菩薩漸得,大圓鏡智,唯佛頓證,更無餘類,故名『無倫』。是二勝也。過於『不思議智』為『最』;逾於『不可稱智』為『上』;寬於『大乘廣智」為『勝』是為第三、四、五勝也。是故名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是不是聽不懂啊?甚至可以說大家從來沒有聽過,包括師父也是一樣,到今天才知道。「佛經語深」!而大乘更是深不可測!然後再告訴你,淨土法門是大乘中的大乘,一乘中的一乘。 底下是海東元曉師,海東就是現在的高麗朝鮮。當時朝鮮有兩個大德都是淨土宗的,一個是元曉、一個是憬興,他們的著作都入了藏。所以當年這些國家的法師到中國來學佛法,都出了很多人才,禪宗也出了很多,高麗的禪宗出的人才好像比日本人還強,所以你看地藏就是從朝鮮來的嘛,是不是?九華山的地藏菩薩就是朝鮮的王子,他們的佛教是很不錯的,這個說的是古代的,確實是如此。 元曉他的好處就是,他把這個四智配了大家都知道的轉八識成四智這個四智,就不是又一個什麼智慧了,這個就跟唯識結合得很好。 「不思議智」就是「成所作智」。成所作智我們都懂,就是前五識-眼、耳、鼻、舌、身這五個識。轉識成智就成了「成所作智」。他說這個智能夠做不可思議的事情,這裡他提的是我們念佛的。他說你這一念稱名,不管多劫的重罪永滅。又說:「十念功德,能生界外勝報」,超出三界之外叫做界外。界外殊勝的這個報的果,這些事情都不是人所能測的。這樣來度眾生,是成所作,是不可思議的,所以稱為「不思議智」。 「不可稱智」是「妙觀察智」。這個智慧能夠觀察不可稱的境界。「謂一切法,如幻如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這個妙觀察智是什麼呢?那就是告訴我們:一切法都是如此,都是「如夢如幻,非有非無」,不能落在兩邊啊!離言絕慮,「凡有言說,皆無實義」,你這個思慮是達不到的,絕了思慮啦! 所以念公後頭的〈註經偶頌〉說:「立論唯依聖,得旨在忘情」你要立一個論點,有一個所說的什麼話,這個論點是什麼,你要「唯依聖」啊!唯獨是要依聖言量。,這個昨天也提過了,不是自己在這兒我就是獨出新裁。唯獨是要依聖言量,完全依止於聖言量,聖言量那就不是一句一句經上都有的話嗎?這些都是聖言量我知道,你把它都抄出來,你是不是能「得旨」呢?念公告訴你「得旨」在於什麼呢?「得旨在忘情」啊,你要把情忘了才能得旨啊!你還在情見之中,有是非、有邪正、有分別、有眾生、有佛,這些都是情見,你懂不了的,這些都要忘掉,忘情就是情見都掃光了,你才能夠「得旨」。 所以「不可稱智」,這不是你在那兒追逐那些言語的人所能夠稱量的,所以稱為「妙觀察智」。妙觀察智是轉什麼呢?轉意識,就是第六意識,意識就是分別嘛!你都有分別,你就是不可能瞭解實際的情況,你這個分別就是錯的,所以叫做妄生分別。無分別中你妄生分別,根本就錯到底了,那你怎麼能夠有智慧?你就是用識,所以要「依智不依識」,你這依識就不行啊,你腦子裡面都是識,識就是分別,就是二,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要忘情才行,所以「不可稱智」就離言絕慮了。 「大乘廣智」就是「平等性智」。所以它這個大家再念下去,就不是另外一回事了,這個你就很好的能夠接受了,跟我們這個四智還都能夠說得通,這個論點可以成立。 「此智廣度」,它這個「平等性智」可以拿來廣度一切眾生,它不同小乘,小乘他就是自了。這個是廣度無量無邊的眾生,盡未來際沒有間歇的時候,沒有厭倦的時候,沒有疲厭的時候。 為什麼呢?就是這句「謂遊無我」,這句很有意思!就是說在「無我」中遊泳,這個遊也就是游泳的游,所以不用再用別的字了,就是用這個游,就是在「無我」裡頭游泳,你看在游泳池裡面游泳多麼舒服啊!在清波中游泳,這個清波就是「無我」了。由於「無我」同時也沒有「不我」,也就是也「無無我」,不但無我,無我也無,也沒有我,也沒有不我,所以就沒有不相等,平等的可以來攝受的,所以就可以普度了,這個普度就是平等一切沒有分別都度了。 這裡要交代一下,師父之前說過,在整理念公的講稿當中,尤其是最近才發現一個難度,因為當年念公是對著大眾現場講解,所以都是很口語化的,都比較隨性。過後這些大德就發心將這些原音轉成文字的時候,都完完全全保留原話,包括念公笑的時候,他們也打出來哈哈哈哈...因此念公有時候講一句講了兩個字,他就沒講就停下來,換另外一個意思,那麼那兩個字後面他們轉文字的人也點點點..那你自己就要去猜啊,因此就變成在文子的連貫性方面就出了很多斷句,我們當然知道是什麼意思,但是就是不能連貫,變成文字讀起來就很不順。所以師父在這裡提出來,希望大家有這個心理準備,而師父我已經費了很大的能力將它很好的串連起來,但是有時候還會發現有這方面的情形,這個串連好之後,大家聽起來就很順暢了,真的很不容易啊!你以為是轉述就是拿起來,文字看到了,就開始講了,沒那麼簡單啊!另外還要怎麼樣呢?不是在讀稿,而是你在講的時候,你眼睛還要跟現場的大家要有交流啊,不是頭低低的看著文字一直在講,這個就是功夫啦!這個就是當年在印尼淨宗學會,中國來的同修要來學導讀,就是看到師父能夠在講這一句的時候,我的眼睛就看著下面那幾句了,就可以抬起頭來跟大家互相交流了,又可以繼續的講下去,這是我們在播音的時候,訓練的這個功夫來的,所以這是題外話啦!我們繼續看。 「平等性智」那就怨親平等了,什麼都平等了,善惡平等邪惡平等這一切都平等。 現在我們還有一些不平等,看見這些人根器太困難的,這我沒辦法啦!我告饒了!這個就保留了念公的原話,這個饒就是饒益有情的饒,這些都保留了。所以師父就要做一些畫蛇添足的工作了,告饒以師父我的理解就是,放棄了Surrender投降了,我沒辦法度了,確實沒辦法的,這就是不平等了嘛,也就是還沒有離開眾生。 這裡說的「平等普攝」,只有佛有這個智慧,才能夠真正的做得到。但是我們起碼應該心要嚮往,應該是這樣去平等的攝受,從這個同體的智力,載運無邊的有情,通通叫他「同至無上菩提」,一同達到無上菩提,是故叫做「大乘廣智」,都得到無上的菩提,而且廣大的度脫一切,這就是「平等性智」。 「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就是「大圓鏡智」。這個時候才轉了本識,本識就是「阿賴耶識」,前頭就把各種識都轉了,到這兒還剩下「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就轉為「大圓鏡智」,那就「方歸心原」,你才真正歸到本心之源。「一切種境」是指一切種,一切境,「種」是心裡頭的那個種子,而境是種子發現而出了外頭的境界,在心內是種,發現為外的就是境。「無不圓照」,種和境沒有不圓照的,所以叫做「大圓鏡智」,一切種,一切境,無不照見。這個智慧中就有了五個殊勝。 所以你看這朝鮮人的議論,都很不錯的,這個大家要知道。 他說前頭這三種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這個是菩薩漸漸得到的,一點點修持一點點修持,智慧一點點的增長,這是漸漸的。只有「大圓鏡智」是唯佛頓證,只有佛一個人能夠證到,而且是「頓證」。「更無餘類」,沒有其他能夠達到這個的,所以稱為「無倫」,這個「無倫」是沒有能夠相比的。 下來說了幾個殊勝:「無等」是第一個殊勝,這兒說的是得到解脫之身,這個二乘也能得到這個身,這是彼此共同的。但是這個大圓鏡智是法身,不是二乘所能共的,所以叫做「無等」。這是第一個殊勝。 第二的說前頭三個智是菩薩漸漸得到的,現在大圓鏡智只有佛是「頓證」,這個又是一個殊勝,所以叫做「無倫」。「無等無倫」講了。 第三他說,過於不思議智,所以這個是「最」,它跟不思議智比,超過不思議智了,所以它是「最」。 第四說又超過了「不可稱智」,所以它是「最上」。 第五又寬廣於「大乘廣智」,所以稱為「勝」。 所以「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這三個字就是「最」,都是「最」,都是超過了「不思議智」。又超過了「不可稱智」,所以為「上」。又廣寬於「大乘廣智」所以稱為「勝」。無等無倫最上勝,這每個字的含義我們都講了,總之最後就是「大圓鏡智」。我們接下來繼續看註解: “又《會疏》曰:「不了佛智者,蓋疑佛智之不可思議。不悟如來之所以大也。念佛往生,為佛智所建,疑是故,為不了佛智。不思議智者,佛之智慧,深廣而不可思議,故云不思議智。念佛往生,為不思議智所立,疑是故,名不了不思議智。不可稱智者,謂佛之智慧,眾多無量而稱說不能盡。故名不可稱智。念佛往生,為不可稱智所成。疑是故,名不了不可稱智。大乘廣智者,於諸法門,知之窮盡,故名大乘廣智。念佛往生為大乘廣智所感,疑是故,名不了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者,位分高出,名無等無倫最上勝智。今此念佛往生,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所發。疑是故,云不了無等無倫最上勝智。」上之三說互相發揮,《凈影疏》簡述其要;《宗要》廣演其義;《會疏》會歸凈宗。故並錄之。” 這裡說《會疏》裡頭,它就結合到咱們淨土宗來了,這個我們就不再說了,書裡頭寫的都有,自己看看。這是念公的意思,不是師父的意思。叫大家自己看看。我們繼續看註解: “經云:「以疑惑心」者,以不能信了佛智,故生疑惑。疑有四意。以下廣攝曇鸞、元曉、峻諦,並兼取憬興等,諸師精意,簡化其文字而綜述之。” 以疑惑心,於這些佛的智慧,你不能生信,經裡頭說的,他不能信這個智慧,而生起了疑惑,他疑什麼呢?這個疑什麼我們也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說,四個方面來說,這個是綜合了曇鸞、元曉、峻諦,峻諦是日本人,並兼取憬興,憬興也是朝鮮人,綜合這些人的解釋,我們來看看。這三個都是外國人,外國人的漢文大家讀起來究竟是很困難,我們只用他的意思,沒有用他的原文。 所以疑惑是因為他「不了勝智」,就有疑惑心了,他說你是怎麼個疑惑呢?那我們就一個個的來看,我們看第一個: “一者不信「不思議智」,故疑但念阿彌陀佛,未必得生極樂。不知不思議智有大威力,非思量所能及。一切萬法無非自力他力。自攝他攝,千變萬化,無量無邊。安得以凡夫有礙之情識,疑彼如來無礙之妙法,豈知一面之鏡,能現萬像。千年積薪,一火燒盡。故至心一念稱名,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十念必生又何足異。” 第一個是不信「不思議智」,他懷疑我就這麼念念這個阿彌陀佛,我未必能往生,這樣子能往生咩?這個「咩」是馬來西亞的普通話,這樣子能往生嗎?但是他不知道這個不思議智是有大威力的,等於說這句佛號是有大威力的,這是他力的不可思議。這種懷疑的人很多。他又懷疑說我沒有作什麼功德,我就只有這樣念念行嗎? 大家要知道,這一句佛號的功德非思議所能及,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啊!這個念佛法門是把佛的果實,佛得到的那個覺悟的果實,作為我們還在因地中種因的人修的這個心,把他的果實作為我們現在開始修行的這個初心,開始發的這個心,這樣的話,佛的果覺作為我的因心,那麼底下就是我的因心豈不就頓然同於果覺了嗎?是不是啊?大家要注意這個「頓然」啊,頓然就是同時,那不就是說的因果同時了嗎?我把金子做成了我的心了,那我心不就是金的了嗎?是不是啊?把佛的果覺作為我的因心了,那我的因心不就是果覺了嗎?誰的果覺?佛的果覺,直截了當啊!就是怕你信不及! 前面這些內容,我們一直重複的說,念公說大家不要怕重複,聽一萬遍也不多,到了極樂世界我敢說,大家去了之後,阿彌陀佛還是講這個內容。 你看阿彌陀佛無量劫來修行,成了這麼一尊佛,佛號是阿彌陀佛,如果不是萬德莊嚴,萬德成就,他就不能成佛了,不能成佛,哪有這個佛號是不是?這個佛號就是萬德所成的,所以這句佛號就具有無邊的妙德,有無邊的德在裡頭了,那把這個攪到我們的識心裡頭來,識心就是你的妄心,跟我們的心就成了一塊兒了。昨天講的牛奶跟水不可分了,就是這句了「心居佛號中,即得佛受用」,無量劫的功德成就這個佛號,這個佛號之中它就是無邊的妙德,現在入了我的識心了,那我就得到佛的受用了,這個德都在我的心裡頭了,就入了我的心了,都入了我的心裡頭了,那還是別人的東西嗎?不是了,就是我心中之物了。 這樣的說法,大家好好的去思維啊,這個對大家絕對有幫助。 所以要是廣說起來,一切萬法都是自力他力,自攝他攝,總之是要「信自信他」,「他力自力,自攝他攝」,千變萬化,無量無邊,就出種種的法門。 你怎麼能夠用你凡夫有礙的情識,現在你這個是情見啊,你這是沒有離開心意識,你這是用的分別識,這個是有礙的,有限度的,有障礙的,用這一種情識,根據你這個情識來懷疑,懷疑如來無礙的妙法,拿你這個很有局限性,根本是不能正確的這種情識,你來懷疑如來無上殊勝的妙法。所以常常說:你連懷疑的資格都沒有! 你知道不知道一面小鏡子能夠現一萬種相?千年積薪,就是千年堆的這個柴火,已經堆積千年了,一個洋火頭就能把它都給燒盡了,豈但堆的柴火,那個森林大火,嘩!都燒起來了,你看看是不是這樣子啊? 「故至心一念稱名,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那十念必生又何足異呢?跟十念必生又有什麼分別呢?所以第一個就是要破這個。 因為他不相信這個「不思議智」,總覺得這個持名太簡單了,開口就念誰都會,這個夠力嗎?他就是懷疑,所以有的人就說,我只是念一句佛號,希望死了之後,在陰間可以得一個元寶。還有一些人就說,我就是希望那個人死了之後,我為他念佛,他能得到點好處。他都不能相信這個有如是的功德,他不相信也不知道持名是大總持,圓攝一切功德。 好,我們繼續看第二: “二者不信「不可稱智」,不了佛智體絕對待,離過絕非。曇鸞師曰:「不可稱智者,言佛智絕稱謂(不可稱量),非相形待(不相對待)。何以言之?法若是有,必應有知有之智。法若是無,亦應有知無之智。諸法離於有無。故佛冥諸法,則智絕相待。以知取佛,不曰知佛;以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以非知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以非非知非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佛智離此四句。」離此四句,即離百非。佛智離四句、絕百非,體離對待,故曰「不可稱智。」智不可稱,故念佛功德亦不可稱也。念佛往生為不可稱智所成。於此有疑,名不了「不可稱智。」” 你光是看祖師這段話就不得了了!這是什麼頭腦啊!我常說不是你有很好的中文,就可以寫出來的。這些祖師都是所謂從大光明藏當中流露出來的言論,我們是望塵莫及的了。 好,我們繼續來看看說,二者不信「不可稱智」,他不知道佛智是沒有對待的,是離過絕非,所謂「離四過,絕百非」,我們眾生都在這個四過百非之內。 這個七寶同修這方面聽多了有基礎了,現在聽這些內容就不像剛開始的時候這麼吃力了,是不是啊? 曇鸞師的話說「不可稱智」是什麼呢?說佛的這個智慧「絕稱謂不可稱量」,「非相形待」,它是絕了對待,它是沒有對待的,不是有相形相待的東西,也不可稱量。「何以言之」為什麼這麼說呢? 下來這個難度就高了,博士班的內容來了,不要害怕,有念公幫我們解釋,你只要用心聽就好了。 「法若是有」,你就有一個知有的智慧了。「法若是無」,你也要知道這個「無」,對於這個是有,是無,你還可以知,我們還有辦法知。可是這個法它是「離於有無」啊,「離於有無」,所以就「佛冥諸法」。「放下諸法,則智絕相待」,放下諸法,你這個知有的智跟知無的智就沒有對待了,它就沒有對立面了嘛,我們這樣就絕對待了。 所以「以知取佛,不曰知佛」你拿那個知來說佛是什麼,你就說佛就是知,你這是「不曰知佛」,你這樣子就是神會的立論了,神會的立論是什麼?念公沒有繼續說了。 所以胡適寫哲學史後來就寫不下去了,因為這個哲學史它的內容有包括佛教的內容啊,所以他只寫了一本,開始是批判佛教,後來看到六祖就不行了,就擱筆了,就是寫不下去了,再看到神會就決定不寫了,寫不下去了,因為他不肯向佛教來磕頭,他就不肯再寫了嘛,還是不服,那就沒有辦法了。 這裡說「以知取佛,不曰知佛」你說佛就是知,你這是不知道佛啊!另外「以不知取佛」,你說佛就不知,「亦非知佛」,這你也不知道佛。「以非知非不知取佛」「雙非」,也不是知也不是不知來取佛,佛是這樣也不對,「亦非知佛」,你也不知道佛。「以非非知非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 你看就這四句,哪四句呢?「知」、「不知」、「非知非不知」、「非非知非非不知」。總之是在四句之內,四句之內就是有過,四句都是有過,都不正確。離了四句,請你再說一句來,眾生就沒得說了。所以眾生就是那麼一點本事而已。告訴你,你那兒全不對,離開四句,就絕百非,這個法,這個本體,是離開了對待的。 那麼這裡又再引了《首楞嚴經》裡最好的話,來給大家體會這個「絕對待」。 佛問文殊:「你是文殊嗎?」所以有人說這個《首楞嚴經》是假的,所以偏偏要抓兩頭,抓一個先滅的《首楞嚴經》,再抓一個最後滅的《無量壽經》。佛問文殊:「你是文殊嗎?」文殊說:「我真文殊,無是文殊。若是文殊,即二文殊」這就是絕對待了,我真文殊,沒有什麼叫是文殊。如果說我是文殊,那就兩個文殊了。「是」的對面就是「不是」,就兩個了。 這樣的說法,大家能夠繞得過來嗎?能夠繞得過來嗎?這個是念公的原話啦,意思就是頭腦能轉得過來嗎?有沒有觸動一下啊?有沒有啊? 所以說是說非都早已經成了對待了。「我真文殊,無是文殊」沒有什麼叫是文殊,要是文殊,就兩個文殊了,兩個文殊就成了虛妄了嘛! 所以直截了當,所以這個智慧是離四句絕百非,是絕諸對待的,是思量所不能及的。 「不可稱」也就是不可說了,這個智慧不可說,從這個智慧流現出來的這個念佛法門,它的功德也不可說,所以它產生的作用也不可說。對於這樣以這個智所成的念佛法門,你不能生信,你懷疑,這個叫做不了「不可稱智」,這是第二。 好,我們繼續看第三: “三者不了「大乘廣智」,疑佛不能實度一切眾生,復疑一切念佛眾生豈能皆得往生凈土。故於阿彌陀佛作有量想。對治此疑,故言「大乘廣智」。此智無法不知,無煩惱不斷,無善不備,無眾生不度也。欲明佛智,無所運載。運載一切,皆入無餘,故曰大乘。其所運載,無限無際,故名廣智。又於諸法門知之窮盡,故名大乘廣智。故能廣契群機,悉皆度脫。如來大悲大智,於諸有緣,無不運載而入涅槃。開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妙義,令諸有情以念佛入無念,因往生證無生。故能令念佛眾生皆生凈土。又世界非有邊非無邊。亦絕四句。佛令眾生離此四句,名之為度。其實非度非不度,非盡非不盡。” 這個是第三種,他不了這個「大乘廣智」,懷疑佛不能度盡一切眾生,他想這麼多眾生,佛一個人怎麼能度得了?也懷疑一切念佛的眾生,哪裡都能夠通通都往生到極樂世界呢?所以對於阿彌陀佛就起了一個有限度的想法,有limit的想法,這麼多世界的人都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那個地方能裝得下嗎?他不知道這是超情離見的事情,凡夫不得而知,甚至菩薩亦難徹底明瞭。你看十方佛土的佛都叫一切眾生往生極樂世界,這是諸佛頭腦有問題嗎?所以這一切用言語總是表達不清楚的。 「大乘廣智,此智無法不知」,「無煩惱不斷,無善不備」,「無眾生不度」,所以這個「大乘廣智」要運載一切,都入無餘涅槃,無餘涅槃以前都講過了,這是圓教最後的佛果,所以說是大乘的智慧叫「大乘廣智」。這個法門是能運載無餘的,至於所運載的是無限無際,沒有一個所謂就是到頭了,「限」就是到了限度了,有了邊際了,這個是無限大,是無量無邊都能度,所以稱為廣智,廣大呀! 又一方面說「於諸法門知之窮盡,故名大乘廣智」,對於一切法門你所能夠知道的,你的知是到了「窮其源,盡其有,徹其根本」,所以叫做「大乘廣智」。正因為對於一切法都能夠知道它的程度,所以才能夠廣契群機,你瞭解得很深,對於某一個法能夠適合什麼人,能夠度什麼人,你無所不知,所以才能夠「廣契群機,悉皆度脫」,對於眾生你也知道要窮其根,盡其所有的無所不知他這個劣根性,但是他眾生本來是佛呀!所以各個方面都知道,沒有不知的,正因為如此,所以可以度,可以無盡無餘的度盡一切眾生,所以就能夠開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妙義啊,這個是「大乘廣智」。所以這兩句話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現在這個法門就是令一切有情,從這個念佛而入無念,這個是念佛法門最巧妙的地方。 所以你說了很多第一義諦,說了很多理,凡夫是無從下手啊,有很多人就以為說他這個高啊!高尚高深啊!這個才有standard才有水平,你們都聽不懂,你們都是膚淺得很啊!我要從理入,還有的人自欺,以為我這就是了,這很好的佛經上面的話說:「當相即道,即事而真」,他直接就套用了。 念公就提到一位老先生,歲數很大了,念公說我只是婉轉的給他指一指,就是不忍心傷他老人家的玻璃心,說你這個理用不上了,話是不錯,但是你用不上,這個理你在一切環境之中,隨時隨地你怎麼應付啊?理是理,事是事,雖然說事是理的事,理是事的理。但是一般凡夫在事相上,你這個理就用不到咯!念公說我沒有直接跟這個老人家說啦,你用唯識論唯識觀,彌勒菩薩的唯識觀說一切都是識所現的,凡夫你也說是,這個道理都是識,保險你吃好的時候你高興,吃不好的東西你就皺眉頭。 師父以前講過了,在你前面擺一個是鷄腿一個是大便,你選擇,鷄腿也是識現的,大便也是識現的,保險你一定是選鷄腿了。 所以你這不就是自己騙了自己了嗎?你這還叫修唯識觀嗎?那只是理論上這麼個聯繫還可以啦,實際是使不上的,就是用不上的。 「當相即道,即事而真」,那都得達到一個境界之後才行,就可以從這有念而入無念,所以《彌陀要解》有一句話說「從事持達理持」,「理持」是大家做不到的,「事持」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你從這個「事持」不知不覺就「暗合道妙」,最後就到了「理持」了。所以阿彌陀佛大悲慈父大恩大德,這個是最巧妙的方法。 所以那些自命為高明的人,我們也沒辦法了,我們只能夠盡量的勸,我們並不是捨棄,我們就是說叫你自己先修著,你是有說服力,但是只是嘴說不行啊,那天下就是大亂咯,就鬥爭牢固了,我說我的好,然後說你的不好,這就跟他們一樣咯! 所以你要用以身弘道,以身弘道不是說你要顯現什麼神通,這又是更大的錯誤了。是你真正你是明白,你是慈悲,你要信心堅定,你真正的一天天明白,一天天慈悲了,那就不會放棄這個法門,堅決的修下去了,這個就是給大家做個榜樣啦! 不需要去爭論,不需要去跟人家說什麼,去跟人家抬槓,到最後就陷入爭論了嘛,所以是非就是這樣愈扯就愈多。 所以對於這個帶業往生,有些人現在還爭論。念公就說有人勸我寫一篇論文,念公說我不介入了,這個扯不清的。 只有自己真正堅持信念,我們就是從「事持」,就是從有念開始,但是你最後可以「暗合道妙」,你可以「巧入無生,潛通佛智」,殊勝就在這裡了,「從念佛入無念,因往生證無生」。 後來念公把《彌陀要解》的話摘了兩句,「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成佛心」,這是蕅益大師的兩句話,在他的文裡頭這是一副對子,而且至理都在這兩句,「從事持達理持」,那凡心就是佛心了,直截了當,比現在這個地方的這兩句話好,所以就能令念佛的眾生都生淨土,所以這就是「大乘廣智」。 我們看第四: “四者不了「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疑佛不得一切種智。疑是故,於念佛往生法門,不能正信,乃感胎生。元曉師意,如是佛智,只應仰信,不可比量。故名「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如何仰信?應如《起信論》所云:「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決了。諸佛如來離於見相,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是即「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無所見故,無所不見,如是對治第四疑也。” 這個第四所謂的疑惑是疑惑什麼呢?他不了這個「無等無倫最上勝智」,他懷疑佛沒有得到「一切種智」,好像不是這麼明顯,總是覺得對於佛的智慧他測不到,他沒有想到佛的智慧能到這樣的境界,他就是以他的這種思想來看待佛,什麼思想呢?你不恭敬佛,佛會生氣,就是這樣的一個思想。你想想他這樣對於佛理解不理解啊?他認為很對,你這個樣子佛要見怪,佛還會見怪,那他還是佛嗎?對於佛的智慧一點也不理解,佛還會嫌髒,佛還要挑乾淨的,要這個要那個,要你上供等等的,這都是「不了佛智」。我們不是在這兒說他一定是不相信佛的一切種智,就是對這個名詞他也沒有概念,其實就是這個意思。 佛的一切種智是什麼呢?還有這個說法,所以這句話大家聽了還是不明白,下來就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他對於佛看得也跟平常人一樣,就是這些個嘛,還是人情世故,還是喜歡說好話,佛也喜歡聽好話,你給我磕頭,我就喜歡,就是這一切的一切,什麼都要乾乾淨淨的。他不知道這個「穢跡金剛」,那就是只管髒,什麼髒都只管來,都來,越髒越放光,所以修這個「穢跡金剛」也有往生的,就是那個顯神通的很厲害! 念公說一個姓李的,我見過這個人,他就念這個「穢跡金剛」,他想試一試,結果「穢跡金剛」來了,嚇得他躲在桌子的底下,「穢跡金剛」就說:「你請我來什麼事啊?」他也說不出來,躲在這個桌子底下發抖,然後一聲雷響,「穢跡金剛」就不見了,他就暈過去了。在密宗這個「穢跡金剛」是釋迦牟尼佛的化身。 所以對於佛的「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大家不能生信,因此對於佛這種智慧所流現出來的這個淨土法門沒有產生正信,正因為如此,所以就感受到胎生之報了,那怎麼辦呢? 對於這一些佛的智慧,眾生你是不會理解的了,那只有一個方法就是「仰信」,應當「仰信」。 彭二林也說「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這是「一心」的顯現。「離於想念」,這是離想念的境界。「以眾生妄見境界」,這個境界是你的妄見你的錯見,所以這句話跟科學家講的話就很類似了,這些物質是眾生的錯覺,你錯誤的感覺。現在我們這兒不是這麼說嗎?「一切境界是眾生的妄見」,物質不就是境界嗎?「本來是無一物」啊,因為這樣的虛妄所見,你就產生一些分別,一些分歧,一些界限,一些等等的差別了,因為這一些境界是你妄念起而顯現的,它就不稱法性,它不符合於法性,因此對於淨土法門你不能覺了,你所想的這些,是不稱的不符合法性的,對於符合法性的你就沒有這個決定的信心了。「諸佛如來離於見相,無所不通無所不遍」,他就沒有這些了,懷疑的人就沒有這些了。「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他是離於這個見相的,諸相都非相,他沒有「見」了,因此他離了這個「見」了,所以就無所不遍。你有所見,就有所侷礙,有所拘束限制跟阻礙了。 「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真實的自心就是諸法的本性,自性自體能夠顯及能夠照一切的妄法,有大的智慧之用,所以我們的自體就是它能顯出這個妄法,它能夠照了這些妄法,有無量的方便,有大的智用,能夠隨眾生你所應得的解,來給你開示種種的法益。因為諸佛如來離於見相,無所不通,他心真實啊,這個心真實就是諸法之性,由於佛這樣子的,由真實的心這個自體所顯現的,就能顯一切妄法,照一切妄法,也能顯也能照,對於眾生就都能瞭解了。眾生也都是妄,哪裡有眾生啊?因為沒有眾生,所以無眾生可度,這眾生都本來是佛嘛!但是這個雖然是妄,佛也能照見,能夠照見就有大的智用,有無量的方便,能夠隨眾生所應得的解給你「開示悟入」,讓你得到種種的法義,所以這個是「一切種智」,佛有「一切種智」,能夠無所不知,無所不窮,無所不盡,有這樣大的智用。 所以什麼是佛的神通呢?什麼是佛的神通?八個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佛的神通。所以那些禪宗的祖師,那個都是佛的神通啊!排山倒海這些種種的神通那是末枝,什麼叫末枝?現代人說的就是小兒科「濕濕碎」(粵語),這個「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就「無所見」,「無所見,就無所不見」拿這個就正好來對治第四種疑。所以眾生有疑惑,是哪一些疑惑呢?就是以上說的這些疑惑了。下來我們繼續看註解: “元曉師《宗要》復云:「若人不決如是四疑,雖生彼國,而在邊地。如其有人,雖未明解如前所說四智之境,而能自謙,心眼未開。仰推如來,一向伏信。如是等人,隨其行品。往生彼國,不在邊地。生彼邊地者,別是一類,非九品攝。是故不應妄生疑惑。」 此論至精至要。如能信如來諸智,是為上根利智;若未能信得及,但虛心自謙,仰信諸智,亦得往生,不墮疑城。凈業行人當三復斯言,深體虛心仰信之要。” 元曉師他又說了,說「若人不決如是四疑」,這四個疑你不能把它排除,這個「決」就是解決掉,「雖生彼國」,你就是用其它的功德生到了極樂世界,你只能夠到達邊地,總之就是你到了極樂世界的所謂邊地,這個也是一個譬喻,就是說你在你的宮殿之中,不能見佛聞法,這就叫做邊地了。不是佛不叫你聞法,實際自己是如聾如盲啊,再說一步就是如聾如盲,你聽著跟沒聽著一樣,所以難聞哪! 更進一步的是指著這個,你看那些阿羅漢一直跟著佛那麼多年,一直到了最後佛說《法華經》的時候,還有五千弟子要退席不能聽啊,所以就知道這眾生多難度啊!他聽不下去了,培養那麼久的很多弟子就哭了,「云何一法中而不知此事」,他們一直跟著佛,這別人多少無量無量都已經成佛了,都大解脫大成就了。而這些弟子不知道,跟沒看見一樣,無動於衷,不關我事,跟沒聽見一樣,所以不是真瞎真聾,他就是如聾如盲。 而極樂世界邊地也是這個情況,你聽阿彌陀佛說法就跟沒聽見一樣,你聽你覺得這與你無關,你所關心的不是這個事。一定要等到幾百年之後你要懺悔,再增加你的信願,懺悔你的疑惑,把這個疑惑的罪懺悔清楚了,你才能夠出得來。 那麼怎麼辦呢?所以就是說,大家有人對於上面說的這四種智慧,你還不能夠完全了解,你看我們聽了將近一個半小時,也是似懂非懂,有的還懞查查的,沒有關係。 但是這裡說只要你還能夠自謙,就是自己還能夠謙虛,所以是不要我慢不要驕傲,如果你能夠自謙,你知道自己心眼實在沒有開,眼也沒開心也沒開,那你只有「仰信」,只有相信佛,佛所說的是對的,我信佛的話,接受佛的話。不能自己出一點主意啊!你出主意,你是最大的我慢,你怎麼能夠自己獨出心裁,自己出主意呢?只有一切聽佛的。我不知道那我查書,現在可以上網絡可以去查,唯佛所說的為依據,這樣叫做「仰信」,佛說的我就是不敢還價,就是如此。我不懂,我就說我不懂嘛!但是我「仰信」嘛!這個就很好了! 「如是等人,隨其行品。往生彼國,不在邊地」你能夠「自謙」,能夠「仰信」,雖然不能明白佛的這樣子的智慧,你到了極樂世界之後,你可以往生彼國,你就不在邊地停留了。 「生彼邊地者,別是一類,非九品攝」,因為他疑惑,疑惑就是懷疑。剛才念公說的,不按佛說的話去辦事,自己有自己種種的想法,也是屬於這一類的。總之對於佛的智慧沒有深信,因此我慢或者是疑惑,所以貪瞋癡慢疑總之說的是五毒,又在貪瞋癡外加一個我慢。所以要謙下謙卑,要都斷疑,貪瞋癡慢疑這是最嚴重的。那後來有人把貪瞋癡慢疑改成貪瞋癡慢嫉,妒嫉的嫉,你要沒有疑了,那第五件事就是妒嫉了,如果你還有懷疑,那這個懷疑比妒嫉還嚴重啊!所以還是應該回到貪瞋癡慢疑。 所以這個如果能夠「仰信」,你還可以九品往生,這個就是剛才討論的「若生疑惑」。下來我們繼續看註解: “「若有眾生」,「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是為生邊地者之行境。「罪福」者,五逆十惡等為罪,五戒十善等為福。不能敬信佛智,尚信罪福因果,而常修禮佛念怫,求生凈土。因念佛實為諸善之本,故云「修習善本」。如上之人,信福不信智,信事而迷理,故墮疑城也。” 那麼底下這一段說,若對於這個智產生疑惑而不相信,但是他還能夠相信罪福,他還能夠修習善本,他肯念佛,發願生極樂世界,這個就是往生邊地的人的情況,這個前面已經解釋了,我們這裡就不再多說了。所以這一類的人是什麼呢?是信福不信智,對於福的事情他相信,對於智慧他信不及。信事而迷理,事他信了,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信有因果。理他是迷的,他不懂得,所以就墮在疑城了。 那麼下來佛再說到另外一類,也是生邊地的,對於佛的智慧他能信,他對於自己不夠相信,這個是另外一類的,「信他」不「信自」,這個也是要生到邊地。我們繼續看下來的經文: 【復有眾生,積集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無等智、威德廣大不思議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故於往生清凈佛國,意志猶豫,無所專據。然猶續念不絕。結其善願為本,續得往生。】 我們繼續看註解: “以上為另一類生邊地行人,信他不信自者也。與上一類,同是信未具足。蓋信有六信:信事、信理、信自、信他、信因、信果。具足六信,方名具信也。本類行人知求佛智。” 復有眾生,這又是另外一類了,對於佛的智慧他能相信,他「積集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無等智、威德廣大不思議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對於自己的善根不能相信,這叫做「信他」而已,這三種智慧他都能信,這三種是代表前面的四種。可是對於「自」,「信自」不能生信,「故於往生清淨佛國,意志猶豫,無所專據。然猶續念不絕」。「結其善願為本,續得往生」,這是另外一類,他對於佛的智慧他是信了,但是他對於自己不夠相信,這就是另外一類了,「信他」不「信自」。 《彌陀要解》裡頭就說了「六信」,信事、信理、信自、信他、信因、信果。這個人雖然知道求佛智等等,但是他不相信自己,所以信還是不深,六信之中不能「信自」,當然這個信理也就不大行了。我們再看一段註解: “下文「普遍智」等三智,相當於前之四智。勉強言之,「威德廣大不思議智」,相當於前之不可稱智與不思議智。「普遍智」相當於大乘廣智。平等普遍運載一切有情,咸至無上菩提也。「無等智」應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之簡。” 這個地方有一個問題,就是說前面說了四個智,這裡說了三個智,這是文字的問題,前頭四種是《魏譯》,這裡的文字是《唐譯》,《魏譯》中提出四種,《唐譯》就合併成為三種,這只是譯本的開合不同,可以這麼說實質是一回事。 「威德廣大不思議智」就是以前的「不可稱智」跟「不思議智」的這兩種,「普遍智」就相當於「大乘廣智」,「無等智」就是「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的簡稱,這三種智就是前頭的四種智了。我們再看註解: “前之諸智見《魏譯》。今之普遍智等見於《唐譯》。譯者開合不同,文筆有異,於是智名乃有出入。而兩譯所指之諸智實無有異也。於上諸智,能知信求,故云「希求佛智」等。能信他佛,但於自佛,不能生信,於是心是佛之旨,尚有疑情。是為大失。” 總之,不同時代的譯本,不同的人所採的文句,這個字會有不同,開合也會不同,這個不重要了。 就是說這一種人能夠知道「希求佛智」,能信他佛,但是對於「自佛」不能生信,什麼叫「自佛」?你自己就是佛叫「自佛」啦!對於「是心是佛」這個道理,他有疑情,告訴你「是心是佛」,你就是佛,你的心是你的自心,跟別人沒有關係。所以他只信「他佛」,而不信「自佛」,這就是對於「是心是佛」這句話不能生起這個正信,這是另外一類的。 前面就是完全對佛的那四種智慧,他沒有辦法相信,他還懷疑。這一類人是能夠相信,反過來你告訴他,你是佛,他怎麼看都不像,沒辦法接受,他對自己有懷疑,也是生到邊地,所以這個疑也要去掉。 對於自己本身「是心是佛」,怎麼才能夠可以接受呢?後面還有很多這方面的解釋,尤其是引了這個彭際清的《無量壽經起信論》,說得非常的詳細,非常的透徹,我們就留到下一堂課,我們才來繼續一起來看這下來精彩的這個內容。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一起學習到這裡。非常感謝大家的出席,阿彌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