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113集
2024/02/23 14:53:58瀏覽92|回應0|推薦0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113集

  那我們在上一堂課一起研討了重重誨勉第三十六開始的內容,那佛將世間的苦痛跟惡因詳細的給我們剖視了。那我們今天再將之前的經文重複的看一次,然後才來看註解的解釋。好,我們先看經文:

皆由貪著財色,不肯施惠。各欲自快,無復曲直。癡欲所迫,厚己爭利。富貴榮華,當時快意。不能忍辱,不務修善。

“上重明三毒惡因,反復誡誨。”

  那麼這個苦因是什麼呢?佛告訴我們就是這句經文「皆由貪著財色」,佛一句話就把事實真相給說出來了,這是佛眼看世間啊,當然看的就跟我們一般人不一樣了。我們一般人看到的是假象,佛看的是真相。好,我們看註解:

“「皆由貪著財色」。多求無厭足為貪。貪心牢固曰著。《寶積經》云:「邪念生貪著,貪著生煩惱。」「財色」者,「財」指錢財貨物。「色」者色情,指男女間之情欲。

《嘉祥疏》曰:「或貪財,或貪皮肉。」又云:「『皆由貪著』下,出三毒之過。貪著榮華,貪現在樂造惡。」「不肯施惠」者,不肯以財物施人也。

《會疏》云:「貪欲雖多,以財色為大,故偏舉。不能施惠,慳吝之相也。」”

  你貪戀,「著」就是你抓住了,不肯放。所謂這個「財」就是指的一切,包括現在所說的有多少大件的,什麼黃金的首飾,再有「錢」,大家都知道是指「財」了,住的房子跟一切的享受,這一切也都是屬於「財」,這個財就是代表錢財、貨物,還有各種近代這些新的設備都屬於「財」。那麼這個大家很貪愛,很捨不得丟,這就是「著」了,捉住不放。

  那麼這個「色」誰的話好呢?就是嘉祥說的話好!他說「或貪財,或貪皮肉」,就是在對肉身的這種貪著。以前念公講過都是貪這層皮,剝開這層皮,那有什麼世界小姐?那有什麼美女美男啊?現在有一個形容詞叫什麼「鮮肉」,小鮮肉。其實師父以前講過,都是一堆臭肉,這就是這裡說的「皮肉」皮跟肉。其實想起來也是自己騙自己,你將眼睛關起來,還有什麼東西?就成了你記憶體存檔的影像而已。所以關起燈來,全都靠想像了。這不是自己騙自己是什麼?

  念公說這個色的範圍很廣,現在還不僅僅是男女之間,還有這個同性戀,同樣還都是色,還有人和畜生,這都是色。

  這個在真正的戒條裡寫得很清楚,都在戒條內,都是佛要禁止的。

  所以就貪著這些東西,其實所有壞的東西都是共同的,中國有,外國也有,你看中國古代有,一直傳到現在還是有,中國在春秋時候那時候,就是男色,或叫男風,就是古代的同性戀,一直傳到現在。現在外國還很發達,各國都有,有的國家還合法呢!所以這種壞的事情都很普遍,這都是大家貪著的。

  「不肯施惠」,這種利益好處他不肯給人家,你不肯去給人方便去救度別人,你的財物不肯布施,所以就是說這個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因為你貪財好色,你慳吝。好,下來我們繼續看註解:

“「各欲自快,無復曲直」,只求自利快心,不問是非曲直也。「癡欲所迫」,貪欲之心,實根於癡,故曰癡欲。《遺教經》云:「若有智慧,則無貪著。」故此經文明癡貪二惡。至於瞋毒,已見上段。”

  「各欲自快」說的是每個人都想自己痛快。所以現在就出現了一種新的怪事情,恐怕也是古代的,不過現在它很發達,就是之前講過的崇拜撒旦,在那禮拜行禮的時候可以強姦少女,他們就是這樣胡作非為,他們的要求是什麼呢?要求「自由解放」,這個「自由解放」是好名詞,就是這裡說的「各欲快意」,實際上就是「各欲快意」,我要幹什麼就幹什麼,我不受一切的拘束,那麼他有沒有考慮別人的感受呢?只考慮你自己的自由,你考慮沒考慮別人的自由啊?你這要想強姦就強姦,你這自由了,那麼那個被強姦的她自由嗎?所以這種是魔說,這一些事情就是說現在這個勢力很大,他們有組織。所以就是「各欲快意」,那「各欲快意」到這個時候是登峰造極了,那麼世界就亂了,眾生就更苦了。

  所以這個娑婆,或者說這個世間,你還能待下來嗎?還不趕快「走得快,好世界」,這個要用廣東話來說才傳神,「走得快,好世界」,就是趕快逃之夭夭,溜之大吉啊!好,我們繼續看註解:

“「所迫」者,《會疏》云:「愛欲逼迫,常想欲境」也。是故損人利己,但慕「富貴榮華」,以求快意於當時。不願忍辱修善,積累福報於來日。於是威勢不常,隨即消滅。”

  「不能忍辱,不務修善」,這裡說到「忍辱」這個「忍」字,那麼念公說中國清代中興的名臣曾國藩,他的語錄有兩句話我是老記住的,念公他一直都記住的,是什麼呢?「千萬忍耐,忍耐萬千」,千萬你要忍耐呀!你所要忍耐的事不是一件兩件,你是要成千成萬的忍耐,所以是「千萬忍耐,忍耐萬千」。

  那佛教這個「忍辱」是六度之一,所以在《金剛經》裡頭特別指明了忍辱。一講先講的是「布施」,應該要怎麼不著相的布施,應該要「三輪體空」。那具體舉的例子就舉的是「忍辱」,歌利王節節支解的這個個案,所以這個「忍辱」很重要,所以就是要所謂「難忍能忍」哪!

  所以一個人不能忍,處處要講自由,處處要講「老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你這將來非幹到地獄去不可!

  都要有所不為嘛!所以要「非禮勿視,非禮勿言」,要自己有所約束。哪裡能這麼放縱呢!我就只考慮我自己,我要幹什麼我要怎麼著,那你侵犯人家對方的自由啊,你這不就是造惡嗎?還自己覺得很有道理。

  所以「忍辱」者就是克制自己,把這個自由讓給別人,你就忍辱了。他罵你,你要回罵,倆人就彼此都不自由了。他罵我之後而我沒有反抗,那他不就自由了嘛!所以要把自由讓給對方,為什麼必須我得自由而不讓別人自由呢?

  「不務修善」就是不肯修善,所以在這一點,耶穌教的話也是很徹底,當然是稍微有點偏了,耶穌的話說什麼呢?當人家打我左臉的時候,我把右臉送上去也讓他打,這是耶穌教,這種心量也是稀有了。

  但是你再看看我們古代的中國人是「唾面自乾」,什麼意思呢?就是別人往自己臉上吐唾液,我們現代人說的吐痰或者是吐口水,然後怎麼做呢?不擦乾而讓它自己乾,這個不是更高一等了嗎?所以這一些教大家有好多都覺得是不錯的。

  但是現代有的年輕人確實是「各欲快意」,我想怎麼痛快就怎麼做,這個就很危險了,這就會引發種種的衝突跟報復了。下來是經文,我們接著看經文:

威勢無幾,隨以磨滅。天道施張,自然糺舉,煢煢忪忪,當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傷!

  好,我們繼續看註解:

“「天道施張,自然糺舉」。「施」者,張也。「糺」即糾,正也,察也,舉其非也。自然之理,法爾之道,謂之天道。

《淨影疏》云:「天下道理,自然施立。是故名為天道施張。造惡必彰,名自糾舉。」

《會疏》云:「今所言天道者,但是因果報應之報。」又云:「事已發者依法斷割之。事未發者審察之。是云糾舉。舉,示也。」”

  「威勢無幾」就是你要知道,現在你想痛快,你還想橫行,你還在享受,你還有威勢,但是你這個威勢沒有幾天了,沒有多長的時候了,因為你前生修了善,你今生得了人身,你就享受這個善報。但是這事等於說,就是一個人他繼承了這家的遺產,還可以容許他揮霍,但是你沒有多少時候來揮霍了,你坐吃山空,沒有多久你就全花光了,等於你這個威勢沒剩多少,你就「隨以磨滅」,都消磨了除盡了叫做「滅」,就全沒了,就全完了。然後「天道施張,自然糺舉」,「施」也就是「張」。「天道」就是講的自然之道,因果之道,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所以有很多外道就是求天,其實天它也是在執行這樣的一個法度,也是一個執行的人哪,它也要秉公辦理。不能說因為你磕頭,它就赦免你了,你上上供,祂就把你的罪給消除了,那不是天在那兒接受賄賂了嗎?我們這裡的人說的Undertable給台底錢,所以有很多人就是糊塗,以為可以這麼做。要不然你看一般華人基本上家家都拜天公,他們就是存著這種思想,不知道天也要秉公辦理的。他以為拜的是天公,其實多數都是一些鬼神趁虛而入。所以這個「天」祂就是自然的因果定律,就是如此,祂就是要「施張」,祂就是要起作用。

  「自然糺舉」說的是自然而然,所以「自然」兩個字就點出來了,他不用造作,也不用安排,是自然而然的。「糺」就是糾正的那個糾。「舉」就是舉發檢舉。這一些自然而然就把那些個罪,把一切一切都給你暴露了,都要追究。

  那麼底下「煢煢忪忪」,我們來看註解的解釋:

“「煢煢」,憂思也,無所依也。「忪忪」,心悸不安,驚惶失措也。「當入其中」者,《會疏》云:「煢煢者,單獨貌,獨生獨死故。忪忪者,心動也,驚惶貌。輪迴無間也。其中者,五道之中也。」

又《淨影疏》云:「罪者歸之,無人伴匹。故云煢忪當入其中。」

下云:「古今有是,痛哉可傷!」表三毒所作惡因,定感痛燒之惡果也。”

  「煢煢忪忪」,師父常常覺得這句很有意思,你讀他的經文,感覺就是好像很慌張的樣子。「煢煢忪忪」,「煢煢」就是很恐慌的相貌,憂思無所依又很孤獨,「忪忪」是心慌失措,你這是孤孤單單的,自己在憂思恐慌!而且是「萬般將不去」,你的這些同夥哥兒們,至親最愛的眷屬,沒有一個誰能跟著你的。「只有業隨身」,孤獨得很,而且這個時候你恐慌得很!

  「當入其中」,你自然就走到你的罪業之中了,就輪迴在五趣裡頭去了,就到你應該到的地方去了。

  「古今有是」是說從古時候到現在,都有許多這樣的事情,這些事情都是悲痛可傷!你看眾生本來是佛,自己不明白不相信,更不承認。自己不但是妄想執著,而且種種的造惡,在冤枉之中受輪迴,在夢中的這個惡夢,愈做愈惡愈做愈恐怖!不能醒啊!所以佛說「哀哉可傷」可痛啊!註解說:

“以上誡惡,下文勸善。”

  就是這句經文:

汝等得佛經語,熟思惟之。

  註解有一段說:

“上經文乃如來普勸聞經之人專精修善也。”

  這段經文說「汝等得佛經語」,那什麼是佛經語?我們看註解說:

“「佛經語」通指捨惡修善、背塵合覺之一切法門。別則專指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淨土三經。其中第一,即本經也。「熟思惟之」,從聞而思也。「端守不怠」,從思起修也。「端守」者,正守。如教奉行也。

又憬興云:「端守者,匡邪守正故。」

盡此一生,端守佛誨,終無懈怠,故云「終身不怠」。”

  那麼這個就指的在會的大眾以及我們後世的人,我們後世的人「得佛經語」,看見佛經,就是「得佛經語」,聽師父在轉述,這也是「得佛經語」,當時在會的人更是如此了。

  佛說你們得到了這一些要「熟思惟之」,你看這個地方是佛教導大眾。所以大家往往不大肯思惟,只肯幹什麼呢?只肯背誦,要好好的思惟啊!你就是在那邊背,那個是什麼呢?那個是「走過場」啊,什麼叫「走過場」,簡單說就是交功課交差,當然這也有功德。但是這樣還是不夠的,為什麼呢?

  我們看看這個「聞思修」三慧,你在那邊念,只是「聞」,你要進一步就得「思」,「思」了之後,才有「修」啊。

  你不要以為你在念著就是修,這個是不夠的,這個是程度水平太低的,所謂初步的初學的,也可以叫做初步的「修」的準備吧?

  要經過「思」,經過「修」,這個不就是佛在這兒說的嗎?你得了佛經這個語,就是佛的那個言語,你要「熟思惟之」,你要很好的去思惟呀!

  那麼現在這個經語之中,善導大師就說了,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淨土的經最要緊的在這個三經之中,《無量壽經》是第一,這個就是詳談了「本願之海」,別的經你不去思惟不要緊。

  你對於這個經要好好去思惟,要好好去想一想,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佛告訴你說,你聽了佛經,你要知道,佛經裡面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那句話又是什麼意思?你要把自己擺進去啊,要聯繫自己,哪一些都是說我的呢?用慈淨老師常常說的話,就是要「感同身受」,你要把自己擺進去,不要就在那兒「走過場」,交差。所以能夠時時把自己擺進去,這個作用就很殊勝的,這些也沒有什麼叫法術,也沒有什麼特別,這都平常得很嘛!就是應該這樣子。

  只是一般人不懂,沒有深入理解,學佛也是很淺,知道的不夠深,不夠廣。

  這裡告訴你要「熟思惟之」,是要在「思惟」上面用功,思惟什麼呢?不是思惟那些世間夢幻泡影的事,那不叫思惟,那叫什麼?那個叫胡思亂想。思惟就是「憶」,要常常「憶佛念佛」...這個師父常常提的,這個「憶」包括的範圍很廣,聽經聞法也是「憶」,保持正念,不離佛法,都是「憶」。那麼下來經文就說了這一句了:

各自端守,終身不怠,尊聖敬善,仁慈博愛。

  好,我們看註解:

“「尊聖敬善,仁慈博愛」。憬興曰「聖通佛僧。善,世出世法,是無上寶,故敬之。此則三寶也。仁愛慈悲,博濟眾民,故云仁慈博愛,所謂博愛濟眾也。」”

  這裡說「各自端守」,「端守」是指按著佛經的話去做,不是按著自己的意思去做,讓你「端守」什麼呢?就是要你思惟,你知道了這個道路,知道這個道理,這就是「修」。「終身不怠」叫你不要懈怠,告訴你要時時精進。而且要「尊聖敬善」,大乘初地以上都是「聖」,小乘初果以上稱為「聖」,對於「聖」我們都要尊敬,要恭敬「善」。那麼在經中他就是尊重這個善,所以用「善男子、善女人」來稱呼大家,就是要依這個三善道啊!要「止惡修善」哪!要停「五惡」,修「五善」,要恭敬這個「善」。

  憬興他說到「聖」那就包括了佛跟僧,佛當然是「聖」,那還有這些菩薩羅漢以及僧,僧本來是「和合眾」,除了佛之外的真正修行人,都通稱為「僧」。「尊聖」就包括了佛和僧。

  「善」是指的世間法,比方「仁義禮智信」,你按儒家的話,你把這個五常-「仁義禮智信」都能夠實踐了,你還可以保持人身,就相當於佛教裡的受了「五戒」,這都是善。

  「仁慈博愛」「仁」者安忍,普利,慈悲為懷,所以就是要「仁慈博愛」。下來這句經文是佛再次的告誡,我們看經文:

當求度世,拔斷生死眾惡之本。當離三塗憂怖苦痛之道。

  我們接著看註解:

“「當求度世」者,自度度他,自覺覺他,普令一切眾生永脫虛妄生死。「拔斷生死眾惡之本」者,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也。輪迴六道,貪欲為本。生死苦海,智為能度。以智慧劍斬斷貪欲無明等煩惱,即是拔斷生死之本。如是則永離三途之苦。惡盡則痛燒俱息也。故云「當離三塗憂怖苦痛之道」。”

  「當求度世」就是要求解脫,要「自度度他,自覺覺他」。所以這個「度」不是說只求自覺,而且要覺他,因為我們學的是大乘佛法嘛,不是小乘只求自覺。大乘就是要普令一切眾生都永離生死。所以佛就說:你們得了佛的經語,就要好好的思惟,要好好的去實修,不要懈怠。要「尊敬三寶,仁慈博愛」,要「自覺覺他,自度度他」。

  「拔斷生死眾惡之本」就是說,不是在那兒有一搭沒一搭的。有一搭沒一搭的,這是念公的原話,這句出自曹雪芹《紅樓夢》裡面的話,是滿族的方言,意思是做事不能圓滿,東抓一點西沾一點,廣東話就是「唔搭實」,可有可無,不能認真。這裡告訴你要「拔斷」,就是要把這個生死跟惡的根本拔除,要斷這個根本。

  「當離三途憂怖苦痛之道」要離開三惡道的這些個憂怖苦痛,憂愁恐怖,這些苦痛的道路要怎麼離呢?就是你要拔斷生死的根本,「拔斷生死眾惡之本」,你就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是不是啊?貪瞋癡是根本,是罪惡的根本,所以輪迴六道貪欲為本。那麼要解脫生死苦海,就只有智慧能度,所以就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拿智慧的劍來斬斷無明等等的煩惱。

  我們看文殊菩薩的相,有的相是拿著一把劍的,菩薩還拿劍要幹什麼?原來是要斬斷無明,這個劍是這個作用,大家不要誤會了。

  所以要拿智慧的劍才有辦法,把無明等等的煩惱給鏟除掉,這樣就永離三途之苦了。所以佛悲憫,就一再的勸導啊,一再的勸導。下來我們繼續看經文:

若曹作善,云何第一?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

  繼續看註解:

“次勸端正身心,與善相應,世尊直指作善之第一著。「作善」淺釋為行善,究實則為「是心作佛」也。「端正身心耳目口鼻」,淺釋則為身端心正,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等也。深析之則「耳當自端」即為觀音大士反聞自性之耳根圓通也。大士不逐聞塵,返聞自性,是為端耳。如是演申,不逐色塵,返觀自性,是為端目。如是六根,不逐六塵,朗照心源,方名端正,故為第一也。”

  「若曹」就是佛勸導大家說「你們」要「作善」啊!佛進一步的開示,開示你們說要行善,什麼是第一善呢?念公也常說:「我們應當把我們這個鋼用在刀尖上」,意思就是要找到重點,找到它的根本,那麼哪兒是刀尖呢?這就是佛反問大家,你們想想什麼是第一善?就是這句經文「當自端心」,你要端正你的身跟心,這個就是「作善」裡頭居第一位的,這個是第一。

  那麼「作善」淺說就是行善事,我們先從淺的說起。但是大家要知道,師父常常要求大家,不要忘了你現在學的是圓教,對經文的理解要深入,那就不能只停留在小學程度就滿足了,要知道,我們在這個世間要應付這個種種惡劣的挑戰種種的考驗,你小學程度的佛法是不夠應付的,不夠應付的,你沒有辦法化解人世間的衝突跟糾纏,隨時就被煩惱挫折打倒了,被惡勢力吞噬掉了。

  我們對人事物的解讀,處處要能夠看得透徹,那你得要深解,才能應付了。因此同樣的善就有不同層次的理解,所以如果要說到究竟這個第一善那就是「是心作佛」啊!是這個目標。而不是「是心作人」,甚至不是「是心作菩薩」。

  既然「是心作佛」,所以我們就是在這一切地方要端心,要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皆當自端」也有淺一點的理解,淺一點來講那就是「非禮勿視」,不合禮的事情我不看,你那跳脫衣舞我不看,我們點到為止,大家以此類推。還有「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這一些就是端身跟端口,端什麼什麼的。

  你看念公引了儒家的說法,表示這個層次是一般的,沒有達到佛法的層次,這還是世間法,不過是上層的世間法。

  那我們看看佛法說的,下來就是博士班的內容了,雖然大家也聽過,但是還是不容易理解,也很難做到,所以要多聽多熏,境界來了,你才有能力應付啊,所以這是師父不厭其煩的對大家的要求。我們進一步的來看看這個「端」,怎麼叫「端」耳呢?下來就引了《首楞嚴經》裡頭的「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我們六根接觸六塵所產生的反應,而主要的就是聲塵跟色塵,就是眼睛看的跟耳朵聽到的。佛告訴我們只要徹底的解決了其中一樣,六根你解决了其中一樣,就是《首楞嚴經》說的「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其它諸根都自然得到解脫了。所以這裡就引了「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是從耳根下手,是利用耳根。下來是念公很精闢的一段講解,大家要用心的聽,可能聽得很吃力,但是對大家都有好處。

  念公說大家很多人在這裡搞錯了,念公提了一個外國來的居士,說他是很有點名望的,到處去講佛法,也講《首楞嚴經》。那麼念公就說,你講《楞嚴》,那麼這一段你先說,念公說我聽著聽著就聽出他的毛病來了。念公說,你先用「聞中」,這個是「入流亡所」,入什麼流啊?那個人就說入聲音的流啊。念公就說你錯了!美國有個沈居士把問題講淺了,講淺了還可以原諒。他這個人就整個講錯了!它就是要你不要去管那個聲音,有好些人就是錯在這個地方。它就是注重「聞」的本性,他要你專注在「聞」的本性,所以才叫「反聞聞自性」嘛。那你還在那兒聽那個聲音,那你還不是在那兒追那個聲塵嗎?你這還不是在務外嗎?就是追那個心外的,還不是向外奔馳嗎?那什麼叫「反聞」呢?就是要找是誰在聽?耳朵嗎?No不!耳朵只是一個工具,因為你會分別這個聲音,那就是裡面的第六意識的分別識,但是那個還不是真正的,還要去追去找裡面的那一個「聞性」。所以他這個人就錯在這個地方了,他不知道聲音是生滅的,生滅的哪裡能夠作為一個標準呢?那他就解釋了說,這麼來講,凡夫才有法子下手啊,你要是說這個「聞」字解釋為「聞性」,那凡夫就無從下手了。他也說對,但不是徹底的對。沒錯,凡夫是無從下手,聽都聽不懂,怎麼下手呢?所以淨土法門才殊勝啊!那你都想到凡夫能從這兒下手,你遷就凡夫下手的地方,你非講錯不可。所以觀世音菩薩他這個「反聞」者是「入流亡所」,你要把那個「所」給忘掉啊,這個「亡」就是忘的意思啊,「所」是「所聞」,這麼一講大家也就明白,肯定他是錯的。沒法子,他這個人很聰明,馬上就承認了,念公說他馬上要給我磕頭,我把他拉住了。

  我們來看看這個「入流亡所」,你這個耳根的「所」就是聲音,你所聽到的就是聲音,你是要忘記了聲音,而不是要在那個聲音當中給待下來了。

  所以大家常常不好好的思惟,所以說他講的很淺哪,他稍微能把它講過來就以為是這樣,不肯再進一步深思啊。你深思自己也能夠發現矛盾,沒有什麼難懂的。

  我們來看看這個「所」,你這個耳朵的「所」是什麼呢?不是聲音是什麼?聲音就是你所聞的嘛,入了流,當然跟那個「所」就是對面的了。把「所」忘了,把聲音忘了,那你還在聲音裡面待下來,去處理那個生生滅滅的東西。念公說,天下糊塗人有這麼糊塗的嗎?說老實話,這個人是極端聰明,而聰明人才糊塗。念公說:我告訴你們,這是真理。聰明人才糊塗,這個是真理。這些糊塗人都是很聰明的人。他不聰明,他不糊塗。所以就是這樣。

  這就順便把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就講到這兒了。這個師父在轉述《大經解》在二十八品講到觀世音菩薩的那一段,已經有詳細的講過了。

  所以我們要「端耳」,簡單說就是要好好的管住你的耳朵,可是耳朵不管事,跟耳朵沒有關係。是你的知見,你的理解。所以這裡的「端耳」,那就是如觀音,不去追那個聲塵,「反聞自性」,找到那個能聞的根源就是聞性了,那聞性就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了,這才是「端耳」。那這樣來學習來應付世間的人事物,你的能力就強了。那你就不用從昨天我們在討論的六忍的第一步開始了,最起碼你一下子就到了「觀忍」了。所以那麼關於聲塵,前面說了很多。

  同樣的色塵也是如法炮製,不去追色塵,反聞自性這就是「端眼」,將眼根也管好了,所以就是這句經文「耳目口鼻,皆當自端」到「端心」,那就要知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以這樣的「反觀自性」,這就叫做「端」。

  所以水平很高,如是六根都不去追六塵,而都反回來反照,朗照自己的心源,本心之源這才是「端正」。

  所以不是很膚淺的從字面上來理解,那個就很淺了。

  所以就是在這裡所說的一個「端」字,當何第一呢?就是應當這麼來「端」,那這樣才算是第一。

  那至於初步淺的就是,前面講過了「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這個對初下手的人也是要做的,這個我們也不可以忽視,下來註解說:

“下云「身心淨潔,與善相應」,亦同具上之淺深二義。”

  我們接著看經文:

身心凈潔,與善相應。勿隨嗜欲,不犯諸惡。言色當和,身行當專。動作瞻視,安定徐為。

  我們繼續看註解:

“淺言之即身心離垢無染,身之所行,口之所言,意之所思,悉是善也。深言之始覺智妙契本覺理,才是「與善相應」。但應諦知,此第一之善,究竟不離「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更就本宗,第一之善,實即大勢至法王子之念佛法門「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也。一聲佛號,六根俱攝。即六根自端也。

又靈峯大師「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心既是佛,六根自然悉皆是佛。故云「耳目口鼻,皆當自端」。「自端」者,一聲佛號,六根自然端正也。自然「身心淨潔,與善相應」。「善」者,「是心是佛」也。”

  你看這個「善」字,剛才我們對於「善」的解釋這就對了。不然一般的行善跟你身上乾淨不乾淨有什麼關係啊?「身心淨潔」才跟這個「善」字相應,所以這裡處處都講「心」。不是講的外表,你內濁外清有什麼用啊?這個第一善就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你身心淨潔,你不去追逐六塵,不追逐塵,那不就乾淨了嘛!然後「朗照心源」,那就是「觀自在」了,這就真正的「潔」了,這個跟「善」就相應了。

  所以各位同修,這才是我們要依止的,就是前面講的,處處都在刀尖上,處處在刀尖就是圓教的領域了。下來我們繼續看註解:

“品末重複勸勉,應棄欲止惡,安和專誠。「嗜」者,愛好與貪求也。「欲」者,《大乘義章七》曰:「染愛塵境,名之為欲。」「塵」,色聲香味觸五塵。此五者能起人之貪欲,故又名五欲。《智度論》曰:「五欲又名五箭,破種種善事故。」是故世尊勸誡眾生,「勿隨嗜欲」。且諸欲之中,婬欲之毒最深,故戒出家人首重斷婬也。若能離欲,則可「不犯諸惡」,是乃深勸諸惡莫作也。”

  告訴你不要隨著嗜欲,就是你的嗜好跟你的欲望,就是不要被它牽著走了。現在很多人還是離不開「嗜欲」,對自己所嗜的留戀不肯捨,更不肯說斷哪,就是粘粘纏纏像老太婆這個樣子,沒有一點丈夫氣概。「勿隨嗜欲,不犯諸惡」剛才所說這些惡都不能犯,都不能犯。下來繼續看註解說:

“「言色」者,言語與容顏也。「和」者和祥。言和者,即四攝之愛語。色和者,慈光照人也。「身行」者,自身之所行也。「專」者專一、專誠、專精。「當專」指應當專精行道。若就本經,則勸一向專念也。”

  「言色當和,身行當專」就是對待一切,我們都是要和顏悅色,要給人家好臉色看。「身行」就是我們每天身所作的,這一切一切,都應當要「專一」。底下還接著往下講,這個「當專」就是說應當要「專精行道」,從本經來說,就是指著勸大家要「一向專念」,所以要「身行當專」。下來註解說:

“「動作」者,行動也。「瞻視」者,看也。「徐」者,和緩。故「動作瞻視,安定徐為」,即一舉一動,皆當安詳鎮定,從容不迫。”

  「動作」是指的行動。「瞻視」就是看。這一切都應當「安定徐為」,很安定,就是很和緩。不是那種粗暴,不能自制,失控的樣子。

  所以現在你看這些跳舞,你看這些動作,跟這裡說的「安定徐為」完全是相反的,跳到瘋狂的時候你看,好像眾生附體一樣,整個人都快要解體了。

  這裡就引了「吳季子觀樂」,這是春秋時期史學家左丘明創作的一篇散文,就說到吳季子他聽見這個音樂,他可以從這一國的音樂知道這個國家的過去是如何?今後前途是如何?他都可以知道。這個很合理。

  你看看現在這些歌舞就告訴我們,世界中有很多禍亂,這個禍亂是一天比一天要加深。等到達到了登峰造極,轉過來就開始減少了。現在還沒有,還正在爬坡。

  所以都要「安定徐為」。你看我們中國的諸葛武侯,他教他的兒子就是這四個字嘛,「淡泊寧靜」。他就是這個意思。不要隨著嗜欲,要淡泊。而且這個欲中最大的欲就是男女之欲,你不要去追求這個東西。你要淡泊,「淡泊以明志」,你有沒有志氣,就看你肯不肯淡泊?「寧靜以致遠」,寧就是安,安寧嘛,靜就是清靜,寧靜就是安定,你安定才能致遠,才能夠經久不變,才能夠維持得長久,才能夠有遠大的作為和遠大的宏圖。

  所以不是那種跳舞,瘋狂掙扎嘶喊的那種變態的行為,變態的行為。下來是這句經文說:

作事倉卒,敗悔在後。為之不諦,亡其功夫。

“「倉卒」者,匆促也,慌忙也。「諦」者,審慎也。作事慌忙,則必將失敗與後悔。所行不慎,則「亡其功夫」。「亡」者,喪失也。「功夫」者,修持之功力。”

  經文這裡說「作事倉卒,敗悔在後」,這句經文就是說做事你沒有預計。都是臨時「倉倉卒卒,慌慌忙忙」「忙忙亂亂,慌慌張張」,「倉卒」就是慌張,失敗和悔恨跟著就來了。「為之不諦」,你之所為如果是不諦,「諦」就是審慎,你不審慎不慎重,那就「亡其功夫」了,你的這些功夫就滅亡了。這不是忘了,你如果要不謹慎,就把你的功夫都忘了。這裡是「亡其功夫」,功夫亡了。那這個話怎麼講呢?有證明嗎?念公說我這個解釋是有證明的,所謂「一點瞋心火,能燒功德林」,你的功夫不就是功德林嗎?這一點瞋心之火,就能把整個功德林給燒了,統統燒了,這不就是亡了,所以不是忘了,是亡了,你過去的功夫就全沒了,所以是「修道千日,敗道一時」,這個大家要知道,所以就是要「善護己念」。

  剛才講到「云何第一?當自端身,當自端心」。那麼結合到觀世音菩薩的反聞,前面說過了。

  那如果要結合到本宗淨土宗,這個第一之善,在《首楞嚴經》觀音是排在第二十五,大勢至是二十四,那結合淨土宗,那就是大勢至菩薩的念佛法門,「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你看,你念佛你的六根都攝住了,對不對?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攝住了,而且是「淨念相繼」,這個是第一之善。所以一聲佛號,六根都攝住了,這就是六根自己都「端」了,「耳目口鼻,皆當自端」,心是佛,六根也都是佛了,所以這個耳目口鼻,這就是真正的「自端」了,自然端正了,所以自然就「身心淨潔,與善相應」,這個「善」剛才已經提過,就是「是心是佛」,這個就把這一段的意思更結合到我們淨土本宗的精髓裡面來了,那就圓滿了這一品了。所以都跟大家解釋得很詳細很透徹了。

  我們繼續看下來的這一品,這個品名叫:

〈如貧得寶第三十七〉

  我們先看前面一段註解說:

“前品佛說惡苦,折伏眾生,誡令捨惡。本品說善因果,攝受眾生,勸勉精進從善止惡,「拔生死之苦」,「升無為之安」。”

  這個下來的內容,世尊對於大家那是慈悲極了,一度一度的開導,那麼底下再進一步勸說勸勉大家,我們先看開始的經文:

汝等廣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進。慈心專一。齋戒清凈,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皆積德眾善,無毫髮之惡。於此修善十日十夜,勝於他方諸佛國中,為善千歲。

“「廣植德本」者,據《會疏》「德本」有二義:一者六度為一切功德之本,故曰德本。二者彌陀選擇本願,攝成果德之六字洪名,具足萬德,為眾德之本,故曰德本。「植」者,種植也,即培養也。”

  所以佛說「汝等廣植德本,勿犯道禁」,加上能夠「忍」,又能夠精進,「慈心專一,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所以我們應當要很珍重我們現在的時間,你在這個世界能夠修一天一夜,就等於你在往生之後再為善一百年。

  首先我們先把這個文字看一看,「德本」根據日本的《會疏》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說六度是德本。再有一個說六字洪名,具足萬德,是為德本。所以這個實在是兩個意思都有,既然是「廣植德本」,那也就是說念佛也兼行六度了,那如果你閉關念佛,那你這個念佛之中,自然一定包括了六度,實際就是如此,為什麼呢?

  你看由於念佛,你這就是利他,你天天迴向「願以此功德..同生極樂國」,你這就是很大的布施了。你這也就是持戒了,你念佛,你的心這麼端正,什麼都沒有做,那你的惡都止了,這還不是很好的持戒嗎?下來你也是修忍辱,因為你沒有跟任何人鬧脾氣,一個人能夠一面念佛一面罵人發脾氣嗎?那像什麼話?你念佛的當時,什麼都忘了,什麼辱都忍了,這時候心中只有一句佛號,這就是修忍辱。這個精進就是佛號一句接一句,這不就是精進了嗎?禪定呢,你這念佛不就是別的都沒有想,就只是這個,這不就是定在這兒了嗎?所以說「迷時不念,悟時念」,你念的時候就是悟,那這還不是大智慧是什麼?如果沒有大智慧,絕對不能相信淨土法門。也就是說,真的有智慧,必然相信淨土法門。否則,就不是真有智慧。所以一句佛號,六度具足了。

  但是我們是這樣的,不要說因為我就只是念佛,這個六度已經具足了,而所有六度的事情我就不再去做了,這又不對了。布施我也不幹了,能做的我們還是儘量的做,就是處處跟大家說要隨緣做,不是攀緣做,但是要主副分明。現在的佛教徒這方面都混淆了,這是必須要警惕的。這就是「廣植德本」,「植」就是種植。下來看一段註解:

“「道禁」者,望西云:「為佛道故,制禁諸惡,謂之道禁。」故「勿犯道禁」,即六度中之戒度也。「忍辱」者,忍度。「精進」者,進度。”

  「勿犯道禁」這個「道禁」就是六度的戒度,為佛道,我們要禁止作惡,這就是「道禁」,這是為修道者所禁止的,你不要去違犯,就是「勿犯道禁」,這就是指的六度的持戒了。「忍辱」這就把六度中又特別提出了幾個,要持戒要忍辱要精進。不是修兩天,後來就不修了,就是有句通俗話說什麼?「兩天打魚,三天曬網」,所以我們之所以不成功就是退緣多了,退緣多。

  所以我們就是要不退,每個人都要注意這一點。你要一直退,就要給自己打一個楔,這裡這個楔就是我們講的一個,這個汽車要上坡,你不開的時候,那個車子會往後倒,你要給它塞一個楔,我們現在的人就是搬一塊石頭,將後面的輪子給頂住了。你要沒有這麼做,你這個車就會往後退,那走著走著,它突然間就翻車了,有的時候翻到懸崖下面去了。所以停的時候,你要打一個楔,不要叫它往後退。

  所以有時候我們還是保留念公他用的這個字眼,有時候就是因為不太理解,師父才畫蛇添足,做一點補充,做一點解釋。

  所以退下來是很可怕的,你不能控制的,嚴重的話,你要有滅頂之災的。所以只有達到不退,才能實現自覺覺他的本願,所以一定要精進。

  「慈心專一」就是如果念佛求生凈土,就是要求自己怕受罪,怕入三惡道,你是求早點成佛,早點去享福,那麼這樣子來求生極樂世界,絕對是往生不了的,往生不了的。

  念公說我給大家都做了擔保了,告訴你這絕對不可能。要有利他的心啊,不然你跟修小乘的人有什麼差別是不是?要慈心,要有普利眾生的心,要知道為什麼要往生呢?就是要儘早的實現我們廣度眾生的願望,現在你能夠分身塵剎說微妙法嗎?念公說你只能在這地球上胡說八道。這是念公的原話,所以師父現在就是在胡說八道,實際就是這樣嘛,都是在地球上胡說八道,你能做什麼好事?

  只有往生之後,你才能分身塵剎說微妙法,才能夠普惠以真實之利,所以往生就是為了這個,所以這個叫「慈心」。要「專一」去修,這就是常常跟大家說的,要一門深入,這個很重要!下來我們繼續看一段註解:

“「齋戒」者,望西云:「齋戒者,八齋戒。故云一日等。」「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如《寶積經》中文殊師利授記會云:「若有眾生於彼佛土,億百千歲,修諸梵行,不如於此娑婆世界,一彈指頃於諸眾生起慈悲心,所獲功德,尚多於彼。何況能於一日一夜住清淨心。」”

  好,我們來看這個的解釋,如果你能夠這樣子「齋戒清淨」,或者你持八關齋戒,齋戒就是八關齋戒了,八關齋裡有過午不食,那個是齋。那持八關齋這個事情呢,要是一天一夜,這個功德也是很大的,何況你還是「廣植德本」,種種的這樣子來持,這樣子來做,那麼能夠這樣子的話,你在這個世間能夠堅持到一天一夜,八關齋可以受一天,有的人就是長期受的。

  現在就准許你就受一天,這天我要特殊的持戒。那你就不能廣床大被,現在大家都買那個很講究的床,什麼有多貴,有多貴就有多舒服,那麼睡下去就醒不來了,這個也是安樂死,那你這樣就完蛋了,你就不能受持八關齋戒了,所以你不能用那個床。念公說我都是用小木頭床,從來不要廣床大被。好的被或者繡花的被都不能用,化妝品全不能用,愈好的化妝品沒有一樣可以用的,電視也不能看,這些音樂跳舞都不行,這種種的都要禁止。

  它這是除了五戒之外再加上這幾條,允許你受一天,受一天功德很大。所以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能夠這一天受八關齋戒,那這樣子的持戒,這樣子種種的「廣植德本」,你這樣子能夠一天一夜,經文就說「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你比那個在為善一百年的還強,那這個是什麼道理呢?

  我們就引那個《寶積經》,《寶積經》裡頭有這個話,《文殊師利授記品》說:「若有眾生於彼佛土,億百千歲,修諸梵行,不如於此娑婆世界,一彈指頃於諸眾生起慈悲心,所獲功德,尚多於彼。何況能於一日一夜住清淨心。」你能夠在娑婆世界,對於眾生能夠這樣一彈指的時間生起慈悲心來了,你所得的功德,就比在極樂世界億百千歲在這裡修種種的清淨行梵行,要超過那個呀!我們接著看一段註解:

“又《思益經》曰:「若人於淨國,持戒滿一劫。此土須臾間,行慈為最勝。」

又云:「我見喜樂國,及見安樂土。此中無苦惱,亦無苦惱名。於彼作功德,未足以為奇。於此煩惱處,能忍不可事。亦教他此法,其福為最勝。」

又《善生經》曰:「彌勒出時,百年受齋,不如我世一日一夜。何以故?我時眾生具五滓故。善男子,是八戒齋,即是莊嚴無上菩提之瓔珞也。」

以上廣引多經,以證此土行人於「飲苦食毒,未嘗寧息」之中,仍能齋戒清淨,忍辱精進,故其功德遠勝於他方國土。於此土修行,若「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十日十夜,勝於他方諸佛國中為善千歲」。”

  那麼還有這部經《思益經》,這都是大乘經典它說:「我見喜樂國,及見安樂土」安樂土那就是指的極樂世界了。「此中無苦惱,亦無苦惱名」,不但沒有苦惱,它連名都沒有,「何況其實」,就沒有實際的這些事相啦!「於彼作功德」,在那個地方作功德,「未足以為奇」,你作功德也沒有什麼出奇的了。在極樂世界,你要什麼它自然就來了,所以就可以把東西給人了,是不是?那我們現在你也算能給,但是你好難,是不是?那個「未足以為奇」這個不出奇啊!「於此煩惱處,能忍不可事。亦教他此法,其福為最勝」,你在我們這個煩惱的地方,能忍不可忍的事情,種種的不合理,種種的橫加於你,種種的事情你都能忍。而且也教他此法,所以你要轉教,把彌陀這一種就是「唯說彌陀本願海」的這個法,轉授他人,那我們也教他修這個法,那就是「其福為最勝」,這個雖然沒有說時間,但是稱讚了在這個世界這麼做,教別人這個成佛的法,所以大家都應當發這個願。

  所以這個不像禪宗或密宗,禪宗密宗給人家演說,確實是很難,你不能隨便說的,你要一說錯,那就是不可挽救了。

  可是淨土宗只要你老實,你錯不到哪裡去,甚至於可以基本上說不會錯,這一點我們的膽子要大一點,你不能講道理,那就勸他念阿彌陀佛,那絕對沒有錯。但是也要發大願,要很用功,要努力的求佛加被,就在能力之所及緣份之所到,那也教他此法就「其福為最勝」。就是如此了。

  那麼《善生經》還說,跟彌勒出世的時候,「百年受齋,不如我世一日一夜」,不如現在在這個世界一天一夜,何以故呢?「我時眾生具五滓故」,我時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時候,佛說五濁惡世這個時候,眾生有五滓。那彌勒的時候呢,那個時候人的福氣很大,那時比現在好,人壽八萬四千歲,身高八萬四千尺。那個時候,它雖然還是這個地球,但是這個地球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所以在那個時候,在彌勒那個時候是好,你那個時候一百年受戒,不如現在一日一夜,所以這就是說明為什麼這許多經典都說這一點,不是只有這一部經說。在這一個一日一夜勝過極樂世界百嵗,這個十日十夜還勝過其它的世界,「為善千嵗」啊!

  所以我們就知道,這個一定有它的原因。要不然大家現在心裡面就想,那我就不用到極樂世界去了嘛,是不是?我在這裡修就可以了。這個就是常常會想到的問題,每次看到經文到這裡,一定會這麼來想,那麼到底是怎麼樣的情況,是不是真的到極樂世界,跟我們這裡修行,這裡勝過極樂世界呢?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不可能,一定有它真正的原因,那麼這個真正的原因呢?我們就把這個留到下一堂課再來跟大家一起來學習了,才來揭曉揭曉大家的想法。既然這個世界好,那我們在這個世界修行好了,何必往生極樂世界呢?這個就是說它的功德很大沒有錯,是因為這裡修難啊,很難修啊,怎麼個難呢?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的來討論來學習。

  好,今天就跟大家一起學習到這裡。非常感謝大家的出席,阿彌陀佛!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purelandcentre&aid=180343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