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111集
2024/02/20 16:39:19瀏覽117|回應0|推薦1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111集

  那我們還在〈濁世惡苦〉第三十五品,我們繼續再談這個五惡的第二、盜惡。我們昨天談了一些,今天我們繼續從這句經文看起,我們看經文:

富有慳惜,不肯施與。愛保貪重,心勞身苦,如是至竟,無一隨者。善惡禍福,追命所生。或在樂處,或入苦毒。又或見善憎謗,不思慕及。常懷盜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給。消散復取。

  我們繼續看註解:

“「富有慳惜」下表慳吝過。或人富有,但慳惜成性,「不肯施與」。「施與」即布施,不肯以財物給與他人。愛欲牢固,故云「愛保」。貪心深重,故云「貪重」。”

  我們來看看,而且這種人他富有,但是他很慳惜,很慳吝,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吝嗇。不是說我有了錢,我盜了很多東西,我就會救濟窮苦,那就變成現代的羅賓漢了,羅賓漢是劫富濟貧,但是他還是犯了盜劫嘛,是不是?一件歸一件,沒有給你混淆的。

  這裡說這種人他富有,他不肯布施,不肯給別人。然後「愛保貪重」,這個貪愛的這種心,就是指著這種情愛欲愛,自己自私的這種心,就保持住自己所貪得的,這個貪心很重。於是乎就「心勞身苦」,心也很勞累,身也很苦,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也要費盡心思絞盡腦汁,他知道自己盜了別人的,就結了很多冤家,又怕別人暗算他,晚上睡覺也做惡夢啊,所以很累啊,那麼這種人帶來的結果是什麼呢?我們看下來的註解:

“「心勞身苦,如是至竟」即終生勞苦,直至壽命終盡。但所得者,只是獨死獨去「無一隨者」。《嘉祥疏》曰:「『無一隨者』,神識孤遊戲,財留在自界。」蓋萬般將不去,惟有業隨身也。生平所作善惡之業,及所感福禍之果,則不相捨離。故云「追命所生」。義寂云:「謂善惡因及禍福果,皆追命根所生處也。」「追」者追隨、追逐也。於是後世,「或在樂處,或入苦毒」。「樂處」者,三善道;「苦毒」者,三惡道。「苦」者痛苦,「毒」者毒禍。痛苦之極,故云「苦毒」。”

  這句經文說:「如是至竟,無一隨者」,可是你這麼去爭,這麼去弄到了,最後沒有一樣跟著你的,也沒有一樣身外之物會跟著你,所以所謂「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只是你所做的這些業跟著你。所以有智慧的人看到這種人,真的很可憐,怎麼可憐呢?生前你自己能享用的有多少呢?

有一句話說「華廈千棟,夜眠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最多給你五餐好不好?華廈千棟,夜眠不過六尺啊,你晚上睡覺需要多大空間呢?六尺,最多給你八尺,寬敞一點好不好?自己沒能享用,死後一樣也帶不走。帶走的是種種的業債,那麼轉生之後,還是一一的要償還,多麼的划不來啊!

  「善惡禍福,追命所生」,惡就要有禍啦!所以就有善有惡,一個人他就有禍有福,追著你這個命根,就去到你所生的地方,是這個跟著你。至於你所貪戀,你所親愛的人,你所想佔有的東西,你也帶不去。將來所生之處,或者是在樂的地方,或者是在苦的地方,都是一場空。我們再看註解:

“以下正明盜惡。「見善憎謗,不思慕及」。「憎」者憎惡,「謗」者誹謗。見人之善,無敬慕之心反生憎惡,妄加誹謗,如是之人則無善念與善行。胸懷之中,常是侵奪之心。”

  那麼這裡說還有的人是「見善憎謗」,這就是指明「盜」的這個惡了。他看見人家行善做善事,他就生氣,就毀謗。「不思慕及」就是他不想跟人家去學習,然後「常懷盜心」,常常有偷盜的這個心,他所想的就是不偷白不偷,不佔白不佔,不佔公家便宜就是白不佔了,不貪污白不貪污,接受禮物接受贈品這種種的,從大到小,從下到上,種種的這些情形都是屬於盜。下來註解說:

“「悕望」即希望。唯思損人利己,故云「悕望他利,用自供給」。不義之財,得來容易,任性揮霍,頃刻「消散」。重複盜取,故云「消散復取」。於是「神明尅識,終入惡道」。”

  這個「悕望他利」,就是本來不是你應該有的,你從他那兒得到,得到之後你就壓榨了別人,於是乎自己就供給了自己,提供給自己使用,因為這樣得來容易,這樣的方式得來的東西當然就容易啦!結果很快就花完了,很快就用完了,用完之後再來辦,如法炮製再辦這種事,「消散復取」,於是乎他的結果就是「神明尅識」。下來是經文了,我們看這句經文:

神明尅識,終入惡道。自有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

  繼續看註解:

“「神明」者,《晉譯華嚴經》曰:「如人從生,有二種天,常隨侍衛。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常見人,人不見天。」如是二神,與人俱生,故名俱生神。《藥師經》曰:「(節錄)有俱生神,具書罪福,與閻魔王。」又《嘉祥疏》曰:「一切眾生皆有神,一名同生,二名同名。同生女在右肩上書其作惡。同名男在左肩上書其作善。」又《五戒經》曰:「三覆八校,一月六奏。」三覆者,指正月、五月、九月。八校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日。六奏指六齋日,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卅等六日。蓋謂一年之中,有三個月,向上覆稟;有八日上報(校者報也);一月之內有六日奏明也。又望西據《五戒經》曰:「如是等日,天神記錄眾生善惡也。」蓋所稟報者皆眾生之善惡。”

  「神明尅識」,這裡引了《華嚴經》,是《晉譯華嚴經》說:人生下來有兩個天,祂老跟著你。這個《晉譯華嚴》就是《六十華嚴》,這是最早來中國翻譯的《華嚴》。

  這兩個天,一個名字叫做同生,就是同你一塊兒生、一個名字叫同名,這兩個神老跟著你,祂看見你,你看不見祂。那麼這種神跟人一塊兒生,就稱為俱生神。

  那不光是《華嚴經》,還有《藥師經》也說了,說:「有俱生神,具書罪福,與閻魔王」,祂把你所做的罪,所做的福,都給你記錄下來,寫成檔案record,交給誰呢?交給閻羅王。所以就「神明尅識」,「尅識」這個「識」照這個講法,「識」是記,神明都做了記錄了,那這個就上奏啦,人間這些善惡都要去上報。

  所以《五戒經》裡頭就說了:「三覆八校,一月六奏」,「三覆」這個「覆」就是回覆,指正月、五月、九月三個月向天作匯報,就是這些的記錄,所有這些東西向閻羅王,各個方面負責的這些神,像主管。那麼現在我們這個地球是誰管呢?四天王天管,這個是欲界最低的天,向他去匯報。「八校」就是八個節氣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這八天也去匯報。還有六天是六齋日,所以為什麼六齋日大家要吃齋呢?因為這六天就是四大天王來檢查人間善惡聽取匯報的時候。那麼這麼看起來,一個月,一年,幾乎都是沒有漏掉多少天給你可以放肆的啦,都有做了記錄了。好,我們看註解:

“「尅識」者,「尅」者刻也。「識」者,有異釋。一者《嘉祥疏》、《會疏》等,謂識者記也。如《會疏》曰:「幽有天神,識其科條,無毫釐差。故云『尅識』。識音誌,即記也。」此與嘉祥之意正同,均謂有神明記錄人之善惡,故報應不爽。二者謂「識」乃第八識也。如憬興云:「以種子識功能不亡,名尅識。」義寂與望西,雙取二說。義寂云「所作善惡,非但自識內薰,天神外記。記在二處,安有赦乎?」二處者,內識與外神也。以上諸說,義寂師穩妥。因唯識不礙於神明記錄,神明記錄,亦是唯識所現。故內外皆記之說為善。內外皆記,罪報追隨,故輾轉三途,「累劫難出,痛不可言」。「累劫」者,多劫也。”

  那麼另外一個解釋就是說,不是說只是天神記錄這些事情,因為我們人有第八識,那就是儲藏資料的那個檔案的阿賴耶識,所以自己的所作所為都存在自己心內的檔案裡頭。

  那麼這點的說法也不錯,日本的義寂就把這兩個給它會合起來了,既有天神做記錄,又有自己的第八識的儲藏識,都把這些都儲藏下來了,這個是總識嘛!

  那麼這個說法比較好,為什麼說比較好呢?因為這也符合佛教的唯識說法。那唯識不承認有天神,就是說你這兩個神也是唯識所現的,因此這都是識嘛,都是識,那這就全都消歸自己了。但是都是識,也不妨現出兩個神來管這些事,豈但這兩個神是你所現,那個閻羅王都是你的識所現的。

  所以有了念公這句話,師父就敢敢說了,這之前也就開始敢敢說了。昨天也是說了,一切交給閻羅王,昨天那堂課最後結束的時候,師父不是拍桌子了嗎?閻羅王拍桌子看誰怕誰?所以既然閻羅王也是你的心現的,那麼這些詳細的檔案資料,那全都是你自己的嘛,到時候就自己全招了,在人間你可以隱瞞,到了下面就是你自己全盤招供了。所以做壞事就是這樣,「神明尅識」都給你做了記錄了。所以「終入惡道」,你一點壞事也逃不過去,「自有三途無量苦惱」,三惡道裡頭的無量無邊的苦惱,你都在其中,這就是「輾轉其中」了,「累劫難出,痛不可言」,又一個「痛不可言」,多少劫都出不來啊,這種痛怎麼可言呢?怎麼能夠言說呢?

  所以前面就是在談論這個五惡的盜惡。下來是第三說到這個殺盜婬,殺盜婬的第三的這個「婬」,註解說:

“三明婬惡以及因婬惡而引起之貪瞋等惡。”

  好,我們先看經文:

其三者,世間人民相因寄生。壽命幾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懷邪惡,常念婬妷;煩滿胸中,邪態外逸。費損家財,事為非法。

  好,我們先看一段註解的解釋:

“「相因寄生」者,「寄」者,托也,附也。此句指眾生由於相互間之業因而出生於世。

《會疏》曰:「世界安立,單陽不成,獨陰不育。夫婦相因相成。又父子相因,君臣相資。凡天地之間,無獨立義。故云『相因寄生』。」。

蓋指眾生皆有共業與別業。因彼此有共同之業報,乃於同一時期同一世界而出生。又因別業各各不同。由於彼此個別宿業之緣,或為眷屬,或為仇敵。同生於世,以償宿因。故云「相因寄生」也。

「壽命幾何」者,百年短暫,無常迅速。人命在呼吸間,轉瞬即逝。但世人顛倒,不識苦空無常,但求幻妄之樂。如蛾撲火,自焚其身。是以「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懷邪惡,常念婬妷。」”

  那麼這句就是說「世間人民相因寄生」,大家都是因為這個共業互相為因,所以兒子就要靠父親撫養,你要生下來,你先得要有父親,共同的這一種所謂的因緣關係,都是因為這些因緣而生的。

  要知道,我們人在這個世間的壽命很短,就是呼吸間而已,所以什麼是無常呢?一口氣不來就是無常了。那你認為人的一期生命有多長呢?一百兩百一千。《佛說四十二章經》裡頭有一段佛陀跟弟子的對話,我們來看看。

  佛陀就問比丘說人命有多長呢?弟子就回答了,數天的時間。佛陀說你還不明瞭。又再問另外一位比丘弟子,就回答說就在一頓飯之間。佛陀說你還是不明瞭。於是又問另外一個比丘,比丘弟子就回答了,人命的長短就在呼吸當中。佛陀就說:對了,你終於明白了,這就是無常。

  「不良之人」指不良善的人,他身心不正,心也不正,身也不正,常懷邪毒,心裡所想的都是邪的事情,都是惡的事情。「常懷邪惡」,就是指他不按正路,不走正當的路,我們現在通俗話說他走偏門,他是幹偏門的這一個行業的。好,我們繼續看註解:

“「邪」者橫邪不正。「惡」者惡毒不善。《會疏》曰:「邪謂邪曲,惡謂罪惡。」「婬妷」者,「妷」音逸,同劮,婸也。「婸」者,淫也,放也。(見《中華大字典》)「婬」,蕩也,貪色不以禮交也。

又婬者,乃十惡之一。婬為枷鎖,縛眾生故;婬為罪源,生諸厄故。一切眾生皆因婬欲而入生死,故云:生死根本,欲為第一。如下引諸經論,皆備言淫欲之患。

《沙彌律》曰:「在家五戒,惟制邪婬;出家十戒,全斷婬欲。但干犯世間一切男女,悉名破戒。乃至世人因欲,殺身亡家。出俗為僧,豈得更犯。生死根本,欲為第一。故經云『婬泆而生,不如貞潔而死』。」

又《無量壽經鈔》曰:「夫婬欲者,流轉生死之根源矣。遠離解脫之因緣也。如大賢云:『生死牢獄,婬為枷鎖。深縛有情,難出離故。』如《智度論》云:『婬欲者,雖不惱眾生,繫縛心故,立為大罪。』《瑜伽論》云:『諸愛之中,欲愛為最。若能治彼,餘自然伏。如制強力,弱者自伏。然此欲法有三種過:苦而似樂故;少味多災故;不淨似淨故。』」

又云:「何耽剎那之微樂,應受永劫之大苦。」又《訶欲經》云:「女色者,世間之枷鎖,凡夫戀著,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間重患,凡夫困之,至死不免;女色者,世間之衰禍,凡夫遭之,無厄不至。」

「煩滿胸中」,《會疏》曰:「婬火內燃,胸熱心狂」也。「邪態外逸」。婬邪蕩妷之態,流露於外也。”

  那麼這句說「常念婬妷」,就是所想的事情都是「婬妷」,或者是黃色的這些東西。「煩滿胸中」就是在他的心中,都充滿了這些的欲火,都是很煩燥的,因為內心中充滿了這種欲念,所以這個邪態就表現在外面了,這種不正派的邪態就流露在外面了。下來說:

“「費損家財」,「費」者耗也,「損」者減也。「事為非法」,所為之事,不合法度甚至干犯法律也。”

  所做的事情那就要「費損家財」了,家財都要給浪費掉了。「事為非法」就是說他所做的這些事情不合乎法度,這就是叫做什麼?叫做胡搞亂搞啊,一塌糊塗。那我們繼續看下來的經文:

所當求者,而不肯為。又或交結聚會,興兵相伐;攻劫殺戮,強奪迫脅。歸給妻子,極身作樂。眾共憎厭,患而苦之。如是之惡,著於人鬼。神明記識,自入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

  我們先看註解的解釋:

“「所當求者,而不肯為」,不求自立,不務正業,不求出離,不知求福、求慧、求生凈土。”

  「所當求者,而不肯為」,就是所應當做的,他不肯去做。年輕人要好好的求學,好好的工作。他偏偏搞的是一些不三不四的勾當,成天去鬼混,成天去參加流氓集團,那就是鬼混哪!

  還有「交結聚會,興兵相伐」,這就接著這個婬戒它還發展啦,跟著還要變成了殺戒,婬跟殺是相連的,結黨成群這一派跟那一派大家打仗,大家鬥,惡鬥搏鬥,所謂這些幫會有時候就互相要鬥,連政府都管不了。那麼大至國家跟國家也就打起來了。下來註解說:

“「又或交結聚會」。《凈影疏》曰:「『交結聚』下,明造惡過。為婬造作殺盜等事,是其過也。」此下正明由於婬惡而引起殺盜等罪。「交結」者,勾結也。「聚會」,聚集邪眾也。

「攻劫殺戮」。凡以尖銳之物相刺皆曰戮。此處指以槍矛等武器殺人也。「強奪」者,憬興云:「公然劫取」也。「迫脅」者,以威力相恐懼,即豪奪也。是為盜惡。

如是廣行殺盜之惡,只為「歸給妻子」取悅於一婦人,以圖「極身作樂」而已。「極身」者,望西云:「極謂疲也。」故極身者,疲勞其身也。”

  「攻劫殺戮」就是打仗,攻城取地,互相搏鬥,互相奪取,互相的殺戮,種種的這些。「強奪迫脅」就是指強取搶奪過來。「迫脅」就是威脅,威脅他讓他們把東西給我,所以強取豪奪他就得到一些利益了,他就把這些得到的拿來幹什麼呢?帶回來給老婆孩子,給老婆以及這些身邊女人啦!「極身作樂」得到這些勝利品,他就放逸,就狂樂狂歡哪!那麼這種做法是「眾共憎厭」,大眾沒有不討厭的。「患而苦之」這種惡行...聽說現在美國的紐約晚上九點十點鐘,婦女不敢單獨出門,隨時到處都有這些流氓集團,搶奪的事情發生啊!所以大家都「患而苦之」,這是禍患之苦。但是這些都是有果報的,就是「如是之惡,著於人鬼」。那麼我們看這句註解的解釋:

“「如是之惡,著於人鬼」。「著」者昭著。義寂云:「謂顯中作惡者,著於人。隱中作惡者,著於鬼故。」又《會疏》曰:「人謂人間,官吏刑罰。鬼謂鬼神,冥官照見。」

神明幽記,諸天亦記。造惡之人,豈能幸免。於是「自入三途」矣。「自」者自然,具決定之義。”

  那麼他犯了這種的罪惡,就昭著於人鬼。「神明記識」,都有記錄的,你跑不掉的,死後自然就到三惡道去了,然後就「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這個是婬報,這個婬報有的時候...當然是要侵犯到別人,但是造了更多的罪了,你侵犯了別人,造的罪就更多了。但是僅僅來說如果只有男女兩個人之間,沒有傷害到別人,那為什麼說他會這麼惡呢?他並沒有傷害對方啊!但是要知道,這件事最傷害的是你自己的心,因為這個「識」縛住你的心,比什麼都厲害,把你的心給捆住了,所以婬罪它大就大在這裡。

  這個只有從佛法的理解當中,才能夠知道當中的厲害。所以出家人第一條戒就是婬戒,世尊說如果再有一樣事情,像婬這樣難對付的,一切眾生都不能得度了。幸虧只有一樣,一個人一生中只要有一次男女的事,就不能生梵天了。所以你們想出三界,談何容易?所以大家要想生梵天,都已經沒有可能了。有人還有希望,就是那些小孩,還沒有成家的。其餘那些成家的,全都沒希望了。

  所以如果沒有往生淨土這個法門,你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所以這個地方大家要知道,只有這個法門還能救,但是還是要真正的懺悔才行。

  那麼第四是妄語戒,這個戒很大。那麼前面上頭三樣戒是身三,殺盜婬是身三、口四,這裡說了一個妄語,事實上他是說了四樣,口四都在這裡頭了,就是兩舌、惡口、妄言、綺語,這四樣都有了。我們先看一段註解:

“四明妄語之惡。「妄語」者,《智論》曰:「妄語者,不凈心欲誑他。覆隱實,出異語,生口業,是名妄語。」又《大乘義章》曰:「言不當實,故稱為妄。妄有所談,故名妄語。」

故知心存欺誑,口出不實之言,即名妄語。又口之四過,亦即十惡中口業之四惡,名為兩舌、惡口、妄言(即妄語)、綺語。《凈影疏》曰:「口之四過,不應法故,通名妄語。」

今經明標五惡。故以妄語攝餘三者,合名一惡。但經意隱誡十惡,故列舉其餘三惡。蓋於合中復有開也。”

  我們先看下來的一段經文再來看註解:

其四者,世間人民不念修善。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憎嫉善人,敗壞賢明。不孝父母,輕慢師長。朋友無信,難得誠實。尊貴自大,謂己有道。

  好,我們看註解:

“「兩舌」者,新譯離間語。《四分律》云:「彼此鬥亂,令他破也。」天臺云:「遘扇彼此,乖和合也。」

又《大乘義章》云:「言乖彼此,謂之為兩。兩朋之言依於舌,故曰兩舌。」是謂煽動離間,搬弄是非也。

「惡口」者,新譯為粗惡語。《法界次第》曰:「惡言加彼,令他受惱,名為惡口。」

又《大乘義章七》云:「言辭粗野,目之為惡。惡從口生,故名惡口。」是謂以惱他之心,出粗惡之言,令人受惱,名惡口也。

「妄言」即妄語,新譯虛誑語。解見前。又如《梵網》云:「不見言見,見言不見。」如是違心不實之言,即妄語也。

「綺語」者,新譯為雜穢語,《俱舍論》云:「一切染心所發諸語,名雜穢語。」又《大乘義章》曰:「邪言不正,其猶綺色。從喻立稱,故名綺語。」

又《無量壽經箋註》云:「綺語,一切含淫意不正之言詞也。後世騷人積習,多喜以美人香草寓言。凡涉於閨閣者,皆謂之綺語。」

又《十業道章》云:「說染言詞,名雜穢語。若不染心,綺飾文辭,歌讚實德,非不善也。」

望西云:「凡此妄語,世人喜犯,不顧來報。如南山云:『此戒人多意犯。良由妄業熏積,識種尤多,故隨塵境,動便虛構。』」

繼云:「又行基菩薩云:『口虎害人,舌劍斷命。如口如鼻,死後無咎。』」令人之口如鼻之無言,免生過咎。”

  這個「兩舌」是什麼呢?「兩舌」就是搬弄是非,就是說兩樣的話,這邊說是一樣的話,那邊說又是另外一種話,就是搬弄是非,他的目的就是煽動,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挑撥離間,這都是屬於「兩舌」。不是有兩個舌頭是,「兩舌」。

  「惡口」就是惡言相加,令他受惱,讓人家聽了會生氣,這個叫做「惡口」。

  「綺語」就是說人家愛染心所愛聽的,不是道心所愛聽的。這些是他有所愛有所染,他染心所愛聽的話,就是我們通俗話說的黃色笑話。所以廣義說起來,連一些詩詞什麼什麼的,都是屬於綺語,那是廣義的說啦。狹義一點就是黃色的東西,黃色的言論,黃色的文章。那麼現在國家都在掃黃,這都是典型的綺語。

  妄言就是不真實,不符合實際的言語,這個還是最難除的一個戒,就是這個妄語戒。妄語的本身就是不淨的心,心裡不是清淨的心,預備騙騙別人用來掩蓋真實,說的是不符合實際的話,造了口業,這就叫做妄語了。

  那麼這種定義也適合於底下幾種,底下幾種每一個有每一個的特色,下來就引了《大智度論》的話了,我們看看:

“如《智度論》云:「如佛說,妄語有十罪。何等為十:一、口氣臭。二、善神遠之,非人得便。三、雖有實語,人不信受。四、智人謀議,常不參預。五、常被誹謗,醜惡之聲周聞天下。六、人所不敬,雖有教敕,人不承用。七、常多憂愁。八、種誹謗業因緣。九、身壞命終當墮地獄。十、若出為人,常被誹謗。」可見妄語之惡業,廣生過咎。死墮地獄,慎莫輕忽。”

  那麼註解引了這個《大智度論》說的,這個妄語有十種罪:

  這第一是口氣臭,所以我們看如果遇到有人有這個,我們叫口臭的,就是他的話不能信,他講十句,你最多信他一兩句,已經夠多了。口氣臭,常常說妄語,這個口氣就臭。

  第二就是「善神遠之」,善神都躲開你,躲得遠遠的,然後就怎麼樣呢?「非人得便」,非人是指人類以外的其祂的有情,通指天龍牙卡阿修羅鬼等等。有時候也專指禍害人類的鬼神,鬼怪,神有時候是護法神,是好的。那些鬼怪就麻煩了,那麼這些「非人」就來侵犯你了,護法神善神離開你遠遠了。

  第三是「雖有實語,人不信受」就好像說什麼狼來了!狼來了!整天說狼來了!等到狼真的來了,人家也不信你了。

  第四「智人謀議,常不參預」,這些有智慧的人在商量事情,他就不預你了,不約你這種人來參加了。

  第五就是「常被誹謗」,醜惡之聲,周聞天下。

  第六「人所不敬」,「雖有教敕,人不承用」。

  第七「常多憂愁」。

  第八種這個誹謗的業因緣,做的業都是誹謗業。

  第九「身壞命終」,他的果報就是墮地獄。

  第十「若初為人再轉世」,變了人之後,他也常常被人家誹謗。

  這是說的妄語就有這十種的過失。好,下來又是註解了,我們看註解:

“「憎嫉善人」。「憎」者憎惡,「嫉」者妒嫉。此下至「尊貴自大,謂己有道」等八句,古有二釋:一者,《嘉祥疏》云:「『憎嫉善人』明惡口。『敗壞賢明』明妄語。”

  「世間人民不念修善」,他就怎麼樣呢?他就是這四種啦,兩舌、惡口、妄言、綺語,就是「憎嫉善人,敗壞賢明」,他憎恨又嫉妒好人,敗壞賢良,他嫉妒善人,又敗壞賢良,他怎麼敗壞呢?就是說瞎話,講那些話都是不真實的。所以底下古德就把每一個都安在這個四樣當中的哪一樣,其實這個也不好安。這裡念公引了兩種也不一樣。實在不大好安,為什麼呢?因為每一種它牽涉的就不只是一種了,它還牽涉到其它的事情,所以我們就不一定要安啦,反正這四種他都有,不是這個,就是那個,不是那個,就是這個,都有。

  你看這個「敗壞賢明」,頭一個說了不真實的話,就是妄言。這裡也有「挑潑離間」,那不就是「兩舌」了,然後說了傷人的話,讓人起煩惱,這不就是惡口了嗎?

  都是這樣,所以我們就不要去凑合哪一個是屬於四種當中的某一種,不需要啦,知道這些都是罪過就行了,不要去犯這些罪過。那麼下來再看註解:

“『不孝二親』(《魏譯》作二親)明作惡人造逆。『朋友無信』,明其不忠,成上妄語。『尊貴自大』成其惡口。『謂已有道』成其兩舌。」

二者,據望西意:「憎嫉善人,敗壞賢明」乃「兩舌過也」。「不孝二親,輕慢師長」乃「惡口過也」。「朋友無信,難得誠實」乃「妄語過也」。「尊貴自大,謂己有道」乃「綺語過也」。

兩說稍異。蓋言之不實,一口業中常具諸過。故未易詳分也。又「謂己有道」,若是未得聖道,言我得聖道,是為破大妄語戒。所受罪報遠過於其它口業。”

  我們先來看這句「不孝父母,輕慢師長」所以這種人對於好人,他是要敗壞的,他就是要破壞,他都是沒存好心哪!那麼對於父母,他是不孝的。對於師長,他是輕慢的。朋友之間不講信用,朋友之間他是無信的。「難得誠實」,不誠實,他就說瞎話啦,騙朋友,跟朋友合夥,最後把朋友的東西,自己獨吞了。

  這種事在現在的社會最明顯,因為沒有道德底線了,倫理道德喪盡。雖然我們看到到處都在提倡儒家傳統文化的內容,但是師父常常說:這個力量不夠,壓不住人心的敗壞。

  說瞎話欺騙人,大家都習以為常了,說瞎話不但是妄言,還又兼惡盜,所以前面說過,他好些罪也都不是孤立的,不是單獨的。

  「尊貴自大,謂己有道」,這個就是妄言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了,他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很自大,說自己已經有道了,說自己的道行很高,將自己比成是什麼聖人再來的,而這方面如果你說的,但是自己真的沒有悟,沒有悟,你說你悟了,自己沒有得到什麼,你說你得到什麼,這個是個大妄語戒,還不是普通的妄語,這是大妄語戒,是個大妄語戒。

  那麼這四種,引了南山的話,南山就是道宣法師,是律宗的祖師。他說「此戒人多喜犯」,就是說不真實的這個事情,很多人都喜歡犯,為什麼多犯呢?因為說妄語這個業是很重的積累,是多生積累下來的。

  「識種尤多」,在你的八識裡頭種的這個種子特別多,無始劫儲藏的資料特別多,因此隨著那個塵緣的境界一來,你跟這個外面境界一碰著了,那你自然就說瞎話啦,你就亂蓋一番啦,你就虛構了,虛構我們俗話說就是瞎編,瞎編我們這裡聽了不習慣,就是自己胡亂編一套自己的說法。

  念公說昨天還有人給我帶話,那個內容全部都是瞎編的,這個很可怕!這是他多生的妄習,沒有辦法的,無始劫的這個習氣,不是剛剛才形成的,那是跟過去所帶來的都有關係,他習慣了,自自然然就會有這種表現。那麼下來我們再看一段經文:

橫行威勢,侵易於人,欲人畏敬。不自慚懼,難可降化,常懷驕慢。

  我們繼續看註解:

“「橫行威勢,侵易於人」。橫行霸道,仗勢欺人也。「欲人畏敬」者,欲令大眾,俯首聽命,唯我是從也。貢高我慢,不知慚愧,不自戒慎恐懼。難於教化降伏。故云「不自慚懼,難可降化,常懷驕慢」也。「慢」之罪惡,比於三毒,貪瞋癡慢,均屬思惑也。”

  因為他「謂已有道」,那麼他就「橫行威勢,侵易於人」,自己就作威作福了,自己也就虛張聲勢。「侵」就是侵犯,「易」就是輕視,對於別人他瞧不起啊,侵犯別人的名譽種種的。「欲人畏敬」就是希望別人都怕自己,恭敬自己。「不自慚懼」自己也不覺得慚愧,也不害怕。「難可降化」就是說這種人,你不容易降伏他,就是不容易教化他,他常常所懷的是驕慢驕縱我慢,那這樣子的人,你有什麼辦法能夠教化他呢?就算佛來了,也是沒有辦法啦,是不是?那麼接著我們再看經文:

賴其前世,福德營護。今世為惡,福德盡滅。壽命終盡,諸惡繞歸。又其名籍,記在神明。殃咎牽引,無從捨離。但得前行,入於火鑊。身心摧碎,神形苦極。當斯之時,悔復何及。

  我們繼續看註解:

“「賴其前世,福德營護」者,「營」字,據《一切經音義》乃衛也,即保衛之義。上述惡人能橫行一時,皆由前世之福德作為護衛,但「今世為惡,福德盡滅」。

望西云:「今依造惡,宿善滅時,善神捨去,故今世遭厄,此厄為痛。」

《凈影疏》云:「宿善盡滅,善神捨遠。身無依倚,多遭厄難,是其痛也。」”

  「賴其前世,福德營護」,就是因為他的前生還種了一些福德,這個「營」就是保護的意思Protect,保護的意思。這些過去世種的福德,現在還保護著他,可是他「今世為惡,福德盡滅」了,他今世再作惡,那個福德就沒有,就消滅了,在他的福德還沒有滅的時候,他還可以繼續在那邊作威作福,等到福德全消滅完之後,壽命終盡,諸惡就繞歸了,這個壽命就終了了,這個諸惡怎麼轉來轉去,最後都會繞著都回來了,都到他身上去了,就剩下這些罪惡了。下來我們再看一段註解:

“「又其名籍」者,「名」者名字。「籍」謂記罪之簡牘(簡牘類似今之檔案)。「記在神明」謂神明將惡人之罪行記入案冊也。

「殃咎牽引」。《會疏》曰:「無能他人牽我者,唯縛自業,自入惡趣故。」

「入於火鑊」。自入於獄火與鑊湯也。「摧碎」者,摧毀破碎也。「神形」者,精神與形體也。

《凈影疏》云:「惡業所牽,鬼神攝錄。將入惡道,受苦焦焚。」故云「苦極」。當此之時後悔莫及。故云「悔復何及」。”

  「又其名籍,記在神明」,而且他的名籍在登記簿上早就有了他,早就記在神明那兒去了,那就要等著受報了。「殃咎牽引,無從捨離」,他這個罪業罪報牽引著他,他是沒有法子捨離的,只能夠跟著業報走。「但得前行,入於火鑊」,就是說他入於所謂的「銅墻鐵柱,炮烙油鍋」,我們一聽這八個字就知道,就是在地獄受罪啦!這些罪業的牽引,只能夠走到這一個地步了。「身心摧碎」,身和心都摧毀,都破碎了。「神形苦極」是指他的神形,「神」是心神,身和心都是苦到了極點了。「當斯之時,悔復何及」,在這個時候你再後悔還來得及嗎?來不及了!所以這個就是第四樣。

  那麼下來接著我們看第五,我們先看一段註解:

“「五者」,此第五惡,古有二說:一者如前,明飲酒惡,乃凈影、嘉祥諸師之說。經文云:「耽酒嗜美」。後復廣舉餘惡,以明酒之過惡。二者以今之五惡,實攝十惡。

如義寂師云:「身業三惡,以為初三。口業四惡,合為第四。意業三惡,合為第五。」其意謂身業之殺盜淫,以為今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惡。口業之四惡為今之第四惡。此皆彼此相合。

獨此第五惡,凈影師等謂為飲酒惡;而義寂師謂為意業三惡,貪瞋癡也。清代彭際清氏亦同此意,於彼之《起信論》曰:「五惡之義,特準他經,配以十惡。其一惡者,殺業所攝。其二惡者,盜貪所攝。其三惡者,淫業所攝。其四惡者,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所攝。其五惡者,瞋恚邪見所攝。反是即為五善,亦名十善。」與義寂師之說,幾出一轍。蓋邪見生於癡也。

今解兼採兩說。首重五戒,故說第五是飲酒惡。復廣勸十善,故兼採後說。上之兩說乍睹似異,實亦無違。蓋好酒貪杯即是貪惡。醉後易怒,是為瞋毒。酒令神昏,飲之過度,甚至不省人事,是為癡毒。

可見飲酒一惡,常與三毒並行也。《資持記》明酒有十過。記云:「一、顏色惡。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瞋毒)。五、壞業資生。六、增疾病。七、益鬪訟(瞋毒)。八、無名稱。九、智慧少(癡毒)。十、命終墮三惡道。」其中第四第七即瞋,第九即癡。又世云:「酒能亂性」,指酒能迷亂人之心意與良善之本性,故令人造惡。今經云「耽酒嗜美」,本身即是貪癡二毒。是故飲酒一惡,實兼意業三惡。故上之兩說,唯開合之異耳。”

  那麼這個第五這點我們要說一下,因為要照一般排法就是,殺、盜、婬、妄、酒,這第五肯定說的就是那個酒戒是不是?那麼這裡提到「耽酒嗜美」,所以有一種解說就是說,這個是五戒裡面的,這第五樣說的是酒,那麼殺、盜、婬、妄、酒,這是一般的排列。

  另外有一些大德就說這個地方,實際不光只是說的五戒,而說的是十惡,是佛勸修十善的,因為身三我們前面說過了,口四也說過了。這個第五段說的是,不貪、不嗔、不癡,說的是貪嗔癡。那麼這麼著第五段實際說的就是十善了,那麼指的就是十惡啦!

  這兩種說法都對,所以我們就兼取,兩個都採取。我們既然要大家重視五戒,重視這個酒,也要知道這個不只是限於酒。這是廣論,裡頭很多很多話是廣汎的談了意業貪嗔癡。同時再進一步說,這兩者沒有矛盾。所以酒這個戒很重。

  以前南梅的兒子他就是不服氣,因為他喝酒,他就說佛這個酒戒定得不公平,定得太重了。

  現在才知道,這個酒它是很厲害的,因為酒這個事情,我們說酒能亂性,酒後就容易發脾氣,有的人就發酒瘋,這就是嗔恨嘛!那喝酒之後,人就糊里糊塗了,酒後說錯話,或者酒後昏睡,這個就是愚癡啊,就生愚癡啦!那麼酒後就放縱,平常能夠維持的事情,到酒後就控制不住了,就持不住了。還有就是亂性,男女關係有時候也因為酒,所以這個是貪。

  因此這個酒就能生出貪,能生出嗔,又能生出癡,所以就把酒跟貪嗔癡擱在一塊了,這不就是很合適了嗎?

  所以為什麼把酒戒定得這麼重?這也是防患於未然,什麼意思呢?就是佛是預防你會觸犯,預先的告訴你,就這個意思。好,我們看下來的這個經文:

【其五者,世間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業。父母教誨,違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無子。負恩違義,無有報償。放恣遊散,耽酒嗜美,魯扈抵突。】

  我們繼續看註解說:

“此下廣明第五惡之過患殃咎。「徙倚懈怠」者:「徙倚」指徘徊,「懈怠」指懶惰。蓋表心中猶豫,放逸懶惰,唯圖茍安自私,不能修身行善也。故下云「不肯作善、治身修業」。

「業」指正業。表惡人不肯自修其身,不務正業。其人對父母之教誨,則「違戾反逆」。”

  「其五者世間人民徙倚懈怠」,這個「徙倚」是徘徊,「懈怠」是懶惰。「不肯為善」,對於作善的事情,他就是拿不定主意,也不願意做。也不願意「治身修業」,自己克制自己,要修自己,要做一些正當的事業,這些他都不打算。下來我們再看註解:

“「違」指違背。「戾」者狠暴。故違戾具狠毒背叛之義。「反逆」者忤逆不孝也。父母有子猶如冤家,故云「不如無子」也。如是惡子,辜負慈恩,故云「負恩」。違背禮義,故云「違義」。”

  那麼這種人對於父母的教誨是「違戾反逆」,「違」就是違背,「戾」就是狠暴。這個道義「無有報償」,他對於父母之恩,他沒有回報,沒有償還。「放恣遊散」就是放縱遊樂散漫。我們通俗話說,遊手好閒,不務正業。下來註解再說:

“「無有報償」表對於父母之恩德,全無報答。「放恣」者,放蕩自縱。「遊散」者,遊樂散漫。「耽酒」者,好酒貪杯。「嗜美」者,愛食美味。又「耽」者取樂過度也。「嗜」者貪而無厭也。以上指肆情酒食,貪飲無度,正明酒惡。「魯扈」,義寂《述義》曰:「魯者魯鈍,謂無所識知也。扈者跋扈,謂縱恣自大也。」「抵突」見前「蒙冥抵突」釋。謂愚狂抵觸,無所了知,無所不作也。《輔行》曰:「魯扈等者,無慚不順之貌。」故「不識人情,無義無禮」。”

  這「耽酒嗜美」,就是好酒杯,就是喜歡喝酒。然後又喜歡吃好東西,「魯扈」這個正是說到酒了,所以這一段你說就是五戒,那完全是對的,這個酒戒應該要從這個地方指出來,這是佛禁止這五樣事情。

  但同時這段又說到十善,這裡同時也是廣泛的,意業上的貪嗔癡,也在這一段裡頭了。「魯扈」,「魯」是愚魯,「扈」是跋扈。這種好酒貪杯的人,他根本就沒有什麼智慧,他都是很跋扈的。「抵突」是衝突,以前這個講過,那麼這裡就不多講了。下來的經文我們接著來看:

不識人情,無義無禮,不可諫曉。六親眷屬,資用有無,不能憂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意念身口,曾無一善。不信諸佛經法。不信生死善惡。欲害真人,鬥亂僧眾。愚癡蒙昧,自為智慧。

  我們接著看下來的一段註解:

“「義」者,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禮」者,《禮記》云:「順人情者,謂之禮。」又《會疏》曰:「決斷是非,資宜而行,是為義。甄辨尊卑,不失其節,是名禮。」蓋謂能判別是非,所行合宜,是為義。能知尊卑大小,不違準則,是為禮。違反禮義,故云「無義無禮」。”

  「不識人情」就是不懂得人情世故。「無義無禮,不可諫曉」,你把好酒貪杯這個錢去報答父母嘛,去孝敬孝敬父母好不好?或者是救濟救濟窮人也可以嘛!所以他就是「無義無禮」啦!他沒有義氣,也沒有禮貌,沒有禮節,這些他完全都沒有。我們看下來一段註解:

“「不可諫曉」者,「諫」乃以道正人,即規勸之義。「曉」乃曉諭,以言說教人也。”

  「不可諫曉」,這個「諫」是用言語或者行動,勸告別人改正他的錯誤。那麼這種人你勸不好他的,你也不能讓他明白的,這個「曉」就是讓他明白。那麼下面有一段註解我們繼續看,繼續看完這段註解:

“「六親」者,父、母、兄、弟、妻、子也。又《顯揚大戒論》曰:「六親者,為身上三代,謂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身下三代,謂男女、孫男女、曾孫男女。」兩說不同。

「眷屬」者,《無量壽經鈔》曰:「六親之外,名為眷屬。」「資用」者,指資生所用之物,如財米等。如是惡子,於六親眷屬,所須維持生活之必需品,全然不顧。故云「資用有無,不能憂念」。

於父母之恩,師友之義,悍然不顧,無動於衷。故云「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

  那這裡就是說六親有兩種解釋:

  一種是指著父母、兄弟、妻子,叫做六親。

  再一種就說六親者為身上三代,就是你上面的三代,你的父母、祖父母還有曾祖父母,然後你下面還有三代,就是你的男的女的孩子、還有你的孫男女、還有曾孫男女。

  這兩種的說法不一樣,那我們不管它啦,反正都是說的至親。六親眷屬,六親以外的,就是眷屬了。

  那麼「資用有無,不能憂念」就等於說,這些有親的人這些眷屬,他們的資用,就是養生的資用,簡單說就是生活所需要的一切,有還是沒有?糧食夠不夠?冬天夠燒的暖不暖?還是不夠燒?衣服夠穿夠暖還是不夠暖?錢夠不夠花?不能夠替他們擔憂,替他們去想這些事情,就是這句經文「不惟父母之恩」,不去維持父母之恩,父母之恩你沒有報答,心裡頭沒有存這種,當然就沒有實際的行動。那麼有的是有心無力啦,自己沒有能力,但是他有這個心,那就很不錯了。「不存師友之義」就是老師跟朋友彼此的這種的義氣,心中就沒有這個東西,他不存這種想法。下來我們再看一段註解:

“「意念身口,曾無一善」,《魏譯》作「心常念惡,口常言惡,身常行惡,曾無一善」,是明身口意三,常作惡業,且未曾作得一善也。下復明癡瞋之惡。可證義寂師之說,實有所據。下「不信諸佛經法,不信生死善惡」正明癡過。不信佛法,撥無因果,此即一闡提也。”

  我們再看一段解釋。「意念身口」在自己的意念裡頭,在他的念頭裡頭,自己的身跟口。「曾無一善」,一件善事都沒有,然後他「不信諸佛經法」,諸佛的經法他是不信的,也「不信生死善惡」,善惡就是果報,生死這個輪迴,生死事大,生死之苦,你不但不想別人出生死,自己也都不管這件事。你看現在一般人很多都是不管這件事的,他們也沒有這方面的認知。他們就「今朝有酒今朝醉」,這是個形容詞啦,不是說每個人都必須得喝酒的意思。你看「今朝有酒今朝醉」,光是這句話就夠了,這就說明問題了。我們就常常用這句,師父常常用的就是四個字「混吃等死」,除了這個,那他還有什麼?每天早上起來就是無所事事,該去享受享受,該去幹什麼就去幹什麼,然後就一天過去了,天黑咯,天黑就是要睡覺了,然後就是做夢這個那個,明天一起來,又是repeat重複這樣子,一天等一天,看什麼呢?看哪一天死?就是這樣子,年老的就是這樣子,退休的也是這樣子,年輕的也是這樣子,沒有一個例外,所以這就是「混吃等死」。我們今天就以這個「混吃等死」,作為我們今天這堂課的結束。

  好,這些內容,這個濁世惡苦的第五惡,主要講的就是貪嗔癡三毒。那麼這些內容下來還有,我們今天就暫時學習到這裡。好,我們今天這個課就一起學習到這裡。非常感謝大家的出席,阿彌陀佛!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purelandcentre&aid=18033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