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112集
2024/02/21 22:54:01瀏覽130|回應0|推薦1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112集

  我們繼續來探討〈濁世惡苦〉第三十五品說的五惡的第五種,就是飲酒惡,同時這也是廣泛的談到了意業貪瞋癡,這方面我們昨天談了一些。今天我們繼續看註解「欲害真人」這句的解釋跟其它,我們來看註解:

“「欲害真人」,《魏譯》作「欲殺真人」,《漢譯》作「欲殺羅漢」。《玄應音義》曰:「真人是阿羅漢也。」又《法華疏記》云:「真是所證。證真之人,故曰真人。」殺阿羅漢即為五逆重罪。

又「鬪亂僧眾」:「鬪」者,鬪諍也。「亂」者,錯也,作逆也。按此即五逆中之「破和合僧」。對於和合如法修行佛道之僧眾,以手段離間之,使之鬪亂,令廢法事,名為破和合僧。

《阿闍世王問五逆經》云:「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為此五不救罪者,必入地獄不疑。云何為五?謂殺父、殺母、害阿羅漢、鬪亂眾僧、起惡意於如來所。」此五乃無間業,感無間地獄之苦果。以上明癡瞋之惡。”

  「欲害真人」,這裡說的「真人」是指羅漢。所以這種情形發展下去,那麼這種好酒的人他就沒有這些個正當的東西了,他就胡作非為了,還有什麼事他不能做呢?「鬪亂僧眾」是對於僧眾,他就破和合僧,給他們挑撥離間,讓他們鬥爭,現在有很多人喜歡幹這種事,給他們挑撥,讓大夥兒不和,在現在的佛門這種事情最普遍了。

  要知道這個僧團指的不只是一個道場,一個寺廟,一個單位,而是廣泛的指所有的和合眾。「自讚毀他」這個就是破和合僧,也就是破壞僧團了。所以有一句話說:「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所以這方面大家不太重視,我們就不舉例子了,這都是五逆罪,希望大家要小心防範。好,我們繼續看註解:

“「愚癡蒙昧」以下,皆正明癡惡出生之痛。「蒙昧」者,無知也。愚癡無知,反「自為智慧」,自以為是,實為愚癡之極。又因愚癡,不信三世因果,故不知此生之所從來,亦不知死後向何處去。

不明因果,不信輪迴。不知利他,唯圖自利。故待人接物「不仁不順」。(莊子曰:「愛人利物謂之仁」,「順」者,和順。)唯知自私,故「希望長生」。

如是之人心愚行劣,雖「慈心教誨,而不肯信,苦口與語,無益其人」。蓋因如是癡人,心中茅塞,雖聞良言,不能領解,此正顯癡毒所招感之苦痛。

故《淨影疏》曰:「現有愚癡,闇障覆心,無所知曉,以之為痛。」蓋謂愚癡覆心,故蒙昧無知,此實為人生之巨痛。”

  「愚癡矇昧」,這是指種種的愚癡矇昧的行為。「矇」是愚矇,「昧」是暗昧,愚昧。這樣子愚癡,他自己還以為是智慧,還覺得自己很聰明,所以越是自己覺得自己是有智慧的人,往往就是最愚蠢最愚蠢的人。好,我們繼續看經文:

不知生所從來,死所趣向。不仁不順,希望長生。慈心教誨,而不肯信;苦口與語,無益其人。心中閉塞,意不開解。大命將終,悔懼交至。不豫修善,臨時乃悔。悔之於後,將何及乎!

  下來是註解:

“「大命將終,悔懼交至」。義寂云:「生死為大命,窮逼為小命。」「悔懼」者,望西云:「悔懼等者,命欲終時,獄火來現,見此相時,生懼生悔,悔懼俱臨,故云交至。」

獄火逼身,是為燒也。人若不於有生之年,預先修善,至命終時,方始悔恨。但為時已晚,後悔莫及。「豫」即預,為預先之義。”

  「不知生所從來」就是生從哪兒來他不知道,那麼你們知道嗎?你們也不知道,師父我也不知道,因為我們沒有宿命通,我們怎麼會知道呢?你也不知道你前世是從哪裡來的?所以一般人都不知道,只知道我是從我媽媽那邊來的,還有呢?

  「死所趣向」死後到哪兒去?這個事情可是一個切身的問題,這是大事。所以師父記得,我們尊敬的淨空老和尚,他就把那個「生死事大」把它變成「死生事大」,這個師父很認同,死了之後到那裡生?這是大事,將來要到哪兒去?總得有個去處啊,這不能不想啊!不想也得有個去處啊!你看人在生前不都是總想挑個好點的事,挑個好一點的地方,挑好一點的結果嗎?都是要挑挑揀揀,我們說都在為自己打算,唯獨這個死後的事情怎麼不挑一挑呢?你挑一挑看,你要到哪兒去呀?一般人哪裡會想到這件事情?都是在一天過一天,都是在「混吃等死」,認為死了就完了,還有什麼呀?就你們這些佛教才知道有那些死後的事情。所以沒有佛法的認識,就是這樣。

  記得念公說過這麼幾句話,很好非常好!大家聽聽:說任何一個人,如果不願意醉生夢死,一直糊塗到進去火葬場。那就首先必須明白一件事,為什麼要活著?活著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這句話就是這裡說的意思,要思考「生所從來,死所趣向」,最重要的還是後面那句,「死所趣向」死後去哪裡?

  我們要知道在淨土法門,這件事情是可以自己來安排,自己來決定的,這種事情慈淨老師說得最多,也說得最透徹。所以不知道的人往往說,慈淨老師都是說一些死的事情,其實老師真正的用意是在告訴大家,死後去哪裡生的重要,就是這裡說的「死所趣向」。

  之前還有聽到同修說,尤其是過年過節,最好不要播放《娑婆生死書》視頻,為什麼呢?有忌諱,避忌談死。

  還有師父這個剃度師,每一次到那個怡保見到他,他跟師父還有跟師父旁邊怡保的夏老師,就跟我們兩個講,哎呀!你們不要時常講死的事情,時常都講死,他也很忌諱。

  這個就是不明白死後去哪裡的重要。

  「不仁不順」說的是沒有仁愛之心,不能和順。「希望長生」就是希望能夠長生不老。所以呢,這幫人一聽說練氣功能夠祛病延年,這已經跟瘋了一樣的,多少人就跟在那兒一起練,一群一群的,一對一對的,都在那兒練氣功,他就是想多活幾年嘛,他就是留戀這個肉體,希望在世間還可以多喝幾杯,那幾杯還是昨天說的「今朝有酒今朝醉」。

  師父常常都在強調,這個色身一定會滅的,給你活一千年也是個肉身,只有它裡面那個才是永遠不會消滅的。

  下來看這句「慈心教誨而不肯信」,你很慈心去教訓他去勸他,他不肯相信。「苦口與語」就是苦口婆心地跟他說,結果怎麼樣呢?「無益其人」,對於這個人一點好處也沒有,他聽不進去啊,什麼原因呢?就是這句話「心中閉塞」,他心中是一個滿器,他那個瓶子有個瓶塞,你往裡面給它倒甘露,你倒不進去啊,倒不進去叫做「閉塞」,他已經給自己block塞住了。「意不開解」就是這個意識裡頭,他堅持自己的見解,堅持自己的看法,不能開解。「大命將終」等到壽命完的時候,這個時候後悔和害怕都來了,「不豫修善,臨時乃悔」不預先修善,到臨時你再後悔,佛說「悔之於後,將何及乎」,在後頭後面你再後悔,你還來得及嗎?後悔莫及了!下來註解有一個小註說:

“上段總結前五惡、五痛、五燒。”

  前面那一大段就說的是這五樣事情,五惡就是殺盜淫妄酒,我們在前面都解釋得很清楚了,五痛是花報,五燒是果報。所以這裡頭有因有果,你造的惡因,這一生所得的一切不如意的這個就是痛,我們生活會很痛苦。燒是什麼呢?燒是講將來三途的果報。可見得造作惡業不僅僅現前,現前叫花報,將來果報更苦。我們繼續看接著下來的經文:

天地之間,五道分明。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

  接著是一段註解,念公主要是引了《會疏》跟《箋註》的註解來幫助大家理解這段經文,我們看註解:

“「天地之間,五道分明」者,《會疏》曰:「天地則所依器界,總標三界。五道則能依有情,善惡通舉。苦樂因果,人人常見,故云分明。」又義寂云:「天地之間,五道生死,因果分明。」

表因必有果。如是業因,如是果報,一絲不爽也。

「善惡報應」。「報應」者,《箋註》謂「有施必報,有感必應」也。故現前所得之禍福,皆是宿因之報應。

《會疏》云:「善惡約因,報應約果。因有善惡,果感苦樂。形聲影響,毫釐不差。」影必隨形,回響隨聲,一絲不爽。業因果報,亦復如是。

「禍福相承」。「承」者《會疏》云:「受也,繼也。」蓋宿世業因,善惡夾雜。故後世受報,或先樂後苦,或先苦後樂。苦樂相繼,禍福相倚,故云「禍福相承」。

作善得福,造惡得禍,皆是自作自受。故云「身自當之,無誰代者」。”

  所以天地之間總起來說這個五道分明,這五種道路是分得很明白很清楚的。「善惡報應,禍福相承」,修善得福,修惡得報,你來生這個善惡所做的都得了福跟禍,兩者都有,所以來生乃至有福又有禍,是相接著而來的,因為這一切我們眾生過去所做的都不單純,不是單一的只有惡或者是只有善,這當中很複雜,所以你看往往好著好著,忽然間又壞了,壞著壞著,忽然間又有點好事來了,這就是因果很錯綜在裡頭,所以沒有絕對的壞,也沒有絕對的好,更沒有一直都是好,或者是一直都是壞,所以要以平常心對待這一切就對了,知道這都是因緣果報,也都是自己作就要自己受,「身自當之」都是你自己要來承當,沒有誰能夠替代你的,該生病該開刀甚至於要受種種的折磨,甚至於有人身上插了五根管子,插了很久很久,這個是念公說的有一位法師,他插了五根管子,因為太痛了,插得他不可忍耐,受不了就自己拔掉,拔掉之後,別人又給它塞進去,這麼長的管子都是血,這個苦沒有人能夠替代你,只有你自己來承當。下來又是經文了,我們看經文:

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

  下來註解引了《會疏》以及義寂兩位大德的解釋說:

“從「善人行善」至「從冥入冥」六句,綜合《會疏》及義寂師意,釋曰:善人者種善因之人。來世生尊貴家,身形端正,緣境和美,身心適悅,是為「樂」。復又明達,樂善好施,是為「明」。

若更多作善業,勤修福慧,乃得生天。其更善者,則念佛生西等等也。是云「從樂入樂,從明入明」。”

  「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這句就說明善人所行的都是一些善道,所做的都是一些善的事情。「從樂入樂」說明他這個行善本身就很快樂,所以說為善最樂,什麼最快樂呢?你做善事最快樂。那遠遠不是喝那一杯的味道啊!念公常常說「那一杯」指的就是「飲勝」,指「今朝有酒今朝醉」那個。你今天真正幫助了人,今天真正是做了好事,是利益了眾生的,這個是最快樂的,這還是說的世間的快樂,這個快樂是短暫的。

  「從明入明」是從光明再入光明,我們行善,這就是從樂再得樂,繼續又再修善,你這就是光明了,再進一步最後能得到往生,極樂世界那就是「從明入明」,那就是永久的光明了,生極樂世界是得大光明的法樂。

  下來就是反之,就是相反的,相反的就是「從苦入苦,從冥入冥」,請看註解:

“又惡人造惡業,種惡因,得惡果。故生卑賤之家,形容枯槁,飢寒交迫,逼惱身心,是為苦。復愚昧無知,不信正法,不行善事,是為冥。倘更多作惡業,死墮惡道,故云:「從苦入苦,從冥入冥」也。”

  那麼這個說的是相反的,就說到惡人了,惡人可不是這樣了,惡人他就行惡,那就是「從苦入苦」了,因為他做的都是苦事。

  所以前面念公就說過了一次,他說我在年輕的時候看見這些人在狂歡,始終都覺得他們很可憐,所以親戚有許多什麼典禮後來找我,我都不去了,這個「我」就是念公啦,他說他年輕的時候不能做主,媽媽說要帶著去,只好跟著去,到了要徵求我意見的時候,我就一律都不去,這些結婚什麼什麼的,我看的都是苦,那些什麼狂歡什麼喜事,都非常的可悲!

  你不要等席散人空,師父我出了家之後,對這種事情更是抗拒,所以慈淨老師說師父喜歡熱鬧。其實不然。所以你看我選擇獨居,在山上幾年,我都是一個人,現在也是,啊!清淨啊!看到這些人這些事,內心會起煩惱。這個事情跟大家說過了,看他們一個兩個都是在混吃等死。後來就轉了一個念頭,在心裡面說要救他們,而且都要救,當然不是現在,現在的能力範圍是能救一個是一個。

  所以他們這些人所做的都是苦事啊!沒有佛法都是苦,有佛法也苦,不是佛法本身的問題,是沒有善用佛法,法不入心。世間人就更是茫茫然了,那就更苦了!「從苦入苦」,來生要受更大的更苦的結果,最後入到地獄去了,入到地獄之中,更是互相的殘殺,就好像地獄中的牛頭馬面要來責罰你一樣。而地獄中的眾生,你碰了我,我碰了你,都會互相的報復,像什麼呢?就跟我們在擠公共汽車的時侯,你捅我一下,我捅你一下,最後就要掏出這個三棱刀子來紮一刀了,他的苦就是這樣。

  我們放生的時候你看,你將那些麻雀那些鳥,都給牠們擠在一個籠子裡面,牠就互相的鵮對方的腦袋,都鵮破了,鵮這個字很少看到,就是啄的意思,廣東話說「篤」的意思。因為牠很苦,牠不能飛,牠就很恨,彼此互相就啄,啄成一個一個腦袋都是破的。在地獄裡面更是如此,那就是「從苦入苦,從冥入冥」,入在幽冥裡頭,就一天比一天黑暗了。最後就說了,那就是這句經文,我們繼續看下來的經文說:

誰能知者,獨佛知耳。教語開示,信行者少。生死不休,惡道不絕。如是世人,難可具盡。故有自然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世世累劫,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

  下來繼續看註解:

“經中繼云如是六趣生死因果,其理幽深,非九十五種外道所能知,唯我世尊,獨知其原。故云「獨佛知耳」。

佛垂教化,開顯真實。但眾生愚癡,不信不行。故云「信行者少」。

是故世間「生死不休,惡道不絕」。世人不信佛誨,作惡不已,此下,「故有自然三塗……痛不可言。」等句,正明燒也。”

  以上說的這種種情形,誰能夠知道呢?這裡說唯獨佛知道,所以這些事情只有佛才能開導我們,才能真正的徹底的說得出來它裡面真正的原因,佛就用佛的教言開示眾生,也就是佛的言教,這些言教都在經典裡面。

  但是能夠信能夠接受的非常少,尤其我們現在學的是圓教的內容,接受的人更是寥寥無幾。師父開始的時候就覺得有點難過,甚至有點失望!後來就慢慢習慣了,知道這個沒有關係,本來就是越殊勝的法,能接受的人就很少,這是很正常的,所以「信行者少」。

  因此就「生死不休,惡道不絕」,這個生死輪迴就non stop沒有休止了,老要輪迴,這個惡道就不會絕了,這個老要輪迴不是老了才要輪迴,常常就是說一直都在那輪迴,所以這個惡道就不會絕了,一直都有惡道,所以這個地獄永遠就不會空啊,所以地藏王菩薩就沒有機會放假了。

  「如是世人,難可具盡」這樣的世間人是說都說不盡哪!所以自然而然它就有三惡道,無量的苦惱,大家都在這當中裡面輾轉,沒有停止。

  「世世累劫,無有出期」經過多少世多少劫,沒有能出去的時候。出去也就是出離六道的意思。

  「難得解脫,痛不可言」,不容易得到解脫。這個痛苦是不可說了,說不盡啊!

  那怎麼辦呢?總是要有一個方法呀!那到底有什麼方法呢?當然佛將惡的一面說了,那一定會勸導我們走到跟惡相反的那一方面去的,這是肯定的嘛!所以我們看註解就說了,我們看註解:

“末勸翻轉五惡,而成五善。”

  將前面說的五惡轉過來,那就是五善了,所以經文就說:

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譬如大火,焚燒人身。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

  我們繼續看註解有一小段:

“「譬如大火,焚燒人身」,此喻五燒也。若人能於五痛五燒之中,專一其心,制止意業之三惡。”

  這是說的「如是五惡、五痛、五燒」這五樣事情像什麼呢?「譬如大火,焚燒人身」就好像著了大火了,活著在燒你,燒這個人的身體呀!

  「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是說如果這個人能夠在這種世間,在這種五惡之中能夠「一心制意」,「一心制意」這四個字大家要注意,所以我們常常就提這句「慎勿信汝意」,這就告訴你,要「制意」,要自己管著自己,管什麼呢?管你自己的「意」呀,這個「意」簡單說就是,你的起心動念。首先就是要「一心制意」,「制意」就是要能夠發現自己的毛病到底在哪裡,人人都有一個毛病,可能還很多,個個都不一樣,沒有一個人是一樣的。

  所以你先要把那個主要的先找出來,不要去管那些枝枝葉葉的,你不能等開悟,這個事情要在開悟之前。就是說在我們修淨土念佛的人,要在臨終之前就要做好準備了,應當把它做到最足最足,那到底是那些事情呢?自己要知道自己思想上見地上的病在哪裡?但是這一點很不容易,一個人要認識自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你的妄心它就是叫你不容易認識你自己,所以就叫做自欺欺人,這句成語是這個意思嘛!他先是自己欺騙自己,得把你自己先給騙住了,你然後才可能去欺騙別人,沒有一個人不是自欺的。

  所以「自知之謂英,自為之謂雄」,你要是能夠自知,能夠自為,就是英雄人物了,就不是普通人了。你不能自知,所以要自知,要制住這個意,再說得白一點就是,不要整天胡思亂想,好好的管住自己的這個念頭,將他轉移到正法上頭來,轉移到聽經聞法這上頭來。尤其是退休的人,師父常常都特別針對退休的人,常常要這樣子來勸他們,退休的人最容易胡思亂想,為什麼呢?因為太閑空了,想多了,就很容易想到死這方面去了,所以要用佛法來對治,要念佛,念佛心就安了,「一心制意」,就是要你整個的心就在辦這件事,叫做「一心制意」。你不是二心二意的,不是可有可無的,你整個精神就要集中來管這件事,要制你的意,管管你的這個念頭,你今天想要制你的意,你就先要問,我的意到底是什麼毛病?你不知道你的病你怎麼治啊,是不是?你要是開刀,你把那個好的地方給拿掉了,那個病還在那兒,這樣有用嗎?只有更壞,所以要「一心制意」。那怎麼做呢?下來的經文佛就告訴我們,我們看經文:

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誠。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可得長壽泥洹之道。是為五大善也。

  我們繼續看註解:

“端正身心,言行如一,誠實不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則能得福,度脫生死。《會疏》曰:「尋言起行,以行踐言。是名言行相副。副,助也,稱也。」”

  「端身正念」這個身要端,念要正。「言行相副」就是你所說的,你所行的,要「言行一致」。「所作至誠」,就是要誠懇。不要虛假,這個虛假是很壞的事情,我們這裡倒沒有人有這個毛病,特別喜歡虛假,但是確實有這個習氣,他這個習氣很重,他幾乎很自然的,他一說就是說假話,好像是理所當然。

  所以這個事情大家就是說,我們知人也得知己,自己要照照鏡子。現在幸虧我們這方面還不是很嚴重,所以眾生難度就在這個地方,所以要「言行相副,所作至誠」。那如何要「獨作諸善,不為眾惡」?告訴你要作諸善,不要眾惡,就是惡事都不做了,這樣你就可以得到度脫了,度脫之後,你就可以得到福德,你行善得到善報,這個是最後「可得長壽泥洹之道」,這是最好的果報了。好,我們看註解說:

“「長壽」者,長生也。世間焉有長生之事。唯證無生,則不生不滅。故離世間生死,方是真長生也。「泥洹」即涅槃,圓證三德之至果也。就淨宗而言,即究竟寂光也。如是之善,稱為大善。”

  這句「長壽泥洹之道」就是你要往生了,就都是無量壽了,最後都要成佛,這個是涅槃之道。「是為五大善也」,所以反過來,把五惡倒轉過來,就是五大善。我們繼續看下來一段註解說:

“本品廣明善惡果報。《觀經》三福中「深信因果」,亦正以此為勸也。世人愚癡不重因果,或更狂妄,撥無因果。故諸經中,反覆教誨也。

又《吳譯》曰:「諸欲往生阿彌陀佛國者,雖不能大精進、禪定、持經戒,大要當作善。」

彭際清居士曰:「十善本為天業。今以念佛因緣,迴向極樂,即轉天業而成淨業。何以故?念佛之人能轉惡業,何有天業而不能轉。」是故修淨業者,當盡己力,兼行眾善也。

且所謂帶業往生,其業蓋指宿業也。宿世惡業雖未全消,但仗佛本願,及持名妙德,故可帶業往生,不更惡趣也。(彌陀第二願曰:「來生我剎,受我法化……不復更墮惡趣」)。

但所謂帶業者,只限宿業,而決非現行之業。如《涅槃經》中,廣額屠兒,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故知成佛,必須放下屠刀也。若行人習淨,一面念佛,一面作惡,如是修淨,決定不能往生也。”

  這一段主要說的是人天乘,一個人如何做好人,如何行善,如何依教奉行。所以你看佛法這個五乘法就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跟菩薩乘。佛經的翻譯到了中國,中國人就把人天乘的法沒有怎麼翻譯,因為中國有孔老之教,人天乘基礎已經很好了。

  實際上佛法整個的是五乘,所以我們常常說《無量壽經》怎麼會沒有教你如何作人呢?而且是佛教的,不是世間的聖人教的。因此一部《無量壽經》,五乘佛法都在裡面了,而且還一直通到一佛乘,從作人到作佛。你找找看,有哪部經有這麼齊全的?簡單說就是,從幼稚園到博士班,都用同樣一個課本,這就是常常師父用的這句話,就是「照真達俗」。下來註解說:

“又有以行善為人天乘,而輕之者。唐鳥窠禪師以吹布毛示弟子會通,弟子悟入。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示白居易。白云:「此二句三歲小兒亦說得。」鳥窠曰:「八十老翁行不得。」

以此二句為淺、吹布毛為深者,白居易也。以此二句與吹布毛平等無二者,鳥窠禪師也。一迷一悟,何啻天淵。若是圓人,法法皆圓。人天乘即是一佛乘。又何能輕之耶?

淨宗之妙,在於照真達俗。若廣行眾善,則造福於當前之社會,且成為淨業之助行。復深信願,持佛名號,則自他兼利,常樂無極。”

  所以有人對於這個人天乘就輕視,輕視就是看不起的意思,說這個是很淺的佛法,是不是?聽了這句話,大家也許想想,師父好像也是有這種想法,其實不然。師父我是要讓大家一直維持在圓教的水平,而圓教當然也就包括了人天乘了,所以不是看不起人天乘。

  跟著下來要說的這個公案有不同之處,下來念公就舉了一個公案:當年這個鳥窠禪師,弟子會通就要跟他告別了,會通在鳥窠禪師那邊待了多少年,最後待不住,要走了。鳥窠就問:「你為什麼要走啊?」那麼這個會通就說:「我要到別處去求佛法去了。」鳥窠就說:「哦!你是為這個啊,你怎麼不早說呢?你要求佛法,我這兒也有啊,你怎麼不早說呢?」弟子會通就趕緊磕頭求,鳥窠就在他身上找找找,在衣服上就找到一根布毛,然後一吹,師父要帶一點效果,但是不能太用力,這個麥克風會有,會變成這個樣子,這個一吹就把這個布毛給吹走了,這樣子會通就開悟了,怎麼開悟的?師父也不知道。

  所謂吹布毛這個事情就讓白居易給聽到了,那個時候正是白居易他在寫《琵琶行》的時候,白居易正在那兒聽到了,就趕緊上山去見這個鳥窠禪師,他也希望鳥窠給他吹吹布毛。可是這個鳥窠就告訴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就輕視這兩句話,心裡很不滿意。他說:「這兩句,三歲小兒也說得。」三歲小孩也會說。可是鳥窠禪師就說:「三嵗小兒也說得,可八十老翁行不得!」你說三歲小兒都會說,八十歲的老頭他也未必做得到。因為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了,惡你都不做,眾善都奉行了。

  所以你別小看這個,我們到了八十歲也未必能做得到啊!所以這裡就有一個分別了,以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兩句話是淺,吹布毛是深,這就是白居易的看法。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跟吹布毛,這兩樣是平等,那是鳥窠禪師的境界,鳥窠禪師並沒有瞧不起人,不是因為你來的是太守,他是隨機說法,這個對於你正好嘛!但是這一迷一悟,就有天淵之差了。

  所以說如果是法法都圓,那人天乘就是一佛乘,所以我們對於人天乘這一點,我們應當有個提高的認識,但是你必須要是真正能夠站在圓教的位次才行啊,不然師父以前講過的話就要收回了,是不是?因為我常說,一般的佛法淺,只有圓教深,這個淺深要這麼來分的,所以不要到最後讓師父自己自打嘴巴,那就不行了,是不是?下來我們繼續看註解:

“又此品廣明濁世惡苦。雖只廣陳事相,實則圓顯一心。心穢則土穢,心惡則趣惡,一一無非自心所現也。經中詳明兩土淨穢,令知欣厭。

《彌陀要解》云:「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而自心淨,理應欣求。厭穢須捨至究竟,方無可捨;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

妙宗鈔云:「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即是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

《要解》之說,事理圓融,妙契中道。”

  實際上這一品所說的濁世的惡苦,種種這些惡的事情都是事相,對不對?實在也是圓顯自己的本心。我們不要以為只是極樂世界那種莊嚴,是「託彼依正,顯我自心」,那些依正都是顯我們的自心。

  但是《地藏經》裡頭那些種種的地獄現象,那些銅牆鐵柱,也都是自心,所以這裡頭所說的這種種,也都是自心。

  所以《彌陀要解》就說了,「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自己感召的這個穢土,這個穢土就是自心所感的。自心的穢你當然要捨掉啊,哪裡有人喜歡那個骯髒的東西呢?你當然要捨掉,你自己心裡頭為什麼要它髒呢?那是愚癡的人啊!

  然後說「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因為是自心淨,那當然我要求,而且還要保任哪!所以你這個厭穢須要捨,捨到究竟,沒有可捨了。欣淨土也必須要取到究竟,也沒有可取了,要到這個時候,這個取捨到極點的時候,跟這個不取不捨亦非異轍,就是也沒有兩樣。

  有人又要問了說,這麼來談欣厭有取有捨,是不是執著啊?你這是不是也就是分別嘛?要取極樂,捨娑婆,對不對?這不是分別了嗎?你不是說平等嗎?你要一個,不要另外一個,那你還平等個什麼呀?

  所以要來理解這個道理,是不容易的。所以說你如果不是圓教的行者,這種道理你連聽的機會都沒有,這個道理就很深入了,大家要慢慢的來領會。

  說欣厭到了極點,跟那個不欣不厭,equal平等。也就是取捨至極,跟那個不取不捨,「平等」。

  這個地方有兩個解釋來解釋這句話,一個是圓瑛法師的解釋,另外一個是念公的解釋,我們來看看,圓瑛法師的解釋跟念公的解釋不一樣。

  圓瑛法師他的書裡頭,他就解釋這個道理說:你生了極樂世界了,你還有什麼可取的?沒有再可取的了。你到了極樂世界,再沒有這些惡了,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的名,何況有實呢!都沒有了,也沒有什麼可捨的了。所以你就取捨至極,到了極樂世界,離開了娑婆之後,你無可取,也無可捨了,所以它就是一樣了。這是圓瑛法師的解釋。

  下來我們看看念公另外有一個解釋說:你取捨之極就是當你念佛的時候,你孤零零的就剩下這一念了,哪一念呢?就是那摩阿彌陀佛...那你跟那個一切都能照破的都能夠平等了,一切無所執著,無所執無所著了,你那個念,不也就是什麼也是無所執著了?你只有這句那摩阿彌陀佛...所以這兩個就平等了。所以阿彌陀佛是大慈悲大智慧大願之王,如果叫你從不取不捨入,你沒有辦法入,一般人哪裡可能做得到是不是?當然也可以,但那個是豎出,就難了,它這個過程有好多好多的歧路,你取捨之極這個就容易入。所以念公說小孩我就可以告訴他,開始你就想極樂世界啊,你就取極樂世界,然後娑婆你就捨,真正把它真的做到最登峰造極了,做到頂點了,娑婆我沒有什麼可以留戀的了,我這顆心就是要到極樂世界去,一心就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就這麼一句跟著一句,那麼你就「暗合道妙,巧入無生」你就暗暗的合了這個道最妙的地方了,你就達到「無生」了,你就暗合了,這就跟那個證入的人就是一樣的了。

  如果不從事上這個方面來取捨,沒有欣慕極樂,沒有厭離娑婆的心,只是說不取不捨,這個不但不高,而且這個有毛病,這叫做「執理廢事」,你執著了理,廢掉事了,你這個理就不是圓的理了,所以你這個理也要打個問號了。

  如果你能夠了達全事就是理,全波就是水,波是事相,水是本體,波是什麼?整個波是什麼呀?不都是水嘛!所以「若達全事即理」,你取也取的是理,捨也捨的是理,你這個一取一捨,無非法界。

  所以蕅益大師這一段話是非常殊勝的!蕅益大師九天寫出來的《彌陀要解》,所以這個是從大光明藏當中自然流出來的,九天寫出這麼一部偉大的著作。

  下來還提到這個憨山大師,他寫這《楞嚴經通議》,只要是從腦子裡面出來的東西,他都全都不要了,都不能要了,所以這才真正是「慎勿信汝意」,因為腦子裡頭出來的都是「意」,都是意識,都是八識,都是第六意識所分別的東西。所以念公說大家都想寫幾句東西,那是不知道你那個東西沒有價值啊,因為是從你腦子裡面出來的。除非像人家憨山大師腦子裡面出來的東西不要,那才寫出那幾句,那句句都是可以要的。當然你寫自己的心得分享這個是例外,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像憨山大師這樣,那就沒有人敢寫心得了。所謂心得就是自己的意思,只要對大眾在法上有幫助的,都可以接受。

  那我們就將這個濁世惡苦第三十五品詳細的給大家講解了。那麼下來我們緊接著就看這一品叫:

〈重重誨勉第三十六〉

  第三十六品,那麼這之前跟大家講了這個娑婆世界的五惡五痛五燒,所以佛就無量的慈悲,再三的勸告,這個悲痛是難得解脫,痛不可言哪!所以底下那個就將真實的真相說出來了,佛就將那個事實的真相說出來了,那跟著一定有給我們指示一條路,就是要給大家指出方向做為救度,告訴你要避免五惡五痛五燒。那麼底下就說了要「一心制意」等等的。

  下來這兩品第三十六跟三十七,就是這一個的繼續,所以底下〈重重誨勉〉,就是佛一遍再一遍,一層再一層,一重再一重的來進行勸告,勉勵大家要「止惡行善」。好,我們先看一段註解:

“本品為折伏眾生惡業,而示誨勉。首顯惡因惡果,令知畏懼。末勸端正身心,不忘功夫,以免敗悔。”

  我們先看開頭的第一句經文:

佛告彌勒:吾語汝等。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輾轉相生。

  一開口就是佛告彌勒,因為這裡還是彌勒當機,他是未來的佛,也就是現在的佛囑咐未來的佛,對他說:「吾語汝等」我跟你們說話呀,我告訴你們哪,那不是只對彌勒一個人說,彌勒當機是代表大眾,這個「汝」也包括我們在座在聽的,所謂聽者有份,所以常常說要這樣來聽講來學習才親切。要不然就是事不關己了,那你就白聽了,那這個機會也當面錯過了。就是佛告訴我們說這個,「如是五惡五痛五燒」這樣的五惡五痛五燒,它是「輾轉相生」,因為你造了五惡,現世受報名為五痛,來生受報名為五燒,這是由惡而生痛,再生燒,它是這樣輾轉不息的。下來的註解,再加強這個意思。好,我們看註解:

“上明五惡、五痛、五燒相生之禍。《嘉祥疏》曰:「展轉相生者,明三毒。不除惡,惡不絕,苦果不息。」

又《會疏》曰:「五惡是因,勤苦是果。依果誡因,展轉相生,現(世)痛後(世)燒,相因而生故。」

兩說俱明「相生」,但未詳明「輾轉」之義,淨影、憬興與望西明之。

望西云:「初明惡生痛燒。次明燒生惡痛。」淨影云:「初明從惡生痛生燒。下明其從燒生惡生痛。」憬興同焉。是謂惡與痛燒,互相輾轉而生。

惡生痛燒,故入惡趣。但惡趣眾生,三毒彌甚,故燒復生惡痛。如雞生蛋,蛋又生雞,彼此輾轉而生,何有已時。”

  這個「輾轉相生」是什麼意思呢?「輾轉」就是反覆的,像輪子似的轉過來又轉過來,反覆不停的。「輾轉相生」是說,這個痛跟燒又能生惡,上次已經說過了,說那些鳥啊螃蟹啊,你把牠擱在一起,就互相的鬥,牠在很苦的時候,牠就互相的殺傷。

  所以在地獄之中,地獄中的眾生就是這樣互相的殺傷,這是地獄中苦的一個原因,他彼此都在極端痛苦之中,所以誰碰到誰,一下都不可能忍耐,那就是要加倍的來報復,所以他在痛燒之中,他並不知道能夠悔恨,而是更增加他的瞋毒,癡愚的毒。你看地獄裡面銅床鐵柱,那個都是燒紅了的銅柱子,地獄的罪人是怎麼爬上去的?這個我們七寶同修也聽多了,現在再聽一遍也不嫌多,是沒有人逼他上去的,他是怎麼去抱著那燒紅了的銅柱子的呢?不是須要小鬼把他推上去的,是他自己去抱的,因為他看見的是美女,這個燒紅了的銅柱子是美女啊,他就過去一抱,啊!就渾身燒死了!燒死之後,他並不因為這樣子明白過來,說下次我再也別去抱那個柱子啦!可是他馬上又活了,之後他又看見還是美女,又過去抱,抱了又燒,燒死了又活,活了又抱,抱了又燒...沒完沒了的,所以不會因為這種燒這種痛,而使他能夠明白過來,只有更增加他的毒他的癡他的恨,所以這就是「輾轉相生」,「輾轉相生」就是蛋生雞,雞生蛋...下來是經文了,我們看這句經文:

敢有犯此,當歷惡趣。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眾見之。

  我們繼續看註解:

“故下云「敢有犯此」,「此」者惡也。敢犯惡者,必當永劫輾轉於惡趣之中。故云「當歷惡趣」。

「歷」者經歷。惡趣是作惡自招之果。故舉果相,以誡眾生令止惡因也。

「或其今世」至「示眾見之」,明五痛也。乃現世之華報也。”

  「敢有犯此」就是說如果你敢犯這些五惡,五惡大家要知道,這裡頭就包括了喝酒。大家都認為這喝酒是很風雅的事情,也是很愉快的事情,是不是?那麼這樣子你也是犯了,你敢犯這個還是犯戒。所以之前有的說你喝酒沒有喝醉,就沒有事。但是你想想,喝酒就是要醉才痛快啦!要不然這句話就不成立了,什麼「今朝有酒今朝醉」,那就不用醉,那他還是要醉啊!

  另外比方,有些人想佔公家便宜,就是用公司的設備來做自己的事情,實際上他就是犯了盜戒。他覺得不佔白不佔,所以有些管理很輕鬆,公家的東西你不拿白不拿,他認為這並沒有犯到世間的刑法,也沒有人管你啊!但是你這還是做了惡了,你是做了盜惡,你要是受了戒,就破了盜戒。還有男女之間胡搞。

  所以這個眾生不知不覺就在犯,你敢犯,你這麼大膽,你敢來犯這些惡的事情,這些罪業,你的結果是怎麼樣的呢?因為它是輾轉要發展的,你一定會經歷到惡趣三惡道裡頭去,所以這句話我們不要把它看得很小,你就是不受,它還是惡,所以這個惡它會造成其他的因,造成了因,就侵犯了別人,別人就要報復種種的,愈來愈發展,就愈來愈大,最後要經歷到惡趣。

  所以你不要看這個事情很小,只是一個小事小節,所以常常有人就說,大人物不拘小節,這是他自己掩蓋自己,給自己找藉口。佛法不這麼說的。現在所謂大人物就是說,我是位置高,而且我有權力,位置高當然你犯了一點小節,也沒有人敢提意見,這叫什麼?叫敢怒不敢言。所以你敢犯這個的話,那你就「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我們看註解:

“「被」者受也。「病」者疾病,諸業病也。「殃」者殃禍,水火之災、刑罰之禍等等皆是。作惡之人,於現在世,或生重病,或招災禍,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憂苦萬端,不能出離。故云「死生不得」。下云「示眾見之」者,顯此惡果,普令大眾,皆得見之。令知因果不虛,而生戒懼。”

  「被」這個地方就當作「受」字來解釋,要按西法的文章,就是西洋的文章說,你是被動的,當作被動解釋,你就要被動就得病,就要遭殃了,這麼講也可以。不過中國文法不是這麼用的,中國文法就是「受」,或其今生你受到的病,也是一種禍害,「殃」是禍,受到痛苦受到災禍,而且是「死生不得,示眾見之」,不管怎麼樣,他就是受了戒之後,他加了這個破戒的罪。我們一般人作惡,只有作惡的罪,沒有破戒的罪。受了戒還要加上破戒的罪。你持戒你行善,你不光是有行善的功德,你還有持戒的功德,那持戒的功德很大。但是你要作惡,那同樣這是平等的,這樣子才合理呀!這你就不但有作惡的報,而且有破戒的報,那就是地獄的報了,這種作惡就要在今世示現這種報。我們再繼續看下來的註解說:

“下云「或於壽終,入三惡道」,乃後世之果報,明五燒也。「愁痛」者,憂悲苦痛也。「酷毒」,極慘之苦痛也。

「燋」者,灼也,炙也,為火所傷也。「然」者燃燒。《會疏》曰:「燋然,獄火劇貌。自者,自業所感也。」故云「自相燋然」。”

  下來是經文了。我們看經文:

或於壽終,入三惡道。愁痛酷毒,自相燋然。共其怨家,更相殺傷。從小微起,成大困劇。

  或者是今生,或是者壽終,就入三惡道,而且可以這麼說,往往是死生不得的這種人,壽終之後,看來只有入三惡道了。這種「愁痛酷毒」,這種憂愁這種痛苦,「酷毒」是極嚴酷極厲害的一種毒,在這種痛苦毒害之中「自相燋然」,「燋」就是把他燒糊了,燒糊了我們這裡說燒焦了,是它自己燒。「然」就是燃燒,古時候就當燃燒,跟加上火字旁那個「燃」這個字是一樣的。自己就互相的燒,你燒我,我燒你。

“《淨影疏》謂上四句,乃「從燒起惡」。”

  他就入三惡道之中了。「共其怨家,更相殺傷」跟自己有怨的人又互相的就在這裡了,都來到同一個道了,然後繼續的你殺害我,我殺害你。在畜生道我們看看那個紀錄片,那些動物就互相的你吃我,我吃你,你殺我,我殺你,就是這個原因,牠們自己是不會知道的。這就是前面經文我們學過的「善惡變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會見無期」就算是同一道,他也不認識了,誰也不認識誰了。「從小微起,成大困劇」所以菩薩畏因,而眾生就畏果,知道這個果可怕,而不知道去害怕為什麼會得到這個果,是因為你種了這個因啊!而往往是因小果大,行善作惡都是如此。你看,一個小的因,它結的果就大,這是很自然的嘛!

  你看看你種一顆麥子,後頭就長出一棵麥子穗,你可以得到多少顆麥子粒呀?這是自然的規律嘛!你種了桃核,長出這個桃樹,就結了很多桃子,哇你看,有多少桃子在裡面啊,一個桃核結了多少個桃子,整個那棵樹滿滿都是,這個果它就是大嘛!

  所以菩薩畏因,就是這個道理了。下來還有一段註解我們看:

“「更相殺傷」等,據望西意,「是則燒生殺生惡也。」惡人在獄火中,痛極生瞋,互相傷殺。是則燒中,重複造惡,結怨成仇,故云「怨家」。

互相報債,甲殺乙,乙復殺甲,故云「更相殺傷」。從微至著,愈演愈烈,無有窮期。故云「從小微起,成大困劇」。

「劇」者,甚也,烈也,多也,增也。行惡不止,苦增不已,乃成大困,創重禍深,故云「成大困劇」,又《魏譯》作「久後大劇」。《淨影疏》曰:「身受勞苦,苦增不息,名久大劇。」”

  我們看一點註解的解釋,「從小微起」就是做很小很微的一件事情,「成大困劇」就成了很大的困難了,「劇」也是大的意思。「大困劇」在別的譯本裡頭,像《魏譯》就是說「久後大劇」,久後變成更大了,所謂「大困劇」就是說這個苦,它是增長的,只有增加,沒有減少。「更相殺傷,從小微起」越來越大,越來越困難,而這一種是因為什麼呢?這就要追究它的原因了,所以我們要知道畏因,我們要知道苦,就要「斷集」,你要找苦的原因,苦的原因是「集」,所以「知苦」就要「斷集」,這裡說了苦,我們要找出苦的因,下來的經文就把這個因說出來了。我們看經文說:

皆由貪著財色,不肯施惠。各欲自快,無復曲直。癡欲所迫,厚己爭利。富貴榮華,當時快意。不能忍辱,不務修善。

“上重明三毒惡因,反復誡誨。”

  這個苦因是「皆由貪著財色」,這個是真正的原因,佛的一句話就把真相給說出來了,把真相給說出來了。

  那麼下來就有一些註解來解釋這一句經文的意思,那麼我們今天時間差不多了,這註解的內容我們就留到下一堂課,再來繼續跟大家一起來學習。好,我們今天就一起學習到這裡。非常感謝大家的出席,阿彌陀佛!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purelandcentre&aid=180339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