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9/18 03:31:42瀏覽52|回應0|推薦2 | |
般若為導,浄土為歸-第5集 那麼今天是第五堂課,我們已經開始集中在「淨土為歸」這一方面了,所以談的內容都是以《無量壽經》為主,以淨土法門為主。 下來一開始,念公就先引了彌陀所發的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來談談,我們看,《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就是這個會集本的第十八願的願文說: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個裡頭就提到了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當中的第十八願,日本的佛教就是拿這個為根本,日本完全就是善導大師的教化,善導大師是專弘《無量壽經》的。他是把幾種原譯都參考,來配合,來弘揚,那就提出了第十八願作為一切聖教的中心。 就是說,眾生聽了佛的名號,這個佛就是阿彌陀佛。然後「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這個「我」是阿彌陀佛說的,我們知道《無量壽經》裡面有釋迦牟尼佛說的,也有阿彌陀佛說的內容。但是阿彌陀佛說的我們聽不到,我們沒有這個能力,所以就要勞煩本師釋迦牟尼佛來轉述阿彌陀佛所說的內容,所以釋迦牟尼佛也是轉述,跟師父一樣也是轉述。所以,四十八願肯定就是阿彌陀佛自己發的願,那就是他自己說的了。說願生阿彌陀佛的國土,就是極樂世界,你只要「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你念到臨終有十念,你要不往生的話,那佛就不成佛了。那現在佛已經成佛了,就是佛的樣子,不是菩薩的樣子。這就說明眾生只要在臨終能念十句阿彌陀佛,乃至一念,臨終你有這一句,這一句阿彌陀佛,這一句一念,這是《寶王三昧論》裡面所講的,所以是有根據的,有根據的。那你這樣子的話呢,十念或者一念,必定能夠往生。所以這就是惠予眾生真實的利益。 真實的利益你要怎麼給眾生?既能方便又能普及,又能快速地得到這個利益,而且是真實的。這個真實就是表示這個利益是永恆的,永久的不會失去的,這個才是真實的利益啊。而不是暫時給他得到一點點的能夠過日子,或者只是解決現前的這個問題,那不是真實的利益。所以只有這樣子,才能夠惠予眾生真實的利益。 所以修這個,修那個的人很多,這裡說這個那個就是念佛的幾種念法,有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實相念佛。那麼觀想持名都是極殊勝。那我們現在就是在研究,這當中最殊勝的是哪一種?就是這四種當中,持名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哪一種是最殊勝的?那《觀經》就是教觀想,但是許多真實的經驗告訴我們,修觀想的人,他們都有這個經驗,是什麼情況呢?就是在你休克之後,你全部都觀不成了。 休克我們怎麼體會啊?就等於說是昏迷了,不省人事了。那你怎麼觀呢?是不是?你眼睛都打不開呀,最多是觀想。你觀像,那個像在你面前你也看不到,所以不但休克了之後觀不成,你重病的時候,你觀想也觀不成啊。 所以我們這個法門就是要在你臨終臨危的時候能用得上。你平常都用得很好啊,那你一病,最後要咽氣了,這個咽氣就是斷氣。那你就使不上了,那不就是前功盡棄了嗎?所以我們得說老實話,我們不是說要好看啊。 所以這「十念必生」就說的是持名,肯定就是持名。你要好看,就是觀像好看啊。你觀想實相念佛那多好看啊?但是你沒有辦法了。到最後你還是要持名啊,你就開口念,拼老命拼死來念。十念必生,就是只要做到有這一句,那麼這一點回頭我們再引密教祖師的話來印證,這是諾那祖師他的話,證明這一點跟古德都是一味的,都是一味的。 那麼底下我們要重視的就是「禮佛現光」,這個在會集本裡面是第三十八品。當時這個極樂世界就現前了。這是一件大事啊,因為《觀經》是在皇宮裡頭說的,就是韋提希夫人跟她的一些侍女,當時就沒有四眾弟子,最多就是佛的兩位弟子而已。那說《阿彌陀經》時,人數很少。說《無量壽經》的時候,就說我們地球上的人,你看經文說大比丘一萬二千人,有一萬二千大比丘在法會上,沒有退席的,沒有退席的。一直從「如是我聞」一直聽到最後,「皆大歡喜,信受奉行」,都沒有一個人退席。所以我們可以知道說這些人這些大比丘,有很多都是佛示現再來做佛的弟子,來護持佛這個法會的,他們都沒有退席啊。你看說《法華經》的時候,還有五千人退席,聽不下去了。那麼這裡一萬兩千比丘、七千男居士,那就有一萬九了;五百比丘尼、五百女居士,整整兩萬。就像現在我們開的萬人大會,這是一個兩萬人的大法會。 就在兩萬人的大法會上面,人人都見到了極樂世界了。所以有人說「誰看見了?」這不就是這兩萬人都看見了嗎?是不是?所以就你沒看見,就你沒看見所以你才可以在那邊說風涼話,你沒能力看見啊,這兩萬人不是一般的人都看見的,,那你還有什麼話說?這不就是歷史上的記載了嗎?就我們地球上這些人都看見了。那說《觀經》的時候,韋提希夫人和侍女們也都見到了極樂世界。所以淨土三經當中有兩部經,當時聽經的人都親自見到極樂世界,親自見到阿彌陀佛。 那佛就對阿難說,這個佛就是釋迦牟尼佛。說:「如果你想見阿彌陀佛的話,應該向西方頂禮,稱念佛號。」那阿難就起來了,就說:「我願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在頂禮的時候,忽然間親眼看見,看見阿彌陀佛「容顏廣大」,紺目澄清四大海,白毫宛轉五須彌;「色相端嚴」,色相非常端莊、非常莊嚴,「如黃金山」,像在海上湧出一座黃金山一樣金色光明。就看見極樂世界、看見阿彌陀佛了。 那這還不要緊,同時又聞到十方世界諸佛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的種種功德,這種讚歎是「無礙無斷」。當時見著佛,而且聽見十方世界諸佛正在那兒稱揚讚歎阿彌陀佛。我們現在這個時候,十方諸佛也在那兒稱揚讚歎,不過是我們的耳朵不行就是了。這個讚歎是「無礙無斷」,沒有障礙,沒有間斷,到現在還是沒有間斷。 所以這個大家要接受下來。不是只是在當時說經典的時候讚歎,過後就停止了,各自回去休息了,回去幹什麼幹什麼的,那就不叫「無礙無斷」了。我們不能因為聽不到、看不見,就否定這件事。師父過去常常說我們是三度空間的可憐蟲,還要否定三度空間以外的一切,那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啊!你自己在那自以為是,沒有人睬你啊! 阿難接著就發願了,阿彌陀佛即於掌中放光,照到一切佛世界,這一切佛世界也明現。不只是極樂世界現出來,一切佛世界也現出來。所以在這個會上,大家不但見到極樂世界,聽見了極樂世界之外其他十方佛讚歎阿彌陀佛,後來佛又放光,十方世界大家也同時見到了。我們這個世界完全是光明的,當時的現場是怎麼樣子的莊嚴殊勝,啊,大家沒有辦法想像了,超出你想像的能力了。然後經文就描寫說「唯見佛光」,只見到阿彌陀佛的光,「明耀顯赫」。 所以大家看看這些內容,聽起來好像是重複的,大家以前都聽過了。但是每一次重複著說,都有很強烈的法喜感啊!師父是這樣子的,希望大家也跟師父一樣啊,因為一直都有佛力在加持。 底下大家要重視經文這一句,「此會四眾」,這個法會的四眾包括聲聞、菩薩、天龍八部、人非人等,所有的都在內了。剛才前面說了兩萬那是地球上的人,那還有他方的阿修羅、天人,多少地方的菩薩,都是無量無邊的。賢劫中一切菩薩都來了,加上菩薩的眷屬,你看看有多少,你看看有多少的眾來參與這個法會,來聆聽釋迦牟尼佛說這個無上的淨土大法!所以我們最主要的要點就是要觀我們世界上的人,這都包括在內了。「此會四眾」,就剛才說的一萬二千比丘、七千男居士、五百比丘尼、五百女居士,一共兩萬人,這四眾。人人都看見了,都看見極樂世界種種莊嚴,看見阿彌陀佛於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聲聞、菩薩恭敬圍繞。 這就是我們的一個證明,不要覺得這是個寓言、是佛對我們的一個安慰。這絕對不是。你看這之前我們都有說到了孔子、老子,我們誰也沒看見是不是?但是我們都承認他們,歷史上的書都記載著在那裡面的。而在這個法會上,大家這麼多大眾都親自見到了,這是經典記載下來的事情,是個歷史事實。 所以師父常常說歷史還會有偏差,因為那是人記載的嘛。而經典是佛親口說的,之後由阿難跟菩薩羅漢等等這些這麼多的聖眾重說,就是複講,記錄下來,來證明。那你不信,你就是連這些聖眾你都不信嘍! 所以我們就是要真實的來生信有極樂世界。《阿彌陀經》就說了:「有世界名曰極樂,其中有佛,號阿彌陀。」兩個「有」字,所以剛才我們說的,這也就是這經典的證明了。你要是否定,就是否定經典,你有這麼大的本事否定經典嗎? 再說這個經它的重要,我們就看到底下講的流通分。流通分就是勸大家要流通,當然這個經裡頭重要的地方還很多,一部《大經解》都詳細地介紹了,都介紹了。現在已經呈現給大家完整的文字講記,兩百多萬字,這兩百多萬字夠大家成佛綽綽有餘,綽綽有餘。 那我們今天不是談這個,是談我們要重視它。首先要重視這個經,這你才會去讀它,才會去研究它啊。我們先要將它重視起來。那麼第四十三品就是「流通分」的開始,一開始說「佛告慈氏」,這是佛對彌勒菩薩說的。所以這一部經前半部是阿難當機,後半部就是彌勒菩薩當機。這是很特殊的。 這彌勒菩薩當機,告訴我們什麼事情呢?經文往往就是會透露一些很重要的message,很重要的訊息,只是大家沒有特別留意就是了。所以說為什麼要聽講解就是這個原因了。當然你讀經就是這樣讀下去,你不要打妄想,一邊讀經一邊想這句是什麼意思?它裡面有什麼message訊息啊?那就不是真正的讀經了。你讀經就這樣子,讀完之後,你再來回想經典裡面的經句,看看哪一句它是有特別的含義的,就是這樣子來研究,來聽這個講解,讓你加深印象,能看到其中的真相。 這個真相就是告訴你當來彌勒下生以後,還是要弘揚這部經。佛後來就把這部經囑咐給了彌勒。囑咐就比較文一點,我們白話說,交付,就交託給了彌勒。所以大家要等到龍華會上,彌勒在龍華會上靠度眾生的,還不是講唯識,雖然彌勒菩薩是唯識的鼻祖,唯識的專家。但是他接受了世尊的付託交代,而且經文裡面他也答應了這件事情,所以他來的時候還是要弘揚《無量壽經》。那麼這段經文我們讀一讀,就是〈非是小乘〉這一品: 【佛告慈氏:汝觀彼諸菩薩摩訶薩,善獲利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阿彌陀佛名號,能生一念喜愛之心。歸依瞻禮,如說修行。當知此人為得大利。當獲如上所說功德。心無下劣,亦不貢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佛告慈氏」,慈氏就是彌勒菩薩,佛說善男子、善女人,如果「得聞阿彌陀佛名號」,能聽到這個名號,乃至「能生一念喜愛之心」,能真實的生了一念的喜愛的心啊,你起心動念,能引起這麼一念,當然這一念是很真實的一念、很清淨的一念。然後「歸依瞻禮」,皈依阿彌陀佛,願意禮拜、願意「如說修行」,哪怕只有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你要知道這個人是得到了極大的利益了。 那底下就簡單一點了,「當知此人非是小乘」,你要知道這個人他就不是小乘道的人了,所以生極樂世界的人都是大乘的,而且是純一的大乘啊,極樂世界純粹是大乘菩薩。可是又說裡頭有很多聲聞,這什麼意思呢?這個我們重複很多遍了,他是大乘菩薩,但是他所證他斷惑的水平,他剛剛斷了見惑思惑,相當於阿羅漢,還有塵沙惑未斷、無明惑未斷,那就要慢慢地斷。所以我們就是帶業往生嘛,是帶惑去往生的,那你發小乘心是不能往生極樂世界的。所以這就不是小乘了,那這是什麼呢?底下佛就說了,「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就是在釋迦牟尼佛的法裡頭,這樣子的人是弟子當中的頭一號人物,是第一弟子,第一流的弟子。而且這個第一是個個都第一,沒有第二。我們世間人世間法就是一就是一,哪有兩個一的?兩個一重新再來比過,不是一就是二就是三。這個是個個都是第一流的弟子。那麼接著還是經文我們繼續看: 【是故告汝天人世間、阿修羅等,應當愛樂修習,生希有心。於此經中生導師想。欲令無量眾生,速疾安住得不退轉,及欲見彼廣大莊嚴、攝受殊勝佛剎,圓滿功德者,當起精進,聽此法門。為求法故,不生退屈諂偽之心。設入大火,不應疑悔。何以故?彼無量億諸菩薩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門,尊重聽聞,不生違背。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是故汝等應求此法。】 那釋迦牟尼佛就說:你能這麼信,哪怕只是一念,這清淨單純的一念,就這樣子,你就不是小乘了,你就是釋迦牟尼佛的第一弟子嘍。 所以佛就告訴大家說,世間天人、阿修羅等,應當對這個法門「愛樂修習」,應當喜愛,應當歡樂,應當好好地修習,然後要「生稀有心」,所以彭二林就說了:「此是萬劫千生稀有難逢之一日。」我這萬劫千生輪轉六道,今天能遇到這個法門,能聽到這個法門,這是萬劫千生稀有難逢的一個遭遇啊,這就叫稀有心了。 「於此經中生導師想」,對於這部經裡頭所說的話,應當把它當作導師這樣子來依止。 「欲令無量眾生,速疾安住得不退轉。」師父在《大經解》有自己的體會,就是在《無量壽經》這個會集本裡頭,找到了一共出現了六次「速」這個字,大家應該沒有注意。這個就是告訴你,這個淨土法門是頓教,是坐電梯的,不是走樓梯的。 那我們繼續看說,如果說是大乘,就是你要念念不忘眾生,來接受這個法門啊。無量億諸菩薩都求這個微妙法門,尊重聽聞。 經文說「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還有很多菩薩想聽這個經,聽不到。「是故汝等,應求此法」,說這個會上的大眾,你們應當好好地求這個法。那我們再看一段經文: 【由於此法不聽聞故,有一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眾生於此經典,書寫、供養、受持、讀誦,於須臾頃為他演說,勸令聽聞,不生憂惱,乃至晝夜思惟彼剎,及佛功德,於無上道,終不退轉。彼人臨終,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亦能超過,生彼國土。是人已曾值過去佛,受菩提記。一切如來,同所稱讚。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持誦、說行。】 又說:有一億菩薩,這些都不是普通菩薩不是小菩薩,都是大菩薩,就是由於這個法不聽聞,那他就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所以就勸受,如果能夠信受,如法修行,好好地依教修行,那這個人就不是普通人嘍,這個人已經蒙過去佛給他授過記了,而且現在十方佛都在讚歎,念佛人十方佛都在讚歎,讚歎同時就是加持了嘛,所以我們還擔心什麼呢?那麼十方佛都在讚歎,也讚歎念佛人,也讚歎修行念佛法門的人。 所以勸大家要怎麼樣子呢?「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我們要信這個法門,接受這個法門,「持誦」就是念這個經,持佛名號,「說行」,這個「說」,就是為別人解說;「行」,最主要就是行,如說修行,就是你得要行啊,所以一定是信願行,能說要能行才會有結果。然後你得念啊,盡你最大努力去念。這就是說這個經的重要。 所以如果我們對於這個經能夠如說的信受、持誦、說行,我們就是佛的第一弟子。我們也就是為了如來來護持這個法的,到最後還有一百年,還能存在於這個世間,來利樂眾生。 我們就從《無量壽經》當中的一個最主要的問題來作討論。共同來讚歎,來學習阿彌陀佛的大願。 之前說過一切法門中,淨土法門是最容易的了,別的修行都是難行道,只有淨土法門是易行道,修行起來只有這個容易成功。淨土法門當中以《無量壽經》是第一部經,就是因為這一部經裡頭就講了阿彌陀佛是怎麼發願、怎麼成佛,願文是什麼。我們唱讚子不是有唱「阿彌陀大願王」嗎?他發的願不是普通的願,而是大願,而且是大願中的王!是最尊、最高、最殊勝的。我們接著就來討論大願王是怎麼發的願,是什麼內容。淨土宗為什麼這麼殊勝,為什麼成為易行道,就是因為大願王他有殊勝的大願。 首先我們就介紹一下出家、發願這樣子的一個緣起。之前說過了,阿難看到釋尊放殊勝的光明,他多少年跟佛當侍者,參加過多少法會,見過多少殊勝的景象,而在這個時候佛現了這個光明,這個殊勝是他從來所沒有看見過的。這個淨土法門之殊勝就在這裡了,就在這裡了。多少年了他沒有見過這個情況,阿難是傳佛心印的人,是集結經藏的人,他的智慧不同一般人吶。所以他就想到,今天佛怎麼放這樣子的光呢?是不是佛在念佛呀?他就向佛提問了說:「今天怎麼這麼殊勝,放這麼大的光明,您在念什麼佛呀?」 阿難提了這個問題,佛就回答了,那下面就是回答了。 這些內容大家不要覺得是重複,前面講過了,因為重複的不是一般的內容。所以要重視這個重複,你看我們讀經還不是一直在重複嗎?它的作用大家讀經就體會到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領悟,因為佛經是聖言量,是文字般若,它可以達到實相般若的效果。 因此這個問就很疏勝了,這個回答底下就說了,阿難因為這一問,佛就說「當來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這個「當來」就是從阿難這一問以後,一直到無窮盡的將來,這些眾生都因為阿難這一問能夠得到度脫。 所以他這一問就是很重要很重要了,因為有這個問題,佛才說這個因緣。有了這個因緣,眾生才能夠得到度脫啊。所以法門沒有一樣不是好的,但是我們對於淨土法門,要有足夠的重視。 就是因為這個因緣,我們才知道有《無量壽經》;如果沒有這個因緣,我們就不知道有《無量壽經》,有極樂世界了,是不是?那就沒有得度的機會了。 所以佛告阿難,過去無量不可思議,不可數、不可說的劫,有一尊佛在世,這個佛的名號叫「世間自在王如來」。這個佛的名號很有深義,所以我們這個淨土法門是世間自在,也是契合於我們現在這個時機。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所以如果所有的佛教徒都說我去入深山、住山洞、不生產、不勞作、不學習,這樣子的一個教,那不能夠存在,不能夠存在啊。但是我們這個法門是世間自在,而且是世間王自在,是最自在的了。你幹什麼都行,做什麼工作都可以,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甚至於當軍事家,沒有一件事情妨礙你修淨土法門的,因為你十念就可以成功了嘛,只要你有信有願。那「世間自在王如來」這個佛的名號,就有很深的意思了。 那個時候世間自在王如來正在住世說法,有大國王名號叫世饒王,國富民豐,很饒足。他聽見佛說法,就歡喜、就開解。開解就是開悟。就「發無上真正道意」,發了無上的菩提心。就「棄國捐王」,國家也不要了,王位也不要了,然後就出家做沙門。做了沙門就得了一個法名,叫做「法藏」。所以我們一直都看見「法藏比丘」,那就是阿彌陀佛成佛之前的身份。在世間自在王如來那兒發了心,出了家。他就修菩薩道。 「高才勇哲,與世超異。」那麼這幾句在《大經解》有詳細的講解。這裡念公只簡單地帶過。說他是超乎世間,一切他都是第一的。他這個時候就發了大願,就願意自個完全學習佛的一切,德行、智慧、願力等等,願意得到佛的智慧、佛的戒定、佛的清淨,也能跟佛一樣去救度一切眾生。 願我自己能夠有一個廣大的處所,這也就像我們古詩人說的一句「願得廣廈千萬間」,當然法藏這個願就比這個廣廈千萬間要大得太多太多了,他願意得到一個極樂國土,他發願願得一個極樂國土,而且是殊勝的國土,讓輪迴諸趣的眾生,不僅僅是含識得歡顏,六趣的一切苦惱眾生,都到我這裡來,都生我的佛剎,受無上的安樂。 所以師父發起要建七寶淨院的構思跟心願,就來自於法藏比丘,當然不能跟法藏比丘比,但是願力是一樣的。 那麼在這個時候,在世間自在王如來前,法藏已經發起了要如佛一樣的清淨成就,如佛一樣的度眾生,而且要有一個殊勝的處所,要讓一切受苦難的眾生,都來到這兒受安樂,清淨修行一直到成佛。 這個願跟後頭四十八願完全是一致的,完全是一致的。這個願我們可以用現代語言說是,都是原則性的。那到底你這個國土是怎麼樣子的呢?眾生應該怎麼修呢?所以他這個願跟後頭的四十八願就沒有兩樣了。 所以底下他就說了,我就願意這樣,而且願意我這個佛國,它的殊勝,要超過一切佛國,他就問他的老師可以不可以呀?能不能做到啊?所以他就稱為「大願之王」,他願意超過一切佛國。 當時世間自在王如來就把這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我們學《大經解》就知道了嘛,這二百一十億不是一個數字,如果只是一個數字的話不多嘛,這二百一十億就包括了一切的佛土,種種的佛國,都給法藏比丘看,有的純粹是淨土,有的像我們娑婆世界差不多的,也算是穢土,因為裡頭有三惡道嘛。把種種的國土都現給法藏比丘看,那麼這個時候這個時間就很長了,經過千億歲。法藏都看見了之後,這二百一十億都看完了之後,他就去選擇、去總結,就是將來法藏比丘所成就的佛國是個什麼樣子的佛國,這個又經過了五個小劫。那麼他過後又回到佛的面前說:現在我的願,用現代的話說,已經具體化了,具體化了。不只是藍圖而已。所謂具體就是實實在在都已經成就了,已經成就了。那底下就是發大誓願了,發大誓願。 首先這裡談一個問題。談的內容我們在《大經解》也提過,這裡大家再來複習一遍,將這些內容記起來。因為現在還有人在有意無意的產生這樣的誤解,遇到這種人,我們可以跟他解釋清楚,不至於讓他毀謗如來的大法輪。 大家都知道這個四十八願,念公說對於本經,他說我剛剛從南方回來的時候,就聽見有一些老居士們就說:「夏某人怎麼把這佛的四十八願改成了二十四願呢?」這個質疑到現在還有,不是那個時候,到現在還有,而且說這個話的還是出家人呢。 這個梅老居士的序文裡頭也有這個話,在梅光羲居士他有一篇《重印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會集序》裡頭他就說了:「或者又曰,古本全為四十八願,今竟改為二十四者何耶?余啞然笑曰:聞子此言,知子不但於今本未嘗展閱,即於五種原譯亦未曾寓目也。漢吳兩譯願文皆為二十四。魏唐兩譯四十八,宋譯三十六。」 所以就誤解怎麼把四十八改成二十四了。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誤解。這裡頭有兩個錯誤。 一個錯誤,是夏老蓮公他並沒有放棄了四十八,而改成二十四。而且古人就有放棄四十八,改成二十四的。為什麼呢?因為這部經有五種譯本嘛,知道四十八的只是兩種譯本,知道二十四的另外還有兩種譯本,還有一部《後出阿彌陀佛偈經》也是二十四。所以淨土宗《無量壽經》的經典五種譯本,再加上《後出阿彌陀佛偈經》,這六部經裡頭,只說二十四的是三種。這個大家都不知道,所以一聽說是二十四,有些時候就認為很荒謬,而不知道二十四是多數啊,只是魏譯跟唐譯是四十八,而宋譯是三十六。 我們有的人他不研究、不考證,往往說些話就沒有根據了。就好像現在說的,你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你沒有發言權而發言,那就要犯錯誤了,所以他就犯了錯誤嘍,他說不應該是二十四。而且這個《後出阿彌陀佛偈經》,「誓二十四章」,這裡面都是一些偈子。所以六種原來的這個經,有三種是二十四,兩種是四十八,一種是三十六。 那麼最後決定做的時候,是夏蓮居蓮公跟梅光羲老居士,這兩位稱為「南梅北夏」的,加上他們兩位的師父,慧明老法師。慧明老法師,現在廣濟住茅棚的人都推崇得很,說這位老法師是位開悟的人,已經圓寂了。他們三個人在一起研究到底怎麼辦。到底應該二十四還是四十八?三十六可以不取了。 研究來之後,最後取得的結論是非常合適的,現在我們這個經的願是二十四章,然而具體的願還是保留了四十八。這個章就是段,就是二十四段,二十四章,這不就合了二十四了嗎?每一段裡面可能有兩個願,可能有三個願,可能就只有一個願,加加起來正好最後是四十八願。所以既有二十四,又有四十八,跟各種古譯都合了。 這個結合得很妙,這不是一般人有這個能力做到的。所以有人不只沒有讚歎,反而詆毀。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真實的情況,你才能夠發言啊,不然就是憑自己的認知任意的批評指責,那就不妥當了。 下來念公繼續談這個願的內容,大家也都聽過了。但是念公在這方面有不同的發揮,不同的發揮。我們耐心的繼續的看下去說 所以從這裡頭也看出了這個《無量壽經》的會集是必要的,必要的。單單在這個願上面就有很大的差別了,所差別的不是別的,就一個是二十四,這四十八可能是一個倍數,可是這三十六又是怎麼出來的呢?差別很大! 而且魏譯的四十八,實際還不夠四十八,為什麼呢?他有的地方是重複了。而說二十四的也不僅僅是二十四,他一個裡頭可以包含一兩個。說四十八願的魏譯本,它這裡頭有重複,比方魏譯本的第二十九願是: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而不得辯才智慧者,不取正覺。」 諸菩薩在我國中,都得智慧辯才。那麼底下跟著他的三十願就說: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 你看,都是同樣有智慧辯才,一個是說有智慧辯才,一個是智慧辯才無有限量。只是後者比前者稍微擴充一點而已,那就這樣子就變成兩個願了,所以四十八並不足四十八。 而且在這些個古譯裡頭,只有吳譯有「國無女人」跟「蓮花化生」的願。我們都知道到了極樂世界沒有婦女,都變成三十二大丈夫相,因為不需要婦女啊,都是蓮花化生蓮花之身,經文說是「清虛之身,無極之體」。那麼這個願出在哪兒呢?在五種譯本之中,只是吳譯裡頭有。所以會集的重要性,從這些地方,舉一個例子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了。要把各種精華都了解,就得把每一種譯本都真正的看過。那麼現在是既有二十四,又有四十八,又避免了重複,而且對各譯本沒有重要的願給補進來了,像「國無婦女,蓮花化生」。因此可以說,這個會集就可以稱為九種本中的善本,現在海外已經公認這是九種本子當中的善本,這就是因為這些原因,這些個具體的事實。這也就說明了二十四、四十八以及會集的必要。 所以如果有人反對,那麼他看了前面這樣分析的這段,他能回頭嗎?他有下臺階可以回頭嗎?很難回頭了。所以你看說得那麼清楚,念公分析得那麼清楚,它的利它的弊,為什麼要會集,會集出來之後就全部圓滿了。下來還還繼續說這裡面的情況。 至於說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種的變化呢?各種譯本出入之大,只有《無量壽經》最多,各種譯本都會有一些出入,這個原因就是翻譯的人他的譯筆不同,而且古本的印度文,都是貝葉文,就是寫在貝葉上面的,都是一片一片零零散散的,沒有裝訂的。有可能這個本子丟了一片,它是一片葉,他丟了一片,那他所根據的東西丟了一片;他就沒有這個內容了,也可能這樹葉殘掉了,破了一塊了,這些原因都是存在的;而且輾轉的抄啊抄啊,這就是其它的譯本出現不同的原因。 但是不至於會差這麼大,這個差得大的真正原因是《無量壽經》的特殊,就是釋迦牟尼佛說這部經不只一次。這是差別這麼大的真正的原因就在這裡了。這次說,弟子做了記載,阿難集結,那麼將它回憶起來。佛第二次又說,阿難又把它回憶出來。每一次說因為對象不同,這個出入自然就很大了。 怎麼證明不是一次說的呢?這事情不能你自己說的,你要有證明啊,那就是唐譯的《無量壽如來會》,就是在《大寶積經》的一段。《大寶積經》是一部很大的經。這就證明佛在說《大寶積經》的時候,又說了《無量壽經》。在說《大寶積經》的時候,就把《無量壽經》裡頭我們世界的「五惡、五痛、五燒」都沒有提了。其它的譯本有提,就這個《大寶積經》裡面說的《無量壽經》,這裡面沒有提到「五惡,五痛,五燒」,因為它是一個大的法會,《無量壽經》只是中間的一部分,所以就沒有這麼詳細了。五惡、五痛、五燒只有魏譯最詳細,說明眾生行五惡,現世就受五痛,來世受五燒。這種告誡,尤其於末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這個會集就很重要嘍!不然這些內容就沒有了。所以經過會集了,才完整才圓滿。如果你單獨就講《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品〉這一會,那內容就沒有五惡五痛五燒了,是不是? 那麼《無量壽經》是淨土第一部經,這個我們常常提的。佛因為是重視,所以多次說,那我們就多次翻譯了,這中間出現了很大的差別,但是最後經過會集,它就全了。所以我們很幸運,我們現在持的《無量壽經》經本就是會集本。所以我們所知道的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在這個會集本裡面就齊全了,就齊全了。 那麼底下我們就正式來談四十八願了。那麼實際上還是四十八願,因為它真正有四十八個願,但是四十八願分成了二十四段,所以又有了二十四,而且比任何一本都完整。我們不再在這裡又詳細的來講解四十八願,因為《大經解》有詳細的說明。 那麼我們就有兩個想法,一個想法是我們要說明一個問題,因為在海外起了一種特別的說法,他反對帶業往生。他做了好些事,就是寫了很多文章,所以國外就引起了很大的辯論。他說的是:「經中沒有帶業往生這個字樣,帶業往生是錯誤的。」因為他覺得有人修了淨土,就不跟他學了,他自己不是修淨土的,所以他就說:「為什麼大家都修淨土呢?」有人就說:「我們不要緊,我們修淨土我們可以帶業往生啊。」他就聽到人家這麼說,他就要破這個帶業往生,他的目的就是這個。 他寫了很多文章,著了許多書,現在還在海外流傳。所以今天也把這個問題來說一說。 有的人雖然是念佛,但是他一點毛病都不改,這就不行了。帶業往生用現在的話說,是帶歷史的罪,是可以的;現行的罪,不能帶。什麼叫現行的罪啊?你一直在造罪業到最後要斷氣了,你還在造罪業,這就是現行的,這不能帶。你帶歷史的業,就是你悔改了,那個業可以帶。四十八願的第二十一願,佛就承諾了可以悔過得生,這個後面會再提。現行的,你現在一定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兩句你不能把它拆開來,你還舉著屠刀說我要作佛,一手還拿著刀,一手說我要作佛,那不行啊,是不是? 所以如果沒有帶業往生,那就沒有淨土法門了,而且根據這個願文,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釋迦牟尼佛就是這個意思,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今天我們在研究願文的時候,這是一個要談的問題。 那麼第二個,我們既然要談願,就把這四十八願當中,挑出最殊勝的願跟大家一起來研究。根據善導大師,把四十八願當中挑出五願,那就是:定成正覺願、光明無量願、壽命無量願、諸佛稱歎願跟十念必生願。善導大師認為這五願是願中的精華,因此我們在談完了帶業往生以後,就談這五個願。至於詳細的願文,《大經解》都做了解釋了。 古德說:「四十八願,全顯法身」,這句話我們還是很少人有機會聽到。如果你對佛法有一定的基礎的,不是一般初學的,你聽了這句話,你會很觸動啊!「四十八願,全顯法身」,又說:「一一誓願為眾生故」,現在合起來說就是:彌陀的每一條願文,都是為眾生究竟成佛的,徹底體現彌陀的大智大悲大願。下來這幾句很重要,大家要用心的來聽。 什麼叫「大智大悲大願」呢?顯法身是大智。因為人人本有法身啊,所以都可以救度成佛。什麼是大悲呢?一心救度,願願為眾生是大悲。什麼是大願呢?普遍救度是大願。 所以這幾句很殊勝啊,要將它記起來。所以彌陀號為大願之王。那麼下來這一段是四十八願的總綱,這個願文一開始就說: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 這是第一「國無惡道願」跟第二「不墮惡趣願」。所以怎麼證明可以帶業往生呢?這就是證明,從願裡面我們就可以得到證明了,現在第一條願就說明了這個問題了。那麼在夏老師蓮公會集的《無量壽經》裡頭,這個第一條的「國無惡道願」、第二條的「不墮惡趣願」,阿彌陀佛就是當時的法藏比丘,還沒有成佛前,是法藏比丘。他說:我如果成佛的時候,一切三惡道的眾生,他們到了我的剎土,受了我的教化,都要成佛。「不復更墮惡趣」只要來了之後,他就不會再墮落到惡趣裡頭去了。 那麼就是說,各種眾生都可以來,我的國土裡頭根本就沒有地獄、餓鬼、畜生,沒有三惡道。所以《阿彌陀經》裡面就說了,說:我這國土裡頭「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名都沒有,怎麼會有實際的東西存在呢?不可能有實體的東西啊,所以就是沒有!當然最重要的是沒有惡的因,所以就成不了惡的果。不像我們這個世界,蒼蠅、蚊子,餓鬼、地獄什麼什麼都有,極樂世界沒有。再加上沒有惡的緣,就不會勾起你宿世的惡種子。所以就是這樣子的眾生,生到極樂世界之後,他們都不會再回到地獄裡頭去了。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不再回去呢?佛就是要發這個願,讓他不再回惡道啊。如果他根本就沒有業了,善惡業都沒有了,那佛這句話也就用不著說了嘛,他根本就是還有業。這裡頭可以引《觀經》這個例子來看,《觀經》說:罪惡極重,五逆十惡,臨終地獄都現了,就念十句阿彌陀佛,每一念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那麼他就往生了,他就往生了。 那麼他這個往生,到底是消了業、還是沒消業呢?他沒消完啊,是消了不少的業。因為每一句佛號,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是沒錯,蕅益大師他也說了,說早上一個單元你念,中午一個單元你念,晚上又一個單元你又繼續念,給你念一百年,你所消的罪,如爪上土,像手指甲上面的這一點點的土。沒有消的業,消不盡的,就好像大地的土。 怎麼能消呢?就是因為他在最後有這十念,這十念的功德也是極大的,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感佛願力的加被,佛來接引,那麼還有很多業沒消怎麼辦呢?他還有很多罪啊,他可以帶著。所以如果正常按他的本來,這些罪業他還要入惡趣的,但是由於佛的願力,就「不復更墮惡趣」了。要跟佛去了之後,才不墮惡趣啊。你不跟佛去你,就沒有辦法了。所以這句話他是有根據的,所以他不會再墮落了。要是根本他的罪都消完了,那就根本沒有墮的這個可能性,佛何必還發這個願說他不會再入惡道了呢?而且再加上蕅益大師前面的那段話,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了,很好的證明了。我們可以再看這第二十一願,也是一個證明,我們看願文說: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發菩提心,堅固不退。植眾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極樂,無不遂者。若有宿惡,聞我名字,即自悔過,為道作善,便持經戒,願生我剎。命終不復更三惡道,即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是第二十一願「悔過得生願」,這個願更清楚了。「悔過得生願」,他說如果一個人有宿惡,這就是說他過去他造了很多罪惡,這個我們每一個都有啊。 這個「過去」兩個字,大家要知道,不是只說前生或者前世叫做過去,這是師父自己最近悟到的,這個「過去」我們要這樣來體會,這一生你造了罪業,你懺悔了,都是屬於過去,你這一生,不是指過去生。這一生你也造惡了,但是你懺悔了,都是屬於過去。要不然臨終的人他一懺悔,他沒有機會再造,他就往生了。那他之前的也是屬於宿業嘛,不一定是他前世,是不是?這樣子才說得通啊。 那佛說他「聞我名字,即自悔過」,聽到我的名字他就悔過了,改悔了,就「為道作善」,持經持戒,願意生到我剎,所以「願」這個字就很重要了。你光只是持經、持戒,將來命終可以生天或者生到別的地方去,只有這個「願生我剎」。底下怎麼樣子呢?你就「命終不復更三惡道」了,他命終了之後,他不需要再經過三惡道。 也就是說明這樣子的人做了很多的罪,他悔過了,他念佛了,願意生淨土了,他可以生到極樂世界,他不需要再經過三惡道了。因為他這個罪還可能要經過三惡道的,但是由於佛的願力,就給他免了,到了極樂世界繼續修行,繼續做功德,繼續使他消宿業,所欠的債可以加倍的奉還,所以就了了嘛。 那我們這一點也可以回答,有一些人這樣來說了,說:你們這些念佛人到了極樂世界逃之夭夭,那你以前欠下的你不用還啊?欠債還債,欠命還命啊。這裡就告訴你了:你如果還在六道繼續輪迴,那你就還不了了,因為還要加interest加利息,你怎麼有能力還呢? 但是到了極樂世界,成了佛,你還還不了嗎?加倍的奉還嘍!還不只像觀世音菩薩千眼千手,千眼還不夠多啊,千手也不夠多啊,你是千百億化身啊,你還他一個身,不只是身,不只是手,不只是眼吶!你還他一個身,你還有很多啊,你再還他一個身,欠命還命嘛,對不對?這句話就解釋了加倍的奉還。所以就了了。 所以也就「命終不復更三惡道」,那悔過之後就這麼做。但是這裡面有好多條件,「聞我名字,即自悔過,為道作善,便持經戒,願生我剎。」可是裡面並沒有說他必須要修到把這個罪業都消得乾乾淨淨了,沒有這麼說啊。 所以這就是我們要依佛的「四依法」裡面的「依義不依語」,什麼是依義不依語這個我們就不再解釋了。主要告訴你:要依語言裡面的真實的義理,佛經通常都是意在言外。 所以這個娑婆世界的人要往生,就只有以這個法門最容易了,肯定我們是帶業往生,帶惑往生的,罪業是帶著的,惑也是帶著的了。要斷了惑,把見惑、思惑都斷了,就證阿羅漢,那就是難行道了,那就不是凡聖同居土了。要是斷了見惑、思惑的人,就證得了阿羅漢,他發大心去往生的話,他是生到方便有餘土。我們現在一般的往生,是生到凡聖同居土。 所以這一點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我們是帶業往生,帶惑往生,見惑、思惑都還沒斷,所以稱為凡夫啊。是凡夫去往生的,不是阿羅漢去往生的,更不是菩薩去往生的。所以蕅益大師說,是凡夫沒錯,可是到了極樂世界他又不退。他是不退的阿鞞跋致,就跟大菩薩一樣,甚至等於一生補處了,可是他實際又是凡夫。十方世界沒有這種情況的啦,沒有的啦,這是特例,這種特例就是由於阿彌陀佛大願所形成的,這是不可思議的!這裡就順便把現在大家所爭論的帶業往生問題簡單的說一說,簡單的說一點,說了不只一點了。因為他這個人寫了很多書,反對帶業往生。 接下來就進入善導大師的真實五願了。那麼念公在一本《心聲錄》裡面有各別詳細的談論善導大師的真實五願,內容非常珍貴。師父在很早以前都已經看到了,這次又遇到這裡有這樣子的一個介紹,師父就將它跟這裡同樣也是念公講的,給它整理會集起來,這樣就更加完整更加的豐富了。那這五願就是:第十二「定成正覺願」、第十三「光明無量願」、第十五「壽命無量願」、第十七「諸佛稱歎願」、第十八「十念必生願」。 世尊說法四十九年,五時說法,廣演八教,教外還有單傳之心法,一代時教浩若煙海。那怎麼善導大師說世尊是「唯說彌陀本願海」呢?這確是超越眾生情見之說。 現在我們參證日本淨宗名著《無量壽經甄解》,可以幫助我們接受善導大師的無上開示。《甄解》認為:一般經論如果跟《華嚴》相比,那麼《華嚴》是實教,其它是權教。權教我們都知道是權巧方便,是方便說,不是真實說。《華嚴》是真實說,其它是方便說;如果《華嚴》跟《無量壽經》相比,那麼《無量壽經》是實,《華嚴》是權。我們這裡就簡化了,實就是實教,權就是權教;如果《無量壽經》與四十八願相比,那麼四十八願是實,餘處是權。由此可見,只有四十八願,彌陀本願之海,才是世尊唯獨要說的,唯一真實之法。 你看日本的大德非常的敢說這樣的話,非常肯定。 《甄解》接著說:四十八願如果跟善導大師所尊的其中五願相比,則五願是真;如果「十念必生願」與其它四願相比,那麼只有第十八願是最真實之法。 《甄解》所說可以從《彌陀要解》得到證明,《彌陀要解》說:「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尊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也證明善導大師這兩句的無上開示。 所以我們根據善導大師的指導,要學習彌陀本願海,要學善導大師的這四十八願裡面所選的五個真實願,這五願是四十八願的中心,也就是整個佛教的真實核心。我們再重複這五願就是:「定成正覺」、「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十方稱名」和第十八願「十念必生」。第十八願正是真實中的真實,核心當中的核心。凡具信願者,念十句彌陀名號,必得往生。稱名功德超情離見。正如《要解》所示:「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故」,所以功德不可思議。 那我們要知道,善導大師的時代,那是唐朝。大經還沒有善本,大師弘經以魏譯為主,兼採餘譯。「兼」就是同時也採用其它的的譯本。 那麼現在夏師蓮公的會集本,已經被公認為本經的善本,所以文中專採會本經文。至於魏譯之五願,則與會本對照如下。這就是我們不只是提倡會集本,我們也尊重其它的原譯本。現在就把魏譯跟會集本把它列出來,全部都列出來,不是比較,是讓大家看看,對照對照。這個第一說: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這是《魏譯》的第十一願「必成正覺願」。我們對照一下會集本的,會集本是第十二「定成正覺願」: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 那第二個: 【設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這是《魏譯》的第十二願。那麼會集本是第十三「光明無量願」: 【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于日月之明千萬億倍。】 下來就是「壽命無量願」: 【設我得佛,壽命有限量,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這是魏譯的第十三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命無能限量。】 他有兩個願都是講的壽命的。會集本是第十五願壽命無量願跟第十六聲聞無數願,這一段裡面有兩個願我們看: 【我作佛時,壽命無量,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若能知其量數者,不取正覺。】 下來魏譯的第十七願說: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至於會集本是第十七「諸佛稱歎願」,願文是: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數諸佛,若不共稱嘆我名,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不取正覺。】 下來是《魏譯》的第十八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那麼會集本是第十八願「十念必生願」,願文是: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我們這次還是採用會集本的願文來跟大家一起學習善導大師的五個願。那第十二願是「定成正覺願」,我們從這兒開始: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 那這條的願文就是願求啊,求什麼呢?凡往生極樂的人,無論過去劫中有無深重宿業,一律都決定成佛。宿業就是過去的,不管你造了多麼深多麼重的業,有沒有這麼深這麼重的業,到了極樂世界,通通一律都絕對成佛。這個正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成正覺就是決定成佛。 佛是什麼呢?佛就是覺悟嘛。人人都有本覺,但是現在大家在迷,那就不覺了,在這個不覺之中,忽然間起了一念,要趨向覺悟,這就是始覺,開始覺悟了。始覺如果跟本覺相合,最後就達到究竟覺了,這就是三覺:本覺、始覺、究竟覺。這三個都圓滿了,就成佛了。 所以這個願的名字叫定成正覺,就是說凡是往生的人,決定全部都成佛,沒有例外,不會漏掉一個人。 至於願文說:「我作佛時」,這個「我」,就是阿彌陀佛成佛以前,因地發願時自己的稱呼。當時他是國王,見了那個時候的佛世間自在王如來。他覺得這個佛法太殊勝了,王位就不要了。所以大家看看: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都是捨棄王位的。 如果有人對世間的地位、名譽、金錢都捨不掉,這個就沒有真正的學佛了。 國王出家法號叫做法藏,這個「我」就是法藏比丘的自稱。法藏比丘發願說:在我成佛的時候,所有眾生,生我國者,不管是什麼樣的眾生,所有一切,不但是人可以往生,鬼也可以往生,畜生也可以往生。 鬼很愚癡啊!那其中惡劣的是惡鬼惡神等等。你看動物中的螺塒極愚癡,這個螺塒是一種螺貝殼類的東西,牠整天就躲在那個殼裡面睡眠,不見天日。 這些眾生都能往生成佛。就如同一個醫生,能醫不治之症。這就是淨土宗特殊的地方了。到了極樂世界之後,一定都成佛,都可以不離開極樂國土就成佛。 「眾生生我國者」,生到法藏比丘成佛所成就的國土。那麼這個國土現在已經成就了,這個國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啊。所以這個願說:凡是生到極樂世界的人,自然都會「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只要是生到極樂世界,自然就沒有分別了。身意諸根,自然寂靜。決定成無上正等正覺、證大涅槃。 你看現在有很多人也肯為眾生辦個工廠,給眾生找個工作,或興辦種種的慈善事業,而且還非常積極地在做。一般人都沒有辦法看出這當中的利弊啦,這個利弊是佛門裡面說的利弊,就是不能給予眾生真實之利。這個前面講了,這都是不徹底的,這只是暫時的救度,不能給眾生徹底的永久的利益,因為將來他又再墮落了,又是在地獄中,火山、刀山、火柱裡頭過日子了。 所以只有真正徹底覺悟,這才是徹底的度脫。至於什麼是分別呢?又如何遠離分別呢?這個分別我們常說,你這個人的分別心太重了。我們要去分別它,這個對這個不對啊、這個好這個壞、還有善啊惡啊、邪啊正啊等等,這些都叫做分別。這個茶杯美不美啊?好不好啊?貴重不貴重啊?我喜歡不喜歡?也都是分別。那這種分別有真實的意義嗎?你去追究它實在的意義,真正來說毫無意義啊,據實而論毫無意義。它只是一種虛妄的分別,所以才叫做虛妄分別。因為本來一切是本無分別的,可是你偏偏要去分別,所以才叫虛妄分別,所以所有我們的一切分別心都是虛妄的,都是虛妄的。 念公在講《淨土資糧》裡頭舉作了例子了,這個我們講過了。把金子打成了盆、碗、瓶子、寶塔等等,那你就在那邊分別,這是寶塔、這是盆、這是碗,但是呢,這些東西在爐子裡面一化一燒,就是一燒,燒了之後,哪裡有這些東西呀?哪有這些盆啊碗啊?這些寶塔啊,沒有啦,它只是金,你這些分別是虛妄的分別。你生到極樂世界,就離開這些分別了。 所以人之所以成為眾生,就是在虛妄分別開始,因為「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真如法是一,你不如實的在這真如法一上面安住,你就有了分別了。 所以要斷分別惑,要斷這個惑,就要依靠無分別智。所以《維摩詰經》就講了不二法門,一切都沒有兩樣。我們要入了不二法門,這個不二法門,沒有對立,沒有矛盾。 所以願文中「遠離分別」就是說往生之後,自然捨除虛妄的分別,這個是自自然然的,沒有強求的。然後了達「真如即萬法,萬法即真如」。至於還沒有往生的佛教徒,也應該知道分別是虛妄的。 而趨向於平等,《華嚴經》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跟眾生,也沒有差別,我們自己的心跟佛也沒有差別,跟眾生也沒有差別。 有了分別就成了眾生,就迷了。要成佛,當然就要捨離這些分別。所以消除減少這些分別,在我們現在修行當中是很重要的事情。當然完全沒有分別一下子是不容易做到的。而且這裡面還有一些要深入理解的,不只是在字面上的含義,如「分別中要無分別」、「無分別中要分別」、「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諦而不動」還有「分別亦非意」等等。這些都是有很深的解釋,很深的解釋。但是初學的要慢慢的消除減少這些分別,從這個地方下手。 「諸根寂靜」,除了分別之後,諸根就寂靜了。這個「諸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是六根。這一切根都寂靜了。「寂」是什麼意思呢?離開了煩惱叫做「寂」,沒有煩惱了;「靜」,是沒有苦患叫做「靜」。是這兩個字的含義,所以什麼叫寂靜呢?我們覺得有的時候還挺清靜的,這個地方沒有人來干擾我,我覺得很清靜,這不是這裡說的寂靜。就環境沒有聲音叫寂靜啊?不是。而是煩惱離開了才是「寂」;沒有了苦患叫做「靜」。 所以都不是你自己可以照你的理解來解釋的,那是你自己的解釋,一廂情願的,不可以。 那麼眾生終日在危難苦惱之中,八苦交煎,憂患無盡,憂愁這個憂愁那個,患得患失,沒有的想得,得了又怕沒有。 這裡告訴你:是要徹底消除所有的苦患叫做「靜」;沒有煩惱沒有苦患稱為「寂靜」。這個還是淺說了。深說的「寂靜」,就是涅槃的本體,或者叫做理體。 你看我們世尊的聖號就是釋迦牟尼,「牟尼」翻成寂默。《仁王經合疏》把「牟尼」解釋為寂默,就是身口意三業都寂默之義。那麼《理趣釋》就解釋「牟尼」是身口意寂靜。所以「牟尼」就是寂默的意思,沒有煩惱,沒有苦患,安然如如而不妄動。 那麼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是如此,所以他才能夠在極樂世界受用種種的大乘法樂。 那我們為什麼現在不能享受這種法樂呢?因為我們還帶有這些習氣、帶有這些習慣、還有種種的分別、種種的這種煩惱、種種的苦患啊、妄想紛飛啊。 所以非得要到極樂世界,才有辦法完全的恢復,完全的恢復。 那「不生分別,諸根寂靜」,這就決定成等正覺了、證大涅槃,決定成佛,或者稱為「大涅槃」,這也是佛果的名號。 翻成「圓寂」,以前講過了,現在和尚去世也稱為「圓寂」。其實「圓寂」這兩個字的含義很深啊!以「義充法界,德備塵沙叫做圓」,這一切德無不具備了;「妙絕相累,體窮真性叫做寂」,一些事相不能有累於你,你不能被連累了,所有的現象都不能給你帶來煩惱跟障礙了,而你能夠窮究本體,契合真性了。那麼簡單說就是「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曰寂」。圓寂就是大涅槃的含義。 大涅槃跟阿羅漢的涅槃不同,因為涅槃有小乘的涅槃,有大乘的涅槃。那麼下來就說到涅槃有三德種種這些,這也是屬於願裡面所要談到的。 好,我們就在這裡找到一個段落,下來的內容我們到了第六堂課,也就是最後一堂圓滿的時候,我們才來繼續的下面的這些內容。好,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到這裡。感謝大家的參與,阿彌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