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3/14 22:16:36瀏覽139|回應0|推薦1 | |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126集 我們繼續一起來學習這一品〈獨留此經〉第四十五接著下來的內容,在上一堂課註解提到,欲求善知識,首需求具正知正見的人,什麼叫正知正見呢?我們繼續看下來的註解: “何謂正知見?《圓覺大疏》曰:「善達覺性,不因修生。抉擇無疑,名正知見。」覺性者,性覺妙明也。善能通達本有性覺,故云善達覺性。本有覺性,不從外來,非因修得,故云「不因修生」。因此正是行不到處也。” 《圓覺經大疏》這部註解是圭峰大師作的,圭峰大師是禪宗的祖師,也是華嚴宗的祖師。他解釋正知見說要「善達覺性」,善於通達本覺的覺性,然後說這個覺性是「不因修生」,不是從修而出生的。「抉擇無疑,名正知見」。所謂覺性,就是性覺妙明,性覺就是你本性的覺,這個覺它是妙明微妙光明的,你善於通達自己本有的性覺,這個性覺就是覺的本性,所以就叫做「善達覺性」。通達是什麼意思呢?通達就是完全的開顯了,般若智慧完全打開了,這個覺性既然是你本有的,而不是從外面來的,所以不是因為修而得到的,而這是一個所謂行不到處。大家要知道,這個是你行不到處,是由你種種行持修行,你達不到的地方。在這個時候,你心裡入了無心三昧之後,你觸著碰著了,這個觸著碰著,我們用現代的語言就比較好懂了,就是同步了synchronized,而不是你行持所能直接達到的地方,所以是「不因修生」。所以說這個開悟的人,你必須除盡了有所得心,方能行至行不到處,你得把有所得的這個心要除得乾乾淨淨,一絲一毫都沒有,你才能夠走到那個走不到的地方,這個悟跟證是你走不到的地方,不是你修行能夠達到的地方。你要把這種有所得的心將它掃除乾淨,一點兒都不存了,你才能到那個走不到的地方,不是你走所能到的地方,但是也確實須要「修德有功,性德方顯」,那還是要修啊,但是這個修它只是一個過程,你要知道這個過程也是一種方便,這就是說的漸修了。但是「不因修生」,不是通過修行所能到達的,但你還是不能離開修行嘛! 以前常常舉世間的例子,比如這個鏡子上面沾滿了塵垢,它就不能照物了,你要清除了塵垢,這就是修行,塵垢清除了,鏡子就能夠照了。 《無量壽經》不是有說嗎?說「洗濯垢污」,就是這個意思。洗一洗這就是「修德有功」,把它原來的清白顯出來,這就是「性德方顯」。 今天哪個人不洗臉呢?這不是說你早上起來一定要洗臉,這是比喻,下來你看就知道了。 我們都是初修來的,誰也要洗臉,這是比喻。你看,像我們這個煤炭的工人,滿臉都是煤炭灰很辛苦啊!眼睛都睜不開了,他這個眉毛也看不出來了,就是像一個黑人,什麼也看不出來。但是他一洗,這個眉目就很漂亮,眉毛眼睛五官就清清楚楚了,這不就是「洗濯垢污」嗎?洗濯了垢污,就顯明了清白,清白是什麼呢?是他的本來面目啊,他的本來面目就露出來了,他就不是滿臉煤灰了,眉毛看出來了,但是這個眉毛也不是新有的,它是原來有的,它原來所有的都顯出來了。 所以小到洗臉都合乎這兩句話,這兩句話的事情也可以說得很深哪!所以我們現在告訴你,每天洗臉的時候可以想一想,我要洗去了髒而顯出了我的本來面目,這個是禪宗的話啊,這個就是很深的意思了。你要看到你的本來面目那就成功了,一切都是本有的,所以就是「不因修生」的意思。繼續看下來的註解: “「抉擇」者,善能分別諸法相也。「無疑」者,於第一義而不動也。「心不住相」。《大疏》曰:「言心不住相者,離凡夫煩惱境界,若有少法當情,皆名住相。乃至菩提涅槃,尚不取著,何況世間夢幻境界。故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得無住心,即契圓覺。」「不著聲聞緣覺境界」。” 「抉擇」就是要能分別各種法,什麼是大的?什麼是小的?什麼是正的?什麼是邪的?「抉擇者,善能分別諸法相」,這個後頭就是《華嚴經》的話,你一提到《華嚴經》的話,那個境界就很深了,這是肯定的。這裡提到《華嚴經隨疏演義鈔》有引此經文,這兩句經文出自《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說:「長者子寶積即於佛前,以偈頌曰:……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能善分別諸法相,這個是什麼法呢?這個就是「抉擇」了,懂得選擇。 「無疑」那就是於第一義而不動,這兩句是《華嚴經》說的,「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雖然是很分別,但是在第一義上他無有動搖,還是分別。所以這就是永嘉大師的那句話「分別亦非意」,這個意就是第六意識的那個意,雖然第一義無有動搖,然而善能分別一切法相,這個是「抉擇無疑」。所以這個叫做正知見。 你看有這樣正知見的人,就不是普通人了。所以這就是真正求善知識的條件,這個要求就很高了,現在要找這樣的善知識也難找,不是沒有,而是稀有。 前面說了心不住相,就是《圓覺經》的話,「末法要求一切具正知見人,心不住相」,再引《圓覺經大疏》說:「言心不住相者,離凡夫煩惱境界,若有少法當情」,有一點點少法當情,就在你這個情見之內,情見就是你有所分別,就不與萬法為侶了。 下來結合禪宗了,所以我們依止這部《大經解》來學習,我們不只是在淨土宗的這個範圍,說實在的,我們禪淨密都涉獵了,因為有念公來引導我們,所以我們不是亂亂去涉獵的。我們是很有把握的! 下來說到禪宗的黃檗的師父百丈禪師,他就說「靈光獨耀,迥脫根塵」,「獨」就是不二,不與萬法作對,沒有對立面。一有相對的,你就陷入矛盾之中了。「獨耀」就是不與萬法為侶,斯人的心迥然超脫六塵,只是一片靈光單獨照耀。這也是拿光明來譬喻這個心,不與萬法為侶,心光寂然朗照之象。黃檗的弟子臨濟禪師說:「歷歷孤明」,歷歷是清清楚楚,綿密不斷。「孤」就是不以一切為侶伴,罄然獨存。明就是光明,明白,本明,也是同樣說明這個本心,這都說的是禪宗的。 那我們淨土宗呢?我們是專修淨土宗的,會合我們淨土宗,就是這兩句了:「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一結合,那禪淨就不二了,所以就不用爭論了。你修你的禪,我修我的淨,我們兩個是一不是二,你要當是二,那是你的事,我當的是一。所以說不與萬法為侶這是什麼人呢?有一法當情,那就不是了,有一點兒少法當情,都叫做住相。 「乃至菩提涅槃,尚不取著」,法執就是要取菩提要證涅槃,這都是很嚴重的法執,有這個法我,這個都還不取著,何況世間這些夢幻的境界呢?世間如夢如幻的這些境界,「故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這些色聲香味觸法,這都是世間的這些境界,這些境界是如夢如幻,你還住在哪兒幹什麼?所以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得無住心,即契圓覺」,這個「無住生心」可不是一般主觀願望所能達到的。如果想要「無住生心」,一但生心了,你也就「有住」了,所以它的界限不容易分清楚。你說我生心了,你就住在生心那個地方了,你就有所住了,也就不是無住了。一但無住,你就不能生心了。 所以《金剛經》這個「無住生心」,對一般凡夫很難很難!《金剛經》的功德就在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能夠達到這個境界的是什麼人呢?根據蕅益大師的《破空論》所講,這個是地上菩薩的境界,初地十地以上。蕅益大師他說,羅漢能夠無住不能生心,所以只見到我空,真正沒有我相了,但是他證的是有餘涅槃,所以他雖然是無住了,但是不能生心,不能生起度眾生的心了。所以釋迦牟尼佛呵斥這些聲聞乘為焦芽敗種。其實他們已經入聖人之流了,不簡單的了,但就是因為他們發不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有些事度的菩薩,他雖然也發了大乘心,比如可以拿一些腦髓來施捨,拿種種修忍辱這些事度的菩薩,他雖然是發起了這個大乘心,但是他不能無住啊,而是有所住啊。 那麼只有到了地前的三賢才可以,這個十信上去就是十住,十住再上有十行,十行再上有十迴向,十迴向再上才是十地,地前三賢是什麼情況呢?十住、十行、十迴向,他們只能有時候是無住,在無住的時候就不能生心,而有時候倒是生心了,但是又不能無住,相交換的一段時間無住,一段時間生心。 只有是登了地,破了無明的菩薩,才能夠做到生心的時候就是無住,無住的時候就是生心。所以這裡告訴你,應當無住而生心,等你得到無住的心,你就契會圓覺了,這個無住心那要到地上的菩薩才能夠相契呀! 底下就是《圓覺經》的話,末世眾生..當求一切正知見人,這個人不著聲聞緣覺境界。我們這個講的還是《圓覺經》裡面的這幾句。下來我們看註解說: “如《稱讚大乘經》云:「寧在地獄經百千劫,終不發二乘之心。」從「雖現塵勞」乃至「入不律儀」諸句,總之,如《大疏》所示:「壞見之人,雖不壞行,不堪與眾生為其道眼。雖壞行,而不破見,是則人天真勝福田。」 又《大論》曰:「於諸師尊,如世尊想。若有能開釋深義,解散疑結,於我有益,則盡心敬之,不念餘惡。如弊囊盛寶,不得以囊惡故,不取其寶。又如夜行險道,弊人執炬,不得以人惡故,不取其照。菩薩亦復如是。於師得智慧光明,不計其惡。」 是故彼經結云:「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蓋謂如是之人是真善知識。於真善知識能知能求,故必證菩提也。” 這裡引了這部《稱讚大乘經》說:「寧在地獄經百千劫,終不發二乘之心」,所以我們修大乘的人,看到這句話很嚴重!所以這個大乘佛法這就是特殊的,跟小乘不共之處。我寧可在地獄中待百千劫,我也不發這個二乘的心,所以這個就是真正符合佛的本心了。 根據《大智度論》說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卅五天沒有在印度說法,人是在印度,但是他不在那個當下的地方說法。世尊成佛之後頭三個七天,在天宮大說《華嚴經》,有的是說二個七都可以。但是這些個聲聞緣覺乘的弟子如聾如盲,不是真的聾了,真的盲了,是聽等於沒聽,看等於沒看見,沒有領會。一直到五個七,第五個七佛自己就說,我法甚深,難解難知啊!阿羅漢弟子都不能知,一般眾生更是無法知了。一切眾生為世法所縛所著,「縛」是捆住,「著」就是粘著,沒有能夠理解,所以佛說那麼還不如就涅槃了。 這個時候諸菩薩跟天人都恭敬在佛前合掌,請求釋迦牟尼佛為眾生轉法輪,佛就默然受請。要不然我們今天都沒有佛法聽了,那麼就先說小乘法了,然後慢慢的就由小向大了,就呵斥小乘是焦芽敗種,讚歎大乘,開始說大乘法,大乘法還是先說權法,先說如何證阿羅漢證緣覺,然後如何去行菩薩道,後來就說實法,到最後說《法華經》就開權顯實,最終的目的全部都是要你們去成佛的。所以說寧在地獄經百千劫,終不發二乘之心。 念公說根據密宗的戒律,跟聲聞眾住七天就破戒,就是你跟那些聲聞修小乘的,在那邊住七天你就破戒了,跟聲聞大眾住在一起七天你就破戒了。 所以這個就是《圓覺經》的話說「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 底下說「雖現塵勞,心恆清淨」,「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這個昨天我們也說了一點,就是說他還有一些毛病,《圓覺大疏》的圭峰大師說得很好,他這種說法也是跟大家常常理解的是相反的。所以我們眾生還是存在著顛倒見,相反就是顛倒。 圭峰大師說「壞見之人,雖不壞行」,這個人的見壞了,大家聽多了,就會分辨這裡說的見,不是見解看法想法,那個是很膚淺的。這個見是佛法說的知見,因為佛法說的是佛的知見,這個是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 那麼一般人用思維推尋跟研究,那個只是第六識,是分別識,那個還是屬於生滅心。 所以常常說我們的修行是什麼呢?就是要把我們的眾生的知見轉變為佛的知見,就是這麼一回事嘛!所以要捨除自己的一切知解和成見,日新又新,所以修行是否得力,就看你能否去掉一些東西,破除這些東西。 不是把自己這些見作為核心,慢慢的給他豐富起來慢慢的美化,這只是自欺。譬如這個貨物,只用名牌貨的包裝,那只是包裝,實際的內容是自己的劣貨,裡面的內容很差而外表很好,那你始終是假的。 你得把這個自己給拋掉,就是要「無我」,真正要「無我」,沒有我了,那還有什麼見?沒有了我相人相、我見人見,不但要「無相」,而且要「無見」。《金剛經》前面講「無相」,後面講「無見」,前面講四相,後面講四見,眾生所有都是情見都是妄見,但是真實法當中沒有情見沒有虛妄,所以叫作真實。 現在有許多人只是抱著自己的知見不放,根據自己眾生知見來評定,來批判佛的知見,要改變佛的看法啊!念公說只有佛來改變你,沒有你去改變佛的,如果你這樣子,你就永劫也不能懂咯! 《圓覺經》曰:「以生滅心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隨流轉」,可見用第六意識這個分別識,是沒有辦法契會如來的真實義的。我們每天開始那個開經偈不是有「願解如來真實義」,你用第六意識的分別種種這些,你怎麼解如來真實義?必須離染離相,無思無為,才能與佛法相應。 然後繼續說「壞見之人,雖不壞行」,這個人的見壞了,但是他沒有壞行,沒有做壞事,行持上沒有毛病。「不堪與眾生為其道眼」,聽好啊!是這樣子的要求,他不堪給眾生當道眼,就是修道的眼目,他不堪就是不配的意思,不配做眾生的導師,給眾生帶路。 所以要做領導,尤其是佛門的領導是不容易的。不是人家給你封個領導,你就是領導了,世間法沒有多大關係,佛法是關係到眾生的慧命的,你是要把眾生帶到哪裡去啊? 所以這裡說相反的,這個善知識他雖壞行,雖然壞了行,就是行為上有錯誤了,可是「而不破見」,他的見地沒有錯,那就怎麼樣子呢?「是則人天真勝福田」,這種善知識是真正的殊勝福田。 所以密宗也叫做決定見宗,見就起了決定的作用了,並且把見放在最主要的地位來去對待,以這個為宗旨,所以稱之為決定見宗。密宗講見修行果,華嚴講信解行證,密宗講見地,修行得什麼果。 打個比方,修行等於是走路,果等於是到家了,我要回家,我要走路,首先要知道方向,方向就是見,你家在哪裡呢?我選擇哪一個道路?我選擇什麼交通工具?這是第一步,不管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都要有這第一步。我要回去,是要買哪一班飛機的機票?到紐約東京要怎麼走?你要是先到南美洲再到非洲,這麼繞來繞去,這個路線就麻煩了,方向不對啊!所以這個見就很有重要性,生死根本也是因為這個見。所以一般人有的時候常常在這個地方就顛倒了,你看問題就看不清楚了。 不是說這個人可以做道眼,這個人是真勝福田啊!所以這句話的份量很重!你看這些大德下的這些言語,他這裡頭這個份量就很有感染力,很有啟發性。 《大智度論》就說:「於諸師尊,如世尊想」對於這些師尊這樣子的老師,善知識就是老師嘛,或者說直接一點就是這樣子的師父,你就應該像跟佛一樣的看待,所以這個就不僅僅是密宗啦!「若有能開釋深義」,有人能夠講出很深的意思來,能夠「解散疑結」,將你這個疑的結給打開了,能把你這個結給解開,「則盡心敬之」,你要盡你的心來恭敬他,「不念餘惡」,他有什麼毛病,不要去想,不要放在心上。 下來有幾個譬喻就很妙了,前面註解也說了,說「如弊囊盛寶」,囊就是裝東西那個袋子,你不能因為說這個囊上面有什麼髒東西,又或者這個是你不喜歡的款式,你就連帶說它裡面的寶也是假的,那你就不要這個寶了,因為這個囊你不喜歡,你連裡面的寶你也不要了。 再一個譬喻就好像夜行險路,晚上你走到一條危險的道路,一個很髒的人拿著火把給你照明,來來來,我幫你照明。嗯,這個人好髒,你不能因為這個人髒這個人不好,你就連他照路的這光明都不要了。 這個比喻是不是很妙呢?那你這樣子是你自己的損失啊!菩薩也是這樣。「於師得智慧光明,不計其惡」,從老師那邊所要得的是智慧光明啊,你不要去計較他有什麼過失。禪宗也是如此說:「欲求無上道,第一莫疑師」,「但摘果子吃,莫問樹橫直」,這個比喻很有意思,你要求無上道,你就不要懷疑這個老師,是不是?你這不是要摘那個果子來吃嗎?你管那個樹枝是長得直的還是長得橫的,長得不好看的,長得好看不好看,跟你去摘果子吃有什麼關係? 所以師父常常說:內容才是重要的,形式不重要。所以還是念公這句話:修行重實質,不重形式。 所以「彼經結云」就總結就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說這樣的人是真正的善知識。 說到這裡,我們就有一個標準了,就會看了,所以對於真正的善知識能夠知能夠求,所以就必然你自己要證到菩提了,是對自己有利的,不是對那個善知識有利。好,我們繼續看下來的註解: “《大疏》又曰:「但令善事明師,明師必自臨時指示。亦同善財於文殊處發菩提心已,問菩薩行。文殊亦不具說。但令親近善友,遂指德雲比丘,展轉令往矣。」 復云:「故《法句經》以二十一喻,喻善知識,謂父母、眼目、腳足、梯橙(橙同凳)、飲食、寶衣、橋樑、財寶、日月、身命等。後結云:善知識者,有如是無量功德,是故教汝等親近。大眾聞已,舉聲號哭。自念曠劫為善知識守護。今日值於如來,乃至未曾報恩,無心親近。說是語已,重復舉身號泣。」” 你看人家是這麼的真正的重視善知識的,當寶不是當草。《圓覺大疏》是一部註解,是華嚴宗第五代的祖師宗密法師他作的。《圓覺大疏》又說:「但令善事明師,明師必自臨事指示」,你只要能很善的承事,有明的有光明的有明見的明眼人,明眼的老師,是明師,不是名師,音一樣,意思有別。這個老師必然到必要的時候,就會親自來指示你的。 就像善財童子在文殊的地方,文殊就叫他去親近善友,告訴他第一個去見德雲比丘,傳授他念佛法門,然後一個介紹一個,一個介紹一個,這就是五十三參了,這你自然就會得到善知識的指示了。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訪到最後一位善知識,就是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教他「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一生就圓滿了。 《大疏》又說:以《法句經》為例有二十一個譬喻,說善知識是父母是眼目是等等的,我們就不多說了,前面註解都有。「善知識者,有如是無量功德,是故教汝等親近。大眾聞已,舉聲號哭」大家都哭。自己想到我這麼多少劫以來,都是有善知識在守護著我呀!所以今天我能夠遇見佛,能得到這樣的利益,可是我還從來沒有報過過去善知識的恩,我也沒有去親近他們。說完這個話也是哭起來了,身體都蹦起來了趴在地下,踴躍這麼的哀哭感傷,感過去善知識的恩哪! 所以大家看看,我們現在能有這個機緣遇到如此殊勝的善知識,當代的兩位大居士:一位是會集大經的夏蓮居蓮公,跟一位註解這部大經的黃念祖居士念公,得到他們的加持護佑。從這裡我們知道,這是過去生中的緣,今生再續前緣,所以應該感恩,更應該珍惜,認真依止,專心領會。我們繼續看下來的註解: “是故《圓覺經普覺品》普勸曰:「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事善友,事善知識。」且恭敬善知識者,首在如教奉行,此亦甚難。故云「聞法能行,此亦為難」。蓋善知識難遇難識,今幸求得,倘於彼善知識所示,不能信受奉行,則良醫束手。如是則遇同未遇。故於善知識教,應聞而能信,信而能行。是為甚難也。” 所以《圓覺經.普覺品》就勸大家說:「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事善友,事善知識」,叫修行人應當要盡命,命都拿出來供養善友,怎麼供養呢?怎麼恭敬呢?首先是如教奉行。不是說你要拿這些物質上的東西,或者是表面上的禮敬。而是要如教奉行。「善知識難遇難求」,現在你得到了彼善知識給你的指示,你不能信受奉行,只知道恭敬,那這樣就是良醫束手,良醫是真是良醫,但是他束手,就是這一句成語「束手無策」,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他沒辦法幫你,所以你遇到也同於未遇,遇到了等於沒有遇到,我們俗話說什麼呢?「走寶」(粵語)錯失,當面錯過最可惜的了。有的人他是遇到了,有的人他是遇到了但是沒有能全盤接受,陽奉陰違,自己還有他自己個人的看法,或者還不能夠完完全全的依止,對於他自己過去所學的還有千絲萬縷的留戀,這就是念公說的「和平共處」,「和平共處」那你的進步就慢了。 下來說:「故於善知識的教化,應聞而能信」,要能相信,「信而能行」,所以這個甚難甚難啊!相當的困難!所以就是這個經典說的「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如來興世」是「難值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能遇見善知識,聞法還能行,這個又是非常之難得的。繼續我們看下來的註解: “上明遇佛,聞經,遇善知識,聞法能行,均極難得,甚為希有。但此上三者之難,莫過於下之「若聞斯經,信樂受持」,是乃難能中之難能,故云「難中之難」。其希有難得,更無過於此者,故云「無過此難」。何以故?” 上面這三種難莫過於底下要說的這個難,「若聞斯經,信樂受持,乃為難中之難」,如果你能夠聽到《大乘無量壽經》,你聽了之後還相信,還樂意去信受去修持,這個是難中之難,所有的難當中的最難的,沒有再比這個更難的了,沒有了。好,我們繼續看註解: “如《淨影疏》曰:「餘義餘法,處處宣說。開顯淨土,教人往生,獨此一經,為是甚難。」 又《會疏》曰:「若聞斯經者,知識聞薰也。信樂受持者,往生正因。謂信樂本願,受持名號,此法超異諸教故;得益超出諸善故;眾機通入報土故(種種根機悉生報土);一生成辦故。必依多劫宿善,超過諸難之事。故云難中等。」 準兩疏意,若人於此第一希有、難聞難信之一生成辦之妙法,能聞、能信、能受、能持,當知是人,必是多劫薰修,宿種善根,難能希有,超過一切。故曰「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此非謂法門難修,蓋指如是之人,有如是希有之善根福德因緣,至為難得也。” 這是《淨影疏》說的,別的經佛處處都說,真正開顯淨土法門教人往生的,唯獨這一部《大乘無量壽經》最全面了,這是事實啊!你看淨土三經只有《無量壽經》對極樂世界說得最詳細,從阿彌陀佛初發心怎麼見佛?怎麼出家?後來怎麼發四十八願?怎麼使得這個願成就?一直到成佛,然後還說了極樂世界種種的殊勝莊嚴,這些我們七寶的同修一路跟著下來,都經歷過了也聽過了,然後這都說完之後,再告訴我們怎麼樣才能往生?最後又說了娑婆世界種種的五惡五痛五燒,這個世界的濁世惡苦,讓我們跟這個濁惡的世界有一個,有一個對比,一個強烈的對比,一個是穢土、一個是淨土,就是讓我們欣厭嘛!你才知道厭離這個娑婆世界啊,你才會一心嚮往極樂世界。而且再三教導做人你要忠信要行善,你要避免五惡五痛五燒。所以很少有一部經這麼全面的,淨土其它兩部經也沒有說得那麼詳盡,所以這就是《無量壽經》它最應機了,既說了極樂世界最上殊勝的第一義諦,同時也沒有離開世間的這一切的覺悟,甚至儒家所說的五常這些道理,這裡面都有,所以這部經是最全面的了,一部經包括了很多經,所以能夠遇到這部經,可以說是很難很難哪!這裡我們再強調,特別是這個會集本,所以稱為是最善本。 那麼說這個難不是說這個法門難修,是說這樣子的人,他有這樣的善根福德因緣,難有啊,難找啊!難中之難啊!他能遇見這種根器,他聽見這個經,能夠信樂能夠受持,這個比遇善知識聞法能行還要更難!這種根器的人就更難有了!不是說更困難,不是這個意思。這樣的人難找啊,不容易遇到。 我們就繼續看下來的經文了,我們看經文: 【若有眾生得聞佛聲,慈心清淨,踊躍歡喜,衣毛為起,或淚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 好我們繼續看註解: “「得聞佛聲」是《漢譯》經文。《吳譯》為「聞阿彌陀佛聲」,《魏譯》為「得聞彼佛名號」,《唐譯》為「聞彼佛名」,《宋譯》為「得聞無量壽佛名號」。諸譯合參,故知「佛聲」即阿彌陀佛名號。「聞」者聞名信受也。以名具萬德故,能令聞者「慈心清淨」。「慈心」者,發起大慈心也。” 這裡說「若有眾生得聞佛聲,慈心清淨,踊躍歡喜,衣毛為起,或淚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這是佛告訴我們,我們才知道。要不然我們怎麼可能知道呢?看到我們現在目前種種的這種現象,有人聽了阿彌陀佛很感動很歡喜!有人就反對就起煩惱!這是什麼原因呢?這裡佛告訴我們了,這一段過去我們常常都有引用,讓大家對於自己的善根沒有懷疑了。你能接受這個法門,你願意念阿彌陀佛,這個都有前因後果的,不是偶然的。 不喜歡的人,同樣也有原因,這裡佛就告訴我們了。所以我們對於那些反對黨,不能接受的,我們的心就平了。 這段經文就告訴我們,如果有眾生聽到佛聲,根據古譯我們知道,這裡指的佛聲就是指著佛的名號,就是這句那摩阿彌陀佛,若有眾生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他就聞了名。聞這個字,就是聞了名,而相信而能接受。因為這個名是具萬德啊,不只具萬德,還是圓具萬德,萬德在這一句當中都圓滿了,你念這一句也就圓了萬德。 念公說希望大家注意這一點,阿彌陀佛這句是萬德洪名,你念這一句的時候,你這心中也圓了萬德,六字括三乘,這個六字裡頭佛教所說的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都包括在裡頭了,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淨土法門,大勢至菩薩的法門,一句圓萬德。 所以有的人就總是不踏實,不相信就這一句全都包了。所以總是想找點這個想找點那個,這邊翻翻那邊翻翻,總想今天等著這個明天再盼望著那個,盼來個什麼什麼人給我傳一個什麼法,就是這樣子等等等等,等到火葬場去了還在等,這個現成的果實-阿彌陀佛,他就不相信。 你這一句這個話就圓了一切萬德,一切聲聞緣覺菩薩佛的德都在裡頭,這叫萬德,不是世間上一萬件好事的德。是十方如來的一切德都在這裡頭,這個叫做萬德。不是一萬件好事,一萬件好事那就說得太庸俗了。你才知道這一句佛號不可思議啊!所以說「六字括三乘」,這六個字那摩阿彌陀佛,它就把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一切的法都包括在裡頭了。這個六度萬行,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都在這一句阿彌陀佛裡頭了。哇!有沒有這麼厲害?不相信你試一試!所以聽到這句阿彌陀佛歡喜,又能夠接受跟信受,能讓聞的人他就「慈心清淨」,生起了慈心,生起了清淨心。我們繼續看註解解釋「清淨」這兩個字,這個過去我們也有談過,這裡算是複習。我們看註解: “「清淨」者,純淨無垢也。「歡喜」者,內心喜樂也。「踊躍」者,歡欣奮起,形於身口也。「衣毛為起」,指遍體毛孔開張,汗毛豎立。「淚出」,目中流淚。蓋如是之人皆從佛道中來。佛所得之無上菩提,名為「佛道」。 《法華經方便品》云:「是諸世尊等,皆說一乘法。化無量眾生,令入於佛道。」又因行名道。佛道者,到於佛地之萬行也。” 「清淨」就是純淨無垢乾淨,心中沒有雜亂。歡喜就是內心歡喜高興。踊躍者就是形之於身口,手舞足蹈。「衣毛為起」就是渾身的毛孔都張開了,毛孔都豎立了,汗毛都立起來了。「淚出」就是眼睛流淚。 這是真有的事情,師父在當居士的時候,遇到一位女眾親口跟我說,她每一次聽到這一句阿彌陀佛,都會感動流淚,這樣的人是什麼呢?都是因為他前生曾經是從佛道中來的。那時候當居士的時候,理解的不是很多也不夠,所以就沒有跟這位居士說妳過去生中是從佛道中來。 「曾作佛道」,佛道是指佛所得的無上菩提叫做佛道。就是我們的行在因地上的行也叫做道,就是我們的行啊,在因地上的修行也叫做道。佛道就是能夠達到佛地的一切萬行叫做佛道。 總之就是說這些眾生都是曾作佛道的,過去生曾經修行,曾經趨向佛的菩提,所以叫「曾作佛道」。我們繼續看下來的註解: “「曾作佛道,故非凡人」,乃佛之讚語。 正如《金剛經》曰:「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靈峰《破空論》釋曰:「此即信修大果也。設復計有少許我人等相,決不能信此經。設於此經信解受持,決能了達我人等相,當體即是無相。」 準是而論,本經乃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若能生信,當知是人,不是凡人,而是一切世間希有之人。若於圓教能生實信,圓解圓修,可稱圓人。圓人修行一日,可當常人修行一劫。” 我們看這句經文說「故非凡人」,他前生都作過佛道,不是普通世俗的人。從經中佛的話,我們才知道真正的原因。《金剛經》也說到「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金剛經》這句話也符合我們這個《無量壽經》,因為《無量壽經》說的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你能夠信的人就不是一般人了,所以說「故非凡人」。 本經到了這一品我們才漸漸的明白,這個因緣不可思議!能信的人也是不可思議!所以應該為自己感到無上的榮幸,榮幸過後就不要驕傲,榮幸可以,但不可以驕慢。 下來經文就說到那些不能信的人,就說到那些不能信的人是怎樣子的呢?我們看經文: 【若聞佛號,心中狐疑,於佛經語都無所信,皆從惡道中來。宿殃未盡,未當度脫,故心狐疑,不信向耳。】 接著我們看一段註解: “反之,狐疑不信者,乃從三惡道中來,宿世殃禍業障未盡,尚未至得度之期,故不能信受。 此亦如《金剛經》所云:「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故知法門愈殊勝,世人愈難信。故於圓頓妙法,狐疑不信也。” 這就是說相反的,如果有人聽到這個經語都無所信,一點也不信,而且聽到佛號心中狐疑。 這我們講過狐狸是最懷疑的,以前講過冬天你過河,河凍成冰了,人只要看見這個狐狸的腳印從這裡經過了,你就可以放心的走了,因為狐狸牠最懷疑的了,牠走幾步都要聽聽底下有沒有水流的聲音,所以聽到沒有了,牠才走過去,所以稱之為狐疑。所以說猶豫跟狐疑,原來這個猶也是一種動物。 相反的就是說,能夠聽到這個佛聲,這句阿彌陀佛,那麼這個就很殊勝了。 相反的,如果你是狐疑不信,那你老兄是從三惡道中來的,而且應該是剛剛來不久的,「宿殃未盡」,你過去的禍殃業障還沒有消除完,這個時候就是還沒有得度的時候,「未當度脫」,就是你還沒有到得度的時機,時節因緣對你還不成熟,所以你心中就有這個狐疑,像有一些人「若聞佛號,心中狐疑」,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你從惡道中來,你的禍殃業障未盡,你還沒有得到度脫的時候,所以你心中就狐疑,就狂亂啦! 這裡就舉了《金剛經》說「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佛說「在後末世」,我說《金剛經》有這樣的功德,之前我們說那些以生命布施,不如拿四句偈給人家說,這樣子說法你就不信,那你就是狐疑啊,是不是?狐疑不信,所以佛就不能具說,不能隨便說,這些人也是從惡道中來的。 所以這個法門愈殊勝,世間的人就愈難相信,淨土法門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這樣難信之法能生信,就證明你不是凡人,而是一切世間稀有之人。 另外對於這個圓教能夠生起真實的信心,你看我們現在正是在修學這個圓教,不容易的。這個圓教就等於是佛門的博士班,這個是師父常常用這個來形容的,你能夠進一步產生圓解,由圓解就能產生圓修,你這個就叫做圓人。 圓人不是說你現在就是有三明六通一切具足,那都不是,那都是聖末邊事,聖道中末了的邊邊上的事情,所以大家常常感興趣的都是這些聖末邊事。這個最主要的事情反而大家不關心,信不及呀!對於聖末邊事就很有興趣,大家關心的就是這一類的特異功能等等這些神異的事情,這些事情它根本就是邪法,不但不是聖末邊事,聖末邊事也談不上,所以眾生是很可憐的,現在外面就是這樣一般情形。 所以我們圓信圓解圓修,你就產生圓見了,你這就是圓人,你修行就省時間了,你修行一天等於普通人要修行一劫,所以現在密宗稱為決定見宗,這個前面講過,就是要你先解決這個見,見之後才有修,有修才有行,有行才有果。所以這個「見」字大家要十分的注意,這也不是悟,也不是理解,這個「見」字在這兩者之間,你要產生了圓見,那麼這個大密宗見那就是圓見了,跟顯宗都是一味的。 我們這個是圓教,淨土宗是圓教之法,前面提過了,你念佛你的善根福德就同佛了,善根福德同佛,那就是佛咯! 你不念,你就不是,不念你是什麼?不念你就是糊塗蟲。 然後說「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這一些說法都是圓見,你對於這個能信,你就是圓人,你這個念一天佛比起別人就是等於一劫。 但你如果要懷疑,你不信,那你還不只一劫了。 所以這個事情就是全部在當人,就是全部都是你自己做得了主的。所以我們看看它這個經一直到最後,一直到最後它都有很殊勝的這個意思。 比方今天講的善知識,怎麼去求善知識?怎麼分辨?什麼是正?什麼是不正?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有啊,有很多惡知識,大家要能夠好好的去分辨。上了昨天跟今天這堂課,你就會分辨了。但是有時候糊塗起來也是不容易,所以這都是我們修行當中最關鍵的問題。好,這就是第四十五品跟大家簡單的介紹了。 〈勤修堅持第四十六〉 下來我們開始進入〈勤修堅持第四十六品〉,我們先看前面一小段註解: “本品首為世尊咐囑大眾守護本經;次諭救護眾生;三諭行解相資,求生凈土。” 這個就是最後的三品了,這個火車越來越靠近終點站了。本品第四十六〈勤修堅持〉,你看這個小品題顧名思義就是要大家很勤勞的去修行,這就是要發勇猛心,你很勤的發勇猛心這個還不難,所謂「勇猛不難,難於長久」,一般都是五分鐘熱度,要不然就是幾天過後,一開始你看這個熱度上升不得了,然後下降也很快,沒幾天就冷下來了,再加上外面種種的這些引誘,你就被打垮了。所以就是要堅持啊!勇猛要長久!要勤修堅持! 你看看我們七寶,師父跟慈淨老師這幾年想盡了各種方式來幫助大家聽經聞法,就算在疫情期間,不能開放現場來聽課的這個非常時期,慈淨老師都提出了「停課不停學的概念」,讓大家繼續的在學習。老師也在七寶群裡面不停的幾乎每天隔兩天都寫啊寫啊,就因為這樣子,師父才能夠在山上的兩年多時間把《娑婆生死書》十集都做出來了,當然現在超過十集了,前面的十集大家看看,一開頭都有師父在那邊講兩句話,這個都是在山上做的,都是one man show一腳踢,很刻苦的在那邊做的,所以現在想起來也蠻可憐的,但是究竟是做出來了,然後用種種的管道來傳播,因此直至今天你看幾年下來,大家已經聞到經了,這些法也知道了也明理了,道路也給大家設定好了,一切的道理也明白了,宗旨也清楚了,這一切一切都掌握了。 那麼現在就必須要認真去修行了,就是這一品勸我們的了,所以要勤,經文中說「應勤修行」,要很勤的去修行,而且要堅持下去,不為一切所轉動。 不要遇到有一點困難,就好像說我修了半天都不靈就退了,這個不行!更可怕的是糖衣砲彈,這個形容詞太好了太妙了!糖衣砲彈就是讓你迷惑退轉的,比如說生活改善了,世間的事情多了,忙得顧不得了了這些,腦子裡頭的這些事情多了,想佛法的時間就必定減少了,這都是為環境所轉,那就不能堅持了。 所以你一定要豁出去,這一輩子豁出去,刻苦的豁出去,要咬牙把這個牙能咬碎,這是比喻,不是叫你真的咬碎這個牙,你還去裝假牙。就是告訴你一切這個困難艱難困苦,什麼苦難來了就是考驗,我一定要堅持,你要有這個勁兒,要學法藏比丘,怎樣子呢?「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不要說這世間種種的苦,就算到了地獄受那種苦,你的願心都要不能夠退縮,要堅持!要祈禱!要發願!要勤求佛力的加被!一切都不要怕! 下來這一句話大家要牢牢的記住,因為這一句佛號就是我們數學上的無限大infinity,總之你真正依靠這句佛號,真正念得清淨了,你任何的習氣、任何貪嗔癡的毒都可以徹底的消除,所以這個信心一定要有,如果能堅持,那就很殊勝了!前面講過,這個世間修一天等於極樂世界修一百年,所以很多活佛都願意到這個地球上來修,就是這個原因。我們看經文: 【佛告彌勒:諸佛如來無上之法,十力無畏、無礙無著甚深之法,及波羅蜜等菩薩之法,非易可遇。】 這是第四十六品,一開始就「佛告彌勒」,這個就是現在的佛和當來的佛面對面在交待任務,是不是就是這樣子啊?就這個問題,佛跟彌勒在交待任務。我們看註解說: “本品首段為咐囑護持本經。「無上之法」者,《往生論註》云:「無上者,此道窮理盡性,更無過上。」「無上法」者,涅槃也。《智度論》云:「是故知無法勝涅槃者。」” 經文說「諸佛如來無上之法」,諸佛,如來也是佛的名號,就是指的如來。這個無上之法,就是這個法是沒有別的法可以超過的了,所以叫做「無上」。曇鸞大師說「無上」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道理它是「窮理盡性」,把這個理的本體給它窮盡了,沒有剩餘的了。「盡性」就是你的本性充分的發揮,都了達都洞然了,都沒有更再比這個之上的了,在這兒沒有更上的,這就叫做「無上」。所以有人說「無上密」,想到這兒,想到那兒,都是錯誤的。這裡說的「無上」就是這個解釋,這是曇鸞大師的解釋,「窮理盡性,更無過上」,這就是最根本也是最究竟的成就,這個說法是什麼呢?就說的是涅槃。 《大智度論》龍樹菩薩說:「是故知無法勝涅槃者」,因為涅槃有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沒有再超過它的了,沒有了。 「十力無畏」我們看註解: “「十力」者,如來所有之十種力用。一者,覺是處非處智力。處者道理之義,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又指知一切眾生因緣果報。作樂業得樂報。因果相契,為是處。作惡業希望樂報,因果相背,為非處,猶言「無有是處」也。二者,業智力。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報之智力,或善不善,有漏無漏等之智力。三者,定智力。知諸禪定,解脫三昧之智力。四者,根智力,知諸眾生,諸根上下,隨機施教。五者,欲智力,知一切眾生種種知解之智力。知他眾生,種種樂欲,各各不同。六者,界智力。乃知種種界智力,於世間眾生種種境界不同,而如實普知也。七者,至處智力。知一切道至處相。知所修何教道品,得至何位之智力。如五戒十善至人天,八正道之無漏法至涅槃等。八者,宿命智力。知眾生一世乃至百千萬世,姓名壽夭苦樂等。九者,天眼智力。見眾生受生捨報,生生死死,從何道來,向何道去;以及善惡業緣,或苦或樂,無障礙之智力。十者,漏盡智力。於一切妄惑習氣,永斷不生。能如實知,不受後有之智力。” 我們來解釋一下,佛有十力還有十種力用,這個以前也講過了,書上也寫了,我們就不再去讀這些名詞了,前面我們也讀過了,還有許多名詞問題,大家可以去查字典。 我們就提一個來說就好了,就最後一個「漏盡智力」,漏盡通這個是智慧的力量。「於一切妄惑習氣,永斷不生」,不但這個惑不生,了斷惑了,塵沙惑、無明惑、見思惑都不生了,連習氣也不生了,能斷習氣的那只有佛啊! 這個習氣大家要知道很厲害!所以有的人我們要這樣子來看他,要憐憫他,這是他的習氣呀! 你看像佛的弟子之一的牛呞,就是尊者憍梵波提,《阿彌陀經》中十六位,說如是等諸大弟子之一的,他過去生中是牛,今生吃飯他還要倒出來,就是反芻像牛一樣,嚥下去之後過一會嘴裡又在那邊吃,然後又再嚥下去。所以人家請佛去受供養的時候,佛就不帶他去,因為他太不莊嚴了,佛門叫莊嚴,我們俗話說太丟臉了,太難看了!自己吐出來又吃,牛是反芻的,這個是他的習氣,可是他今生已經不是牛了,而且還是佛的弟子。 所以佛的漏盡智力就是這些習氣都斷盡了,永斷不生,這是能如實知而不受後有之智力,這是第十種力。其它我們之前有詳細講過,這裡我們就不花時間了。 下來就說到「無畏」,這個「無畏」下面有引了註解來解釋。因為我們今天聽得很投入,那時間也到了,那我們就暫時在這裡告一個段落,這個「無畏」還有下面的經文跟註解的解釋,我們就留到明天才一起來學習。 好,我們今天就一起學習到這裡。非常感謝大家的出席,阿彌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