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10 03:21:09瀏覽19096|回應2|推薦72 | ||||||||||||||||||||||||||||||
陶淵明〈詠荊軻〉語譯 2010/3/10 主旨:借對古代人物的熱烈歌頌或深摯同情,抒發作者的滿腔悲憤,寄托其堅強不屈的意志。 此詩被 吟唱:王更生教授 http://cls.hs.yzu.edu.tw/shenhg/w17.htm 荊軻刺秦王事件始末: 荊軻,衛國人。衛亡,嘗遊歷趙國的榆次、邯鄲等地,最後至燕,經
漢墓室壁畫〈荊軻刺秦王〉 這是武氏祠較著名的作品。武氏祠分為四個石室,建於西元47年,題材多為神話和歷史人物。所刻圖畫均採用陽刻陰線表現。〈荊軻刺秦王〉是諸多故事中最精彩的一幅。圖中所繪是圖窮匕見,情況處於十分危急之時的場景,圖中共刻繪了五人形態:贏政繞柱避走,作倉皇逃遁狀,神態充滿驚愕急驟的表情;荊軻見事已危殆,急將手中短劍擲向贏政,卻因心慌力猛,短劍直刺入宮廷上立柱之中;太醫緊抱荊軻;而階下秦舞陽早已嚇得魂不附體,匍匐在地;地上一匣內盛作為見面禮的樊將軍於期的首級;遠處一衛土似已衝破禁令正欲向前解救。整幅圖抓住了秦廷行刺的剎那間場面,充分表現了當時人物的內心活動和外部姿態。 「中國第一俠客」荊軻 轉載 http://qhwhyj.cn/wy-2/a/a87.htm 位於淇縣朝歌鎮的荊軻墓被當地人稱為「南大塚」,是當地的文物保護單位。寒風中記者在荊軻墓前徘徊,回想著淇縣人所講述的荊軻刺秦王時那悲壯的一幕…… 朝歌人荊軻遊歷列國 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勇士荊軻原來也是朝歌人啊。荊軻是成語「圖窮匕見」故事中的主人公,淇縣人稱他是「中國第一俠客」。這位喝著淇河水長大的朝歌人俠肝義膽,他一諾千金,捨生取義,在戰國末期製造了驚天的「刺秦」大案。 一直以來,荊軻的故事在中國廣為流傳。幾年前,荊軻刺秦王的故事還被拍成了電影,讓兩千多年前的荊軻更為名揚天下。然而,歷史長河中歲月更迭,關於荊軻的身世恐怕只有他家鄉淇縣的史學界才更有發言權。 現任淇縣文物管理所所長的王小運多年來一直在從事淇縣歷史的研究工作。看到記者對淇縣的歷史人物荊軻特別感興趣,王小運所長打開話匣子,將記者帶回到了兩千多年前的歷史煙雲之中。 戰國晚期,荊軻出生在衛國朝歌(今淇縣朝歌鎮)。荊軻自幼習文練武,長大後智勇雙全,懷有一腔報國之志,人稱他為荊卿或衛卿。當時正是秦王為稱霸天下而四處發動戰爭的動亂時期,而一心尋求報國機遇的荊軻卻始終未能得到衛君的賞識,讓他英雄無用武之地,空懷報國之志。懷有俠肝義膽的荊軻看到報國無望,於是從家鄉出走遊歷四方,足跡到達韓、魏、趙、燕諸國。在顛沛流離的日子裡,荊軻結識了一批仁人志士,與他們切磋劍法,討論天下大事。這期間,他也曾因政見不同而與一些人分道揚鑣。 最後,荊軻流浪到了燕國,並與當地的高漸離等知名人士結成了莫逆之交。燕國的太子丹得知荊軻為賢勇之人,接他到府中敬為上賓,拿出自己的衣服、飯食和他共同分享,並尊他為上卿。這樣的知遇之恩令荊軻深為感激,使他甘願為太子丹兩肋插刀,做出了赴咸陽刺殺秦王的駭人之舉。「荊軻刺秦王」是中國歷史上最驚心動魄的場面之一,荊軻將自己置身於這個場面之中,他的名字因此載入了史冊。 查閱《淇縣志》,有這樣的記載:「荊軻舊居在縣南,戰國時常居於此。」 知遇之恩激勵壯士 當年,荊軻在列國中顛沛一段時間後流浪到燕國。荊軻在燕國廣交朋友,燕國的一些有識之士也把他視為知己。這時期,秦國對外咄咄逼人的軍事行動已經暴露出要吞併列國的雄心,令各方諸侯日夜不安。一直留在秦國作人質的燕國太子丹看到秦國恃強凌弱、燕國危在旦夕,他在憂慮之中偷偷逃回了燕國。此時韓國已被秦滅,趙國邯鄲失陷,秦軍一路北上直逼燕國,奪去了燕國的大片土地。太子丹對秦王恨之入骨,決意復仇。可是一心要向秦國報仇的太子丹一不操練兵馬二不聯絡各路諸侯共同抗秦,卻把復仇的希望寄托在了刺客的身上,為物色刺殺秦王的人,他甚至動用了全部家產。他找來大臣商量刺客的人選,大臣對他說,燕國有個深謀遠慮且勇敢沉著的人名叫田光,可以召來商量大事。太子丹遂召見田光,田光已經年老體衰,他對太子說:「我已年邁唯恐耽誤國家大事,不過我的好朋友荊軻來自衛國朝歌,是個賢勇之人,可以擔當使命。」太子丹要求田光從中引見,並希望田光能夠保守國家機密。 田光見到荊軻後說:「燕秦兩國如今勢不兩立,太子丹決意要除掉秦王,我已經把你舉薦給了太子,希望你能夠為燕國出力。」荊軻看到是老友田光從中相托,便爽快地答應下來。田光又說:「太子專門告誡我不能洩露機密,說明他在懷疑我是不是一個有氣節的俠客。你見了太子後說我田光已死,不會洩露國家大事了。」說到這裡,田光拔劍自刎而死。田光以死來激勵荊軻,荊軻自然明白他的良苦用心,這不免令他感慨萬千。 荊軻見太子丹後轉達了田光的臨終遺言,太子丹被感動得淚流滿面。太子丹說:「田光以死表明誠心,卻不是我的本意。」太子丹便把荊軻挽留下來,尊他為上卿,在一起謀劃刺秦大事,並和荊軻共同享用自己的車馬、衣服和食物。太子丹對荊軻說,秦王貪得無厭,他要把天下佔為己有,如今他佔領了韓國,又在向南攻打楚國,向北攻打趙國。趙國一旦投降,燕國接著就要大禍臨頭,只有殺掉秦王,天下才能太平。太子丹說,秦國勢力強大,憑燕國的力量和秦國硬拚只能是雞蛋碰石頭,唯一的辦法就是派一名勇士以使者的身份去接近秦王,乘機把他殺掉。「想請上卿當一回使者,上卿以為如何?」太子丹問。 荊軻原本就有俠義心腸,對太子丹的知遇之恩甚為感激,於是對太子丹說,他自幼習文練武,立志報效祖國,可是國君一直沒有看中他。儘管這樣,他仍然惦念著自己的國家。哪曾想秦國恃強凌弱攻佔了衛國,他在自己的祖國已看不到希望了,於是才離開家鄉四處流浪。荊軻又說,如今寄居燕國,能夠得到太子如此器重,讓他終生難忘。秦國是大家共同的仇敵,更何況還有老朋友田光的以死相托,他一定助太子一臂之力除掉秦王,哪怕是肝腦塗地也在所不辭。太子丹見荊軻表了決心,便將向秦國復仇的希望寄托在了荊軻的身上。
壯士刺秦圖窮匕見 荊軻的名字被歷史銘記,「荊軻刺秦王」這段歷史故事世人皆知。此次淇縣之行,讓記者瞭解到了荊軻刺秦王的背後還有「壯士一去不復返」那一幕催人淚下而又驚心動魄的場面,並由此誕生了「圖窮匕見」這一成語。 事實上,成語「圖窮匕見」背後的故事遠比上述解釋要複雜得多和悲壯得多。當時,荊軻在老朋友田光以死相托的情況下,對有知遇之恩的燕太子丹承諾去秦國當一回刺客,他需要時間來精心籌劃和準備。而太子丹害怕夜長夢多,催促荊軻抓緊時間動身。荊軻便說,既然是以使者的身份去見秦王,就應當帶上信物,否則無法接近秦王。至於帶去什麼信物,荊軻說,秦國的將軍樊於期現在逃到燕國避難,秦王正在用兩千兩黃金和萬戶封邑來懸賞捉拿樊於期,如果用樊於期的人頭和燕國督亢的地圖當信物,他就一定能接近秦王,這樣才有機會行刺。太子丹聽罷說道:「樊將軍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來投奔燕國,我怎麼忍心殺他呢?希望上卿還是另想辦法吧。」 隨後,荊軻直接找到樊於期說:「秦王把將軍的父母和同族親人都殺害了,又懸賞要你的人頭,請問將軍打算怎麼辦?」樊於期仰天長歎,不知如何是好,他對荊軻說:「你有什麼辦法但說無妨。」荊軻說:「秦王早晚有一天會殺掉你,如果我現在把你的頭當成禮物獻給秦王,趁著秦王接見我的機會殺掉秦王,這樣,燕國以及你我的恥辱都可以洗刷。樊於期聽罷,仰天大笑一陣後說:「果真如此,死又何妨!」說完他便自殺了。 得到樊於期的首級後,荊軻將太子丹早已準備好的一把匕首用燕國督亢地圖包起來,就帶著一名助手上路。太子丹和荊軻的朋友高漸離等人均穿著白衣戴著白帽將荊軻送到易水邊,大家十分清楚荊軻此次行動是深入虎穴,凶多吉少。這時,高漸離敲打著樂器,荊軻放開喉嚨慷慨激昂地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唱完,頭也不回地直奔秦國。 秦王得知燕國使者帶著樊於期的頭和燕國的地圖來求見,自然非常高興,命人將荊軻帶進宮中。荊軻見到秦王,秦王立即打開燕國的地圖,地圖完全展開後匕首露了出來,秦王不免大吃一驚。荊軻衝上去,他一手抓住秦王的一隻胳膊,一手抓起匕首向秦王刺去。機敏過人的秦王立即躲閃,荊軻只扯斷了他的衣袖。秦王的武士揮劍包圍上來,荊軻死於亂劍之中。秦王躲過一劫。 後來,荊軻的好友高漸離為了替友報仇,乘機接近了秦王,他用樂器擊打秦王,結果沒有擊中,反而也被殺死。 荊軻的行動非但沒有打消秦國攻打燕國的念頭,反而加速了秦國統一天下的步伐。「荊軻刺秦王」發生六年後,秦王便以「始皇帝」的身份君臨天下。 壯士英魂回歸朝歌 荊軻墓就在南關村南邊的一片麥田裡。 「你說的是南大塚吧?」當記者向村民們打聽荊軻墓時,大家都這樣反問道。記者沿著狹窄的田埂來到一片麥地中,只見村民們所說的「南大塚」在平地上兀自凸起,寒風中大塚上的枯草隨風擺動。大塚的南邊立著一根約 南關村76歲的張全德等村民告訴記者,荊軻墓從前有五六層樓那樣高,三四畝地那麼大,村民們蓋房子、為牲口墊圈時都到荊軻墓拉土,現在荊軻墓只剩下一人多高,佔地面積也縮小了很多,跟原來根本沒法比了。 張全德說,在他小的時候荊軻墓被人挖開過,三尺見方的石洞門通向墓穴,裡面積水很深,挖墓的人沒有得到什麼金銀器,只找到一把銅?斑斑的古劍。老人還記得當時墓穴塌方,砸死過幾個人,後來再不見有人進到墓裡了。 在荊軻墓前,記者陷入了遐思之中:荊軻和稍早於他的淇縣老鄉商鞅都是喝著淇河水長大的,而商鞅後來成了秦國的臣相,以「商鞅變法」名垂青史;荊軻卻義無反顧地走上了刺殺秦王的道路,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關於荊軻墓,《淇縣志》中有這樣的記載:「荊軻死後,淇人敬而收其屍,葬於朝歌城南三里許。」 荊軻是個失敗的英雄,他去世後被葬在家鄉淇縣南門外的朝歌鎮南關村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