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25 07:20:35瀏覽42024|回應0|推薦8 | ||
陶淵明〈桃花源記、詩〉演義 2012/8/21 新編 超連繫:溪行桃花源 超連繫:陶淵明〈桃花源記〉學習評量 〈桃花源記〉 原文: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佁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世界遺產在中國 1080HD] 34 - 廬山 YouTube Video連結: 影音連結:桃花源記 影音連結:陶淵明 桃花源記 影音連結:[人文地圖 1080HD] 廬山 人文聖山 (02) 陶淵明 1/3
世外桃源 廣西遇龍河 桃花朵朵紅 主旨:記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經歷及見聞。虛構美好世外桃源,與作者所處的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照。這裡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這裡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人民理想的世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 前言:「陶令已隨風逝去,此地空留桃花源;美池桑竹舒倩影,阡陌交通好耕田。」人都有親近自然的本性,在靈山秀水中求本溯源,使自己心靈得到滋養和提升。古人有暴政戰亂之憂痛,當前人類和萬物則正蒙上核生化、貧鈾彈、核電災變之嚴重威脅,皆無所逃於天地間。演化近五十億年的地球,是人類與萬物共同的生存憑藉,如今,會不會快要被人類的科技嚴重破壞。 《老子‧不徙章》中提到的「小國寡民」,可能是〈桃花源記〉的原型之一。而「香格里拉」一詞,是1933年美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JamesHilton)在小說《失去的地平線》(「LostHorizon」)中所描繪的一塊永恆和平寧靜的土地。是個有:雪峰峽谷、金碧輝煌且充滿神秘色彩的廟宇、被森林環繞著的寧靜的湖泊、美麗的大草原及牛羊成群的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是一個人間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詞,相當于西方的極樂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來,完美主義者無不苦苦追尋、刻意營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而陶淵明的這一社會理想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在客觀上也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擺脫剝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漢末以來,中原動盪,兵連禍結。史書中有不少人民逃到深山老林之中尋求安定生活的記載。詩人熟讀歷史,親歷禍亂,切身體驗到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同時,宦海沉浮,冷眼旁觀,也深知官場黑暗與民間疾苦。於是他嚮往沒有兵災戰亂、沒有朝代更迭的安定生活,嚮往沒有君臣尊卑、沒有賦稅徭役的祥和環境。種種傳說故事,種種美麗幻想,共同催生出那令人嚮往的詩文雙璧:〈桃花源詩并記〉。 熱愛生活者,即使是在最痛苦的時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我們往往會有這種體驗:當遇事不順時或心煩意亂、鬱悶低沉時,就會去想一些開心的事物。生活在東晉的著名詩人陶淵明,他的生活充滿坎坷磨難,但他卻把希望寄托在對美好的憧憬之中,在〈桃花源記〉文中描繪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安居樂業,彼此和睦相處的理想社會,表達他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引起人們對世外桃源的無限嚮往,每個人都在心中默默勾勒著自己理想的桃源仙境。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嚮往一種沒有剝削與壓迫的幸福美好生活,雖然陶淵明嚮往的理想社會還帶有這樣那樣的局限性,但他對理想的追求,對黑暗現實的批判,是值得肯定的。歲月流逝,滄海桑田。多少年過去了,與東晉時代相比,如今的中華民族和全世界都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裡可耕田。」作為廿一世紀的人,更應樹立一種遠大的理想,將個人的利益與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才能無愧於這個時代,無愧於我們的民族。 香格里拉(世外桃源) 題解:〈桃花源詩并記〉是東晉詩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約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劉裕弒君篡位的第二年。陶淵明用清新、飄逸、恬淡的筆觸,向世人描繪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衣食無憂、自由祥和,自給自足,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與世隔絕的人間仙境。那裡迷人的景色尤其讓人神往。千百年來,人們四處尋找這處人間仙境,是當時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及廣大勞動人民所嚮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想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 本文大約寫於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時陶淵明約57歲。他因身處在晉南北朝戰亂時代,看到戰亂造成農村破敗,不滿黑暗政治現實給人民帶來巨大痛苦,又由於他長期和農民接近,理解他們追求理想社會的願望、深切渴慕能夠過安定的生活,因此,他後來拒絕過東晉政權的徵召,又復拒絕與劉裕的宋政權合作,乃寫〈桃花源詩并記〉寄托自己的社會理想。「詩」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詠了「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這樣一個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記」相當於詩的序,記敘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見聞,富於小說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農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現在這個故事大多比喻:理想中生活安樂的地方,幻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不受外界影響,脫離現實鬥爭的幻想境界。 析譯:東晉孝武帝(司馬曜)太元年間(372~396,年號是真,但此事係假設而難於求實),武陵郡(「武陵」地名的由來是因為當地人用「止戈為武,高平為陵」來表達對和平生活的嚮往。武陵是今日湖南省常德市之古稱;三國時,常德市歸吳管轄,名武陵郡,隸屬荊州。西晉時,常德市分屬武陵、天門、南平三郡)有一個人,以捕魚為生。有一天,他撐著船沿著溪水往上游划去,忘記走了多遠的路(設定時、地、人、事,作為事實的憑證。遠近:偏義復詞,這裡指遠),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不可能野生),小溪兩岸數百步的土地上遍植桃花,中間沒有別的樹木(需人力之精心栽培),地上長著芳香的草,顏色鮮豔而美麗,樹上的花瓣繁多而紛紛飄落,漁夫對此感到很詫異(人間佳境,而竟然不見人跡,正顯示是虛假的)(寫外景,以實示虛)。他再度撐船向前划,想找到這桃花林的盡頭。桃林在溪水發源處就到頭了,便看到一座小山(一山阻隔便與世隔,真是神奇)。山上有個小洞口,洞口裡面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貌)好像透著亮光(足見不是幽深的隧道,山亦非崇偉的大山)。漁人就丟下船,從洞口進去。 山洞口起初很窄(似不與外界相通),僅容一人通過(實際上卻能外通),(漁人)再走幾十步,一下子出現了開闊明亮的天地,土地平坦寬闊(自然環境優美),房屋整整齊齊(人文景觀悅目舒適)。有肥沃的田地、幽美的池塘、桑樹、竹林這類景觀。田間小路(阡陌,田間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東西走向的叫陌)交錯相通,(村落間)雞鳴狗叫的聲音可以互相聽到(生活條件很理想),村中的人在田裡來來往往,勤快地耕田勞作,男女穿著的衣服都和村外的人一樣(是累世避亂的必然結果,足見居民是自外遷入);老人和小孩都顯得安適愉快,充滿喜悅(細述人文理想能真正落實)。(村人)見到漁人,竟然感覺非常驚訝(世外桃源,和樂隱密,未見陌生人,亦不欲生人闖入),問〈漁人〉是從哪裡來的。(漁人)詳細地回答村人所問的問題(雙方態度坦誠)。於是邀請漁人到家裡去,擺酒、殺雞、準備食物款待他。村人聽說來了這麼一個人,都來打探訊息(展現村人之淳厚,使人讀之恍惚逼真)。(他們)自己說祖先(為了)避開秦時戰亂(西元前221年),率領妻子兒女和同鄉的人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焉:於此,介詞兼代詞),於是和外邊的人隔絕(從秦B.C.246~B.C.210到晉孝武帝太元372~396約六百年)。(村人)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用說魏和晉朝了!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一一向村人詳細地說明,他們聽了之後都很感歎、惋惜(世人歷盡劫難,唯桃源中人不聞不知,深自慶幸,轉為外人歎惋)。其餘的人又各自邀請漁人到家裡去作客,都拿出酒飯來招待他。停留幾天後,漁人將告辭離開。村中人告訴漁人說:「(這裡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講呵!」(世外桃源生活自有承繼,不求人知,亦不欲知於人,可惜漁人不明此理) 出了桃源洞口,找到他的船,就順著先前來時的路回去,處處都做了標記(強調其為實有,必可再尋,絕無誤失,世人心態之好奇,盼再來尋奇,此係人之常情)。到了武陵郡城,拜訪太守,說明像他意外闖入桃花源的這種狀況(漁人失信)。太守立即派人跟隨漁人前往(非同兒戲),尋找先前所作的標記,結果竟然迷失了(通往桃花源)方向,再也找不到原來的路(桃花源失路,遂成千古仙境。人間事實絕不如此,益顯桃花源之神祕)。南陽郡(治所在現在河南南陽)的劉子驥先生,是位高尚的名士(可提高其可信度),聽到這件事(照應太守遣人尋桃花源事之廣傳),高興地打算去尋找這個地方(此語是想當然耳),還沒有實現,不久就病逝了(既未成行,又死無對證,則杜撰而可不留痕跡),以後就再也沒有訪尋(桃源)渡口的人了(暗示後人勿考證其虛實)。(讀到這裡,人們往往會想:既然漁人離開桃花源時已「處處志之」,那麼,怎麼會再也找不著呢?如果細讀〈桃花源詩〉,就會發現詩人對這個問題是已經作了回答的,那就是「淳薄既異源」──世俗生活的淺薄與桃花源中民風的淳樸,是格格不入、絕然不同的。試想,如果真的存在那麼一個桃花源,而它又果真給劉子驥他們找到了,那麼,它豈還能獨立存在?)
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 圖片取自:新華網畫中故事〈桃花源記〉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桃源問津圖 中國名畫 沈燧繪 分段大意與結構分析: 首段:桃花源外之尋蹤: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故事的開端) (一)敘漁人如何發現桃花源; (二)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渲染神秘氣氛,也為寫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設定時、地、人、事,作為事實的憑證;寫外景,以實而示虛;探桃花源因實而啟虛。 ※暴政猛於虎,賢者避世,事情未必是真,論理必有可能,陶公此作當為晚年,時劉裕已篡晉,北方則被拓拔魏所據,戰亂頻仍,人民常築塢壁以自保,所謂桃花源正是塢壁之聯想。勢易時移,終至與外界隔絕。〈桃花源〉詩「往跡浸復湮,來逕遂蕪廢(往日的行蹤漸漸湮沒,進來的小路於是荒廢)」正是〈桃花源記〉首段之旨趣。此正以見陶公對亂世之深惡與對自由生活之嚮往。 二段:寫漁人訪問桃花源的經過:從漁人的觀感展現桃源勝境(故事的發展) 描述桃花源中之地理、人文、生活、理念,言簡而意深,似真而假。合情未必合理,可信不必確信。虛構這個寧靜安樂的環境、美好的風俗、淳樸的人情,以寄托作者追求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社會的理想。 (一)敘漁人入桃花源後之所見圖景:寧靜的環境。 (二)敘桃花源安樂的人文實況:人人和平勞動、幸福生活。 (三)記村人見漁人的反應:顯示出桃花源與外界隔絕久遠。這與下文「自云…無論魏晉」相呼應。蓋因衣著迥然不同、容貌顯係生客,擔心環境已暴露。 (四)記村中美好的風俗、淳樸的人情:熱情好客,雙方坦誠,使人讀之恍惚逼真。 (五)記村人祖先來此絕境之故:為躲避秦時的禍亂:暴政猛於虎,賢者避世。 (六)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皆歎惋」:為世上的動亂、黑暗而歎惋,也為桃源外邊世界的動亂、社會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歎惋。 (七)漁人辭行,村人吩咐:不足為外人道。因為他們害怕桃花源一旦曝光,會破壞他們和平安寧的生活,也為下文再尋桃源不得埋下伏筆。 末段:寫漁人再尋桃花源,終不可得。(故事的結局和尾聲) 記桃花源之倏現倏隱,不可復求,強烈暗示其為虛,事理必然有,事實不必求。 (一)記漁人失信:作記號,而且還帶人來尋找。 (二)世人心態好奇。 ◆據《晉書‧隱逸傳》:劉子驥好遊山澤,曾因入衡山採藥而迷失歸路,後聞山澗石倉藏有仙丹,遂欲復入而終不復得路。陶淵明可能聞其事,正好藉其名廣其事,寄託勿事「問津」桃源之意。 (三)桃源失路,遂成千古仙境: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虛擬境界,增加文章神秘色彩,暗示世人勿徵其實。 陶淵明五言古詩〈桃花源〉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跡浸復湮,來逕遂蕪廢。 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製。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怡然有餘樂,于何勞智慧!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 前言:據蕭統〈陶淵明傳〉記載:「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絃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無絃琴是彈奏不出聲音的,撥弄它是為了「寄其意」,描寫一個美好的世外桃源,雖然超塵脫俗,無法實現,卻也正是為了「寄其意」。〈桃花源詩〉在有些方面確比〈桃花源記〉寫得更為具體、詳細。〈桃花源記〉局限於寫漁人的所見所聞,漁人在桃花源逗留時間不長,見聞有限。而〈桃花源詩〉顯得更為靈活自由,也便於詩人直接抒寫自己的情懷,因此我們讀〈桃花源記〉不可不讀〈桃花源詩〉。 有人認為〈桃花源詩〉讚美「古法」,不要「智慧」是一種消極、倒退的表現。這其實是因沒有真正領會詩人寫作的本意。所謂「古法」,只是一種寄托,表示嚮往古代社會的淳樸,而非要開歷史倒車;所謂「於何勞智慧」實際是對世俗生活中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表示憎惡與否定。正如前人所指出的,陶淵明是一個「有志天下」,「欲為為而不能為」的人,他有其理想和抱負而無法實現,這才是他的思想本質。 分段大意及結構分析: 第一節:小引,說明桃源社會的由來。 第二節:敘桃源中人的生活情景──寫詩人對社會型態的憧憬,從桃源的歷史展現桃源勝境。 物質基礎、生活方式:耕作。 特點:不用繳納「王稅」,沒有君王、剝削、壓迫。 第三節:敘桃源人的物質生活與文化背景。 第四節:尾聲,詩人發表議論和感慨:將筆觸轉到〈桃花源記〉漁人進出桃源、失而不可復得之事發表討論。並表現出對桃源社會的嚮往與傾慕。 析譯:秦始皇暴虐無道攪亂了皇天的綱紀,賢者便紛紛去避世隱居(兩句交代了避世的背景。「記」裡只說「自云先世避秦時亂」,並未明確捻出秦始皇。「賢者避其世」,語出《論語‧憲問》:「子曰:賢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賢者避世,指下文的商山四皓──秦始皇時隱居商山的四位鬚髮老者:夏黃公、綺里季、東園公、甪里先生和桃源人的祖先,遠離污濁的社會)。夏黃公、綺里季四皓於秦末避亂隱居到商山(列出夏黃公、綺避秦時亂到深山的實例,暗示桃花源中人與這些古代賢者志趣一致,或者說正是那些賢者帶他們到桃花源的,以引出正文。桃源人的祖先也是當時隱居到桃源去的),這些桃源人的祖先也來到桃花源裡。祖先們到此之後就「不復出焉」,往日進入桃花源的蹤跡逐漸湮沒,進來的小路於是荒蕪廢棄,而沒有人知道。 大夥兒互相招呼努力農耕,日出而作、日落就各自休息(一切都自然而然,習以為常,毫不勉強;不必有官吏來催促。這裡偏重勞動性質的闡述,與「記」裡「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強調的「悉如外人」不同)!因為耕種及時,所以得到了桑竹成林投下陰影、豆子高梁按時種在地裡的好成績(與「記」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意思相同)(這個社會的物質基礎、生活方式是耕作)。春天養蠶收得長絲,秋天收穫了卻不用交賦稅(詩人以從容不迫的口吻道出此兩句話,句似不經意的從胸臆中自然產生,然而卻有著石破天驚的力量!因為他觸及到人類社會分配的問題。勞動果實歸勞動者所有,不用向官府繳納賦稅,說明沒有封建剝削和壓迫,而這顯然是詩人對社會型態的憧憬,閃爍著理想的光輝。但是在「記」裡並沒有明白表示出來;應該說,這是「詩」與「記」的另一個不同)。 荒草阻隔了與外界的交通(曖,日光昏暗的樣子,用曖字點染黯淡的景象,有遠離世俗、反璞歸真的味道),但能互相聽到雞鳴犬吠的聲音(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詩」中這兩句給人的印象與「記」裡「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不同,但同樣使人想起《老子》:「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的情景)。祭祀還是先秦古代的禮儀,衣裳沒有新的款式(桃源人的衣著、祭祀都如此簡樸,保留古風。古今衣著的變化很大,而且愈來愈明顯等級的差別;「衣裳無新制」反應了詩人的平等思想)。小孩縱情地歌唱,老人們歡樂地來往遊玩憩息(兩句與「記」裡「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意思相同,說明了因為個個勤勞、人人平等,所以能夠「老有所終、幼有所長」,整個桃源的幸福安樂就不待贅言)。草木茂盛使人認識到春天來臨,天變暖和了;樹木凋謝使人知道秋冬之季到了,天候變惡劣了。(一切都是順應自然而生長繁育,怡然自得)。雖然沒有記載歲時的曆書,但四季轉換周而復始,自然就是一年(隨著季節的自然變化調節生活和勞作,所以連曆法也用不著)。生活怡然自得歡樂得很,還有什麼用得著操心?(桃源社會,彼此沒有利害衝突,人們過著快樂的生活,所以就談不到什麼朝代的更迭,那標誌著朝代更迭的紀曆也就不必存在了!世人的機詐在這裡就毫無用處!人們不必為干戈擾攘、改朝換代而承擔精神上的痛苦。「雖無紀曆誌」幾句和「記」裡「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有異曲同工之妙,背後都隱藏著許多感慨,這無異是對魏晉時代統治階層內部骯髒的篡奪、角逐,做了口誅筆伐;雖然含蓄,但側筆曲折的透射出來,頗耐人玩味)! 桃花源奇特的事跡隱蔽了五百多年(從秦B.C.246~B.C.210到晉孝武帝太元372~396實際上是六百年),今日卻突然被漁人發現,向世人敞開、洩露了這個神仙般世界的秘密。桃花源中民風的淳樸和世俗生活的淺薄既是不同本源、格格不入,因而立刻又深深地隱蔽與外界隔絕(最後一節,將筆觸轉到漁人進出桃源、失而不可復得發表討論。「奇蹤隱五百」等四句,把故事的原委揭示出來,並點醒桃源內外不同,是漁人離開桃源時已「處處志之」,卻再也找不著,「遂迷,不復得路」的原因,語極簡省、大刀闊斧)。試問塵世上一般遊山玩水、尋幽探勝之人,又怎能真正理解喧囂塵世之外桃花源的生活情景(詩人對桃源故事獨具慧心,抒發自己的感情,具有浪漫主義色彩。庸俗人並不是真正理解塵世以外的事情,他們當然找不到桃源。這樣的寫法,較之「記」裡「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的客觀敘述更富於感情色彩。)?我希望能駕起輕風,騰飛而起,離開塵世,去尋覓與自己志趣相投的知音(表現出對桃源社會的嚮往與傾慕)。 作者:陶淵明(365~427),東晉末著名詩人,字元亮,晚年改名潛,世稱靖節先生,因其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廬山腳下的九江星子縣栗里鄉是其故里──江西星子縣。陶淵明出身於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當時社會動亂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過小官,由於厭惡官場中爾虞我詐的醜惡,寧願過著貧困的生活也不願諂媚別人,因此在做了4次官後就棄官回鄉,隱居田園,這時他41歲,從此過著「躬耕自資」怡然自樂的隱居生活。陶淵明歸隱後,盡情領略廬山大自然界的美景,執著追求生活的真謗。於南朝宋文帝元嘉(公元427年)9月15日,63歲時與世長辭。後人稱之為「靖節先生」,靖節墓坐落在廬山西南的面陽山南坡。 其曾祖為東晉初名臣陶侃,陶侃以軍功而官至大司馬,封長沙郡公。他在東晉是地位顯赫的人物。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父親陶逸做過安城太守,所以陶家自陶侃起,仕宦已歷三世,算得上是一個有地位的貴族。陶侃儘管地位較高,但他畢竟和王、謝等門閥士族不同,他的出身較寒微(晉陶母祝發待賓),而且出身少數民族,因而他在當時仍然是被那些高級士族所輕視的,比如溫嶠曾罵他是「奚狗」,《晉書‧本傳》說他「望非世族,俗異諸華」。到了陶淵明這一代,由於父親早亡,家世已經中衰。 陶淵明長於詩文辭賦,有《陶淵明集》傳世,主要散文有〈歸去來兮辭並序〉、〈桃花源詩并記〉〈五柳先生傳〉等。詩文內容多描寫農村生活,表現優美的自然風光,抒發熱愛田園生活、樂於和農民來往和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樂天知命、消極適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當時華而不實的文風,明朗清新,質樸自然,善於抓住客觀事物最突出的特徵,淡淡幾筆傳神的表現它的形象,簡潔含蓄而富有韻味,對後代作家有較大的影響。 陶淵明的一生,可以分為閒居、出仕、隱居三個階段。所謂閒居即二十九歲出任江州祭酒之前。關於這一時期的生活,目前材料較少。 陶淵明初仕:二十九歲出任江州祭酒,出仕的原因可能有二:第一,可能與他渴望建功立業的早年抱負有關。現在我們心目中的陶淵明往往是一個淡薄名利的隱士,這大體上不錯,但實際上並不全然,最起碼早年的陶淵明曾頗有壯志,他的〈雜詩〉說:「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而他的〈擬古〉則云:「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誰言行遊近?張掖至幽州。」表現一種任俠的精神。第二,與親老家貧有關。這一點他詩文中並不諱言,〈飲酒〉:「疇昔苦長饑,投耒去學仕。將養不得節,凍餒固纏己。是時向年立,志意多所恥,……」,說自己是由於生活困難,年近而立,不得已而出仕的。但這次出仕時間並不長,不久即以不堪吏職而辭職,後來江州又召他為主薄,他也未就任。 第二次出仕:約在他三十五歲時,這次出仕是到江陵,擔任荊州和江州刺史桓玄的幕僚。桓玄是一個有野心的軍閥,他佔據長江中上游,對晉室虎視眈眈,圖謀篡奪。陶淵明至江州後,可能看到桓玄並不能幫助自己實現自己的理想,同時對於他企圖篡弒的醜劇也很憎惡,於是又產生了歸隱之念,恰好在他三十七歲這一年,他的母親去逝,按古代丁憂規矩,陶淵明便辭職回家,守喪三年。 第三次出仕:在他四十歲時。這次出仕先任鎮軍將軍劉裕的參軍。但是他的心情仍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有關幻想與希望,另一方面又疑慮重重。很可能他與劉裕仍然合不來,所以第二年改任建威將軍劉敬宣的參軍。同年八年,他又以「耕植不足以自給」,求任彭澤令。但到了十一月,就以「不願折腰向鄉里小兒」而辭官。從此以後,陶淵明再未出仕,從四十一歲起辭官至63歲去逝,他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 陶渊明雕像 江西九江陶渊明祠及故居 牌坊後的台階通向陶淵明墓,據說有63級台階,代表陶公63年的人生 後記: 一、桃花源究竟在那裡? 陶淵明儘管在〈桃花源詩并記〉裡描寫了桃花源的樣子,卻沒有道出它究竟在那裡,難道它只是陶淵明虛構出來的「烏托邦」嗎?他不會想到,後世人受他的啟發,找桃花源找了一千多年。上到皇帝,下到書生,無不對世外桃源充滿憧憬。那些被人們認為是桃花源的地方,都是風景怡人的寶地。也許,陶淵明想樹立一個審美的標準,讓人們更多地去發現大自然的神奇吧。 桃花源究在何地抑或存在與否,古今異說紛紜。《通典》卷一百八十三:「朗州今之武陵縣。春秋、戰國時皆屬楚地。秦昭王置黔中郡。漢高更名武陵郡,後漢、魏至晉皆因之。晉趙廞問潘京云:『貴州何以名武陵』京曰:『鄙郡本名義陵郡,在辰陽縣界,與夷相接,數為所攻,光武時移東出,共議易號。傳曰止戈為武,詩稱高平曰陵。』《武陵記》桃花源,即此地也。」 通過查閱資料,得知關於人間仙境「桃花源」歸屬地的爭論主要集中在二處,即湖南省桃源縣、漵浦龍潭: (一)根據《辭海》「桃源山」條目所載:「桃源山在湖南省桃源縣西南。下有桃源洞,又名秦人洞,白馬洞」,是陶淵明所記「桃花源」的遺址。」湖南省桃源縣西南15公里處:有一個依山傍水、景色怡人的山村,名叫水溪。水溪面對滔滔不絕的沅江,背靠綿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內有參天的古樹、繁茂的修竹,再加上石階曲徑、亭台碑坊等,宛若仙境。登上這裡的桃花山,迎面有一條小溪,人們叫它桃花溪。歷史上曾一致公認水溪是桃花源的原型,可是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認為水溪只是一個小山溝,不具備「良田美池」、「往來種作」的條件。 於是,人們把目光轉向了沅江下游另一處叫桃花源的地方──今日湖南「桃花源」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陶淵明並沒有去過桃花源,或許 是朋友的講述勾起了他的嚮往,於是詩興大發,構思創作了一首〈桃花源詩〉,並為之序,誰想序文的影響遠遠超過詩本身,流傳成為千古佳作。若真去了一趟今日湖南「桃花源」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可能會大失所望!因那裡既沒有「土地平曠,屋舍儼然」,也沒有「落英繽紛,阡陌交通」,遠不似想像中那詩意的桃花源。未免感慨:有一些東西注定只能存在於想像中!桃花源只屬於世外,只屬於春天。後世人們費盡心機,幾經考證,找到了這樣一個地方,謂之「桃花源」,殊不知,此桃花源非彼桃花源,實在破壞了桃花源的美好! 桃花源縣的古洞口 桃花源國家級風景區 陶淵明祠 常德 桃花源國家4a級風景名勝 (二)湖南省漵浦龍潭:在湖南省漵浦、隆回、洞口、洪江、中方五縣(市)的接壤處,有兩座山峰:白馬山和古佛山,將一處叫龍潭的地方從東西兩面合圍起來。龍潭的海拔只有300米~500米,不過其周圍卻有21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龍潭河口位於幾座高山之間的接口處,地勢十分險峻。 史書記載,龍潭所在的桃源地區在漢代時屬武陵郡,它在沅水下游,而沅水上游的洪江、中方、漵浦一帶,那時也屬於武陵郡。沅江有一條小支流,叫錦溪。溪水清澈見底,從水尾處到龍潭有二、三十里的路程。陶淵明曾說捕魚人沿著溪水行進,不知不覺就會忘記自己走了多遠,也許正是因為世外桃源與捕魚的地方有相當距離。走到錦溪的盡頭,就是夾在兩座山之間的一個狹隘,似乎也印證了〈桃花源記〉裡「水源盡處……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的描述。龍潭可以說自古以來就是產桃之地。不僅在南北朝時期的一本叫《圖經》的地方性地理書中有記載,而且這裡的古佛山和白馬山的老林中依然能找到野生的桃樹、落英繽紛的情景。《圖經》還提到龍潭這個地方當年是土地肥沃、水系縱橫之地,也符合桃花源「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的說法。 沅江風景 陶淵明說,桃花源裡的居民,當年是為了躲避秦時之亂才走進這裡的。《漵浦縣志》記載這裡在漢以前叫義陵郡,到了漢初改為武陵郡。在漢朝建立之前,漵浦平原一帶已被秦人佔領。秦人與蠻夷人發生過戰爭,並將後者驅逐進了山林中。從《後漢書》中也可以瞭解到,「武陵」地名的由來是因為當地人用「止戈為武,高平為陵」來表達對和平生活的嚮往。既然如此,龍潭這個地方不正是最適人居住並可以隱蔽的一個好去處嗎?與陶淵明〈桃花源記〉裡所描述的人間仙境桃花源極有吻合之處。
二、桃花源「詩」與「記」的創作意圖: 詩人描寫一個與現實對立的社會,將此作為他的精神寄託。反省歷史的功過,表達作者對亂世之深惡與對自由生活、安樂幸福世界之嚮往的心聲,涵育人文精神。 這個社會的根本特色有兩個:一、它的社會成員個個自力更生,二、它沒有君主,人人平等。詩人如何能寫出這樣的作品?首先是時代的因素;自三國至魏晉,人們生活在混亂殺奪的時代,產生對安定生活的幻想是很自然的。其次是生活的因素:陶淵明長期躬耕在農村,對農村環境和窮困的生活方式有很深的感受,他重視自力更生,認為這是人所必需的;所以他筆下的桃源人人勤奮、個個勤勞,詩人對樸實自然的農村生活和農村風光有深切的體會,所以他描繪的桃源圖畫是那樣的淳樸渾厚、真實動人;他飽嚐了生活窮困的滋味,嚮往著上古時代太平怡樂的情景;有這樣的生活經歷和思想基礎,自然與「無君論」一拍即合,當然創作出如此形象生動的文學作品。桃花源「詩」與「記」的內容各有不同的側重,流傳至今將近一千六百年了,這兩篇作品雖然都是描寫桃源社會,但體裁、內容和寫法卻又各有特色。它們實際上是兩篇側重不同,可以相對獨立的作品。 「記」的重點是以散文形式記述關於桃花源的傳聞故事,記敘漁人進出桃源的經過,以及在桃源的見聞,非常具體而生動,使人如臨其境,彷如發生在身邊的故事。但他用的是浪漫手法,如開頭用「忘」字、「忽」字點染漁人惝恍迷離的精神狀態,暗示自己是在不經意的情況下來到了這個地方;結尾又以「遂迷,不復得路」,首尾呼應,暗喻桃源無法尋覓的原因。如此一路寫來,讓人感到桃源世界似近而實遠,忽隱忽現,如遊龍騰霧,飄忽閃爍,難以窺其端倪。 然而,「詩」則以歌讚的形式偏重寫對那個傳聞的體會與感想,不覺得是寫身邊事,倒像一首古老的歌謠,歎唱著人們的孩提時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印象?因為「詩」側重寫桃源的由來和桃源社會的性質特點;單看他開端的敘述口氣就像一首史詩,而且當他在舖陳桃源性質特點的時候,又是以上古時代的生活景圖為藍本,充滿想像力的敘述手法,如此使得整個作品更具有濃厚的懷古色彩。 兩篇作品各從不同的角度來展現桃源勝境:一從漁人的觀感寫,一從桃源的歷史寫,兩者皆有很高的水準;不過,「詩」更廣泛地運用散文筆法,雖多是平舖直敘,但敘述桃源性質特點之後,僅用「奇蹤隱五百」一句,就過渡到漁人進出桃源故事,與「記」前後照映,可謂綰合有力,文字亦簡練經濟;換言之,「詩」與「記」雖是相對獨立的作品,但是又互為表裡、互相補充;我把兩篇作品結合來讀,就有珠聯璧合之感。 情牽桃花源 作者補充: 一、陶淵明的性格與思想:任真、自然;歸隱的原因主要是性格的原因 關於陶淵明的性格,近百年來學術界有許多觀點,其中一個焦點,就在於如何看待陶淵明的仕與隱的問題。從其生平經歷可以看出,陶淵明的一生可以說是在內心經過仕與隱的矛盾衝突,而最終選擇了隱居的。這是由於政治的原因還是個人性格的原因?對此,《晉書‧陶淵明傳》強調的是陶淵明的政治立場,謂陶淵明「自以為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後代,自高祖王業漸隆,不復肯仕。」從陶淵明的創作自劉裕篡晉後,不署年號僅署甲子來看,不排除陶淵明這樣一個封建時代的知識分子在易代之際會產生志士的慷慨,但就總體來看,決定陶淵明最終走向隱居的主要原因,還是與他生活的時代的特點以及他的性格與思想有關。 陶淵明性格的最大特點可以概括為「任真」,其思想的特點即是「自然」。「任真」也就是反對虛偽矯飾。在《歸去來捨》中,他談到辭官時說:「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勵所得。饑凍雖切,違已交病。曾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他的〈五柳先生傳〉借五柳先生夫子自道寫自己是:「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貧不能恆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宋書》本傳:「潛不解音聲,而蓄琴一張,無弦。每有酒適,輒撫弄以寄意。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潛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將侯潛,值其酒熟,取頭上葛巾漉酒,畢,還復著之。」《蓮社高賢傳》載:「遠法師與諸賢結蓮社,以書招淵明,淵明曰:『若許飲則往。』許之,遂造。忽攢眉而去。」從這些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任真」的性格。這種「任真」的性格使他往往和他所處的社會環境相衝突。他在〈感士不遇賦〉中說當時的世風是「真風告逝,大偽斯興,閭閻鮮廉退之節,市朝驅易進之心。」官場是重禮法的,上下等級森嚴,彼此委曲周旋,而東晉時期,軍閥勾心鬥角,爭權奪利,充滿了虛偽與矯飾,這對尚真的陶淵明來說,是無法忍受的。當他對這種「真風告逝,大偽斯興」的社會感到徹底的絕望之後,自然就選擇了一條通過歸隱田園以潔身自好的道路。因此,從總體上看,陶淵明的歸隱的原因主要是性格的原因,是其自然的質性和矯厲的官場生活無法適應的結果,是主客觀不能調和產生嚴重的心理衝突的結果。而陶淵明的偉大之處就在於當現實社會的種種虛偽與他的天性衝突時,他能夠做到寧固窮而不改其節操,處貧賤而能心境怡然,在田園歸隱的生活中,體會人生的價值與真諦。他在〈雜詩〉中寫到:「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厲響思清遠,來去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從中可以體會到他的心靈苦悶與追求。也正是在這一點上,他成為後人所難以企及的範型。朱熹曾說:「晉宋人物,雖曰尚清高,然個個要官職。這邊一面清淡,那邊一面招權納貨。陶淵明真個能不要,此所以高於晉宋人物。」(《陶澍〈陶靖節身集〉引》)其實,陶淵明的這一點,不僅晉宋時期的文人無人做到,即後代的文人也很少像他那樣能夠超越仕與隱的矛盾。唐代的詩僧靈澈有詩云:「相逢盡到休官好,林下何曾見一人」,正道出了自古以來官僚文人在仕與隱問題上的矛盾心態。正由於後代文人很難做到真正擺脫名利的束縛,所以陶淵明才成了後人心中高風亮節的象徵。 陶淵明的這種性格是怎樣形成的呢?這與其所接受的哲學思想有關。崇尚自然確實是陶淵明思想的重要特點。自然的觀念不僅決定他的為人,而且也影響了他詩文的風格。因此,瞭解陶淵明的思想與性格是研究陶淵明作品的基礎。 二、陶淵明的作品 今存詩一百二十五首,文七篇,辭賦二篇。他的辭賦與散文均寫得很出色,〈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感士不遇賦〉、〈桃花源記〉均是其中的代表作。他的〈歸去來兮辭〉,歐陽修曾稱道說:「晉無文章,惟〈歸去來兮辭〉一篇而已。」他的賦中還有一篇,有些爭議,這就是〈閒情賦〉。蕭統評論說:「白壁微瑕,唯在〈閒情〉一賦,揚雄所謂勸百諷一者,卒無諷諫,何足以搖其筆端!惜哉!無是可也。」蘇軾反對蕭統說:「幽美〈閒情賦〉,正所謂『國風好色而不淫’s,正使不及《周南》,與屈宋所陳何異?而統乃譏之,此乃小兒強作解事者。」(《東坡題拔》卷二)此後,圍繞這一作品展開了不少分歧。現在看這部作品,可使我們從中瞭解陶淵明人格及文格的豐富性。這是一篇寫愛情的賦,其中寫到:「願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願在晝而為影,常依形而西東」,「願在夜而為燭,照玉容於兩楹」,「願在木而為桐,作膝上之鳴琴」等,反映了陶淵明生活與情感上的另一面,可以使我們更全面地瞭解陶淵明。 最能代表陶淵明的文學成就的是他的詩歌。他的一百二十五首詩歌,按照題材,有的分為二類者,田園詩、詠懷詩;有的分為三類田園詩、詠懷詩、哲理詩;或者如教科書,分為五類,田園、詠懷、詠史、行役、贈答。但若概括一些,大致而可用田園、詠史詠懷兩類來代表,其中,田園詩的價值最大。陶詩的藝術特點,大致可有以下幾方面: (一)平淡自然與詩意淳美的統一 陶淵明的詩,最大的特點是平淡自然,絕去雕飾。在他的詩裡,很難找到奇特的形象,誇張的手法,華麗的詞藻,一切都是平平淡淡。似在不經意間如實道來。蘇軾說他是「大匠運斤,不見斧鑿之痕。」朱熹說他的詩是「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葛立方在《韻語陽秋》中說:「陶潛、謝眺詩,皆平淡有思致,非後來詩人怵心劌目雕琢者所為也。」這些評語都說明一個意思,就是平淡自然。 陶淵明的詩雖平淡卻不枯淡,而是韻味雋永。原因在於寫詩時有深厚、熱烈的情感,而且能做到造語精到。《〈郭主簿〉詩中有一句「中夏貯清陰」中的「貯」字,寫出夏日的清涼可掬。〈讀山海經〉「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兩用「亦」字,卻物我情融,耐人尋味,所以蘇軾曾評價說「淵明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說得十分中肯。金代元好問也評他說:「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南窗白日曦皇上,未害淵明是晉人。」 (二)情、景、理的統一 陶淵明的詩大都是抒情作品,他把自己的感情像一股泉水滲透於景物描寫中,從而使情與景得到了有機的統一。陶淵明的寫景,決不是純客觀地刻畫景物,片面地追求形似,而是著重總體意象的把握,把感情融於景物之中,從而把人帶入到詩中的境界中去。蘇軾說:「觀陶彭澤詩,初若散緩不收,反覆不已,乃識奇趣。」所謂「奇趣」正是從意境產生的。由於他的詩有意境,因而也就全篇渾然一體,這個特點與後來謝靈運的詩形成了對比。謝詩重句,陶詩重意,謝詩雕琢,陶詩天成。所以方東樹《昭味詹言》中說:「陶公不煩繩削,謝則全由繩削,一天事,一人功也。」 陶淵明詩不僅情景結合,有意境,而且還有哲理色彩。他常常用生活中樸素的語言,說明生活中的哲理,這使他的詩既有情趣,又富有理趣。比如,「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氣變吾時易,不眠知夕永」等等,這些詩句,均言淺而意深,意味雋永。 (三)豪邁雄健:詩風的另一側面 陶淵明的詩雖然以平淡自然為主調,但是他仍有豪邁雄健的一面,對於這一點,魯迅先生稱之為「金剛怒目式」。魯迅又說:「陶淵明……除了論客們所佩服的「悠然見南山」靜穆式之外,還有「精衛啣草木,將以填蒼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類的金剛怒目式,在證明他並未整天整夜的飄飄然。因此,我們在談到陶淵明詩的風格時,除了平淡自然外,還要注意其豪邁雄健的金剛怒目式的一面。 陶詩的這種風格,主要體現在詠史詠懷詩中。這類詩往往表現出他內心的不平與憤激,因而風格偏於豪放。朱熹說:「淵明詩人皆說他平淡,余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不覺耳。其露出本相者,是〈詠荊軻〉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說,得這樣言語出來。」茅坤說:「及讀〈詠三良〉〈詠荊軻〉〈士不遇賦〉,其中多嗚咽感慨之旨。」都說明了這一點。清代龔自珍一首詩評得好:「陶潛酷似臥龍豪,潯陽萬古松菊高。莫謂詩人兢平淡,二分梁父一分騷。」 三、陶淵明詩歌的地位與影響 陶淵明是東晉詩壇最傑出的詩人,但他在當時卻是默默無聞的,他的文學更是如此,人們甚至並不將他當作一位詩人與作家,在他死後,他的好友顏延之作了一篇誄文即《陶征士誄》,其中所稱讚的是他清高的人格,而對他的詩並未充分肯定。在他死後六十年,沈約作《宋書》,將他列入《隱逸傳》,對其文學成就也不重視,但稱其人「真率」。齊時劉勰著《文心雕龍》,評論了歷代詩人,竟無一字涉及陶淵明。梁鍾嶸《詩品》,僅置淵明於中品,在潘、陸之下。第一個重視陶淵明及其文學的是梁昭明太子蕭統。他不僅親自為陶淵明編集、作序,而且給予了很高評價,云:「有疑陶淵明焉。其文章不群,詞彩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橫素波而旁流,干青雲而直上。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加以貞志不休,安道苦節,不以躬耕為恥,不以無財為病,自非大賢篤志,與道污隆,孰能如引!」到了唐代,陶淵明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才得到普遍地承認。至宋、清兩代,則出現了兩次研究陶詩的高潮。陶淵明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可從兩方面而言之: 一、人格:在於他蔑視富貴,不與黑暗污濁之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給後代有進步理想的作家以積極的影響。後代的進步作家往往從他身上找到精神的寄托。如李白之「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高適的「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是無法忍受而「轉憶陶潛歸來」等。 二、詩歌: (一)他打破了玄言詩統治詩壇局面。 (二)開創了田園詩創作的道路。在陶淵明之前,還沒有一個詩人寫過這樣多的詩歌來歌詠農村的田園生活。他將自己新穎的思想、人格和田園生活完美地結合起來,為詩歌的發展開闢了一個新的天地,從此田園詩成為中國詩歌史上一個重要的題材領域。 (三)他創造了一種平淡自然而又韻雋永的風格,後代不少詩人都將陶詩做為一種範式加以模仿,出現了不少「擬陶」「和陶」的作品,如白居易有〈效陶體詩〉十六首,蘇式和陶詩則有109首。在風格上唐代不少詩人都受其沾沔,如王績得其疏放,王維得其清清腴,韋應物得其沖和,柳宗元得其峻法,白居易得其率直等。 荒野神秘部落住了一群“蜘蛛人” 穴居于百米悬崖之上 记者看了惊呆了! 大學入學考學測 國文科試題 第貳部分:非選擇題(共三大題,占54分)之二、文章分析(占十八分)。閱讀框線內文章後,請分析:(一)(二)(三)三個問題;合計文長約250~300字(約11~14行)。 99年顧炎武〈廉恥〉、100年蘇軾〈赤壁賦〉、今年101年陶潛〈桃花源記〉。本網誌自2009/8/25啟動迄今,連續三年的題目分別在本網誌第54、2、7之析譯文章中,均有詳盡的解析,但是,這純屬巧合! 大學入學考101 年學測 國文科試題 第貳部分:非選擇題(共三大題,占54分) 二、文章分析(占十八分) 閱讀框線內文章後,請分析: (一) 「漁人甚異之」的「異」,和漁人發現桃花源有何關聯? (二) 陶潛從哪些方面來描寫桃花源? (三) 從中可看出陶潛嚮往什麼樣的理想世界? 答案必須標明(一) (二) (三),分列書寫。(一)、 (二)、 (三)合計文長約250~300字(約11~14行)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