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25 03:55:35瀏覽82240|回應4|推薦13 | |||||||||||||||||||||||||||||||||||||||||||||||||||||||||||||||||||||||||||||||||||||||||||||||||||||||||||||||||||||||||||||||||||||||||||||||||||||||||||||||||||||
韓愈〈師說〉演義 2012/9/21 進階版 韓愈35歲寫〈師說〉時,正在國子監任教 河南孟州的韓愈塑像
天韻舞春風:唐代詩人韓愈20111101 相關連結:韓愈〈師說〉學習評量資料 原文: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請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主旨:論述立師設教及從師為學的道理。針砭士大夫「恥學於師」的時弊,提出「學必有師」的論點,提昇全民師生倫理,檢討、弘揚師道。 通過讚揚李蟠,倡導從師,表現出「敢為人師」的反時俗的勇敢精神,鼓勵青年從師勤學,也借此對那些誹謗者來一個公開答覆和嚴正駁斥。 真言:好老師,到底在哪兒? 一、自己:要能積極向善存正念,力求上進,日三省其身,自我覺醒,自尋良師益友。 二、有德義的祖先、父母、族老、兄長:世代祖傳秘笈及父母的寶貴經驗。 三、慧眼識良師: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尋求學科的啟蒙者。 四、益友的結交:益友三友。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五、高手在民間:民間有很多傳奇達人、天才、奇才、耆老,值得請教挖寶。 六、增廣見聞:多看各種媒體報導,旅遊、看電視、逛夜市、消費和休閒廣場。 七、以天地萬物為師,自然界生態:萬物有靈,尊重生命,以謙卑和生靈溝通交流。 八、網際網路:要會提問題,善用關鍵字詞,並參閱比較判斷各項資訊。 九、外星球訪客:多留意星海傳來的訊息:為邁向銀河、宇宙文明做好準備。 析譯:古時候(指兩漢以前)求學的人必定會有老師指導(學「必有師」、有所師承,開門見山地指出從師學習的必要,針對時弊提出論點,是全文論述總綱)。老師這角色,是用來傳承道理、文化道統(指以儒家及古聖先賢為核心的仁愛忠孝之道、修齊治平之理)、講授學業(指六藝經傳。孔子是儒家的鼻祖,儒家之道也是孔子提煉總結出來的。後人學習孔子的發明,這說明師生之間應該是一脈相承的關係。現代的「道」指的是什麼?愛國愛鄉主義教育?所有的思想品德教育?)、解答疑難問題的憑藉(判斷句格式,概括「教師」的作用和任務,這話歷來被視作是「教師」職業的權威定義。突破一般人對教師作用認識的局限,從「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受業」,擴大到「傳道」「解惑」。在他看來,既能做經師又能做人師的人,才是真正的老師;將「傳道」放在「受業」「解惑」前面,把教學生做人比做學問看得更為重要。韓愈所指的老師非一般官學老師、學業啟蒙老師,而是學有所成者。現在的老師還是在做「傳道、授業、解惑」的工作,所不同的是「道」的含義、「業」的內容都發 生了變化)。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茫然不解的東西)呢?有了疑難問題而不去跟隨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最後也得不到解決了。 出生在我之前(年紀比我大)的人,他領會道理本來就早於我,我當然要跟他學習,以之為師;出生在我之後(年紀比我小)的人,如果他領會道理也比我早的話,我也應跟他學習,以之為師。我是向他們學習「道理」啊,哪需要知道他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晚呢(闡述正確的從師態度:虛心好學,聞道在先者為師)?所以,沒有地位貴賤、也沒有年齡長少的限制(無關年齡大小,不計貧賤,只問他有沒有「道」),「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虛心好學,有道者為師)。 (哎!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世人沒有疑惑也很困難了(總寫當時社會不從師的壞風氣產生的負面影響,在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唐代佛、道(老)盛行,學者入佛入道各有所好,在「衛道」的韓愈而言,皆思想精神之迷惑)!古代的聖人他們的才智超出一般人很多,尚且跟從老師而請益求教(焉為代詞,他);現在的一般人,他們的才智低於聖人很遠,卻認為向老師學習是可恥的。因此聖人就變得更加聖明(良性循環),愚人就變得更加愚昧(不幸的結局)。聖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會成為愚人,大概(「其」,音義同「豈」,表委婉反詰推測)都出於此(代詞,指從師與否)吧!(一般人既不能無惑,又心態自滿,「恥學於師」,所以越來越愚蠢) 人們疼愛自己的孩子,就會選聘好老師來教育他,但是對於自己,卻以拜師學習為恥(文中的話很像說:我媽媽整天讓我學習,她自己卻光知道逛街、看電視),這真是糊塗,令人感到不解啊!那些孩子們的老師(相當於今日的中小學教師,甚至大學的教師,教學生識字、讀書,並不是韓愈所說的「傳道、解惑」的「師」),是教孩子們讀書,(幫助他們)學習斷句的人,不是我所說的(能)傳授道理、解答疑難問題的老師啊(明顯流露出對淺薄之師的鄙夷與嘲諷。韓愈所說的「師」應該是「無貴無賤,無長無少」的,也即不論地位貴賤,不問他年齡大小,是「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只要他懂得道理,就可以拜他做老師)!(一方面)不通曉句讀,(另一方面)不能解決疑惑,有的(句讀不通曉)向老師學習,有的(疑惑不能解決)卻不向老師學習(錯綜句法);小的方面(雙關語:兼指句讀以及小孩)知道要學習,大的方面(雙關語:兼指傳道、解惑以及大人自身)卻反而遺漏不學(唐代科舉盛行,貴族子弟從師學詩文,以求取功名;而在位者則恥於相師),我看不出他聰明達理的地方!(通過對比,委婉地諷刺、詰問「小學大遺」的反常不智:反面論證正確「從師學習」的重要。鼓勵青年從師勤學,深入研究;流露出對淺嘗輒止、不深入研究的人的蔑視。我們同學如果整天學習,可是大考報志願時卻連自己喜歡什麼專業也不知道,這種現象就像文中說的「小學而大遺」) 巫醫、樂師及各種工匠這些廣大的各行各業的人,不以互相學習爲恥;可是士大夫這類人一聽到老師、弟子等等這樣的稱呼,就成群聚在一起譏笑他。問他們為什麼譏笑?他們就會說:「那個人與那個人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不相上下呀!(對當時士大夫「恥學於師」的現象深惡痛絕,對一般淺薄的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的醜態予以辛辣地調侃)」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十分羞恥,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被認為是近於奉承諂媚了(點出士大夫對互相學習可能有心理顧慮、障礙,當先予以克服。描述士大夫的特殊心態,也反映其門第觀念很深。而此觀念跟以「道」為師的正確主張是格格不入的)。唉!(古代那種)從師而問學的風氣不能恢復的原因由此就可想而知了。巫醫、樂師以及各種工匠這些人,是士大夫們看不起(不屑一提)的,現在他們的智慧見識竟反而比不上這些人(諷刺之語氣。自己不學習已經很愚蠢糊塗了,還笑話別人,既可惡又可氣,於是作者就反過來諷刺他們),這難道不是很奇怪嗎!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論語‧子張》子貢稱讚孔子的話:「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孔子曾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等人為師。像郯子等這些人,他們的學問道德比不上孔子。孔子說:「和多人相處在一起(「三」在古文,有時是虛數,表示「多」意。「三人行」意思是「多人行」),裡面一定有可以當我老師的人」(進一步擴充師的意涵:人應多方學習,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不要輕視身邊的人)所以學生不一定樣樣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樣樣都比學生賢能高明(大家最喜歡讀這兩句話,他讓大家揚眉吐氣!實際上也就是這樣,這是符合客觀規律的。闡明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掃除從師學習的思想障礙:轉益多師、教學可以相長,進一步深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有道者為師的觀點。弟子可以為師,師也可以為弟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用相對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係,說明師生關係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條人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懂得道理有先後早晚之異,學術技藝的研究各有獨到專門,如此罷了(將來同學們要從事各行各業,在專業領域裡一定比老師強,這就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而老師最大的榮耀就是培養出值得自己敬佩的學生來)。 李家的孩子蟠,十七歲了(超過束髮、志學之年),喜歡古文,六經經文以及傳注全都普遍地學習了。他不受恥學於師的時俗的拘束(用點睛之筆,明示作者反對「恥學於師」不良風尚的立場),向我學習。我贊許他能夠實行古人從師問學的正道(明示作者贊成以道為師的從師風尚的立場),就寫了這篇〈師說〉來贈送他。(通過讚揚李蟠,倡導從師。提倡「敢為人師」的反時俗精神,鼓勵青年從師勤學,也是借此對那些誹謗者來一個公開的答覆和嚴正的駁斥)。 分段大意與結構分析: 首段:以開門見山法,提出「學必有師」的論點,做全文論述的綱領。 (一)先從正面說從師學習的必要:用判斷句說明師之作用和任務,概括教師職責的本質特徵。 將「傳道」放在「受業」「解惑」前面,把教學生做人比做學問看得更為重要。那時,老師傳的是儒家之道,授的業是六藝經傳。儒家的鼻祖是孔子,儒家之道也是孔子提煉總結出來的。後人學習孔子的發明,這說明師生之間應該是一脈相承的關係。 (二)再從反面說從師學習的必要:用反問句,說明人不可能無惑。補述求師之必要: 世上學問門類眾多,人總是各有長短,欲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行人學習,以有道者為師,在這方面孔子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1.心理上的謙虛受益:「與師相處者,王;與友相處者,霸;與奴相處者,亡。」《尚書‧仲虺之誥》:「予聞曰:『能自得師者王,謂 人莫己若者亡。』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其意為:商湯滅夏以後,其左相仲虺作書告誡曰:「能自己求得老師的君主,就能夠稱王於天下;(像夏桀那樣)以為別人都不如自己的君主,就會滅亡。」儘管「師」的地位居於統治者之下,可是統治者唯有尊師才能達到安國、富國、強國的理想,實現統治的長治久安。 2.事實上的裨補缺漏:人生經歷有限(時空無窮);人生精力難全(新智新學日增)。 次段:闡述正確的從師態度:虛心好學,聞道在先者、有道者為師(以「道」為師)。 運用排比句和反問句,並一口氣連用了八個「吾」字,語勢流暢,跌宕有力。 (一)擇師的標準:無關年齡,聞道在先者為師。 (二)從師的原則:不計貧賤長少,以有道者為師,道之所在即師之所在。 ◆三~五段主要的批判對象是士大夫之族。「師道」是從師原則和風尚。從師的風尚不流傳,是因為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為了針砭時弊,作者以對比法從三個方面進行,反面論證「從師學習」的重要。 三段:慨歎師道之不傳,轉入對恥學於師的批評:反面論證「從師學習」的重要。 (一)慨歎師道之不傳:總寫當時社會中不從師的壞風氣,在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唐代佛、道盛行,學者入佛入道各有所好,在「衛道」的韓愈而言,皆思想精神之迷惑。 (二)「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正反對比:加強文章說服力; (三)以判斷句論斷一般人越來越愚蠢的原因:既不能無惑,又心態自滿,恥學於師。 四段:針砭時弊,通過對比,詰問「小學大遺」的反常不智:反面論證正確「從師學習」的重要。 (一)「為子擇師」與「自身恥師」對比; (二)「句讀求師」,「惑之不解不求師」對比; (三)對「糊塗」人做出委婉諷刺和詰問。 ※唐代科舉盛行,貴族子弟從師學詩文,以求取功名;而在位者則恥於相師、從師,致異端邪說迷惑人心。 五段:諷刺士大夫呈現「其智反不能及」其所瞧不起的巫醫樂師等人的奇怪現象:反面論證正確「從師學習」的重要。 (一)「百工之人」和「士大夫」正反對比: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二)嗟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士大夫瞧不起勞動群眾,而其智慧反而不如他們所瞧不起的巫醫樂師等人──因不懂「學必有師」的道理。 (三)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點出士大夫對互相學習可能有心理顧慮、障礙,當先予以克服。描述士大夫的特殊心態,也反映其門第觀念很深。而此觀念跟以「道」為師的正確主張是格格不入的。 六段:論述「聖人無常師」,進一步擴充師的意涵,深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有道者為師的觀點。 (一)聖人好學無常師:士大夫之「恥學於師」,違背其所崇敬的聖人無常師之好學精神。 「聖人無常師」是《左傳‧昭公十七年》杜預注中的原話,意思出自《論語‧子張篇》子貢稱讚孔子的話:「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二)孔子曾詢官於郯子,訪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問禮於老聃等,這些人都「賢不及孔子」: 世上學問門類眾多,人總是各有長短,欲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行人學習,以有道者為師,在這方面孔子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三)進一步擴充師的意涵:孔子曾說過「三人行,則必有我師」:人應多方學習,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不要輕視身邊的人。 (四)進一步深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有道者為師的觀點,闡明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掃除從師學習的思想障礙: 1.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轉益多師,教與學可以相長。進一步深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有道者為師的觀點,也是對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的進一步批判。 2.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弟子可以為師,師也可以為弟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用相對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係,說明師生關係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將老師和學生間那條人為的固定界限取消,對自古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提出挑戰,對教育理論作出很大的貢獻。 七段:申明作〈師說〉之由: 為嘉勉一個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學習的青年弟子李蟠作,實際上他是想借此對那些誹謗者來一個公開的答覆和嚴正的駁斥。用點睛之筆,明確表示他的立場: (一)不拘於時:反對「恥學於師」的不良風尚。 (二)能行古道:贊成以道為師的從師的好風尚。 好老師的共同特質: 2015年09月09日17:49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2014年9月9日,習近平來到北京師範大學看望教師學生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談及要尊師重教,也對廣大教師提出了希望。〈人民網〉記者盤點了總書記的有關論述,與網友分享他的教師觀、教育觀。 他表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人類傳承文明和知識、培養年輕一代、創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徑。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2014年9月9日,習近平在北師大與師生座談時又再次強調了教師、教育的作用。習近平說:「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教師重要,就在於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師的形象。做好老師,是每一個老師應該認真思考和探索的問題,也是每一個老師的理想和追求。我想,好老師沒有統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顯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質。」2014年9月9日,習近平在北師大這樣同廣大師生說。習近平提出了四點好老師的共同特質:理想、道德、學識、仁愛,缺一不可。 第一、要有理想信念:一個優秀的老師,應該是「經師」和「人師」的統一,既要精於「授業」、「解惑」,更要以「傳道」為責任和使命。好老師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要明確意識到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 第二、要有道德情操:一個老師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惡、義利、得失等方面老出問題,怎麼能擔起立德樹人的責任?廣大教師必須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別是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第三,要有紮實學識:陶行知先生說:「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這就要求老師始終處於學習狀態,站在知識發展前沿,刻苦鑽研、嚴謹篤學,不斷充實、拓展、提高自己。過去講,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現在看,這個要求已經不夠了,應該是要有一潭水。 第四、要有仁愛之心: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好老師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好老師應該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用欣賞增強學生的信心,用信任樹立學生的自尊,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 新聞解頤 〈蘋果日報〉新聞連結: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親吻小豬也 師者,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還得跟小豬玩親親!湖北咸寧實驗小學副校長洪耀明,昨天兌現與學生的承諾「你們不亂丟垃圾,我就和小豬親嘴」,在升旗典禮上親吻了一隻體重超過20公斤的小豬,言出必行的舉動,給學童們做了最好的表率,獲網友封為「中國好校長」! 47歲的洪耀明在學校負責德育工作,上月跟學生打賭,稱只要大家不要在校門前馬路丟垃圾,他就當眾親小豬。一個月過去,校門口的環境果然獲得改善,他也大方實現承諾。但他坦承,看到小豬時有些害怕:「別的不說,它要是不領情咬我一口怎麼辦?」 獅城札記(國情不同)〈不好好念書,就去當老師」聯合報╱新加坡記者林以君】2014.12.19 新加坡幼稚園業者透過人力仲介到臺灣大量召募師資的新聞,讓我想起兩年前兩位在新加坡工作的台灣老師說過的話;她們說:「我親耳聽到家長教訓孩子時說,『你再不好好念書,以後就去當老師』。」 兩位年輕老師教中學,講起在新加坡當老師的甘苦,有些情緒,她們的反應讓人體會到,那是一份薪水普通而社會地位不高的「工作」,不是讓人可以實現自我、彰顯生命價值的「職業」。 她們或許只是個案,但部分新加坡家長對學校老師的態度並不像其餘華人社會那般「尊師重道」,原因可能來自於新加坡是菁英治國的社會,對於「職業」自有歸類方式。 新加坡今年大力鼓吹「行行出狀元」,在此之前,社會認定最優秀人才當醫生、律師、會計師,接受雙語、多文化刺激的優秀大學畢業生更是跨國公司或連鎖企業總部搶著要的人才。當新加坡人才不足時,就向國外爭取。 新加坡引進的另一類人力資源,是較少本地新加坡人願意擔任的工作,例如清潔人員、建築工人。把「老師」歸類到新加坡人不願意做的事,雖不盡公平卻是部分事實。 在新加坡當老師,要滿足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只是挑戰之一。補教業者又是學校老師潛在的競爭者;合適的補教業者可以滿足家長需求,讓孩子在小學升中學、中學升大學時進入名校。 新加坡孩子擠進升學窄門,等於獲得進入職場的另一張高級入場券,對「職業」也就有更多選項,可以列為「人才」,人才就有機會搶占社會地位高人一階的工作。 新加坡業者開出台灣兩倍以上薪水引進台灣幼教老師,「月薪台幣五萬四千元,工作時數固定,不用加班」,為何新加坡當地人不想幹?因為物價及生活消費高,月薪台幣五萬四千元在新加坡並不誘人,更深層原因是老師的社會地位。老師是「職業」,或只是糊口的「工作」,在新加坡還有一番論戰。 引言:韓愈〈師說〉起筆開門見山地說:「古之學者必有師。」今之學者是否也一定要有老師?每個人是否都有自己的老師? 天才的學生是否生而知之,不是學而知之,不需要向別人學習,可以完全憑借自己的能力掌握知識?法布爾(法國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作家。出生於法國普羅旺斯的聖雷恩村一戶農家。一生堅持自學,先後取得了業士學位、數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精通拉丁語和希臘語。他在繪畫、水彩方面也幾乎是自學成才,留下的許多精緻的菌類圖鑒。法布爾晚年時,《昆蟲記》的成功為他贏得了「昆蟲界的荷馬」以及「科學界詩人」的美名,他的成就得到了社會的廣泛承認。法布爾雖然獲得了許多科學頭銜,但他仍然樸實如初,為人靦腆謙遜,過著清貧的生活)雖然是自學成才,但不能說他沒有老師,他的父母就是他的啟蒙老師,他在研究自然的過程中不可能沒有疑問,他請教的那些人就是他的老師。用韓愈的話就是聞道在先者為師,這樣看來,老師不一定都有職稱,不一定都站在講台上。凡在某一問題上對我們有啟發、有幫助的人都是我們的老師。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法布爾先生有老師。那麼,我們可否得出這樣的推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老師。這個概念的外延在這裡得到了拓展,可以是人生方面,可以是文化科學的,也可以是 勞動技術方面的。在我們中間,不是有大量的「一字之師」、「一題之師」、「一文之師」嗎?既然人人有師,說明社會需要這個角色,老師確有存在的必要,非可有可無的。 偉人和他的老師之間是什麼關係?缺少外部條件,會自己成才嗎?成才固然離不開個人奮鬥,它和一個人的志向、品德、才能有直接關係,這是事物變化的內部根據,是起決定作用的首要因素。偉人之所以會成為一代偉人是因為他具有偉人的素質,此外,也和機遇,和他的老師的教誨等外部條件不無關係。否則,既不符合客觀現實,也抹殺了老師含辛茹苦的創造性勞動。偉人離不開教師的培養,我們要成為跨世紀人才,同樣需要老師的幫助!否定教師的觀點會導致社會的倒退;而過分誇大教師作用的主張也是不妥的。有些學生和家長誤認老師有「點石成金」的本事,以為只要分進「好班」、「好科、系、校」,就可以高枕無憂,從而放鬆了主觀努力,這不是正確的。因為主觀努力是成才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內在因素,教師只是外部的一個條件,外因要通內因起作用。所以,我們要正確評估老師的作用,要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當然,尊重老師並不是唯師是從。《論語》:「當仁,不讓於師。」這句話是說:在真理面前,對老師也不讓步,用一位科學家的話就是「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我們師生面臨同一個任務就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只有這樣,我們的人格才會不斷步向完善,時代才會不斷進步。 題解:〈師說〉是韓愈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文,一般用以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像〈捕蛇者說〉、〈馬說〉都屬這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也是屬於贈序的應用文體。 韓愈〈師說〉中的「師」是指:教導成年人的「師」,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老師──教育大、中、小學生的教師。中國古代的學校教育十分發達,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學。唐代,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監。韓愈35歲寫〈師說〉時,正在國子監任教。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由魏晉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這段話,可見:魏晉以來的一段時間,社會風俗以向別人學習為恥;「魏晉以來,人益不事師」,「人」不會是所有人,那些正值讀書年齡的孩童只要家庭出得起錢,是肯定要讀書的,韓愈所說的「不事師」者顯然是指成年人;正在國子監教書的韓愈,居然要「抗顏為師」,這個「師」也即是〈師說〉中的「師」,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中小學教師這種職業;「抗顏為師」的後果是「群怪聚罵」,被人「指目牽引,增與為言辭」,如果是一般意義上的教師,怎麼會弄出這麼大的動靜來? 再從〈師說〉內容來看:「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那些童子的老師──相當於今日的中小學教師,甚至大學的教師,教學生識字、讀書,並不是韓愈所說的「傳道、解惑」的「師」。韓愈所說的「師」應該是「無貴無賤,無長無少」的,也即不論地位貴賤,不問他年齡大小,是「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只要他懂得道理,就可以拜他做老師。韓愈的這種言論嚴重冒犯了當時「恥學於師」的流俗,再加上他招收後學的舉動,因此被時人譏為「狂人」。再來看看〈師說〉中的受教人群是: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恥於相師。指的都是成年人,而不是中小學生和大學生。而且,文中所舉轉益多師的孔子也是早已成名的人物。〈師說〉一文是韓愈寫給李蟠的,十七歲的李蟠,已經過了「束髮」「志學」之年,但他還在向韓愈學習,那麼他所從的「師」也不能等同於一般意義上的老師。 韓愈生活在佛教極盛的時代。唐太宗就很佞佛,從他以下都在極力地扶持佛教。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皇帝佞佛的結果,首先是大大抬高了佛教的地位,在王公士庶中間,增加了對於佛的迷信。其次,佛教是一種外來的宗教思想,它主張「必棄爾君臣,去爾父子,禁爾相生養之道,以求其所謂清靜寂滅者」。這和中國的傳統的儒家思想是針鋒相對、格格不入的。因而,迷信佛教的人愈多,恥笑談論所謂「聖人』之化的也就必然愈多。於是這就成了一種風氣。整個唐朝時候,反對給學業上有成就的士人、學者、當官的做老師,認為有人敢於做這樣的老師,便是狂人。貞元十九年(804),韓愈在監察御史的職位,第一次被當權的官僚集團趕出了長安,貶到陽山(今廣東連陽),就是在作〈師說》一年後。 戶外教學 士林區福田園教育休閒農場生態教學 戶外教學 三十年前北工大老照片:應用數學系研究生在上課 靛青染料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張忠謀 半導體大師台積電董事長 張忠謀談晶圓廠的創新 OIP令國際人士驚豔 張忠謀先生私家轎車改撘乘火車,精確掌握時間,拼經濟。一張照片,意外露出他親民的一面,坐在張董旁邊的新竹女中的同學,你會不會太認真了?完全不理旁邊這一位,他可是「台灣半導體教父」台積電董事長張爺爺耶,應該把握機會好好跟他討教一下,可能勝過你讀數十年的書啊! 台灣勤儉持家的企業家,可能剩他了。張董的舉動足堪表率:「教那些自命不凡的官員們看一看,學一學,別只會耍嘴皮。」20121005
怕開會遲到!張忠謀改坐電聯車
張忠謀搭電聯車 網友:親民-民視新聞
聽大師開講有益:李敖訕笑:民進黨為什麼恨我?因為我拆穿XXX = =XX! XX!李敖公開預言:馬英九的下場 行政管理系教授 政論家姚立明 政論家 胡忠信
作者:韓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內河陽(今河南孟州市)人。為文每自稱郡望為昌黎(今屬河北),故世稱韓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世稱韓文公。在文學成就上,同柳宗元齊名,稱為「韓柳」。 愈3歲而孤,受兄嫂鄭氏撫育至成立。自幼勤勉好學,沉潛詩書。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世之志。20歲赴長安。25~35歲:德宗貞元八年(792)登進士第,三試博學鴻詞科不成,赴汴州董晉、徐州張建封兩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回京任四門博士。貞元末,36~49歲,官監察御史,因上疏論天旱人饑狀,請減免災民賦稅,貶陽山令。憲宗時北歸,為國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歲,憲宗元和年間,隨宰相裴度平定淮西吳元濟藩鎮之亂,遷刑部侍郎。旋因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穆宗時歷官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政治上較有作為。 在思想上,韓愈推崇儒學,排斥佛老;在文學上,崇尚秦漢散文,反對六朝以來的駢儷文風,因此倡導了有革新意義的古文運動,強調文學要為儒學道統服務,要求言之有物,辭必己出。後人稱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韓愈詩文都有很高成就,尤以文章著稱。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內容殷實,有以反佛老、明儒道為內容之長篇,如〈原道〉、〈論佛骨表〉、〈師說〉。有嘲諷社會現實之雜文,如〈雜說四首〉、〈送窮文〉、〈進學解〉。也有論述文學思想之作品,如〈與馮宿論文書〉、〈答尉遲生書〉、〈答劉正夫書〉。其文氣勢壯盛,辭鋒駿利,語言練達。對唐及後世散文創作影響深巨。與此同時,韓愈以計為文章末事,以詩為文,把寫文之手法融入詩中,在詩的句法、章法、韻等方面作了改動,白居易、歐陽修、黃庭堅、蘇軾等無不受其影響。 韓愈年表:
韓文公名愈字退之,說起這名和字,有一段佳話: 韓愈父母早亡,從小就由兄嫂撫養。轉眼到了入學年齡,嫂嫂鄭氏一心想給弟弟起個又美又雅的學名,這天,鄭氏翻開書年,左挑一個字嫌不好,右揀一個字嫌太俗,挑來揀去,過了半個時辰,還沒有給弟弟選定一個合意的學名。韓愈站在一旁觀看,見嫂嫂為他起名作難,便問:「嫂嫂,你要給我起個什麼名呢?」鄭氏道:你大哥名會,二弟名介,會、介都是人字作頭,象徵他們都要做人群之首,會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義都很不錯,三弟的學名,也須找個人字作頭,含義更要講究的才好,韓愈聽後,立即說到:「嫂嫂,你不必再翻字書了,這人字作頭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韓愈好了。」鄭氏一聽,忙將字書合上,問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韓愈道「愈,超越也。我長大以後,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後無來者,決不當平庸之輩。」嫂嫂聽後,拍手叫絕:「好!好!你真會起名,好一個『愈』字吆!」 韓愈怎麼會給自己起出一個這樣又美又雅的名呢?原來他自幼聰慧,飽讀經書,從三歲起就開始識文,每日可記數千言,不到七歲,就讀完了諸子之著作。那超凡的天賦和文化素養,使他早早就抱定了遠大志向,這個「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懷表露。 他長到十九歲時,已經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勃勃少年。這年恰逢皇科開選,鄭氏為他打點行裝,送他進京去應試。到京城後,他自持才高,以為入場便可得中,從未把同伴擱在眼裡。結果別人考中樂,他卻名落孫山。後來,他在京中一連住了幾年,連續考了四次,最後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後,又一連經過三次殿試,也沒得到一官半職。 由於銀錢早已花盡,他由京都移居洛陽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陽,友人穿針引線,他與才貌雙全的盧氏小姐訂了婚。盧小姐的父親是河南府法曹參軍,甚有尊望,韓愈就住在他家,準備擇定吉日與盧小姐完婚。盧小姐天性活潑,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韓郎的才華,一方面又對韓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擔憂,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後有所做為,現在就應當規勸他一下,可是如何規勸他呢? 這天晚飯後,花前月下,二人閒聊詩文。暢談中,韓愈提起這幾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盧小姐和顏悅色地說道:「相公不必再為此事歎憂,科場失意乃常有之事。家父對我總是誇你學識淵博,為人誠摯。我想你將來一定會有作為的,只是這科場屢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處,眼下當找出這個緣由才是。」韓愈聽後,頻頻點頭,心中暗道:盧小姐果有見地,接著說道:「小姐講的甚是有理,俗話說自己瞧不見自己臉上的黑,請小姐賜教。」盧小姐一聽,「嗤」地笑出聲來,說道:「你真是個聰明人啊!」隨即展紙揮筆,寫道:「人求言實,火求心虛;欲成大器,必先退之。」韓愈捧贈言,一陣沉思:此乃小姐骯腑之語啊!自古道驕兵必敗,自己身上缺少的正是謙虛之情,這個「愈」字便是證據。於是,他立即選用盧小姐贈言中的最後兩個字:退之,給自己起了個新名字。 《百家姓》20160606期: 韩姓 韩愈寻访之旅【安徽卫视官方高清】 《第10集-韓愈闢佛》-大安法師講故事系列 韓愈廟中的道長在上香。韓愈一生是強烈反佛的,在他廟中自然是道士的地盤嘍。卻有不少僧朋釋友,未聞他入了道門 黃河北岸孟州韓愈韓退之墓 肅穆的韓陵陵園 寫作背景: 〈師說〉是韓愈在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 作,他剛由洛陽閒居進入國子監,為四門學博士,這是一個「從七品」的學官,但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斷實踐的古文運動,在那一兩年內,正走出少數愛好者的範圍,形成廣泛性的運動,他儼然成為這個運動的青年領袖。他用古文來宣傳主張。維護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對當代特別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兩漢的古文,反對「俗下文字」即魏晉以來「飾其辭而遺其意」的駢文。這個運動所以逐漸形成於唐德宗統治的後期。它是為維護唐王朝的統一、反對藩鎮割據的政治目的服務的。而這正是當時除了軍閥、大地主外,廣大社會階層的現實利益的要求。韓愈的積極努力,對這個運動的開展與形成產生不斷促進的作用。就古文來說,他不僅自己刻苦努力,從理論到實踐,表現優秀的成績;更重要的是他不顧流俗的非笑,努力提倡,特別表現在給青年們熱情的鼓勵和指示。〈師說〉正是這種努力所引起的一篇具有進步意義的文章。 韓愈由於幼年的家庭教養和天寶以來復古主義思潮的影響,從青年時代起,就以一個傳道的古文家自命。這也是他在科舉和仕途上十年不能得意的重要原因。但是他並不悔,還愈來愈有自信。最初他到汴州參加宣武節度使董晉幕府的時候(796~798),先教李翱學古文;由於孟郊的介紹,不久又教張籍學古文。後來逃難到徐州(799),徐泗濠節度使張建封安置他在符離,又教一個青年人張徹讀古書,學古文。張建封死後,仕途不通,到洛陽閒居(800~801)。向他請教的青年愈來愈多,他對青年們非常熱情,獎勵有加。為了「廣聖人之道」,他以熱情的、有禮貌的態度對待一切向他請教的青年,他認為這並不是什麼「禮逾」和「情過」的問題。他回答許多青年的信,指示怎樣作人,怎樣作文。在韓愈看來,文章是作者的人格修養的表現,作人與作文應該是一致的。他進了國子監,對待青年依然非常熱情。 韓愈這樣不斷地同青年後學交往,給他們獎勵和指示,這是魏晉以後所沒有的現象,當然要引起人們的奇怪,以至紛紛議論和責難。一切向韓愈投書請益的青年便自然地被目為韓門弟子,因而韓愈「好為人師」的古怪面貌也就非常突出了。韓愈是早有自信的,他不管人們怎樣誹謗,依然大膽地回答青年們的來信。他在〈答胡生書〉中說:「夫別是非,分賢與不肖,公卿貴位者之任也,愈不敢有意於是。如生之徒,於我厚者,知其賢,時或道之,於生未有益也。不知者乃用是為謗!不敢自愛,懼生之無益而有傷也,如之何?」他對那些惡意中傷的誹謗,表示憤慨,也為向他請教的青年擔憂。〈師說〉的文末,聲明寫作的由來,說這是為了一個「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學習的青年李蟠而作的,實際上他是借此對那些誹謗者來一個公開的答覆和嚴正的駁斥。 補註: 一、古之學者必有師: 《漢書‧儒林傳》說:「古之儒者,博學乎六藝之文。六藝者,王教之典籍,先聖所以明天道,正人倫,致至治之成法也。」漢代治經學必有師承,各以家法教授。如孔安國治古文《尚書》傳都尉朝,都尉朝傳庸生,庸生傳胡常,胡常傳徐敖;田何治《易經》傳丁寬,丁寬傳田王孫,田王孫傳施讎、孟喜、梁丘賀。學生必須嚴守老師的解說,不能隨意更改,也不能立異端雜說。如治《易經》的孟喜得到一本《易》家有關陰陽災變的書,謊稱是他的老師田王孫死時枕在他的膝上獨自傳給他的,他的同學梁丘賀揭露說,他們的老師田王孫死在施讎處,那時孟喜已經回老家了,不可能從老師手中得到這部書。皇帝聽說孟喜改變師法,就不任用他當經學博士。 二、能行古道: 韓愈辦教育的目的是復興儒學、排斥佛老和推行文學革新運動,因此他所強調的「道」是儒家之道,他所強調的教學內容是「所讀皆聖人之書,楊墨釋老之學無所入於其心」,「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視,非聖人之旨不敢存」,「口不絕吟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他的教學方式明顯地帶有枯燥說教和硬性灌輸的特點。 三、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聖人無常師」:《左傳‧昭公十七年》杜預注中的原話,意思出自《論語‧子張》子貢稱讚孔子的一句話:「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學官名於郯子:郯子是傳說的古代東夷族首領少昊的後代,東夷族以鳥為圖騰,他就講起了自己民族以鳥名為官名的由來。 《左傳‧魯昭公十七年》 (前525):「秋,郯子來朝,公與之宴,昭子問焉,曰,少皞氏鳥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為雲師而雲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大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鳳鳥氏歷正也,玄鳥氏司分者也,伯趙氏司至者也,青鳥氏司啟者也,丹鳥氏司閉者也,祝鳩氏司徒也,鴡鳩氏司馬也,鳲鳩氏司空也,爽鳩氏司寇也,鶻鳩氏司事也,五鳩,鳩民者也,五雉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為九農正,扈民無淫者也,自顓頊以來,不能紀遠,乃紀於近,為民師而命以民事,則不能故也。仲尼聞之,見於郯子而學之,既而告人曰,吾聞之,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猶信。」 語譯:魯昭公十七年(前525年)秋,郯國(位於今山東郯城縣西南20里)國君郯子來魯國訪問,魯昭公設盛宴款待。席間,魯大夫叔孫昭子向郯子仔細詢問了少昊氏以鳥名官的故事。郯子侃侃而談,說:少昊是我的祖先,我知道這個典故的來歷。從前,黃帝以雲記事,以雲命名百官;炎帝以火記事,以火命名百官;共工氏以水記事,以水命名百官;太昊氏以龍記事,以龍命名百官。到了我的祖先少昊立為帝的時候,恰遇鳳鳥飛來,便以鳥記事,以鳥命名百官:鳳鳥氏,為司正,掌管曆法。下設玄鳥氏、伯趙氏、青鳥氏、丹鳥氏,分別掌管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祝鳩氏,為司徒,負責民眾教化的工作。鳩氏,為司馬,負責司法工作。鳲鳩氏,為司空,負責水土治理工作。爽鳩氏,為司寇,負責社會治安、搜捕盜賊的工作。鶻鳩氏,為司事,負責五穀的春播夏種、秋收冬藏的農事工作。 郯子談論少昊以鳥命官的往事,如數家珍,娓娓道來。孔子聽說後,立即去拜見郯子,虛心向他請教有關少昊的歷史故事。從郯子那兒出來後,孔子告訴人們:我以前聽說過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看來這話是可信的啊。 孔子的話意思是說,由於周天子的統治的衰微,原來官方控制的學術已下移四散,保存在邊遠地區。遠古的時候,最高王室所設立的每一個官職,都代表特定的含義和職責,並且任官者世代相傳。因此,當政治發生變故,而任此職者離開王室時,就意味著其所職掌的學術隨之流落。也因如此,在一些諸侯國乃至民間,對這些官職之意義及其職責的認識反而得到了保存。 春秋時期,王權衰微,學術下移:如果說第一階段是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 ,那麼,第二階段也可以說是 諸侯失官,學在民間。 第一個階段:是周王朝的文化官員開始外流,散入各諸侯國,甚至有的遠走高飛,進入邊遠四夷之地。如老子,原任周守藏史,見周朝衰落,丟下官職而去。再如,《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記載,王子朝和一批貴族子弟攜帶周王室的典籍投奔到了楚國。《論語‧微子》篇記述了一批樂官四散而去,如:大師摯去了齊國,亞飯干去了楚國,三飯繚去了蔡國,四飯缺去了秦國,鼓方叔逃到了黃河之濱,播鼗武逃到了漢水之岸,少師陽和擊磬襄二人則逃到了海濱隱居。中央文化官員的外流,直接導致了周王朝學術文化中心地位的衰落,促進了地域性文化的繁榮發展,一些不用周禮而用夷禮的諸侯國也隨之有了比較發達的學術文化,這就是孔子說的天子失官,學在四夷。 第二個階段,是從春秋末期開始,諸侯衰落,政在大夫,甚至出現了陪臣執國命的現象,一些諸侯國的文化官員直接流入民間。他們走出官府,不再有官祿可食,為了謀生,不得不利用手中的文化知識,向人提供各種各樣的文化服務,比如,擔任禮儀顧問、家庭教師,等等,一些有聲望的則招徒講學,這直接導致了民間私學的興起。 ◆孔子訪樂於萇弘:載於《孔子家語‧觀周》。孔子對他的學生南宮括(又名南容,字子容)說:「吾聞老聃博古知今,通禮樂之原,明道之歸,則吾師也,今將往矣。」南宮括就和魯昭公說此事,魯昭公賜給孔子一輛車,兩匹馬,一個御者,由南宮括陪同,「至周,問禮於老聃,訪樂於萇弘」。 《孔子家語‧觀周第十一》: 孔子謂南宮敬叔曰:「吾聞老聃博古知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今將往矣。」對曰:「謹受命。」 遂言於魯君曰:「臣受先臣之命云:『孔子聖人之後也。滅於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國而授厲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茲益恭。故其鼎銘曰:「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值於是,粥於是,以糊其口。」其恭儉也若此。』臧孫紇有言:『聖人之後,若不當世,則必有明君而達者焉。孔子少而好禮,其將在矣。』屬臣曰:『汝必師之。』今孔子將適周,觀先王之遺制,考禮樂之所極,斯大業也!君盍以乘資之?臣請與往。」 公曰:「諾。」與孔子車一乘,馬二匹,豎子侍御。敬叔與俱。至周,問禮於老聃,訪樂於萇弘,歷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則,察廟朝之度。於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聖,與周之所以王也。」 及去周,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者送人以言。吾雖不能富貴,而竊仁者之號,請送子以言乎:凡當今之士,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譏議人者也。博辯閎達而危其身,好發人之惡者也。無以有己為人子者,無以惡己為人臣者。」孔子曰:「敬奉教。」自周反魯,道彌尊矣。遠方弟子之進,蓋三千焉。 析譯:孔子對南宮敬叔(魯國大夫,即孟僖子之子,原姓仲孫,名鬩)「我聽說老子博古通今,通曉禮樂的起源,明白道德的歸屬,那麼他就是我的老師,現在我要到他那裡去。」南宮敬叔回答說:「我遵從您的意願。」 於是南宮敬叔對魯國國君說:「我接受父親的囑咐說:『孔子是聖人的後代,他的先祖在宋國消亡了。他的祖先弗父何(宋湣公共長子,孔父嘉之高祖,厲公兄。舊註:「弗父何,緡公世子,厲公兄也。讓國以受厲公。《春秋傳》曰:『以有宋而授厲公宜。』」)初擁有了宋國,後來給了弟弟厲公。到了正考父(弗父何的曾孫,曾輔佐戴公、武公、宣公。生孔父嘉,即孔子的祖先。)輔佐戴公、武公、宣公三個國君,三次任命,他一次比一次恭敬。因此他家鼎上刻的銘文(舊註:「臣有功德,君命銘之於其宗廟之鼎也。」)「第一次任命,他彎著腰;第二次任命,他彎著身子(傴:彎著身子。舊註:「傴恭於僂,俯恭於傴。」)三次任命,他俯下身子。他靠著牆根走,也沒有人敢欺侮他(舊註:「余,我也,我考父也。以其恭如此,故人亦莫之侮。」)這個鼎裡煮稠粥,煮稀粥,用來餬口。」他的恭敬節儉就到了這種地步。』臧孫紇(弗父何的後代。即魯大夫臧武仲,為人有遠見。)過這樣的話:『聖人的後代,如果不能執掌天下,那麼必定有聖明的君主使他通達。孔子從小就喜好禮儀,他大概就是這個人吧。』我父親又囑咐我說:『你一定要拜他為師。』現在孔子將要到周國去,觀看先王遺留的制度,考察禮樂所達到的高度,這是大事業啊!您何不提供車子資助他呢?我請求和他一起去。」 魯君說:「好。」送給孔子一輛車,兩匹馬,派了一個人侍候他給他駕車(豎子:對人的鄙稱,猶謂「小子」)宮敬叔和孔子一起到了周國。孔子向老子詢問禮,向萇弘詢問樂,走遍了祭祀天地之所,考察明堂的規則,察看宗廟朝堂的制度。於是感歎地說:「我現在才知道周公的聖明,以及周國稱王天下的原因。」 離開周國時,老子去送他,說:「我聽說富貴者拿財物送人,仁者用言語送人。我雖然不能富貴,但私下用一下仁者的稱號,請讓我用言語送你吧!凡是當今的士人,因聰明深察而危及生命的,都是喜歡譏諷議論別人的人;因知識廣博喜好辯論而危及生命的,都是喜好揭發別人隱私的人。作為人子不要只想著自己,作為人臣要盡職全身。」孔子說:「我一定遵循您的教誨。」從周國返回魯國,孔子的道更加受人尊崇了。從遠方來向他學習的,大約有三千人。 ◆孔子學鼓琴師襄子:載於《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有間,曰:『已習其數,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間,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為人也。』有間,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曰:『丘得其為人,黯然而黑,幾然而長,眼如望羊,如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師襄子辟席再拜,曰:『師蓋云《文王操》也。』」 語譯:孔子向師襄子學習彈琴,一連學了十天,也沒增學新曲子。師襄子說:「可以學些新曲了。」孔子說:「我已經熟習樂曲了,但還沒有熟練地掌握彈琴的技法。」過了些時候,師襄子又說:「你已熟習彈琴的技法了,可以學些新曲子了。」孔子說:「我還沒有領會樂曲的感意蘊,可以學些新曲了。」孔子說:「我還沒有體會出作曲者是怎樣的一個人。」過了些時候,孔子肅穆沉靜,深思著什麼,接著又心曠神怡,顯出志向遠大的樣子。說:「我體會出作曲者是個什麼樣的人了,他的膚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個統治四方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誰能夠如此呢!」師襄子恭敬地離開位給孔子拜了兩拜,說:「我老師原來說過,這是《文王操》呀」。 ◆問禮於老子:見載於《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第三》:「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網,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語譯:孔子前往東周國都洛陽,打算向老子請教禮(因老子做過周朝掌管藏書室的史官)。老子說:「你(子是古時對男子的尊稱)所說的禮,制定它的人和骨頭都已經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論還在。況且一個君子時運來了就出去做官(駕:坐車,引申為做官),生不逢時,就像蓬草一樣風吹根斷,隨風飄轉流離(累,轉行貌。不遇明君則如箕子、接輿之蓬累而行。亦即勸孔子不遇明君則不必修飾而行以求官)。我聽說,善於經商的人會隱藏貨物,不讓別人看見,好像空虛無物什麼東西也沒有(喻有真才實學的人,不露鋒芒);具有高尚品德的君子,其修養隱藏在心中,其外表卻謙虛退讓,像愚鈍的人。除掉您的驕氣和過多的慾望,拋棄您做作的神態表情和過高的志向,這些對於您自身都是沒有好處的(老子見孔子常周遊列國,說道獻智,雖美其名為救世行道,實則具有濃厚官欲,故以此語告誡他)。我能告訴您的,就是這些而已。」 孔子離開周以後,對弟子們說:「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游;獸,我知道它能跑。會跑的可以用網捕獲它,會游的可以用絲線去釣它,會飛的可以用絲繩繫住短箭去射它(獸魚鳥三種動物,人們皆能得之)。至於龍,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它是駕著風雲而飛上天的(人們不容易追摹)。我今天見到老子,他大概就像一條龍吧(可見他覺得老子妙高道遠,人不易得之)!」 孔子故事:周京觀禮 孔子曾蒙魯昭公賜以車一乘、馬二匹,與南宮敬叔前往周朝京城洛陽觀禮。到了太廟中,參觀各式各種的祭器。其中有一個大小與人相同的金人,口上黏著三道封鎖。背上又刻著很長的銘文。孔子向敬叔道:「看見這三緘其口的金人,才知道做人不要多言,多言必失。不要多事,多事多敗啊!」 在周京考察制度時,當時有名的學問家老子正在周朝做「守藏室吏」(國立圖書館館長)。因而知道很多禮節,所以孔子曾問禮於老聃。除了問禮於老聃外,並訪樂於萇弘,得以進一步了解武樂和韶樂的區別。 在周京住了一年,就要回魯國。臨別前親往老子的住處辭行。老子說:「富人送人以財,仁人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老子說了很多寶貴的諺語,贈送孔子。 孔子與敬叔回到魯國後,便入朝向昭公報告在周京觀禮的經過。昭公十分歡喜,此後便常常召見孔子。孔子的聲名因而大振,魯國許多好學志士,紛紛來拜孔子為師。 ◆漢劉向《說苑‧敬慎》:「孔子之周,觀於太廟,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孔子在參觀周王祭先祖的太廟時,看到台階右側立著一個銅鑄的 人,但嘴被紮了三道封條,在這個銅人的背面。刻著一行字:「古之慎言人也」。意思是:這是古代一位說話極其慎重的人。大概這給孔子以極大的震動和啟發,所以孔子在諄諄教誨弟子時,總是十分強調「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後來人們便以「三緘其口」比喻「慎言」了。人們常用的「緘默不語」也是由此演化而來的。 孔子前往周室,參觀周朝的祖廟,看見祖廟的右邊台階前有一尊銅人,它的口部被封了三層,背後面有銘文說: 「這是古代一位慎於言語的人。小心啊!小心啊!不要多說話,說多了話,必然有閃失;不要多事,多事必有災禍。平安快樂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要做使自己後悔的事情。不要以為沒有危險,禍患將隨之到來;不要以為沒有人知道,天災正在那裡等待著對惡人的懲罰。小的火苗不撲滅,烈焰沖天便無可奈何;小的水流不堵住,奔流成河便一籌莫展。如果出言不慎,就會埋下禍根。強橫的人不會正常死亡,好勝的人一定會遇到敵手。 君子知道天下不可以一手遮天,所以就對人退讓一點、謙卑一點,使人親慕自己。持一種謙卑、退讓的態度,就不會有人能與自己爭衡。人們趨向那邊,我獨堅守此處;眾人心智迷亂,我獨思想堅定。把智慧深藏心底,不與人爭技藝短長。這樣做,即使我地位高貴,也不會受到危害。江河之所以成為江河,是因為它卑下。上天沒有特別厚愛的人,但是他一定佑助善者。小心啊!小心啊!」 看完以後,孔子回頭對弟子們說:「記住這銘文。這些話雖然鄙俗,但切中要害。俗話說:『格外小心和謹慎,就如同身臨深淵邊緣,如同腳踩薄冰一樣。』如果能夠照這樣立身處世,怎麼會因為嘴巴而招致災禍呢!」 ◆時事新聞 大陸教授:「40歲沒2億身家,別來見我」 2011.04.07 北京師範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四月四日下午四點多在微網誌中,要求研究生:「四十歲時達到四千萬(近台幣二億元)身家,否則不要來見我」、「高學歷者的貧窮意味著恥辱和失敗」。此言一出,立刻在微博上引起巨大爭議。 董藩稱,「培養其財富意識是我工作內容之一,當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自己富了意味著創造了很多GDP(國內生產總值)、稅收、就業崗位,社會貢獻大,也幫助了低收入者,並避免自己、家屬及親屬成為社會負擔。對高學歷者來說,貧窮意味著恥辱和失敗。」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巨大爭議。多數網友持批評態度,認為教師不應用金錢來衡量學生。部分網友則認為這是一種激勵。 董藩昨天在微博上表示,這是激勵學生的說法,等學生四十歲時四千萬,估計只相當於今天幾百萬。 董藩觀點鮮明、直言不諱、個性突出,是大陸學術界最受爭議的經濟學家之一。 網友「一分之一百七」問董藩:「道德意識是你的工作內容之一嗎?」、「bricezhang」則認為,「這種激勵導向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悲哀」。 但也有網友很認同董藩,網友「等待愛情的死人」評論說:「雖然殘酷,卻是真理。高學歷是為何用?製造財富,為家人謀幸福。」而「「chaney」更反問:「激勵人們創造財富有什麼過錯?」 董藩還用打油詩回覆,稱「本是勵志一句話,何必暴跳傷心肝」。大陸地產界名人任志強則認為董藩的話是老師的「一種希望」。而北京大學的黃益平則表示反對。黃說:「非常不贊成。難道財富是評價成功的唯一標準麼?」 董藩也在微博上和網友激烈交鋒。網友吳喜高問:「對高學歷者來說,貧窮意味著恥辱和失敗,大學你還要上嗎!」;董藩答:「不上大學更是失敗。」 網友蔔穎飛說:「還好不是我父親這麼說!」;董藩答:「你父親其實很希望你發財。」 網友境隨心變2053490893說:「能當上你的學生卻達不到你的要求。你覺得是老師的恥辱還是學生的恥辱?」;董藩答:「都是恥辱。」 董藩也說:「可接受自己不富有,但不能容忍學生貧困,學生素質較高但仍需鞭策。我的財富觀是富不傲窮貧不妒富,祝天下愛錢人都發財,共同富裕。」 天府早報報導,董教授此言很真實,也很刺眼。細品此話,「傳道授業解惑」之師道有些變味了。 時事新聞: 學生另類作業:寫「老師的缺點」〉2012/11/04【聯合報/記者陳瑄喻/台北報導】 「你有寫過這樣子的作業嗎?」台北市石牌國小六年十三班導師張世傑,日前以作文題目〈老師的缺點〉,當作回家作業。學生看到作業內容後,個個樂不可支,直呼好特別,連原本討厭寫作文的學生,都可以滿整整一頁。張世傑表示: ˙師生之間彼此相互傾聽,才是正確的溝通方式,我這次出的「學生講老師的缺點」這個作業,最主要是 ˙讓學生了解到:人是不完美的,包含老師;還有 ˙學生在跟老師互動的時候,有時難免會有些誤會,可以透過這個活動,增進彼此了解,有利於班級經營。再來就是: ˙老師有時處理事情會不公平,或有處理不好的地方,也讓學生有個宣洩管道。 寫生寫完作業後,都有滿滿的收穫,也都說學習到如何傾聽,而能夠這樣子聽他們聲音的老師並不多。透過這項作業,未來更能體諒老師的處境,不再一味地責怪;也成功地學習做人處事更應該站在別人的立場,為他人 著想。 家長都稱讚教學有創意。作業的靈感來自學生一句話。「老師,總是你考我們,我們哪天也要考考你。」張世傑說,老師只是一個頭銜,今日的老師可能是明天的學生。 張世傑表示:發下這「老師的缺點」作業時,學生都覺很訝異,但隨即個個樂不可支;隔天,學生繳回作業,有人一面寫不夠,還寫到背面,條列訴說老師「罪狀」,也有人不在意老師缺點,繳了白卷,還有家長說不可以講老師壞話,所以學生「沒寫作業」。在「尊師重道」傳統下,張世傑說,要學生挑戰權威,寫老師的缺點,「我都覺得自己很勇敢」。但他說,互相傾聽才是師生溝通。 看學生細數自己「惡狀」,張世傑不諱言,當下確實感到不舒服。有學生細數他「獎懲標準不一」,有同學使壞,連沒做壞事的同學都一併懲罰,作文裡就大剌剌寫著「不公平」。這些內容衝擊他的內心,讓他深刻反省。 張世傑說:「以往老師教學要有進步,都要經過其他老師、教授觀課,委婉地建議;但現在他認為,最好的指導老師就是朝夕相處一年多的卅一名學生。」 張世傑說:「這個事件後,他覺得老師應該傾聽民意,知道學生想法後,正面回應他們的訴求,這也是另類師生溝通。」當他看學生的作業時,一名女學生還擔心地問,「老師你不要傷心」。張世傑回答:「傷什麼心啊?我很開心!學生願意直接告訴你缺點,代表信任老師,不擔心「秋後算帳」;強壓或許會有表面的寧靜,卻潛藏師生衝突的因子。」「我不期望成為所謂的好老師,想當的是真老師。」張世傑說:「真正的好老師,應該是聽真話、講真理、不討好學生,給他們另一種真理,指引他們找到自我價值。」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