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12 23:53:46瀏覽8869|回應0|推薦125 | ||
李白七言絕句〈春夜洛城聞笛〉析譯,劉雪庵譜曲 原詩: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春夜洛城聞笛 詩意圖
Video連結:2011年台灣合唱團演唱黃友棣作品發表會 08 春夜洛城聞笛 Video連結:天韻舞春風: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Video連結:A10 -春夜洛城聞笛 (A Flute Melody in the Air at Nightfall) - Video 1 Video連結:Shang sings 春夜洛城聞笛 Video連結:Sound of flute flows in spring air 春夜洛城聞笛 主旨:寫鄉思,抒發熱愛故鄉的情懷。詩人客居洛陽的一個夜晚,不經意地聽到吹奏〈折楊柳〉的笛聲,激動起了思念家鄉和親人之情懷。 李白自從年輕時離開四川後,就四海為家,再也沒有回過故鄉了;思鄉的心情中,也摻雜歷盡滄桑後的苦澀,但是在這首詩中,看不出一般思鄉之作的愁苦,也沒有黯然銷魂的情感上的渲染,而讓人感受到的只有深沉而含蓄、飄逸又瀟灑的氣質。 導言:《樂書》中說:「「笛」這個字就是「洗滌」的意思,笛音可以洗滌人心,傳揚正聲,能把不正、不潔的思想歸正」。熱愛故鄉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自己從小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作為祖國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難以忘懷。這首詩寫的雖然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於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笛子,原來是羌族的樂器,至唐朝時已在廣大中原地區非常流行。詩人為施展才華,追求理想,離家赴遠,聽到這懷鄉之曲,不免情懷波動,與吹笛人以及笛音產生共鳴。詩句妙在沒有停留在一己之情懷波動上,而是由己及人,推想「滿洛城」中,又有多少人是遠離故園、客居他鄉的人啊!這不期而遇卻送入耳中的〈折楊柳〉,真的是在「暗中」撥動了許多遊子的心弦,使得他們再也無法安眠。 折柳贈別的風俗,據說始於漢代,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離開的人多到此地惜別,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同時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像柳很快地生根發芽,舒枝散葉。寄托著對友人的美好祝願。正是「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代詩人王維送別名作,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不衰。 題解:洛城就是現在河南的洛陽,在唐代是一個很繁華的都市,稱為東都。這首詩當是唐開元23年(735),33歲的李白遊洛陽時的感懷之作。這首詩一開頭就以設問法暗示笛聲,切合題旨。接著,以春風給人的感覺寫聽曲的感受,可見一開始是輕快悅耳的歌曲。然而筆鋒一轉,聽到〈折楊柳〉的曲子時,心情為之沉重,最後歸結於思念家鄉。李白自從年輕時離開四川,之後就四海為家,再也沒有回過故鄉;思鄉的心情中,也摻雜著歷盡滄桑後的苦澀。但是在這首詩中看不出一般思鄉之作的愁苦,也沒有「黯然銷魂」等情感上的渲染,而讓人感受到到的,只有深沉而含蓄,飄逸又瀟灑的氣質。 王堯衢《唐詩合解》:「忽然聞笛,不知吹自誰家。因是夜聞,聲在暗中飛也。笛聲以風聲而吹散,風聲以笛聲而遠揚,於是洛春夜遍聞風聲,即遍聞笛聲矣。折柳所以贈別,而笛調中有〈折楊柳〉一曲。聞折柳而傷別,故情切乎故園。本是自我起情,卻說聞者「何人不起」,豈人人有別情乎?只為「散入春風」,滿城聽得耳。」 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 、詩俠,文曲星下凡之稱,公認爲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二十五歲起辭親遠遊,仗劍出蜀。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他到處遊曆,希望結交朋友,幹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擧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東到齊、魯各地,並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詩名滿天下。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朝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於天寶三、四年間(西元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後,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天寶十四年(西元75年)冬,安祿山叛亂,他這時正隱居廬山,適逢永王李遴的大軍東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後來李遴反叛肅宗,被消滅,李白受牽連,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省境內),中途遇赦放還,往來於潯陽(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元年(西元762年),病死於安徽當塗縣,葬龍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觀察使範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存詩900餘首,其作品天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異,才華橫溢;詩句如行雲流水,宛若天成。李白詩篇傳誦千年,眾多詩句已成經典。在詩歌上的藝術成就被認爲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巔峰。
結構分析: 一、這首詩寫鄉思,題作〈春夜洛城聞笛〉,明示詩因聞笛聲而感發。題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點出季節及具體時間。 二、起句即從笛聲落筆。已經是深夜,詩人難於成寐,忽而傳來幾縷斷續的笛聲。這笛聲立刻觸動詩人的羈旅情懷。詩人不說聞笛,而說笛聲「暗飛」,變客體為主體。「暗」字為一句關鍵。誰家、暗飛聲,寫出‘聞’時的精神狀態,先聽到飛聲,蹤跡它的來處,卻不知何人所吹,從何而來,所以說是暗中飛出。這裡「暗」字有多重意蘊。主要是說笛聲暗送,似乎專意飛來給在外作客的人聽,以動其離愁別恨。 三、第二句著意渲染笛聲,說它「散入春風」,「滿洛城」,仿佛無處不在,無處不聞。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觀感覺的極度誇張。「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勻、遍佈。笛聲「散入春風」,隨著春風傳到各處。 四、為什麼聞笛聲詩人會觸動鄉思呢?第三句點出〈折柳〉曲。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來歸也折柳。據說「柳」諧「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長安灞橋即為有名的送別之地,或云:其地楊柳為送行人攀折殆盡。〈折楊柳〉曲傷離惜別,其音哀怨幽咽。所以詩人聽到這〈折柳〉曲,便引起客愁鄉思。一般說,久居他鄉的人,白天還沒有什麼,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鄉。在春秋季節,人們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為全詩點睛,亦即「聞笛」的題義所在。 柳條 折柳贈別 五、三
意境分析:本來詩人只是在被動地欣賞著一曲從不知什麼地方傳來的悠揚的笛聲而已,但當他一旦聽清了曲子之後,自己的心情便情不自禁地被〈折楊柳〉的情調所深深地感染,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沉思,是誰人在這連空氣中都蘊含著無限的情思的春夜,吹起這令人感傷的曲調呀!這笛聲的演奏者只管一味地吹奏,把無限的離愁別緒灑向城中,灑向夜空,這就是「暗飛聲」,是「隨風潛入夜」,也許有的人會無動於衷,那是因為她或他,此時正在與家人同處一室,甚至已經安然入夢,當然無由聽得,但是「滿洛城」中,又有多少人是遠離故園、客居他鄉的人啊,這不期而遇卻送入耳中的〈折楊柳〉,真的是在「暗中」撥動了許多遊子的心弦,使得他們再也無法安眠。從折柳,回憶起離別時的情景;從春風,想起家人的親情。 析譯:〈一個春風駘蕩的夜晚,萬家燈火漸漸熄滅,白日的喧囂早已平靜下來。就在這個萬籟俱寂的、燈火闌珊時,)在此連空氣中都蘊含著無限的情思的春夜裡,這精美笛子的吹出令人感傷的樂聲,是從誰家飛出來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並不準備讓別人知道他,卻不期然而然地打動了許許多多的聽眾;這笛聲曲調隨著春風飄揚,均勻地隨著春風傳遍整個洛陽城(此是藝術的誇張:在詩人的想像中,這優美的笛聲飛遍了洛城,彷彿全城的人都聽到了。詩人的誇張並不是沒有生活的依據,笛聲本來是高亢的,又當更深人靜之時,再加上春風助力)。笛聲飛來,乍聽時不知道是什麼曲子,細細聽了一會兒,才知道是一支〈折楊柳〉。(不說聽了一支〈折柳〉曲,而說在樂曲中聽到了折柳。這「折柳」二字不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種習俗,一個場景,一種情緒,折柳幾乎就是離別的同義語。它能喚起一連串具體的回憶,使人們蘊藏在心底的鄉情重新激盪起來。古代離別時,往往從路邊折柳枝相送,就算是至親知交,也只是到十里亭為止;楊柳依依,正好藉以表達戀戀不捨的「留別」心情),有那一個天涯遊子能忍耐得住,不會動思鄉之愁緒呢?於是,詩人情不自禁地吟了這首七絕。(遊子懷念故園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隱藏的、莫可名狀的,因偶然聽到的笛聲而突然明朗、強烈起來。「何人」一詞概括性極強,實則是突出詩人思鄉之情尤重。用否定的語氣表達肯定的心態,口氣反而更加強烈)? 時代背景:唐朝的國力強大,聲威遠播,由於唐太宗的貞觀之治,使得當時的社會達到了空前的富裕,經濟繁榮,中外的交流頻繁,成為後世所嚮往的理想時代,也造就了號稱「長安之春」的繁華景象。李白的「少年行」,描寫的就是當時的長安城:「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這首詩重現了京城那些風流倜儻的貴族少年們,騎著白馬,湧入西域女子開設的酒店中,嬉鬧的情景。除了經濟富裕之外,唐朝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昌盛繁榮,思想活躍,科舉制度以詩取士等等,也促成了各方面的蓬勃發展,像是唐詩、音樂等等,都充滿了生命力。 尤其到了開元、天寶年間,盛唐音樂的發展,已經達到了歷史的頂峰。唐玄宗本人就精通音律,會演奏多種樂器,善於擊羯鼓,對笛子也十分偏愛,據《太平廣記》記載:玄宗曾在夢中得神仙傳授〈紫雲曲〉,醒來後便用玉笛練習,「盡得其節奏」。連早晨他去紫宸殿上朝時,也在懷中揣著玉笛,在笛孔上暗練新曲。後來主管樂事的太常卿,便將這支仙曲收入《唐樂大典》中,現在當年太常府的刻石上,還可看到這段故事! 而唐朝的各種器樂演奏家,更是高手如雲。在膾炙人口的唐詩中,也有大量的作品,是描寫當時傑出音樂家的。如張祜的《李謨笛》,便是其中之一:「平時東幸洛陽城,天樂宮中夜徹明。無奈李謨偷曲譜,酒樓吹笛是新聲。」這首詩講的是,善於吹笛的李謨,少年時常在洛陽的上陽宮外遊玩。有一次深夜時,聽到玄宗用玉笛吹奏的〈紫雲曲〉,飄蕩在宮城之中,感到十分悅耳,如聞仙樂,於是就強記曲譜,當晚就學會了此曲。次日,玄宗微服到洛陽大街上賞燈時,忽聽得酒樓上有人吹笛,悠揚悅耳,竟然是咋夜試吹的〈紫雲曲〉。玄宗忙把他召來見駕,一問之下,才知此事。玄宗高興得將李謨留在身邊,成了一名宮廷樂師,後來因為他笛藝高超,還被人稱為是「天下第一笛手」。 笛子的音色圓潤,婉轉悠揚,所表達的情感含蓄細膩,優美流暢;而笛這種樂器,在中國古代,是被寄予了治國安邦之神聖願望的,古人對笛這個字的認識,也是非常有見地的。有一次,李謨與友人游鏡湖,正吹奏一曲終了時,只見前面蕩來了一葉扁舟,站著一個老翁,面容清奇,高聲說道:「剛才您所吹的,正是〈紫雲曲〉也,這是從天上傳來的,不是人世間的東西呀!您已經深深的理解其中的精妙處了,但是在您的樂音中,卻帶著一些番曲的味道,這是為什麼呢?」李謨驚歎道:「老丈真是精於音律啊!我初學笛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