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Collage Triptych about Reading the Canon - Central Panel
2011/07/23 20:50:49瀏覽467|回應0|推薦4
Collage Triptych about Reading the Canon - Central Panel

那一天搜尋到一本書,書名叫做《如何讀西方正典》,於是「什麼是西方正典?」、「為何要讀西方正典?」、「如何讀西方正典?」,一連串的問題就這樣從腦海中魚躍而出……接續著我在網路上搜尋到了一些資料。
以下先摘要南方朔這一篇「如何閱讀以及為何閱讀」的導論: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ReadingTimes/ProductPage.aspx?gp=productdetail&cid=rtba(SellItems)&id=BA0165
  大師出手,縱使要寫的是一本教人讀書的簡易之作,但在容易中卻也有許多沉重的信息。哈洛.卜倫(Harold Bloom)的新書,即很有這樣的況味。他整本書要說的是,在這個資訊無限、智慧何在的時代,好的閱讀已日益重要。
  我們為何需要好的閱讀?閱讀乃是孤獨所能給予人的最大喜悅。它是一種自我實現,而非一種教育工作。我們閱讀,最先是去發現書,而後再回過頭來,讓書發現你,經由這樣的互動,從而讓人得到自我的察覺與改善。閱讀是心靈的提升,作者和學者在閱讀中,乃是蠟燭,人們的愛和欲望,以及想像,因而能被照亮。易言之,閱讀乃是一種孤獨的事業,人在閱讀中得以面對自己。
……
  卜倫談閱讀,最足以啟發的是這樣的態度:我們閱讀可以有許許多多目的,但在這個對文字經典充斥著各種片面亂讀的時代,最重要厥為讀者尋找昇華式的快樂,從而有助於人們的權衡與反思。   
……
  卜倫教授之作皆有可觀。他服膺培根、約翰生、愛默森等人的閱讀之道。他有一段話既是自道,也可供人酌參:
精深地閱讀,不為相信什麼,不為接受什麼,不為反駁什麼,只為學習分享讀與寫契合為一的人性。


回頭查到了《西方正典》(The Western Canon) 這本書,一開始吸引我的是 “Western Canon” 這個詞彙,維基百科如是說:
http://en.wikipedia.org/wiki/Western_canon
The term Western canon denotes a canon of books and, more broadly, music and art that have been the most important and influential in shaping Western culture. As such, it includes the "greatest works of artistic merit." Such a canon is important to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perennialism (永恆主義)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culture". Although previously held in high regard, it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increasing contention in the latter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In practice, debates and attempts to define the canon in lists are essentially restricted to literature, including poetry, fiction and drama; biographical and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s; philosophy; and history. A few accessible books on the sciences and mathematics are also included.


所以無論是 Harvard Classics,或是 University of ChicagoYale CollegeColumbia College 等名校教育課程中的書單,又或者是 Random House 的人人叢書 (Everyman's Library)、企鵝的經典文庫 (Penguin Classics),都是我們接觸西方正典的法門之一。
然而,這裡頭卻隱含著一個問題,西方正典究竟有無一份真正的、固定不變的,所謂終極版本的書單?
美國哲學教授 John Searle 認為:
"In my experience there never was, in fact, a fixed 'canon'; there was rather a certain set of tentative judgments about what had importance and quality. Such judgments are always subject to revision, and in fact they were constantly being revised."

在一位專精於 organizing information 的圖書館員 Robert Teeter 的個人網站上,對於 'canon' 一詞有著同樣的真知灼見:
http://www.interleaves.org/~rteeter/grtintro.html
In any canon, though, constant re-evaluation takes place in every generation. Authors join the canon and leave the canon. Shakespeare and Dickens were considered vulgar in their day. The English metaphysical poets of the early 17th century weren't considered great until 300 years after they wrote. On the other hand, some authors considered great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are hardly read today. See the list of authors in the Harvard Classics (first published in 1914), for example, or the early winners of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既然我們明知亙苦不變的正典並不可得,為何總有不少的飽學之士卻一再提供這樣的書單讓世人追尋?
《如何閱讀一本書》的作者 Charles Van Doren 曾經提醒我們應該找到值得重複閱讀的好書:
「你在重讀時會發現這本書好像與你一起成長了。你會在其中看到新的事物,那是你以前沒看到的東西。……
一本書怎麼會跟你一起成長呢?當然這是不可能。一本書只要寫完出版了,就不會改變了。只是你到這個時候才會開始明白,你最初讀這本書的時候,這本書的層次就遠超過你,現在你重讀時仍然超越過你,未來很可能也一直超越過你。因為這是一本真正的好書——我們可以說是偉大的書——所以可以適應不同層次的需要。」

從上述這段文字當中,或許提示了我們一個想法,那就是——透過正典讓我們找到真正的好書。
或著我們應該說:假使我們放棄了塑造正典的機會,是否意味著我們追尋正典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從而我們將失去閱讀真正的好書的許多契機吧!


維基百科列出了 Harold Bloom 心目中的正典作者以及正典作品︰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5%BF%E6%96%B9%E6%AD%A3%E5%85%B8
正典作者以及正典作品︰
莎士比亞(英)︰主要劇作
但丁(義大利)︰《神曲》
喬叟(英)︰《坎特伯雷故事集》
賽萬提斯(西班牙)︰《唐吉訶德》
蒙田(法)︰文論集 (Essais)
莫里哀(法)︰《恨世生》 (The Misanthrope)
米爾頓(英)︰《失樂園》
約翰生博士(英)︰詩人傳
歌德(德)︰浮士德第二部
沃茲華斯(英)︰《荒屋》 (The Ruined Cottage)
珍.奧斯丁(英)︰《勸說》 (Persuasion)
惠特曼(美)︰《草葉集》
狄津生(美)︰狄津生詩集
狄更斯(英)︰蕭齋 (Bleak House)
喬治.艾略特(英)︰米多馬齊 (Middlemarch)
托爾斯泰(俄)︰哈吉.穆拉
易卜生(挪威)︰培爾.甘特 (Peer Gynt)
弗洛依德(奧地利)︰作品集
普魯斯特(法)︰《追憶似水年華》
喬哀思(愛爾蘭)︰《尤利西斯》、《芬尼根守靈夜》
吳爾芙(英)︰歐蘭多
卡夫卡(捷克)︰格言,短篇故事
波赫士(阿根廷)︰短篇故事
聶魯達(智利)︰詩集
裴索(葡萄牙)︰詩集
貝克特(愛爾蘭)︰《等待果陀》、《終局》、《克拉普的最後一卷錄音帶》

先就這些正典作家的名單來談,儘管多數作家的作品還無緣拜讀,但勉強還保有久仰大名的熟悉感;
然而,正典作品的清單則是出乎意料之外的陌生,先是珍.奧斯丁的作品,既非《理性與感性》、也不是《傲慢與偏見》或《愛瑪》,卻是我未曾聽聞的《勸說 (Persuasion)......
同樣地,我沒看到狄更斯的《塊肉餘生錄》、《雙城記》、《孤雛淚》或《小氣財神》;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也沒看到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或《群鬼》;
取而代之的是《蕭齋》 (Bleak House)、《哈吉.穆拉》 (Hadji Murat) 以及《培爾.甘特》 (Peer Gynt)

於是,我不禁開始思索:
在同一位正典作家之中,又該有多少部正典作品呢?
而冊封為正典作家之後,又該如何看待他的傑作與平庸之作?
一個作家的才情是否早已在某個正典作品耗盡?
你喜愛的會是一位作家的所有作品,還是其中的一部作品?
當我們說愛屋及烏,真正的究竟作家還是作品?

最初會是一部作品吸引你,接者你開始找到這個作家的傳記、評論和其他作品,一但喜歡上這個作家,你開始尋找他()所有的作品,行有餘力,你開始閱讀作品的原文……

如此這般尋尋覓覓的過程,終究成為每一位讀者獨一無二的閱讀經驗,在閱讀西方正典之餘,或許,這些追尋過程中的閱讀經驗才是我們更應該關注和思考的吧!


【網路參考資料】
http://elearning.lib.ntu.edu.tw/classical/resource.html
「如何閱讀與討論西方經典」數位學習課程
http://www.interleaves.org/~rteeter/grtbloom.html
The Western Canon by Harold Blo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Western_Canon:_The_Books_and_School_of_the_Ages
WikipediaThe Western Canon: The Books and School of the Ages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546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