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4/11/21 05:53:18瀏覽187|回應0|推薦5 | |
Excerpt:白先勇的《遊園驚夢》 竇夫人引了客人們走到屋外露臺上的時候,外面的空氣裏早充满了風露,客人們都穿上了大衣,竇夫人卻圍了一張白絲大披肩,走到了臺階的下端去。錢夫人立在露臺的石欄旁邊,往天上望去,她看見那片秋月恰恰的升到中天,把竇公館花園裏的樹木路階都照得鍍了一層白霜,露臺上那十幾盆桂花,香氣卻比先前濃了許多,像一陣濕霧似的,一下子罩到了她的面上來。 …… 「三阿姊再見!五阿姊再見!」 蔣碧月從車門伸出手來,不停的招揮著,錢夫人看見她臂上那一串扭花鐲子,在空中劃了幾個金圈圈。 「錢夫人的車子呢?」客人快走盡的時候,竇夫人站在臺階下問劉副官道。 「報告夫人,錢將軍夫人是坐計程車來的。」劉副官立了正答道。 「三阿姊——」錢夫人站在露臺上叫了一聲。 「那麼我的汽車回來,立刻傳進來送錢夫人吧。」竇夫人馬上接口道。 「是,夫人。」劉副官接了命令便退走了。 竇夫人回轉身,便向著露臺走了上來,錢夫人看見她身上那塊白披肩,在月光下,像朵雲似的簇擁著她。一陣風掠過去,周遭的椰樹都沙沙地鳴了起來,把竇夫人身上那塊大披肩吹得姍姍揚起,錢夫人趕忙用手把大衣領子鎖了起來,連連打了兩個寒噤,剛才滾熱的面腮,吃這陣涼風一逼,汗毛都張開了。 「我們進去吧,五妹妹,」竇夫人伸出手來,摟著錢夫人的肩膀往屋內走去,「我去叫人沏壺茶來,我們倆兒正好談談心——你這麼久沒來,可發覺臺北變了些沒有?」 錢夫人沉吟了半晌,側過頭來答道: 「變多嘍。」 走到房子門口的時候,她又輕輕的加了一句: 「變得我都快不認識了——起了好多新的高樓大廈。」 ——白先勇,〈遊園驚夢〉 閱讀及分享白先勇的《遊園驚夢》。 本書收錄《遊園驚夢》的劇本以及相關的文章,其中有一篇白先勇的演講稿暢談《紅樓夢》對〈遊園驚夢〉的影響,頗值得一讀,以下摘要分享。 書名:遊園驚夢 作者:白先勇 出版社:天下遠見 出版日期:2008/09/15 【Excerpt】 〈《紅樓夢》對〈遊園驚夢〉的影響〉 《紅樓夢》第廿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艷曲警芳心〉中,寫到黛玉與寶玉在大觀園裏一同觀看《西廂記》,同時兩人又埋葬了地上的落花。那時正是暮春三月,黛玉獨自走過梨香院,恰巧聽到裏面戲班子的女孩在演唱《牡丹亭》〈遊園〉裏的警句: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便賞心樂事誰家院 黛玉不覺「心痛神搖」、「如癡如醉」,後來更是「心痛神馳,眼中落淚」,這一段描寫黛玉聽曲在心靈上所遭受到的震撼。而在全書主題的發展上,這一回也占重要的地位,因為這是黛玉首次醒悟到人生無常、繁華易歇的警兆。有了這一回的伏筆,才有第廿七回黛玉的自輓歌〈葬花詞〉,更進一步指向黛玉「魂歸離恨天」的命運。 曹雪芹用《西廂記》來暗示寶玉與黛玉的愛情,用《牡丹亭》來影射黛玉夭折的下場。利用戯曲穿插,來推展小說故事情節,加強小說主題命意,這是《紅樓夢》重要的敘事技巧之一。當然,中國小說中穿插戯曲,並不始自《紅樓夢》,《金瓶梅》更有許多戲曲穿插。但《金瓶梅》中的戲曲多為裝飾性,與小說主題不一定有重大關聯。而《紅樓夢》的,卻與小說正文融為一體,不僅使小說情節豐富,更重要的還暗示出小說主要人物的命運。 《紅樓夢》開始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境〉,警幻仙姑那十二支《紅樓夢》曲子,其功效有如希臘悲劇中的合唱(chorus),開始便唱出了十二金釵的悲劇收場。這十二支曲子如同小說的總綱,替日後故事發展的重要情節,都埋下了伏線。第十八回元春歸省,點了四齣戲:《豪宴》、《乞巧》、《仙緣》、《離魂》,脂硯齋認為這四齣戲所伏四事,乃通步書之大過節、大關鍵,這四齣戲取自《一捧雪》、《長生殿》、《邯鄲夢》與《牡丹亭》,分別影射賈府盛衰及人物興亡。《離魂》是《牡丹亭》的劇目,在書中第一次出現,與廿三回的〈遊園〉遙相呼應。《離魂》敘述杜麗娘的夭折,暗伏黛玉之死。無怪乎第廿三回,黛玉在梨香院聽到牡丹亭的警句,會「心痛神馳,眼中落淚」,因為絳珠仙草警悟到自己終將與百花同朽,而對此無可挽回之命運,發出無奈的悲嘆。 曹雪芹一方面利用戲曲中的情節,來加強小說的戲劇效果,一方面又利用戲曲中的優美詩詞,來烘托小說的抒情情調。這種以戲點題的手法,是曹雪芹在《紅樓夢》的小說技巧裏一項至高的藝術成就。 《牡丹亭》這齣戲在〈遊園驚夢〉這篇小說中也占有決定性的重要位置。無論小說主題、情節、人物、氣氛都與《牡丹亭》相輔相成。甚至小說的節奏,作者也試圖比照《遊園驚夢》崑曲的旋律。小說的故事,是敘述南京秦淮河畔賣藝的女伶藍田玉,下嫁一位年老將軍,享盡榮華富貴。到臺灣後將軍過世,藍田玉身分下降。 故事開始,錢將軍夫人藍田玉到臺北竇將軍公館赴宴。竇夫人是錢夫人從前在秦淮河賣藝時的姊妹。現在生活豪華,宴會排場盛大,會中還有清唱餘興節目。一位客人所演唱的正是牡丹亭《遊園驚夢》的崑曲。故事高潮側重在錢夫人藍田玉,聽到《遊園驚夢》的崑曲,内心所受到的激盪波動。正如《紅樓夢》第廿三回黛玉聽曲一般,藍田玉也開始「心動神搖」、「如癡如醉」。而小說中所引的崑曲唱詞也含有《紅樓夢》第廿三回所引的〈遊園〉那幾句警句。 《遊園驚夢》這齣崑曲對藍田玉一生的命運興衰,亦有重大關聯。首先,錢將軍是因為聽了藍田玉清唱《遊園驚夢》為她才藝傾倒,才娶她為夫人的。但更重要的一點是在南京一次清唱聚會,錢夫人藍田玉在演唱《遊園驚夢》時,發現到她的情人鄭彥青鄭參謀與她的親妹子月月紅一段私情。一陣急怒,藍田玉失去了嗓音。若干年後,在臺北天母竇公館裏,因為聽到《遊園驚夢》,觸景生情,心理上又重新經歷了一次她一生中最痛苦的經驗,再度失去嗓音。小說裏這段回憶是運用「意識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的技巧,把錢夫人「心痛神馳」的激情,配合崑曲的音樂和劇情發展,抽絲剝繭,呈現出來。這是與《紅樓夢》第廿三回,黛玉聽曲,「如癡如醉」的客觀描寫完全不同。但是就「以戲點題」這一個手法來說,《遊園驚夢》無疑是繼承了《紅樓夢》的傳統。小說中也提到其他幾齣京戲,如《貴妃醉酒》與《洛神》,也是從不同的角度來影射錢夫人藍田玉的身世和隱情。 事實上《遊園驚夢》的主題跟《紅樓夢》也相似,就是表現中國傳統中世事無常,浮生若夢的佛道哲理。也就是太虚幻境中,對聯上的那兩行話: 假做真時真亦假 無為有處有還無 一九八〇年威斯康辛大學「紅學會議」演講辭刊於《中國時報》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