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重讀艾倫.狄波頓的《擁抱似水年華:普魯斯特如何改變你的人生》
2010/08/15 20:46:22瀏覽3720|回應1|推薦8

重讀艾倫.狄波頓的《擁抱似水年華:普魯斯特如何改變你的人生 

‘What a marvellous book this is . . . de Botton dissects what [Proust] had to say about friendship, reading, looking carefully, paying attention taking your time, being alive and adds his own delicious commentary. The result is an intoxicating as it is wise, amusing as well as stimulating, and presented in so fresh a fashion as to be unique . . . I could not stop, and now much start all over again.’
—— Brian Masters, Mail on Sunday
星期天郵報


‘De Botton not only has 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Proust’s life . . . but what is particularly charming about this small, readable book is its tongue-in-cheek benignity, its lightly held erudition and its generous way of lending itself to what is not only the greatest book of the century but also the darkest and the most eccentric’
—— Edmund White, Observer
觀察家報

第一次看艾倫狄波頓 (Alain de Botton) 的《擁抱似水年華》的時候,我尚未真正唸完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狄波頓一開始談到了一九二年巴黎不妥協報的一篇社論,當時有位美國科學家預言世界末日將至,不妥協報邀請法國名流發表看法,熱中投稿的普魯斯特如此答覆:
「如果正如你所說的,我們都將面臨死亡的威脅,生命似乎會變得更美好。想想看吧,人生隱藏了那麼多的計畫、旅遊、戀情、研究,它們都因我們的懶惰而遲遲未見。我們確定未來總有一天會做,這麼一天拖過一天。
一旦這種威脅解除了,如釋重負之後,生命又呈現如何美麗的風貌!啊,如果這次世界末日不來,我們不會錯過羅浮宮的新展覽館了,也會立刻拜倒X小姐的石榴裙下,再來趟印度之旅。
若是壓根兒就沒有災難,我們則會回到再平常不過的生活,欲望因怠惰而麻木。然而,要把握今天、熱愛生命,並不是非得面臨末日的威脅不可。想想看,人總不免一死,而我們的死期或許就在今晚。」

這樣旁徵博引、機智風趣,充滿狄波頓式風格的勵志書籍,就足以吸引當時尚非成為普魯斯特迷的我想要一探究竟。

《擁抱似水年華》這本書從前面提到的不妥協報開始 (第一章「如何把握今天熱愛生命」),接續是「如何為自己閱讀」、「如何悠哉度日」、「如何承受痛苦」「如何表達情意」、「如何與人為友」、「如何打開眼界」、「如何快樂戀愛」、「如何把書本放下」,共有九個章節。


擁抱似水年華:普魯斯特如何改變你的人生 How Proust can change your life : not a novel
作者:艾倫.狄波頓/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010503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576076145

【作者簡介】
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
一九六九年生於瑞士蘇黎士,在瑞士和英國兩地受教育。會說法文、德文及英文。現居於倫敦。
一九九三年,狄波頓的第一本小說《Essays in Love》甫一出版,即廣受好評。第二本小說《The Romantic Movement》於隔年出版,名列法國費米納獎(Prix Femina)的最後決選名單。第三本小說《Kiss and Tell》以傳記藝術為題,於一九九五年出版,同樣大受各界矚目。 

《擁抱似水年華──普魯斯特如何改變你的人生》是他的第四本書,也是第一本非小說,一九九七年於英、美出版,隨即成為暢銷名作。《哲學的慰藉》(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則是他的新作。

書評人康納立(Cressida Connolly)讚嘆,狄波頓是「英國文壇的奇葩」;另一位書評人葛雷茲布魯克(Philip Glazebrook)認為:「這種奇才作家,恐怕連掃把的傳記都寫得出來,而且這柄掃把在他筆下絕對是活靈活現的。」
狄波頓的作品佳評連連,已有二十種語文的譯本。先覺和究竟出版社將於近期陸續推出中文版。 

【內容簡介】
法國文豪普魯斯特的小說《追憶似水年華》,卷帙浩翰、風華絕代,是二十世紀文學史上的聖母峰。英倫才子狄波頓,在《擁抱似水年華》裡,以獨樹一格的生花妙筆,把普魯斯特從文學神殿拉到浮世人間,解說何以他能夠改變我們的人生。

普魯斯特相信生命的價值和精髓就是日常點點滴滴的總合。狄波頓明瞭其深意,從普魯斯特的著作、文章及信件汲取靈感,把這位文學大師的生命軌跡和經典作品做了巧妙的轉換,寫成這本結合文學傳記和生活實用手冊的作品。

本書風格突出,旁徵博引,不時令人拍案叫絕。它為我們的人生進補,指點我們如何珍惜時光,體認人生的真諦,學會調整人生的輕重緩急。 


到了第二次看艾倫狄波頓的《擁抱似水年華》的時候,我已經唸完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其他一些普魯斯特相關的評論也看了不少,突然我對《擁抱似水年華》這本書的評價不若過往而想要往下修正,如果以麥爾孔鮑義 (Malcolm Bowie) 的《星空中的普魯斯特》或 Roger Shattuck  Proust's Way 做為比較的基準,似乎狄波頓欠缺一些更深層的專題論述 (但我並沒有想要因此斷定狄波頓不具有專題論述的實力)。如果再拿我還未能完全理解的吉爾德勒茲 (Gilles Deleuze) 的《普魯斯特與符號》及吉哈.玖聶特  (Gérard Genette) 的《辭格第三集》,那樣的高度似乎更是難以比擬。

最近分頭看著 William C. Carter  Marcel Proust A LIFE  Ronald Hayman  Proust 這兩本普魯斯特的傳記,回想起狄波頓在《擁抱似水年華》提到普魯斯特的一些片段:氣喘、日常飲食、怕冷、小費、能言善道於是我開始了第三次的重新閱讀。
而在這一次閱讀之後,我想重新把《擁抱似水年華》這本書的評價再向上修正回來。畢竟狄波頓在暢銷流行的文學市場中可以恰如其分地將普魯斯特的生活點滴、《追憶似水年華》中的人物及創作理念引介給普羅大眾的讀者,功不可沒,其寫作功力也確實高超。


狄波頓引經據典,援引《追憶似水年華》這本巨著,來展現普魯斯特的魔力。他說的不只是普魯斯特的好話,也不忘挖苦他,寫成了這本令人拍案叫絕的勵志書。狄波頓不但有如學普魯斯特說話的鸚鵡,對普魯斯特更是瞭如指掌。讀了狄波頓的書,即使我們不能變成更好的人,在情愛這條路上還是一再犯錯,然而在閱讀上還是能有所進步,知道如何成為更用心的讀者。
—— 閱讀期刊

從第二章(如何為自己閱讀)連結到最後一章(如何把書本放下),似乎就足以讓我們重新開始思索:書本、普魯斯特、讀者這三者之間是否僅能透過閱讀來建立關係,又或者閱讀成為我們思考受限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末,狄波頓先引用了普魯斯特的一段話來說明真實生活與小說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個讀者在閱讀時,還是原來的自我。作家的作品只是像一種光學儀器,讓讀者藉以透視未曾經驗過的人生。沒有這本書,讀者或許永遠都不會有這樣的經驗。讀者從書中獲得的認知,就是真實的證據。」

他接續提到小說最終直指人心的價值:
「閱讀這麼一本刻畫入微得令人驚顫的書,在我們把書本放下,回到現實生活時,我們也許會注意到相同的細節,有如作者曾與我們為伍。我們的心靈就像重新調整過的雷達,可以擷取在意識中飄流的東西...在書中成行的敏感將活化我們的感覺,刺激我們那已麻木不仁的神經」

在最後一章(如何把書本放下),狄波頓首先提到普魯斯特鑽研英國藝評家羅斯金的作品過程中見證了閱讀的好處,讓他見識了威尼斯、畫家透納、哥德式建築的華美文字,但普魯斯特適時出現一種自覺:
「要把閱讀當做一項修練,這個角色未免過於牽強,因為閱讀帶給我們的只是刺激。它位於精神生活的門檻,能引我們入內,卻不能構成精神生活的全部。」

普魯斯特也提出了以下的閱讀指引:
「我們的心靈深處有些地方,教人不得其目而入,閱讀卻有開啟這些地方的魔鑰,所以閱讀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令人激賞的。但閱讀也可能是危險的,如果它不能使沈睡的心靈甦醒,而是要取代心靈;那麼,真理也不再是藉由親密的思想交流與心靈的努力去了解的理想,而只是書頁裡的東西,像是現代的蜂蜜產品,隨手從圖書館的書架一拿就有了,然後漫不經心地翻閱,心靈與身體都不費力。」

狄波頓藉由(如何把書本放下),提醒讀者不要陷入罹患「閱讀症候群」的危險,各種症狀諸如:誤把作者寫的當作神諭讀了一本好書之後再也無法提筆寫作” (吳爾芙就是一個明顯的案例) …

這讓我想起紀德在《地糧》 (Les nourritures terrestres) 的序言中對讀者奈代奈爾 (Nathanaël) 所寫的:
「當你讀完了這本書後,就拋開它,走出去!...離開任何地點,離開你的故鄉、你的家、你的居室、你的思想。但別帶走我這本書...
但願這本書能教你:比關心我這本書更關心你自己;要比關心你自己更關心其他的一切!」
(Que mon livre t’enseigne à t’intéresser plus à toi qu’à lui-même, – puis à tout le reste plus qu’à toi.)


狄波頓描述最後一個「閱讀症候群」是想到伊利耶貢布雷一遊,恰巧是現在閱讀普魯斯特傳記的我所顯現的症狀,此時此刻的我正努力服用狄波頓開出的藥方:
「我們該去的地方不是伊利耶貢布雷。如果真要向普魯斯特致敬,該是用他的眼光來看我們自己的世界,而非用我們自己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

回到《擁抱似水年華》這本書的標題「普魯斯特如何改變你的人生 ( How Proust can change your life)
我只想說:Proust really can change your life, Just do it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4323559

 回應文章

翔任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來補課囉
2010/08/18 20:36
狄波頓這本關於普魯斯特的書,我還沒拜讀,但讀了le14nov的簡介以及之前讀<哲學的慰藉>的美妙經驗,相信一定不會讓我失望的。我當時看著<哲學的慰藉>,就頗感嘆台灣或是華文世界還沒有那麼有趣又不會流於淺俗的「哲普」作品。狄波頓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可以讓我們「聞得到、摸得到」知識的氣味與質感,把一個遙遠陌生的時空拉到你的面前,思想與知識都變得有血有肉。
le14nov(le14nov) 於 2010-08-18 23:56 回覆:

之前過狄波頓的《我愛身份地位》(Status Anxiety)及幸福建築》,一樣是可以歸類為翔任所提的"有趣又不會流於淺俗的「哲普」作品",但因為連接不到自己真正較有興趣的主題,就沒有一併介紹了,但我相信狄波頓自有一群書迷

曾經在某個部落格裡看到一句 "看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是因為想看狄波頓的《擁抱似水年華》...",或許看完《擁抱似水年華》的讀者早已多過《追憶似水年華》,又或許聽過狄波頓名字的人遠超過普魯斯特

而我卻不禁開始對這句話感到有些無言以對的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