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知識的365堂課》之文學課
2024/04/24 04:39:55瀏覽95|回應0|推薦3
Excerpt:《知識的365堂課》之文學課

在圖書館意外找到這本《知識的365堂課》。以每週七種閱讀課程:歷史課、文學課、藝術課、科學課、音樂課、哲學課、宗教課來拓展不同的知識領域。

其中的文學課,從第一週的《尤利西斯》開始,一直到最後一週的〈希臘古甕頌〉,還要遇到哪些文學家和流派呢?

以下就來摘要分享個人喜歡的幾位作家和詩人吧!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90019
知識的365堂課
The Intellectual Devotional

作者:大衛.季德,挪亞.奧本海姆
原文作者:David S. Kidder & Noah D. Oppenheim
譯者:蔡承志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08/01/02

內容簡介
一年365天,一天一知識,跨足七大學門
每日閱讀本書,你就可以經常鍛鍊你的腦子,保持心思敏銳,而且年歲愈大,就愈有必要這樣做。例行閱讀可以暫時擺脫日常瑣事糾纏,進入人類學識的純淨國度。還有,閱讀可以讓你眼界大開,跨入嶄新知識領域。
週一歷史課:鑽研影響西方文明發展的人與事。
週二文學課:認識偉大作家,品味他們最偉大的作品──迄今依舊啟迪人心的詩歌和小說。
週三藝術課:介紹藝術家和藝術思潮變遷,讓您明白是哪些人、事促成了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繪畫、雕塑與建築作品。
週四科學課:從黑洞的起源談到電池的運作原理,科學奇觀精簡展現。
週五音樂課:是什麼啟迪我們最偉大的作曲家,該怎樣閱讀樂譜音符,還有莫札特為什麼如此受人景仰——讀了本書,便能周延審視我們的音樂遺產。
週六哲學課:從古希臘到二十世紀,人類偉大思想家投注解釋生命和宇宙意義所得心血。
週日宗教課:概觀世界各大宗教和教義信念。
我們希望,逐步閱讀這冊集刊可以啟發你的好奇心,為你的生活開拓嶄新探索領域。

Excerpt
〈《荒原》〉

艾略特(T. S. Eliot)的《荒原》(The Waste Land, 1922)是20世紀詩歌的恐怖夢魘代表作,一首詩,道盡西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湧現的一切恐懼和疏離,述說了理想破滅的途窮處境。通篇詩文到處引述了佛教和印度教神話、古拉丁詩人奧維德(Ovid)、《聖經》、聖奥古斯丁、亞瑟王傳奇、但丁、莎士比亞,還有其他多方面文獻,奇妙地交織呈現出古代信仰儀式和現代世界危機。

就像現代主義時期的眾多作品,大體而言, 《荒原》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迴響。戰爭平白無故奪走幾百萬條人命,歐洲天旋地轉,也醒悟這種野蠻暴行是肇因於人造科技和機械裝置。在許多人眼中,世界頓失人性,成爲一片心靈荒地,文明似乎就要自行瓦解。
在《荒原》詩中,艾略特詢問,這樣一片荒瘠大地,要怎樣獲得救贖,重獲新生。從起首幾行開始,這首詩隨處可見早魃爲虐的不毛景象,還可見自然和人類兩種力量,意圖抗衡帶來重生:

四月最殘忍了,讓荒地長出丁香,拿回憶攙合慾望,以春雨挑醒昏沉的根芽。
April is the cruelest month, breeding

Lilacs out of the dead land, mixing
Memory and desire, stirring
Dull roots with spring rain.

這首詩倏忽改換不同聲音來講述主題,讓讀者迷惘失所,彷彿在無意間被帶進一群陌生群眾之中,或孤身困處陌生所在。儘管這些先知雋語往往是直接對著讀者講述,講話的人是誰,依舊不爲人知:

我要讓你見識一樣東西,
那不像你的清晨身影,邁步隨你同行
也不像你的黃昏身影,起身向你迎來;
我要讓你見識,一把塵土中的恐懼
I will show you something different from either

Your shadow at morning striding behind you
Or your shadow at evening rising to meet you;
I will show you fear in a handful of dust.

《荒原》大幅引用亞瑟王傳奇,還有傳奇中提到的漁人王故事。漁人王原本是名深具威望的領袖,後來他受傷或殘廢了,領土化爲荒瘠廢地。王國只能指望騎士帕爾齊法爾完成連串使命,才能讓漁人王復原,光復王國。艾略特以大量篇幅,著墨闡述現代世界也可能藉此手法重獲新生。終於曙光微露,希望重現,彷彿機緣來臨,然而縱有指望仍屬渺茫——對詩歌的最後一位敘述者,還有對全體世人都是如此,面臨這種飄搖指望,只能無可奈何緊握不放。


〈普魯斯特〉

法國小說家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 1871-1922)幾乎全賴一部作品博得令名,不過光憑那部作品,就足夠鞏固他的聲望。他的恢宏長篇小說鉅著《追憶逝水年華》(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迄今依舊號稱20世紀最偉大文學作品之一。
French novelist Marcel Proust (1871–1922) is remembered almost entirely for just one work, but that one work has been enough to cement his reputation. His mammoth novel 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translated into English as either In Search of Lost Time or 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remains one of the great literary work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普魯斯特出身巴黎優渥家庭,接受了完整的文學、法律教育。他年輕時正値巴黎的美麗年代(belle époque),便開始涉足五光十色的社交圈,在上流人士經常出入的沙龍界十分活躍。普魯斯特在1896年發表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接著開始撰寫自傳體小說《讓.桑德伊》(Jean Santeuil),這部作品爲他的後續傑作奠定根基。
後來他健康日益惡化,又因雙親過世,悲傷不能自抑,在這樣的處境下,普魯斯特於1909年開始動手撰寫《追憶逝水年華》。這部小說卷帙浩繁,洋洋灑灑3000多頁,故事角色超過2000人,從1913年到1927年分7冊出版,完成舉世空前的獨特小說:果然,好幾家出版社都拒收前幾冊稿件,因爲他們不知道該怎樣處理。
基本上,《追憶逝水年華》是部自傳體作品,追溯一位年輕人的成長經歷,描述他如何探究自己的出身,重溫年輕時光和過往記憶,最後還打算就此撰寫一部小說。這不只是一部文學作品,也同樣稱得上是一部哲學和心理學著作:隨著情節發展,小說的敘事人縷縷講述愛情、身分、性別混淆、美學、藝術等等題材。儘管多數人覺得那名敘事人就是普魯斯特的化身,他並不明講,任憑「讀者是否應該把作者和敘事人視爲同一人」的問題曖昧不明。
就如書名所指,這部小說極其側重時間和記憶。普魯斯特設想時間是流動的、沒有定形的整體,而不是由瞬息片刻構成的有序、線性進程。過去喪失的記憶,往往受了感官暗示,回頭在敘事人的腦海中湧現。在一個著名段落當中,敘事人鮮明憶起童年品嚐瑪德琳蛋糕,拿蛋糕沾茶水來吃的經驗。普魯斯特死後多年,這種實驗依舊延續下來,無數現代派作家也在他們的劃時代作品當中,鋪陳他們對記憶和時間的探索經歷。


〈王爾德〉

愛爾蘭劇作家和散文家王爾德(Oscar Wilde, 1854-1900)是西方文壇最機敏,個性也肯定最浮誇的人物。儘管王爾德以無情揭發維多利亞社會的偽善積習最為人稱道,不過他對藝術和美學也作出重大貢獻。同時,他多采多姿的個人生活,也和他的作品同等迷人,他還因特立獨行而擠身當代名流之林。

王爾德生於都柏林,雙親都是飽學之士,他曾就讀都柏林三一學院和英國牛津大學,專研古典文學和詩歌。他在學期間很快就博得作家令名,還染上矯揉造作習性,好做惹眼裝扮,後來這都成爲他的註冊商標。王爾德一進入學院就熱情鑽研藝術的本質:那是什麼、它爲什麼重要、它在生活和社會中應該扮演哪種角色。王爾德逐漸認同在19世紀晚期橫掃全歐的唯美主義運動。他強烈信仰「爲藝術而藝術」的理念,藝術是無須証成的,也不必有任何具體目的。
1890
年代,王爾德文思泉湧,大半重要作品都在這段期間完成。其中最早推出的是一部長篇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1890),刻畫一位自負青年隨時間轉變的歷程,映現那個人的墮落和歲月痕跡。王爾德較著名的作品是劇本,他寫的是「客廳喜劇」,以尖刻筆鋒揭穿英國上流階層檯面下的態度與習性。《溫夫人的扇子》(Lady Windermere’s Fan, 1892)著眼描述一名訛詐女婿的女子;《理想的丈夫》(An Ideal Husband, 1895)描繪一名公務員,也寫他的敲詐行徑。
王爾德的頂尖之作肯定是《不可兒戲》(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1895),這是齣張冠李戴的鬧劇,講到兩名狡滑的青年、兩個年輕女子,還有一位高傲得引人發笑的貴族。王爾德的劇作特色是隨處可見謎團和陰錯陽差情節,而且打擊對手時,並不公然嘲笑怒罵,而是施巧智暗諷對方。劇中角色妙語如珠足堪傳唱,名言雋語接連不斷,機智風趣和內涵意義兼而有之。
王爾德在1890年代如流星般迅速竄起,隨後便如隕石般陡然墜落。儘管王爾德已婚並生兒育女,卻公然透露他是同性戀者,1895年還因與貴族之子有「猥褻」關係而受審。服完2年苦役之後,他的健康已經嚴重受損。王爾德卒於1900,死時簡直可說是身無分文。

補充資料
1.1882
年,王爾德前往美國敲鑼打鼓巡迴演講,隨後他歸結認為,美國是唯一從野蠻直接墮落,而且沒有文明居間的國家。
2.
王爾德的巡迴演講從紐約開始,他剛抵達紐約就告訴美國海關官員,說他沒有東西該申報,唯一要申報的「只有我的才華。」
Upon arriving in New York for the start of this lecture tour, Wilde told US customs officials that he had nothing to declare, “only my genius.”


〈這是我寫給世界的信〉

這是我寫給世界的信,
世界卻從不寫信給我——
只有自然捎來簡短音訊——
帶了溫和的壯闊。
她的音訊託付給——
我看不見的手。
以她的愛——可愛的——同胞,
請溫柔地評斷我。
This is my letter to the World

That never wrote to Me—
The simple News that Nature told—
With tender Majesty
Her Message is committed
To Hands I cannot see—
For love of Her—Sweet—countrymen—
Judge tenderly—of Me

艾蜜莉.狄金生(Emily Dickinson, 1830-1886)終其一生可說是籍籍無名,死後卻聲名大噪,號稱美國最偉大詩人之一。她的諷刺短詩革新詩格和詩藝,燭照出廣大的內心世界。
狄金生生於麻州安默斯特,她的家族發源地,也是她成長的地方。1830年代,狄金生完成中等教育之後開始嘗試寫詩。她的早期作品比較中規中矩,採用敘事詩、讚美詩和其他傳統格律來創作。不過到了1860年代,狄金生開始把既定格式改頭換面,大膽實驗節奏、詩韻、用詞和標點符號。結果她寫出的詩歌,熟悉中帶了意外,令人覺得緊繃,而且這種張力在字裡行間清楚顯現。
1862
年前後完成的〈這是我寫給世界的信〉是狄金生的代表作,展現她的獨特詩風、格律和用詞。這首詩和她的其他作品同樣沒有標題,只以首句詩文名之。這首詩分兩節,每節4行(四行體),以抑揚格3韻腳寫成,或探4音步或循3音步且彼此輪替呈現,這是敘事詩的標準格律,每行共含6個或8個音節,音步爲輕一重型式。然而,狄金生卻拿這種標準詩格來戲耍:第一行,她不採抑揚格韻腳,卻改用相反的揚抑格韻腳(重輕型音步)並強調「這」字。她的詩通常到處都有破折號,打斷詩行節奏,也讓某些字詞更爲凸顯。
狄金生的作品常具內省主題,這首詩是其中典範,更充分展現她的藝術創意。詩中透露她心中不安,把創作成果向外界推出,令她感到憂心。把她作品的「音訊」託付給「(她)看不見的手」,這本身就是一場賭博。最後一行,「請溫柔評斷我」,她把心中憂思寫了進去,或許也道出了史上所有藝術家或作家心中的感觸。

補充資料
1.
狄金生留下詩歌超過1700首,其中只有7首在她生前發表。
2.
狄金生寫信十分頻繁,她寫了好幾百封,大半都保藏留存下來。學界高度珍視這些信函,她的魚雁文采常與詩作同等豐盈。
3.
狄金生在生前最後20年間,始終不曾離開她家族在安默斯特的產業範圍。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80526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