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rpt:海野弘的《現代都市的美學記憶——符號象徵設計與Art deco》 世紀末的新藝術和二○年代的裝飾藝術有連續性,也有很多互相對照的地方。不單單是形的不同,那些藝術及設計上、社會性的脈絡變化很大。新藝術是部分精英的東西,屬於前衛運動,那些作品手工製作數量不多,相對於此,裝飾藝術為複製的且大眾化的,達到決定性新水準的時代風格,將藝術融入生活中。 ——海野弘,〈原版序:一個都市,一個時代〉 裝飾藝術 (Art Deco) 和新藝術 (Art Nouveau),有時候總是讓自己傻傻分不清楚。我想這本書應該有助於重構一些裝飾藝術的概念。 本書主題是現代都市,作者海野弘一開始以交通號誌的紅綠燈談起「現代都市的象徵」,並再依序談及1920年代的巴黎、紐約、東京……,然則,在這裡,我想摘要分享的是裝飾藝術在海報這方面的表現,如同海野弘在序文中所述: 裝飾藝術將「藝術」擴展到海報、插畫、時尚,曾經不被視為「藝術」的新藝術和裝飾藝術,終於被認同為「藝術」。我們站在新表現的時代入口,這本書希望對新的世紀有些意義。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84819 現代都市的美學記憶——符號、象徵、設計與ART DECO 作者:海野弘 原文作者:Unno Hiroshi 譯者:梁若琦 出版社:如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30 語言:繁體中文 作者簡介 海野 弘(Unno Hiroshi) 一九三九年生於東京,早稻田大學俄文系畢業。曾任平凡社《太陽》總編輯,早期以《新藝術的世界》一書受到矚目,此後對十九世紀末至現代的都市論、都市空間、美術、音樂、電影、時尚等陸續有論述,是日本重要的美學及現代都市評論者。主要著作有《摩登都市東京》、《世紀末的街角》、(世紀末□街角)、《摩登設計全史》、《紐約黃金時代》等。除美學及都市論之外,海野弘也廣泛涉及政治、經濟等領域,因其博學與旺盛的創作力,故和日本另兩位以博學知名的作家,荒俣宏、高山宏,並稱為「三宏」。 【Excerpt】 〈海報〉 說到一九二○年代,就是勾勒出現代生活輪廓的時代。電影、收音機這些大眾娛樂普及,藉由火車、汽車、汽船的觀光旅遊盛行,更甚者,占人類半數的女性積極投入社會,創造一個新市場的時代。此時,一般女性開始化妝,而以往化妝的只有職業女性。 電話、電器照明、電鍍廚房設備等創造出摩登風格的生活環境。收音機、汽車、飛機種種便利生活的機器發達。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世紀末的美好時代 (le belle epoque) 終了,新時代開始,一九二○年代美國稱為「狂亂的二○年代」(roaring twenties),法國則稱之為「傻瓜時代」(fool epoque),或是「瘋狂時代」(les anees folles)。 這個時代的標語為「摩登」(modern)。一切事物都得要新,時代的風格由世紀末的「新藝術」持續往「裝飾藝術」移轉。 一九二五年,在巴黎舉行的裝飾美術展使裝飾藝術風格得到世界性的迴響。 為了要表現出這種時代的新氣氛、摩登的生活風格,海報等印刷裝飾藝術開出美麗的花朵。那麽,裝飾藝術的海報和新藝術的海報有何不同呢?顯而易見的是相對於新藝術的曲線,裝飾藝術的直線呈現出形式上的對比。總而言之,在海報上所傳達的訊息完全不同。 舉例來說,世紀末的海報,巴黎的話就只有呼應巴黎的人們;二○年代的海報則擴及歐洲、美國,甚而世界各地的人們,並非只仰賴一小地區。世紀末的海報憑藉的是個人的表現,所以朱爾‧謝雷 (Jules Cheret)、羅德列克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慕夏 (Alfons Maria Mucha) 等人的海報非常有趣;而二○年代海報的廣告效果做了更科學的研究,誕生出真正的平面印刷設計師。 …… 裝飾藝術的設計來源,首先是狄亞基列夫的俄羅斯芭蕾舞團。一九○九年在巴黎上演後,尼金斯基 (Vaslav Fomich Nijinsky) 神乎其技的跳躍,里昂‧巴克斯特具震撼效果的舞台布置等擄獲了歐洲,俄羅斯芭蕾舞團的影響隨處可見。當時只有跳舞才代表著現代的「Speed」和「Eroticism」,二○年代的人們不管是看,或是自己跳,都跟跳舞脱不了關係。芭蕾雖不曾聚集大眾的注意目光,舞會卻到處盛行。先是探戈 (Tango)、接著是倫巴 (Rumba)、狐步舞 (Foxtrot),然後流行吉特巴舞 (Jitterbug) 和查爾斯頓 (Charleston),人們通宵達旦跳舞狂歡,不只在夜晚,連下午三點喝茶時間都有茶舞 (tea dance)。 戰爭結束,很多美國人以觀光客身分大量湧入歐洲,以觀光為名的旅遊於此時普遍化,不論是誰都可以輕鬆安排一趟旅行。發現圖坦卡門法老王之墓的埃及,或是滑雪聖地的瑞士,都成為十分受歡迎的觀光地。阿嘉莎‧克莉絲蒂 (Agatha Christie) 的推理小説《艷陽下的謀殺案》、《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謀殺案》等作品皆以二○年代的觀光旅行為故事背景。 海明威、史考特‧費兹傑羅等在巴黎的美國人,將美式生活 (American way of life) 帶進歐洲。在有吧台及高腳凳的美式酒吧中喝著馬丁尼或是曼哈頓之類的雞尾酒、聽著黑人樂團的爵士演奏,從汽車到口紅都注入美國式的情調。一九二五年在巴黎香榭里舍劇場 (Théâtre des Champs-Élysées) 表演的黑人歌星約瑟芬‧蓓克 (Josephine Baker),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竄紅成為明星。保羅‧科林所創作的黑人歌舞秀海報,就是紀念他和約瑟芬之間一段淡淡的戀情。 生活用品中,飲用品為獨特的群組,從酒到巧克力,這些商品成為廣告重要部門。其中最醒目的是各式各樣不同品牌酒的海報。在某一本書中問到「廣告裡最常出現的主角 (除了人以外) 是什麼?」答案是「酒瓶」,原來就是指海報中的酒瓶呀!海報作家們在表現酒瓶意象上下了許多功夫。 意外令人沒注意到的是,直接表現酒瓶的海報在十九世紀前並不多見。例如新藝術海報的代表皮耶‧波納爾(Pierre Bonnard)在一八九一年所製作的法國‧日本 (France Japan) 海報中,描繪著一名手拿酒杯的女性,此時並沒有看到酒瓶。從二十世紀起,把酒裝進設計過的酒瓶中,貼上時髦的酒標出售,這種做法開始普遍化。 像知名的木桐‧羅吉德堡酒莊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的葡萄酒從二○年代起就直接在製酒廠裝瓶,酒標由卡盧設計,而以往都是以木桶出貨,再另外裝瓶。 一九二○年代,酒瓶及酒標這些外在指標和酒的銷售成績關係密切。不只是酒,像香水等物也是如此。蔻蒂 (coty) 香水請萊儷 (Rene Lalique) 設計標籤及香水瓶,回應熱烈大獲好評。像這樣在二○年代不僅是商品內容,盛裝的容器也成為商品價值。各個品牌都以特別的裝瓶及標籤加強其形象,在海報中也屢屢出現瓶子造型。 巧克力等甜點,盒裝容器的設計也是問題。可以依據包裝來分辨各種巧克力品牌,二○年代的人們在消費形態的社會中,必須得一一指名要買哪裡出產的酒、什麽名字的牛奶巧克力。 因為要選擇品牌,所以廣告的效果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從汽車到酒的各式商品,同一品牌中皆有強勁的競爭對手,因此海報就必須清楚強調出同一種商品中,此品牌和其他品牌有哪些差異。 裝飾藝術海報完全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那個時代。從海報中似乎可以聽到充斥著舞會、旅行以及娛樂世界的熱鬧喧騰。海明威曾說「每一天都像在過節」,這些海報就是當時巴黎街角的麟光片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