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4/01 15:21:54瀏覽4349|回應9|推薦99 | |
孩子在國小二年級時曾主動要求「自己上學」,為了不阻撓兒子的「獨立計劃」,我口頭上答應孩子,但隔日卻套上運動裝默默跟隨,以做晨間運動為藉口,跟在孩子身後不遠處假裝小跑步,直到目送孩子安全到校。孩子了解媽媽的把戲,加上年紀尚小,對單獨步行約二十分鐘的路程仍頗為難耐,一個禮拜後又恢復由我陪伴接送的狀態。 認真一算,步行到離家不遠的國小需經過四個紅綠燈路口,其中兩個路口有導護媽媽們維護安全,為什麼家長那麼不放心?因為我們處在一個與過去年代不同,到處是車輛猛獸與不肖歹徒環伺的不安全社會?還是我們孩子特別脆弱膽怯,需要加倍呵護?或者我們沉迷對孩子的寵溺,誇大了對所有風險的想像? 國小校園每到上下學時刻,校園門口總擠滿了接送孩子的父母。我很好奇應該在何時「放手」讓孩子自己上下學?於是到處咨詢「前輩」經驗,以便學習遵循。請教一位養育兩個女孩的鄰居,鄰居竟然回答:「我一直接送孩子到大學!」養育男孩的另一位朋友則說:「兒子六年級,但我還沒敢讓他自己一個人過馬路。你知道,臺北的馬路車多,太危險。」 「馬路如虎口」以生動的比喻提醒警惕,無可厚非。但,從上學的馬路到人生必經的許多道路,真的隨時有猛獸虎視眈眈嗎?唯恐孩子步出家門,或步出父母親的懷抱便風險林立,遂從許多應該挑戰的路上退縮下來,步履顫抖,飽受想像所驚嚇?我們希望孩子學習認知,辨識與應對危險,抑或身先士卒阻擋一切?直到孩子長大,仍忍不至將他們兒童化? 我想起一位台大教授,提及他在新生入學面談時遇到不少由家長陪同的學生,有些媽媽甚至頗有代替孩子面試的態勢,在一旁不斷表達意見。「媽寶」大學生不再讓人嘖嘖稱奇,「繭居族」現象也讓中老年父母需擔負養育青壯、甚至中年孩子的困境。 朋友有個三十五歲仍宅在家的女兒,一天因為晚餐想加熱食物,卻不知如何使用瓦斯爐開關而猛打電話給爸爸。這位朋友中斷聚會匆匆趕回家,生怕女兒因此受餓。另有剛結束大考的家庭,一位朋友孩子考上建中,預計上學約需一小時車程。另一位朋友孩子考上景文科大,通車也將近一小時。兩家家長居然都考慮「要不要搬家,讓孩子離學校近一點?」過去標舉「孟母三遷 」為典範,父母戮力為孩子建構良好的學習與成長環境,如今卻有「逐子女學校而居」的新趨勢? 我懷疑這大動干戈的「搬家」也許僅止於家長的「心意」,未必能付諸實行。不料卻在身邊發現「實例」。兒子有位往來密切的同學,住家離我們不遠,聽說同學與爸爸同住臺北,媽媽卻住在新竹。起初以為是離婚分居,不敢冒然詢問。後來才得知媽媽為陪伴照料在外讀大學的姊姊,才「遠派」新竹,週末他們一家人便團聚一起。 「父母要保護一個孩子多久?」家長們還在苦苦疑惑,但是否也曾思慮,身為父母者也可能把世界的危險變多了? 一位美國媽媽在自述故事中感概,她有一位慈愛的母親,從小到大母親最常對她說的字句是:「小心!」媽媽每回送她出門時總不忘充滿愛的叨念與提醒。天氣冷,要小心著涼。天氣熱,要小心中暑。下雨天,要小心路滑。無論走路、坐車、運動、玩樂,考試作答、就業找工作都需小心提防……,這世界彷彿她一出門就充滿危險,她只能不時繃緊神經,小心、小心、再小心。 母親如此的憂心多慮,卻成籠罩她的陰影,放不下的恐懼。她不想將這隨時擔驚受怕的態度再傳遞給自己的女兒。 原來關愛也會成為一種恐怖印記。 感謝能在兒子年紀還小時便讀了這故事,才不至於步上美國奶奶的後塵。我發現自己也有那樣的口頭禪!不時充滿愛意地叮嚀孩子:「這個……要小心點。」「那個……要小心點。」甚至讓「小心噢!」成了出門時的告別語。 決定不再濫用「小心」這個叮嚀字眼,此後在送孩子外出道別時,多改用「祝福美好一天」、「玩得愉快」、「加油!」或「晚點見!」等用語。 兒子四五年級時又要求自己一個人走路上學。暗中觀察幾天,確定孩子不再需要我照顧陪伴,我便功成身退。把孩子身邊的位子讓給相約作伴的同學或偶而的空白。 正如一些等待揮灑的空白,也許我們的關愛不需要把孩子生活填得太滿。佛洛姆提說:「真正的愛,是時時刻刻相信對方有自我發展的能力、珍惜對方的獨特自我。」 孩子前方的路也許顛頗困難,但並非總是滿佈叢林危機、洪水猛獸。鬆開防線,讓孩子有機會走出去,隨時找到挑戰、挫折與學習的契機。讓孩子為自己,為他人勇敢,讓孩子因為勇敢,得以自由!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