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2/23 14:55:28瀏覽4410|回應6|推薦108 | |
兒子躡手躡腳,靠近我讀書的餐桌問道:「媽咪,妳在看什麼?」 「馬賽爾。你前天就問過了,我也回答過囉!」 「噢~那馬賽爾是什麼?」仰著天真的小臉,兒子又問。 「是一位法國哲學家……。」 覺得自己的回應有些空泛,我推敲著該如何解釋「哲學家」這個詞?孩子之前從未接觸過「哲學」這個字眼。倒是最近他和同學排練獅子王The Lion King 歌唱劇,裏面剛好有段歌詞:「It means no worries for the rest of your days. It is our problem-free philosophy.」於是我提起這段英文歌詞,在獅子王的歌頌中philosophy是一種生活哲學,是非洲族人對生命的了解和態度,哲學家就是研究philosophy的人。 孩子似懂非懂的眼神敷衍地閃爍了幾下,我也被自己糊塗的解釋搞得滿頭霧水。 不是真能解釋哲學的意思,只是偶爾喜歡跌入哲學家們的語言或思想迷霧中,掙扎於持續的好奇。 埋首馬賽爾的語言叢林,我又盯回書頁。「……奧秘的特點不在於不可理解性,而在於不可以問題的方式去理解他的要求。」 正覺得讀來很是吃力,兒子又悄悄貼近身子,神秘說道:「媽咪,你知道嗎?我也是哲學家。」 我忍不住好笑的抬起頭:「你什麼時候變成哲學家?」 「我是玩具的哲學家。」他自信滿滿地。「因為我是玩具生命的了解家。」 德國哲學家雅思培當年發表「兒童是天生的哲學家」這高見時,可能沒料到後世有孩子會把愛與智慧全力傾注在玩具上,以至於自認成了「玩具的哲學家」! 兒子對「玩具生命」究竟了解多少?做何了解?我不敢斷然主張。但他確實曾多次突發奇想,在學校用廢紙、膠帶做出電影星際大戰的光劍。後來班上同學們跟進製作,下課時不時來場光劍大戰。可惜不久後即遭老師嚴令禁止,老師頒布下課時間「可閱讀、跳繩、跑步運動或提前寫家庭作業」的諭令,其他一概避免。 但孩子還是手癢,美勞課時又拿剩下的厚紙板做出卡通遊戲王卡的發牌機,拼拼湊湊完成自己獨一無二的玩具。我好奇地追問,這樣老師沒意見嗎?「美勞課的作品很快就完成了,我用剩餘的時間做的。」兒子提過自己在美勞課中曾多次試圖自我表現,故意節外生枝做得特別不同,結果老師並不太賞識。想是之後上課便草率了事。 「媽,你可以借我計算機嗎?發牌機上應該要有電子數字。」為了成就兒子的作品,我捐獻一台小型電字計算機。 未必要有某種創意天賦潛伏其中,我們才能支持孩子的自發的熱情行動。孩子拼湊的作品也許醜怪,過程卻是極美麗的。你能從孩子雀躍的眼睛,看見一種獨特的自尊與熱情,因為那無需交換任何外在的肯定與獎賞,無需考慮符合或不符合某種標準,那是他們給自己的禮物! 「爸爸為什麼那麼容易不高興呢?只要給我筆芯盒,就可以玩得很開心啊!」有一陣子孩子們流行「打筆芯盒」遊戲,和爸爸們幼年時代的尪仔標、彈珠有異曲同工之妙。孩子們在自動鉛筆的空筆芯盒上捲上一層又一層膠帶,做出自己的霸王牌,滿懷熱情地期待的下課時間的對打戰鬥。 孩子也為我做了好幾個專屬的戰鬥筆芯盒,上面整齊地纏上白、紅、藍各色膠帶。他也貼心給老爸準備,雖然明知老爸不太可能一起玩耍。 玩心濃厚的孩子隨手可以創造玩具,隨心所欲發明屬於自己的遊戲規則。玩具的哲學家需要了解玩具的生命?動手為它們塑造生命?或只是漫無目的玩在其中?人類的哲學家需要了解宇宙、世界、形上學?為生命探索真理、良善、美?或只是感受鮮明地存在其中?「哲學家永遠想要知道,詭辯家永遠已經知道。」也許,哲學家就是不能停止升起疑惑之火,無論炙熱燃燒或火光斷續,也要試圖著照亮些什麼。 哲學家馬賽爾認為,人漠然接受現實使人成為所謂「功能性的人」,久而久之則會失去好奇的感覺,以至對於超越的渴求也會慢慢的枯萎。最後,這人只會用功能性去辨認自己的身份。 「我急切渴望以某種方式參與這個存有,或許這種需要本身實際上也是種初步參與存有的事實了。」這應該是馬賽爾對自己的呼喚?也是對被社會功能攫取了存在的人們的一點警示? 孩童們總有一天也將學會「用功能性去辨認自己和他人的身份」?但願彼時兒子還記得,他曾經是個玩具的哲學家,專心的玩而不太在意背後有無寓意道理,能夠探觸意會自己的某種獨特的存在而非淪為自己功能性的工具,能夠熱情地沈浸參與自己想要「玩」出來的一切新奇!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