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2/28 16:24:20瀏覽131|回應0|推薦16 | |
你可以再退後一點,身後並沒有懸崖。你可以再退後,多退幾步,再看看,眼前的天空是不是顯得更廣闊?本來因為你視野限制而看不見的,遮蔽在房屋和樹景後方的,那片無盡天空都顯露出來了!如果這個時候正接近天亮,你還能看到升起的日光,一道重現希望的亮光射中你軟弱的心房,冷夜後的日照溫暖拂過臉龐。 光明與新生希望,那是我們一直拿來比喻事情可能變得更好的寄託。這簡單的聯想是因為人體怕冷?眼睛怕黑?是因為想擺脫對前日的絕望?讓陽光再來,更新了時間,重啟了希望? 退後一步,忍讓一些,寬容一些,那是我們遭遇關係處理、遭遇衝突、遭遇侵犯時被他人逼迫要求、好言相勸或自己選擇的對策。我們仿佛可能因此練就更擅於關係處理的能力,降低生活或工作中的各種關係緊張與障礙,也似乎可能因此貼近自我反省,更能檢視修正,追求「做一個更好的人」。但「什麼是更好的人?」如果往後退一步的寬容與寬容所需的許多作法,讓對方往前逼一步、二步、三步、四步、五步?然後,站在懸崖邊從此成為你該有的位子!你想成為更好的人的每一刻,是否也意味著正在塑造對方成為一個危險殺手?一個更壞的人?你因此而縱任他人不思反省、縱人墮落,你也只是做了一個更壞的人。 其實,退一步,與景觀的變化無關。天空與陽光一直在那裡,跟我們是否後退從不相干。地球運轉一直在那裡,日光升起的日常,也與我們的希望重現無關。 於是你試著在某些關係、問題上不再後退,你試著站在原地,甚至有點往前一步的動作趨向,與你關係對峙的人一時傻住,你不是應該後退嗎?如果你不後退,我如何前進呢?對方習慣性地想稍稍上前冒犯,但你不動如山。長期習慣冒犯你的人,也許尚不能領悟兩造關係的進退可能出了問題,但重視這關係者,應該會試著調動站位。是該我後退一點嗎?彼此有進、有退才公平?還是習慣的位置本來就很公平? 就如同你一直往後退,可能是出於曾珍視這關係,希望對方也可以有退讓之時。當你發現對方只是僵在那裡,而這僵持不是片刻,在很多關係中可能長達數十年。也許你曾想,對方不再前進也不再後退,應該是安全界線了。但當彼此沒有進、退互相包容的必要性,這關係也已經死亡了。你可能只是希望他偶而退讓?因為這包容裡含有某種你想要的安慰與情感。但對方卻就此長期僵在那裡,無論是出於自尊、驕傲或其他理由,都只證實他沒有能力後退,也沒有能力前進。是你的長久退讓塑造一個關係能力貧乏的人?因此,你可能又心生罪愆,認為一切應該是自己一手鑄成,你需要承擔,然後你再度捲入「再後退一點」的悲哀遊戲。 一位面臨婚姻危機的朋友說:「看別人夫妻牽手很是羨慕。」他發現居家公園附近許多銀髮長者有這舉動。「牽手」的恩愛圖像,讓人豔羨,但我們不知道到底是誰牽誰的手?一個數十年來未曾主動伸手的伴侶,也可能因為另一人的牽手而顯得恩愛,但我們很難猜測,他為何數十年都不曾主動伸手?如果你是一個常伸出手來牽著他人的人,應能察覺出「牽手」有時是單向的。被牽起手來的另一人可能有所感應回應,也可能單純配合仿若儀式。 相同的恩愛畫面下,我們看不到那關係內的真實。如果你是那一直伸出手來牽著對方,對方卻未曾伸出手,有時甚至想撥開你手(只是這動作未被外人捕捉),你願意相信這恩愛嗎?人能夠蒙蔽自己相信看來不平等的恩愛嗎?可以。因為「恩」這個字就隱含了不平等的字義。如果你是一直後退讓步的人,那你早該已知道,這關係裡施恩、受恩的狀態多,愛的成分少。 一樣與「恩」字牽連,父母的「養育之恩」對應天經地義的孝順之道,一方認定孝順義務,另一方就需退後一步、二步、三步…。但為何親子之愛應該建立在一方順從的關係中?為何生育、養育者擁有關係中的主導權?若因年長、生命經驗價值優越於孩子,父母就不該相信自己不思進步是正當的,孩子應體貼父母已無法改變思維是正常的。 「恩」字的不平等,是否正戕害關係?造字者將「因」、「心」相連,心應著某種因而受宰制。敬愛父母,若非出於恩情,是否兩造都有追求進步的可能?進、退的步伐與節奏也能有更多種可能性?而「因為我就是你老子!」這樣的父權意志,夾帶的含義更超乎「養育之恩」,即使父母有可能毫無道理之時,孩子也應承擔。 人在關係中,簡化了「人當為自己負責」的思考,關係造就了推諉卸責的空間。也許我們期盼有進、有退、有相容的美好和諧,也許我們已陷入不斷後退、後退,在長期的忍讓中求取勉強和諧。但是,當我們檢查關係,發現一路退陣下來,害怕泯滅自己的存在,卻偏偏還不至於無路可退。或者已掉入懸崖,卻仍沒有摔死。你會決定再試一次,再退後一點嗎?你會從懸崖爬起,繼續這反覆被逼下懸崖的震撼挑戰嗎?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